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经髓/摄受品第二十九 中华文库
【般若波罗蜜多甚为希有,令诸菩萨摩诃萨众速能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为方便故。于一切有情善修慈、悲、喜、舍心故。由是菩萨摩诃萨故成就诸善业出现世间。般若波罗蜜多能灭恶法增长众善。】
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教中无法可得,所谓此中无一切法可得。虽无如是诸法可得,而有施设三乘之教,所谓声闻、独觉、无上乘教。
[T05n0220_p0550a11] 尔时,会中天帝释等欲界天众、梵天王等色界诸天及伊舍那神仙天女,同时三返高声唱言:“善哉!善哉!尊者善现承佛神力、佛为依处,善为我等天人世间,分别开示微妙正法,所谓般若波罗蜜多。若有菩萨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能如说行不远离者,我等于彼敬事如佛。
[0550a17]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教中无法可得,所谓此中无〔一切法〕可得。虽无如是诸法可得,而有施设三乘之教,所谓声闻、独觉、无上乘教。”
然灯佛授释迦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为方便,能勤修学一切无漏法,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般若波罗蜜多,能正修行常不远离。
[0550b29] 尔时,佛告诸天仙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教中,虽无〔一切法〕等诸法可得,而有施设三乘之教。若有菩萨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能如说行不远离者,汝天仙等于彼菩萨应当敬事犹如如来。
[0550c05] “汝等当知!非即﹝六度乃至无上乘﹞[i]如来可得,非离﹝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如来可得。
[0551b04] “诸天仙辈!汝等当知!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为方便,于一切法能勤修学,谓学﹝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般若波罗蜜多,能正修行常不远离,是故汝等于彼菩萨应当敬事犹如如来。
[0551b29] “汝等当知!我于往昔然灯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世时,于众花城四衢路首,见然灯佛,散五茎花,布发掩泥,闻无上法,以无所得为方便故,便得不离﹝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离诸馀无量佛法。
时然灯佛即便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谓作是言:‘善男子!汝当来世过一无数大劫,于此世界贤劫之中,当得作佛,号能寂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
[0551c25] 时,诸天仙等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为希有,令诸菩萨摩诃萨众速能摄取一切智智,以无所得为方便故。所谓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为方便故。”
善住一切法空、无相、无愿,不可以空而得空,不可无相得无相,不可无愿得无愿。以一切法等自性皆空,能恼、所恼及恼害事不可得故。以无所得为方便,于一切有情善修慈、悲、喜、舍心故。
[0552c06] 尔时,世尊照知四众,谓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菩萨摩诃萨,并〔诸天〕,皆集和合同为明证。于是顾命天帝释言:“㤭尸迦!若菩萨摩诃萨,若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若诸天子,若诸天女,若善男子,若善女人,不离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受持、读诵、精勤修习、如理思惟、为他演说、广令流布,当知是辈诸恶魔王及魔眷属无能得便为恼害者。何以故?
[0552c20] “㤭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善住〔一切法〕空、无相、无愿,不可以空而得空便[1],不可无相得无相便,不可无愿得无愿便。何以故?以〔一切法〕等自性皆空,能恼、所恼及恼害事不可得故。
[0554b28] “㤭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善住声闻乘空、无相、无愿,善住独觉乘、无上乘空、无相、无愿,不可以空而得空便,不可无相得无相便,不可无愿得无愿便。何以故?以声闻乘等自性皆空,能恼、所恼及恼害事不可得故。
[0554c05] “复次,㤭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人及非人无能得便为恼害者。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以无所得为方便,于一切有情善修慈、悲、喜、舍心故。㤭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终不横为诸险恶缘之所恼害,亦不横死。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于诸有情正安养故。
[0554c12] “复次,㤭尸迦!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极光净天、遍净天、广果天等,已发无上正等觉心,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若未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正思惟者,今应不离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至心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㤭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离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至心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若在空宅,若在旷野,若在险道及危难处,终不怖畏惊恐毛竖。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不离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善修〔二十空〕故。”
善男子、善女人等,不离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常能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即是菩萨摩诃萨故。
