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三十三 大南正编列传二集
卷之三十四 诸臣列传二十四
卷三十五

大南正编列传二集卷之三十四 诸臣列传二十四 潘廷杨 阮正阮德邻 附 阮名望 杜登第阮炳 裴辉璠阮辉玘 吴逢阮祥溥 陈善政阮威 枚英葰武文俊 杜发范富庶 范有烁黄善长 杨福咏 附 潘廷杨北宁东岸人绍治二年擢进士第繇翰林 编修历补肇丰常信二府知府嗣德初授海阳督 学寻改河内六年召为国子监司业加侍讲学士 领职如故九年复出领北宁督学引病归授徒卒 年六十一其辰同地继登科者嘉平阮正东岸阮 德邻德邻初名德进绍治二年副榜补检讨嗣德 初领三农县寻改知丹凤县二十二年授刑部主 事性幸直忤上司意称病归遂闭门谢客足不履 城府常终日危坐环堵萧然不蔽风雨晏如也年 逾五十卒正绍治四年第进士授编修补天关知 府仕至海阳督学 阮名望字希吕北宁安勇人家世儒书高曾祖皆 登黎乡贡名望少力学绍治二年擢进士第初授 翰林院编修历迁主事领重庆知府寻除海阳督 学嗣德元年署国子监司业进祭酒以事左迁礼 部员外郎引病归卒年六十一 杜登第字次卿号松堂其先清化人六代祖登富 南迁卜筑于广义之平山父登渊官该队后以子 贵赠刚勇将军登第少有交名绍治二年举礼闱 乙科繇检讨充内阁行走出宰绥和县陞顺安同 知府嗣德二年转义兴知府未几八为监察御史 五年命往北宁查究省臣范世忠冗滥之案辰有 兴安巡抚黎真按察尊室鸾居心贪墨铜臭之讥 闻诸邻省又有海阳布政阮有平私买关税八已 登第廉得其寔并以声参 帝嘉之寻因事左迁充戸部承办复转刑部员外郎会石 壁恶蛮蠢动情愿从军迅往明隆屯攻破蛮栅蛮 平除兵部郎中十一年广南海疆有事复命前往 会同相视形势筹拟事宜十二年改平顺按察使 寻以母忧去职其年十月有 旨夺情起充广南军次㨍办未几擢领定祥布政使十三 年省城不守坐革从董率大臣院知方效派复充 商办军务及和议成改回义定㨍办次务十八年 复鸿胪寺卿办理刑部十九年钦派往又安查究 烧破道馆案清回擢京兆尹都下习尚浮靡悉釐 正之二十一年京师旱钦命虔祷寻得阵雨 帝嘉其为民尽职赐金钱一枚又 御赐诗一篇以宠示之篇末有云惟予有阙赖尔补尽尔 职分天不负寻改办理户部辰广义布政阮德著为人 贪鄙登第密疏劾之以事不当密降二级离二十 四年改充靖蛮剿抚使二十七年擢兵部侍郎仍 充使职派拿伪目范文轩及其党四名赏加一级 适恶蛮复下冦 帝以登第失于防范降四级留寻改回戸部侍郎转参知 二十九年充承天场主考进署礼部尚书充国史 馆副总裁兼管国子监三十二年春会试复充主 考明年衣国使来京命充正使全权大臣三十四 年升授尚书其年秋年六十八以病乞引退 帝许之复谕日杜登第能谨职保无大过但以病弱未到 年例乞休察其情辞是不获已非无能寻便者比著加 恩岁支半俸终身而止同庆三年卒辰年七十有五登 第有识略立朝端介遇事敢言议论词章尤为精 敏在戸部辰簿书山积过目靡遗竹堂范富庶尝 称其才不可及归田后值辰艰甲申乙酉年间其 地用兵殆无虚日地方官问以机宜多所裨益卒 之日省以事闻恩给干恤生平所著诗交有松堂 遗草子二算以秀才历仕至山防司务筵袭从七 品孙筦籍筠筦荫生从山防承派籍秀才仕至义 行㨍办筠成泰七年擢进士第仕至督学 阮炳初名文后改今名字豹山北宁保禄人绍治 元年领乡荐补上琅知县考满除绍化知府转吏 部员外尊人府郎中擢宁平按察使累迁又安清 化二省布政使嗣徳十五年北宁土冦煽动子辉 猷为贼所戏炳遂请回籍募勇剿办寻以事获谴 