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汇编 考工典 第一百六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一百六十五卷
经济汇编 考工典 第一百六十六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

     第一百六十五卷目录

     伞盖部汇考

      古今注华盖 曲盖

      本草纲目桐油伞主治 附方

      三才图会绢伞图 雨伞图 伞图考

     伞盖部艺文

      谢赵王赍马并伞启    北周庾信

     伞盖部纪事

     伞盖部杂录

     伞盖部外编

     幡幢部汇考

      释名释兵

      古今注信幡

     幡幢部艺文一

      为萧骠骑让油幢表     梁江淹

      幡赞           陈江总

      尊胜幢记         唐穆员

      尊胜幢赞并序     柳宗元

      如信大师功德幢记     白居易

      唐润州陀罗尼经幢跋   宋欧阳修

     幡幢部艺文二

      咏司农府春幡       梁徐勉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唐太宗

     幡幢部纪事

     幡幢部外编

    考工典第一百六十五卷

    伞盖部汇考

    《古今注》

    《华盖》

    《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 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 盖》也。

    《曲盖》

    《曲盖》,太公所作也。武王伐纣,大风折盖,太公因折盖 之形而制曲盖焉。战国常以赐将帅。自汉朝乘舆用 四,谓曰:𫐐,盖有军号者赐其一焉。

    《木草纲目》

    《桐油伞纸主治》

    李时珍曰:“蛀干阴疮,烧灰出火毒,一夜傅之,便结痂。”

    《附方》

    丁疮发汗:“千年石灰炒十分,旧黑伞纸烧灰一分,每 用一小匙,先以虀水些少,次倾香油些少,入末搅匀, 沸汤一盏调下,厚被盖之,一时大汗出也。”

    《三才图会》

    雨伞图

    雨伞图

    {{{2}}}

    {{{2}}}

    《伞图考》

    《通典》曰:“北齐庶姓王仪同已下,翟尾扇伞。皇宗三品 已上,青朱里。其青伞碧里,达于士人。”按晋代诸臣皆 乘车,有盖无伞。元魏自代北有中国,然北俗故便于 骑,则伞盖施于骑耳。疑是后魏时始有其制也,亦古 张帛为伞之遗事也。高齐始为之等差云。今天子用 红黄二等,而庶僚通用青。其天子之以黄盖,自秦汉 “黄屋左纛”之制也。

    雨伞《六韬》曰:“天雨不张盖。幔,周初事也。”《通俗文》曰:“张 帛避雨,谓之伞盖。”即雨伞之用,三代已有也。伞、伞字 通

    伞盖部艺文

    《谢赵王赉马并伞启》
    北周·庾信

    某启:奉教,垂赉紫骝马,并银钉乘具,紫䌷伞一张。上 天降雨,特垂深泽;若木流光,偏蒙私照。回兹翠盖,事 重刘基之恩;降此青骊,荣深李忠之赐。北部丹帷,便 须高卷;西河竹马,即已郊迎。在命之轻,鸿毛浮于弱 水;知恩之重,鳌背负于灵山。况复惊鸿别水,但见徘 徊;黄鹤去关,惟知反顾。栖恋之心,事同于此。

    伞盖部纪事

    《家语》:孔子将近行,命从者皆持盖,已而果雨。巫马期 问曰:“旦无云,既日出,而夫子命持雨具,敢问何以知 之?”孔子曰:“昨暮月宿毕。《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 矣’。以此知之。”

    孔子将行,雨而无盖。门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 为人也,甚吝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 故能久也。”

    孔子之郯,遭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

    《史记商君传》:“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 盖。”

    《拾遗记》:“燕昭王七年,沐胥之国来朝,则申毒国之一 名也。有道术人名尸罗,问其年,云百三十岁,荷锡持 瓶,云发其国,五年乃至燕都。善炫惑之术,于其指端 出浮屠十层,高二尺,乃诸天神仙,巧丽特绝。人皆长 五六分,列幢盖鼓舞,绕塔而行,歌唱之音如真人矣。” 《汉书·外戚传》:“孝昭上官皇后祖父桀,陇西上邽人也。 少时为羽林期门郎,从武帝上甘泉,天大风,车不得 行,解盖授桀,桀奉盖,虽风常属车,雨下,盖辄御。上奇 其材力,迁未央厩令。” 《后汉书祭遵传》:“遵有疾,诏赐重茵,覆以御盖。”

    《三国吴志刘繇传》:“繇长子基,年十四,居繇丧尽礼,故 吏馈饷皆无所受,姿容美好,孙权爱敬之。权大暑时, 尝于船中宴饮,于船楼上值雷雨,权以盖自覆,又命 覆基,馀人不得也。其见待如此。”

    《周泰传》:“泰拜平虏将军,时朱然徐盛等皆在所部,并 不伏也。权特为案行至濡须邬,因会诸将,大为酣乐, 权自行酒到泰前,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 所起,泰辄记昔战斗处以对,毕使复服,欢宴极夜。其 明日,遣使者授以御盖,于是盛等乃伏。”

