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正编列传二集/卷35 中华文库
卷三十四 ◄ | 大南正编列传二集 卷之三十五 诸臣列传二十五 |
► 卷三十六 |
|
太南正编列传二集卷之三十五 诸臣列传二十五 黎仕陈廷肃 阮缙阮文丰 弟文雅 阮文伟阮思僴 子堪 文德奎潘廷选 范懿潘忠 黎仕广平丰禄人初繇英名派从镇西军务绍治 二年补虎威右卫三队率队积功擢城守尉充广 南左奇协管嗣德初授左保副卫尉累迁宁平省 领兵官十二年充广南军次督兵及录在次劳状 授禁兵卫尉十四年硕边和副提督召还署掌卫 权掌羽林营左翊印篆兼管京象各卫十六年领 顺庆巡抚十七年授掌卫权掌羽林营右翊十九 年秋逆征犯阙仕勒所部兵截捕贼党以功进羽 林营统制封坚勇男加赏奖忠黄金牌金帮指金 钱既而以本衔权掌右军又兼管上驷院二十四 年署右军都统三十六年授右军都统府都统掌 府事董兵守顺安镇海城是年秋法国以师船来 攻仕与统制黎准副防练林宏分兵拒守相持二 日炮声不绝法兵乃分下杉板小船泊岸从邰阳 后路袭攻城䧟仕与准宏掌卫阮忠俱死之建福 初加赠坚勇子 陈廷肃字仲恭其先清化入远祖东从 太祖八顺化建邑于广治之由灵居之东五传至恩官参 政柱国东朝侯自是奕世勋望益显父征从 世祖高皇帝于嘉定八侍书院授富安协镇廷肃其仲子 也初以荫八国子监绍治二年领乡荐补不拔知 县上司举治行授户部主事嗣德三年除永祥知 府迁兵部员外郞署富安管道寻以亲老请归养 九年起充随办广南军次驿召问以战守和三策 廷肃言请清野使他进退无所得到底和亦无害 十二年又充挈办广南军务既而南圻用兵授鸿 胪寺卿充边和军次赞襄以边和失事削职留用 十五年复原衔办理刑部次年请募垦承天广治 闲田命以本衔充营田使廷肃募民立邑又筑兴 厌源横堤以卫农功十八年以劳状加户部右侍 郎仍充田事又赐廉平勤干金磬一枚适广治民 饥请开永定河以工代赈又请开橊堡铁矿 帝皆从之二十一年派往香港公干回领河丙巡抚转商 办山西军务又充宣光军次赞理二十三年硕兴 化巡抚历充兴化军次赞理以撄病回仍充营田 使二十六年法兵袭河内省城东南宁相继不守 法派鄂而有讲解意 帝以廷肃领河内总督同新抚阮仲合按察使张嘉会前 往讲说认回城池与定商约廷肃奏言欧人之蔓 延于东土非只一国则不可以力制之明矣今请 应专主一局其新派总统协统诸道官兵各行停 留臣请与同事诸臣即往河丙讲说以及事机 帝许之既至河内翌晨山次以黑旗来攻鄂而当阵死法 派大疑之事将中变邀以先撤兵然后定约廷肃 与仲合执理往复申辩谓应先交城和好成则兵 自撤法派不肯从又豫列约款必如所求而后正 连日相持未决会钦差阮文祥与法统察飞勒自 嘉定偕来协同议妥订日交城廷肃临事以坦荡 处之故事亦能济寻录前营田功寔授总督廷肃 以老病累疏乞休 帝谕留之三十三年复审前请 帝曰陈廷肃前者四省之事能以身冒险干事其腑略才 办可奖著加协办犬学士衔命遴人充代廷肃又言河 