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便学品第五十五 六百卷大般若经初会一瞥
愿喻品第五十六
作者:杨宗翰
坚等赞品第五十七

若诸有情能发无上正等觉心,听闻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诸馀有情皆应愿乐,所获功德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不能及故。

天帝释愿自利利他,既自证究竟涅槃,亦当精勤令未证者皆同证得。

佛告天帝释言:“㤭尸迦!我此三千大千世界可知斤两, 是随喜福不可称量。复次,㤭尸迦!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合为一海,若复有能取一毛发析为百分,取一分端沾彼海水可知渧数,是随喜福不可数知。

天帝释说诸菩萨功德善根不随喜者,当知皆是魔所魅著。

于诸菩萨功德善根深生随喜,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之功德。于初发心、久发心、于不退转地、于一生所系菩萨摩诃萨功德善根随喜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不应执著即心离心,亦不应执著即心修行修行离心。

菩萨摩诃萨能以如幻心证无上正等菩提?菩萨摩诃萨非不依般若波罗蜜多能证无上正等菩提,虽非离法能证离法,而证无上正等菩提,非不依止甚深若波罗蜜多。是故菩萨摩诃萨众欲得无上正等菩提,应勤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诸菩萨摩诃萨所行法义极为甚深,能为难事。一切法无分别,云何而有五趣差别?复有贤圣位异?

有情颠倒烦恼因缘,造作种种三业,由此感得欲为根本业异熟果,依此施设五趣差别。

参阅对照

本品内容可参阅以下注疏或版本:

Template:CC BY-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