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五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五十九卷
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六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五十九卷目录

     丧葬部汇考二十三

      宋三神宗熙宁六则 元丰五则 哲宗元祐五则 绍圣二则 元符一则 徽宗建

      中靖国一则 崇宁一则 大观二则 政和一则 高宗建炎二则 绍兴十则

    礼仪典第五十九卷

    丧葬部汇考二十三

    宋三

    神宗熙宁三年诏议李定追服生母丧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礼志》:熙宁三年,诏御史 台审决秀州军事判官李定追服所生母丧。御史台 言:“在法,庶子为父后如嫡母存,为所生母服缌三月, 仍解官申心丧。若不为父后,为所生母持齐衰三年, 正服而禫。今定所生仇氏亡日,定未尝请解官持心 丧,止以父老乞还侍养,宜依礼制追服缌麻,而解官 心”丧三年。时王安石《芘定》,擢为太子中允,而言者俱 罢免。

    熙宁四年夏五月辛亥,诏“宗室率府副率以上遭父 母丧及嫡孙承重,并解官行服。”

    按:《宋史神宗本纪》云云。

    熙宁 年,定“品官赐葬仪仗新式。”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礼志》:诏葬礼院例册,诸 一品二品丧,敕备本品卤簿送葬者,以少牢赠祭于 都城外,加璧束帛深青二,𫄸二。诸重一品柱鬲六,五 品已上四,六品已下二。诸铭旌,三品已上长九尺,五 品已上八尺、六品已上七尺,皆书某官封姓之柩。诸 輀车,三品以上油幰,朱丝络网施襈,两厢画龙,幰竿 诸“末垂六旒苏;七品已上油幰施襈,两厢画云气,垂 四旒苏;九品以上无旒苏。”庶人鳖甲车无幰、襈,画饰 诸引、披、铎、翣挽歌。三品已上四引、四披,六铎,六翣挽 歌六行,三十六人;四品二引、二披,四铎、四翣挽歌者 四行,十六人;五品、六品挽歌八人,七品、八品挽歌六 人,六品、九品挽歌四人。其持引、披者皆“布帻布深衣。 挽歌白练帻,白练褠衣,皆执铎綍并鞋袜。诸四品已 上用方相,七品已上用魌头。诸纛,五品已上,其竿长 九尺已下,五尺已上。诸葬不得以石为棺椁及石室, 其棺椁皆不得雕镂彩画,施方牖槛,棺内不得藏金 宝珠玉。”又按《会要》,“勋戚大臣薨卒,多命诏葬,遣中使 监护,官给其费,以表一”时之恩。凡凶仪皆有买道、方 相、引魂车、香盖、纸钱、鹅毛、影舆、锦绣、虚车、大舆、铭旌、 仪棺、行幕各一,挽歌十六,其明器、床帐、衣舆、结彩床, 皆不定数。坟所有石羊、虎望柱各二,三品以上加石 人二人。入坟有当圹、当野、祖思、祖明、地轴、十二《时神 志》、石券、石铁券各一。殡前一日,对灵柩及至坟所,下 事时,皆设敕祭监葬官行礼。熙宁初。又著新式。颁于 有司。

    熙宁八年,议“嫡孙为祖承重礼。”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礼志》:熙宁八年,礼院请 为祖承重者,依《封爵令》立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 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如又无之,即 立庶长孙,行斩衰服。于是礼房详定:“古者封建国邑 而立宗子,故《周礼》嫡子死,虽有诸子,犹令嫡孙传重, 所以一本统、明尊尊之义也。至于商礼,则嫡子死立 众子然后立孙。今既不立宗子,又未尝封建国邑,则 嫡孙丧祖,不宜纯用《周》礼。若嫡子死,无众子,然后嫡 孙承重,即嫡孙传袭封爵者,虽有众子,犹承重。”时知 庐州孙觉以嫡孙解官,持祖母服。觉叔父在,有司以 新令,乃改知润州。

    熙宁九年,真宗贵妃沈氏薨。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真宗沈贵妃传》:“大中祥 符初,以将相家子被选。初为才人,历美人、婕妤、充媛, 至德妃。长秋虚位,帝欲立之,不果。嘉祐末,进贵妃。熙 宁九年薨,年八十三。许出殡其家,车驾临奠,辍视朝 三日,谥昭静。”

    熙宁十年,“永国公薨,举哀成服。”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礼志》,熙宁十年,永国公 薨,系无服之殇,诏特举哀成服。

    元丰二年冬十月太皇太后崩是年迁濮安懿王三夫人祔濮园

    按《宋史神宗本纪》。元丰二年冬十月“己酉,太皇太后 疾。上不视事。庚戌,罢朝谒景灵宫。命辅臣祷于天地 宗庙、社稷。减天下囚死罪一等,流以下释之。乙卯,太 皇太后崩。戊午,诏易太皇太后园陵曰山陵。辛酉,以 群臣七上表始听政。命王圭为山陵使。十一月癸未 始御崇政殿。”按《礼志》:仁宗慈圣光献皇后曹氏,神 宗元丰二年十月二十日,太皇太后崩于庆寿宫。是 日,文武百官入宫,宰臣王圭升西阶,宣《遗诰》已,内外举哭,尽哀而出。二十六日,大敛,命韩缜为山陵按行 使。二十九日,皇帝成服。十一月,韩缜言:“永昭陵北稍 西地二百十步内,取方六十五步可为山陵。”上以迫 隘,缜言:“若增十步,合征火相主及中五”之数。诏增十 步。十二月,中书言:“先是,司天监选年月,迁祔濮安懿 王三夫人。今大行太皇太后山陵,濮三夫人亦当举 葬。”于是诏宗室正任防御使以上许从灵驾,已从濮 安王夫人者免从。元丰诏曰:“濮安懿王,先帝斟酌 典礼,即园立庙,诏王子孙岁时奉祀,义协恩称,后世 无得议焉。今三夫人名位或未正,茔域或异处,有司 置而不讲,曷足以彰明先帝甚盛之德,仰承在天之 志乎!三夫人可并称曰‘王夫人,命主司择岁月迁祔 濮园,俾其子孙以时奉主,与王合食而致孝思焉’。”礼 官奏请王夫人迁葬,“给卤簿全仗,用鼓吹,至国门外 减半。丧行与四时告享,并令嗣濮王主之。”按《仁宗 慈圣光献曹皇后传》,明道二年,郭皇后废,诏聘入宫。 景祐元年九月,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 种谷亲蚕,善飞帛书。英宗方四岁,育禁中,后抚鞠周 尽。迨入为嗣子,赞策居宫。帝夜暴疾崩,后悉敛诸门 钥寘于前,召皇子入。及明,宰臣韩琦等至,奉英宗即 位,尊后为皇太后。帝感疾,请权同处分军国事,御内 东门小殿听政。明年夏,帝疾愈,即命撤帘还政。神宗 立,尊为太皇太后,名宫曰“庆寿。”晚得水疾,侍医莫能 治。元丰二年冬,疾甚,帝视疾寝门,衣不解带,旬日崩, 年六十四。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有司上谥,葬于永 昭陵。按《濮安懿王允让传》,治平元年,宰相韩琦等 奏请下有司议,濮安懿王及谯国夫人王氏、襄国夫 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合行典礼,诏须大祥后议之。 二年,乃诏礼官与待制以上议。翰林学士王圭等奏 曰:“谨按《仪礼丧服》,为人后者传曰:‘何以三年也?受重 者必以尊服服之,为所后者之’”祖父母、妻,妻之父母、 昆弟,昆弟之子若子,谓皆如亲子也。又为人后者为 其父母,《传》曰:“何以期不二斩?”“持重于大宗,降其小宗 也。”“为人后者为其昆弟”,《传》曰:“何以大功?”“为人后者降 其昆弟也。”先王制礼,尊无二上,若恭爱之心分于彼, 则不得专于此故也。是以秦、汉以来,帝王有自旁支 入承大统者,或“推尊其父母以为帝后,皆见非当时, 取议后世。臣等不敢引以为圣朝法。况前代入继者, 多宫车晏驾之后,援立之策,或出臣下,非如仁宗皇 帝年龄未衰,深惟宗庙之重,祗承天地之意,于宗室 众多之中,简推圣明,授以大业,陛下亲为先帝之子, 然后继体承祧,光有天下。濮安懿王虽于陛下有天 性之亲,顾复之恩,然陛下所以负扆端冕,富有四海, 子子孙孙,万世相承,皆先帝德也。臣等窃以为濮王 宜准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事,尊以高官大国,谯国、 襄国、仙游并封太夫人,考之古今为宜称。”于是中书 奏:王圭等所议,未见详定。濮王当称何亲,名与不名? 圭等议:濮安于仁宗为兄,于皇帝宜“称皇伯而不名, 如楚王、泾王故事。”中书又奏:“《礼与令》及《五服年月敕》, ‘出继之子,于所继、所生皆称父母。又汉宣帝、光武皆 称父为皇考。今圭等议称濮王为皇伯,于典礼未有 明据。请下尚书省,集三省、御史台议奏’。”方议,而皇太 后手诏诘责执政,于是诏曰:“如闻集议不一,权宜罢 议,令有司博求典故”以闻。礼官范镇等又奏:“汉之称 皇考,称帝、称皇,立寝庙,序昭穆,皆非陛下圣明之所 法,宜如前议为便。”自是御史吕诲等弹奏欧阳修首 建邪议,韩琦、曾公亮、赵概附会不正之罪,固请如王 圭等议。既而内出皇太后手诏曰:“吾闻群臣议,请皇 帝封崇濮安懿王,至今未见施行。吾载阅前史,乃知 自有故事。濮安懿王、谯国夫人王氏、襄国夫人韩氏、 仙游县君任氏,可令皇帝称亲,濮安懿王称皇,王氏、 韩氏、任氏并称后。”事方施行,而英宗即日手诏曰:“称 亲之礼,谨遵慈训,追崇之典,岂易克当。且欲以茔为 园,即园立庙,俾王子孙主奉祠事。”翌日,诲等以所论 列弹奏不见听用,缴纳御史敕诰,家居待罪。诲等所 列,大抵以为前诏称“权罢集议”,后诏又称且欲以茔 为园,即追崇之意未已。英宗命阁门以诰还之,诲等 力辞台职。诲等既出,而濮议亦寝。至神宗元丰二年, 诏以濮安懿王三夫人可并称王夫人云。按《宗室 列传》,吴王颢,慈圣光献太后之服,易月当除。颢曰:“身 为孙而情文缺然,若是可乎?请如《心丧礼》,须上禫除 即吉。”诏可。