在外静候十八年召授工部办理进左侍郎充董 理万年基又领刑部左参知二十一年署河内巡 抚转商办北宁省务董运谅平山兴宣诸军炎粮 饷寻授谅平巡抚二十五年召回署工部尚书又 攺刑部以年届七十请休 帝以炳耆年清节可尚赐药品金帛授刑部尚书致仕炳 在官清白既归家无馀储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五 辉猷少慷慨会土冦攻䧟谅江府进围北宁省城 辉猷间道由谅山乞召募讨贼与谅山兵并进收 复谅江府次于昌江翌晨贼群来恶战谅山军先 退辉猷为贼执不屈死赠翰林院编修 裴辉璠南定务本人绍治元年领乡荐除万宁知 州嗣德初剿海冦有功转户部员外郎署河静管 道继迁广要按察使十二年进谅山布政护理谅 平巡抚十四年降光禄寺少卿办理户部事务寻 领平定布政使十五年海安群盗煽动水陆连结 攻掠诸属邑逼围海阳省城特召辉璠来京派充 海安水道辉璠回本籍率子弟集义勇部署由南 定江道进发攻贼于宁江收复府城贼党奔北乘 胜与诸军追至邯江连战皆破之其冬又败贼于 一山江次逆渠遁走贼气夺既而贼船伺隙复来 辉璠截江邀击贼乃窜出海外擢授广要布政使 护理巡抚十六年九月与贼战于婆湾失利辉璠 自赴海犹子琎与其婿秀才阮贵近皆死之事闻 帝深惜之谓裴辉璠屡立战功功已垂成乃罹此不幸追 赠广安巡抚命厚给赐祭后列祀忠义祠琎贵近 赠征仕郎交阶正七品子瑨由荫补仕至翰林院 侍讲 阮辉犯字和卿清化弘化人绍治元年领乡荐授 嘉林县改知富川县嗣德初迁内阁侍读寻授兴 化按察转南定布政使会岁饥与总督陶致按察黎峻 尽心筹款赈济又设立社仓与劝督筑堤垦田得 一万七千馀亩 币下诏褒美各赏加一级又颁同心举职紫金牌十九年 授兴化巡抚辰山苗弗靖屡蔓下剽掠辉玘奏言 苗蛮边远愚氓无他伎俩前因饥馑掠食后以抗 官畏罪致未投服经探非系大伙无屯聚的处今 若剿之则兵来彼去兵去彼来惟多方诱之彼必 回头向化倘有一二冥顽则抚用已服之党令其 拏解邀赏或指引围捕亦可以去恶荄又曰苗蛮 从无往来官府非如土民者比须就近处开晓方 使易从请应派委随便招诱 帝许之谓宜筹办早清以称所委二十三年团目刘永福 乞抚辉玘以闻 帝曰永福素与黄英相仇善激用之但野性难驯勿使过 望转成难制辉玘久在兴化适边冦充斥抚御有 方既而加兵部右参知充参赞大臣寻复回莅二 十八年二月奉命前往十州经理十州地势广袤 素称殷寔流冦常多窥伺辉玘至招抚分插降匪 绥安土民明年春始讫事三十三年署宁太总督 辉玘晚耽襌教自号菩庵在北宁阅数岁引归寻 卒子圭领乡荐 吴逢字原仲河静石河人远祖福清黎洪德间以 介胄起家为太原镇总兵使历三世皆典郡符七 世祖景祐扶黎灭莫为中兴第八元功封太保世 郡公自是累世勋阀继执桓信祖福临景兴间始 以进士发甲官至工部侍郎逢其介孙也少力学 有文名累应举不第绍治元年年三十七始领乡 荐性方介自重初从河内候补久之不得转嗣德 四年 帝命经筵讲官举学富才长文章高雅兼工于诗者以名 闻辰充举者十八人逢预其选既应核有司以卷 进奉 朱批应核诸卷惟吴逢为稍通阮迪简 后改 思僴 为次通馀皆 未足深取但既经充举著各补集贤内阁以备讨 论逢蒙八格授集贤院编修充经筵起居注由是 以交学受知六年进著作领北宁督学又召还领 集贤院侍读命撰阅咏史赋九年因病假归以亲 老陈乞准领河静道教授以资禄养逢既归 帝屡敕问之逮咏史赋成进览 帝谓其词格为胜赏赉有加十五年召授侍读迁光禄寺 少卿充国史馆纂修卒于官年五十有九子连举 人历史馆纂修今转授礼部侍郎孙德继初擢进 士第 