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象汇编 庶征典 古今图书集成考证
方舆汇编 坤舆典
方舆汇编 职方典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本书册叶数 考证卷三上
    第〇五一册〇二叶 坤舆总部汇考一之十六管子山至数篇君守大奉一谓之国薄 案管子作谓之国簿
    坤舆总部汇考一之十七管子地数出水者八千里六十七山 案管子作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
    二七叶 土部纪事之四晋太康地记城阳姑募县 案晋书地理志募作幕
    三五叶 石部汇考一之二十四洞天清录东坡小有洞天石常与谷身同置一匣 案洞天清禄作常与告身同置一匣
    第〇五二册三七叶 石部纪事二之四销夏元结唐亭铭唐字凡三见 案原刻皆作𢈪亭亭字原皆作庼
    第〇五三册二四叶 水部艺文一之十四钱起尺波赋礜石愈蹙 谨案
    御定历代赋汇作𬒈石愈蹙
    三一叶 水部艺文三之十四王沂孙春水词采香幽泾案词综亦作泾疑径之讹
    四六叶 泉部汇考一之七楚词饮泉石兮荫松柏 案楚词作饮石泉兮荫松柏
    五八叶 泉部汇考三之三十五广东琼州府通惠泉 案苏集原作惠通泉
    第〇五四册三六叶 井部汇考二之二十蜀都赋火星荧于幽泉高焰煽于天陲 案文选作火井沈荧于幽泉高爓飞煽于天垂
    五一叶 舆图部汇考二之二十周礼其泽薮曰望诸注易氏曰唐宋州虞城县汉属沼国 案原作汉属梁国
    五三叶 舆图部汇考二之三十九周礼其川呼池呕夷注汉志代郡齿城县 案原作卤城
    五七叶 舆图部汇考三之十三汉书地理志襄陵有班氏乡亭 案汉书作班氏香亭
    第〇五五册〇一叶 舆图部汇考四之三前志下曲阳注今鼓聚晋阳亭 案汉书作昔阳亭
    〇八叶 舆图部汇考五之十前志广至莽曰广垣 案别本汉书皆作莽曰广桓
    一一叶 舆图部汇考五之四十四前志信都国注刘敞曰百官表成帝永始二年有信都太守是广川则国除为信都郡矣 案汉书注作是广川削国
    一九叶 舆图部汇考七之二十后汉书郡国志左冯翊池阳注郭璞曰将瓠中是也 谨案
    武英殿本后汉书作悬瓠中
    二三叶 舆图部汇考八之六前志东平国雒阳东六百七十二里 案汲古阁本后汉书同
    武英殿后汉书作九百七十五里
    二四叶 舆图部汇考八之十四前志东海郡郯注即勇士万邱欣 案后汉书作即勇士菑邱欣
    二九叶 舆图部汇考九之二前志房陵建安十三年别蜀新城郡 案后汉书作别属新城郡
    三二叶 舆图部汇考九之二十八前志上郡潦垣 案后汉书作漆垣
    三三叶 舆图部汇考九之三十八前志辽东郡侯城 案后汉书作候城 元郡侯城案亦作候城
    三五叶 舆图部汇考十之二晋书地理志河南郡新城故戍蛮子之国 案晋书作故戎蛮子之国
    三六叶 舆图部汇考十之十四前志汝南郡濯阳 案晋书作灈阳
    舆图部汇考十之十七前志沛国汶虰萧 案晋书作虹萧
    三七叶 舆图部汇考十之二十一前志平原国般放 案晋书无放字
    三九叶 舆图部汇考十一之十一前志武威郡仓松 案晋书作昌松
    四一叶 舆图部汇考十一之三十二前志长广郡挻 案晋书作挺 大据临胊案晋书作大剧
    四三叶 舆图部汇考十二之五宋书州郡志立郯胊利城况其原丘西隰襄贲七县寄治曲阿 案宋书作立郯胊利城三县而祝其襄贲等县寄治曲阿
    舆图部汇考十二之十一前志义阳郡厥 案宋书厥下有西字
    四四叶 舆图部汇考十二之十七前志邵陵郡天夷 案宋书作夫夷
    四七叶 舆图部汇考十三之四南齐书州郡志会稽太守靳令 案南齐书作鄞令
    第〇五六册二一叶 舆图部汇考十九之十四前志武邑郡武强注神光二年并武邑 案魏书俱作神光而实无此纪年疑神龟之讹
    二五叶 舆图部汇考二十之一前志兖州魏晋治邱 谨案邱上应有阙字
    武英殿魏书考证作廪邱
    二六叶 舆图部汇考二十之九东清河郡零武城 案郡属县七此零应别为一县谨案
    武英殿本魏书零与武城离二字
    二七叶 舆图部汇考二十之十五前志东莱郡东西城案魏书作东曲城
    三〇叶 舆图部汇考二十一之七前志东楚州领郡六案下夺县二十三字
    三四叶 舆图部汇考二十一之四十一前志自扬州以下二十三州并缘边新附地居险远故户口有时而阙 案魏书户口上有郡县二字
    六一叶 舆图部汇考二十七之三十一唐书地理志西受降城北三百里有鸤鹈泉 案唐书作䴙鹈泉
    第〇五七册〇四叶 舆图部汇考二十八之二十八前志莱州注又有蓬莱镇丘 案唐书作镇兵
    〇七叶 舆图部汇考二十九之二前志孟州济源下蒸川郡原两见 案唐书皆作邵源
    〇八叶 舆图部汇考二十九之十五前志深州饶阳郡下先二年 案唐书作先天二年 束鹿天宝十五年更名案唐书作十五载
    舆图部汇考二十九之十七前志赵州昭庆注澧水渠 案唐书作沣水渠
    〇九叶 舆图部汇考二十九之十八前志沧州长卢 案唐书作长芦
    舆图部汇考二十九之二十六前志平州注明𤥇关 案唐书作明垤关
    一〇叶 舆图部汇考二十九之三十一前志江陵郡当阳注六年曰王州 案唐书作玉州
    舆图部汇考二十九之三十三前志朗州武陵注开后乡渠绍九十七里 案唐书绍作经
    一一叶 舆图部汇考二十九之四十四前志利州益昌郡贡金丝布梁米 案唐书作粱米 景谷注龙别案唐书作龙州
    一六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一之五前志苏州海盐注有古泾三百 案唐书作三百一
    舆图部汇考三十一之九前志睦州新定郡注有二河戍 案唐书作三河
    一八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一之十八前志泉州晋江注有天水淮 案唐书作天水塘
    一九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一之三十六前志夷州义泉注以废邪州之乐安 案唐书作以废
    二〇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二之三前志彭州导江注其东百文堰 案唐书作百丈堰
    舆图部汇考三十二之四前志嘉州为郡注婆宠马鞍 案唐书作婆笼马鞍
    二一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二之十三前志戎州义宾注本𨚲鄢 案唐书作𨚲䣕 开边注以石开朱提盐泉置抚夷县及开边案唐书作以石门朱提
    二二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二之十四前志戎州归顺注析𨚲鄢县地 案唐书作𨚲䣕
    舆图部汇考三十二之十五前志悉州归诚郡并置悉唐识曰二县 案唐书作识臼二县
    舆图部汇考三十二之十七前志真州昭德注本识曰 案唐书作本识臼
