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说品第六十二 六百卷大般若经初会一瞥
巧便行品第六十三
作者:杨宗翰
遍学道品第六十四

菩萨行者,谓为无上正等菩提故行,是名菩萨行。菩萨摩诃萨当于一切法空行菩萨行。

佛陀以何义故名为佛陀?

能如实觉一切法相,所谓无相,故名佛陀。

菩提以何义故名为菩提?

诸佛所有真净妙觉,诸佛由此现觉诸法一切种相,故名菩提。

菩萨摩诃萨为菩提故,行一切无漏法时,于一切法无益无损、无增无减、无生无灭、无染无净。

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以二故摄受一切无漏法。

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以二故超诸声闻及独觉地,不以二故趣入菩萨正性离生,不以二故修行菩萨十地正行,不以二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一切愚夫异生皆依二故,所起种种善法不得增长。

菩萨摩诃萨行不二故,从初发心乃至最后心起,一切时善法增长。菩萨摩诃萨不为善根故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亦不为不善根故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欲疾证得一切智智,应勤恭敬供养诸佛,摄受圆满殊胜善根,常求亲近真善知识恒无厌倦。

菩萨摩诃萨远离方便善巧力故,虽已恭敬供养诸佛,种植圆满殊胜善根,得真善友多所摄受,而不能得一切智智。

何等名为方便善巧?

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是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自相皆空,无起、无成、无转、无灭,入诸法相,知一切法无作、无能,入诸行相。方便善巧成就六波罗蜜多,诸有所为定能证得一切智智。如是方便善巧,皆由般若波罗蜜多而得成就。

从初发心如何修行布施波罗蜜多?

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虽行布施而不忻求施所得果,谓不贪著由施所得诸可爱境,亦不耽求由施所得生死胜报,但为救护无救护者,及欲解脱未解脱者,修行布施波罗蜜多。

从初发心如何修行净戒波罗蜜多?

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受持净戒。虽行净戒而不忻求戒所得果,谓不贪著由戒所得诸可爱境,亦不耽求由戒所得生死胜报,但为救护无救护者,及欲解脱未解脱者,修行净戒波罗蜜多。

从初发心如何修行安忍波罗蜜多?

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学安忍。虽行安忍而不忻求忍所得果,谓不贪著由忍所得诸可爱境,亦不耽求由忍所得生死胜报,但为救护无救护者,及欲解脱未解脱者,修行安忍波罗蜜多。

从初发心如何修行精进波罗蜜多?

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虽行精进而不忻求勤所得果,谓不贪著由勤所得诸可爱境,亦不耽求由勤所得生死胜报,但为救护无救护者,及欲解脱未解脱者,修行精进波罗蜜多。

从初发心如何修行静虑波罗蜜多?

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学诸定。虽行静虑而不忻求定所得果,谓不贪著由定所得诸可爱境,亦不耽求由定所得生死胜报,但为救护无救护者,及欲解脱未解脱者,修行静虑波罗蜜多。

从初发心如何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学般若。虽行般若而不忻求慧所得果,谓不贪著由慧所得诸可爱境,亦不耽求由慧所得生死胜报,但为救护无救护者,及欲解脱未解脱者,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如是名为方便善巧,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方便善巧,诸有所为定能证得一切智智。诸菩萨摩诃萨应行般若波罗蜜多,诸有所为不求果报。

参阅对照

本品内容可参阅以下注疏或版本:

Template:CC BY-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