阮祥溥字广叔一字希仁号恕斋广南延福人父 祥云仕至兵部尚书已有传祥溥少颕异慷慨有 器识搏学多闻正经之外剑书琴谱无不该涉绍 治二年擢进士第繇翰林院编修八阁迁弘安知 府有廉平声惟性好使气与入多不合辰高蛮煽 变省征乡兵千人止以百人应竟以傕督不力革 留寻开复改新安府加心抚字有争讼者辄以礼 让晓止之府中无事后以傕科政拙贬职由部改 补寻引病归嗣德六年授奠盘教授未几摄办学 政关防其教人务寔黜虚先义理后文艺性刚而 气豪自律甚严而责人过厚尝曰吾平生不能恕 人故号日恕斋而字已广叔盖欲砭其偏而未能 也讲肄之暇静院帘垂仙仙乎有物外之想又好 饮饮辄至醉即顾盼自雄日王孝伯有言名士不 须奇才但使尝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 名士耳一日有鵩鸟集于识堂乃向故交作别编 辑平生所作诗曰我不能作赋以自广但留恕斋 诗集而已数日无病而卒年五十其兄祥永字子 修号锦江明命十九年副榜繇检讨充讲习历馆 阁转定祥庆和按察累迁定祥巡抚病卒于官祥 溥子祥揖以秀才仕至同知府为南州一望阀焉 陈善政字子敏号澄江嘉定平隆人绍治二年硕 乡荐历庆和候补转龙川训导寻授知县以事落 职嗣德十二年嘉定城失守善政与原率队黎辉 纠集民勇五千八百馀捍截贼兵护提督陈知回 西泰堡次臣以闻 帝嘉之复知县原衔仍从次差派寻升同知府十七年升 侍读愿富安副管道未几擢鸿胪寺卿办理户部 事务复充京畿协理水师以巡船放注逾限罚俸 一年十九年派往香港拣买顺据火舱坐事革寻 起复检讨领咸顺府知府二十一年管翰林院武 范启以工诗举擢授修撰充院职数月拔鸿胪寺 少卿办理兵部事务是年攺充山西军炎赞理剿 匪于蔓下屯失利革留久之股匪复据蹝市塞坦 二屯凭险死守善政与护督陈评攻破之擢鸿胪 寺卿仍充寻以给发钱粮非例与吃片托病娶妾 事发又坐革二十六年准假以赞理衔带同清团 刘永福迅往三宣商剿连获五胜赏军功一级又 进剿扶宁收复县城开复鸿胪衔护理宁平巡抚 二十七年授侍郞仍领抚寻卒于莅辰年五十三 也 帝闻而悯之准前途诸省派拨夫船水陆随便护回京寓 宁厝善政素有诗名所著有澄江诗文集南行诗 草北征诗草子善敉绥丰知县 阮威初名青威承天丰田人少劬于学绍治三年 擢进士第繇翰林编修八阁出知绥安府有政声 久之陞侍读领清化按察公暇以讲授为乐寻转 河内南定二省嗣德十三年迁海阳布政适水匪 叚约谢凤等聚党扰掠威以不能防制左迁办理 刑部未几擢侍郞及水匪既平海阳诸汛清商凑 集威奏言禁止清船其害有三内米暗泄而港税 虚亏一也农夫失利而耕稼卤莽二也商业之民 无所资仰竆而为奸三也招徕清船其利有三听 相贸易量收货税一也农力耕田而荒莾日辟二 也业商有资不至为奸而从前失脚今有归路或 退作商民或散为柁工不抚而降不剿而定三也 帝然之录交海阳省知办盖以威曾亲履其地熟察其情 故也寻署参知十九年改顺庆巡抚辰南圻六省 一初外属平顺与邻群情疑惧威能静镇之六年 之间邻好无间二十五年进署刑部尚书会北圻 有边警官军剿之久未定改署宁太总督兼充视 师董率宁太谅平军务二十七年剿办未清革去 视师衔降为侍郞护督如故兼知谅平军务二十 八年 帝以威久在北宁支费太多终无寸效解职假以商办太 原次务衔俾图后效寻引病归卒威性宽平和易 屡掌邦宪见吏有深文者必面斥之曰吾治狱虽 不敢自谓无冤然一本于不忍之心而己其抚顺 庆也是辖土俗有不以棺椁葬其亲者威见而怜 之捐俸购材命人司之名其处曰春寿坊其居心 慈祥类如此及其奉命视师 御制诗赐之有云肯许顽民逾汉塞莫烦邻国赋秦风北 