    《陆逊传》:“孙权使鄱阳太守周鲂谲魏大司马曹休,休 果举众入皖,乃召逊假黄钺为大都督,逆休逊三道 俱进,果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 获万馀,牛马驴骡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诸军振 旅过武昌,权令左右以御盖覆逊入出殿门,凡所赐 逊,皆御物上珍,于时莫与为比。”

    《晋书王雅传》:“雅为太子少傅,将拜,遇雨,请以伞入。王 珣不许之,因冒雨而拜。”

    《搜神后记》:“安城尹氏儿守舍,见一人骑自马,张伞及 从者四人,衣并黄色,入舍中庭下坐床,一人捉伞覆 之,看其衣,悉无缝,马五色斑似鳞甲而无毛,有倾雨 气至,此人上马去,蹑虚而升。明日大水暴出,忽见大 蛟盘屈,庇其舍焉。”

    《异苑》:“晋义熙中,乌伤人孙乞赍父书到郡,达石亭,天 雨日暮,顾见一女,戴青伞,年可十六七,姿容丰艳,通 身紫衣。尔夕电光照室,乃是大狸,乞因抽刀斫杀,伞 是荷叶。”

    《南史殷孝祖传》:孝祖与贼合战,每战常以鼓盖自随, 军中人相谓曰:“殷统军可谓死将矣。今与贼交锋,而 以羽仪自标显,若射者十手攒射,欲不毙得乎?”是日 中流矢死。

    《齐高帝诸子传》:长沙王晃,高帝第四子也。沈攸之事 起,多从武容,赫奕都街。时人为之语曰:“焕焕萧四伞。” 《后妃传》:高昭刘皇后母桓氏梦吞玉胜生后,时有紫 光满室,后寝卧,见有羽盖荫其上。家人试察之,尝见 其上晻蔼如似云气。

    《齐明帝本纪》:“制御亲幸,臣下肃清,驱使寒人不得用 四幅伞,大存俭约。”

    《始安王遥光传》:“遥光行还入城,风飘仪伞出城外。” 《王微传》:“微从孙籍以事免官,及为中散大夫,弥忽忽 不乐,乃至徒行市道,不择交游。有时涂中见相识,辄 以笠伞覆面。”

    《杨公则传》:郢城平,武帝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 先驱。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建邺。公则号令严明, 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 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常登楼望战,城 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 公则曰:“敌几中吾脚。”谈笑如初。

    陶弘景《冥通记》,“夏至日眠未熟,忽见一人,长七尺,年 可四十许,其从者悉有所执。一人捉伞,伞状如毛羽, 又似彩帛,斑驳可爱。伞形圆深,柄黑色,极长,入屋后,

    倚檐前,因风起欲倒,仍令左右看伞
    考证
    《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十九年二月甲辰,幸八公山,路

    中雨甚,诏去。盖见军士病者,亲隐恤之。”

    《北史裴延俊传》:“延俊从祖弟良为西北道行台。时有 五城郡山胡冯宜都、贺悦回成等假称帝号,服素衣, 持白伞白幡,率诸逆众于云台郊抗王师,良大破之。” 《列女传》:“冼氏者,世为南越首领,抚循部众。隋文帝谕 之归化夫人亲被甲,乘介马,张锦伞,领彀骑卫,诏使 循抚诸州,封谯国夫人。”

    《隋书麦铁杖传》:“铁杖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大建 中,结聚为盗,没为官户,配执御伞。每罢朝后,行百馀 里,至南徐州,逾城入劫盗,旦还及时,仍又执伞。州以 状奏,朝士见铁杖每旦恒在,不之信也。”

    《海山记》:“杨素有战功。一日炀帝与素钓鱼于池并坐, 左右张伞以遮日。帝起如厕,回见素坐赭伞下,风骨 秀异,堂堂然。帝大忌之。”

    《隋书礼仪志》:“王庶姓王,仪同三司以上、亲公主,雉尾 扇,紫伞。皇宗及三品已上官,青伞朱里。”

    《云仙杂记》:韩愈刺潮洲,尝暑中出张皂盖,归而喜曰: “此物能与日轮争功,岂细事耶?”

    《杜阳杂编》: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年十四,幼 而慧悟,工巧无比,善作飞仙盖,以丝一缕分为三缕, 染成五彩,于掌中结为伞盖五重,其中有十洲三岛、 天人玉女、台殿麟凤之象,而外列执幢捧节之童,亦 不啻千数。其盖阔一丈,秤之无三数两。自煎灵香膏 傅之,则虬硬不断。上叹其工,谓之“神助。”

    《五代史李昪传》:昪秉政,欲收人心,乃宽刑法,推恩信, 起延宾亭,以待四方之士。引宋齐丘、骆知祥、王令谋 等为谋客,士有羁旅于吴者,皆齿用之。尝阴使人察 视民间,有婚丧匮乏者,往往赒给之。盛暑未尝张盖 操扇,左右进盖,必却之曰:“士众尚多暴露,我何用此。” 以故徐温虽遥秉大政,而吴人颇已归昪。 《湖湘故事》:王逵奉诏伐吴,有蜜蜂无数进逵伞盖,周 行逢内喜,潜与潘叔嗣、张文表等谋曰:“我观王公妖 怪入伞,他时落别人手,我辈处身何地?我等若三人 同心,共保马氏旧基,岂不为丈夫哉!”

