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受品第二十九 六百卷大般若经初会一瞥
校量功德品第三十
作者:杨宗翰
随喜回向品第三十一

般若波罗蜜多既不可取,无色、无见、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汝云何取?所以者何?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与一切无漏法。

般若波罗蜜多不与诸佛法,不舍异生法;不与菩萨法,不舍异生法;不与独觉法,不舍异生法;不与声闻法,不舍异生法;不与无为界,不舍有为界。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与一切无漏法。

般若波罗蜜多无相无状无言无说,一切法亦无相无状无言无说。说无所得六波罗蜜多,如是名为宣说真正六波罗蜜多。一切有情大族贤圣、善法、无漏法皆由菩萨摩诃萨故而得出生。

佛于般若波罗蜜多修学故,得一切智智及相好身。供养般若波罗蜜多更胜供养窣堵波。不可思量、不可宣说、上、无上上、无等、无等等一切智智,皆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出生故。

赡部洲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少分人修一切无漏法。不行、学、修、习一切无漏法,极少分人成就佛、法、僧证净。

何谓摄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馀胜善法?所谓六波罗蜜多乃至一切相智;若馀无量无边佛法,是谓摄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馀胜善法。于馀随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蕴、处、界等无量法门,亦应听闻、受持、读诵、如理思惟,不应非毁令于无上正等菩提而作留难。

如来昔住菩萨位时,常勤修学一切无漏法。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离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至心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广为有情宣说流布,或有书写种种庄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复以种种上妙供而为供养。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缘所生福聚,甚多于彼无量无边。

善男子、善女人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当知则为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由此般若波罗蜜多,总能摄藏一切善法。

若有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则令三宝种不断。由三宝种不断绝故,便有一切无漏法出现于世。由此诸天应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般若波罗蜜多。

佛告天帝释言应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多。

因般若波罗蜜多故一切善法出现世间。依因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大咒王故,有菩萨摩诃萨世间

显现。依因菩萨摩诃萨故,一切无漏法、圣贤世间显现。依因菩萨摩诃萨故,一切世间一切无漏法药草物类皆得增明。

菩萨摩诃萨能出生一切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无上乘故。

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至心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书写、解说、广令流布,当得成就未来诸功德胜利。

众多外道梵志为求佛过。天帝释诵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恶魔退还本所。

会中诸天合掌恭敬俱白佛言愿此般若波罗蜜多在赡部洲人中久住。

诸佛所得一切智智不异般若波罗蜜多,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异诸佛一切智智。诸佛所得一切智智与此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无二亦无二分。

何缘不广称赞无漏法,但广称赞般若波罗蜜多?

以无二为方便、无生为方便、无所得为方便,修习一切无漏法,是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一切无漏法。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及所回向一切智智,与一切无漏法为所依止,为能建立,令得生长故,此般若波罗蜜多于彼布施乃至静虑波罗蜜多为尊为导故,佛但广称赞般若波罗蜜多。

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至心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解说、书写、广令流布,由此便有一切善业道出现世间。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具足无边胜功德,超过声闻及独觉地,决定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诸声闻、独觉乘法终不称赞,于一切法无所不知,谓能正知都无所有。

善男子、善女人等不离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至心听闻乃至供养。时有无量诸天子等皆来集会护持。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于四众中宣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心无怯怖不为一切论难所屈等等功德。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种种庄严置清净处,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时众来是处观礼、读诵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右绕礼拜、合掌而去。假使充满此赡部洲佛设利罗以为一分,书写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复为一分,此二分中汝取何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及三千界佛设利罗,皆从般若波罗蜜多而出生故。

般若罗蜜多既不可取,无色、无见、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汝云何取?所以者何?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与一切无漏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随二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二相

故。如是一切无漏法亦不随二行。如是一切无漏法亦无二相故。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与诸菩萨摩诃萨行及所证得一切智智为因、为缘,为所依止,为能引发。

般若波罗蜜多无相无状无言无说,一切法亦无相无状无言无说。

假使充满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佛设利罗以为一分,书写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复为一分,此二分中我意宁取如是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与诸如来、应、正等觉平等无二无二分故。

何等善男子、善女人等,决定当住菩萨摩诃萨不退地?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至心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广为有情宣说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于当来世不堕地狱、傍生、鬼界、边鄙、达絮、蔑戾车中,常具诸根聪明端正,不堕声闻及独觉地。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具足无量殊胜功德,亦能引发世、出世间无量清净殊胜功德。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功德分限难可称赞。

佛设利罗是极圆满一切无漏法、永断一切相续烦恼习气等等所薰修故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则为增长一切佛法,亦为摄受世、出世间一切富贵安

乐自在,如是已为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佛设利罗。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应以法性于诸如来、应、正等觉修随佛念。法性有二: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云何名为有为法性?

谓如实知我智、十六知见智、乃至若杂染法智、清净法智,诸如是等无量门智,皆悉名为有为法性。

云何名为无为法性?

谓一切法无生无灭、无住无异、无染无净、无增无减、无相无为无性自性。

云何名为无性自性?

无如是等无量门性,空、无所有、无相、无状、无言、无说、无觉、无知,如是名为无性自性。如是诸法无性自性,皆悉名为无为法性。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秘密藏中,广说三乘相应法故。如是所说由世俗故,非胜义故。如是般若波罗蜜多非般若波罗蜜多、非非般若波罗蜜多。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波罗蜜多,是无上波罗蜜多,是无等等波罗蜜多。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都无自性亦不可得,能得、所得及二依处性相皆空不可得故。

菩萨摩诃萨为但行般若波罗蜜多,亦行馀五波罗蜜多耶?

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为方便,具行六波罗蜜多。

供奉佛设利罗与书写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施他受持、广令流布。此二福聚何者为多?此二福聚后者为多。

当知般若波罗蜜多即是如来、应、正等觉,当知如来、应、正等觉即是般若波罗蜜多;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

依般若波罗蜜多精勤修学,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教诸世界一切善法段始于此。书写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施他读诵,若转书写、广令流布所获福聚最胜。

教化一有情住诸贤圣法,以令趣无上正等菩提所获福聚最胜。

由此般若波罗蜜多秘密藏中所说法故,世间便有四大族、诸天乃至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及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施设可得。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以种种巧妙文义,宣说开示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成就无量无数无边不可思议大功德聚。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不能圆满六波罗蜜多。

菩萨摩诃萨云何能满六波罗蜜多?

以无所得为方便故,以三轮体空修能圆满六波罗蜜多。

有所得六波罗蜜多名说相似六波罗蜜多。以有相为方便、有所得为方便及时分想,教他修学六波罗蜜多,是为宣说相似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说无所得般若、静虑、精进、安忍、 净 戒、布施波罗蜜多,如是名为宣说真正般若、静虑、 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

令住四果与教授般若波罗蜜多后者得福孰多于前不可计数。菩萨摩诃萨随其所须种种资具所摄受故,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一切有情大族贤圣、善法、无漏法皆由菩萨摩诃萨故而得出生。

参阅对照

本品内容可参阅以下注疏或版本:

Template:CC BY-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