门锁钥从今固先启还㟥后劲功其于北边一事 帝每注意焉第以股匪出八林分地重岚深乍降乍叛抚 剿两难迄无成功良可惜耳及卒 帝轸其劳追复鸿胪寺卿子河洽亦领乡荐 枚英俊字良夫清化峩山人八世祖珠当黎中兴 以介胄起家授辅国功臣全郡公自后累世勋阀 至曾祖准登黎永庆进士第官兵部侍郞香岭侯 祖汪同平章事交浈避西山之乱隐居养志 国朝嘉隆初应遗逸历授青池知县有蒙斋诗集行 世英俊少读书过目成诵年甫弱冠已有文名绍 治三年擢第一甲进士及第第三名英后初名世 濬及登第 帝喜其得人赐名英俊又赐诗一章以宠之初授翰林院 著作充内阁秘书所行走转侍读寻除侍读学士 充办内阁事务嗣德初粤东差官吴会麟因风飘 到我国海口准两广移交令附贾舶回国礼戸二 部查炤前例请派官船护送多带稲米名材压舱 又官银二万两备采市货物英俊以 上初政欲杜奢侈之渐上疏极言其事其略曰如东一款 经奉停止中外有闻今乃以恤难睦邻之举为营 商兑买之行则是以义而往以利而归不知邻国 之人其称斯船谓何今谅山一道流冦搀来旬口 之间边书再至当事不一虑及此而汲汲于一难 弁窃谓事之倒行逆施未当于义又请以随船货 项募赏战士以清边冦疏奏下吏论罪大臣连章 请宽之 帝乃薄其责寻出为谅山按察使辰虏势方张人多为危 之英俊拜 命即行抵职甫月馀败贼于友庆奉 旨褒嘉因疏请停流官罢转运练上勇以舒民力阴挤虏 势既而虏由先安窥禄平英俊与掌卫阮铎引军 撃之追至安博虏退守鐡溪英俊议且顿兵以觇 贼势铎不从鼓行而前英俊恐铎独进无援亦率 所部军继进前军既八险围虏寨于山下虏舍寨 登山铎挥众争山虏飞石乱投如雨苦战移辰铎 足伤为贼所成英后行间闻前军不利铎已死众 皆止之谓进亦无济曰铎虽死散兵尚在山中我 若不往尽八虏手中矣遂进至山边败兵自丛莽 林中稍稍复合而虏众弥漫山谷间乘势掩杀抵 敌不住众遂溃虏骤至争拥负之英后以佩剑斫 之遂遇害辰嗣德八年四月六日也事闻 帝震悼亲谕侍臣为之咨嗟流涕追赠翰林院直学士命 有司存问其母初英俊以庶出值貤封具情陈乞 帝准封其嫡母及英俊没后 帝追念令并议封生母其子记名录用英俊平日与人和 易而事君以忠谏临事惟义所在无所间挠没后 士夫想其风节谅山省城为建祠祀之 武文俊北宁嘉林人绍治三年擢进士第初授翰 林编修除河中知府平易近民公暇进诸生讲肄 尝至数百人嗣德初召补侍讲充史馆编修引见 具本奏请宋山田租听其折纳并撤镇蛮堡戌兵 从之五年授侍读充如燕副使阅三年始回赏劳 有加 语见潘 辉泳传 寻擢侍讲学土十年除兴化按察使 以事解职从军次捕务病卒追授侍读初文俊在 河中有惠政后民立祠祀之子僖历授知县 杜发字子骏其先清化人黎鸿德初与乡人来山 南海边之群芳处建邑垦田遂家焉发生而聪悟 弱冠学术大进绍治三年擢进士第授翰林院编 修以亲老辞乞归养嗣德初起授应和知府迁乂 安督学士子从游者以千数内转国子监司业以 病假归会东北冦警听留本省商办率募壮士附 守海疆十七年擢光禄寺少卿充史馆纂修寻复 准回本省商办兼经理胶水县海后闲田进鸿胪寺卿充 南定营田副使兼商办海防事务久之召除国子 监祭酒又再出为营田副使兼充海防二十六年 南定城失事发以预办海防事当逮系来京 准留籍驯戢士民随省派委出力速除海寇以赎前过既 而案上议杖徒其子秉诚上章请代加 恩赎免随开复编修充办田事又领营田使三十五年以 年届七十乞休许之成泰初开复鸿胪寺卿又以 耆宿进授侍郞仍听致事卒年八十有一初南定 海沙日涨海滨荒闲之地一望无际发前后营田 招集寔戸客戸开垦得田升科计一万馀亩入丁 