    元丰三年春三月,葬慈圣光献皇后于永昭陵,议虞 祔礼。又诏:“凡祖丧无嫡孙及嫡孙同母弟者,庶孙长 者承重。”

    按《宋史神宗本纪》,元丰三年春正月乙丑朔,以大行 太皇太后在殡,不视朝。戊寅,上太皇太后谥曰慈圣 光献。三月癸酉,葬慈圣光献皇后于永昭陵。乙酉,祔 慈圣光献皇后神主于太庙。按《礼志》:元丰三年正 月十四日上谥,太常礼院言,“大行太皇太后虽已有 谥,然山陵未毕,俟掩皇堂,去大行,称慈圣光献太皇太”后祔庙,题神主,仍去二“太”字。秘阁校理何洵直言: “‘按《礼》,既葬,日中还虞于正寝’。盖古者之葬,近在国城 之北,故可以平旦而往,至日中即虞于寝,所谓葬日 虞,弗忍一日离也。后世之葬,其地既远,即礼有不能 尽如古者。今大行太皇太后葬日至第六虞,自当行 之于外如旧仪。其七虞及九虞、卒哭,谓宜行之于庆 寿殿。又按《春秋公羊传》曰:‘虞主用桑士’。虞礼曰:‘桑主 不文’。伏请罢题虞主。”太常言:“洵直所引乃士及诸侯 之礼,况嘉祐、治平并虞于集英殿,宜如故事。又:嘉祐、 治平虞主已不书谥,当依所请。”太常礼院又言:“慈圣 光献皇后祔庙前三日,告天地、社稷、太庙、皇后庙如 故事。至日,奉神主先诣僖祖室,次翼祖、宣祖、太祖、太 祖后太宗皇帝、懿德皇后、明德皇后同一祝。次飨元 德皇后、慈圣光献皇后,异馔、异祝,行祔庙礼。次真宗、 仁宗、英宗室。礼毕,奉神主归仁宗室。如此,则古者祔 谒之礼及近代遍飨故事,并行不废。”从之。三月十日, 葬永昭陵。二十二日,祔于太庙。元丰三年,太常丞 刘次庄请:“祖母亡有嫡曾孙,次庄为嫡孙同母弟,在 法未有庶孙承重之文。”诏下礼官立法:“自今承重者, 嫡子死无诸子,即嫡孙承重;无嫡孙,嫡孙同母弟承 重;无母弟,庶孙长者承重;曾孙以下准此。其传袭封 爵,自依礼、令。”

    元丰四年冬十二月乙亥,慈圣光献皇后禫祭,宰臣 王圭等上表请听乐,不许。自是五表,乃从之。

    按:《宋史神宗本纪》云云。

    元丰五年。华阴郡王宗旦薨。听以旌节牌印葬 按《宋史神宗本纪》。元丰五年春二月癸亥。华阴郡王 宗旦薨按《礼志》。元丰五年。崇信军节度使华阴郡 王宗旦薨。听以旌节牌印葬。寻又诏。不即随葬者徒 二年。因而行用者罪之。