    二五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三之十四前志横州甯浦郡甯浦注后又省岭南 案唐书作省岭山
    舆图部汇考三十三之十七前志藤州感义郡注西甯人容州 案唐书作而甯人隶容州
    二六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三之二十八前志白州南昌郡博白下武德四年并置郎平周罗贞观十二年省郎平 案郎平唐书皆作朗平
    二七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三之三十四前志安南中都护府交趾下并置慈廉鸟延 案唐书作乌延
    舆图部汇考三十三之三十七前志驩州日南郡越裳下初以隋林邑郡置林州北景郡置匕州 案唐书作比景郡七州之七许氏说文解字以匕为变化之本字
    二八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四之四前志回纥燕然州注以
    多监葛部地置 案唐书作多滥葛部
    二九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四之六前志党项州下酋长细封步内附 案唐书作细封步赖
    三〇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四之二十前志答烂州都督府后接回纥州三府一 案唐书于答烂都督府后尚有右隶北庭都护府一行七字
    三一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四之二十八前志西域府大夏氏 案唐书作大夏州
    三二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四之三十二前志写凤都督府泠沦州以侯麟城置 案唐书作以俟麟县
    三三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四之四十八前志诸蛮州浪川州下郎乍囚闾 案唐书作郎仁因阁
    三五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三通典亦为之上霸陵也 案通典作亦谓之上霸陵也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四前书蓝田有关秦峣也 案通典作秦峣关也 醴泉有九峻山案通典作九嵕山
    三六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五前书三原㠔山 案通典作嶭山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六前书金城周曰太邱案通典作犬邱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七前书武功注北流至入渭 案通典作至郿入渭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八前书同官下置铜官县属地郡 案通典作属北地郡 华原注寻改为通州郡案通典作通川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九前书华州注垂拱元年改为太州 案通典作泰州 华阴注秦曰甯奏案通典作甯秦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十前书下邽秦汉旧县邽戎之人而来为此县 案通典作取邽戎之人 冯翊郡西至华阴郡下邽县八十九里南至华阴县七十八里北至中部郡鄜城县二百四十二里案通典作南至华阴郡下邽县八十九里西至京兆府二百七十里通典此本乃崇仁谢氏影
    武英殿本重刊此后四至八到数目间有未符未知所据何本不敢存札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十一前书朝邑古大荔戎因汉临晋县 案通典作古大荔戎国汉临晋县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十二前书白水亦汉栗邑县地 案通典作粟邑县 岐州属至雍汉旧县案通典作岐州属雍 郿下秦甯公徙居平阳即山斜水自北入渭案通典作秦甯公徙居平阳即此
    三七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十四前书岐山注苻坚为姚苌将吴中所执 案通典作吴忠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十六前书三水注亦汉枸邑县地 案通典作栒邑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十八前书襄乐汉襄乐县也 案通典作汉襄洛县地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十九前书安化汉都郅县地 案通典作郁郅 乐蟠汉略道地案通典作略畔道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二十一前书原州平高案通典作高平 百泉有弹峡通典亦作字无义谨查
    敕撰大清一统志弹筝峡在平凉县西平凉即古百泉疑弹即弹筝 灵州春秋时秦始皇属北地郡案通典作春秋时秦地此脱一地字
    三九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三十三前书秦州上邽又有汉四城县 案通典作汉西城县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三十四前书又有谷泉 案通典作葭谷白水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三十五前书渭源障后魏置 案通典作后汉置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三十七前书安乡郡西北到西平郡临支县 案通典作龙支县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三十八前书河州晋惠帝时属普兴郡 案通典作晋兴郡 西秦乞伏干归入据于此案通典作又据于此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三十九前书和政郡西南到临洮郡潭县 案通典作临潭县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四十前书甯塞郡东北到西平郡陇支县 案通典作龙支
