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正编列传二集/卷33 中华文库
卷三十二 ◄ | 大南正编列传二集 卷之三十三 诸臣列传二十三 |
► 卷三十四 |
|
大南正编列传二集卷之三十三 诸臣列传二十三 阮久长黎维忠 阮廷瑶范嘉瑼 白冬温附 范文谊尹奎 子氐角 阮文超阮昱 黎惟夤黄政 阮洽范伯品 陈扬光 阮克述 黎得珖附 阮登选黎裕 黎廷德潘文述 黎有常裴俊 杜辉琬 子辉璙 武元营 潘三省黎光柄 阮久长其先清化贵乡人后迁广平丽水县家焉 久长初充贡补八国子监明命十九年擢进士第 历授修撰补建昌知府内转员外郞充机密院行 走绍治初以侍读学士参办内阁事务累加太仆 寺卿充办阁务如故寻以谴从如东效劳四年复 以侍讲学士充办阁务六年除河内布政使还授 吏部右侍郞复充办阁务嗣德元年充经筵日讲 官 帝以久长勤谨承旨精详特准食二品俸久长以文学侍 从前后在内阁阅十有馀年蒙 累朝眷遇五年授边和巡抚陛辞 御制诗以宠之云黄阁曾簪笔青藩又建旌春风扬惠泽 甘雨润边氓报国真忘病临民要自清惟期安衫席早 晚复登瀛六年以目疾准假回卒于家 黎维忠字希永河内上福人明命十九年擢进士 第繇翰林编修授永祥知府后补清化督学以病 归维忠少孤事母孝以行闻于乡里居官廉洁爱 民自硕学职及退归授徒乐于讲诱言说必称先 进自处雅淡卒年六十九同辰阮廷瑶范嘉瑼亦 皆恬退明志务引进后学廷瑶号讱斋青池人领 乡荐官至先兴教授后归授徒有讱斋文集行世 嘉瑼慈廉人第进士官至司业又白冬温金榜人 第进士官郞中归养遂乞休澹然无营终日壶觞 自适人高之 范文谊号义斋南定天安人明命十九年擢进士 第繇翰林修撰授里仁知府在职民有争讼者以 义晓谕之不事案牍迁史馆编修因病告归讲学 朋徒林立成达赤众多至甲科显宦者所居近大 安海口乃于海滨闲地招集同人开垦立成邑里 号曰士林寨嗣德十一年起领南定督学是年茶 澳有警疏请结集义勇从军进讨至则兵氛巳转 而南 帝以文谊奋激志尚可嘉特加赏劳听回原职会东北寇 扰文谊率前集战士保守上元屯阅数月乃巳寻 加翰林院侍讲学士乞假养病文谊与丑奎并为 士望所归皆优遇之会奎八觐 帝从容问及文谊病情赐以金钱药品 谕曰非奖其急流勇退奖其志节有事能奋也十九年充 商办海防住兵河葛堡又奉 旨率海防战士前往东次会办二十六年进侍读学士赐 黄金牌是冬河城有事文谊疏请招集兵勇防备 就独步屯堵截既而孤军不支乃以其众退纠结 绅豪屯于懿安以俟 朝命及和好既定充商办省务引年请老许之寻以 失守之案廷议夺职 帝以不能屈法申恩慰谕之 语见尹 奎传 文谊既归下居于宁 平之莲花洞自号莲洞主人守臣上其状 帝赐白金一百两 谕日安居养老教育贤才亦足图报无自馁也寻卒年七 十有六准开复侍读学士原衔子讲会试中乙科 仕至清化布政使次䜣𫍯谱皆领乡荐 丑奎南定舒池人协办大学士蕴之从父弟也明 命十九年擢进士第繇翰林编修补应和知府绍 治初迁监察御史引疾归嗣德十四年授内阁承 旨领南定督学既而山西总督裴霭举领山学会 山北土寇煽动奎自请率励子弟义勇协与省兵 