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国家十讲/第二讲 中华文库
总统出席“‘团结国家十讲’第二讲-桃园市客家青年会‘在变局中坚守信念-民主、公义与未来的台湾客家论坛’”
赖清德总统今(24)日晚间前往桃园出席“桃园市客家青年会‘在变局中坚守信念-民主、公义与未来的台湾客家论坛’”,并进行“团结国家十讲”第二讲谈“团结”。总统列举战后至民主化的今日,台湾一路走来“团结力量大”的各项成就。并强调,台湾认同与中华民国认同的交集,就是台湾人民主体;维护国家主权是绝大多数国人的共同立场及最大公约数;期盼台湾派和中华民国派团结反共,守护民主台湾,拒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并吞,让团结成为国家最坚实的防线,自然而然推动国家进步,让台湾的民主之光照亮世界。
总统提到“团结”,引用1927年蒋渭水医师传承百年的名言“同胞须团结、团结真有力”,并说明,过去蒋渭水先生成立台湾民众党,希望团结自治运动的路线纷争,现在也是台湾最需要团结的时刻,抵抗外来的并吞。同时列举台湾几十年来因为团结才完成的成就,说明“团结力量大”的重要性。
总统说,首先是“守护台湾”团结的力量。从小听叔叔讲述参与八二三炮战奋勇作战的危险场景,去年至金门参加八二三战役胜利66周年追悼典礼,也有来自苗栗、台南新化的阿嬷,及年轻原住民女性悼念家属的感人故事,说明不论是古宁头战役或是八二三炮战,都是军民团结、不分族群,才能成功守住台澎金马,也因此守住中华民国。
总统接著说,台湾今天的民主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现在民主、自由、人权好像是水与空气一样自然,但是过去台湾曾经历过长达38年的戒严,发生过228事件、白色恐怖、美丽岛事件,许多人为了打破戒严、推动民主而牺牲生命。台湾从戒严时期到今天民主化的过程,包括1992年全面改选国会、1996年首次总统全民直选、2000年首次政党轮替,台湾人不分族群团结合作,实践主权在民、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总统指出,“成功防疫”也是团结力量大的展现。COVID-19是百年大疫,然而,台湾的防疫赢得国际社会肯定,医护人员站在第一线不畏艰难,政府与民间共同努力、团结合作,成功防疫。除了展现台湾的韧性,经济也因此逆势成长,甚至与世界分享民主防疫物资与经验,让国际社会清楚了解台湾是一股良善的力量。
总统提到,“国家进步”也是大家共同团结的结果,并细数台湾的各项世界排名。包括台湾是世界第21大经济体;民主指数全球排名第12、亚洲第1;世界竞争力指数全球第6名;自由度评比获得94分、亚洲第2名,尤其宗教自由度为100分。此外,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排名亚洲第1名;各国安全指数世界第4名、亚洲第1名;人类自由指数亚洲第1名,经济自由度全球第4名。这是台湾不分地域,百工百业、各行各业共同努力的成果,值得喝采。
在经济发展方面,总统表示,台湾去年经济成长率达4.59%、今年第一季亦超过5%,即便受到国际地缘政治的冲击,总体经济仍然表现出色。并逐一说明台湾产业在世界的亮眼表现,包括台湾IC设计与封测全球市占排名第2,封装测试全球第1,市占率达53%;晶圆代工供应全球半导体制程,7奈米以下74%、3奈米以下90%;全球笔电有超过7成是台湾制造,超过5成的个人电脑也来自台湾;在生成式AI方面,台湾AI伺服器占全球市场9成、一般的伺服器则占83%;台湾厂商制造的高阶自行车,全球市占率达55%;台湾扣件产业(螺丝、螺帽、铆钉)外销比例超过90%,是全球第三大扣件出口国;台湾手工具产业(起子、板手、锯子、钉枪等)是全球第三大出口国;大型游艇方面,台湾订单排名全球第5;台湾萨克斯风则占全球2成产量,均证明“经济发展”也是团结力量大的展现。
总统也以他热爱的棒球说明“为国争光、团结力量大”的精神。在一场关键的球赛中,无论是先发、中继,或是后援投手;无论是内野、外野守备,只要一个失投或漏接、或是无法适时击出安打,就无法获得冠军。唯有团结,台湾才有办法在去年获得世界棒球12强赛冠军的殊荣。
总统表示,古今中外影响国家团结的因素无外乎种姓制度、地域关系及宗教因素;台湾虽然没有这三项因素,但有可能因为“族群”及“国家认同”而影响国家的团结。总统说,民进党的创党理念是希望解决这两项问题,首先,民主就是“人民作主”,可以避免国家机器再度伤人;其次,必须“清廉、勤政、爱乡土”,希望打造以台湾为主体的国家认同;第三,不分族群,不论先来后到,只要认同台湾,就是国家的主人;第四,秉持著“爱、和平、非暴力”的精神,推动民主制度。
针对“族群”议题,总统分享民进党2004年《族群多元国家一体决议文》,内容明载:“各族群都是台湾主人,台湾早已是原住民族、客家人和河洛人的原乡,更已成为外省新住民的新故乡、外籍新移民的新天地。台湾主体性是由各族群共同参与所建构,各族群都是台湾主人,各族群母语都是台湾的语言”。因此,蔡英文前总统于2019年通过《国家语言发展法》,明定国家语言一律平等,不只华语,包括客语、原住民语、台语等,都是国家的语言。