    元丰八年春三月,帝崩。冬十月葬永裕陵。范祖禹请 群臣制服三年,程颐请冬至改贺为慰,皆不从 按《宋史神宗本纪》,元丰八年春正月“戊戌,帝不豫。甲 辰,赦天下。乙巳,命辅臣代祷景灵宫。乙卯分遣群臣 祷于天地宗庙社稷。二月癸巳,上疾甚,迁御福宁殿。 三省枢密院入见,请立皇太子,及请太后权同听政, 许之。”三月甲午朔,立延安郡王佣为皇太子,赐名煦, 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乙未,赦天下,遣官告于天 地、宗庙、社稷、诸陵。丁酉,皇太后命吏部尚书曾孝宽 为册立皇太子礼仪使。戊戌,上崩于福宁殿,年三十 有八。皇太子即皇帝位。九月己亥,上大行皇帝谥曰 “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庙号神宗。十月乙酉,葬于永裕 陵按《哲宗本纪》,元丰八年二月,神宗寝疾,宰相王 圭乞早建储,为宗庙社稷计,“又奏请皇太后权同听 政,神宗首肯。三月甲午朔,皇太后垂帘于福宁殿,谕 圭等奉制立为皇太子。戊戌,神宗崩,太子即皇帝位。 庚子,命宰臣王圭为山陵使。甲寅,以群臣固请,始同 太皇太后听政。五月庚戌,王圭薨。改命蔡确为山陵 使。秋九月戊戌,以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之谥,告 于天地、宗庙、社稷。己亥,上宝册于福宁殿。冬十月乙 酉,葬神宗皇帝于永裕陵。十一月癸巳,祔神宗于太 庙。辛酉,缘山陵役者蠲其赋。”按《礼志》,元丰八年三 月五日神宗崩,十三日大敛,帝成服。十七日小祥,四 月一日禫除,七月五日,请谥于南郊。九月八日,读谥 宝册于福宁殿。二十三日,启菆。十月一日,灵驾发引。 二十一日,葬永裕陵。二十九日,虞主至。十一月一日, 虞祭于集英殿。自复土,六虞在途,太常卿摄事,三虞 行礼于殿。四日,卒哭。五日,祔庙。秘书正字范祖禹言: “先王制礼,以君服同于父,皆斩衰三年。盖恐为人臣 者不以父事其君”,此所以管乎人情也。自汉以来,不 惟人臣无服,而人君遂亦不为三年之丧。惟国朝自 祖宗以来,外廷虽用易月之制,而宫中实行三年之 丧。且易月之制,前世所以难改者,以人君自不为服 也。今群臣易月,而人主实行三年之丧,故十二日而 小祥,而期又小祥,二十四日大祥,再“期而又大祥。”夫 练祥不可以有二也,既以日为之,又以月为之,此礼 之无据者。再期而大祥,中月而禫,禫者,祭之名,非服 之色也。今乃为之惨服三日,然后禫,此礼之不经者 也。既除服,至葬而又服之,盖不可以无服也。祔庙而 后即吉,财八月矣,而遽纯吉,无所不佩,此又礼之无 渐也。《易》月之制,因袭“已久,既不可追。宜令群臣朝服, 正如今日而未除衰,至期而服之,渐除其重者;再期 而又服之,乃释衰。其馀则君服斯服可也。至于禫,不 必为之服,惟未纯吉以至于祥,然后无所不佩,则三 年之制,略如古矣。”诏礼官详议。礼部尚书韩忠彦等 议:“朝廷典礼,时世异宜,不必循古。若先王之制,不可 尽用,则当以祖宗故事为法。今言者欲令举臣服丧 三年,民间禁乐如之,虽过山陵,不去衰服,庶协古制。 缘先王恤典节文甚多,必欲循古,又非特如所言而 已。今既不能尽用,则当循祖宗故事及先帝遗制。”诏 从其议。神主祔庙,是月冬至,百官表贺。崇政殿说书程颐言:“神宗丧未除,节序变迁,时思方切,恐失居丧 之礼,无以风化天下,乞改贺为慰。”不从。

    哲宗元祐元年王安石司马光薨皆以谅暗中不举哀成服冬十二月诏服除依元丰故事

    按《宋史哲宗本纪》,元祐元年夏四月癸巳,王安石薨。 “秋九月丙辰朔,司马光薨。”“冬十二月庚寅,诏将来服 除,依元丰三年故事。”按《礼志》,元祐元年王安石薨, 在神宗大祥之内,司马光薨亦在谅暗中,皆不举哀 成服。高宗于刘光世、张俊、秦桧之丧,皆为临奠,然设 幄举哀,成服之礼未之行也。

    元祐五年,神宗贤妃林氏薨,诏用一品礼葬。

    按《宋史哲宗本纪》不载按神宗《林贤妃传》:“幼选入 宫,既长,遂得幸,封永嘉郡君,升美人,进婕妤。元祐五 年薨,诏用一品礼葬,赠贵仪,又赠贤妃。”

    元祐六年,诏:“臣僚父母无故十年不葬者,御史台弹 奏,吏部检察。”冬十月,仁宗贵妃苗氏薨。

    按《宋史哲宗本纪》:元祐六年秋八月辛卯,诏御史台 臣僚亲亡十年不葬。许依条弹奏及令吏部检察。冬 十月庚辰,贵妃苗氏薨。按《礼志》:“元祐中诏御史台 臣僚,父母无故十年不葬,即依条弹奏,及令吏部候 限满检察,尚有不葬父母,即未得与关升磨勘。如失 检察,亦许弹奏。”按《仁宗苗贵妃传》:妃以容德入侍, 生唐王昕,封仁寿郡君,拜才人、昭容、德妃。英宗育于 禁中,妃拥佑颇有恩。既践祚,酬其前劳,进贵妃。元祐 六年薨,年六十九。哲宗辍朝出奠,发哀苑中,谥曰“昭 节。”

    元祐七年冬十一月癸巳,祀天地于圜丘,赦天下。“民 罹亲丧者,户以差等与免徭。”

    按:《宋史哲宗本纪》云云。

    元祐八年秋九月,太皇太后高氏崩,遗诏“皇帝成服, 三日内听政,释服之后,勿禁音乐。”

    按《宋史哲宗本纪》,“元祐八年秋八月辛酉,以太皇太 后疾,帝不视事。丁卯,祷于岳渎、宫观、祠庙。辛未,祷于 天地、宗庙、社稷。乙亥,祷于诸陵。九月戊寅,太皇太后 崩。己卯,诏以太皇太后园陵为山陵。甲申,命吕大防 为山陵使。壬辰,诏山陵修奉从约,诸道毋妄有进助。 冬十月戊申,群臣七上表请听政。戊辰,徐王颢乞解” 官给丧,诏不允。十一月丙子,始御垂拱殿。壬寅,赐劳 修奉山陵兵士。十二月己巳,上太皇太后谥曰宣仁 圣烈皇后。按《礼志》,英宗宣仁圣烈皇后高氏,哲宗 元祐八年九月三日崩于崇庆宫。遗诏:“皇帝成服,三 日内听政,群臣十三日,诸州长吏以下三日而除。”释 服之后,勿禁作乐。园陵制度,务遵俭省。馀并如章献 明肃皇太后故事。十四日,诏园陵依慈圣光献太皇 太后之制。按《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传》:后生神宗 皇帝,治平二年,册为皇后。神宗立,尊为皇太后,居宝 慈宫。元丰八年,帝不豫,寖剧,宰执王圭等入问疾,乞 立延安郡王为皇太子,太后权同听政,帝颔之。圭等 见太后帘下,后泣,抚王曰:“儿孝顺,自官家服药,未尝 去左右,书佛经以祈福,喜学书,已诵《论语》七卷,绝不 好弄。”乃令王出帘外见圭等,圭等再拜谢且贺。是日, 降制立为皇太子。哲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人以为 女中尧、舜。元祐八年九月,属疾崩,年六十二。

    绍圣元年春二月葬宣仁圣烈皇后于永厚陵

    按《宋史哲宗本纪》:“绍圣元年春正月癸酉朔,群臣诣 西上阁门,进名奉慰。二月己酉,葬宣仁圣烈皇后于 永厚陵。己未,祔神主于太庙。癸亥,缘山陵役者蠲其 赋。”

    绍圣四年。诏宗室居父母丧者毋得乞为继嗣。太史 以近永裕陵民冢。不便国音。请迁。诏官给葬费 按《宋史哲宗本纪》。不载按《礼志》。绍圣四年右武卫 大将军克务乞故登州防御使东牟侯克端子叔博 为嗣。请赴期朝参起居而不为克端服。大宗正司以 闻。下礼官议。宜终丧三年。遂诏宗室居父母丧者。毋 得乞为继嗣。太史请迁去永裕陵近山民冢一千 三百馀,以便《国音》。帝曰:“迁墓得无扰乎!若无所害,则 令勿迁;果不便《国音》,当给官钱以资葬费。”

