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纲要_初会/巧方便品第五十 中华文库
卷三百二十八至三百三十之十三叶
善现白佛言。由此所说诸行相状。显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成就种种殊胜功德。惟愿如来应正等觉。复为菩萨说甚深处。令诸菩萨安住其中。修一切法令速圆满。佛言。甚深处者。谓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灭。寂静涅槃。真如。法界。法性。实际。如是等法。名甚深处。如是所说甚深处名。皆显涅槃。为甚深处。善现言。为但涅槃名甚深处。为诸馀法亦名甚深。佛言。馀一切法。亦名甚深。善现言。云何一切法亦名甚深。佛言。一切法真如甚深故。一切法亦甚深。善现言。云何一切法真如甚深。佛言。一切法真如。非即一切法。非离一切法。是故甚深。尔时善现白佛言。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遮遣一切法。显示涅槃。遮遣一切若世间若出世间。若共若不共。若有漏若无漏。若有为若无为法。显示涅槃。
复次善现。若菩萨能于如是诸甚深处。依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理趣。审谛思惟。称量观察。如所说而住。如所说而学。是菩萨起一念心。尚能摄取无边功德。超无量劫生死流转。疾证无上菩提。况能无间常修般若波罗蜜多。恒住无上正等菩提相应作意。善现。若菩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多。设经殑伽沙数大劫。修一切法。若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说而住。经一昼夜。修行一切法。所获功德。甚多于彼。是故常应不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善现白佛言。如佛所说。分别所作。皆非实有。以何因缘。获福无数无量无边。佛言。如汝所说。分别所作。不能发起真实正见。不能趣入正性离生。不能得预流果。乃至无上菩提。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善学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安住空已。如如观察分别所作。空无所有。虗妄不实。如是如是。即不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获福无数无量无边。善现言。无量。无数。无边。有何差别。佛言。言无数者。数不可得。不可数在有为界中无为界中。言无量者。量不可得。不可量在过去未来现在法中。言无边者。边不可得。不可测度彼边际故。善现。我常说此诸法皆空。如汝所说无尽无数无量无边文义无别。皆共显了诸法空故。善现。一切法空。皆不可说。如来方便说为无尽。或说无数。或说无量。或说无边。或说为空。或说无相。或说无愿。或说无作。或说无生。或说无灭。或说离染。或说寂灭。或说涅槃。或说真如。或说法界。或说法性。或说实际。如是等义。皆是如来方便演说。善现。一切法性。皆不可说。所以者何。一切法性皆毕竟空。无能宣说毕竟空者。
善现白佛言。不可说义有增减否。佛言。不可说义无增无减。善现复言。不可说义无增无减者。则一切法义亦应无增无减。世尊。若一切法无增无减者。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一切法。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佛言。不可说义无增无减者。一切法亦无增无减。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安住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不作是念。我于般若波罗蜜多。若增若减。但作是想。惟有名想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善现。菩萨摩诃萨修行一切法时。持此一切法俱行作意。及依此起心及善根。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白佛言。何谓无上正等菩提。佛言。一切法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善现。诸法真如无增无减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亦无增无减。诸菩萨摩诃萨依止无增无减。方便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由此为门。集诸功德。便证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言。是菩萨摩诃萨为用初心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为用后心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世尊若用初心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初心起时。后心未起。无和合义。若用后心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后心起时前心已灭。无和合义。如是前后心心所法。进退推征。无和合义。云何可得积集善根。若诸善根不可积集。如何菩萨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佛言。善现。我当为汝略说一喻。如然灯时为初焰能焦炷。为后焰能焦炷。世尊。如我意解。非初焰能焦炷。亦不离初焰。非后焰能焦炷。亦不离后焰。善现。于意云何。炷为焦不。世尊。世间现见其炷实燋。佛言。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非用初心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亦不离初心证得无上正等菩提。