    四〇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四十一前书西平郡西至緌戎硖 案通典作绥戎硖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四十三凉州姑臧有循野泽 案通典作猪野泽 张掖郡北至张掖河屈曲过同城镇案通典作北傍张掖河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四十四东北到武威郡番水县 案通典作番禾县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四十六前书肃州注又于其地置西海郡即汉旧常置郡今郡之直北一千二百里也 案通典作即汉旧常置郡之地今郡直北云云 瓜州晋昌正光中置会稽郡案通典郡下有于此二字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四十八前书有鸣沙山渥注 案通典作渥洼水 南阳斩野人案通典作新野人 寿昌有菖蒲海案通典作蒲昌海 伊吾郡西北至时罗漫山东北到时罗𤁻山案通典皆作折罗漫山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四十九南至三百五十里荒过山 案通典作过荒山 交河郡北至荒庭都护府案通典作北庭
    四一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五十前书交河郡交河下今名祈罗漫山 案通典作折罗漫山
    舆图部汇考三十五之五十一前书庭州下后北庭都护府 案通典作后置北庭都护府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一前书蒙蔡旅平 案通典作蔡蒙旅平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三前书汉中郡南郑下古白云县汉中郡故城 案通典作汉汉中郡故城 褒城汉褒中汉案通典作汉褒中县 城固犍为县案通典作城固汉旧县 金牛汉犍为县地案通典作汉葭萌县地
    四二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五前书洋州黄金北枕右道 案通典作北枕古道 上洛郡东南到武当郡丰和县案通典作丰利县 商州隋炀帝复置上都郡案通典作复置上洛郡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六前书商州上洛下即今七盘十二绕 案通典作十二䋫 商洛下盖今南阳郡界所商于地案通典作盖今南阳县界所谓商于也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十前书潾山郡西北到成安郡二百里 案通典作咸安郡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十二前书涪州武龙乐温宾化已上并武德初置 案通典作武龙本汉涪陵枳二县地唐置武龙县因山为名乐温唐置有温山大江容溪宾化唐置有汝清山 南川郡下秦溪凡三见案通典皆作溱溪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十三前书大唐为泸州或为泸州郡 案通典作泸川郡 泸川汉江阳县案通典作本汉江阳县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十四前书泸川合江 案通典合江下有汉符县后周改曰合江有安乐溪 清化郡北至扶阳郡案通典作符阳郡
    四三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十七前书符阳郡去西京取郡北巴路至汉中郡郭下过县取斜谷路 案通典作过南郑县取斜谷路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十九前书南宾郡西至信陵郡 案通典作西至涪陵郡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二十二前书安岳郡西至安阳郡 案通典作阳安郡
    四五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三十二前书凤州两当汉故县地 案通典作汉故道县地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三十四前书成州上禄上有冈阜泉源王于上立宫室囷仓 案通典作在于上立宫室囷仓 同谷郡同谷旧名武卫城案通典作武街城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四十前书益昌古剑阁道秦使司马错伐蜀所由为之石牛道 案通典作古剑阁道秦使司马错伐蜀所由谓之石牛道
    四六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四十三前书梓州飞鸟案通典作飞乌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四十四前书益州下东晋永谯纵 案通典作东晋末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四十六前书汉州绵竹紫宕山 案通典作紫岩山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四十七前书唐安郡西至青山八十里 案通典作西至青城山八十里
    四七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五十前书茂州晋属汶州郡 案通典作汶川郡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五十一前书归城凡七见 案通典皆作归诚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五十五归城 案通典作归诚 云山郡东至维川郡风流镇西至天保军案通典作风流岭天宝军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五十七前书黎州后周置黎郡 案通典作后周置黎州
    舆图部汇考三十六之五十八前书黎州汉源案通典作洪源
    四八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三前书洛州洛阳有卭山 案通典作邙山 都水所凑古今以为津案通典作都道所凑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六前书永甯注其山南临可荫 案通典作南临河阴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八前书济源下沃为荥案通典作溢为荥