归聚所立桂芳中方重光青茶允东禄中等邑皆 蔚成村落人赖之秉诚领乡解补教授历升著作 衔 范富庶宇教之号竹堂别号蔗园其先自北来隶 籍于广南之延福富庶早失恃家贫好读与其兄 举人富维事父以孝闻绍治三年擢进士第初授 编修历知谅江府陞侍读以父忧去职服阕充经 筵起居注嗣德三年辰因寒雨罢朝经筵亦罕御 富庶上谏疏略谓大庭之礼罕见朝侍内苑之乐 鼓吹连宵经筵久不进讲朝廷久不赐问四方府 县之臣久不获承清问又云太医爕理之方诚过 其术群臣请安之疏情屈于言词中无忌讳类如 此 帝以言涉过激戒谕之而不之罪议者以毁谤拟以徒罪 讲官言官皆请宽宥 帝谓朕非忍弃但以戒其躁妄耳乃配承农驿才周年起 复典籍奉派如东寻授思义知府府之西界长垒 地瘠民贫富庶仿古吏治劝立义仓五十馀所以 备赈济民便之转礼部员外郎会广义石壁恶蛮 蠢动官军进剿 帝以富庶前莅思义情势谙熟派从次富庶率偏支攻破 诺耶蛮栅平之历升清河二省按察使八参阁务 十二年以病告命赐参桂药品富庶又以改葬父 墓乞回贯 帝日尔若能图报为日犹长朕不责其速效给银二十两 遣归及来京奏请广南筑堤濬江防练诸事擢吏 部侍郎寻署参知十六年大法帅委派来报使期 命充钦差大臣前往嘉定同原钦差潘清简林维 浃与之讲说以无状降一级留复充如西副使与 正使潘清简陪使魏克憻同行逮回进所著西行 日记并西浮诗草 帝览而感焉御制诗一首以志之有云历涉已伸男子志 悯辰未必付空章攺授吏部参知十八年进署户部尚 书充机密院大臣密请设宣抚使四广治则于廿 露九州平定则于安西总之上西界极处乂安则 于镇宁府兴化则于奠边府诸地头建城为市易 场外修商政而军政寓焉又请立土酋世袭而量 征其税使彼之子弟父兄相为捍卫廷臣以为所 陈寔为壮固边防起见请密咨诸省详察拟覆事 竟不果二十六年以户部隐过国帑降侍郎寻开 复参知仍署尚书二十七年北圻商政初开诸国 凑集往来酬应事体艰重 帝以富庶通晓干练曾预枢府熟悉始终攺署海阳总督 兼充总理商政大臣富庶因请回贯省探旬曰许 之 谕曰富庶家似非贫但久陪枢近兹因剧务又回贯省探 著赐银十两锭工锭用示体劳劝廉尔携回以供祭祀 分与以荥君赐到莅日一秉公清毋效俗套以负所学 所言是可及来京上疏言海安夹辖正紧擒防一倚于 人示弱已甚近日北地才将惟尊室说翁益兼为 稍胜兹益兼告病家居臣今回贯经过探问该言 旧病日除马齿日长不出图报是负恩负心人仰 恳 恩准随臣到省权给襄督衔使之效劳幸凭仗威灵可以 少事臣得以专心民政此臣遵体德意为职内思 不敢以州里之私为该作地 帝日尔久参陪凡事熟悉今往此绥防要得壮固商政亦 大关系宜展猷为要有利无害仍必持心励操一秉公 清心至虚明则事皆曲当益兼如已尽攺前非交尔善 化因赐诗一章以勉之留侯状貌讵魁梧汲卧淮阳病 不愈泉涌诸商饶国富永消群益省军需青云早达优 仍学白首空谈谩自儒东海雄风如奏绩版曹重赞管 夷吾再准和进复颁赐关东上项金刚全参二枝上项 碧螺茶一厂 此皆如清 使部买回 谕之曰此当剧阃繁务故不忘富庶途经清化访闻潘德 泽前为清臬 辰领南 定布政 行事多有不合密片奏闻 帝下其章交院阅覆及抵省省城经兵火后营署烧破邑 里萧疏初议开商海防衙署均未营建富庶日与 新抚院阮增阮多方筹措事渐就緖适北省交江 堤溃潦水波及海阳平江宁江二府饥民流敔就 省待哺者以万计仓无馀储富庶请截摘兴要漕 米五万方赈之复听民典雇器皿给与簝本又派 属率其肚者往东潮县耕垦度活逮水杀遣归乡 里民赖以生商政衙署既成会同领事开港招商 禁江一带舟重凑集转成乐土二十九年准其寔 授富庶又请于安阳县之安边市东潮县之屯山 