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八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八十七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八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八十七卷目录

     易经部总论十三

      元俞琰大易集说周易上下经说 周易象辞说 说卦说

      张理大易象数钩深图易象图说内篇 易象图说外篇

      熊朋来经说先天后天图论 先甲后甲之义 揲蓍说

      明朱睦桔周易稽疑元亨利贞 彖传爻传 见龙在田 知进而不知

      退 位乎天地 利执言 君子有终 刚柔交错 枯杨生华 大耋之嗟 有嘉折首

      晋如鼫鼠 得其大首 弗损益之 居德则忌 入于幽谷 井谷射鲋 井收勿幕 己

      日乃孚 渐下有缺 贤德善俗 鸿渐于磐 得童仆贞 未济征凶 立象成器 是故

      夫象 不威不惩 同功异位 坤为柄 震为龙 马为曳 兑为羊 晋昼明夷 大壮

      则止

      焦竑经籍志易类序

    经籍典第八十七卷

    易经部总论十三

    元俞琰大易集说

    《周易上下经说》

    周代名《易》,书名,犹《周书》题周,以别于夏、殷也。《易》有二 义,变易也,交易也。变易者,阳变阴,阴变阳也;交易者, 阳交阴,阴交阳也。观先天图可见经即篇也。孔子称 “乾坤之策曰二篇”,则“经”字乃后人所加。吕东莱谓《经》 分上下,必始于文王,郭白云已《序卦》已分,其来尚矣。 皆不言分经之由。邵康节曰:“重卦之象,不《易》者八,反” 《易》者二十八。故卦有六十四,而用止乎三十六;爻有 三百八十四,而用止乎二百一十有六。知此则知《经》 之分上下者,盖有由焉,非苟然也。或疑《上经》卦三十, 《下经》卦三十四,多寡不均,不知卦有对体,有覆体。何 谓覆体?《屯》倒转为《蒙》,《需》倒转为《讼》之类是也。何谓对 体?乾坤、《坎》《离》《颐》《大过》《中孚》《小过》,相对而不可覆者是 也。馀皆一卦,倒转为两卦,故《上经》卦三十,约之则十 八,《下经》卦三十四,约之亦十八,谓之不均可乎?卦分 内外二体,凡六十四阳、六十四阴,约为三十六,则《上 经》纯阳卦六,纯阴卦四,《下经》纯阳卦四,纯阴卦六。阴 阳相重之卦,上《下经》皆八,不亦均乎?《上经》阳爻八十 六,阴爻九十四,约为十八,则五十二阳,五十六阴,共 一百八。《下经》阳爻一百六,阴爻九十八,约为十八,则 五十六阳,五十二阴,亦一百八。其均如此。孔颖达谓 《系辞》分上下,无异义。晁以道乃曰:“古者竹简重大,分 经为二篇,皆不知六十四卦,约之则为两十八也。”

    《周易象辞说》

    “象者,伏羲所画八卦,天、地、水、火、雷、风、山、泽之象,其辞 则孔子为之也。《彖》辞爻辞亦皆有象,独以‘天行健,君 子以自强不息’之类为象辞,何也?”曰:“彖辞爻辞固皆 有象,然又有占辞,又有象占相浑之辞。象辞则止乎 象而已,并无吉凶悔吝之占辞,故特谓之象辞。其象 则乾坤为天地,艮兑为山泽,震为雷,更不别取他物。” 《巽》《坎》离则不然。《巽》为风,遇天遇雷,在上在下皆为风, 在地泽水火之上亦为风,遇山则在下为风,在上为 木,在地泽水火之中亦为木。《坎》为水,遇地风火泽之 上下皆为水,在山上亦为水,在山下则为泉,在天下 亦为水,在天上则为云,遇雷而在上亦为云,在下则 为雨。《离》为火,纯《离》之象。不言火而言明,遇地亦皆言 明,遇天山水、泽、风、木则皆为火,遇雷则为电。凡此取 象,皆以共见者言,其辞则与《彖》爻之辞不同。《彖辞》、爻 辞有善有恶,或善恶相半,象辞则无有不善也。且如 《剥》如《明夷》,皆凶卦也,而《剥》曰“上以厚下安宅”,《明夷》曰 “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必于凶中取吉为辞。卦虽凶, 君子于此观象玩辞而善用之,则亦转凶为吉,不待 乎占也。是以每象皆著一“以”字。“以”者,用也,用而见之 于事也。称上称“大人”者皆一,《剥》与《离》是也。称“先王”者 七,《比》《豫》《观》《噬嗑》《复》《无妄》《涣》是也。称后者三,《泰》《复》《姤》是 也。称“君子”则五十三《易》,盖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也。