    四九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十前书长水下国家改马土 案通典作国家改焉土在县西北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十一前书陕州陕下郡北大阳桥 案通典作曹公改为好阳涧北大阳桥 平陆下吴山即吴骥垂耳驾盐车之所案通典作骐骥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十五前书荥阳郡北至河内郡获嘉县界黄河中河九十六里 案通典作黄河中流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十七前书郑州武原 案通典作原武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十八前书汴州陈留有宰城国语谓之华墟 案通典作莘城莘墟
    五〇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十九前书宋州虞城有编城 案通典作纶城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二十一前书亳州城父有淝水包汉水 案通典作泡汉水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二十二前书曹州济阴古三亭 案通典作古三朡亭 成武汉旧县有置戴州案通典作隋置戴州 曹州考城南亳在谷北案通典作南亳在谷熟北又
    巨北部城案通典作又有北郜城 南华汉离孤县地案通典作离狐 乘氏左传盟句待之邱是案通典作盟句渎之邱是
    五一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二十七前书汝南郡郎山有郎陵山汉郎陵县在今县西南 三郎字案通典皆作朗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二十九唐州比阳马仁陂 案通典作马城陂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三十邓州南阳汉置范县 案通典作宛县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三十二前书襄阳郡东南到当水郡 案通典作富水郡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三十三前书襄阳郡临汉有古樊城及苑水 案通典作宛水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三十四前书襄阳谷城注臣瓒及文颍等注 案通典作文颖 小子延为筑阳侯案通典作筑阳侯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三十五前书隋州隋注后汉初斗林兵起 案通典作平林兵起
    舆图部汇考三十七之三十六前书枣阳注自零陵令道县徙于此 案通典作泠道县
    五二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三前书汲郡西南到河南郡二百六十里 案通典作到河内郡
    五三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五前书卫州黎阳注又有在人山 案通典作枉人山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七前书洺州武帝改为平于国 案通典作平干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十二前书赵州昭庆注汉广河县 案通典作广阿县 及高南巨鹿郡案通典作及高齐 赵州柏乡注汉高栾县故城案通典作南䜌
    五四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十四前书博陵郡东南到尧阳郡 案通典作饶阳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十七前书河闲郡瀛州注汉属涿郡后汉为河闲国晋因之 案通典作汉属涿郡后为河闲国后汉及晋因之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十九前书深州安平注汉贯县 案通典作汉旧县 鹿城注汉旧县故城在西南案通典作汉贳县城在西南又有汉湟城在东案通典作鄡城鄡音苦尧反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二十前书易州遂州 案通典作遂城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二十二前书幽州蒯燕国都 案通典作蓟燕国都 幽州昌平注古居庸关在县西北齐改为纳疑案通典亦作纳疑唐书地理志注作纳款关读史方舆纪要引通典正作纳款昌平山水记亦引作纳款
    五五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二十六前书川渔阳郡西南到范阳郡雍奴县界 案通典作安次县界 蒯州注析幽州置蒯州案通典皆作蓟州 蓟州渔阳七国时属燕燕后以为右北平郡案通典作七国时属燕燕后汉为右北平郡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二十七前书北平郡北至上洛北百八十里东南到榆林关百八十里 案通典作北至塞百八十里东南到临渝关百八十里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三十前书蒲州河东注秦晋战于河曲郡其地也 案通典作即其地也 猗氏注济河图令狐案左氏传作围令狐
    五六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三十五前书泽州晋城注汉曰高都尉 案通典作高都县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三十六前书上党郡西南到阳城郡沁县界 案通典作沁源县界潞州后周后置潞州案下后字通典所无长子注周史新甲所封案通典作辛甲
    五七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四十四前书并州文水注有泌水文水 案通典作有沁水文水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四十七前书岚州合河注合和关在北 案通典作合河关在北
    五八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五十前书朔州下刘琨表以鲜卑倚卢为大单于 案通典作鲜卑猗卢 云中郡西至东天郡五十里案通典作东尖谷