剿捕收复临洮广威诸府丹霞之战子角阵亡奎 被金创乞假疗治十六年复硕南定督学以前在 山次劳状加光禄寺卿十九年瞻觐 帝召见慰问颁金钱药品好义紫金牌又令自陈奎请仍 回学职 帝曰教士须先行后文尔宜陶淑人才以供国家之用二 十年商办海防寻充营田使 帝谕曰尔廉直素著凡民情吏弊听得专奏候裁奎招集 流散于钱海大安二县闲地增垦立为邑里二十 六年南定城失事案拟杖徒听赎免 帝谓礼部臣日尹奎范文谊学行为南定士夫矜式能为 国表正风化维系人心顷者公案朕不能屈法以申恩 著录知以示风励二十九年充商办田事寻以前派海 防兵从东次得力开复侍讲学士又以营田募垦 事状寻复原衔卒年六十六子氐领乡荐从奎山 次以劳授翰林院修撰既而率募从海阳军次屡 立战功迁著作充赞襄军务寻以侍讲充平江府 遇王寇战于乐山阵亡赠侍读三十二年列祀忠 义祠爯以死事亦赠典籍 阮文超字逊班河内人其先出青池之金屦乡后 乃附籍寿昌弱冠读书务肆力于古文辞不专为 科举之学既领乡荐屡辞不赴选衡门养志殆十 有馀年后登明命十九年进士乙科授翰林院检 讨绍治初署礼部员外郞坐免开复稍迁内阁承 旨嗣德元年除侍讲学士明年奉使如燕还补集 贤院历河静兴安按察使辰方有休堤乏议条上 其不便考据特详后以事左迁引病归里寻复翰 林院侍读援年例乞休年七十四卒文超久在翰 阁 朝廷高文典册多所拟撰以文学受知当辰皆见推 重晚岁退居好引诱后学讲书必办正同异以义 理为主有诸经考约诸史考约四书摘讲随笔录 六卷诗集四卷文集五卷地志类五卷今刊行子 颕补儒关府分府 阮昱字子明广南人其先籍醴阳后迁河东卜筑 焉昱少警敏有文名明命十九年会试中乙科有 老母乞终养绍治三年初补检讨迁建瑞同知府 复改著作充史馆编修转内阁行走七年以病归 书籍自娱者十馀年及门多有成就嗣德十四年 起领奠盘教授转广义督学十七年改授员外领 吏部郞中辰国子生员多有旷欠者 帝因问吏部参知范富庶曰广南省何人品行端正富庶 以昱对即擢祭酒特简也未几辞以疾 谕慰留之寻充平定场副主考二十一年改待读学上复 硕广南督学二十五年拔礼部侍郞充育德堂教 导昱严正以禔躬皇子素所敬惮二十七年二月 郊准皇子摄祭初抵坛所右军黎仕赠以羽扇昱劾其不 合 帝嘉之赏以纱帛二十九年昱年七十又病乞引归 帝特许假限三月又赐银五十两敇地方以辰存问限满 覆奏三十年昱以病久未退疏请留贯 帝谕曰昱德行纯正老练凡事勤慎又能检饬皇子颇有 严惮视与段克让为胜昨以病屡屡乞回朕亦轸其衰 老彊从所请想犹再来故特赐金未加恩命兹该年巳 逾迈著陞授礼部右参知又友半俸听其在贯治病稍 痊速来供职以全始终恩遇且副朕崇重师道笃好正 人至意昱寻上疏言录德而定位因功而颁禄 朝廷奉有成法为臣必须有德望勋业如东阁天学 士武春谨者方可特受 恩格至如臣素无才德功状玆以病回复蒙授以亚卿友 以半俸安敢再滥 帝不允特批示曰非滥也是年冬卒于家年七十有一省 臣以闻炤例给恤昱重厚简静文学纯雅会科为 其县之唱居官廉介南州绅士每以学行推子适 建福元年擢进士第繇编修充机密院行走咸宜 初京城有事遇害赠修撰 黎惟夤字仲恭广平明政人素为其县著姓从兄 