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御定宋史筌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御定宋史筌卷二十六 尊贤阁编 志第十八 礼八 宾礼 百官相见 朝使宴饯 时节馈廪 群臣上表宰臣赴上 朝省集议 臣僚上马出节呵引录先代后 录先圣后君长来朝契丹使见辞 夏使见辞高丽使见辞金使见辞 诸国使见辞诸国朝贡 百官相见干徳二年诏曰职位肇分轨仪有序冀 等威之斯辨在品式之惟时凡进见宰相参候长吏 既为総摄合异礼容晋天福周显德中比较品数著 为条纲宜稽旧仪详具定法翰林承旨陶谷等奏两 省官除授假使出入并参宰相起居郎以下参同舎 人五品以上官遇于途敛马侧立须其过常侍以下 遇三公三师尚书令引避遇㒒射敛马侧立御史大 夫中丞皆分路行起居郎以下避仆射遇大夫敛马 侧立中丞兮路尚书侍郎郎中贠外并参三师三公 令仆射郎中贠外兼参左右丞本行尚书侍郎及本 辖左右司郎中贠外御史大夫以下参三师三公尚 书令中丞兼参大夫知杂事参中丞三院御史兼知 杂及本院之长大夫避尚书令以上遇仆射敛马侧 立而避大夫遇尚书丞郎两省官诸司三品以上金 吾大将军统军上将军皆分路馀官遇中丞悉引避 知杂兼避中丞遇左右丞敛马侧立馀皆分路郎中 及少卿监大将军以下皆避知杂三院同行如知杂 之例少卿监并参本司长官丞参少卿诸司三品遇 仆射于途皆引避诸卫大将军参本卫大将军东宫 官参隔品凡参者若遇于途皆避当避路者若被宣 召及有所捕逐许横度焉大中祥符五年又命翰林 学士李宗噪详定仪制大略如干徳旧制公参列 拜堂上位高受参者答焉四赤县令初见尹趋庭爱 拜后升厅如客礼内客省使谒宰相枢密使以客礼 阁门使以上列拜皆答客省副使至通事舎人诸司 使枢密承旨不答自枢密副宣徽使皆差降其礼供 奉官殿直教坊使副辞令官伎术官并趋庭倨爱诸 司副使参大使通事舎人参阁门使防御团练剌史 谒本道节帅节度防御团练副使谒本使并具军容 趋庭延以客礼少尹幕府于院长官悉拜防御团练 判官谒本道节帅并趋庭上佐州县官见宰相枢密 使及本属长官并拜扵庭参本府宾幕官及曹椽县 簿尉参令皆拜王府官见亲王如宾职见使长府县 官兼三馆职者见大尹同赤县令六品以下未尝参 官见宰相枢密及本司长官并拜阶上流外见流内 品官并趋庭诸司非相统摄皆称移牒分路者不得 笼街及占中道依秩序以分左右遇于驿舎非相统 摄及名位县隔先至者居之台省官当通官呵止者 如旧式赴台参谢辞尚书侍郎则三院御史各一 贠中丞大夫皆对拜节度使宾客太常宗正卿则御 史一贠中丞大夫皆对拜两使留后至剌史秘书监 至五官正上将军至郎将四厢都指挥及内职军校 遥郡枢密都承旨及内职带正官者四赤县令三京 司录节度行军至副团练幕职官任宪御者皆御史 一贠对拜中丞大夫对揖若曽任中书门下及左右 丞皆不赴加阶勲食邑章服馆阁三司开封府职事 及内职转使额军额亦不赴仆射过正衙日台官大 夫以下舆百官并诣幕次致贺大夫中丞则郎中少 