总统进一步说明,该决议文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即“中华民国认同”与“台湾认同”应互相接纳。“中华民国认同”的意思是国人认同中华民国;“台湾认同”则是国人认同台湾为主体的国家。并引述《中华民国宪法》第2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3条:“具有中华民国国籍者为中华民国国民”。换言之,“中华民国认同”的主体与“台湾认同”的交集就是“台湾人民主体”,也就是在台湾的2,300万人民。台湾认同与中华民国认同都是对国家认同的表达方式,不应被曲解为族群对立,应相互尊重、理解和接纳,才不会为了名称而被统战渗透,破坏团结。
针对“国家认同”议题,总统引民进党1999年《台湾前途决议文》内容,强调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其主权领域仅及于台澎金马与其附属岛屿,以及符合国际法规定之领海与邻接水域。并进一步解释,台湾固然依目前宪法称为中华民国,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都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
总统进一步说明,《台湾前途决议文》清楚主张:“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因此该决议文也是主权国家决议文。同时,该决议文亦强调“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因此该决议文是独立现状的决议文,也是民主的决议文。因为要改变现状必须经过公民投票,并非政党决定,也非总统决定。简言之,民进党所谓的台独主张,就是指台湾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政党都要依循人民的意志做决定,捍卫主权、捍卫国家,正是当前人民的意志。
总统提到,蔡前总统在2021年国庆演说中发表“四个坚持”,包括坚持自由民主的宪政体制、坚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坚持主权不容侵犯并吞、坚持中华民国台湾的前途必须要遵循全体台湾人民的意志。根据陆委会民调结果,约8成民众支持此两岸政策主张,并赞成“四个坚持”是台湾人民的最大公约数。
总统指出,这8成的民意就是守护国家、维护民主、稳定社会及推动国家进步的重要力量,要用民主加以淬炼,透过一次次的选举、罢免,一张张的选票,像打铁、铸剑般千锤百炼,百炼成钢,淬炼出捍卫主权、守护民主的钢铁意志。让台湾社会的民意透过民主程序展现出力量,不仅体现在政府部门,也适用于民意机关。
总统强调,认同台湾者护台、认同中华民国者反共,不反共的不是真的“中华民国派”,不护台的不是真的“台湾派”。“台湾派”和“中华民国派”团结反共、守护民主台湾,拒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并吞,团结力量大,自然能推动国家进步。
总统认为,民主的核心就是在分歧中找到团结,期盼朝野政党团结捍卫台湾主权、维护民主宪政体制,一起反共、反侵略、反并吞。并以419“拒绝统战,守护台湾”群众大会为例,说明团结反共、捍卫主权、守护民主、壮大台湾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与最大公约数。
谈到台湾当前的外在威胁,总统提到,国防部每日都会公布共军在台海周边海空域动态,共军机舰扰台情况日益严重。此外,还有五大国安统战威胁,第一,中国对国家主权之威胁;第二,中国对国军渗透及间谍活动之威胁;第三,中国混淆国人国家认同之威胁;第四,中国藉两岸交流对台湾社会统战渗透之威胁;第五,中国藉“融合发展”吸引台商、台青之威胁。
总统说,中国对台湾各种文攻武吓和统战威胁,企图改变现状,七大工业国集团(G7)领袖亦公开表达反对,并指出台海和平稳定对国际安全及繁荣不可或缺,同时反对任何单方面透过武力或胁迫改变现状的企图。并表示,为了捍卫台湾、守护民主、保护人民、维护经济发展的成果,他召开国安高层会议,定位中国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提出17项因应策略,希望国人团结合作、守护国家。
最后,总统期盼,让国人的团结成为国家最坚实的防线,让台湾的民主之光照亮世界。并重申,团结台湾、守护我们的主权国家,从你我做起,从此刻做起。
包括总统府国策顾问范振修、秘书长潘孟安、客委会主委古秀妃、法务部次长黄世杰、立法委员张雅琳、郭昱晴、林月琴、王义川、台湾客家联盟协会理事长黄仁杼、桃园市客家青年会理事长魏筠等亦出席是项活动。
![]() |
本文件的著作权人,中华民国总统府,允许任何人在适当地表明著作权人的姓名的前提下,以任何目的使用本文件。传播,演绎作品,商业用途及所有其他用途被允许。 |
署名: 中华民国总统府
|
![]() |
此文件使用条款授权。
相关事项说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