内之高塔与山兴清宁诸省山陇毗连请设山屯 储积以便防堵 帝下其章是年得请致事八见 帝慰劳之支半俸养赡敇有司以辰存问三十五年河内 又失事总督黄耀死之 帝以廷肃干练起充钦差大臣再领河宁总督往讲还城 池随宜抚戢既讫事是年冬乞归许之会顺安之 役又假礼部尚书充定约全权大臣商讲和议廷 肃自退居后以辰方多艰无事食禄心不自安前 后累疏辞之皆 优诏不允成泰三年 谕曰陈廷肃老成旧臣回休经十馀年今齿德弥邵良 深嘉奖寔授协办犬学十给半俸如例四年卒于家 年八十有四讣闻命厚给治丧赐祭所著有仙山 全集子廷朴历授职今除京兆尹 阮缙字子云广义人其先籍彰义后迁慕德之石 柱下筑焉祖功绥官建昌知府以事坐免缙劬于 学绍治三年硕乡荐初授训导历知县府有廉平 声嗣德初八领监察御史弹章屡称 旨会北边不靖充㨍办兴要省务移师解唐豪之围寻署 太原按察使十七年太匪渐平适石壁恶蛮扰掠 缙闻之上疏请回剿办 帝嘉之准陞侍读充靖蛮剿抚使颁给关防剿抚之设自 此始缙至自太原条上方略曰剿抚当先其所急 上游三县凡民居零星接近山分者参炤谅山边 民团结例一区或二区开濠筑垒择其冲要与民 接近者设防策应其兵额三千六百馀分为三成 一成放回民籍与民团结各设头目管督有愿请 兵杖者制给之炤例赏罚馀二成朿为六奇奇八 队队五十人常川友饷按屯防截士庶或有愿募 从次者依北圻招募例行之线蛮之民听其投首 效用若故犯问以军法商名有犯者随轻重拟罪 帝以所陈颇有见识许之缙初抵次相形势禁游商增屯 堡垦荒闲遂立圈栅励戎行直捣巢穴蛮闻之莫 不震慑又拣监犯彊壮者朿为迁善队设管率备 派适有青衢源降蛮丁级者请纠集各栖降蛮四 五百从征缙以事闻 帝谓以蛮制蛮可省兵力许之缙乃率兵二干馀分三道 进剿收回人民牛畜以数百计青蓬与一二四六 诸奇蛮栅次第投降示以恩信蛮乐为用复剿破 廊雷廊依二柟斩获蛮馘收回汉民辰渃泷诺庄 渚濔诸蛮闻风远遁边民稍帖缙又条陈经理事 宜略云彼之田土膏腴山林又多所产语其利害 则芙场可设蛮税可征而商户则罢之可也嗣凡 何栅来降炤田土产物定税有田者每柟粟二十 或三四十斛无田者藤一二千或三四千线或有 拏纳串匪人者有赏又立芙场每月三番兵器牛 粟不许私相交易酌量货物分为四十成取一每 奇仝年税三十缗青蓬青衢二奇税一千五百五 十缗分二期投纳并罢各源名号摘役目商户附 商人数朿为译蛮队友饷分派三月一换何名投 八蛮栖怂恿为非论以死罪 帝允其奏缙剿抚兼施恶蛮悉平 帝以其注措得宜赏廉平勤干紫金磬一靣寻拔授兵部 左侍郞仍旧使职缙请以原衔办事追赎祖父罪 帝谕曰为国家秉法当如是也尔能作永宁之效便往北 边天著堡障于是破格与报可也二十三年北圻军次 屡失利缙请往效劳 帝难其代不许二十四年病卒追赠兵部右参知赐祭录 其诸子 帝又以其居官清贫月给其母钱米三缗方后加给五十 缗治其丧缙素有器识勇略绥盛郡公张登桂常 称其临事有把握其回办蛮务也人言有二难岚 深瘴重行军之忌剿之一难也蛮性无常饥来饱 去抚之二难也六年之间剿之抚之转易易也又 