[0555a01] 尔时,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天〕等,俱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离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常能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我等常随恭敬拥卫,不令一切灾横侵恼。何以故?此善男子、善女人等,即是菩萨摩诃萨故。
由是菩萨摩诃萨故成就诸善业。但由菩萨摩诃萨故,有声闻、独觉及诸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世间。
[0555a13] “世尊!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令诸有情永断地狱、傍生、鬼界、阿素洛等诸险恶趣。
[0555a14] “世尊!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令诸天、人永离一切灾横、疾疫、贫穷、饥渴、寒热等苦。
[0555a16] “世尊!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世间便有十善业道。
[0555a17] “世尊!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世间便有〔十二门禅〕。
[0555a19] “世尊!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世间便有〔解脱胜处〕。
[0555a20] “世尊!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世间便有﹝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0555b13] “世尊!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世间便有刹帝利大族、婆罗门大族、长者大族、居士大族、诸小国王、转轮圣王、辅臣僚佐。
[0555b16] “世尊!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世间便有〔诸天〕。
[0555b24] “世尊!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世间便有〔四无色天〕[ii]。
[0555b26] “世尊!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世间便有〔四向果独觉〕[iii]。
[0555c01] “世尊!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世间便有菩萨摩诃萨,成熟有情、严净佛土。
[0555c03] “世尊!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世间便有如来、应、正等觉,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
[0555c05] “世尊!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世间便有佛宝、法宝、苾刍僧宝。
[0555c06] “世尊!以是缘故,我等天、龙及阿素洛、健达缚、揭路茶、紧捺洛、药叉、逻刹娑、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常应随逐恭敬守护此菩萨摩诃萨,不令一切灾横侵恼。”
[0555c10] 尔时,世尊告天帝释及诸天、龙、阿素洛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㤭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离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常能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即是菩萨摩诃萨。
[0555c16] “㤭尸迦!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令诸有情永断地狱、傍生、鬼界、阿素洛等。
[0555c17] “㤭尸迦!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令诸天人永离一切灾横、疾疫、贫穷、饥渴、寒热等苦。
[0555c19] “㤭尸迦!由是菩萨摩诃萨故,十善业道出现世间。
[0555c20] “㤭尸迦!由是菩萨摩诃萨故,〔十二门禅〕出现世间。
[0555c22] “㤭尸迦!由是菩萨摩诃萨故,〔解脱胜处〕出现世间。
[0555c23] “㤭尸迦!由是菩萨摩诃萨故,﹝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出现世间。
[0556a16] “㤭尸迦!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一切有情〕出现世间。
[0556a19] “㤭尸迦!由是菩萨摩诃萨故,〔诸天〕出现世间。
[0556a28] “㤭尸迦!由是菩萨摩诃萨故,〔四无色天〕出现世间。
[0556b01] “㤭尸迦!由是菩萨摩诃萨故,〔四向果独觉〕出现世间。
[0556b05] “㤭尸迦!由是菩萨摩诃萨故,菩萨摩诃萨出现世间,成熟有情、严净佛土。
[0556b07] “㤭尸迦!由是菩萨摩诃萨故,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世间,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
[0556b09] “㤭尸迦!由是菩萨摩诃萨故,佛宝、法宝、苾刍僧宝出现世间。
[0556b11] “㤭尸迦!以是缘故,汝等天、龙、阿素洛等常应随逐,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勤加守护此菩萨摩诃萨,勿令一切灾横侵恼。
[0556b13] “㤭尸迦!若有人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菩萨摩诃萨者,当知即是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我及十方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是故汝等一切天、龙、阿素洛等常应随逐,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勤加守护此菩萨摩诃萨,勿令一切灾横侵恼。
[0557a26] “㤭尸迦!假使遍满﹝十方无量无边世界﹞[iv]声闻、独觉,譬如甘蔗、芦苇、竹林、稻、麻、丛等间无空隙,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于彼福田以无量种上妙乐具,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尽其形寿。若复有人经须臾顷,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一初发心不离六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以前功德比此福聚,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何以故?