卿监大将军以下亦然 朝觐出使宴饯宋沿五代旧制藩镇牧伯入觐及 被召使回客省赍签赐酒食节度使十日留后七日 观察使五日代还节度使五日留后三日观察使一 日防御使团练使剌史并赐生料节度使以私故到 阙下及步军都虞侯以上出使回者亦赐酒食熟羊 群臣出使回朝见日面赐酒食使相以上枢密使伴 之节度使以上宣徽使伴之团练使昭宣使以上客 省使伴之通判都监以上通事舍人伴之客省引进 四方馆阁门使并本厅就食群臣贺赐衣奉慰并赐 茶酒或赐食外任遣人进奉亦赐酒食自十月尽正 月每五日起居百官皆赐茶酒诸军分校三日一赐 冬至二社重阳寒食枢密近臣禁军大校或赐宴其 第及府署两省五品尚书省四品诸司三品官同列 出使醵钱饯饮枢密节度使相还朝赐宴外苑辞日 赐酒长春殿或赐宴都亭驿 时节馈廪仆射中丞御史节度使观察使留后内 客省使权知开封府正至寒食并赐羊酒立春春盘 寒食神餤饧粥端午粽子伏日蜜沙冰重阳糕并有 酒三伏五日一赐冰四厢都指挥中书舎人统军防 御使团练使剌史客省诸司使枢密承旨以上正至 寒食并赐节料立春奉内朝者皆赐幡胜大中祥符 五年以王旦生曰赐羊酒米面令诸司供帐具乐许 宴亲友遂会近列及给諌史官后以废务非便奏罢 会而赐如故元祐二年冬至诏赐御筵于吕公著第 赐上尊酒香果缕金花以御器劝酒遣教坊乐赐内 帑钱及暮赐烛宣令继烛皆异恩也绍兴十三年秦 桧生曰诏曰以不世之英值难逢之会臣主俱荣其 始生之日可不为天下庆乎乃赐宴 群臣上表通礼守宫设次朝堂文东武西设中书 令位于群臣之北礼曹椽举表案入礼部郎中取授 中书令令即爱表入奏凡正至不爱朝及邦国大庆 瑞上尊号请举行大礼宰臣率文武群臣诣东上阁 门拜表知表官跪授宰臣宰臣跪授阁门使乃由通 进司奏御凡有答诏亦拜爱于阁门获可奏者奉表 称贺其正至枢密使率内班拜表长春殿门外西京 留司百官每五日一上表起居质明并集长寿寺立 班置表于案再拜以遣其春秋赐服及大庆瑞并如 之或令分司官赍诣行在或止驿付南京留司约用 此制若巡幸东京则留司百官亦五日一上表起居 干徳中令有司详定表首太常礼仪院言仆射两省 官品第二太子三师官品第一品位虽高而南省上 台为尊合以仆射充首诏従之 宰臣赴上宰臣亲王使相正衙谢讫出文徳殿便 门至西廊堂后官两省杂事迎参至中书便门两省 官迎班升都堂舆送上官对揖降阶又对拜讫分东 西升㘴于床两省杂事读案堂后官按案搢笏顶笔 判署讫三司使副学士两省官待制升堂展贺百官 先班中书门外上事降阶百官入直省官通班赞致 贺归后堂与参政枢副宣徽使相见会食讫退仆射 本省上日郎中贠外班迎于都堂门内尚书丞郎于 东廊阶上稍近班迎揖金吾将军升阶展贺礼赞引 主事读案讫舆本省御史台四品两省五品诸司三 品以上会食右仆射王旦充玉清昭应宫使故事宰 相凡有吉庆百官皆班贺间以未葺攸司权罢旦赴 上修宫所特赐会自是宫观使副上日皆赐会作乐 旦又以太保平章事为太尉故事三公不兼宰相无 赴上仪特诏就尚书省赴上建隆初中书门下言故 事藩镇带平章事合于都堂视事输礼钱三千贯近 年颇隳曩制自令藩镇带平章者输五百千以给两 