有三异边民多虎患自缙抵次虎不为患一异也 高山淫雨经旬官军发行则雨霁二异也波澌江 有一大鱼常为蛮害缙为文祭之鱼患亦息三异 也卒之日蛮人闻者相与叹惜六奇将士及州人 立祠于横山祀之宫保阮政参政黎亮拔为之铭 以表之有云石壁石壁蛮今匪昔茶卫之民赖有 子云攻城坆心畏极感深江山碑葑垂诸无竆 此 阮 政 铭 又云石壁磷询蛮性难驯幸有子云一洗边氛 山隈水湄一路清夷人心思之如砚之碑 此亮 拔铭 其 碑祠后移于石柱寿山之东今存成泰十年以子 衔追赠礼部尚书生平著述有抚蛮杂录行世子 三绅勤政殿大学士肃烈将涎禄郡公告休缣荫 授八品纹京兵掌卫现护城提督 阮文丰字有年平定绥远人与其弟文雅均有文 名人每以天器期之屡试不第由府贡八国子监 生绍治年间授典簿历修撰充皇子伴读嗣德初 由安仁知府八为监察御史引见擢郞中转光禄 寺卿参办阁务改署夂安布政使寻授承天府尹 九年授宁平巡抚未几陞署宁太总督十七年清 地股匪吴鲲蔓扰谅北诸辖驿路不通巫革留既 而改署工部尚书兼礼部又改吏部兼工部二十 一年迁刑部免其革留文丰奏言道长道民骄激 及所在扶抑偏见之弊遂条上三款 一道长何辖 行教向所在 官呈寔如有往返省探听用辋子蓝色一具或马 一匹不得僭用伞盖仪仗小鼓带随不得过十馀 人道堂不得开濠筑垒一申饬省道府县秉公处 断不得岐视一通饬鉴灵牧等训戒左民安常守 分毋得 骄恣 帝以其言可采从之二十二年北宁清匪复起丰前莅此 熟悉贼情命充钦差大臣前往宣慰防压 谕曰卿虽年高气力尚彊要宜遵体而行以称所委丰抵 省驻城内吴鲲党逼围之丰与督臣裴俊撄城固 守适翁益兼引援兵至内外交射鲲中䃅伤毙匪 散围解其年八月清师冯子材进兵至桄榔屯北 省夫粮不继清帅屡以为言丰得降留寻改领河 宁总督二十四年以七十年例乞引退 谕曰边务未完须有耆臣以资镇静丰复以病固请许之 二十五年卒年七十一追赠协办大学土文雅绍 治七年硕乡荐仕至永隆布政以事免丰子有伦 亦举于乡未及在孙咸亨荫授翰林院典簿 阮文伟河静奇英人沉毅有智略明命年间以文 学由府贡八监挑补预项历升金洞知县性豪迈 每以不由科进为恨公暇琴歌自适坐宿娼事削 职既复专意举业绍治三年拔乡亚元历知县府 有能声嗣德上年擢鸿胪寺少卿领河内按察使 适北宁高伯适 举人国 威教授 谋逆潜诱山西土目纠伙 于河内滋事伟与副领兵吴霓会剿于桐杨 社 名 俘 伪中军都统阮文俊等 帝嘉奖之辰河北二省频年堤溃 帝谓堤政最关民生利病敕廷遴举勤干谱练者充之佥 以武仲平与伟举准陞太仆寺少卿参办堤政十 四年广安水匪啸聚劫掠波及海阳改充钦派海 安军务侮提督阮进朴剿于荆门府连拔五市事 闻降 谕褒赏又戒之曰伟素知兵宜审熟勿狃小胜既而匪党 犯古法市领兵裴光周死之伟独率所部当先杀 退擢授兵部侍郞参办军务十五年伟军于南策 府匪逼围日久援绝乃突围出匪获之以丢锁监 船中及青林之战官军蹑获匪船伟因得脱坐落 职隶次总统阮知方以其才办奏请权充㨍办军 务忽报太原城陷知方遣伟率兵进复其城杀冒 