    元符三年春正月帝崩秋八月葬永泰陵诏山陵制度并如元丰故事

    按《宋史哲宗本纪》,“元符三年春正月辛未,帝有疾,不 视朝。己卯,帝崩。皇太后谕遗制,立弟端王即位于柩 前,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四月己未,上谥曰钦文 睿武昭孝皇帝,庙号哲宗。七月丁卯,以谥号册宝奏 告天地、宗庙、社稷。八月壬寅,葬于永泰陵。癸亥,祔太 庙。崇宁三年,加谥曰‘宪元继道世德扬功钦文睿武’” 齐圣昭孝皇帝。政和三年,改谥宪元继道显德定功 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按《徽宗本纪》:元符三年 正月己卯,哲宗崩,皇太后垂帘哭,谓宰臣曰:“家国不 幸,大行皇帝无子,天下事须早定。”章惇厉声对曰:“在 礼律当立母弟简王。”皇太后曰:“神宗诸子,申王长而 有目疾,次则端王当立。”惇又曰:“以年则申王长,以礼律则同母之弟简王当立。”皇太后曰:“皆神宗子,莫难 如此分别,于次端王当立。”知枢密院曾布曰:“章惇未 尝与臣等商议,如皇太后圣谕极当。”尚书左丞蔡卞、 中书门下侍郎许将相继曰:“合依圣旨。”皇太后又曰: “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于是惇为 之默然,乃诏端王入即皇帝位,皇太后权同处分军 国事。甲申,命章惇为山陵使。乙酉,出先帝遗留物赐 近臣。夏四月乙卯,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秋七月丁 卯,告哲宗钦文睿武昭孝皇帝谥于天地、宗庙、社稷。 戊辰,上宝册于福宁殿。八月庚子,作景灵西宫,奉安 神宗神御,建哲宗神御殿于其西。壬寅,葬哲宗皇帝 于永泰陵。癸亥,祔哲宗神主于太庙。九月丁卯,民缘 山陵役者蠲其赋。按《礼志》,元符三年正月十二日, 哲宗崩,徽宗即位。诏山陵制度并如元丰。七月十一 日启菆,二十日,灵驾发引。八月八日,葬永泰陵。九月 九日,以升祔毕,群臣吉服如故事。太常寺言:“太宗皇 帝上继太祖,兄弟相及,虽行易月之制,实斩衰三年, 以重君臣之义。公除已后,庶事相称,具载《国史》。今皇 帝嗣立哲宗,实承神考之世,已用开宝故事,为哲宗 服衰重。今神主已祔,百官之服并用纯吉,皇帝服御, 宜如太平兴国二年故事。”礼部言:“太平兴国中,宰臣 薛居正表称:‘公除以来,庶事相称,独命彻乐,诚未得 宜。即是公除后,除不举乐外,释衰从吉,事理甚明。今 皇帝当御常服,素纱展脚幞头、淡黄衫、黑犀带,请下 有司裁制’。”宰臣请从礼官议,乃诏候周期服吉时,诏 不由门下,径付有司。给事中龚原言:“丧制乃朝廷大 事,今行不由门下,是废法也。臣为君服斩衰三年,古 未尝改。且陛下前此议服,礼官持两可之论,陛下既 察见其奸,其服遂正,今乃不得已从之,臣窃为陛下 惜开宝时并、汾未下,兵革未弭,祖宗栉风沐雨之不 暇,其服制权宜一时,非故事也。”原坐黜知南康军。于 是诏依元降服丧三年之制,其元符三年九月自小 祥从吉指挥改正。按《温益传》,益知开封府,犹兼侍 读,时执政倡言,帝当为哲宗服兄弟之服,曾肇在迩 英读《史记舜纪》,因言:“昔尧舜同出黄帝,世数已远,然 舜为尧丧三年者,以尝臣尧故也。”益意附执政,进曰: “《史记》世次不足信,尧、舜非同出。”迁吏部尚书。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春正月皇太后向氏崩山陵依慈圣光献皇后故事夏五月与钦慈皇后同葬永裕陵

    按《宋史徽宗本纪》,元符三年“冬十二月甲午,以皇太 后不豫,祷于宫观祠庙岳渎。建中靖国元年春正月 甲戌,皇太后崩,遗诏追尊皇太妃陈氏为皇太后。丁 丑,易大行皇太后园陵为山陵,命曾布为山陵使。二 月甲辰,始听政。三月甲子,始御紫宸殿。夏四月甲午, 上大行皇太后谥曰钦圣宪肃。乙未,上追尊皇太后” 谥曰钦慈。丁酉,御殿复膳。五月丙寅,葬钦圣宪肃皇 后、钦慈皇后于永裕陵。丙戌,祔钦圣宪肃皇后、钦慈 皇后神主于太庙。戊子,民缘山陵役者蠲其赋。按 《礼志》,神宗钦圣宪肃皇后向氏,建中靖国元年正月 十三日崩。二月,太常寺言:“大行皇太后山陵一行法 物,宜依元丰二年慈圣光献皇后故事。皇堂之制,下 深六十九尺,面方二丈五尺;石地穴深一丈,明高二 丈一尺;鹊台二,各高四十一尺;乳台二,各高二丈七 尺;神墙高一丈三尺。”五月六日,葬永裕陵。二十六日, 祔于神宗庙室。先是,元祐四年,美人陈氏薨,赠充仪, 又赠贵仪。徽宗入继大统,诏有司议追崇之典,上尊 谥曰钦慈皇后,祔葬永裕陵,与钦圣同祔神宗室。 按《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传》,治平三年,归于颍邸,封 安国夫人。神宗即位,立为皇后。帝不豫,后赞宣仁后, 定建储之议。哲宗立,尊为皇太后。宣仁命葺庆寿故 宫以居后,后辞曰:“安有姑居西而妇处东渎上下之 分不敢徙。”遂以庆寿后殿为隆祐宫居之。帝仓卒晏 驾,独决策迎端王。徽宗立,请权同处分军国事,后以 长君辞,帝泣拜移时乃听。才六月,即还政。明年正月 崩,年五十六。按神宗《钦慈陈皇后传》:后选入掖庭 为御侍,生徽宗,进美人。帝崩,守陵殿,思顾旧恩,毁瘠 骨立。左右进粥药,挥使去,曰:“得早侍先帝,愿足矣。”未 几薨,年三十二。建中靖国元年,追册为皇太后,上尊 谥。陪葬永裕陵。

    崇宁元年皇太妃朱氏薨追尊为皇太后祔葬永裕陵

    按《宋史徽宗本纪》。崇宁元年春二月“丙戌朔,以圣瑞 皇太妃疾,虑囚。辛丑,圣瑞皇太妃薨,追尊为皇太后。 夏四月己亥,上皇太后谥曰钦成。五月戊寅,葬钦成 皇后于永裕陵。六月己丑,祔钦成皇后神主于太庙。 壬辰,民缘山陵役者蠲其赋。”按《礼志》。崇宁元年二 月,圣瑞皇太妃朱氏薨,制追尊为皇太后。遂上尊谥 曰钦成皇后。五月,祔葬永裕陵,祔神主于神宗室,皆 备礼如故事。按《神宗钦成朱皇后传》,熙宁初,入宫

    为御侍,进才人、婕妤,生哲宗,累进德妃。哲宗即位,尊
    考证
    为皇太妃。时宣仁、钦圣二太后皆居尊,故称号未极。

    元祐三年,宣仁诏:“《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其寻绎故实, 务致优隆。”于是舆盖仗卫冠服,悉侔皇后。绍圣中,钦 圣复命即阁建殿,改乘车为舆,出入由宣德东门。百 官上笺称“殿下”,名所居为“圣瑞宫。”徽宗立,奉礼尤谨。 崇宁元年二月薨,年五十一。追册为皇后,上尊谥,陪 葬永裕陵。

    大观元年秋七月乙巳贤妃武氏薨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按《神宗武贤妃传》。“妃始以 选入宫。元丰五年进才人。历美人婕妤。徽宗即位。进 昭仪贤妃。大观元年薨。乘舆临奠,辍朝三日,谥曰惠 穆。”