省公用诏自令宰相及枢密兼平章侍中中书令者 输三百千藩镇五百千乾德中置参政就宣徽院赴 上枢密使副止上事于本廰后以曹彬兼侍中枢密 使特命赴中书上事大中祥符中诏宰相官至仆射 者并于中书都堂赴上不带平章亦令赴上 朝省集议宋初凡刑政典礼当集议者先下诏都 省当议之官悉集都堂设左右丞于堂东北御史中 丞于堂西北尚书侍郎于东厢两省侍郎常侍给事 諌舎于西厢知名表郎官于堂东监议御史于堂西 南又设左右司郎中贠外于左右丞之后三院御史 于中丞之后郎中贠外于尚书侍郎之后起居司諌 正言于諌舎之后如有仆射御史大夫即于左右丞 中丞之前如更有他官即诸司三品于侍郎之南东 宫一品于尚书之前武班二品于谏舎之南皆重行 异位卑者先就席左右丞升厅省吏抗声揖群官就 㘴知名表郎官以所议事授所司奉诣左右丞左右 丞执卷读讫授中丞中丞授尚书侍郎以次读讫复 授知名表郎官将毕左右丞奉笔叩头揖群官以一 副纸书所议事署字于下授四㘴监议御史命吏告 云所见不同者请不署字如止集本省官㘴如常仪 惟仆射乘马至都堂他官虽同平章事亦止屏外明 道二年尚书议庄献太后升祔省官带内外制兼三 司副使承例移文不赴监议御史段少连奏官带近 职宜有建明不当反自高异议事不集者宜论以违 制诏従之故事尚书省官带知制诰中书奏班簿本 省及御史台了不著籍故谓之绝曹判礼院冯元曰 谋事有大小集官有等差不可使绝曹清列还入分 局常贠请臣僚拟谥止集南省官属或事縁体大敕 召三省台寺御史台言都堂会议列状以品就㘴以 官忽此更张恐非通理且岂可爱禄则繋官定奉而 议事则绝曹为辞礼官吴育请官带近职者别作一 行而㘴若招两制台省诸司诸卫官毕集则各従其 类自作一行书议如其位次诏尚书省议事应带职 官三司副使以上并不赴如遇集议大事令赴别设 㘴次 臣僚上马之制熙宁二年礼院详定近上臣僚及 北使到阙并于御路上行马中书枢密院执政官宣 徽院御史中丞知杂御史左右金吾摄事官清道者 导従呵止依旧式其三司副使以上亦许出节正任 观察使以上舆合出节臣僚并许自宣徳门外至天 汉桥北御路上行马如従驾出入及宗室内庭诸宫 院车骑并不在此限寻诏宰臣亲王使相两府宣徽 使遇入枢密院门许至従南第二门外上下马又诏 宰臣上马枢密院次之诸司又次之左右丞上下马 处并同两省侍郎御史台言右丞王安礼上尚书省 于都堂下马按左右丞上下马于本廰请付有司推 治安礼争论上前以为令日置左右丞为执政官不 应有厚薄左右丞于都堂上下马自此始寻诏执政 官退朝上马宰臣于枢密院馀于隔门外都堂聚议 退左丞于门下侍郎厅右丞于中书侍郎厅品官诣 尚书省上下马依杂压大中大夫以上就第一贮廊 监察御史以上就过道诸六曹尚书侍郎大中大夫 以上就本厅监察御史以上就客位馀并过道门外 政和朝参臣僚上马次序俟皇城门开枢密院入次 三省执政官次一品二品文臣六曹侍郎殿中监开 封尹大司成侍従官两省次百官御史台 武臣出节呵引庆暦中详定其仪制节度使在尚 书下三节节度观察留后在诸行侍郎下两节观察 使在中书舎人下诸卫大将军防御团练使在大卿 