    《说卦说》

    《易》有三画,卦有六画。卦三画有三画之象,六画有六 画之象。何谓“六画之象?”如下震上艮而为颐,颐中有 物而为噬嗑,与夫井鼎之类,合上下二体为之者是 也。何谓三画之象?《说卦》所列者是也。卦有画则有象, 象以辞而显,不说则不明,此《说卦》所以作也。先说蓍 数卦爻为圣人作《易》之本,次说六画兼具三才之道, 次说伏羲八卦方位,先乾坤,后六子,以明六子之功 用皆出于乾坤。次说文王八卦方位,始震终艮,而又 盛称六子之功用。次说八卦之德。次说乾马坤牛之 类,以明远取诸物。次说乾首坤腹之类,以明近取诸 身。次说乾坤为父母,所以得男女之由。终则分八卦 为八条。凡三才之道无不说之,所以“类万物之情也。” 其说亦有经中所无者,如《震》之苍筤竹萑苇,《离》之鳖蟹蠃蚌是也。然《损》之簋,《泰》之茅,非苍筤竹萑苇之属 乎?《颐》之龟,《震》之贝,非鳖蟹蠃蚌之属乎?《需》之酒,即《坎》 之水也;《旅》之斧,即《离》之戈兵也。乃若震为龙,《干》《坤》皆 无《震》而言龙;坎为豕,《大畜》《姤》皆无《坎》而言豕;离为龟, 《损》《益》皆无《离》而言龟,盖自有所取也。干为马而坤为 牝马,坤乃干之配也;坤为牛而离为牝牛,离之中画 乃坤画,此又取一画之象也。至如《讼》之“带”、《困》之“绂”、丰 之“沛”、“巽”之“床”、“涣”之“机”、“坎”之“牖”、《大过》之“栋”、《渐》之“鸿”、剥之 “鱼”、《中孚》之鹤,圣人岂能一一尽言之于《说卦》哉?读《易》 者苟能触类而长之,则《说卦》之所无者,尽皆可以通 之也。

    《序卦》者,孔子释文王六十四卦之先后次第也。《上经》 三十卦约为十八,《下经》三十四卦约之亦为十八,此 《上下经》之分也。乾坤阴阳之纯,坎离阴阳之中,为天 地四正,故《易》以乾坤坎离居上,震巽艮兑反是则居 下,咸恒损益在下,盖震巽艮兑之交也。《上经》首乾坤 者,天地之道,二体之分也。《下经》首咸恒者,夫妇之道, 二体之合也。《易》道贵中,不欲其终。《下经》《泰》《否》在上,干 父坤母,自交也。《需》《讼》《同人》《大有》《无妄》《大畜》《小畜》《履》以 干父交六子,故在上。《师》《比》《谦》《豫》之在上,则以坤母交 三男也。《晋》《明夷》《萃》《升》之在下,则以坤母交三女也。《剥》 《复》《临》《观》所以进而上者,一阳二阳为主也。《夬》《姤》《遁》《大 壮》所以退而下者,一阴二阴为主也。《困》《井》《革》《鼎》《家人》 《睽》《蹇》《解》《丰》《旅》《涣》《节》,此六子自交,故居下,而《屯》、蒙居上 者,三男继父母用事也。《屯》《蒙》以坎交震艮而在上,故 《噬嗑》、贲以离交震艮亦在上,《随》《蛊》《渐》《归》《妺》皆震巽艮 兑之交,而《随》、蛊在上,长男长女为主也。《颐大过》《中孚》 《小过》虽皆震巽艮兑之交,然《颐大过》互乾坤,故在上; 《中孚》《小过》止肖坎离,故在下向微。孔子为之序,则后 世简编脱落,宁不错乱,又焉知某卦先,某卦后哉?孔 子惧其或然,此《序卦》所以作也。韩康伯乃谓“《序卦》非 《易》之蕴”,谬矣。紫阳朱子曰:“谓非《易》之精则可,谓非《易》 之蕴则不可。”

