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续武定宝鉴
卷之四
作者:洪彦弼
1548年11月28日
卷五

中宗

戊辰三年正德三年十二月丙寅辛服义等伏诛先是十 一月庚申 上御经筵朴元宗曰朋党非朝𨑲美事申用漑曰 自古朋党之说空人之国汉唐之祸可鉴元宗 曰𫠦谓党者私相聚会诽议时事者也臣闻有 此等人已久犹不启者恐祸及士也 上日卿其言之元宗曰柳顺汀洪景舟成希颜亦 知之请𠮥问 上御思政殿朴元宗柳顺汀成希颜洪景舟辛𠃔 武朴永文入待顺汀曰掌令辛服义臣少时友 也去夏到臣家言当初靖国之功人皆重之今 则物议非之为元勲者当预知防变也且自燕 山时有谶曰甲乙犹未㝎寅卯事可知辰巳圣 人作午未乐当乐觧之则甲乙甲子乙丑也寅 卯事可知谓靖国事也辰巳圣人作 上即位于丙寅至戊辰受 诰命也奸细之徒当 上体未宁人时𭛁此妖言以此人心尤未安为元

勲者不可不知臣闻之惊惧即语希颜希颜进 曰顺汀果言扵臣臣曰自古大事之后必有如 此之軰不可治之以刑当使自靖臣等姑欲观 变不即启逹景舟曰臣亦闻此语以为服义以 顺汀少时友只言𫠦怀而以此告变则恐朝𨑲 不安故未即启之元宗曰臣闻之巳久欲详闻 以启今朝因论时毙偶𭛁朋党之语左右迫臣 使言自 上亦命言之故不得巳启之 上曰此事不关勿问何如元宗曰服义若闻扵人 则其人之罪大矣 上曰若问则恐人心不安元宗等曰属 上之言不可不问扵是 命拿致服义问之服义曰臣妻三寸叔殷正副 正玉山平皋副正信等语臣曰吾兄弟扵靖国 之日以元宗等指挥诣 主上潜邸与参知柳泾把守外门可参大功而降 录原从一等陞堂上至三年还夺元宗等当靖 国之初人皆服其义今则以论功不均人皆非 之其后童清礼到臣家曰靖国时吾有勚可参

大功而降录原从一等进一阶今又被夺此元 宗等论功之不均也人多有怨之者又 主上未宁今明年有厄宗亲各自有心沙川守 亦造箭镞云臣次顺汀永文扵臣同年故悉次 𫠦闻言之 上曰初以为朋伴间言语而巳今见𫠦言实是变 故其曰宗亲各自有心者岂止植乎其详问之 杖讯童清礼三十不服壬戍 命使清礼与服义面质清礼供今年六月往服 义家服义曰近日 停常参经筵无奈 未宁乎今逢 盛代愿 圣夀灵长又隔数月服义到臣家问曰汝有𫠦知 名卜乎 主上近日未宁汝见卜者问之厥后有盲到家臣 问 主上近有厄辰负旨曰无其后更来问曰巳卜乎 臣荅以盲言服义供臣谓清礼曰近日 停常参𦀇筵无奈

未宁乎清礼曰卜者云 主上今明年有厄臣闻之惊惧而来元宗等启曰 今观供辞多有异同日昨服义语臣等曰余问 朴盲 圣夀不长云臣等曰 圣夀非𫠦当问服义即托言闻扵清礼此必有凶 计私相问卜也杖讯盲人金上佐三十供去六 月初三日清礼招臣言曰靖国时有功未得见 录降授军职心甚闷郁将还本土欲犯边境仍 问 圣筭曰他 主上立则扵我好矣臣荅曰 主上则巳庚午有厄矣佥知何为𭛁此言国 家若知之事且不测杖讯盲人朴从善三十供 臣一日到服义家拈出前定易数诗句问之服 义曰何问为余曰卜 圣夀得此句故问之 上曰清礼扵何得闻予五柱且服义岂无𫠦荅乎 其并问之杖清礼三十不服杖服义三十供从 善言