惠以邑令死事有传惟夤明命十八年顾乡荐授 青池知县有惠声绍治中擢监察御史纠弹无所 避尝奏涎臣铨除官吏不合 帝嘉其直以铁中铮铮称之又上疏乞申严宫壸之制以 杜幸门 帝谓所奏诚杜未萌之机深为嘉悦傅旨褒奖历边和嘉 定按察使嗣德三年除广义布政使既至请缓傕 兵造船及额外油税与诸无名杂赋皆奏罢之惟 夤性刚直知无不言累疏请敬信大臣表勋臣旌 廉吏省冗员辞多剀切 帝皆嘉纳六年移广南布政使适岁饥惟夤未及下车先 访民利病条奏施行民赖以济辰方久旱随得雨 帝闻之谓惟夤律已清勤临民不扰特赐紫金磬以旌循 良是年卒于官 谕追授巡抚加给官钱治丧为将来尽心民事者劝 黄政字施于河静罗山人少聪悟劬于学累应举 不第明命十八年察核补工部曹循陞工直处司 务绍治间除广平泉同通判既而转京兆右丞司 又改清化始终在刑名一职凡十二年人称其居 心平允嗣德十二年授弘化知县并摄美化县印 务会广安水寇叫聚玫陷先安官军既复乏廷举 能干以处其地遂改知先安州十八年擢绍化知 府秩满八为兵部员外郞领郎中寻引病乞休政 持躬廉介所至有重声归田后常举平日居官以 训其子自号菊园王人卒年六十有七后以子高 启官文明殿大学士封延茂郡公充机密院天臣 北圻经略大使累赠礼部尚书 阮克述初名绍北宁东岸人明命十八年硕乡荐 补广渊知县迁端雄知府内转部曹嗣德初除谅 山按察使寻领河内布政使十五年会剿北宁土 寇以功加太仆寺卿领职如故以病卒于官年五 十有一克述居官勤慎澹然无所嗜好江北人士 咸推之其后同县阮洽范伯品安丰黎得珖亦继 称谨职洽绍治元年解元有文名初授石安县迁 常信府知府以武显殿大学士阮知方疏举召赴 阙 御题试知白守黑赋称 旨充内阁行走累迁至集贤院侍读学士以疾归伯品绍 治三年领乡荐嗣德初补丹凤训导十五年摄三 农县务以捕匪有功赏同知府十九年领平定督 学又改海阳寻以年届七十致事得珖嗣德元年 领乡荐补四岐知县寻除监察御史累迁户工二 部办理擢承天府尹二十七年以老母年逾八十 引例乞归一 陈扬光字叔谦南定美禄人明命十八年领乡荐 授乐安知县县皆蛮民风俗稚鲁好歌舞扬光以 三条教之又令每邑择秀出者一二人就县爱学 民咸遵其约后以亲丧去职公除改立石知县嗣 德初以文学召试中式会三宣总督魏克循荐其 在县廉平不扰有 旨陈扬光治民廉平文学亦属可观著以知府即用随授 临洮知府转河静督学以病归久之召补监察御 史抵职疏言翠云山营作劳民不便又请停上司 察核之例 帝谓例甫行岂可朝令夕改俟后如果有弊再行审议未 晚寻迁集贤院侍读充经筵起居注分撰咏史赋特蒙 嘉奖焉又尝扈 驾幸镇海台有应制诸作屡蒙 嘉赏十年擢翰林院侍讲学士领安江按察使寻卒年五 十有一 阮登选具宪北宁人祖𬀩登黎保泰进士官少保 继善侯父沼由乡贡仕至鸿胪寺卿黎末避乱居 山西遂家焉登选初以秀才充贡补国子监生明 命十七年从宣光省候补历知渭川县内转户部 主事迁承旨进侍读充内阁丝纶所行走以文学 受知嗣德初数应制诗文又撰桃花梦记南诗国 风进览既而左迁著作充史馆编修九年授顺成 知府寻引疾乞休登选既归 帝屡遣中使存问颁给优厚奉 敕令撰咏史歌又谓凡事应奏听寔封由侍卫处进内及 