    大观二年秋九月,皇后王氏崩,有司议:“礼如章穆皇 后故事”,从之。

    按《宋史徽宗本纪》,大观二年秋九月癸酉,皇后王氏 崩。冬十一月乙丑,上大行皇后谥曰靖和。十二月壬 寅,陪葬靖和皇后于永裕陵。按《礼志》,徽宗皇后王 氏,大观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崩。尚书省言章穆皇后 故事,真宗服七日。从之。十月,太史局言,“大行皇后园 陵,斩草用十月二十四日斥,土用十一月十三日葬, 用十二月二十七日。诸宗室合祔葬者,并依大行皇 后月日时刻。”十一月,宰臣蔡京等请上谥曰靖和皇 后。十二月,奉安梓宫于永裕陵之下宫,神主祔别庙。 四年十二月,改谥曰“惠恭。”其后高宗复改曰显恭。 按《徽宗显恭王皇后传》:元符二年六月,归于端邸,封 顺国夫人。徽宗即位,册为皇后,生钦宗。大观二年崩, 年二十五。谥曰“静和”,葬裕陵之次。绍兴中,始祔徽宗 庙室,改上今谥云。

    政和三年春二月崇恩太后崩诏礼仪依钦成皇后开宝皇后故事酌定

    按《宋史徽宗本纪》,政和三年春二月辛卯,崇恩太后 暴崩。夏闰四月辛酉,上崇恩太后谥曰“昭怀。五月丙 午,葬昭怀太后于永泰陵。六月癸亥,祔昭怀皇后神 主于太庙。戊辰,民缘园陵役者蠲其赋。”按《礼志》:哲 宗皇后刘氏,政和三年二月九日崩。诏“崇恩太后合 行礼仪,可依钦成皇后及开宝皇后故事,参酌裁定。” 闰四月,上谥曰昭怀皇后。五月,葬永泰陵,祔神主于 哲宗庙室。按《哲宗昭怀刘皇后传》,“初为御侍,由美 人婕妤进贤妃。孟后既废,后竟代焉。徽宗立,册为元 符皇后。明年,尊为太后,名宫崇恩。”帝缘哲宗故,曲加 恩礼,后以是颇干预外事,且以不谨闻。帝与辅臣议 将废之,而后已为左右所逼,即帘钩自缢而崩,年三 十五。

    高宗建炎三年秋七月皇太子薨

    按《宋史高宗本纪》:建炎三年秋七月“丁亥,皇太子薨, 谥元懿。”按《元懿太子传》:“太子讳旉,金人侵淮南,帝 幸临安,会苗傅、刘正彦作乱,逼帝禅位于旉,改元明 受。既而傅等伏诛,帝复位,乃以旉为皇太子,从幸建 康。太子立,属疾,宫人误蹴地上金炉有声,太子惊悸, 疾转剧,薨,谥元懿。”

    建炎四年。秋九月甲辰。徽宗皇后郑氏崩于五国城 按《宋史高宗本纪》云云。按《徽宗郑皇后传》。“后本钦 圣殿押班。徽宗为端王。每日朝慈德宫。钦圣命郑王 二押班供侍。及即位。遂以二人赐之。崇宁初封贤妃。 迁贵妃。王皇后崩,政和元年立为皇后。钦宗受禅。尊 为太上皇后。迁居宁德宫,称宁德太后。从上皇幸南 京。”汴京破,从上皇幸青城北迁。留五年,崩于“《五国》城”, 年五十二。

    绍兴元年夏四月隆祐皇太后孟氏崩帝制期年服六月权攒于越州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元年夏四月庚辰,隆祐皇太 后崩。乙酉,为太后制期年服。辛卯,群臣三上表,始听 政。六月壬申,册谥皇太后曰昭慈献烈。壬午,权攒昭 慈献烈皇后于越州。秋八月丁丑,祔昭慈献烈皇后 神主于温州太庙。”按《礼志》:哲宗昭慈圣献皇后孟 氏,绍兴元年四月崩,诏以继体之重,当承重服,以遗 诰“择近地权殡,俟息兵归葬,园陵,梓取周身,勿拘旧 制,以为他日迁奉之便。六月,殡于会稽上亭乡攒宫, 方百步,下宫深一丈五尺,明器止用铅锡,置都监巡 检一员,卫卒百人。生日、忌辰、旦望节序排办,如天章 阁仪。”虞主还州,行祔庙礼。按《哲宗昭慈圣献孟皇 后传》:“‘初哲宗既长,宣仁高太后历选世家”女百馀入 宫,后年十六。元祐七年,帝亲御文德殿,册为皇后。绍 圣三年,诏废后出居瑶华宫。康王即皇帝位,尊后为 元祐太后。尚书省言:“元’字犯后祖名,请易以所居宫 名。”遂称隆祐太后。绍兴元年春,患风疾,帝旦暮不离 左右,衣弗解带者连夕。四月,崩于行宫之西殿,年五 十九。遗命择地攒殡,俟军“事宁,归葬园陵。”帝诏曰:“朕 以继体之重,当从重服。凡丧祭用母后临朝礼。上尊 号曰昭慈献烈皇太后,殡于会稽上皇村,祔神主于 哲宗室,位在昭怀皇后上按《文献通考》,绍兴元年四月十八日,太常寺言:章献 明肃皇后崩,乙未,百官听遗诰。丧纪以日易月,在京 百官,十三日而除。祖宗以来,皇太后“崩,故事莫盛于 章献明肃皇太后,当时遗诰十三日,令在京百官除 服。今来大行隆祐皇太后崩,遗诰亦以十三日而除 服,合至今月二十六日,百官依故事进名奉慰讫,退 易常服。”从之。自成服以后,小、大祥、禫除日及朔望日, 百官各进名奉慰。遇皇帝视事日,宰相奏事去杖,小 祥日,奏事去冠,馀官奏事依此。皇帝听政未释服前, 其引班若行吊临之礼,即服衰绖。如遇内殿引班奏 事及从驾,常服黑带,士庶以下服。军人百姓白衫、纸 帽,妇人素缦,不花钗,三日止。士庶婚嫁服除外不禁。 文武臣僚之家,至山陵、祔庙毕,并许嫁娶,不用花彩, 仍禁乐。绍兴元年四月二十九日,太常寺检会“故 事,差摄太傅持节导梓宫、题册宝、监锁元宫,太常少 卿执翣者障梓宫,摄司徒率梓宫官升大、升轝及引 梓宫即元宫。又摄司空、复土九锸,监察御史监锁元 宫,少府监进龙輴,将作监捧梓宫登龙輴、兼锁元宫, 宗正卿充九虞及掩元宫飨官,差题虞主官并题神 主官,殿前司依例差弹压将官一员,甲军一百人,用 卤簿仪仗,依例权以仪卫服青紫褐衫,执持仪物充, 代主管禁卫所先相度差拨。其沿路引导、宿顿,排设 用警场鼓吹挽歌,依例系总护使,同桥道顿递使。”前 二日,都大主管官、礼部、太常寺先就贡院按阅。

    “一,警场,合用金钲一十二人,鼓手六十人,鸣角六十人,逐色教头共五人,武严教头三人,管辖人员二人,部押使臣一人。” 一,鼓吹,合用鼓吹令丞职掌,府典史、引乐官共一十人,歌色一十六人,筚篥色三十六人,笛色三十六人,箫八人,大鼓一十六人,节鼓一人,金钲四人,抬擎人兵共一十人。一,挽歌,合用押教一人,执色四十八人。挽词,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撰二十首,文臣、职事官各二首,《导引》歌词,学士院撰,前一日,先于太常寺教习。其排设鼓吹警场及抬擎节级军兵、借差殿前步军司人,并太常寺所差人吏职级、乐正。