称蓝山正统名清及伪得伪云伪严于阵复与领 兵黎遵进破匪巢于白通州退驻野市 地 名 适念咘 陇威二峒蛮烧破上教下效局民伟遣通化知府 裴光辉剿之蛮人出其不意袭攻伟军伟为流矢 所伤转回海阳十八年水匪船三百自葛婆分支 来扰知方复遣伟督击之射沉船艘斩获渠目甚 众匪大惊溃十九年伟复往周市 地名属 太原省 剿破匪 市擒斩八十馀丁钦差武仲平以其彊干练达遇 事便能卒应疏请开复侍读领高平按察使 帝许之寻准权领布政二十一年降匪吴鲲复叛袭取高 平伟又为所执伟素称儒将屡与匪战屡胜鲲畏 而惜之不忍杀欲留用之伟不肯浼乃縻在绣山 市未几官军抵剿匪弃屯走复收回坐革效俟案 二十三年充北次商办军务剿捕有功次臣复疏 请量加开复 帝以其按拟未清厚赏白金并谕勉之其年十月病卒于 军事闻赐钱一百缗及廷臣拟将功过援范芝香 武范启赠恤之例为之声请阁臣以伟两次被获 受匪喂养有妨名节执奏 帝谓伟被获二次皆因官军收回无污浼及逃脱的状古 人三北被俘后亦能奋若责以不死则死而无益于事 亦不可以槩论况平日亦多艰劳不幸未赎而汲岂无 一衔与无劳者同寔所不忍准追复侍读原衔孙贞梅 亦硕乡荐贞橚贞李中秀才 阮思僴字恂叔北宁东岸人先祖国寔黎中兴初 登进壬官太宰兰郡公其后绂冕相继为江北著 姓祖案嘉隆初乡贡历知先明县父志完亦领乡 荐授刑部郞中思简弱冠有文名绍治四年擢进 士第年才二十有二繇翰林院修撰除宁顺知府 嗣德元年召补给事中俄改集贤院侍读充经筵 起居注 帝尝因事停讲思僴与同列上疏谏其略曰经筵乏设所 以讲明圣学培养君德达民情之幽隐究治道之 得失莫不由此近来经筵既不常御便殿又希召 对窃恐堂帘之势日隔规益之言日远物情日壅 于下万几日阻于上自此始矣今数月啬雨天心 示儆伏愿 陛下深鉴往古益励初志讲日则亲临称制暇日则召对 顾问谕以纳诲辅德不得以将顺为能勉以犯颜 直谏不得以尽言为讳左右侍从有憸邪者逐之 导谀者黜之一切珍异游戏不得杂进于前如此 则动静起居之际毫发之私不得以隐乎其间然 后欲净理纯心虚善八必有涵养之寔成就之益 举而措之天下无难矣不然则经筵不过资谈诗 论文之末臣等未敢以为益也寻授翰林院侍讲 学士八参阁务思僴久在清秘视草演纶雅称 上旨日见亲遇尝从幸行宫夜召八侍 帝因论国史至国寔事嘉其父子济美而持躬清慎有古 相臣风思僴顿首谢 帝谓尔是名臣之后当思绍门风嘉悦者久之干年四月 乞归省祭辰珥河频年溃决休堤筑堤议者莫衷 一是 帝因召思僴诣东阁谕之曰此行须记昨日治河之事细 心访察务得上策回奏八月复命上疏力言去堤之害 因条陈治河事宜十条一堤海岸以束水势二濬 海口以去积沙三修坝闸以防异涨四闭友河以 卫正流五疏故道以泄水势六塞浊流以杀泥淤 七预积贮以筹经费八厚工食以恤疲氓九广捐 纳以助大工十设河兵以专防守疏奏下所司议 行是冬以本衔充办理堤政事务兼濬开天德江 道陛辞 帝赐长篇一章以示意 详见 圣制诗集 久之进吏部右侍郎仍充堤政会南圻有警疏 论疆事皆留中十五年东北土寇煽动改参办海 