    《稽神录》:“江南军使苏建雄有别墅在毗陵,常使傔人 李诚来往检事。乙卯岁六月,诚自墅中回,至句容县 西。时盛暑赫日,持伞自覆,忽起大风,飞沙拔木,卷其 伞盖而去,惟馀伞柄。行数十步,雷雨大至,方忧濡湿, 忽有飘席至其所,因取覆之。俄而雷震地,道傍数家 之中,卷去一家屋室,向东北而去。顷之震其居,荡然” 无复遗者,老幼十馀,皆聚桑林中,一无所伤。舍前有 足迹,长三尺。诚又西行数里,遇一人求买所覆席,即 与之。复里馀,后遇一人求买所持伞柄,诚乃异之曰: “此物无用,尔何为者?”乃买之。其人但求乞甚切,终不 言其故。随行数百步与之,乃去。

    《清异录》:晋少主北迁,至孟津界一古寺,遗下所张紫 罗伞,五层叠垛檐仍泥金作盘花,但朱柄折耳。 《涑水记闻》:太祖皇帝即位后,车驾初出,过大溪桥,飞 矢中黄伞,禁卫惊骇,帝披其胸笑曰:“教射,教射。”既还 内,左右密启捕贼,帝不听,久之亦无事。

    《茅亭客话》:至道丙申岁夏五月,俳优人罗袂长有亲 戚居南郭井口庄,袂长晨往访之,时有庄民网获数 鱼,袂长取三头贯于伞中持归,至中路,天色晦冥,迅 雷急雨,林木皆倾,火光烛地,袂长恐鱼是龙也,弃之 田亩中,雷电益甚,惊惧投村舍避之,振栗不能自止, 俟其霁方归。来日迟明,村人将伞与鱼云:“夜来庄主 差某相寻,恐为雷雨所惊,见雷霹伞簳,被乖龙将去。 鱼与伞遭雷火所燎,拾得,今将归焉。”

    《宋史·舆服志》:“伞,人臣通用,以青绢为之。宋初,京城内 独亲王得用。太宗太平兴国中,宰相、枢密使始用之。 其后近臣及内命妇出外皆用。真宗大中祥符五年, 诏除宗室外,其馀悉禁。明年,复许中书、枢密院用焉, 京城外则庶官通用。”

    《后山谈丛》:“真宗既渡河,遂幸澶渊之北门,望见黄盖, 士气百倍,呼声动地。兵既接,射杀其帅顺国王挞览。 敌惧,遂请和。”

    《宋史仁宗曹皇后传》:张妃怗宠上僭,欲假后盖出游。 帝使自来请,后与之,无靳色。妃喜,还以告帝曰:“国家 文物仪章,上下有秩,汝张之而出外庭,不汝置也。”妃 不怿而辍。

    《桐阴旧话》:“韩忠宪公少年贫时学书无纸。庄门前有 大石,就其上学字,晚即涤去。遇烈日及小雨,张弊伞 自蔽,牵以为常。”

    《青琐诗话》:张丞相士逊,庆历年恳上封章,乞还政柄, 方许还。第一日暂出游近邑,惟一仆驭马,一仆持伞 复归。门吏讶其青盖,询之,乃取门历书一经云:“因思 山去看山回,软帽轻纱入御台。门吏何须问张盖,两 曾身到凤池来。”门吏以诗奏御,仁庙爱其诗,特赐银 绢各百。中使传旨云:“助卿游山之费。”朝野荣之。 《宋史·舆服志》:“神宗熙宁之制,非品官禁用青盖京城惟执政官及宗室许用。”

    《梦溪笔谈》:太常博士李处厚,知庐州慎县,尝有殴人 死者,处厚往验伤,以糟胾灰汤之类薄之,都无伤迹。 有一老父求见曰:“邑之老书吏也,知验伤不见其迹。” 曰:“此易辨也。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以水沃其尸,其 迹必见。”处厚如其言,伤迹宛然。自此江淮之间官司 往往用此法。

    《东轩笔录》:梅金华询久为侍从,急于进用,晚年多病。 石参政中立戏之曰:“公欲安乎,唯服一清凉散即差 也。”盖两府在京,许张青盖耳。

    《侯鲭录》:刘子仪三入翰林,颇不怿,移疾不出。朝士候 之云:“虚热上攻。”石中立滑稽云:“只消一服清凉散。”意 谓两府始得用清凉伞也。

    《宋史舆服志》:“徽宗政和三年,以燕、越二王出入,百官 不避,乃赐三接青罗伞一,紫罗大掌扇二,涂金花鞍 鞯茶燎等物皆用涂金,遂为故事。”

    八年,诏:“民庶享神,不得造红黄伞扇及彩绘,以为祀 神之物。”

    宣和初,又诏“诸路,奉天神许用红黄伞扇,馀祠庙并 禁,其画壁、塑像、仪仗用龙饰者易之。”