    舆图部汇考三十八之五十一前书云中郡东北到阿谷三百四十里蕃界 案通典作东北到阳阿谷蕃界三百四十里 单于 东至案通典作单于府 单于大都护府下又移浣海都护府于碛北案通典作瀚海
    第〇五八册〇一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一前书兖州川曰河沛案通典作河泲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二前书灵昌郡东南到济阴 案通典作到济阳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三前书胙城注古传曰案通典作左传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四前书濮州雷泽汉郕阳县 案通典作成阳县 濮阳注寒泉在县东南浚城在案通典作寒泉在县东南有古浚城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五前书长清注齐二窌邑 案通典作石窌邑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七前书博平郡东北到平原郡及县界 案通典作平原郡界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八前书博平郡聊城又有汉庄平县故县 案通典作茌平县故城武水汉阳平县也案通典也作地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九前书西狩获麟亦在此也 案通典作亦在此地
    〇二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十一前书乐安郡滴河案通典作啇河注啇音滴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十四前书清河郡清阳注刘昭又云在北海郡博昌县而未知孰是案通典作博昌县西未知孰是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十七前书北海郡寿光古纪台城在县西南 案通典作古纪国城博昌注周礼曰川曰沛案通典作曰泲 今清河郡即贝邱县也案通典作在今清河郡贝邱县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十八北海郡临朐注晏弱城东阳州逼莱齐境上邑汉邑 案通典作城东阳以逼莱无汉邑二字 齐州景帝改为济南郡乐安郡地宋亦为济南郡案通典作景帝改为济南郡后汉晋因之宋亦为济南郡
    〇三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二十一前书诸城汉东武郡 案通典郡作县 琅琊山案通典下有秦始皇幸齐遂登琅琊累台山上十三字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二十二前书莱州掖注祠三山汉武帝元封元年旱祷之 案通典祠三山下有为阴主有万里沙七字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二十三前书登州蓬莱案通典有注二十八字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二十六前书彭城郡丰汉高帝大邑亦汉旧县 案通典作汉高帝所生邑亦旧县
    〇四叶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二十九前书鲁郡瑕邱注又有汉楚县故城 案通典楚作樊
    舆图部汇考三十九之三十二前书琅琊郡新太注其山堂阜在县东也 案通典作堂阜在县东
    〇五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之七前书濠州锺离注因是引东面二冶 案通典作引东西二冶
    舆图部汇考四十之九前书寿州安丰注叔敖作朝思陂 案通典作期思陂
    〇六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之十一前书和州历阳注以距曹公 案通典距作拒
    舆图部汇考四十之十三前书舒州古睆国也案通典作皖凡六字 怀甯注有儿水案通典作皖水
    舆图部汇考四十之十六前书弋阳郡殷城汉期恩县地 案通典作期思县
    〇七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之二十四前书湖州下守封寓之山 案通典作封禺之山 湖州乌程注隋废东迁县入案通典作隋废郡并东迁县入焉 武康注吴乃改会稽之馀既案通典作馀暨 封山万山案通典作禺山
    舆图部汇考四十之二十五杭州领县八 案通典八作九 钱唐注蔽不复取案通典作谲不复取 石膏山敷用为最案通典作药用为最
    舆图部汇考四十之二十六前书盐官临平湖案通典无下三字 新城后应增馀杭一县
    〇八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之二十八前书会稽郡东北到浃邱海际 案通典作浙江海际
    舆图部汇考四十之三十一前书临海郡临海汉合浦县地 案通典作回浦县 有天台山案通典此四字在始丰下 缙云郡北至枣阳郡案通典作东阳郡
    舆图部汇考四十之三十五前书衢州玉山有玉山崖 案通典作玉山岭
    〇九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之三十七前书江州寻阳云庐山 案通典作匡庐山
    一〇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之四十六前书汀州领县三长汀龙岩甯化 案通典作领县二长汀甯化查龙岩甫见于漳浦郡不应又属于此
    舆图部汇考四十之四十七前书潮阳郡西至海丰郡汝丰县 案通典作海丰县
    舆图部汇考四十一之一前书江汉同归于海案通典作朝宗于海
    舆图部汇考四十一之二兼分入淮南道今岭南道 案通典作及岭南道 江陵郡西南到夷陵郡建安县案通典作远安本书夷陵郡亦作远安
    舆图部汇考四十一之三前书江陵郡松滋注北接大江 案通典作北枕 当阳注左传曰楚攻王师于漳澨案通典作楚文王
    一一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一之五前书硖州长扬注佷音𢘆出𢘆山 案通典作出药草
    舆图部汇考四十一之八前书郢州西魏分蜀安州 案通典作分属 京山注西魏置新州案通典作置温州
    舆图部汇考四十一之十一前书汉阳郡西北到安陵郡 案通典作安陆郡
    一二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一之十六前书岳州巴陵注有石山洞庭湖 案通典作君山