    是日,行启奠、祖奠、遣奠之礼,摄太傅后从皇帝行礼, 又差摄侍中、少傅等官。“所有祭器用牙床三张,并先 下文思院制造,陪位行事各官外,馀文武百官并免 立班,于城外奉辞灵驾。其哀谥册宝,于梓宫前禁卫 内排列。沿路排祭依例压祭绢,内宰相、使相各五十 疋,侍从、台谏各三十疋,管军、知省、知阁、御带、御药门” 司直殿等各二十疋,六曹郎官、寺监卿少等各一十 疋。其经过州县合行排祭,不系经过州县,并免至攒 宫前一日差官奏告。太常寺言:“明德皇后故事,行 遣奠礼,读哀册,奉辞讫,皇帝吉服还内,缞服并焚之, 系大行太皇太后发引之日。检会故事”,

    绍兴五年四月,太上皇帝崩于五国城。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五年夏四月“甲子,太上皇帝 崩于五国城,五月辛巳,遣何藓等奉使金国,通问二 帝。”按《徽宗本纪》,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 年五十有四。

    绍兴七年,太上皇帝及宁德皇后凶问至,张浚疏论 丧服不可即戎,诏外朝勉从所请,宫中行三年丧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七年春正月丁亥,何藓、范宁 之至自金国始闻上皇及宁德皇后崩,己丑帝成服, 下诏降徒囚,释杖以下。二月癸巳朔,百官七上表,请 遵以日易月之制。徽猷阁待制、知严州胡寅请服丧 三年,衣墨临戎,以化天下。帝欲遂终服,而张浚连疏 论丧服不可即戎,遂诏外朝勉从所请,宫中仍行三 年之丧。庚子,遣王伦等使金国迎奉梓宫。丙辰,始御 便殿。秋九月甲子,上太上皇帝谥曰圣文仁德显孝 皇帝,庙号徽宗,皇后曰显肃皇后。冬闰十月甲戌,始 作徽宗皇帝、显肃皇后神主。十二月丁卯,祔徽宗皇 帝、显肃皇后神主于太庙按《徽宗本纪》,绍兴七年 九月甲子,凶问至江南,遥上尊谥曰“圣文仁德显孝 皇帝,庙号徽宗。”按《礼志》,绍兴七年,问安使何鲜等 还以闻。宰执入见,帝号恸擗踊,终日不食。宰臣张浚 等力请,始进糜粥成服于几筵殿,文武百僚朝晡临 于行宫。自闻丧至小祥,百官朝晡临;自小祥至禫祭, 朝一临。太常等言:“旧制,沿边州军不许举哀。缘诸大 师皆国家腹心爪牙之臣,休戚一体,至于将佐,皆怀 忠愤,宜就所屯,自副将而上,成服日朝晡临,故校哭 于本营。”命徽猷阁待制王伦等为奉迎梓宫使。时知 邵州胡寅上疏,略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至于庶人,一 也。及汉孝文”自执谦德,用日易月,至今行之。子以便 身忘其亲,臣以便身忘其君,心知其非而不肯改,自 常礼言之,犹且不可,况变故特异如今日者,又当如 何?恭惟大行太上皇帝、大行宁德皇后蒙尘北狩,永 诀不复,实繇粘罕,是有不共戴天之仇。考之于《礼》,仇 不复则服不除,寝苫枕戈,无时而终。所以然者,天下 虽大,万事虽众,皆无以加于父子之恩,君臣之义也伏睹某月某日圣旨,缘国朝故典,以日易月,臣窃以 为非矣。自常礼言之,犹须大行有遗诏,然后遵承。今 也大行诏旨不闻,而陛下降旨行之,是以日易月,出 陛下意也。大行幽厄之中,服御饮食,人所不堪,疾病 粥药,必无供亿;崩殂之后,衣衾敛“藏,岂得周备?正棺 卜兆,知在何所?茫茫沙漠,瞻守为谁?伏惟陛下一念 及此,荼毒摧割,备难堪忍。纵未能遵《春秋》复仇之义, 俟仇殄而后除服,犹当革汉景之薄,丧纪以三年为 断。不然,以终身不可除之服,二十七日而除之,是薄 之中又加薄焉,必非圣人之所安也。”又曰:“虽宅忧三 祀,而军旅之事,皆”当决于圣裁,则谅暗之典,有不可 举。盖非枕块无闻之日,是乃枕戈有事之辰。故鲁侯 有周公之丧,而徐夷并兴。东郊不开,则是墨衰即戎, 孔子取其誓命。今六师戒严,方将北讨,万机之众,孰 非军务?陛下听断平决,得礼之变,卒哭之后,以墨衰 临朝,合于孔子所取,其可行无疑也。如合圣意,便乞 直降诏旨云:“恭惟太上皇帝、宁德皇后诞育眇躬,大 恩难报,欲酬罔极,百未一伸。銮舆远征,遂至大故,讣 音所至,痛贯五情,想慕慈颜,杳不复见,怨仇有在,朕 敢忘之。虽军国多虞,难以谅暗,然衰麻枕戈,非异人 任,以日易月,情所不安。兴自朕躬,致丧三年,即戎衣 墨,况有权制,布告中外,昭示至怀。其合行典礼,令有 司集议来上。如敢沮格,是使朕为人子而忘孝之道, 当以大不恭论其罪。陛下亲御翰墨,自中降出,一新 四方耳目,以化天下,天地神明亦必有以佑助,臣不 胜大愿。”六月,张浚请谥于南郊。户部尚书章谊等言: “梓宫未还,久废谥册之礼。请依景德元年明德皇后 故事,行埋重、虞祭、祔庙之礼,及依嘉祐八年、治平四 年虞祭毕而后卒哭,卒哭而后祔庙,仍于小祥前十 日行之。异时梓宫之至,宜遵用安陵故事,行改葬之 礼,更不立虞主。”从之。九月甲子,上庙号曰徽宗。 按《文献通考》:绍兴七年,徽宗及显肃皇后祔庙,有司 言:“今梓宫未还,乞依景德元年明德皇后故事,行埋 重、虞祭、祔庙”之礼。太常寺言:“检会《山园陵故事》,梓宫 发引日,皇帝于宣德门外奉辞,百僚于板桥奉辞。其 掩皇堂日,奏请神灵上虞主讫,埋重于皇堂隧道。次 行第一虞,至琼林苑,行第七虞,祭毕,迎虞主于集英 殿,皇帝于殿门奉迎,百僚于板桥奉迎。至殿,皇帝行 安神烧香之礼讫,次有司行第八虞,至第九虞,祭毕, 皇帝行卒哭之礼。至祔庙前一日,皇帝斋于垂拱殿。 祔庙日,自集英殿导至宣德门外奉辞。有司奉虞主 至太庙行祔庙之礼,于故事即无该载庙门外埋重 之文。今来欲比故事,于祔庙前择日自几筵殿迎重, 于报恩广孝观权行安奉。”是日,皇帝先次几筵殿烧 香,如宫之仪,毕,还内次。宰执率百僚烧香毕,退。礼仪 使率合迎重有司奉迎诣本观,俟时奏“请神灵上虞 主”讫,埋重于本观利方。次太常卿行第一虞祭。夙兴 第二虞祭已后,每日依礼例行一虞祭。至第七虞祭 毕,迎奉虞主还几筵殿日,百僚于行宫门外奉迎。至 几筵殿门,皇帝服履袍奉迎,前导虞主升殿毕,次诣 逐位行礼讫,还内。“次有司行第八、第九虞祭。至祔庙 前二日,皇帝行卒哭之礼。祔庙前一日,皇帝斋于内 殿,有司不奏刑杀文书。至祔庙日,皇帝自几筵殿导 虞主至行宫门外,奉辞毕,礼仪使奉虞主诣太庙,奏 请神灵上神主讫,以次行祔庙之礼。今来欲依明德 皇太后攒殡故事,先行虞祭毕,次行卒哭,而后祔庙。 若将来迎奉梓宫到,合遵用永安陵故事,行改葬之 礼,更不立虞主。”从之。 闰十月二十五日,朱震充题 神主、虞主官。按《后汉礼仪志》,桑木主尺二寸,不书谥。 又按杜佑《通典》载仪注,虞祭之礼,止言太祝捧主匮 置于座,启匮于前,捧出神主,不言题谥。祔庙之礼,则 曰享前一日质明,太祝以香汤浴栗主,拭“以罗巾,题 栗主,官盥洗,捧栗主就褥题神主”,墨书讫,以光漆重 摸之,则是唐制,惟题栗主,亦不题虞主也。宋朝仁宗 皇帝上仙,吕夏卿奏请虞主不题谥,诏两制及待制 以上官与礼官会仪。翰林学士承旨孙抃等奏,乞如 夏卿所奏。从之。今欲乞依汉、唐及仁宗山陵故事,虞 主更不题谥,俟祔庙前期“一日,恭依敕命,书题神主。” 诏恭依。 是年正月二十五日,诏群臣候祔毕纯吉 服,继令候过小祥日取旨。及绍兴八年正月二十五 日徽宗小祥,二月二十三日百官纯吉服。

