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指南/二_天台山地志 中华文库
目录 | 天台山指南 | |
◀上一章 | 二 天台山地志 | 下一章▶ |
二 天台山地志
古来称天台山处五县之中央。所谓五县,以历代建置沿革不一,故所指亦不同。李善注孙绰天台山赋“落五界而迅征”谓“五县之界,系馀姚句章鄞剡始宁。旧赤城载栖山登其隐诀云:“大小台处五县中央”注谓“五县系馀姚句章临海天台剡县”。按今实处天台、新昌、嵊县、临海、宁海五县中央,逶迤延表,幅员甚广,不以县界也。
天台山无主山及主峯,为诸山之总称。山由会稽括苍擘脉而来,从关岭过峡,顶对三辰,当牛女分野,上应台宿,故有是名。按台之为郡,萌芽于汉,至唐始改为台州,而天台故始丰地,至宋建隆 始改为天台县,盖均以天台山而名也。
称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围八百里,盖地跨五县,故有八百里;自四周至顶点平均约当百里,故有一万八千丈之说。又称天台山有八门四面。八门之说方外志与天台山全志主张不同。后说以华顶为宗主,定金地至察岭为南门;黄振、幽溪、螺溪、为东南门;王爱筋竹为东门,第一支灵墟为东门;第二支大同澄深为东北门;慈圣金庭为西北门;石梁、断桥、万年藤、公会墅、天姥、彩烟、为西门;桃源、关岭、白岩、秀溪、桐柏为西南门;以华顶为车轴,八门环绕。四面之说,智者以赤城为南门,以新昌、石诚为西门,徐灵府又以剡县金庭观为北门,传灯以王爱山为东门。此皆指山之所至言之也。
若以游览区域言之,可以龙王堂为中心,划分为南区,东南区,东北区北区,西北区,西南区,计六区。南区包有赤城山国清寺,金地岭一带;东南区包有真觉寺佛陇高明寺,螺溪一带;东北区包有华顶寺,拜经台一带;北区包有方广寺,石梁,铜壶滴漏一带;西北区包有万年寺一带;西南区包有桐柏宫,琼台,桃源一带。乃若引伸西北,则可至天姥峯,引伸西南,则可至寒岩明岩方山一带,此就山之名胜而言也。
天台山以地势气候之特异,且为佛教圣地,故四时之景色不同,而各有胜慨:
香期 各大寺每当春间传戒僧,众常千人,进香者更多,游人络绎不绝,旧历正月半后,至二月十九日,凡月馀日,称为香期。各省如上海各埠亦有来者,颇极一时之盛。寺僧均以此时,为募化之机会。避暑 华顶一带温度颇低,虽盛夏不热,而雷雨常在其下;故宜于避暑。其地尘嚣不到,茶香泉清,尤饶逸致。寺中供给之素食,更合夏令卫生。
观日 登华顶峰观日出奇景,游人引为无上快事。然山头多云雾,每为所掩,不易观得;或以海岸上有游气,即观得之,亦不通明,惟秋分后,至春分前,天气高爽,常多佳日;而且日道居南,适当拜经台东南面,其前峯峦无阻,更可一望尽收。至一月之间,以下弦后至上弦前为宜,月光愈晦,阳光愈艳也。旧称每年阴历十月初一日,日月并出不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