    舆图部汇考四十一之二十前书道州永明注有永明郡 案通典作有永明岭
    一三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一之二十五前书黔中大唐为黔州 案通典作复为黔州
    舆图部汇考四十一之二十七前书思州思川案通典作思王
    舆图部汇考四十一之三十前书施州建始 案通典建始下有汉巫县地四字
    舆图部汇考四十一之三十一前书涪川郡南至甯夷郡思川县 案通典作思王
    一四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二之一前书篇首后属以建甯太守遥领交州 案通典属作蜀
    舆图部汇考四十二之二前书广州增城注吴置东官郡 案通典作东莞后东官亦作东莞
    舆图部汇考四十二之三前书广州清远注滇阳硖又滇阳县 案通典皆作浈阳 始兴郡西北到南海郡界案通典作南陵
    舆图部汇考四十二之四前书韶州化仁滇昌翁源陈清远郡 案通典作仁化浈昌翁源陈清远县 海丰郡东至湖阳郡案通典作潮阳后东南到湖阳郡皆是潮阳
    一五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二之五前书循州宋属南海东官永平三郡地 案宋有东官郡此官字是通典莞非
    舆图部汇考四十二之六春州阳春汉高县地案通典作汉高凉县地
    舆图部汇考四十二之十一前书高州炀帝初州郡属高凉永熙二郡 案通典作州废属高凉永熙二郡
    一六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二之十六前书昭州恭城有荥山山多目容 案通典作山多乳穴
    舆图部汇考四十二之十七前书蒙州领县二立山纯义 案通典作领县三立山纯义东区注云并汉荔浦县地
    一七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二之二十四前书融水郡西南到羁縻州二十五朗甯郡西南到羁縻州 案通典于阙处皆作左州
    舆图部汇考四十二之二十七前书甯仁郡东北到平琴郡 案通典作东北到常林郡
    舆图部汇考四十二之二十八前书田州大唐为横州 案通典作大唐为田州
    二三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三之二十四五代史职方考威州下甯州之木波 案五代史作末波
    二四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四之三文献通考刑州尧山有泯水 案通考作泜水 平乡古大广之野案通考作古大鹿之野 巨鹿有广泽河案通考作广阿泽
    舆图部汇考四十四之四前书定州新乐有派水 案通考作泒水
    舆图部汇考四十四之七前书雄州西河之地置三关 案通考作两河
    二五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四之九前书并州文水汉大林县 案通考作大陵
    二六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四之十九前书顺州宾义属顺义县 案通考作顺义郡
    舆图部汇考四十四之二十二前书济州郓城有农水 案通考作濮水
    舆图部汇考四十四之二十七前书澶州临河有旄山 案通考作旄邱
    二七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四之三十前书莱州莱阳县注后汉改 案通考作后唐改
    二九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四之四十八前书吉州新淦有玉笋山永新有胜业山 案通考作玉笥山作胜业水
    舆图部汇考四十四之五十前书福州候官有蝉邱 案通考作有螺江
    三〇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五之六前书全州清湘有湘山浮穴 案通考作乳穴
    三一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五之十五前书亳州酂有龙元城 案通考作龙亢城
    三五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五之四十八前书环州以甯州木坡马岭二县隶焉 案通考作二镇 秦州成纪有朱固山案通考作朱圉山
    舆图部汇考四十六之一辽史苪奚部曰徒河州 案辽史作芮溪部
    三六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六之十三前书饶州匡义军临河县本丰永县人 案辽史作本永丰县人
    四一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七之十四前书宋王曾上契丹事曰清和后易之 案辽史作请和后易之
    四二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七之十九前书滦州下见山神俞鬼 案辽史作俞儿
    四六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八之二十二宋史顺昌府旧州 案宋史作旧隶州
    五六叶 舆图部汇考四十九之五十三前书兰州龛谷砦北至定边城 案宋史作至定远城
    舆图部汇考四十九之五十四前书京玉关注北至西六岭分界 案宋史作六岭
    五七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之三前书平江府吴江望 案宋史作吴江紧
    五八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之八前书衢州信安本常川县 案宋史作常山
    舆图部汇考五十之十一前书亳州县七佚蒙城
    五九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之十七前书招信军天长注末十三年复为县 案宋史县下有隶字 淮安军五河注有泾驰崇淮案宋史驰作沱崇作漴
    六二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之四十一前书辰州下废明溪丰溪会溪 案宋史会溪作余溪
    第〇五九册〇一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一之四前书汀州上杭有中寮金场 案宋史作锺寮下同
    舆图部汇考五十一之七前书成都府开禧元年置宣抚罢制司未几两司并置后罢宣抚仍制置制置大使 案宋史作置宣抚罢制置司下作仍置制置大使
    舆图部汇考五十一之八前书崇庆府永康蜀祈青城地置 案宋史作蜀析青城地置
