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指南/八_眞觉寺_佛陇 中华文库
目录 | 天台山指南 | |
◀上一章 | 八 真觉寺 佛陇 | 下一章▶ |
八 真觉寺 佛陇
金地岭上高冈之北,曰塔头,有真觉寺高据山巅,寺外树林深秀,竹篱曲折,有曰甘泉井,寺有联云:
- 登峯始识天台寺,入室还智者龛。
- 门外有古井,题曰甘泉井。
大殿中有智者大师真身宝塔,塔为石制,高约二丈,刻楼细致,敷以金漆,颇似木制。隋开皇十七年,大师示寂于新昌之大佛寺,其徒舆葬于此。初为塔院,至宋祥符元年,始改真觉寺故又名塔 头寺。俞樾有联云:
- 五蕴皆空,何处无真身示见;
- 一尘不染,此中有妙相庄严。
前有知府陈璚书“震旦祖廷”额,字颇秀挺。对面又有李鸿章书“妙觉圆明”额。寺中有唐元和四年“修禅道场碑”,碑文为梁肃所撰,字为刺史徐放所书。此碑系由大慈寺移来。
寺左有隋唐明各朝诸大师塔。下有路亭,北通华顶,曰祖师亭,有额亦为陈璚所书。塔头之东,曰银地岭,有大慈寺故址,由此直达华顶。
东冈有大慈寺故址寺。旧名修禅寺,或名禅林,陈大建七年为智者建,号佛陇,系其第二宴坐处。隋创国清乃更寺为道场。今仅有矮屋数间,沦为民居。旧有石碑经文,已散于别寺,无复存者。佛陇之前,多石刻摩崖,可见者如下:
- “教源” 在路上,八分书,字大三尺,邑人许光宇书。
- “普贤境界” 在路下,字大一尺五,书法古致,相传为智者书。
- “佛陇” 在“普贤境界”右下方,字大六尺,宋僧指堂书。
- “天台山” 在冈顶,字大四尺,亦指堂书,皆正楷雄浑。
过有说法台,为智者说法处。台为一巨石,长四丈,广二尺馀,前有上谕“敦本兴让”四字。字大一尺馀,颇圆润。
东行二里,有太平寺故址。寺为梁乾化元年建,乃智者第六道场,今已荒落,仅有僧舍数楹,无复旧观矣。前有无尽灯大师塔院。复前行里许而下,即抵高明寺。自英觉寺而来,皆山径。
- 宋王十朋大慈寺诗:
- 嵬岭迢迢入翠微,梵宫佛殿锁烟霏;断碑古寺曾经眼,刚笑陈随事已非。
- 清潘耒金地岭诗:
- 九里松风十里泉,徐徐送客上青天;不知华顶高多少,已觉群峯贴地眠。
- 前人银地岭诗:
- 谁道山僧彻骨贫,眼看大地总金银,我居金岭君银岭,划破虚空露主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