    《杂卦》者,孔子释六十四卦名义,而先后杂糅,不依《上、 下经》次序之旧。然《乾坤》居首,而《咸》《恒》亦居三十卦之 后,则《杂》之中又有不杂者存焉。案《隋经籍志》云:“秦焚 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唯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 得之。”今韩康伯注本以《说卦》三篇分出《序卦》《杂卦》,则 《序卦》《杂卦》之名,盖始于康伯。又案《史记》云:“孔子晚而” 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而不及《序卦》。《杂卦》,则汉初 犹以《序卦》《杂卦》总名之曰《说卦》也。朱汉上曰:“三《易》之 卦,其次各异,首《艮》者《连山》也,首《坤》者,《归藏》也,首干者, 《周易》也。圣人犹虑后世未知二《易》之变,故于《杂卦》一 篇,杂糅众卦,错综其义,以示变《易》之无穷。以愚观之, 先天图始《干》而终《坤》,此伏羲氏之《易》”也。《周易》始《干》而 终《未济》,此文王之《易》也。《杂卦》始《干》而终《夬》,兹非孔子 之易欤?夫夬之为卦,五阳而一阴,比《干》之纯,只争一 画,若决去在上一阴,即为纯《干》。今置《夬》于《杂卦》之终, 圣人之意可见矣。盖《易》道贵乎变通,变通则不穷,《夬》 而又《干》,则生意周流不息,是故《杂卦》不终之以它卦, 而必终之以《夬》也。始而《干》,终而夬,亦犹六十四卦始 于《干》,终于《未济》,皆此意也。《杂卦》之作,大概两两相对, 而其义则各各相反,如乾刚则坤柔,比乐则师忧,馀 卦皆然,至《大过》则有不然者,故郑元云:自“《大过》以下, 卦旨不协,以错乱失正,弗敢改耳。”至苏东坡始改之, 紫阳朱子亦以为当改,蔡节斋又改之,今依蔡氏本。

    张理大易象数钩深图

    《易象图说内篇》

    希夷陈先生《龙图序》曰:“且夫龙马始负图,出于羲皇 之代,在太古之先也。今存已合之位,尚疑之,况更陈 其未合之数邪?然则何以知之?”答曰:“于夫子三陈九 卦之义,探其旨,所以知之也。况夫天之垂象,的如贯 珠,少有差则不成次序矣。故自一至于盈万,皆累然 如系之于缕也。且若龙图便合,圣人不得见其象,所” 以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圣人观象而明其用。是龙 图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始 《龙图》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数。上二十五,天数也,中贯 三、五九,外包之十五,尽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 后形一、六无位,又显二十四之为用也。兹所谓“天垂 象”矣。下三十,地数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 而为六”形地之象焉。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 则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则六不用,亦形二十四,后 既合也。天一居上,为道之宗;地六居下,为器之本。三 干地二地四为之用。三若在阳,则避孤阴,在阴则避 寡阳。大矣哉!龙《图》之变,岐分万途,今略述其梗概焉。