    《毕再遇传》:“再遇为镇江副都统制。金人自黄狗滩渡 淮涡口,戍将望风遁,再遇引兵赴六合,大败之。既而 纥石烈都统合兵进攻益急,城中矢尽,再遇令人张 青盖往来城上,金人意其主兵官也,争射之。须臾,矢 集楼墙如猬,获矢二十馀万,纥石烈引兵退。”

    《舆服志》:建炎中,初驻跸杭州,执政张澄言:群臣扈从 兵间,权免张盖,俟回銮仍旧。诏前宰相到阙,许张盖 话腴。建炎枢密聂昌,临川人也,上庠释褐出身,原名 山,御笔改今名。朝廷令往河北割地,粘罕令撒伞而 后见昌云:“彼此皆王臣也,平交耳,安有撒伞之礼。”竟 不从,粘罕亦莫之屈。当时河北百姓不肯割土,昌因 与金人争,死之,谥“恭愍。”

    《老学庵笔记》:“建炎、维扬,南渡时虽甚仓猝,二府犹张 盖搭。”坐而出。军民有怀砖狙击黄相者,既至,临安 二府因言:“方艰危时,臣等当一切贬损,今张盖搭坐, 尚用承平故事,欲乞并权省去,候事平日依旧。”诏从 之,实惩维扬事也。

    《贵耳集》:绍兴乾道间,都下安敢张盖,虽曾为朝士,或 外任监司州郡,入京,未尝有盖,只是持袋扇障日。开 禧间,始创出皂盖。程覃尹京,出赏,严皂盖之禁,有越 士张盖过府门,遂为所治。后学中有诗云:“冠盖相望 自古传,以青易皂已多年。中原数顶黄罗伞,何不多 多出赏钱。”时山东盗贼纷起,故有此诗也。

    《白獭髓》:嘉定癸酉,臣僚奏请禁止都城青盖,两学俱 以皂盖出入,而天府又复禁止。忽有外郡参学士人 入都,不知所禁,被获入公府,士人乞供对而书诗曰: “冠盖相望古所然,易青为皂且从权。中原多少黄罗 盖,何不多多出赏钱?”州府遂决捕人而遣之。然皂盖 终非中都所宜用者。

    《金史按答海传》:按答海年十五,太祖赐以一品伞。 《续文献通考》:元宪宗七年,回鹘献珍珠伞等物,可直 银三万馀锭。帝曰:“方今百姓疲敝,所急者钱耳,朕独 有此何为?”却之。赛典赤以为言,帝稍偿其直,且禁其 勿复有所献。

    《元史·祭祀志》:“世祖至元七年,以帝师八思巴之言,于 大明殿御座上置白伞盖一顶,用素段泥金书梵字 于其上,谓镇伏邪魔,护安国利。自后每岁二月十五 日,恭请伞盖于御座,奉置宝舆,诸仪卫队仗列于殿 前,诸色社直暨诸坛面,列于崇天门外,迎引出宫,至 庆寿寺具素食,食罢起行,从西宫门外垣海子南岸” 入《厚载》红门,由东华门过延春门而西,帝及后妃公 主于五德殿门外,搭金脊吾殿彩楼而观览焉。及诸 队仗社直送金伞还宫,复恭置御榻上,帝师僧众作 佛事,至十六日罢散,岁以为常,谓之“游皇城。”

    陈孚《安南即事诗》注:“官品崇卑,视伞为差。卿相则用 三青伞,次二伞、一伞。若紫伞,惟亲族用之。”

    《真腊风土记》:“国主出时,其诸臣僚国戚皆骑象在前, 远望红凉伞,不计其数。又其次则国主之妻及妾媵, 或轿,或车,或马,或象。其销金凉伞何止百馀。其后则 是国主立于象上,手持宝剑,象之牙亦以金套之。打 销金白凉伞,凡二十馀柄,其伞柄皆金为之。”

    《辍耕录》:湖广行省平章归自雨中,有一童子年七八 岁,直造伞下避雨。平章问曰:“学生能属对否?”曰:“能。”平 章曰:“青衿来避雨。”即应声曰:“紫绶去朝天。”平章喜,引 至家,遗以果肴。明日除书至,拜中书平章之命。复大 喜,再以楮币彩赠缯之。

    《明会典》:“凡伞盖,洪武元年令庶民并不得用罗绢凉 伞,许用油纸雨盖。”

    三年,令“京城内一品、二品许用伞盖,其馀止许用雨 伞”,京城外听用之。

    十六年,令尚书侍郎、左右都御史、通政使、太常卿、应
    考证
    天府尹、国子祭酒、翰林等学士,许张伞盖。

    二十六年定:一品、二品银浮屠顶,茶褐罗表,红绢里, 三檐。三品、四品用红浮屠顶,茶褐罗表,红绢里,三檐。 以上伞盖俱用黑色,茶褐雨伞俱用红油绢。五品用 红浮屠顶,青罗表,红绢里,两檐雨伞同。四品、六品至 九品用红浮屠顶,青罗表,红绢里,两檐雨伞俱用油 纸。

    三十五年,申明“官员伞盖,不许用金绣、朱红妆饰。公、 侯、驸马、伯与一品、二品同。”