主上有厄且诵元君遇梦龟之句臣但听之杖从 善六十不服问玉山信皆不服癸亥杖清礼三 十不服杖服义二十六供信与臣言曰 主上未宁且无嗣脱有不讳而有易姓之祸则保 全为难 成宗诸子中宁山君稍贤可封为大弟高安副正 又言曰国多失政奈何又一日从善到臣家 问曰木边卯是何字荅曰柳字何以问之从善 曰吾兄僧尝据谶书云木子之后木卯继之臣 虑有易姓之祸往语顺汀曰今降资者多有愤 怨恐乘时生变古有封大叔大弟之事为大臣 计当白 主上择封之顺汀曰今尹汤老巳死转逹无由云 杖从善三十供木兔相乘等谶语闻诸兄僧惠 圆言扵服义杖玉山三十不服元宗等启曰柳 姓当继之言顺汀若闻岂不与臣等言之恐服 义欲免已罪而言也甲寅杖服义三十供臣往 清礼家与其弟清智同坐清智曰宗亲因射侯 各相聚会且沙川守亦造箭镞松山副正谓 臣曰

主上未宁若不讳则吾軰当受祸何以为之且臣 以封大弟之语告于希颜希颜荅曰安有易姓 之祸封大弟甚难希颜启曰服义以封大叔等 语语臣云是可知其诈也服义与永文顺汀及 臣皆生贠同年且臣家与永文家相对服义尝 语永文曰希颜小器若有事当先击杀但顺汀 气量可惜此语永文等皆得闻臣最后闻之以 为不足介怀后一日辛𠃔武到臣家饮酒服义 初授掌令卒然入来曰吾与令公𫠦言事何以 传诸人乎遂与𠃔武出去伹臣腾扵其口请勿 参鞫 不𠃔杖讯健三十不服杖服义供臣往李惟清 家惟清曰 上体未宁臣荅曰已平复惟清曰 主上有病无嗣脱有不讳奈何古有封大叔大弟 之事今亦择封而元子诞生则退出何难 传曰服义以封大叔等事岂不与议扵旧交文官 乎杖讯服义供柳顺汀三寸侄完川正问顺 汀五柱扵从善曰此命如向若有事则可推戴 云杖讯惟清三十供臣在燕山朝被谪遐方𦍒

逢 圣代得蒙超擢备宰相之列若闻其言当即启达 况与奸细之人其肯问荅乎从善供柳继之语 郑杨贵言尝闻扵皆骨山老僧云且服义与完 川正以顺汀五柱绐以为他人命问之臣曰此 命有君臣庆会格具天枢北极三公之命矣杨 贵供柳继之言果言诸从善乙丑杖讯植三十 供造射兽箭三十而已服义供从善与臣言曰 木兔相乘之语柳姓继之之谓也完川正柳顺 汀侄也问顺汀五柱吾荅以极好完川正曰此 命不止扵三公乎若南方有事则叔父当往可 因而成大事矣荅曰何出此言也臣意好此 圣代有何事乎然若有变故可推戴此人而未曽 说扵顺汀 命服义与惟清面质服义之言先后多错惟清 争辨不巳杖惟清信精各三十不服丙寅烙讯 服义供包蔵逆心推卜 圣寿长短或论国嗣有无至以封大叔大弟之事 摇动人心或假托䜟文阴怀事二姓之心党结 清礼𥨖伺变故谋危

社稷清礼供未参靖国之功又被降资心怀愤怨 听从服义凶谋推卜 圣夀妖言惑众谋危 社稷从善上佐供𭛁阴阳妄诞之说共论 圣寿长短杨贵供妄言虚伪䜟文之语以惑人心 扵是轘辛服义童清礼于市妻子为奴籍没家 产斩朴从善金上佐郑杨贵杖流李惟清于康 津信于海南玉山于东莱健于昆阳精于高城 受百官贺 颁赦中外 教曰鲁史著无将炳千古之大义汉法严不道 怀二心者必诛念予眇躬叨承丕绪恐举措获 戾于上下而德刑未孚扵臣民常轸宵旰之忧 益切渊冰之惧庶几俗跻扵忠孝治臻扵隆平 何图贼臣辛服义童清礼等包蔵祸心结党煽 乱假托妄妖䜟卜祸福之说以是动摇人心以 是谋危 社稷其恶则浮扵枭獍其罪不容扵神人兹大憝 已起斧砧而四境宜霈雷雨扵𭟼辜恩稔恶奸 党既伏扵吕刑敛福锡民皇极共保扵禹范戊