[0557b06] “㤭尸迦!不由声闻及独觉故,有菩萨摩诃萨及诸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世间;但由菩萨摩诃萨故,有声闻、独觉及诸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世间。是故汝等一切天、龙及阿素洛、健达缚、揭路茶、紧捺洛、药叉、逻刹娑、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常应守护,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此菩萨摩诃萨,勿令一切灾横侵恼。”
[0557b13] 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甚奇!希有!是菩萨摩诃萨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摄受如是现法功德,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从一佛国趣一佛国,亲近承事诸佛世尊;随所欣乐殊胜善根,由于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即得成满;于诸佛所听闻正法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终不忘失所闻法要,速能摄受族姓圆满、母圆满、生圆满、眷属圆满、相好圆满、光明圆满、眼圆满、耳圆满、音声圆满、陀罗尼圆满、三摩地圆满。复以善巧方便之力,变身如佛,从一世界趣一世界至无佛国,赞说﹝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赞说佛宝,赞说法宝、苾刍僧宝。复以善巧方便之力,为诸有情宣说法要,随宜安置三乘法中,永令解脱生老病死,证无馀依般涅槃界;或复拔济诸恶趣苦,令天、人中受诸快乐。”
般若波罗蜜多甚为希有,若有摄受般若波罗蜜多,则为摄受一切无漏法及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
[0559a06] 时,天帝释复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甚为希有,若有摄受般若波罗蜜多,则为摄受﹝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有摄受般若波罗蜜多,则为摄受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
[0559b10] 尔时,佛告天帝释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般若波罗蜜多甚为希有,若于般若波罗蜜多能摄受者,则能摄受﹝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于般若波罗蜜多能摄受者,则能摄受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现法、后法功德胜利。
[0559c16] “复次,㤭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现法、后法功德胜利。汝应谛听极善作意,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0559c20] 天帝释言:“唯然!大圣!愿时为说,我等乐闻。”
[0559c21] 佛言:“㤭尸迦!若有种种外道梵志,若诸恶魔及魔眷属,若馀暴恶增上慢者,于此菩萨摩诃萨所,欲为仇隙凌辱违害,彼适兴心速遭殃祸,自当殄灭不果所愿。何以故?㤭尸迦!是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为得方便,长夜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以大悲愿而为上首。
若诸有情为悭贪故长夜斗诤,是菩萨摩诃萨于内外法一切悉舍,方便令彼安住布施波罗蜜多;
若诸有情长夜破戒,是菩萨摩诃萨于内外法一切悉舍,方便令彼安住净戒波罗蜜多;
若诸有情长夜忿恚,是菩萨摩诃萨于内外法一切悉舍,方便令彼安住安忍波罗蜜多;
若诸有情长夜懈怠,是菩萨摩诃萨于内外法一切悉舍,方便令彼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诸有情长夜心乱,是菩萨摩诃萨于内外法一切悉舍,方便令彼安住静虑波罗蜜多;
若诸有情长夜愚痴,是菩萨摩诃萨于内外法一切悉舍,方便令彼安住般若波罗蜜多。
若诸有情流转生死,长夜恒为贪、瞋、痴等随眠缠垢之所扰乱,是菩萨摩诃萨能以种种善巧方便令彼断灭永离生死,或安立彼令住﹝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或安立彼令住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
[0560b06] “㤭尸迦!如是名为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流布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所获现法功德胜利。
[0560b08] “㤭尸迦!是菩萨摩诃萨由于般若波罗蜜多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于当来世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随本所愿安立有情,令于三乘修学究竟,乃至证入无馀涅槃。㤭尸迦!如是名为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流布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所获后法功德胜利。
[0560b17] “复次,㤭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其地方所若有恶魔及魔眷属,或有种种外道梵志及馀暴恶增上慢者,憎嫉般若波罗蜜多欲为障碍,诘责违拒令速隐没终不能成。彼因暂闻般若声故,众恶渐灭功德渐生,后依三乘得尽苦际。㤭尸迦!如有妙药名曰莫耆,是药威势能销众毒,有大毒蛇饥行求食,遇见生类欲螫啖之,其生怖死走投妙药,蛇闻药气寻便退走。何以故?㤭尸迦!由此莫耆具大威力,能伏众毒益身命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具大势力,亦复如是。若善男子、善女人辈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诸恶魔等于此菩萨摩诃萨所欲为恶事,由此般若波罗蜜多威神力故,令彼恶事于其方所自当殄灭。何以故?㤭尸迦!由此般若具大威力,能摧恶法增众善故。
般若波罗蜜多能灭恶法增长众善。
[0560c05] “㤭尸迦!云何般若波罗蜜多能灭恶法增长众善?