书成蒙称 旨颁赏十五年北圻土寇煽动长子择从军阵亡以能教 子以义奉 旨奖赏 帝又尝谓阮登选丁奇筵所撰注史歌朕每命读必念及 之三十一年值 万寿五旬天庆节登选撰进诗颂特颁钱帛以示优老越 数年卒年八十有六择以死事赠文秫郞次擢秀 才补经历 黎裕河静罗山人明命二十一年硕乡荐授金洞 县迁和安知府转部曹嗣德十一年随办广南沱 㶞军次擢广义按察使巳而召办理工部事务天 臣荐基廉操历授清化宣光省布政使十五年转 山西布政使适北宁逆渠与广安水寇窜结寇抄 裕自山西奉 诏与领兵武早等三道兵剿平之二十一年署吏部右参 知继署南义巡抚会旱灾民饥裕奏请出粜多方 接济寻授礼部右参知又改刑部二十七年前往 乂安晓谕权护安静总督久之抽回左迁鸿胪寺 卿办理户部稍迁刑部左侍郞寻卒裕居官清介 尝诵古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之语以自警在 广南有惠政后民多思之子篆擢乡荐 黎廷德嘉定平阳人明命二十一年领乡荐绍治 初繇吏部行走历丰富知县乐化知府有政声八 为安河道监察御史嗣德五年擢清化按察使寻 改永隆十二年嘉定有事教民多有乘此吓扰平 民者 帝以廷德土著入命专董制备事寻硕定祥布政使干八 年迁工部侍郞疏请移河仙省城于巴州以为吾 民归来之所又招永隆嘉定边和定祥募义头目 人等移就巴州给以牛耕田器使得安业廷议以 为不便德复请移建于蓄臻处令廷臣拟阅行之 寻改兵部兼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十九年署南 义巡抚以病引归卒年五十有七追予寔授廷德 为人勤慎居官鲜有过咎子文徽安博知县 潘文述字职夫其先祖良自又安来籍于广南之 桂山述天资聪敏明命二十一年硕乡荐嗣德初 授翰林历知明灵福隆诸县府转员外郞派往河 内会查伪案以办事敏济陞署广治道管道拔授 广平按察使寻领布政使十八年转回办理刑部 适广南饥钦派筹剂请发京仓米二三万方减价 粜兑以舒民急许之二十一年改领宣光布政使 寻引病归卒年六十有二述居官勤干所至有政 声孙光成泰十年擢进士领丽水知县灿秀才 黎有常初名恒广治登昌人绍治元年硕乡荐从 广南候补转知河东县嗣德二年以事降八品书 吏从刑部效力起复司务署主事转署员外郞领 河静管道十四年升领又安按察使寻改广安久 之擢光禄寺卿领布政使护理巡抚十八年丁母 丧辰海安江海诸道汉匪滋扰军次事繁凖以夺 情留用给其家钱一百缗以治丧及次务稍简有 常请回守制公除来京瞻觐命充钦派经理自广 平至南定诸省海防事清领职如故有常抵清化 与省臣筹拟请设台炮团结民勇以防海道及往 南定筹拟如之 帝允其请寻准寔授二十三年擢巡抚护理海安总督适 匪渠黄齐烧陷水棠安阳二县有常率兵改复之 二十六年充董率二省军务大臣自巡抚提督以 下均从节制盖以地势人情素所谙熟故特委之 既而匪复八江扰掠有常派三道兵船合剿匪船 窜伏友江放火袭坆后道提督邓维午败走前道 督兵丁喜中道副领兵官张曰彊按兵不动 帝以有常董率不善准革留其年冬法派鄂而 即安 业 䧟河 