    《易象图说外篇》

    《易》者,道也。若稽古圣神,继天立极,肇修人纪,惧后世 之弗觉弗悟,而始示其道于人也。是道也,迎之莫探 其始,循之莫测其终,其小无内,其大无垠,天得之揭 日月而常运,地得之载河岳而不倾。圣人仰观其象 之元,故画一一而拟之于天;俯察其顺之势,故画一 ╍而拟之于地。天有阴阳,地有柔刚,故奇偶各生,奇 偶而四象备。天有四时,地有四偶,故四象各生奇偶 而八卦彰。阳而纯者干之健;阴而顺者《坤》之元;阳而 外明者离为火;阴而内昭者坎为川;阳而隆者艮之 象;阴而洼者兑之原;鼓舞而震动者震雷之属;嘘吸 而披拂者㢲风之宣。八象相交而《易》道著。惟人也乃 特立乎其中而克肖焉。颠而圆者干为首,皤而垂者 坤为腹。震肱居上动于手,㢲股居下随于足。艮鼻而 兑口,坎耳而《离》目,渴而饮,饥而食,朝而作,暮而息,纷 纷汨汨,亦何以异于物不物于物?是以称“有圣人者 出。”圣人者,德合天地,明并日月,掌握宇宙,调御阴阳, 仁知周覆乎天下,德泽垂裕乎后昆。致中和而天地 位,万物育,至诚感而神祇格,鸟兽驯。圣人之道如是, 而后谓之为能践形。《孟子》曰:“钧是人,从其大体为大 人,从其小体为小人。万物皆备于我”,亦曰“反身而诚。” 天行健,吾则体之而自强不息;地势坤,吾则顺之而 厚德载物。继《离》而明照,习《坎》而常德,止乎《艮》而思不 出位,动乎震而恐惧修省,重㢲以申命行事,丽《兑》而 朋友讲习。当其泰则财成辅相,当其否则俭德辞荣。 于益而迁善改过,损而窒欲惩忿,大而揖让放伐,小 而动静语默,其道皆备于《易》。明之为礼乐,幽之为鬼 神,三纲五常,百世相因。《传》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 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 业也。惧后世之弗明,是故作《易》而以其道觉诸人。愚 末小子,敢曰希贤希圣希天,观象述图而次第之,曰 大《易》卦画之原。