[0560c06] “㤭尸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灭贪欲、瞋恚、愚痴,增彼对治。
[0560c08] “㤭尸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灭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纯大苦蕴,增彼对治。
[0560c10] “㤭尸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灭一切障盖、随眠、缠垢、结缚,增彼对治。
[0560c12] “㤭尸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灭我见、有情见、命者见、生者见、养育者见、士夫见、补特伽罗见、意生见、儒童见、作者见、受者见、知者见、见者见,增彼对治。
[0560c15] “㤭尸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灭一切常见、断见、有见、无见乃至种种诸恶见趣,增彼对治。
[0560c17] “㤭尸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灭所有悭贪、破戒、忿恚、懈怠、散乱、愚痴,增彼对治。
[0560c19] “㤭尸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灭所有常想、乐想、我想、净想,增彼对治。
[0560c21] “㤭尸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灭一切贪行、瞋行、痴行、慢行、疑见行等,增彼对治。
[0560c23] “㤭尸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灭〔一切法〕取,增彼对治,增彼对治。
[0561c07] “㤭尸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灭一切魔所住法及能生长一切善事,是故般若波罗蜜多,有无数量大威神力。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至心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是菩萨摩诃萨为诸天所拥护,诸佛所护念。
[0561c10] “复次,㤭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至心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是菩萨摩诃萨常为三千大千世界四大天王及天帝释、堪忍界主大梵天王、极光净天、遍净天、广果天、净居天等并诸善神皆同拥护,不令一切灾横侵恼,如法所求无不满足,十方世界现在诸佛亦常护念如是菩萨,令恶法灭善法增长。
[0561c18] “所谓增长布施波罗蜜多令无损减,增长﹝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以无所得为方便故。
[0562a21] “㤭尸迦!是菩萨摩诃萨发言威肃闻皆敬受,称量谈说词无错乱,深知恩义坚事善友,不为悭嫉、忿恨、覆恼、谄诳、矫等之所隐蔽。
[0562a23] “㤭尸迦!是菩萨摩诃萨自离断生命,教他离断生命,赞说离断生命法,欢喜赞叹离断生命者;
自离不与取,教他离不与取,赞说离不与取法,欢喜赞叹离不与取者;
自离欲邪行,教他离欲邪行,赞说离欲邪行法,欢喜赞叹离欲邪行者;
自离虚诳语,教他离虚诳语,赞说离虚诳语法,欢喜赞叹离虚诳语者;
自离离间语,教他离离间语,赞说离离间语法,欢喜赞叹离离间语者;
自离麁恶语,教他离麁恶语,赞说离麁恶语法,欢喜赞叹离麁恶语者;
自离杂秽语,教他离杂秽语,赞说离杂秽语法,欢喜赞叹离杂秽语者;
自离贪欲,教他离贪欲,赞说离贪欲法,欢喜赞叹离贪欲者;
自离瞋恚,教他离瞋恚,赞说离瞋恚法,欢喜赞叹离瞋恚者;
自离邪见,教他离邪见,赞说离邪见法,欢喜赞叹离邪见者。
[0562b12] “㤭尸迦!是菩萨摩诃萨自行﹝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教他行﹝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赞说﹝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欢喜赞叹行﹝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者。
[0564a29] “㤭尸迦!是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多时,
所行﹝六度﹞波罗蜜多,以无所得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0564b13] “㤭尸迦!是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多时,常作是念:
‘我若不行布施波罗蜜多,当生贫贱家尚无势力,何由成熟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
我若不护净戒波罗蜜多,当生诸恶趣,尚不能得下贱人身,何由成熟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
我若不修安忍波罗蜜多,当诸根残缺容貌丑陋,不具菩萨圆满色身,若得菩萨圆满色身行菩萨行,有情见者必获无上正等菩提,若不得此圆满色身,则不能成熟一切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
我若懈怠不起精进波罗蜜多,尚不能获菩萨胜道,何由成熟一切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
我若心乱不入静虑波罗蜜多,尚不能起菩萨胜定,何由成熟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
我若无智不学般若波罗蜜多,尚不能得诸巧便慧超二乘地,何由成熟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
[0564c02] “㤭尸迦!是菩萨摩诃萨学六波罗蜜多,常作是念:
‘我不应随悭贪势力,若随彼力则我布施波罗蜜多不得圆满,若我布施波罗蜜多不圆满者,终不能成一切智智;
我不应随破戒势力,若随彼力则我净戒波罗蜜多不得圆满,若我净戒波罗蜜多不圆满者,终不能成一切智智;
我不应随忿恚势力,若随彼力则我安忍波罗蜜多不得圆满,若我安忍波罗蜜多不圆满者,终不能成一切智智;
我不应随懈怠势力,若随彼力则我精进波罗蜜多不得圆满,若我精进波罗蜜多不圆满者,终不能成一切智智;
我不应随心乱势力,若随彼力则我静虑波罗蜜多不得圆满,若我静虑波罗蜜多不圆满者,终不能成一切智智;
我不应随无智势力,若随彼力则我般若波罗蜜多不得圆满,若我般若波罗蜜多不圆满者,终不能成一切智智。’
㤭尸迦!是菩萨摩诃萨不离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获得如是现法后法功德胜利。”
[0564c23] 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为希有,调伏菩萨令不高心,而能回向一切智智。”
般若波罗蜜多调伏菩萨令不高心,而能回向一切智智。菩萨摩诃萨修住行无漏法时若起修住行无漏法念,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住行无漏法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4c25] 佛言:“㤭尸迦!云何般若波罗蜜多调伏菩萨令不高心,而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4c27] 天帝释言:“世尊!