城檄示诸省撤关津拔江栅揭商约及驶抵海阳 邀省臣商说省答以未有 朝命大法兵便据其城有常与巡抚邓春榜布政使 阮有政按察使阮天脱出嘉禄锦江等县住扎寻 撤回京案拟斩监候二十九年释交军次效赎未 几复修撰衔商办北宁省务三十三年升署鸿胪 寺少卿办理工部寻擢鸿胪寺卿三十五年署右 侍郞咸宜初充广治山防使同庆元年升授工部 参知辰治平有警 御驾亲征改治平巡抚事平擢工部尚书兼管都察院印 篆三年有常以年老乞引退 帝以其老成不许陞署协办大学士充 天成局董理大臣其年九月准以原衔俅致给银二十两 并纯线绉纱各一疋寻卒干家年七十有二省以 闻恩赐银五十两有常为人聪敏有治事才子有 性亦举于乡官甘露知府今领父安按察使 裴俊字宅甫河内山朗人绍治元年擢进士第繇 寿春知府转考功员外郞嗣德初补集贤院充经 筵起居注累迁侍讲学士除山西按察使随改北 宁又升光禄寺卿硕布政使转富安道宣抚使十 五年再授北宁布政使加颁廉平勤干紫金磬八 为兵部左参知二十二年改巡抚护理宁太总督 辰西北边积岁寇警北宁当其冲是秋股匪吴鲲 率其党来攻省城贼锋甚锐城中仅留兵三百馀 多羸弱势甚孤危俊急办城守事宜合庯面居人 八城取其彊壮者以益兵部署才定贼至围城俊 日夜在城上督兵捍御合望贼聚处轰击大炮吴 鲲中弹死俊乃预选敢战备用会剿抚翁益兼援 兵至内外夹击大破之斩馘以千计围乃解既而 大兵会剿军务旁午所需粮米薪油皆先期预戒 不烦民而办馀筹办多中窾会冯军门子材深器 之二十五年寔授总督寻以积劳撄病乞假未得 代卒于官年六十有五 帝闻深悼惜之特降谕其略曰北辖素称剧莅年来征发 又属繁难该督臣当阃更三年馀牧圉有方前者匪逼 省城力守待援卒保无碍嗣大营会剿关紧事务随宜 四应虽未敢拟之古所谓保障之才而方面之寄亦为 不负方将委用以宽朕北顾之忧忽闻沈疴犹且力疾 待命迨准假限在外未及离署遽以病终诚深可轸著 追赠太子少保加给钱帛治丧命官赐祭准荫其子俟 录用夫视国如家臣之经也该督臣久劳于外死而后 已为臣如此庶几无愧今内外诸臣确有忘身殉国如 裴俊其人者朕所厚望有功必酬成典具在勿谓从事 独贤不为朝廷所洞烛也俊素有干略晚当剧地克尽 所职子集荫补官至兴化巡抚次子围硕乡荐 杜辉琬字圜圭南定天安人少有文才绍治元年 会试中乙科授翰林院检讨嗣德初开经筵 上方向文学命讲官察举召试辉琬应核八格授平江同 知召补监察御史条陈辰务四款一寡议论二省 差派三久居职四杜侥幸 帝曰所陈多可施行非如摘拾者比著传旨奖赏寻迁永 隆督学九年 二三汇一江一二 诏百官各举所知侍郞范春桂等交章荐乏转礼部郞中 尝拟草诏谕进览 帝称之擢太常少卿办理户部久之以眼疾予告归里卒 年六十有八琬在家喜著作故人多求妙墨至今 尚能传诵之者子辉璙 辉璙字锡翁少有慧性文名初领乡解补安谟县 训导嗣德三十二年第进士庭试第 帝览对策 批谓确有学非蹈袭者所能初授集贤院著作历踹雄临 洮二府知府尝以文学淹博召试擢侍读仍领府 建福元年转鸿胪寺少卿办理户部改参办内阁 事务咸宜间京城有事病归璙与父琬机杼自成 一家寔为南州冠冕璙颇有梗气当事后人需有 逼之使出者均谢之不应寻以无病而卒 