    《西湖志馀》:周新,永乐中浙江按察使,多异政。一日,有 诉争雨伞者,甲曰:“我伞也。”乙曰:“我伞也。”所验皆同。新 命剖之,各持其半去,阴遣人尾其后。甲云:“我始欲助 汝伞价之半,得非汝利耶?”乙曰:“伞本我物,宁能低价 属汝?”于是甲就䌸,正其罪。其发奸摘伏类如此。 《宁波府志》:慈人冯景茂尝下乡督农,中途遇骤雨,有 一妇哀求附伞。冯曰:“吾虽不忍尔霑湿,然嫌疑当远。 委”伞与之,而自跳入民舍。后乃于其地割田一方,立 石亭,使行旅雨暍有所休荫。题曰《休休亭》。

    《明会典》:“成化九年,令两京官员油伞,遇雨任用。其凉 伞京城不许张设。若出郊在外,不拘此限。”

    《高坡异纂》:“李通判一宽,邑人也。宅故多怪。一日雨中, 余舅氏汤润遣使至其家,置伞于门外而入言事于 堂上。语毕,出取伞,则已失矣,遍求之不获。更岁馀,其 家一故柜,封识已数年,偶发之,伞在焉。展转取之,不 能出,断其柄,始能出之。”

    《武进县志》:施老人者,邑之南乡人。嘉靖间大旱,太守 与城隍神对,锁坛前三昼夜。守梦神告曰:“城南有携 伞老人,请之来,可致雨。”太守遣四人候南门外,日午, 果有老人携破伞至,四人挟之见太守,守揖之曰:“‘请 汝祈雨’。老人辞不能,太守曰:‘汝第焚香致祷,即不验 吾不罪也’。”老人叩祷三日,果大雨如注。太守问居家 有何阴德,曰:“知种田耳。”问何故持伞,曰:“一生对三光 唾溺,持伞以障身也。”后老人死,见梦于里人曰:“吾为 此间土地。”至今所祠土地,称施老人云。

    《嘉定县志》:柏子庭能诗,浪迹云游,乞食村落,对人不 作长语,间杂谐调。一日,偶触某官驺从䌸至,心知其 为子庭也,命赋所张,盖应声曰:“百骨攒来一线收,葫 芦金顶盖诸侯。一朝撑出马前去,真个有天无日头。” 《嘉善县志》:昔有钱王者,不知其名代,妄欲图霸,兴工 筑城,遇雨张盖,其母偶见,呼曰伞。钱告母曰:“何不称 ‘树笠耶’?”乃讳散字也。自知所图必败,遂拔剑斩伞于 北夜圩池中,掷剑去。人名其池曰《伞骨溇》,大旱不竭。 《明良记》:国朝京官俱不用伞,惟考试官入场,状元归 第,乃得用之。

    伞盖部杂录

    《礼记·曲礼》:“席盖不入公门。”席所以坐卧,盖所以蔽 日与雨,晏安之具也,故不入公门。

    《檀弓》:“弊盖不弃,为埋狗也。”

    《说苑》:“鄂君子晢泛舟于新波之中,乘青翰之舟,张翠 盖,会钟鼓之音,毕榜枻,越人拥楫而歌。于是鄂君乃 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资暇录》:永贞以前,组藤为盖,曰“席帽”,取其轻也。 《梦溪笔谈》:正衙法座,香木为之,加金饰,四足坠角,其 前小偃,织藤冒之。每车驾出幸,则使老内臣马上抱 之,曰“驾头。”辇后曲盖,谓之筤,两扇夹心,通谓之扇筤 皆绣,亦有销者,即古之华盖也。

    《石林燕语》:京城士人,旧通用青凉伞,祥符五年,始诏 惟亲王得用之,馀悉禁。六年,中书、枢密院亦许用。然 每车驾行幸,扈从皆彻去。既张伞而席帽仍旧,故谓 之“重戴。”馀从官遇出京城门,如上池赐宴之类,门外 皆张伞,然须却帽。寇莱公、王武恭公皆宋偓婿,其夫 人明德皇后亲妹也,当国主兵,皆不以为嫌。

    故事,太皇太后伞皆用黄,太妃用红。国朝久虚太妃 宫。元祐间,仁宗临御上元,出幸寺观钦圣太后、钦成 太妃,始皆从行,都人谓之“三殿。”苏子容《太妃阁春帖》 云:“新春游豫祈民福,红伞雕舆从两宫。”

    唐至五代国初,京师皆不禁打伞。五代始命御史服 裁帽。本朝淳化初,又命公卿皆服之。既有伞,又服帽, 故谓之“重戴。”自祥符后始禁,惟亲王、宗室得打伞。其 后通及宰相、枢密、参政,则重戴之名有别矣。今席帽、 裁帽分为两等,中丞至御史与六曹郎中,则于席帽 前加全幅皂纱,仅围其半为裁帽。非台官及自郎中 而上,与员外而下,则无有为席帽,不知何义。而“裁与 席”之名,亦不可晓。