成李荪兵曹判书金应箕左参赞辛𠃔武咸阳 君朴永文兵曹参判安润德参议李公遇参知 庆世昌知边事李良柳聃年李秉正共议夀童 等启曰倭奴怀愤久矣今乃生变凡措置事机 𫠦当揆画然宜先择将以遣 上即以黄衡为左道防御使柳聃年为右道防御 使各带从事官二人军官三十人而行 谕全罗道观察使水使及兵使使备倭变徴诸 道闲散武士于京中 传曰今留馆倭若闻此变则亦必作乱其立禁 勿令知之甲午以柳顺汀为都体察使在京䂓 画诸事兵曹参判安润德为庆尚道都巡察使 监督军务辛𠃔武朴永文同顺汀参议兵事 命大臣议处留馆倭人夀童顺汀议岛主遣兵 来寇则倭人皆敌也今来东平馆者十人断不 可使生还以益敌也若闻此变如网中之鱼无 𫠦逃死必刄人而后死不如乘其不知早除之 希颜公弼议倭奴怨叛非一朝一夕来寇诸处 一时俱𭛁非特三浦之倭岛主亦必叛也若然 则留馆倭皆岛主之使宜早除之但作贼根由

时未详知姑令坚囚鞫问处置何如乙未对马 州代官宗兵部少辅盛亲书契略曰朝鲜国与 日本国唇齿相接从曾阻定和亲之约十年以 来毎事换变去年四月釜山浦令公重立新法 虽差使小船比数记录或上官人不遂上洛从 浦空归又一年之粮其年中尽不给压留上官 人舟子劬劳群房长亦奸曲与令公同心招乱 也以故对州代主宗兵部少辅盛亲为大将乘 数万兵船釜山浦令公父子兄弟打杀刎颈挂 门此旨达洛毎事再如先例则即时引退也无 其义则鲸吞蚕食待日可见也东莱县令尹仁 复荅书略曰 祖宗朝待贵邦甚厚赐予亦多交邻之道至矣足 下不意举无名之兵屠杀边将焚荡民居仆以 边将不得不与之相战耳曲不在我也金锡哲 状启赍来人言曰初六日韩伦弃城赴兵营熊 川巳陷兵使将行军法而尚未果倭寇生檎金 世钧世钓云我既败军请速杀我汝者不杀我 乃自杀贼日夜守之谓世钓曰此非汝罪乃李 友曽之罪到熊川以友曽头示之尹仁复与巨

济县令吴世翰赴战各斩倭五级以献庆尚左 道水军节度使金贤孙驰报云贼倭既䧟釜山 浦即向东莱属县东平地结阵于路傍其数几 二千馀分为四队二队则与我兵战一则向西 一则向南分火民家仁复自以兵少难敌且战 且退复入本镇列军城上贼合兵直抵城下更 分为五队屯兵四处一则突入东门我兵射杀 五大名遂夺其剑楯等物日没贼退屯于县南 三里大桥歧路彼众我寡将难敌臣率郡守 文敬仝虞候李昐将兵往救金锡哲驰报云今 月初四日午时贼船千馀艘入永登浦围我军 良久相战分兵为二一住主勿岛一向内地初 五日天明乘船五艘泊河清里吴世翰率兵二 十馀追进则贼百馀下陆搜掠民家世翰射杀 七名斩二十馀级贼中矢坠海者多贼船四只 深入海中不得追捕其弃置器械甚多矣康仲 珎驰报云今月初五日倭兵围熊川译官从门 𨻶见之其大将乃去年特送贞长也韩伦令译 官问其来寇之由贞长荅曰李友𭦌改造公廨 役恒居倭甚扵编氓且分大中小船给料旧也

