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纲要_初会/着不着相品第三十六 中华文库
卷二百八十七之十二叶 二百八十八
善现白佛言。若无方便善巧。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起般若波罗蜜多想。以有所得为方便。弃舍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佛言。如是如是。著名著相。是故于此弃舍远离。彼善男子等。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取名取相已。耽著般若波罗蜜多。不能证得实相般若。
尔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云何为著不著相。善现答言。善男子等。若无方便善巧。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切法谓空。起空想著。于一切法谓一切法。起一切法想著。于一切法。起行想著。名为著相。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有方便善巧。于一切法。不起空不空想。以无所得为方便。不作是念。我能具证诸佛功德。无一切分别。是菩萨无执著相。
时天帝释问善现言。云何著相。善现答言。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起心想著。起一切法想著。是所有著相。由著想故。不能修无著般若波罗蜜多。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非一切法本性可能回向故。菩萨不应分别。便能远离一切想著。
复有馀微细著相。
善现白佛言。一切法性。皆难可觉。佛言如是。以一切法一性非二。善现当知。诸法一性。即是无性。诸法无性。即是一性。能如实知诸所有法。一性无性。无造无作。则能远离一切执著。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无能见闻觉知者。离证相故。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可以心知。离心相故。不可以一切法知。离一切法相故。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无所造作。以诸作者不可得故。善现。由诸作者及色等法不可得故。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无所造作。
卷二百八十九(至)二百九十二
善现复白佛言。菩萨应云何行般若波罗蜜多。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行一切法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一切法性尚无所有。况有一切法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
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若不行一切法圆满及不圆满。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若一切法圆满及不圆满。俱不名一切法。亦不如是行。是行般若波罗蜜多。
若不行一切法著不著相。是行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法性。若说不说。俱无增减。
善现复白佛言。此般若波罗蜜多。若修不修。无增无减。亦无向背。而勤修学。乃至无上菩提。曾无退转。何以故。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如修虗空。都无所有。如虗空中无一法可施设。修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
善现复白佛言。菩萨为诸有情。擐功德铠勤精进者。如为虗空发勤精进。何以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如来应正等觉。如竹麻苇甘蔗等林。若经一劫。或一劫馀。为诸有情常说正法。应度无量无边有情。令入涅槃究竟安乐。而有情界不增不减。所以者何。以诸有情。皆无所有。性远离故。
尔时天帝释问善现言。菩萨欲学般若波罗蜜多。当如何学。善现言。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如虗空学。
天帝释言。云何守护。善现言。汝见有法可守护不。有能守护幻梦乃至寻香城不。不也大德。善现言。若欲守护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是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虽知诸法如幻。如梦。如响。如像。如阳焰。如光影。如变化事。如寻香城。而是菩萨摩诃萨。不执是幻是梦。乃至是寻香城。不执由幻由梦。乃至由寻香城。亦不执属幻属梦。乃至属寻香城。亦不执依幻依梦。乃至依寻香城(著不著相品竟)。
参阅对照
本品内容可参阅以下注疏或版本:
- 经文全文: 《大般若经》(上品般若)卷287。
- 《大般若经经髓》: 《经髓》 。
- 《阅藏知津卷第十六》: 《知津》著不著相品第三十六 。
- 《六百卷大般若经初会一瞥》: 《一瞥》著不著相品第三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