社设买米场听民买米征收辰商政初开海氛未 静广安之葛婆岛旧为贼薮钦州流民在此多有 肆横 帝以事关封疆令富庶派察情状应剿应抚随宜区处富 庶即派商办梁文进前往晓谕之流民各就抚乃 设㨍置目开册受税遂为编戸广安一辖稍得静 帖三十一年升署协办大学士仍领督先是清匪 李扬才分扰谅北二省东潮南策与之接壤经奏 准同城提督尊室槐督兵五百分屯防守至是复 奏言兵久留则费广闲住则怠生察之此处田土 荒闲多至二万一千八百馀亩拟请设防垦衙以 防以垦使之人地久耐乃见远图并陈防垦诸事 宜 帝以此亦兴利除害要著依请行之其年十一月节值寒 雨命赐参十枝 谕示投胶之意三十二年恭遇 仪天章皇后七旬庆节请回拜庆许之准以黎条 原左从 言右从 周 代署寻以狡商唱为浮言之款以事密奏复准 仍留干办既而院舶臣奏言富庶与法领情不相 孚致有责言略谓米粒之出于西商则严禁之于 清则每弛之于宁河则严禁而于茶里则独许之 凡此皆东督所为请简派代 帝以他一面之辞不准换仍密谕严责以改过力行使帖 商情息浮言否则以激变罪论适钦派御史杨琯 又以其辖多有清商益载米粒并海防监督梁交 进 富庶外 兄弟 挟势撘米出洋等款声参命原准署督 黎条改充钦差查拟富庶寻以病乞回京医治俟 案条又奏乞仍留数月以资语熟许之三十三年 回京静候及案上准降为光禄寺卿领兵部参知 寻以病回三十四年卒辰年六十二省臣以闻 帝悼惜之谕曰富庶经历多艰东浮西泛虽弱不辞海阳 商政衘命一往事皆就绪后来可以持循广安流民奸 匪积恶经理亦清南策屯田诚为远虑此其平日功能 卓卓可表者加恩追复署协办大学士原衔准其寔授 敕地方赐祭一坛此可见其眷注也富庶初名富恕第 进士日奉 御赐今名文学才办诚南州之冠冕也 帝于几暇辰论及诸臣为文尝曰克憻文古劲清简交古 雅富庶未甚雅健应勉亦然其素所简知有如此 督海安日捐刻万国公法博物新编航海金针开 煤要法从政遗规本草诸书自为序文弁诸简端 益欲有志者广见闻以裨寔用也且虽远宦而州 闾情状未尝不为关心在东日广南一辖连岁饥 切而海防米禁稍严乃能商暂弛禁或权宜付许 清汉商船撘载北米回广散卖又出廉俸买米一 千方寄回分赈县辖饥民因此多得救活至今人 尚思之所著有西行日记西浮诗草蔗园诗文集 行世子四富庠以秀才荫授蓚撰领广泽知府干 回㨍办本省浚江事富庆庆和八品富康授翰林 院编修为伪党逼杀赠著作富廪和荣县堼办 范有烁字养晦海阳唐豪人绍治二年领乡荐初 补安立县历授同知领桂阳县迁长定知府嗣德 十年召补监察御史领刑科掌印给事中除广要 按察坐事落职从海安军次既而转往谅平积劳 开复稍迁至侍讲充赞襄军务又以与贼交攻失 利革效寻累充董运剿捕有功授翰林编修三十 二年以侍读领宣光布政使病卒年六十赠侍读 学士 黄善长初名仲元承天香水人绍治七年擢进士 第嗣德元年繇翰林院编修署绥福知府八为清 化道监察御吏寻改侍读充尊学堂教习八年转 礼部郞中摄尊人府佐理十年出为定祥按察使 未几署南定布政使权掌定安总督关防十二年 改授太仆寺卿办理兵部其年冬加礼部侍郞衔 充如清使寻以清国有事不果行仍旧办理兵部 十六年授侍郞领礼部参知复转戸部兼管都察 院印象卒于官犹子仲嗣明命十九年举进士官 至广南按察又杨福咏丰田人副榜出身嗣德初 年授义兴同知府七年除海安道御史九年署兵 科掌印寻迁平定按察使十四年擢兵部侍郞护 理宁平巡抚关防十七年卒 大南正编列传二集卷之三十四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