非用后心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亦不离后心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佛告善现。若心已灭。可更生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若心已生。有灭法不。善现答言。如是世尊。有灭法心。非当灭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心住为如心真如不。善现答言。如是世尊。心如真如住。为如实际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真如实际为甚深不。善现答言。如是世尊。即真如是心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离真如有心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即心是真如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离心有真如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真如见真如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若菩萨能如是行。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不。善现答言。能如是行。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能如是行。为行何处。善现答言。能如是行。都无行处。所以者何。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无心现行。无现行处。何以故。世尊。住真如中。都无现行现行处故。佛告善现。为行在何处。善现答言。行在胜义谛中。此中现行。及现行处。俱无所有。能取所取。不可得故。行胜义谛中。虽不取相而行相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行胜义谛中。为坏相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行胜义谛中。坏相想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云何不坏相。亦不坏相想。善现答言。是菩萨不作是念。我当坏相。及坏相想。亦不作是念。我当坏无相。及坏无相想。于一切种无分别故。世尊。是菩萨虽能如是离诸分别。而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等。无量胜功德未圆满故。未证无上正等菩提。世尊。是菩萨成就方便善巧力故。于一切法不取不坏。何以故。知一切法自相空故。住一切法自相空中。为度诸有情。入三三摩地。大悲愿力所牵逼故。用此三定成熟有情。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时善现白佛言。云何入此三三摩地成熟有情。佛言。菩萨安住空三摩地。见诸有情多执我者。以方便力教令安住空三摩地。菩萨安住无相三摩地。见诸有情多行相者。以方便力教令安住无相三摩地。菩萨安住无愿三摩地。见诸有情多愿乐者。以方便力教令安住无愿三摩地。时舍利子问善现言。梦中入此三三摩地。于深般若波罗蜜多。有增益不。善现答言。若昼时入此三三摩地。于深般若波罗蜜多有增益者。彼梦中入。亦有增益。何以故。昼与梦中无差别故。舍利子。若菩萨昼行般若波罗蜜多。既名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菩萨梦行般若波罗蜜多。亦名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三三摩地。于深般若波罗蜜多。能为增益亦应如是。时舍利子问善现言。梦中作业。为有增益。或损减不。佛说有为。虗妄不实。如梦所作。云何彼业能有增减。善现答言。诸有昼日。断他命已。于夜梦中。忆想分别。深自庆快。或复有人梦断他命。谓在觉位。生大欢喜。如是二业。于意云何。舍利子言。无所缘事。若思若业。俱不得生。要有所缘。思业方起。梦中思业。缘何而生。善现答言。如是如是。舍利子。若梦若觉。要于见闻觉知法中。有觉慧转。由斯起染。或复起净。若无见闻觉知诸法。无觉慧转。亦无染净。由此故知若梦若觉。有所缘事思业方起。无所缘事思业不生。舍利子问善现言。佛说思业皆离自性。云何可言有所缘起。善现答言。虽诸思业及所缘事自性皆空。而由自心取相分别。故说思业有所缘生。若无所缘思业不起。舍利子问善现言。若菩萨梦中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持此善根。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菩萨为实回向大菩提不。善现语舍利子言。慈氏菩萨摩诃萨。久已受不退转记。惟隔一生。定当作佛。善能酬答一切难问。现在此会。宜请问之。舍利子如。善现言。恭敬请问。时慈氏菩萨语舍利子言。谓何等名慈氏能答。为色耶。为受想行识耶。为色空耶。为受想行识空耶。且色不能答。受想行识亦不能答。色空不能答。受想行识空亦不能答。何以故。舍利子。我都不见有法能答。有法所答。答处答时。及由此答。亦皆不见。我都不见有法能记。有法所记。记处记时。及由此记。亦皆不见。以一切法本性皆空。都无所有。无二无别。毕竟推征不可得故。时舍利子复问慈氏言。仁者所说法。为如所证不。慈氏菩萨言。我所说法。非如所证。何以故。我所证法不可说故。尔时佛告舍利子言。汝由是法得阿罗汉果。为见此法是可说不。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佛言。诸菩萨所证诸法。亦复如是。是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不生犹豫。我于无上正等菩提为得不得。但作是念。我于无上正等菩提。定当证得(巧方便品竟)。
参阅对照
本品内容可参阅以下注疏或版本:
- 经文全文: 《大般若经》(上品般若)卷328。
- 《大般若经经髓》: 《经髓》 。
- 《阅藏知津卷第十六》: 《知津》巧方便品第五十 。
- 《六百卷大般若经初会一瞥》: 《一瞥》巧方便品第五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