菩萨摩诃萨行世间布施波罗蜜多时,若于佛所而行布施,便作是念:‘我能施佛。’若于菩萨、独觉、声闻、孤穷、老病、道行、乞者而行布施,便作是念:‘我能施菩萨、独觉、声闻、孤穷、老病、道行、乞者。’是菩萨摩诃萨无方便善巧行布施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菩萨摩诃萨行世间﹝六度﹞波罗蜜多时,便作是念:‘我能行﹝六度﹞波罗蜜多,我能满﹝六度﹞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无方便善巧行﹝六度﹞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5a23] “世尊!菩萨摩诃萨住内空时,若作是念:‘我能住内空。’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住内空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菩萨摩诃萨住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时,若作是念:‘我能住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住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5b04] “世尊!菩萨摩诃萨住真如时,若作是念:‘我能住真如。’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住真如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菩萨摩诃萨住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时,若作是念:‘我能住法界乃至不思议界。’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住法界乃至不思议界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5b12] “世尊!菩萨摩诃萨住苦圣谛时,若作是念:‘我能住苦圣谛。’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住苦圣谛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菩萨摩诃萨住集、灭、道圣谛时,若作是念:‘我能住集、灭、道圣谛。’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住集、灭、道圣谛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5b20] “世尊!菩萨摩诃萨修四静虑时,若作是念:‘我能修四静虑。’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四静虑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菩萨摩诃萨修四无量、四无色定时,若作是念:‘我能修四无量、四无色定。’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四无量、四无色定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5b26] “世尊!菩萨摩诃萨修八解脱时,若作是念:‘我能修八解脱。’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八解脱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菩萨摩诃萨修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时,若作是念:‘我能修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5c05] “世尊!菩萨摩诃萨修四念住时,若作是念:‘我能修四念住。’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四念住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菩萨摩诃萨修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时,若作是念:‘我能修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5c14] “世尊!菩萨摩诃萨修空解脱门时,若作是念:‘我能修空解脱门。’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空解脱门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菩萨摩诃萨修无相、无愿解脱门时,若作是念:‘我能修无相、无愿解脱门。’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无相、无愿解脱门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5c21] “世尊!菩萨摩诃萨修五眼时,若作是念:‘我能修五眼。’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五眼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菩萨摩诃萨修六神通时,若作是念:‘我能修六神通。’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六神通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5c27] “世尊!菩萨摩诃萨修佛十力时,若作是念:‘我能修佛十力。’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佛十力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菩萨摩诃萨修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时,若作是念:‘我能修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6a07] “世尊!菩萨摩诃萨修无忘失法时,若作是念:‘我能修无忘失法。’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无忘失法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菩萨摩诃萨修恒住舍性时,若作是念:‘我能修恒住舍性。’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恒住舍性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6a14] “世尊!菩萨摩诃萨修一切陀罗尼门时,若作是念:‘我能修一切陀罗尼门。’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一切陀罗尼门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菩萨摩诃萨修一切三摩地门时,若作是念:‘我能修一切三摩地门。’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一切三摩地门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6a21] “世尊!菩萨摩诃萨修一切智时,若作是念:‘我能修一切智。’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一切智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菩萨摩诃萨修道相智、一切相智时,若作是念:‘我能修道相智、一切相智。’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修道相智、一切相智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6a28] “世尊!菩萨摩诃萨成熟有情时,若作是念:‘我能成熟有情。’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成熟有情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菩萨摩诃萨严净佛土时,若作是念:‘我能严净佛土。’是菩萨摩诃萨我、我所执之所扰乱严净佛土故,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6b05] “世尊!如是菩萨摩诃萨依世间心修诸善法,无方便善巧行布施等故,我、我所执扰乱心故,虽修般若波罗蜜多而未得故,不能如实调伏高心,亦不能如实回向一切智智。
如何菩萨摩诃萨依出世间六度波罗蜜多修善法故,能如实调伏高心,亦能如实回向一切智智?