武元营又安琼瑠人家贫好学事亲以孝闻绍治 元年会试中乙科初授检讨除天福知府七年召 为监察御史嗣德初迁礼科掌印给事中兼稽核 尊人府事务尝与御史阮居疏陈承天广平河静 又安辖民疾苦情状 语见 居传 元营久在台谏有名平 日居官不受私谒屡派往北圻勘理案件人推其 公正在廷亦累章举之八年授嘉定按察使莅职 三载卒于官弟荣亦领乡解 潘三省字希曾河静罗山人少读书过目便记辰 流多以器业期之绍治二年春试会元庭擢进上 第繇翰林编修除静嘉知府嗣德元年召补监察 御史数论事尝请褒表黎末殉节诸臣其所言多 持风节识天体四年擢集贤院侍讲学士充经筵 起居注历迁富安平顺按察使六年召试钦文殿 以文学预试者凡四十一人 帝览三省对策称其博闻彊记擢居首选辰 帝方留意作人重成均之选授三省国子监祭酒会 帝视学一辰观听多士争自激昻三省又素勤诲谕施教 皆有法成就者多文学彬彬后来言者皆以为莫 如此辰之盛既而加光禄寺卿领海阳布政使陛 辞 帝面谕以防制事宜久之八为户部左侍郞十五年海阳 寇警逼围省城羽书告急 帝令举堪代东督者佥举三省乃命护理海安总督乘传 之部同与天军先攻复平江府累战破贼省城围 解 语见张 国用传 录功进巡抚仍护督二十一年与海防 使潘彬奏请设置江防诸事是年冬命为真三省 凝重缜密专阃七年清勤自励有政声寻坐事左 迁鸿胪寺卿充海防协理以疾归寻卒追复海阳 布政使经今海阳称良牧者必归焉三省初名日 省后改今名子仲谋举进士今领广义督学吉诹 仲谊并颌乡荐仲侄辉润亦与仲谋同科举进士 为越安之望族焉 黎光柄字仲操号慎斋承天香茶人明命年闲投 名吏籍转嘉定省臬司八品以捕盗屡有功嗣德 七年南圻经略大使阮知方以堪干举为吏役中 之最十二年春法兵䧟嘉定我官军移驻大屯召 募义勇光柄劝募三百以从适高蛮乘衅扰边光 柄率募随官军剿却之转回军次与管奇张定督 筑堡垒屡与法兵拒既而大屯及定边二省继䧟 和局未成应募绅弁推定为头目光柄率所部从 之辰潘忠亦起兵于边和定使光柄往见之忠与 语大悦留之共事及定䧟于阵大局稍异光柄知 事不可为乃与思等潜往边和上游散募市垦为 持久计以俟 朝命十八年和约已定下 诏休兵光柄偕忠等回京 帝嘉其义忾予之纱帛擢户部员外郞二十一年以本衔 充内务府监临寻以检进帑项不谨降四级离有 旨如东公干适宣太有边警 帝谓光柄能受勤苦谙历艰劳改充太次犎办一十四年 按补户部司务才数月户部尚书范富庶遴请陞 授主事充京仓主守吏部以其新陞改拟陞领 帝批示曰此人虽细事不谨然有劳不忍弃准陞授主事 充之仍记名俟有员外郎缺再领或堪何军务者派庶 彰鼓励小亦不遗寻擢工部员外郞充远通船副管督 二十七年转领漕政司郞中充清化清香董理清 回改授商政衙郎中未几以老病乞休致及卒年 七十一光柄为人慷慨有气节虽出身刀笔酷好 书籍常语其子曰朱子小学一部书读而能行之 圣功思过半矣治家以勤俭为本凡游戏无益之 事皆严戒之故能勖子千成子桢嗣德壬午科硕 乡荐今硕内阁著作 大南正编列傅二集卷之三十三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