    《释常谈》:戴席帽谓之张盖。《春秋后语》曰:商君问赵良 曰:“吾相秦,何如五羖大夫?”良曰:“五羖大夫相秦也,劳 不坐乘,暑不张盖。及其薨也,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 杵,君不如也。”

    卸帽谓之倾盖。《家语》曰:“孔子之郯,遇程子干涂,倾盖 而语,终日甚悦,顾谓子路曰:‘取束帛以赠先生’。”倾盖驻车者也。

    《蓼花洲闲录》:朝廷尝遣使高丽,彼一僧官伴宴,会中 行令云:“张良项羽争一伞,良曰‘凉伞,羽曰雨伞,我使 曰:‘许由、晁错争一瓢,由曰油葫芦,错曰醋葫芦’’。” 《玉堂漫笔》:太祖时,南京官僚想用伞盖,袭封诚意伯 刘某有《华盖殿侍宴退朝诗》云:“团团褐罗伞,被服金 文章。”可见。

    《事物原始》《宋会要》曰:“方伞,古张帛避雨之制,今有方 伞、大伞,是伞之制起于古之张帛也。”

    伞盖部外编

    《蓬栊夜话》:五代时,汪华与其妻巡行山川,堵筑险要, 以修四塞之固,出入张一真珠凉伞为美观。一日天 骤风,掣伞入云表,良久堕下珠,悉迸落草间,因生草 缀珠,名“真珠伞”云。

    幡幢部汇考

    释名

    《释兵》

    幡,幡也。其貌幡幡也。

    幢,童也。其貌童童也。

    古今注

    《信幡》

    信幡,古之徽号也。所以题表官号以为符信,故谓之 “信幡。”乘舆则画为白虎,取其义而有威信之德也。魏 朝有青龙幡、朱雀幡、元武白虎幡、黄龙幡,而五色以 诏。东方郡国以青龙信,南方郡国以朱雀信,西方郡 国以白虎信,北方郡国以元武信,朝廷畿内则以黄 龙信,亦以麒麟。高贵乡公讨晋文王,自秉黄龙幡以 麾。是令晋朝唯用白虎幡。书信幡用鸟书。取其飞腾 轻疾也。一曰。以鸿雁燕鳦有去来之信也。

    幡幢部艺文一

    《为萧骠骑让油幢表》
    梁·江淹

    臣某言:奉诏赐车一乘。窃以国容方穆,旗章式序;朝 礼永清,仪服咸贯。故象革建镳,尚炯周图;朱箱元盖, 犹昭汉篆。皆旌羽勿差,功庸非滥。臣忝爵山重,蒙荣 海深,袭恩祇册,已惭初筮;浮禄素位,方疚心路,鉴古 以惕,巡世罔然。不宜假文丹幰,空饰皂轓。仰思至道, 俯恤物僭。伏愿圣远,特停华渥,书愚上请,追深累惧, “不任下情。”

    《幡赞》
    陈江总

    《金幡》化成,摇荡相明。留无定影,散乃俱轻。光分绀殿, 采布香城。恒知自转,福与之生。

    《尊胜幢记》
    唐·穆员

    “我生同气者七人,先五后二,兄姊弟妹,半之不吊,天 降割于我。”今年春夏,次妹安国寺大德尼伯姊前乌 程令弘农杨夫人逾月继酷。先是两兄郴州刺史赞、 前右补阙贬连州司马质,从官于远,员洎弟妹前监 察御史赏、前监察御史河东裴,其妻痛支体一断,终 天不续,乃相与鬻衣尾直,揭兹灵幢。愿得轻风微尘, 洎日月度影之所及也。深兹至愈,惨与之怛。然则巍 巍永永,斯乎风土日月,相无极焉。是幢也,实表安国 之塔,伯姊之隧。贞元六年秋七月七日,前侍御史穆 员记。

    《尊胜幢赞》并序
    柳宗元

    “以佛之尊而尊是法,严之于顶,其为最胜宜也。既尊而胜矣,其为拔济也尤大。尘飞而灾去,影及而福至。” 睦州于是诚焉不疑,砻石六觚,其长半寻,乃篆乃刻,立之为“福马孺人之墓。” 孺人之生,奉佛道未尝敢怠。今既没,睦州又成其志,择最胜且尊之道,文之于石,以延其休,则其生佛所得佛道,宜无疑也。赞曰:

    世所尊兮又尊道,胜无上兮以为宝。拔大苦兮升至 尊,灵合赞兮神而明。驾元气兮济元津,谁为友兮上 品人。德无已兮石无璘,延永世兮奠坤垠,灵受福兮 公之勤。

    《如信大师功德幢记》
    白居易

    有唐东都临坛开法大师,长庆四年二月十三日终 于圣善寺华严院,春秋七十有五,夏腊五十二。是月 二十二日,移窆于龙门山之南冈。宝历元年某月某 日,迁葬于奉先寺,附其先师塔庙穴之上。不封不树, 不庙不碑,不劳人,不伤财。惟立《佛顶尊胜陀罗尼》一 幢,高若干尺,围若干尺,六隅七层,上覆下承。佛仪在 “上,经咒在中,记赞在下”,皆师所嘱累,而门人奉遗志 也。师姓康,号如信,襄城人。始成童,授《莲华经》于释岩。 既具戒,学《四分律》于释晤。后传《六祖心要》于本院先师净心名《楞伽》《俱舍百法经》,根论披阅,罔不通焉。由 是禅与律交修,定与慧相养,蓄为道粹,揭为僧豪。自 建中讫长庆,凡九迁大寺,居十辅大“德位莅法会,主 僧盟者二十二年,勤宣佛命,卒复祖业。”若贵贱,若贤 愚,若中小大乘人游我门,绕我座,礼我足,如羽附凤, 如水会海。於戏!非夫动为仪,言为法,心为道场者,则 安能使化缘法众,悦随欣戴,一至于是耶?同学大德 继居大院者,曰智如弟子上首者,曰严隐,暨归靖、藏 周、常贲、怀嵩、圆恕、圆昭、贞操等若干人,聚谋幢事。琢 刻既成,将师治命,请苏州刺史白居易为记。记既讫, 因书《二四句偈》以赞云:“师之度世,以定以慧。为医药 师,救疗一切。师之阇维,不庙不祠,作功德幢,与众共 之。”

    《唐润州陀罗尼经幢跋》
    宋·欧阳修

    右《陀罗尼经幢》,今在润州宝墨亭中,唐云阳野夫王 奂之书。字画颇为世俗所重,故录之以备广采。

    《幡幢部·艺文二》诗:

    《咏司农府春幡》
    梁·徐勉

    播谷重前经,人天称往录。青圭秾东甸,高旗表治粟。 逶迟乘旦风,葱翠扬朝旭。平秩庭春司,和气承玉烛。 岂伊盈八政,兼兹辨荣辱。十千既万取,利民谁不足。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唐·太宗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幡幢部纪事

    《演繁露》:“黄帝出军有所征伐,作五采牙幢。”

    《拾遗记》:周武王东伐纣,夜济河,时云明如昼,八百之 旅皆齐而歌,有大蜂状如丹鸟,飞集王舟,因以鸟画 其旗,翌日而枭,纣名其船曰蜂舟。武王使画其像于 幡旗,以为吉兆。今人幡信皆为鸟画,则遗象也。 《搜神记》: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苦, 我已老,何惜馀年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云: “妇杀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妇不堪苦楚,自诬 服之。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 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 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极标,又缘 幡而下。

    《献帝春秋》:董卓未诛,有书三尺布幡上,作两口相衔 之字,负之于道,歌曰:“布乎!”及吕布杀董卓,负布者不 复见。

    《册府元龟》:“陶谦字恭祖,少孤,始以不羁闻于县中。年 四十犹缀帛为幡,乘竹马而戏,邑中儿童皆随之。后 至徐州刺史。”

    《三国吴志陆逊传》:“丹阳贼帅费栈,扇动山越,支党多 而主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 噪而出,应时破散。”

    《酉阳杂俎》,魏明帝始造白马寺,寺中悬幡影入内。帝 怪问左右曰:“佛有何神,人敬事之?”

    《南齐书豫章王嶷传》:“桂阳之役,太祖出顿新亭垒,板 嶷为宁朔将军,领兵卫从。休范率士卒攻垒,南嶷执 白虎幡督战,屡摧却之。事宁,迁中书郎,寻为安远护 军、武陵内史。”

    《五行志》:崔慧景围台城,有一五色幡,飞翔在云中,半 日乃不见。众皆惊怪,相谓曰:“幡者事寻当翻覆也。”数 日而慧景败。

    《五代新说》:“隋折冲郎将沈光,初仕陈,入隋,骁捷绝伦。 禅定寺幡竿高十丈,适悬绝,断,非力所及。光口衔绳, 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系绳毕,手足皆叉,透空而下,以 掌抠地,倒行十数步,观者惊骇。”

    《酉阳杂俎》:萧浣初至遂州,造二幡竿,施于寺,设斋庆 之。斋毕作乐,忽暴雷霹雳,竿各成数十片。至来年当 雷霹日,浣死。

    《唐职林》自至德后,方镇降拜,必遣内使持幢节就第 宣命。

    《云仙杂记》:胡阳白坛寺幡刹,日中有影,月中无影,不 知何故,因号“怯夜幡。”

    《北梦琐言》:刘仁恭微时,曾梦佛幡于手指飞出,占者 曰:“君年四十九,必有旌幢之贵。”后如其说,果为幽帅 焉。

    《梦华录》:车驾登宣德楼,前立鸡竿,约高十数丈,竿尖 有一大木盘,上有金鸡,口衔红幡子,书“皇帝万岁”字。 盘底有彩索四条垂下,有四红巾者争先缘索而上, 捷得金鸡红幡,则山呼谢恩。