[0566b09] “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行出世间布施波罗蜜多时,善修般若波罗蜜多故,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不得布施,是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行布施波罗蜜多故,能调伏高心,亦能回向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行出世间净戒波罗蜜多时,善修般若波罗蜜多故,不得净戒,不得具净戒者,是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行净戒波罗蜜多故,能调伏高心,亦能回向一切智智。若菩萨摩诃萨行出世间安忍波罗蜜多时,善修般若波罗蜜多故,不得安忍,不得具安忍者,是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行安忍波罗蜜多故,能调伏高心,亦能回向一切智智。若菩萨摩诃萨行出世间精进波罗蜜多时,善修般若波罗蜜多故,不得精进,不得具精进者,是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行精进波罗蜜多故,能调伏高心,亦能回向一切智智。若菩萨摩诃萨行出世间静虑波罗蜜多时,善修般若波罗蜜多故,不得静虑,不得具静虑者,是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行静虑波罗蜜多故,能调伏高心,亦能回向一切智智。若菩萨摩诃萨行出世间般若波罗蜜多时,善修般若波罗蜜多故,不得般若,不得具般若者,亦不得一切法,是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行般若波罗蜜多故,能调伏高心,亦能回向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住一切无漏法时,善修般若波罗蜜多故,不得一切无漏法,不得住一切无漏法者,是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住一切无漏法故,能调伏高心,亦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6c07] “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住﹝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时,善修般若波罗蜜多故,不得﹝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得住﹝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者,是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住﹝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故,能调伏高心,亦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8a04] “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成熟有情时,善修般若波罗蜜多故,不得成熟有情,不得成熟有情者,是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成熟有情故,能调伏高心,亦能回向一切智智。若菩萨摩诃萨严净佛土时,善修般若波罗蜜多故,不得严净佛土,不得严净佛土者,是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佛土故,能调伏高心,亦能回向一切智智。
[0568a12] “世尊!如是菩萨摩诃萨依出世间般若波罗蜜多修善法故,能如实调伏高心,亦能如实回向一切智智,是故我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为希有,调伏菩萨令不高心,而能回向一切智智。”
过未现菩萨摩诃萨众,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咒王精勤修学,已、当、现证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
[0568a18] 尔时,佛告天帝释言:“㤭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至心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身常安隐心恒喜乐,不为一切灾横侵恼。
[0568a22] “复次,㤭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受持、读诵、亲近供养、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若随军旅交阵战时,至心念诵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为刀杖之所伤杀,所对怨敌皆起慈心,设欲中伤自然退败,丧命军旅终无是处。何以故?㤭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不离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长夜修习六波罗蜜多,自除贪欲刀杖,亦能除他贪欲刀杖;自除瞋恚刀杖,亦能除他瞋恚刀杖;自除愚痴刀杖,亦能除他愚痴刀杖;自除恶见刀杖,亦能除他恶见刀杖;自除缠垢刀杖,亦能除他缠垢刀杖;自除随眠刀杖,亦能除他随眠刀杖;自除恶业刀杖,亦能除他恶业刀杖。㤭尸迦!由此缘故,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设入军阵,不为刀杖之所伤杀,所对怨敌皆起慈心,设欲中伤自然退败,丧命军旅终无是处。
[0568b11] “复次,㤭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离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常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至心听闻、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受持、读诵、如理思惟、精勤修学、书写、解说、广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一切毒药、蛊道、鬼魅、厌祷、咒术皆不能害,水不能溺火不能烧,刀杖、恶兽、怨贼、恶神、众邪、魍魉不能伤害。何以故?㤭尸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明咒,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无上咒,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无等等咒,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一切咒王,最上最妙无能及者,具大威力能伏一切,不为一切之所降伏。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精勤修学如是咒王,不为自害,不为害他,不为俱害。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学此般若波罗蜜多,了自他俱皆不可得。
[0568b26] “㤭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学此般若波罗蜜多大咒王时,不得我,不得有情,不得命者,不得生者,不得养者,不得士夫,不得补特伽罗,不得意生,不得儒童,不得作者,不得受者,不得知者,不得见者。由于我等无所得故,不为自害,不为害他,不为俱害。
[0568c04] “㤭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学此般若波罗蜜多大咒王时,不得〔一切法〕无所得故,不为自害,不为害他,不为俱害。
[0570a09] “㤭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学此般若波罗蜜多大咒王时,于我及法虽无所得,而证无上正等菩提,观诸有情心行差别,随宜为转无上法轮,令如说行皆获饶益。何以故?