友曾则皆尺以小船𭦌将此意告礼曹礼曹听 若不闻我等𫠦以怒也译官荅曰然则荠浦熊 川奚罪焉荅曰荠浦佥使则海采时不给射官 致使水使杀无罪四名熊川则减给粮料或迁 延不给且禁出入通货以此岛主命我等来侵 耳熊川守出降则已不降则当决胜否遂以梯 登城城上人射中坠死又以橹冲南门瓮城破 数尺许城中人大骇奔出北门伦收散卒守城 会金锡哲及金海府使成秀才敬差官李轼率 军继至鼓噪而进城得不䧟初五日我军与贼 终日相战彼众我寡退保五里许熊神山夜半 贼兵潜至一时齐呼我军惊溃锡哲等势穷而 退初六日伦为贼𫠦迫弃城奔到金海 传曰倭变甚剧宜令𨑲臣各陈其方略金锡哲 驰报云尹孝聘率主镇军士驰到熊川与贼终 日力战杀伤颇多贼犹不退见大洋中贼船观 望而进退者甚众臣以熊川城孤𭛁金丹串军 一百各使李海及同镇假军官崔洋率领赴援 贼兵横截其路使不得入只七人得入而馀皆 引还臣与李轼成秀才尹孝聘李海咸安郡守

朴兼武宜宁县监金意从㭍原县监金景童兼 司仆吴粲扵县北山据险结阵日没后复遣海 率前头援军百名及熊川记官田义孙等往救 则倭扵北门中路设伏见辄呼噪故又不得入 还到阵中夜二更贼倭夺着我国人衣服持枪 突入于右卫因大呼军中惊惑臣亦不能独保 稍却观变欲待明复战而伦巳弃城逃出臣率 诸将到熊川县大八岘则贼倭或列立山上或 隐伏林下适终日下雨不得远望故不能进战 退兵措置而臣𫠦管各官征兵亦未及至先至 者才五百馀兵力单弱未能制寇助防军士请 急下送韩伦不坚壁固守弃城逃来故囚扵昌 原府 回谕曰置伦扵法徇示㳂边诸镇以警众士丁 酉 上御思政殿引见三公府院君及六卿曰倭变至 此制胜之策其悉陈之吏曹判书申用溉曰国 家升平已久南民闻倭寇奔𥨥山谷虽尽调本 道军卒不及彼倭之数须遣都元帅可以镇军 民之心户曹判书洪景舟曰以顺汀若希颜为

都元帅压境长驱则士镞恃之而增𰚾倭寇必 退金夀童曰都元帅往庆尚道而全罗道脱有 倭变则谁主其谋用溉曰有辛𠃔武朴永文 上曰京军四百今将下去然兵不在多务要精选 骁勇且以大臣为都元帅则民心可镇固宜速 遣戊戌以柳顺汀为都元帅顺汀启曰请遣重 臣于全罗道带勇锐之士预先防御 上以大司宪郑光弼为全罗道都巡察使具玄 晖为巨济助防将成希颜代顺汀为都体察 使 赐都元帅柳顺汀都巡察使安润徳郑光弼衣 服有差○倭贼二百馀人自釜山浦来掠东莱 县东平里人家兵使柳继宗斩两级又贼廾馀 人寇助罗浦○囚留馆倭十人于义禁府亥 贼使世钧遗书于金锡哲其略曰釜山浦佥使 役恒居倭燔𭺜埋炭除草反耕少有迟缓辄加 欧打岛主书契掷地不见右道水使李宗义以 采藿倭人为贼或至囚杀留浦粮料比前减半 边将𫠦为 殿下何由知之无路启达故为此举欲使

殿下知我等憾愤之意其不独侵水营釜山浦而 并侵各镇者虑或相接耳今者若不许和则我 当与战若许和我当还岛云夀童等启曰今见 世钧通书朝𨑲不可修荅令锡哲荅之曰贵岛 自其祖先世输诚款国家恩待亦厚奸细之 徒间有䑕窃犹置度外不与之较天涵地育几 百年于兹今者无故来犯边城乃以李友𭦌为 辞友曽虽待遇失宜此朝𨑲𫠦不知宜具由陈 逹以听朝廷处分顾乃忘大德怀小忿乘其不 意杀害将卒焚荡室庐偷窃钱粮其肆毒至此 稍知祸福之机逆顺之理者必不如是似欲复 修臣礼以寻旧好而犹不舍其兵仗散其徒众 还其抢掠稽首辕门以输其深自悔悟之诚乃 以和亲战闘持其两端以试扵我其悖慢无礼 诈谖难信甚矣若终昧扵祸福屯住不退是自 速天讨当合兵力毋使只船得返此朝𨑲之意 也仆边将但奉行朝廷命令耳利害𫠦关足下 其审度之无贻后悔金锡哲驰报云今月初八 日遣虞候金士豪等领宜宁等县兵驰入于熊 川西道大八岘臣与轼秀才领主镇及金海等