    熊朋来经说

    《先天后天图论》

    先天图体也,后天图用也,先天图从也,后天图衡也。 “是故有先天八卦之次序,有后天八卦之次序,有先 天八卦之方位,有后天八卦之方位。自太极分阴阳, 阳之中有阴有阳,所谓太阳少阴也;阴之中有阴有 阳,所谓太阴少阳也。太阳之中,阳干阴兑;少阴之中, 阳离阴震;少阳之中,阳巽阴坎;太阴之中,阳艮阴坤。” 自《干》一至《坤》八,此先天八卦之次序也。干父坤母,《震》 得《干》初爻为长男,《巽》得《坤》初爻为长女,《坎》得《干》中爻 为中男,《离》得《坤》中爻为中女,《艮》得《干》上爻为少男,《兑》 得《坤》上爻为少女,此后天八卦之次序也。“干上坤下 象天地,离东《坎》西象日月,艮兑象山泽,震巽象雷风。 自干至震顺布,自巽至《坤》逆布。”此先天八卦之方位 也。震东,离南,兑西,坎北,巽东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 北,乾坤退居,六子用事,此后天八卦之方位也。《说卦 传》所谓“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言先天也。所谓“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 《坤》”,说言乎《兑》,战乎《干》,劳乎《坎》,成言乎艮,言后天也。先 天四图,其来久矣。世传康节得于李挺之,挺之得于 穆伯长,伯长得于陈希夷。四图之中,其一为八卦次 序,又其一为六十四卦次序,其一为八卦方位,又其 一为六十四卦方位。自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加倍而 进之,八卦倍为十六,十六倍为三十二,三十二倍为 六十四。观六十四卦次序,但观八卦之次序可也。《圆 图》在“外以象天”,先将八卦定外卦,而以干一、《兑》二、《离》 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依次布于外卦。方图在 内以象地,先将八卦定内卦,而以干一、《兑》二、《离》三、《震》 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依次布于内卦。观六十四卦 方位,但观八卦之方位可也。后天二图,其一为六子 受生之次序,其一为八卦入用之方位,朱子盖以此 配先天四图尔。先天所以立体,而明法象自然之妙; 后天所以致用,而著随时变易之道。先天图当竖看, 《干》天坤地以上下言;后天图当平看,《离》火坎水以南 北言。伏羲《易》自作《伏羲易》看,《文王易》自作《文王易》看。 大抵文王以前,有占无文,本非可以言语文字求之。 《易》之见于辞者,自文王始。《易》之有先天后天,则自孔 子于《说卦》发其机。至康节四图,而大明先天之学,心 学也,所谓画前有《易》者也。伏羲画八卦而已,讵知百 世之下,乃有四图。愚尝细绎羲文之《易》,惟周子《太极 图》上一截阳动阴静处,可以见先天四象生八卦之 象;下一截“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处,可以见后天乾坤 生六子之象。《太极》所谓“阳动阴静”,即先天图中太极 分阴阳。阳动中一晕之阴,即少阴生太阳,中干兑离 震在焉;阴静中一晕之阳,即少阳生太阴,中巽坎艮 坤在焉,此《太极图》中先天图也。太极所谓“乾道坤道”, 即后天图中“干父坤母;乾道成男,震坎艮在焉;坤道 成女,巽离兑在焉”,此《太极图》中《后天图》也。先天干南 坤北,后天乾西北,坤西南,先天震巽对后天震东方, 巽东南,先天艮兑对后天兑正西,艮东北。此六卦不 但变其方位,且变其对卦。独坎离二卦,先天为东西 之门,后天为南北之极,常相对立,坎离具四象之体, 太极阳动阴静图即坎离二卦从揭之也,岂惟太极 图哉?《参同契》曰:“《易》谓坎离。”又曰:“日月为易,乾坤门户, 坎离匡郭,牝牡四卦。”先天以乾坤坎离牝牡兑震巽艮四卦。又曰:坎离者,乾坤二用,老阳变阴用九,老阴 变阳用六。其牝牡之体,九六之用,皆坎离也。姑就《参 同契》言之,则先后天图已在其中。乾坤炉鼎,坎离水 火,故后天坎离居先天乾坤之位。以坎中阳实离中 阴,则仍为乾坤,故《丹经》谓之“还元。”干专于阳,坤专于 阴,曰炉鼎者器之。惟夫离己日光,坎戊月精,互相根 依。在纳甲则主中宫戊己之功,在先天则为日东月 西之象,在后天则正火南水北之位。八卦中干兑二 金,坤艮二土,震巽二木,皆阴阳相须。惟坎离水阴根 阳,火阳根阴,不同它卦天降而地升,阳倡而阴和。坎 “离者,天地之交也,故日为太阳精。”离者日之象,何不 三爻纯阳而中有阴爻?才说太阳,其间便有少阴?所 以日纳月之乌,认得日中有月,则可以知离卦月为 太阴精。坎者月之象,何不三爻纯阴而中有阳爻,才 说太阴,其间便有少阳,所以月纳日之兔,认得月中 有日,则可以知《坎》卦干与离同受太“极之阳,而离者 中虚之干;坤与坎同受太极之阴,而坎者中满之坤。 乾坤太极之两仪,离坎太极之四象。是以离坎二卦, 常为阴阳造化之枢纽也。”或谓“《太极图》与《先天图》皆 自希夷来,其一自濂溪发之,其一自康节发之。”或谓 周、邵所自得,使图出希夷,亦安用讳?故明道先生志 邵墓,不隐其师,但言其自得处。非师传所及。真大贤 之言也。