监下内客省使比诸司大卿景福殿使比将作监引 进使比庶子在防御使下以上并二节诸州刺史诸 卫将军在少卿监下宣庆四方馆使比少卿宣政昭 宣阁门使比司天监少监诸卫将军上皇城使以下 诸司使比郎中客省引进阁门副使比贠外郎枢密 都承旨在司天少监下阁门使上副都承旨在阁门 使下枢密副承旨诸房副承旨在诸司使下以上并 两人呵引 录先代后建隆元年诏曰虽周德下衰勉従禅让 虞宾在位岂忘烝尝其封周帝为郑王以奉周嗣又 诏曰矧予眇躬建事周室讴歌狱讼虽归新造之邦 庙貌园陵岂忘旧君之礼其周朝嵩庆二陵及六庙 宜令有司以时差官朝拜祭飨乾德六年诏于周太 祖世宗陵寝侧各设庙宇塑像开宝六年周郑王殂 诏辍朝十日素服彂哀葬周恭帝于顺陵诏辍朝参 天圣中录柴贵子肃守礼孙咏及熙愈若拙上善为 三班奉职又录馀庆织为长史助教贻廓等十一人 复其身各赐钱一万嘉祐四年诏令有司取柴氏诸 房中最长一人令岁时亲奉周祀封崇义公给公田 十顷熙寕四年西亰留司御史台司马光言崇义公 柴咏祭祀不以仪式周本郭姓世宗后侄为郭氏后 今存周后则宜封郭氏子孙以奉周祀神宗问王安 石安石曰宋爱天下于世宗柴氏也帝曰为人后者 为之子安石曰为人后于异姓非礼也虽爱天下于 郭氏岂可以天下之故而昜其姓氏所出帝然之政 和中诏曰昔我艺祖爱禅于周嘉祐中择柴氏旁支 一名封崇义公议者谓不当封周然禅国者周而三 恪之封不及礼盖未尽除崇义公依旧外择恭帝后 最长见在者以其孙世世为宣义郎监周陵庙为国 二恪永为定制淳祐九年求隋唐及朱氏李氏石氏 刘氏郭氏之后及吴越荆南湖南蜀汉诸国之孙皆 命以官使守其祀 录先圣后景祐二年诏以孔子四十六世孙宗愿 为国子主簿袭封文宣公至和初太常博士祖无择 言按前史孔子后袭封者在汉魏曰褒成褒尊宗圣 在晋宋曰奉圣后魏曰崇圣北齐曰恭圣后周隋并 封邹国唐初曰褒圣开元中始追谥孔子为文宣王 又以其后为文宣公不可以祖谥加后嗣遂诏封宗 愿衍圣公令世袭焉皇祐初诏以孔氏子孙知仙源 县使奉庙祀治平初用王纲言不以孔氏知仙源县 其袭封人令常任近便官不得去家庙熙宁中以四 十八代孙若蒙为沂州新泰县主簿袭封元祐初朝 议大夫孔宗翰辞司农少卿请依例知兖州以奉祀 又言袭封䟽爵本为侍祠令乃兼领他官不在故郡 请自令无兼他职使在乡里依所请命官以司其用 度立学以训其子孙袭封者専主祠事増赐田百顷 供祀之馀许赡族人赐书置教授教谕其子弟攺衍 圣公为奉圣公删定家祭冕服等制度颁赐之宣和 三年诏宣议郎孔端友袭封衍圣公为直秘阁绍兴 二年四十九代孙孔玠袭封衍圣公其后搢文远万 春洙终宋世皆袭封 外国君长来朝其君长来朝则先遣使迎劳于候 馆使者朝服称制曰奉制劳某国主迎于门外舆使 者俱八升阶使者执朿帛称有制国主北靣再拜稽 首爱币又再拜稽首以土物傧使者再拜受国主送 使者出鸿胪引诣朝堂所司奏闻通事舎人承敕宣 劳再拜就馆翌日遣使戒见日如仪又次日奉见于 乾元殿设黄麾仗宫县大乐典仪设国主位于县南 道西北向又设其国诸官位于其后所司迎引国主 至明徳门外通事舎人引就位皇帝服通天冠绛纱 