官兵驰入于熊川县排石乙岘与贼接战贼中 箭者多或负或曳而走故未及斩获县西北阻 险城底隘窄又有水田泥淖非奔驰用武之地 我国人十馀名或中箭或刄伤日没各还阵译 官朴系奉自贼中来言荠浦恒居倭愁戒时罗 大赵马道皮古时罗等云岛主以李友曾薄待 使人告之边将诉扵礼曹皆不转启故欲因兵 得逹兹遣本岛职永等十将分侵荠浦釜山浦 等处已斩友𭦌宿愤得泄今复两兵相战多杀 无辜何益之有且国家自 祖宗朝许处边地给料养育国恩甚大不可终负 若今绝和失巢还岛则生理无计以此𢢽告职 永职永等亦言若大国先退兵弃咎许和使倭 人复居扵此则我当还兵若还佥使则无由𫝊 言尔将此意请诸节度使转达于 上使我等仍居此土永蒙国恩臣使系奉还荅曰 弃咎许和非我𫠦擅尔欲请和速还佥使尔意 若还佥使无由𫝊言则只留译官可以𫝊言臣 固知彼贼求和之请决不可听即当决战然贼 众锋锐非徒官军畏缩𫠦管守令亦皆文官无

可领军者不可䡖进脱有蹉跌𫠦系非轻故次 弃咎许和非我𫠦擅权辞以对而敢禀庙筭且 贼据险阻不可驰薄唯火炮可以制之破阵军 神机箭及才堪领军骁勇将士请速下送柳継 宗驰报云釜山浦城䧟后傍近民家及多大浦 帝释谷堡等处恣行攻掠又船载恒居倭家赀 向海而去尽烧各浦兵船使不得追逐此必寄 置妻子扵绝岛出入肆暴矣防御最紧东莱机 张梁山等各镇助防将及别军官军士等请速 下送庚子 上曰今倭奴通书边将欲修旧好仍居三浦若许 和则陵侮我国求索无厌小不如意必更寇掠 若征讨则今虽击却而后必复来边患不止两 䇿利害其令弘文馆艺文馆䑓谏文臣六品以 上西班四品以上大寺七监长官议之金夀童 成希颜卢公弼闵孝曾权钧李季男李荪金应 箕洪景舟韩恂辛𠃔武安琛申用漑郑光弼李 坫朴说议倭奴乘我不意寇𨺻边城大肆其毒 而遽即请和是欲以兵威胁我也今若许和则 彼必谓我畏㥘䡖我益甚凡𫠦求索十倍扵前

少有不餍辄肆寇掠其祸将至于不可胜言岂 可听其诈谖之请而䡖许之乎当极兵力急加 剿击以快众愤然后益严边备无有可乘之𨻶 则彼东西窃发必无𫠦将自屈待其乞 降输诚徐议进退其操纵之权在我彼终不得 有轻侮之心矣今日之策急击为上弘文馆等 议亦同 上曰𨑲议如是予亦非欲和亲 成宗朝有一将被害尚命讨之今不可不讨辛丑 教亰几忠清江原三道观察使曰国家升平几 百年民不知兵革倭奴稔恶非一日将自绝神 人王兵不可少缓鸟卵何难压灭兹稽往古可 徴简编诗有六月之师易著御寇之利是岂穷 兵而黩武实欲保境而安民蠢兹顽夷自我 祖宗𧒢托我境𡈽衣食我农桑始投化而来降仰 我抚育之恵终蔓延而猖獗辄肆豺虎之凶䖍 刘我人民杀害我镇将非徒䑕窃狗偷之不已 抑至屠城据邑而无厌言念至此予怀痛焉兹 兴熊罴之众欲行鲸鲵之诛以左议政柳顺汀 为都元帅率兵往讨正我封疆庶几按堵边氓