    〇二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一之十六前书石泉军龙安宝祐为后军治所 案宋史作后为军治所
    舆图部汇考五十一之十七前书潼川府贡绫曾青空青 案宋史作贡绫缯绢
    〇三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一之二十一前书叙州羁縻州哥陵州 案宋史作可陵州 泸州注元丰元年废白艻砦案宋史作二年
    舆图部汇考五十一之二十四前书合州赤水中 案宋史作中下
    舆图部汇考五十一之二十五前书荣州荣德注旧名旭州又省公升县为镇 案宋史旭州作旭川公升作公井
    〇四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一之三十三前书金州县六案宋史作县五
    〇五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一之四十三前书伦于偏方殆将百年 案宋史作沦于偏方
    〇六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二之一前书广州贡藤箪 案宋史作藤簟
    舆图部汇考五十二之二前书韶州领县六曲江翁源乐昌仁化建福乳源 案宋史作领县五建福县之后有南渡后无建福增县一乳源云云
    一一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三之二十一金史大同府大同注干城外郭 案金史作平城外郭
    一二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三之二十三前书抚州柔远注苑比羊城 案金史作苑北
    一三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三之三十四前书涿州定兴有白马河 案金史作巨马河
    一四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三之四十一前书开封府杞镇一围城 案金史作圉城
    舆图部汇考五十三之四十五前书唐州泌阳有沣水 案金史作醴水谨案
    敕撰大清一统志皆作醴水
    舆图部汇考五十三之四十七前书河南府芝田有轩辕山 案金史作轘轩山疑两书各得其一字
    敕撰大清一统志芝田故城在今巩县西南轘辕山在巩县境疑是轘辕
    舆图部汇考五十三之四十九前书亳州城父有父水 案金史作殳水谨案
    敕撰大清一统志江南颍州府漳河注水经注漳水东北流径城父县故城西侧城东北流入涡俗又谓之欠水寰宇记欠水在城父县东录此以备参考
    一五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三之五十前书息州褒信本隶汝州 案金史作本隶蔡州
    舆图部汇考五十三之五十七前书河北西路天会七年析为西安府 案金史作西路府行唐有玉仙山案金史作玉女山
    舆图部汇考五十三之五十八前书沃州平棘甯晋皆有凌水 案金史作皆有洨水
    一六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三之六十一前书中山府新乐有派水 案金史作泒水
    一七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四之四前书淄州邹平有啀店镇 案金史作崖店镇
    舆图部汇考五十四之五前书莱州即墨枯水曲里盐场 案金史作即墨沽水
    舆图部汇考五十四之八前书邳州下邳有冰水 案金史作有沭水
    舆图部汇考五十四之九前书泰安州莱芜有嬴汶水 案金史作瀛汶水谨案
    敕撰大清一统志引金史作嬴汶
    舆图部汇考五十四之十三前书天会六年析河为南北路 案金史作析河东为南北路领节镇三防御一案金史无防御一三字查管州实防御应有
    一八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四之十七前书岚州置镇西节度 案金史度下有使字
    一九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四之三十一前书德顺州洛水 案金史作水洛
    二二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五之七元史保安州金为兴德府 案元史作德兴府
    舆图部汇考五十五之十一前书保定路曲阳古桓州地 案元史作恒州
    二三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五之十九前书顺德路南河案元史作南和
    二五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五之三十六前书德州齐河金创置此州 案元史作此县
    二八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六之六前书瑞州拨频海荒闲地 案元史作濒海
    三五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七之三十前书夔路又以开达送山三州来属 案元史作开达梁山
    三七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八之二前书中庆路昆明注张立道为劝农使 案元史作为大理等处劝农使 富民注至元四年立黎灢千户十二年立县案元史作即黎灢立县
    舆图部汇考五十八之三前书嵩明州邵甸注旧地名为东甸以朿为邵 案元史作旧地名为朿甸
    三八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八之十二前书广南西路兰州注隶茶罕章管民官 案元史作察罕章
    三九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八之十五前书曲靖宣抚司南甯注至段氏乌蛮莫弥部酋据五城 案元史作据石城
    四一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八之三十二前书大理金齿等处都元帅府下录司事 案元史作录事司
    四四叶 舆图部汇考五十九之二十二前书兴化路兴化后移于莆田县为属邑 案元史作此县为属邑
    四五叶 舆图部汇考六十之一前书龙兴路下十九年复立罢宣慰司二十一年改隆兴府为龙兴案元史作罢宣慰司隶皇太子位
    五八叶 舆图部总论一之十二舆地广记景州北景县案今行影刊宋本舆地广记正阙此数叶淮南子墬形训南方曰都广曰及户 案淮南子作反户
    舆图部总论一之十三吕氏春秋禹东至抟木之地 案吕览作搏木 淮南子墬形训东南方曰皮母之山 案淮南子作波毋