    绍兴九年春正月,帝易大祥之服,宰臣请上陵名。夏 六月,皇后邢氏崩于五国城。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九年夏六月庚戌,皇后邢氏 崩于五国城。按《礼志》:绍兴九年正月,太常寺言,“徽 宗及显肃皇后将及大祥,虽皇堂未置,若不先建陵 名,则春秋二仲,有妨荐献,请先上陵名。”宰臣秦桧等 请上陵曰永固。按《高宗宪节邢皇后传》,高宗居康 邸,以妇聘之,封嘉国夫人。王出使,夫人留居蕃衍宅。 金人犯京师,夫人从三宫北迁。上皇遣曹勋归,夫人 脱所御金环,使内侍持付勋,曰:“幸为吾白大王,愿如此环,得早相见也。”王怜之。及即位,遥册为皇后。绍兴 九年,后崩于五国城,年三十四。金人秘之,高宗虚中 宫以待者十六年。

    按,《文献通考》:“绍兴九年正月二十五日,徽宗大祥,高 宗服白罗袍。至禫祭,易祥服,日服素纱软脚幞头、浅 色黄罗袍、黑银带。”

    绍兴十二年秋八月,帝易缌服奉迎徽宗及显肃、懿 节二后梓宫。冬十月,权攒于永固陵。是年,贵妃张氏 卒。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十年春正月“丙戌,遣莫将等 充迎护梓宫、奉迎两宫使。”十二年春二月“癸巳,金主 许归梓宫及皇太后。夏四月甲子,遣孟忠厚为迎护 梓宫礼仪使,王次翁为奉迎两宫礼仪使。丁卯,皇太 后偕梓宫发五国城。金遣完颜宗贤、刘裪护送梓宫, 高居安护送皇太后。辛巳,皇后邢氏崩。讣初至,六月” 甲子,命侍从、台谏、礼官、杂议权奉攒宫。戊辰,以万俟 卨为攒宫按行使。秋七月丁酉,上皇后谥曰懿节,祔 神主于别庙。八月甲戌,以万俟卨参知政事,充金国 报谢使。壬午,皇太后至,入居慈宁宫。己丑,帝易缌服, 奉迎徽宗及显肃、懿节二后梓宫至,奉安于龙德别 宫。九月乙未,以孟忠厚为枢密使,充攒宫总护使。丙 午,金使刘筈、完颜宗表等九人入见。戊申,以王次翁 等充金国报谢使,藏金国誓书于内侍省。冬十月乙 丑,始听中外用乐。丙寅,权攒徽宗皇帝及显肃皇后 于会稽永固陵。懿节皇后祔十三年。春正月戊戌,加 上徽宗谥曰“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 孝皇帝。”己亥,亲飨太庙,奉上册宝。二月乙丑,更永固 陵曰永祐。按《徽宗本纪》,绍兴十二年八月乙酉,梓 宫还临安。十月丙寅,权攒于永祐陵。十二月丁卯,祔 太庙第十一室。按《礼志》,徽宗与显肃初葬五国城。 十二年,金人以梓宫来还,将至,帝服黄袍,乘辇诣临 平奉迎,登舟易缌服,百官皆如之。既至行在,安奉于 龙德别宫,帝后异殿。礼官请用安陵故事,梓宫入境, 即承之以椁,有司预备衮冕翚衣以往,至则纳之椁 中,不复改敛。秦桧白令侍从、台谏、礼官集议,灵驾既 还,当崇奉陵寝,或称攒宫。礼部员外郎程敦厚希桧 意,独上奏言:“仍攒宫之旧称,则莫能示通和之大信, 而用因山之正典,则若忘存本之后图。臣以为宜勿 徇虚名,当示大信。”于是议者工部尚书莫将等乃言: “《太史》称,岁中不利大葬,请用明德皇后故事权攒。”从 之,以八月奉迎,九月发引,十月掩攒。在昭慈攒宫西 北五十步,用地二百五十亩。按徽宗《郑皇后传》,后 从上皇幸青城北迁,留五年,崩于五国城。绍兴七年, 何藓等使还,始知上皇。及后崩,高宗大恸,立重成服, 谥“显肃。”梓宫归入境,承之以椁,纳翚衣其中,与徽宗 合攒于会稽永祐陵。按《高宗宪节邢皇后传》,显仁 太后回銮始得崩闻,上为辍朝,行释服之祭,谥懿节, 祔主于别庙。绍兴十二年八月,后梓宫至,攒于圣献 太后梓宫之西北。帝思后,殊惨不乐。皇后吴氏知帝 意,乃请为其侄珣琚婚邢氏二女,以慰帝心。淳熙末, 改谥宪节。祔高宗庙。按高宗《张贤妃传》,建炎初为 才人,有宠,进婕妤。帝欲择宗室子养禁中。已而伯琮 入宫,年尚幼,帝因命婕妤母之,是为孝宗。寻迁婉仪。 绍兴十二年卒,上为辍朝二日,赠贤妃。

    绍兴十四年春正月,命普安郡王为宗室子偁解官 持服,官给葬事。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十三年秋九月“丁巳,宗室子 偁卒于秀州。”“十四年春正月戊寅,命普安郡王为子 偁解官持服。夏六月丙申,特赠子偁太子少师,官给 葬事。”按《孝宗本纪》,孝宗讳眘,字元永,太祖七世孙 也。初,太祖少子“秦王德芳生英国公惟宪,惟宪生新 兴侯从郁,从郁生华阴侯世将,世将生庆国公令譮, 令”譮生子偁,是为秀王。王夫人张氏梦人拥一羊遗 之曰:“以此为识。”已而有娠,以建炎元年十月戊寅生 帝于秀州青杉闸之官舍。及元懿太子薨,高宗未有 后。绍兴二年五月,选帝育于禁中。十二年正月丁酉, 封普安郡王。十三年九月,秀王殁于秀州。十四年正 月,用廷臣议,听解官行服。十六年,免丧“还旧官。”按 《安僖秀王子偁传》:子偁,秦康惠王之后,高宗族兄也。 宣和元年,舍试合格,调嘉兴丞。是年,子伯琮生,后被 选入宫,是为孝宗。累官左朝奉大夫。绍兴十三年秋, 致仕。明年春,卒于秀州。时孝宗为普安郡王,疑所服, 诏侍从、台谏议,秦熹等请解官如南班故事。普安亦 自请持服,许之。及普安建节,子偁以恩赠太子少师, 既为太子,加赠太师、中书令,封秀王,谥“安僖。”

