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纲要_初会/无相无得品第六十六 中华文库
卷三百七十三之十五叶至三百七十八之四叶
善现白佛言。菩萨摩诃萨见何等义。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佛言。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故。为欲利乐有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诸有情类。具断常见。住有所得。难可调伏。愚痴颠倒。难可解脱。善现。住有所得者。由有所得想。无得。无现观。亦无无上正等菩提。若无所得。即是得。即是现观。即是无上正等菩提。以不坏法界故。若于是无所得中。欲有所得。欲得现观。欲得无上正等菩提。当知彼为欲坏法界。
善现言。何因缘故。无所得者。六种波罗蜜多及诸神通。皆无差别。佛言。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得所施而行布施。不得净戒而护净戒。不得安忍而修安忍。不得精进而修精进。不得静虑而修静虑。不得般若而修般若。不得神通而修神通。乃至不得有情而成熟有情。不得佛土而严净佛土。不得一切佛法而证无上正等菩提。能行如是无所得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恶魔皆不能坏。善现白佛言。云何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一心具摄六种波罗蜜多。亦能具摄一切法。佛告善现。所行一切法。不离般若波罗蜜多。皆为般若波罗蜜多之所摄受。善现。如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一刹那心。则能具摄六种波罗蜜多。亦能具摄一切法。亦能具摄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形好。
佛告善现。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行一切法。皆为般若波罗蜜多所摄受故。远离二想。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为欲圆满一切法故。即于一法中摄受一切法。由是因缘而无二想(七十五卷竟)。
善现言。云何住无漏心而行一切法。佛告善现。修般若波罗蜜多时。以离相心修行一切法。所谓不见我能修一切法。我能舍此。于此。由此。为此。如是修一切法。住是离相无漏心中。无染无著而修一切法。尔时不见所修一切法。亦复不见此无漏心。乃至不见一切佛法。如是菩萨摩诃萨住无漏心而修一切法。
佛告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以离相无漏之心而行六种波罗蜜多。由离诸相无漏心力。能于一切无相无觉无得无影无作法中。圆满六种波罗蜜多。亦能圆满诸馀功德(无相无得品竟)。
参阅对照
本品内容可参阅以下注疏或版本:
- 经文全文: 《大般若经》(上品般若)卷373。
- 《大般若经经髓》: 《经髓》 。
- 《阅藏知津卷第十六》: 《知津》无相无得品第六十六 。
- 《六百卷大般若经初会一瞥》: 《一瞥》无相无得品第六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