    《括异志》:当湖酒库有四圣庙,在炊淘之后,立祠以来, 阅岁滋久,前后交承祀之,奉之甚谨。每一任初到,则 上两幡,既解印,则复两幡,酬神之庇,以为定例。丙辰 丁巳之间,有姑苏姚承节应端者,董糟丘,将幡书遍 于神祠中,然后取幡染为黑色杂用,人无知者。及去任未数里,忽其子舟中为神所凭,责之曰:“我立祠福 汝坊久矣,新旧之幡,皆我之物,安得擅取以为儿服 耶?”及指其妾何人磨墨,何人折幡,历道其所以,众皆 惊愕。姚惧,亟祷于神,许以谢过,其子遂苏。

    《昨梦录》:北俗男女年当嫁娶未婚而死者,两家命媒 互求之,谓之“鬼媒人。”通家状细帖,各以父母命祷而 卜之。得卜,即制冥衣,男冠带,女裙帔等毕备,媒者就 男墓备酒果,祭以合婚。设二座相并,各立小幡长尺 馀者于座后。其未奠也,二幡凝然直垂不动。奠毕,祝 请男女相就,若合卺焉。其相喜者,则二幡微动,以致 相合,若一不喜者,幡不为动。

    《岁华纪丽谱》:“正月元日,郡人晓持小彩幡游安福寺 塔,粘之盈柱,若鳞次然,以为厌禳。”

    幡幢部外编

    《酉阳杂俎》:天宝中,处士崔元微洛东有宅,时春季夜 间,风清月朗,三更后有女伴十馀人,青衣引入,自称 杨氏、李氏、陶氏。一绯衣小女姓石名阿措,曰:“欲致封 十八姨。”坐未定,报封家姨来,色皆殊绝,满座芬芳。袭 人命酒,各歌以送之。封十八姨轻佻,翻酒污阿措衣, 阿措作色,拂衣而起。明夜,阿措来言曰:“诸女伴皆住 苑中,每岁多被恶风所挠,居止不安,常求十八姨相 庇。昨阿措不能依回,应难取力。处士倘不阻见庇,亦 有微报耳。”元微曰:“某有何力,得及诸女?”阿措曰:“但求 处士每岁岁日,与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于 苑东立之,则免难矣。今岁已过,但请至此月二十一 日平旦,微有东风,即立之,庶可免也。”元微许之,依其 言,至此日立幡。是日东风振地,自洛南折树飞沙,而 苑中繁花不动。乃悟诸女姓杨姓李,及颜色衣服之 异,皆众花之精也。阿措即安石榴,封十八姨,乃风神 也。后数夜,杨氏辈复至,愧谢,各裹桃李花数斗,劝崔 生服之,可延年却老。至元和初,元微犹在。

    《灵应录》:永嘉县有一人患瘇,衣裳褴褛,颜色寒馁,于 市中求乞。有薛主簿愍之来,即与饮食,至暮从水南 而往,莫知所止。薛后暴卒,见一人持文帖云:“太山府 君追入一城中,如官府。”追者领入阶前,仰视一人衣 王者之服,问因何事追之,吏云:“为前生冤家执论。”王 遣之令勘对,薛方回身,忽报大舅至。薛观之,乃瘇者 也。遂高声叫相救。瘇者谓王曰:“老舅承斯人顾盼,可 以拔之乎?”王谓薛曰:“能作善业,即可得还。”薛曰:“如得 还生,愿造尊胜幢子,以解冤仇。”一吏报云:“某乙冤仇 已承功德解脱。”王顾薛曰:“大哉法力!还世速建置,无 迁延。若非舅知识,亦难相为。”令向追者引从旧路归。 直至所居门首,似梦觉,家人号泣云:“一宿矣。”后遂每 日一食,建幢子,专持念,其瘇者即不至矣。仍图像供 养焉。

    《墨庄漫录》:荆公病革甚,吴夫人令蔡元度诣茅山谒 刘混康问状,刘曰:“公之病不可为已。”适见道士数十 人往迎公前,二人执幡,幡面有字,若金书然,左曰“中 函法性”,右曰“外习尘纷”,元度自言如此。

    《旌异记》:崔公度字伯阳,自少施食,常以尊胜黄幡遍 插食上,率夜半为节,虽寒暑不废。为官职时,饮于亲 故家,中夕方归,道沿蔡河,马触酒家帘,惊而逸,崔坠 地,迷不知之,梦一妇人至曰:“崔学士也。”急解帕巾幕 其首。又招其徒曰:“此乃施食崔学士,今遭难,不可不 救。”俄十馀妇应声而来,为之按摩扶掖,似觉少苏,驭 卒亦至,扶上马迨归。家人方知之。但怪暮夜安得有 人裹首?崔仿佛能道向来事,数日方愈。解帕视之,乃 二红缬,有血渗色,中实碎纸甚多,皆所插黄幡也。应 手灰飞,方知鬼也。

    《永州府志》:“明永乐中,祁阳乡龙泉塘张志高妻申氏, 夫亡守志,朝夕诵《老子经》,不食有足物,惟啖鱼疏而 已。己酉清明日,忽雷电震烁,云雾暗黑,堂中人对立 不相见。俄神龛中红光照耀,少开霁,见堂前悬一蒂, 三缕白物,长三尺,博一寸,光泽温润,如水桐肉。有道 士见之曰:‘此天上柳幡也,天将旌善人也。收悬垂四 十馀年,如新挠之不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