安军务季弟能爱方知演州府请募勇从兄讨贼 许之思僴在次遇贼尝败之于富泰桥已而贼党 滋蔓坐参戎无状以白衣从军遂病乞归十八年 起复修撰稍迁集贤院侍读改鸿胪寺少卿办理 户部二十一年迁鸿胪寺卿充副使与黎峻黄并 偕如燕使还除光禄寺卿又署吏部左侍郞充办 阁务二十五年授参知权领吏部尚书充国史馆 副总裁兼管国子监仍兼硕丙阁事务明年进署 尚书充机密院天臣是年夏廷举充如西正使因 上疏陈得失迺止不遣冬十月北圻四省有事羽 书旁午思僴与兵部陈践诚户部范富庶礼部黎 伯慎日夜八直筹画机要 帝嘉之寻坐落职往彰德山防效垦三十一年值 上五旬大庆节谕曰思僴以文学受知不为不久今之人 亦罕出其右者兹值国家连年庆典词章正需准开复 翰林院侍读学士充管翰林院既就职数月又命 考阅越史纲目 帝尝问易坤卦自坤元亨至安贞吉义傅诸说不同句读 亦异各断定覆明对以宋杨简明瞿氏清壬启运 唐崔憬此四家言皆文顺理明较胜诸说 帝嘉其积学有见累加户部左侍郞管翰林院如故三十 四年以病屡疏陈乞得请岿里同庆元年北圻经 略使请起硕宁太总督 上谓思僴 先朝耆臣准寔授总督在职一年复引病归寻卒年六十 有八思僴早岁登朝历跻暨要垂四十年朝廷有 大议论典册高文多所论撰所著有石农诗文等 集燕轺诗草三卷燕轺文草一卷中州琼瑶集一 卷小雪山房集古录一卷石农丛话一卷河防奏 议三卷初名文富后乃改今名子堪继登科次㙨 境垲皆硕乡荐埻荫授检讨埙秀才㙨子允硕举 人 堪初父尝梦月中有应字而生因字曰应辛少而 沈静好学嗣德二十四年擢进士第辰思僴方掌 阁务翌日上表谢 帝曰父教子在此国抡材亦在此惟尔父子勉之而已初 授翰林院编修思僴因上章乞许堪留家十年读 书 帝准以五年迨期满海安总督范富庶以文学举知召试 称 旨超迁翰林承旨充内阁丝纶所行走三十一年扈从幸 翠云山恭和 御制诗 帝览至忽惊风雨来天上句赏其语谓尔诗似尔父万项 胸中未有涯之句何不告尔父早来桑榆非晚人各有 长朕日望之寻署侍讲学士领平定按察使三十五年 改广南明年召还参办阁务 帝赐诗一章世掌丝纶异练丝肯教入夺凤凰池云雷志 急江湖缓报国方称干蛊儿俄进光禄寺卿充办阁务 同庆初以病卒年四十有四追授礼部右侍郞子 永碏秀才 文德奎字美甫又要琼瑠人父倓历授水棠知县 德奎绍治四年擢进士第以母老乞终养嗣德初 授编修硕广平督学十二年召为刑部员外郞明 年改翰林院侍读领国子监司业寻迁侍读学士 充如燕副便至广西以寇警路梗转回十四年授 京畿道掌印御史兼稽核夺人府事务会南圻有 事募勇从边和军次与协赞申文懮阮夙征筹办 军事据险邀击屡遏敌兵下 诏奖厉授兵部郎中充参赞军务既而边和不守坐削职 前往会同嘉定巡抚杜光领兵张定布政租叔静 按察阮文雅纠集义勇效劳军次天臣阮知方欲 奏留随办德奎辞之潜取路至嘉定与诸臣集义 兵修炮械俟举会和议成撤归授鸿胪寺卿领富 安宣抚使岁方饥悉心筹赈民赖以济十六年召 还办理刑部事务辰海安水寇势张以德奎护理 广安巡抚关防十七年充海安军次赞理管水道 