今送兵符合验亰畿道内军士四月十八日到 忠州忠清道内军士四月二十九日到金山江 原道内军士五月初一日到安东噫于襄于夷 定戎功扵一鼓无侮无拂奠民居扵南陲壬寅 锡哲驰报云臣观贼势不但荠浦来泊倭人厥 数众多釜山贼倭并向荠浦马岛倭船连续出 来其意欲久留熊川据险作耗前水使郑殷富 县监曹闰孙及道内朝士闲良人服丧者并令 起复从军贼倭𫠦据地险狭只有东西一路 他无进兵掩击之地须水陆俱进使彼腹背受 兵此足以制胜请 命左道兵水使与臣并进互为声援甲辰顺汀 陛辞 上引见于思政殿 赐酒一爵顺汀亦进一爵礼讫顺汀曰釜山浦 倭人等叛乱如此今若并攻塩浦倭人则彼必 合兵其势更炽可徐图之且贼据险故大军未 得入若出平地制之何难水陆并举固是良策 但我国兵船高大难用惟放铳筒则贼必北走 然今抄选破阵军止五十名恐难御敌大抵兵

难遥度当临机处之夀童曰国势堂堂则彼必 投降更勿许入三浦不给粮饷则彼必饥寒困 苦输诚来乞如此然后始许通信固守边备则 彼焉能侵我顺汀曰闻 祖宗朝约倭奴六十戸许居我地然非欲恒居但 使钓鱼其往来有关限出入告边将厥后防禁 不严六十户外托钓鱼来者不即驱除以致徒 众寔繁散处三浦城底与我国人民相为心腹 或梗化常置度外识者忧之古人有言曰溃 痈虽痛胜扵内食乘此之衅勿令还入三浦为 便臣与希颜尝议此事今见倭书欲和亲其 语悖慢边将之荅都是卑辞见辱大矣今不征 讨而更许和亲则其求索无厌必如辽金之侮 宋至有求金银不已者今征讨后倍严防备令 㳂海居民依两界叠入水边三十里地勿使野 处又依中朝例禁勿海采则倭寇之患绝矣 上曰防御之事不可不严饬卿其往我量善处 荪曰熊川用武之地可以御敌而士卒沮缩锡 哲亦不能救而退去此军令不严而然也希颜 曰军令不严之言甚当军令若严则尹孝聘李

海岂敢躱脱令此軰白衣从征立功自赎 命赐顺汀衣服弓矢因 教曰禁暴除乱固圣贤之𫠦先动旅兴兵非帝 王之获已蕞尔倭奴邈在海岛自其先输诚而 纳款惟我国一视而同仁居处于疆衣食扵我 然好人怒兽贪索万端乐祸䡖生骄傲比甚志 士扼腕而言兵仁人叹息而共愤予重开边不 之与较尚示含垢期于并生岂意忘覆育之恩 弃累世之好袭陷边城戕害将士焚荡庐室屠 戮民人实予威徳之不符哀此无辜之横被元 臣共奋而恊谋在列咸怒而请讨念兹推毂之 重寄谅非宿望则难堪卿器略雄奇识量宏远 忠贯日月繋 宗社扵苞桑功冠古今拯生民扵水火文武才全 夙闻吉甫之为宪将相位并暂烦裴度之出征 呜呼当机善断而莫疑临事毋轻而尤慎军政 莫过严明循抚又必宽简歼此小丑远播威声 奠我遐氓俾霑惠泽兴修破镇巩固边陲纾予 南顾之忧绝彼来寇之患岂不伟㦲副元帅防 御使以下卿其断制有不用命当以军律从事

噫我是用虑深愧先王之攘修克壮其猷伫见 方叔之执获黄衡驰报云倭贼𫠦杀军民緫一 百馀人焚烧东平县民家十二区东莱县民家 一百九十八区丙午先是对马州太守盛顺移 书于礼曹其大略条陈边将违例接待之状欲 大举乱入辞极倨慢至是荅曰贵岛世输诚款 恪事无贰国家待遇无𫠦不至但我 祖宗初许贵岛人来居三浦约留六十户年纪𥨊 远生齿日繁奸细之徒孽牙其间负恩干纪者 亦多故累谕贵岛令如约刷还而皆闻命唯唯 不即举行迁延至今贵岛失约巳甚而国家尚 不迫促宽假以待其接遇之恩至矣然而坐长 凶狡乘间窃𭛁往在甲午年倭船出没庆尚全 罗之境多杀咸安郡军人乙未年海南河东数 县之民入海采取多被杀害丙午年倭船到兴 阳县境遇我人船劫掠衣粮什物寻为边将𫠦 觉追擒讯之乃受贵岛文引而来者也丁未年 咸安郡渔人夜遇倭船皆被害其辜恩负国罪 在不赦然犹置之度外皆不问之而狃扵无惩 寇抄不绝横恣之状自甲寅年以后尤甚丁巳