    五九叶 舆图部总论一之十八汉书地理志县邑千三百二十四 案汉书作一十四
    六二叶 舆图部总论一之四十四通鉴地理通释今荆襄邓商复郢隋唐岐归均房 案地理通释作峡归均房
    舆图部总论一之四十六前书钦浔瀼笼田武𡑡澄 案地理通释作田武环澄 通典开元一十一年分为十五道案原作二十一年
    第〇六〇册〇一叶 舆图部总论二之八前书合山林川泽宫室除巷所占之地 案原作涂
    〇二叶 舆图部总论二之十五前书秦汉以还河堤履坏 案原作屡坏
    〇四叶 舆图部总论三之二古今治平略禹乃使大章步自东西至于西极 案原作步自东极至于西极
    舆图部总论三之六前书东逾蟠水 案原作蟠木
    〇五叶 舆图部总论三之九前书兖州其泽薮曰野 案宜作大野
    舆图部总论三之十三前书万里广输 案宜作广轮 然则黄帝禹舜之后案原作盛
    舆图部总论三之十四前书使其易地讵不皆然则后王之时所以不及古先哲王之盛者案讵不皆然然字下应再有然字
    〇六叶 舆图部总论三之二十三前书太延以后东平辽东西平姑城 案姑城史无所见疑是姑臧
    舆图部总论三之二十六前书王敦苏峻踵逆上游 案游当作游
    〇八叶 舆图部总论三之三十七前书谢幼度亟战而败苻坚 案幼当作幻
    一二叶 舆图部艺文之七地理通释序邹虞之为梁邹案原作驺虞之为梁邹
    一四叶 舆图部艺文之三十大明一统赋为上栋下坛之礼 谨案
    御定历代赋汇作为上栋下坛之礼
    一六叶 舆图部纪事之二匈奴传各俱其边为瓯脱 案汉书作各居
    一九叶 舆图部杂录之二战国策苏秦说楚威王曰北有分泾之塞 案战国策作汾陉之塞
    三〇叶 建都部汇考三之五魏书平阳郡公丕传古昔圣王不必悉举中原 案魏书作不必悉居中原
    三五叶 建都部总论一之三白虎通京师篇不日有能然后居其位 案白虎通作必曰有能然后居其位
    四〇叶 建都部总论二之八唐书郭子仪奏后有清浊渭河之固 案原作清渭浊河
    四四叶 建都部艺文一之五班固两都赋混建章而外属 案文选作连外属
    四五叶 建都部艺文一之十前赋穷览万国之有无 案文选作躬览 祲威盛容案文选作寝威李善注寝或为侵
    建都部艺文一之十一前赋奔走来宾 案文选作奔走而来宾 乃盛礼兴乐案文选作尔乃
    建都部艺文一之十三前赋今将授子五篇之诗 案文选作授子以五篇之诗
    四六叶 建都部艺文一之十八张衡西京赋怵悼栗而耸兢 案文选作怂兢
    建都部艺文一之二十二前赋竿殳之所揘觱案文选作揘毕
    建都部艺文一之二十四前赋垂鼻辚輑 案文选作辚囷
    四九叶 建都部艺文二之七左思蜀都赋是故游谈者以为美 案此文选六臣注本李善注作以为誉
    建都部艺文二之八吴都赋旁魄而论都邑抑非大人之所壮观也 案此亦六臣本李善注无邑字所字
    五〇叶 建都部艺文二之九前赋鱼鸟聱取 案文选作聱耴李善注耴牛乙切
    建都部艺文二之十前赋重葩掩叶 案文选作殗叶六臣注于劫切 缘叶翠茎冒霜停雪案文选作绿叶
    建都部艺文二之十五前赋忘其所以睒 案文选作李善注式乙切 魂褫义慑而自踢䟮者案文选作踼李善注徒郎切
    建都部艺文二之十八前赋而与夫寻木龙烛也 案六臣本作寻李善本作桪木
    五一叶 建都部艺文二之十八魏都赋蛮陬夷落译导而通者 案六臣本有者字李善注无 而子大夫之贤案李善本贤下有者字
    建都部艺文二之二十前赋是以兆朕振古 案文选六臣注引许慎曰眹兆也是原作眹
    建都部艺文二之二十一前赋典玺诸吏 案文选作储吏 飞陛下辇而径西案文选作方辇
    建都部艺文二之二十三前赋内则街衢辐凑案李善本作街冲引杜预左氏传注曰冲交道也齿容反
    五二叶 建都部艺文二之二十七前赋榷惟庸蜀与鸲鹊同窠 案李善本作榷
    建都部艺文二之二十八前赋泉流迸集而映咽 案文选作咽李善注乌朗反
    建都部艺文二之二十八前赋风俗以惈为嬧 案李善本作为婳注引说文曰婳静好也音画
    建都部艺文二之三十三庾阐扬都赋牙簟列文于象齿 谨案
    御定历代赋汇作裂文
    五三叶 建都部艺文二之三十七李庾两都赋对天伏以司戈 谨案
    御定历代赋汇作对天仗以司戈
    五六叶 建都部艺文三之十六周邦彦汴都赋心駥神悸 谨案
    御定历代赋汇作心骇神悸
    五七叶 建都部艺文三之二十四汴都赋捼锋露 谨案
    御定历代赋汇作古文抽字
    六〇叶 建都部艺文三之五十七程大昌五代都雍总说祈来泉 案原作祈年
    第〇六一册〇七叶 建都部艺文四之五十九董应举皇都赋四百重归景运复兮 谨案御定历代赋汇作胡运竭兮
    一〇叶 建都部纪事之四汉书翼奉传于以永世延祚亦不优乎 案汉书作不亦优乎
    一一叶 建都部纪事之五后汉书王景传莫不眷然伫丘西望 案后汉书作伫立西望
    一三叶 建都部纪事之二十五宋史纪事本末和州防御使马 案非字纪事本末作马扩
    建都部纪事之二十六前书留重臣使行江南案纪事本末作使镇江南
    二四叶 留都部艺文一之二张衡南都赋巨蚌函珠驳虾委蛇 案文选李善注瑕与虾古字通是原作驳瑕也
    二五叶 留都部艺文一之十四王仲旉南都赋顾电鬣之下垂 谨案
    御定历代赋汇作颀霓鬣之下垂
    二六叶 留都部艺文一之十八前赋斯马落帆 谨案
    御定历代赋汇作嘶马落帆
    留都部艺文一之十九吴芾疏距不可少驻建康 案距当作讵 小雅车攻四牡既驾案原作四黄
    三一叶 关隘部汇考一之二十二南阳府鸦路镇关在南台县东北 谨案
    敕撰大清一统志在南召县
    三二叶 关隘部汇考一之三十四沁州昴车关 谨案
    敕撰大清一统志作昂车关
    关隘部汇考一之三十七平凉府制胜关旧号大振门 谨案
    敕撰大清一统志作大震
    关隘部汇考一之三十八秦州石𣖜关 谨案
    敕撰大清一统志作石榴关 礼县尖坌关谨案
    敕撰大清一统志作尖岔关
    三三叶 关隘部汇考一之四十八雅州八步关 下无在何县注 谨案
    敕撰大清一统志八步关在芦山县东北二十里
    三四叶 关隘部汇考二之三东关西关南关北关俱州 案无州宜作颍州
    三八叶 关隘部汇考二之三十九曲靖府三坌关 谨案
    敕撰大清一统志作三岔关
    三九叶 关隘部汇考二之四十二永昌府神护关在盏西邮中山 谨案
    敕撰大清一统志作邦中山 虎路关在邦杭山谨案
    敕撰大清一统志作虎踞关
    关隘部汇考二之四十五景东府母瓜关 景兰关 下无注 谨案
    敕撰大清一统志母瓜关在府城南一百里景兰关在府城东南一百二十里 丽江府丘塘关谨案
    敕撰大清一统志在旧宝山州境
    第〇六二册一七叶 陵寝部纪事之三南史宋武帝纪帝由是益自贞 案南史作帝由是益自负
    二四叶 冢墓部汇考一之九方言冢自关而东谓之甘又大者谓之甘 案卢文弨校刻方言本引据宋刻两甘字皆作业古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