袍出西房即御位典仪赞拜国主再拜稽首侍中承 制䧏劳再拜稽首敕升㘴又再拜稽首至㘴俛伏避 席侍中承制曰无下拜国主复位次引其国诸官以 次入就位再拜并如上仪侍中承制劳还馆通事舎 人引国主䧏复位再拜稽首出某诸官亦皆再拜以 次出 契丹使见辞自景德元年会盟之后始有契丹国 信使元正圣节朝见大中祥符中定仪注见日皇帝 御崇徳殿宰臣枢密使以下大起居讫舎人引契丹 使副自外捧书匣入当殿前立文武官抬礼物分东 西列于殿下舎人喝文武起居两拜随呼万岁阁门 従东阶䧏至使位揖使跪进书匣阁门跪接舎人爱 之阁门捧书匣升殿当御前进呈内侍拆书授宰臣 进呈讫遂抬礼物出舎人舆馆伴使引其使副至东 阶下阁门下殿揖引同升立御前大使传国主问圣 体通事传译舎人鞠躬传奏讫揖使起皇帝宣阁门 回问国主使跪奏舎人鞠躬当御前奏讫遂揖使起 却引䧏阶至辞见位靣西揖鞠躬舎人当殿通北朝 国信使某官某祗候见引当殿喝拜大起居其拜舞 従本国礼出班谢靣天颜归位喝拜舞蹈讫舎人宣 有敕赐窄衣一对金蹀躞子一金涂银冠一靴一两 衣着三百匹银二百两鞍辔马一跪爱起拜舞蹈出 次通副使如上仪通事舎人次引舎利巳下次引差 来通事分班八合班起居拜舞舎人宣敕赐衣带器 物分班引出皇帝䧏㘴还内宴日使副以下服所赐 承爱引赴长春殿门外并侍宴臣僚祗候内都知奏 班齐皇帝㘴鸣鞭亲王宰执分班舎人引入其使缀 亲王班入舎人通某甲以下唱诺班首奏圣躬万福 喝各就㘴两拜呼万岁分班引上殿皇帝抚问使副 舎人引下殿两拜呼万岁喝就㘴次舎人通事分引 舎利次舎人引差来通事従人并东西分班入拜舞 就㘴班首奏圣躬万福两拜祗候分东西上殿立有 司进茶床内侍酹酒讫阁门鞠躬奏某甲巳下进酒 讫宰臣以下䧏阶以次分班出皇帝䧏㘴还内辞日 并如见仪酒五巡以次起舞蹈两拜呼万岁讫分班 出舎人再引大使当殿两拜讫宣有敕喝好去遂引 出次引副使次引舎利次引差来通事従人俱分班 八舎人唱有敕赐衣服衣着银器分物各应诺跪受 两拜呼万岁分班引出其使副各服所赐再引八当 殿两拜呼万岁讫引升殿当御前立皇帝宣阁门使 授旨传语国主使起立奉授书匣出 夏使见辞岁以正朝圣节入贡政和元年定仪见 日使奉表凾引八殿庭副使随八西向立当殿前跪 进奉表起归位四拜起居舎人宣有敕赐某物兼赐 酒饼跪授箱过兴再拜出次従人当殿四拜起居舎 人宣赐分物兼赐酒食跪授箱过兴再拜出辞日如 见仪 遇用契丹使礼绍兴八年遣使议和诏王伦就驿赐 宴十一年遣审议使来入见时殿陛之仪议犹未决 议谓兵卫单弱则非所以隆国体欲设伏卫恐骇虏 情乃设黄麾仗千五百人于殿廊蔽以帟幕班定彻 帷十三年贺正朝使至诏差使臣沿路赐御筵使到 阙赴宴等㘴次合舆宰臣相对稍南使副上下马于 执政官上下马处三节人従并于宫门外上下马立 班则于西班舆宰臣相对立仍权移西班使相在东 壁宰臣之东十四年始遣贺天申节使随宰臣紫宸 殿上寿酒三行教坊作乐三节人従请乞随班上寿 诏许之仍赐酒食二十九年以皇太后崩其贺正使 副止就驿赐筵见辞曰赐茶酒并不举乐凡北使至 阙先遣伴使赐御宴于班荆馆翌日登舟至北郭税 