大般若经纲要_初会/诸法平等品第六十九 中华文库
卷三百八十三之十七叶至三百八十六之十一叶
善现白佛言。云何于一切法善达实相。佛言。于一切法都无所行。是谓善达诸法实相。谓于法性无所分别。善现言。云何通达诸法皆无实事。佛告善现。彼诸如来应正等觉所变化者。为有实事。依斯实事。有染有净。有轮回五趣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非依彼事有染有净。亦无轮回五趣生死。佛言。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切法善达实相。亦复如是。通达诸法都无实事。善现言。为一切法皆如化不。佛言。一切法皆如化。(八十三卷竟)善现言。若一切法皆如化者。诸所变化。皆无实法。亦无实轮回五趣。亦无实解脱生死。云何于诸有情有胜士用。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本行菩萨道时。不见有情可脱三界。何以故。于一切法。知见通达。皆如幻化。都非实有。善现言。为何事故。修行一切法。佛告善现。若诸有情于一切法。了知如幻。则菩萨不应无数劫为诸有情行菩萨道。以诸有情自不能知皆如幻化。是故菩萨于无数劫。为诸有情行菩萨道。善现言。若一切法如梦如幻。乃至如寻香城。所化有情住在何处。拔济令出。佛告善现。所化有情。住在名相虗妄分别。诸菩萨摩诃萨。从彼名相虗妄分别拔济令出。善现言。何谓为名。何谓为相。佛言。一切名皆是假立。为表诸义。施设诸名。皆非实有。愚夫异生于中妄执。菩萨摩诃萨方便善巧。为诸有情。说离名法。云何为相。善现。相有二种。一者色相。二者无色相。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于此刹那诸空法中。愚夫异生分别执著。是名色相。诸所有无色法中。愚夫异生取相分别。生诸烦恼。是名无色相。菩萨摩诃萨方便善巧。教诸有情远离二相。复教安住无相界中。不令其堕二边执。谓此是相此是无相。善现言。所有名相。皆是假立。云何于诸善法。能自增进。亦能令他增进。佛告善现。若诸法中。少有实事。有名相者。则菩萨应于善法不自增进。亦不令他增进。以诸法中无少实事诸名及相。是故菩萨以无相为方便。能圆满一切法。
一切佛法皆由学无相。无念。无作意。而得增益。所以者何。除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更无馀要所应学法。三解脱门。能摄一切妙善法故。能学如是三解脱门。则能学五蕴。亦能学十二处。十八界。乃至亦能学诸馀无量无边佛法。(八十五卷之五叶)善现白佛言。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了知五蕴等法。展转差别。岂不以五蕴坏法界耶。乃至岂不以诸馀无量无边佛法坏法界耶。佛告善现。若离法界。馀法可得。可言彼法能坏法界。然离法界无法可得。故无馀法能坏法界。既知无法离法界故。亦不为他施设宣说。是故法界无能坏者。如是善现。应学法界无二无别不可坏相。善现白佛言。欲学法界当于何学。佛言。当于一切法学。何以故。以一切法皆入法界故。善现言。何因缘故说一切法皆入法界。佛言。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尔。皆入法界。无差别相。不由佛说。所以者何。若一切法。无不皆入无相无为性空法界。是故欲学法界。当学一切法。若学一切法。即学法界。善现言。若一切法皆入法界。无二无别。云何菩萨摩诃萨。当学般若波罗蜜多。乃至亦学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世尊。非法界中有如是等种种分别。将无菩萨由此分别。行于颠倒。无戏论中。起诸戏论。世尊。法界非一切法。亦不离一切法。法界即一切法。一切法即法界。佛告善现。如是如是。真法界中。无一切种种分别戏论。善现。一切法非法界。亦不离一切法别有法界。一切法即法界。法界即一切法。若见有法离法界者。便非正趣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善现。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即法界。而以方便善巧无名相法。为诸有情寄名相说。如巧幻师。执持少物。于众人前。幻作种种异类色相。无智男女。见已惊叹。其中有智。作是思惟。云何此人能现是事。此中无有实事可得。而令众人于无实物。起实物想。善现。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虽不见有法离真法界。亦不见法界离诸法。亦不见有情及彼施设实事可得。而能种种善巧方便说真法界。以真法界初中后立。常无差别。是故菩萨摩诃萨。能方便善巧说真法界。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修诸菩萨摩诃萨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诸法平等品竟)。
参阅对照
本品内容可参阅以下注疏或版本:
- 经文全文: 《大般若经》(上品般若)卷383。
- 《大般若经经髓》: 《经髓》 。
- 《阅藏知津卷第十六》: 《知津》诸法平等品第六十九 。
- 《六百卷大般若经初会一瞥》: 《一瞥》诸法平等品第六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