过去菩萨摩诃萨众,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咒王精勤修学,已证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
未来菩萨摩诃萨众,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咒王精勤修学,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
现在十方无边世界有诸菩萨摩诃萨众,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咒王精勤修学,现证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
[0570a21] “复次,㤭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至心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随所居止国土、城邑、人及非人,不为一切灾横疾疫之所伤害。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随所住处,为此三千大千世界及馀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所有〔诸天〕并诸龙神、阿素洛等常来守护,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不令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咒王有留难故。
[0570b06] “复次,㤭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书此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咒王置清净处,恭敬供养、尊重赞叹,虽不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亦不为他开示分别,而此住处国邑、王都、人非人等,不为一切灾横疾疫之所伤害。所以者何?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咒王随所住处,为此三千大千世界及馀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所有四大王众天乃至色究竟天并诸龙神、阿素洛等常来守护,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不令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咒王有留难故。
[0570b16] “㤭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但书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咒王置清净处,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尚获如是现法利益,况能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及广为他开示分别!当知是辈功德无边,速证菩提利乐一切。㤭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怖畏怨家、恶兽、灾横、厌祷、疾疫、毒药、咒等,应书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咒王,随多少分香囊盛贮,置宝筒中恒随逐身恭敬供养,诸怖畏事皆自消除,天龙、鬼神常守卫故。
[0570b26] “㤭尸迦!譬如有人或傍生类入菩提树院,或至彼院边,人非人等不能伤害。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坐此处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得菩提已施诸有情无恐无怖身心安乐,安立无量无数有情,令住人天尊贵妙行;安立无量无数有情,令住三乘安乐妙行;安立无量无数有情,令现证得或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阿罗汉果;安立无量无数有情,令当证得独觉菩提或证无上正等菩提。如是胜事皆由般若波罗蜜多威神之力,是故此处一切天、龙、阿素洛等皆同守护,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随所住处亦复如是,一切天、龙、阿素洛等常来守护,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不令般若波罗蜜多有留难故。当知是处即真制多[2],一切有情皆应敬礼,当以种种上妙花鬘、涂散等香、衣服、缨络、宝幢、幡盖、众妙、珍奇、伎乐、灯明而为供养。”
[1] [0552c20]至[0554b28]“不可以空而得空便 ,不可无相得无相便,不可无愿得无愿便。”所有重复的经文三个“便”字应事赘植,应除去读为“不可以空而得空 ,不可无相得无相,不可无愿得无愿。”—就教方家。
[2] 制多:即修行佛道之场所。制多,梵语 caitya,又作支提,意译灵庙、塔。据法华玄赞卷十载,有供养舍利者,称窣堵波(梵 stūpa),无供养舍利者,则称制多。回,即寥远之义;回处,乃特指阿兰若处。俱舍论等译作修梵行处。盖制多、回处皆系清静且适于修道之处。又俱舍论卷十六载,于寺中、制多、回处等所在,不得行淫。《佛光大辞典》(参阅“支提”1416) p3086
[i] 六度乃至无上乘:布施波罗蜜多,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内空,学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诸圣谛;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空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五眼,六神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独觉,独觉向独觉果;菩萨摩诃萨,学三藐三佛陀;菩萨摩诃萨法,无上正等菩提;声闻乘,独觉乘、无上乘
[ii] 四无色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iii] 四向果独觉: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及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独觉及独觉向独觉果
[iv] 十方无量无边世界:南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一四洲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佛之世界、十方无量无边世界
参阅对照
本品内容可参阅以下注疏或版本:
- 经文全文: 《大般若经》(上品般若)卷099。
- 《阅藏知津卷第十六》: 《知津》摄受品第二十九 。
- 《大般若经纲要》: 《纲要》摄受品第二十九 。
- 《六百卷大般若经初会一瞥》: 《一瞥》摄受品第二十九 。
- 大般若经初分诸品导读列表。
Template:CC BY-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