亭茶酒毕至都亭驿赐褥被钞锣等明日临安府书 送酒食阁门官八位具朝见仪投朝见榜子明日入 见伴使至南宫门外下马北使至隔门内下马皇帝 御紫宸殿六参官起居北使见毕退赴客省茶酒遂 宴垂拱殿惟従官巳上预㘴是日赐茶器名果又明 日赐生饩见之二日与伴使偕往天竺寺烧香至冷 泉亭呼猿洞而归翌日赴守岁夜筵用傀儡正月朔 朝贺礼毕遣大臣就驿赐宴三日赴浙江亭观潮四 日赴玉津园燕射五日大宴集英殿六日辞朝退赐 袭衣金带大银器临安府书送赆仪复遣执政官就 驿赐宴晚赴觧援夜筵伴使舆北使皆亲劝酬且以 衣物为侑次日加赐龙凤茶金镀合乘马出北阙门 登舟宿赤岸又次日复遣近臣押赐御筵自到阙至 朝辞共赐大使金千四百两副使金八百八十两衣 各三袭金带三条都管上节各赐银四十两中下节 各三十两衣一袭涂金带一条凡筵宴用乐工三百 人百戏军七十人等球军三十二人起立球门行人 三十二人旗鼓四十人 诸国使赴宴见辞凡外国君长及使来朝皆宴于 内殿其紫宸殿赴宴辽使副位御㘴西诸位上将军 之南夏使副在东朵殿并西向北上高丽交阯使副 在西朵殿并东向北上辽使舎利従人各在其南夏 使従人在东廊舎利之南诸蕃使副首领高丽交阯 従人溪峒衙内指挥使在西廊舎利之南又至各就 位有分引两廊班首诣御㘴进酒乐作赞各赐酒群 官俱再拜就㘴五行皆作乐赐花皇帝再㘴宴官行 谢礼其见辞值正衙日先赴殿庭东依本国职次先 夏国次高丽次交阯次海外蕃客次诸蛮重行异位 立候辞谢官班绝西向揖鞠躬舎人当殿通班转于 宣制石南北向立赞喝如仪西出其酒食分物并门 赐如有进奉候弹奏御史出进奉 诸国朝贡其交州宜州黎州诸国见辞如上仪惟 迓劳宴赉之数有杀焉又有西蕃唃氏西南诸蕃占 城回鹘大食于阗三佛齐卭部川蛮及溪峒之属或 间数岁入贡层檀日本大理注辇蒲甘龟兹佛泥拂 菻真腊罗殿渤泥邈黎阇婆丹眉流诸国入贡不常 至注辇三佛齐使者至以真珠龙脑金莲花等登陛 跪散之谓之撒殿元祐二年知颍昌府韩缜言交阯 使将及境臣尝近弼难舆小国使抗礼按元丰中迓 以兵官饯以通判使副诣府具犒设令兵官主之请 如故事仍诏所过郡凡前宰相执政官知判者亦如 之又诏立回鹘于阗国信分物法岁遣贡使虽多止 一加则又命于阗国使以表章至则间岁听一入贡 馀令于熙桊州贸易宣和中诏蕃国初入贡者令本 路验实保明如涉诈伪以上书诈不实论建炎三年 占城国王遣使进贡适遇大礼遂加恩特授捡校少 傅加食邑自后明堂郊祀并仿此绍兴七年三佛齐 国乞进章奏赴阙朝见诏许令广柬经略司斟量只 许四十人到阙进贡南珠象齿龙涎珊瑚琉璃香药 诏补保顺慕化大将军给赐鞍马衣带银器三十一 年安南遣使献驯象高宗曰朕不欲以异兽劳远人 自今不必以驯象入贡孝宗即位诏曰年来外国累 八贡上皇冲谦不爱况朕凉菲又何以堪自令诸国 有欲朝贡者令所在州军以理谕遣母得以闲淳祐 三年安南国王陈日煚来贡加赐安善㓛臣号再上 表贡献乞授位其子威晃赐守义㓛臣号复进贡礼 物赐金帛诏奨之

御定宋史筌卷二十六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