    绍兴二十七年,禁民间火葬投水中者。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按《礼志》,绍兴二十七年,监 登闻鼓院范同言:“今民俗有所谓火化者,生则奉养 之具,唯恐不至,死则燔”“而弃捐之,何独厚于生而 薄于死乎?甚者焚而置之水中,识者见之动心。国朝 著令,贫无葬地者,许以系官之地安葬。”河东地狭人众,虽至亲之丧,皆悉焚弃。韩琦镇并州,以官钱市田 数顷,给民安葬,至今为美谈。然则承流宣化,使民不 畔于礼法,正守臣之职也。方今火葬之惨,日益炽甚, 事关风化,理宜禁止。仍饬“守臣措置荒闲之地,使贫 民得以收葬,少裨风化之美。”从之。

    绍兴二十八年。令诸州措置摽拨葬地给贫民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按《礼志》。绍兴二十八年。户 部侍郎荣薿言。“比因臣僚陈请禁火葬。令州郡置荒 闲之地。使贫民得以收葬。诚为善政。臣闻吴越之俗。 葬送费广。必积累而后办。至于贫下之家。送终之具 唯务从简。是以从来率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 遽革。况州县休息之久,生聚日繁,所用之地必须宽 广,仍附郭近便处官司以艰得之,故有未行摽拨者。 既葬埋未有处所,而行火化之禁,恐非人情所安。欲 乞除豪富士族申严禁止外,贫下之民并客旅远方 之人,若有死亡,姑从其便,候将来州县摽拨到荒闲 之地,别行取旨。”诏依,仍令诸州依已降指挥“措置摽 拨。”

    绍兴二十九年秋九月,皇太后韦氏崩。冬十一月,权 攒于永祐陵。韦谊弟侄并解官行服。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二十九年:“秋九月乙未,皇太 后不豫,大赦,不视朝。丙申,为太后祈福。庚子,皇太后 韦氏崩。癸卯,遣周麟之等为金国奉表哀谢使。冬十 月甲寅,以群臣五上表,始听政,命保康军节度使吴 益为攒宫总护使。戊寅,册谥皇太后曰显仁。十一月 丁亥,遣贺允中等为金国遣留国信使。丙午,权攒显” 仁皇后于永祐陵。十二月甲子,祔显仁皇后神主于 太庙。按《礼志》,徽宗显仁皇后韦氏,绍兴二十九年 崩,祔于永祐陵攒宫。按《徽宗韦贤妃传》:妃,开封人, 高宗母也。初入宫为侍御,崇宁末,封平昌郡君。大观 初进婕妤,累迁婉容。高宗在康邸出使,进封龙德宫 贤妃,从上皇北迁。建炎改元,遥尊为宣和皇后。绍兴 七年,徽宗及郑皇后崩,闻至,帝号恸,谕辅臣曰:“宣和 皇后春秋高,朕思之不遑宁处,屈己讲和,正为此耳。” 翰林学士朱震引唐建中故事,请遥尊为皇太后,从 之。已而太常少卿吴表臣请依嘉祐、治平故事,俟三 年丧毕,然后举行。乃先降御札,播告天下。王伦使回, 言金人许归。后未几,金人遣萧哲来,亦言后将归状, 豫作慈寿宫,命莫将、韩恕为奉迎使。十年,以金人犹 未归后,乃遥上皇太后册宝于慈宁殿。是后,金人来 议和,帝曰:“归我太后,朕不耻和。”命何铸、曹勋报谢。至 金国,勋再三恳请,金主始允。十二年,帝亲至临平奉 迎。帝初见太后,喜极而泣。八月,至临安,入居慈宁宫。 先是,以梓宫未还,诏中外辍乐,至是庆太后寿节始 用乐。太后聪明有智虑。初,金人许还三梓宫,太后恐 其反复,呼役者毕集,然后起攒。时方暑,金人惮行。太 后虑有他变,乃阳称疾,须秋凉进发。已而称贷于金, 使得黄金三千两,以犒其众。由是途中无间言。二十 九年,太后寿登八十九月,得疾,上不视朝,敕辅臣祈 祷天地、宗庙、社稷,俄崩于慈宁宫,谥曰显仁。攒于永 祐陵之西,祔神主于太庙徽宗室。太后性节俭,所得 供进财帛,多积于库,至是丧葬之费,皆仰给焉。 按《文献通考》:绍兴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太常寺 又言,“显仁皇后将来掩攒宫,合行九虞祭。依礼例,掩 攒宫毕,行第一虞。其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虞并系在 路,合于宿顿宗正卿行礼。其第六虞在京日,系在琼 林苑,今欲乞渡江讫,令宗正卿行礼。礼毕,迎虞主入 慈宁宫奉安。皇帝服袍履,导于慈宁宫门外。有司奉 安讫,皇帝行安神之礼。其第七、第八、第九虞,依《典故》, 皇帝行礼,百官陪位。或差有司侍祠,则百官便不陪 位。”诏恭依。十二月五日,礼部、太常寺言:“检照元丰 二年慈圣光献皇后上仙,太常礼院言,按《礼》,葬而后 虞,虞而后卒哭,卒哭而后祔。景德中,明德皇后以百 日为卒哭,盖古之士礼,不当施于朝廷。诏改卒哭为 百日。自是以后,慈圣光献皇后及宣仁圣烈皇后遇 百日,并不该载在外礼数,皆于神主祔庙以前行卒 哭之祭。乞令给舍、台谏同礼官参酌取裁。”诏依。自 显仁皇后上仙,韦谊等弟侄并解官持服,后仿此。大 行皇后弟侄同。

    绍兴三十一年,钦宗讣闻,诏持斩衰三年,遥上陵名 曰《永献》。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三十一年。夏五月辛卯。金遣 高景山、王全来贺天申节。且以钦宗皇帝讣闻。甲午。 为钦宗皇帝发丧。特诏持斩衰。三年六月乙巳。以群 臣三上表。始听政。甲子。始御正殿。秋九月甲午。册谥 大行皇帝曰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三十二 年闰二月戊寅。祔钦宗主于太庙按《钦宗本纪》。绍 兴三十一年五月辛卯,帝崩问至七月己丑,上尊谥 曰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三十二年闰二月, 祔于太庙。按《礼志》,绍兴三十一年五月,金国使至, 以钦宗讣闻,诏“朕当持斩衰三年之服,以申哀慕。”是日,文武百僚并常服、墨带、去鱼,诣天章阁南空地立 班,听诏旨举哭毕,次赴后殿门外进名奉慰,次诣几 筵殿焚香举哭。六月,权礼部侍郎金安节等请依典 故以日易月,自五月二十二日立重,安奉几筵,至六 月十七日大祥,所有衰服权留,以待梓宫之还。从之。 七月,宰臣陈康伯等率百官诣南郊请谥,庙号钦宗, 遥上陵名曰永献,其馀并如徽宗典礼。

    按:《文献通考》:“绍兴三十一年八月,太常寺检会典故 言,大祥日服素纱软脚幞头、白罗、黑银带。”绍兴三 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礼部侍郎金安节等言:“检会 典故,切详神帛之制,虽不经见,然考之于古,盖复之 遗意也。《礼运》曰:‘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 古之复者以衣,今用神帛招魂,其意盖本于此。今来 孝慈渊圣皇帝神帛,欲乞下太史局,日下依上件典 故施行’。”诏恭依。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太常少 卿王普言:“谨按《通典》,神主之制,有匮有趺,其匮底、盖 俱方,底自下而上,盖自上而下与齐。今太庙祖宗帝、 后主之匮,有盖无底,虽于祏室牙床各设趺座,然祭 享迁奉之时,惟匮盖以覆,神主在中,不免欹侧动摇, 有乖严奉,岂渡江之后失其旧制耶前者恭文顺德 仁孝皇帝神主、虞主之匮,欲依《通典》并造底盖,仍乞 漆造祖宗帝后神主匮底,庶得合于礼制,兼亦便于 迁奉。”诏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