年荠浦居倭夺渔梁欧官使又擅伐禁山松太 戊午年倭船四艘罙入鹿岛杀害将卒又窃𭛁 多老浦𥤮山深水酒岛等处侵害边氓癸亥年 潜入昌原海岛攻杀人民又入固城蛇梁大肆 劫掠自甲子年来连辱边将擅越关限焚烧人 舍丙寅年倭船犯全罗道界遇济州人夜伯楸 子岛掩袭劫掠至杀朝臣数人戊辰年值熊川 县人取材于加德岛杀害九人尽𡙸粮物又扵 巳年济州人载贡马而来泊甫吉岛倭船五 只窃𭛁杀害六人刄伤十馀人又犯兴阳县界 射伤戍卒如此者非一二计悉谕贵岛使一一 搜索置法而自足下先世外示逊诘内实掩护 非徒不戢乃养成奸慝使之滋蔓贵岛之负恩 失约大矣国家岂不知𫠦以处之但以王者包 荒之量姑不与较以开革面自新之路犹且不 悛益稔其恶忘覆育之恩弃累世之好托以边 将违例数事䧟城杀将屠戮军民焚荡室庐偷 窃钱粮其肆毒至此岂可又宽天讨以纵其奸 暴乎且使价之来量船大小计人多寡以给粮 料乃旧约也近者船小而诈以为大人寡而诈

以为多是足下先自违约边将之欲验其实非 负足下也钓鱼者给图书文引定其𫠦往之处 而无有违越亦约也比来逾关越限恣行无忌 边将之严加禁戢亦非负足下也况斩获寇抄 者边将之职耳足下胡不以背德失信为悔反 以为辞乎边将之给料及役任等数事或伟 异旧例皆非朝𨑲所知固当具由陈达以待朝 𨑲处分安有以此为嫌遽逞陵犯之心㦲跳梁 不止复以慢语要和其干刑速祸如此讨罪之 举岂容得已年前闻先太守讣音 殿下哀怜之方遣使吊祭宣谕足下其哀荣之恩 当感动幽明而足下反为凶徒所卖乘我不备 敢尔叛乱是负在是下非我负足下也祸福之 机逆顺之理其审度之毋贻后悔焉安润德驰 报云臣驰到密场闻贼倭合兵屯住荠浦即遣 军官于锡哲使之助战约左右道防御使并举 挟击聃年军于金海省法驿锡哲军于昌原安 民驿衡将轻骑数百军于金海境臣遣从事官 金谨思督战倭贼据荠浦熊川两镇城邑作为 窟六分屯要害以拒官军熊川入战之地泥泞

狡隘用军甚难须水陆并进可以制胜故令锡 哲搜括道内䡖船分载诸将射官将腹背挟击 丁未安润徳遣军官崔林以捷期扵尽檎乃已 闻曰本月十九日申时军官康𠃔禧郭翰自战 场驰来曰左右道防御使及兵使等遣军官分 三道击贼舟师又至四面挟攻优贼大败荠浦 前水尽赤斩获之数时不的知大槩三四十馀 级领军为酋者被擒几尽兵甲器械𫠦获亦多 中矢溺死海中者不知其几全船覆没者三只 我军无一人死伤其馀入战节次及斩获溺死 之数当随后书启 传曰崔林亲见战场乎启曰臣在密阳不得亲 见但闻之详矣 上引见崔林 命详陈入战之状林对曰十九日辰时交战未 时战毕我军无一人死伤者康𠃔禧夺贼将盛 亲𫠦乘马乘之左右道兵船三十馀只由水路 衡锡哲聃年分三道由陆路入攻尽获其逆战 者其乘船北走中矢死者不知其几争欲乘船 而自相剑击死者亦不知其几