兵是年与协统大臣张国用击贼干广安贼水陆 四靣天至国用令分兵三道拒战副领兵胡济在 前道先败贼乘之中军国用为所戌德奎在后道 曰大臣既死我何靣目独生率众赴敌死之事闻 追赠广安布政使命厚给治丧录其子一人三十 二年列祀忠义祠德奎少孤事舟尽孝居官清约 尝语其子白我非不知为汝立产业但既无德以 裕后不欲积不善而遗以危初名隹后奉 御赐今名子仕以荫补赠检讨次垂秀才 潘廷选字舜举河静罗山人绍治四年会试中乙 科初补翰林院检讨历授监察御史尊人府郞中 擢北宁按察使以忧丢职公除办理吏部事务寻 转鸿胪寺卿硕京兆尹嗣德中以北次赞理进领 谅山巡抚辰广西流寇滋蔓谅城当其冲廷选董 兵堵御为所害追授巡抚三十二年列祀忠义祠 子三廷运副榜廷逢进土廷述举人其兄文雅文 丰文玙亦以科显 范懿初名文祥承天广田人绍治四年会试中乙 科繇检讨历安义知县广化知府八为御史陞掌 印嗣德十二年硕庆和按察寻转嘉定干四年省 城有事大屯失守革留改回办理工部未几署平 顺布政使二十一年授户部侍郞兼管通政使会 北圻诸省军务紧急命与御史胡仲珽前往详察 匪情民情我兵清兵及各省现办情状八奏二十 四年署工部参知寻授巡抚护理平富总督以母 老乞近养改授刑部参知二十六年署海安总督 辰省城甫经事后懿为人朴寔办事认真天法官 亦心信之耒周年八署工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二 十八年改署平富总督 敕曰平定左畿巨阃寔难其人尔莅此当如海阳辰是为 称职仍必公清为本无使申文爕专美于前又谓曰陈 评往莅河内朕曾以古诗 此乡多宝玉 慎莫厌清贫 谕之曾不我听 及往山西动招声嘴既往不咎因叹息耳懿既抵职筹 奏军次机宜请合广义平定靖蛮二军次为义定 军次从之三十一年 五句天庆节加协辨天学士衔三十三年卒于莅给钱一 千缗宋锦二枝命官赐祭子二长允庆通判次久 怀秀才历迁司务 潘忠字子丹号笔峰初名居正其先北国福建人 曾祖南迁卜筑于庆和之宁顺忠刚毅有气节绍 治元年硕乡荐历新盛知县有老母乞终养寻以 争讼事发坐革嗣德十四年南圻有警忠募勇千 馀人与嘉定领兵张定从军征剿开复典籍历升 侍讲学士及和议成召来京拨侍读学士充庆和 典农使给与关防令饬募勇人等移以募垦忠初 赴职与平顺营田使阮文芳督拨民夫开凿仝买 渠一千二十三丈水势所及田土二千馀亩咸资 灌漑民便之三十二年 七旬大庆节奉充左直畿钦点 帝召八便殿忠条对详悉 帝嘉共忠义慷慨拔授戸部侍郞仍充使职三十六年召 回京建福元年以年老乞引退寻卒年七十一初 忠自京师都门祖饯疉唱阳关当辰诗名如协办 裴殷年者亦赠以诗忠次韵云出宿香江驿路横 五更风雨夜频惊 君恩稠疉生何补世路崎岖老未平浪水维舟邀月饮松 峰挂剑偶云耕议和 庙算无遗策会见黄河万里清其忧爱之心见于诗文者 如此 大南正编列传二集卷之三十五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