上曰贼倭尽聚荠浦他无屯住处乎林对曰荠浦 而巳诸将初以谓贼据险不出则吾难扵用武 会贼阵于荠浦东门外小山或张帟幕或设干 楯与之相战故破之易矣且合战之初令先锋 军各持鹿角木以拒贼贼不得逼且以投石军 为一前锋贼楯尽为石块𫠦 安东人俗尚投 石以为𭟼至是 用以 破敌 且闻荠浦熊川官舎尽为贼燹焚荡及见 之则官舎依旧𫠦焚者唯熊川东门而已 谕顺汀曰今见润徳状启知破贼良用喜悦然 倭奴奸狡出没无常虑或冲东击西勿以小捷 弛其心力申饬㳂边各浦倍加措置如或更寇 乘机殄歼凡干贼变及应变诸事不分星夜连 续具启且埋瘗战亡人骨殖勿令暴露 论润德曰今因状启知破贼良用喜悦然倭奴 奸狡其谋难测勿以少捷为喜听都元帅节度 更加措置毋或少弛酉安润徳遣军官康𠃔 禧驰报云黄衡等本月十九日未明时分三道 由陆路右道水使李宗义釜山浦佥使李俌分 东西由水路并进自早食时合战至午贼先以 老弱妻子载船领骁勇军且战且走诸军进薄

之贼争舟而上自相刄杀及中矢溺死者不知 其数全船覆没者五只其馀遁去者百馀只斩 获二百九十五级令新佥使李菤及开宁县监 姜终孙守荠浦衡等领兵二千还据熊川镇 上引见𠃔禧 命详陈交战之状对曰黄衡领兵一千柳聃年 领兵一千九百金锡哲领兵二千本月十八日 齐到熊川县界休士马真抵东门外见贼陈尸 道傍者多盖欲使我军见而畏㥘也东门闭不 得入遂入南门则城中一空贼已移阵荠浦城 外据东南西三峯内张帷幕外列楯㦸俯视我 军植立不动长枪大劔其光耀日臣与衡等先 出挑战东峯倭四十馀人挥剑驰突与臣等兵 相持贼渐逼臣与衡驰薄贼阵𭛁一矢中之贼 荷尸走入如是交战者三俄而聃年等大军随 至前锋向倭东阵矢石交𭛁倭军乱走又向西 峯倭又奔北南峯倭阵望风亦溃争向海边我 军乘胜追撃兵船六十馀艘又出其不意以为 声援遂擒贼酋五人 上曰盛亲亦死耶对曰力战者皆被获盛亲必不

免矣 上曰捷书云我军无一人死者信乎对曰是矣但 聃年军官内禁卫金良弼斩倭头时有一倭乘 不意以劔剌其背然尚不死 上曰金世钧在何处对曰臣等始疑见杀战胜之 后历见诸尸皆非世钧也有一老巫见贼舟载 世钧而去云且曰都元帅在尚州语臣云加德 岛国家牧马之地贼倭等必以三浦钱粮尽输 此岛不可不搜讨尔其启请火炮器械而来又 欲取全罗道兵船以用之 上𠃔之仍 赐弓一丁鹿皮一张曰汝亲当矢石姑以此与 之若军功则将帅自当等第矣庚戌政院启曰 古者积尸为京观今亦埋置斩馘高大其坟使 后来倭人是而知惧又依 成宗朝例遣史官点检首级 从之辛亥安润德使军官来献倭头三十一级 及兵仗器械癸丑遣都承旨宋千喜宣慰南征 将士仍 赐笠帽及药饵等物甲寅

谕顺汀曰熊川东莱釜山浦军民多被兵火予 甚𢡖然其死亡人赐祭致慰限五年复戸家舎 焚烧者量加赈恤限二年复戸甲申柳顺汀论 定从征军㓛以黄衡等一百八十八人为一等 县监白斯班等三百二十二人为二等甲子权 永生等三百五十九人为三等 上命行赏有差八月丑 上引见都元帅柳顺汀以下行慰宴辛未五月癸 亥 命分配留馆倭平时罗十二人于咸镜平安等 道是日皆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