    《先甲后甲之义》

    或问:“《蛊》之先甲后甲,有以甲子戌申为先,甲午辰寅 为后者;有以丁辛为甲,三日之先后者。《巽》之先庚后 庚,有以庚午辰寅为先,庚子戌申为后者;有以丁癸 为庚,三日之先后者。不知蛊何取于甲,㢲何取于庚 也?”曰:“蛊《随》相伏,《蛊》之三阴,《随》之三阳伏焉。《蛊》初爻变 《大畜》,则内卦为《干》,先甲也;至五爻变《无妄》,则外卦为 干,后甲也。《蛊》之《彖传》言‘先甲后甲’,曰:‘天行也’,所以言 甲者,干甲也。《巽》《震》二卦亦相伏,所以言庚者,震庚也。” 又问:“干甲震庚,于纳甲通矣。《蛊》之先甲后甲,于卦辞 言之;《巽》之先庚后庚,于九五爻辞言之,何也?”曰:“《蛊》《随》 反对,以卦之全体得《干》,故言先甲后甲于卦辞也。重 《巽》伏震,先庚也。九五变则三至五又”互《震》,后庚也。周 公因《蛊》之《干》甲,记《巽》之《震》《庚》。《巽》九五变为《巽》之《蛊》,《蛊》 六五变为《蛊》之《巽》。《庚》甲相直,《巽》《蛊》相入,特于五爻言 之,宜也。“三日”者,或曰三爻也。

    《揲蓍说》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 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 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此盖举一变以见十八变之 例。“揲者,以五十蓍虚一不用,象太极四十九蓍,两手 平分象两仪。置右手所分一半,就取其一蓍挂于左 手小指间,所谓象三才,以所分四揲之所谓象四时。” 先揲,左手所分,取其奇馀者,扐于左手无名指间,所 谓“归奇于扐”以象闰。次揲,右手所分,取其奇馀者,扐 于左手中指间,所谓象五岁再闰。初揲之扐,通计三 指,不五则九。以一卦言之,此十八变中之一变;以一 变言之,此三揲中之第一揲也。又置第一揲所得之 算,再以馀蓍如前法挂扐而揲之。第“二第三揲之扐, 通计三指,不四则八,八九为多,四五为少,三少为老 阳,三多为老阴,两多一少为少阳,两少一多为少阴。” 盖大衍全数五十,即《河图》中宫以五乘十之数。《河图》 四面,太阳居一而连九,少阴居二而连八,少阳居三 而连七,太阴居四而连六,此阴阳老少之策,所由分 也。《河图》之数十,布揲之奇,馀则有一、有二、有三、有四, 所得之策数则有六、有七、有八有九,独不及五与十 者,《大衍》之数五十也。布揲之时,见左手所馀多少,即 知右手之数。第一揲左手馀数或一或二或三,则并 挂一与右手所馀者,成五。若左手馀四,则并挂一,与 右手所馀者,成九。第二揲收取第一揲之馀蓍,或四 十四蓍,或四十蓍,再分为二,挂扐如前法。左手馀数 或一或二,则并挂一与右手所馀者,成四。若左手馀 数或三或四,则并挂一与右手所馀者,成八。第三揲 又取第二揲馀蓍,或四十蓍,或三十六蓍,或三十二 蓍。再分二,挂扐亦如前法。左手馀数得一与二即成 四,得三与四即成八,此不待终筹而知,所以潜虚,揲 左虚右,揲右虚左。然潜虚分阴阳客主,故只揲一半, 而《大衍》之揲,必须左右手皆揲,以见全体也。所谓揲 蓍者,非是看挂扐过数目,正是看馀下数目。挂扐过 一十三蓍,名为三少,馀下三十六蓍,以四算之为四 九,老阳得九数,何也?四象中太阳居一,而九者一之 馀数。挂扐过二十五蓍,名为三多,馀下二十四蓍,以 四算之为四六老阴,得六数,何也?四象中太阴居四 而六者四之馀数。挂扐过二十一蓍,名为两多一少, 馀下二十八蓍,以四算之为四七少阳,得七数,何也? 四象中少阳居三而七者三之馀数。挂扐过一十七 蓍,名为两少一多,馀下三十二蓍,以四算之为四八 少阴得八数,何也?四象中少阴居二,而八者二之馀数。三变既定而一画成,十有八变而一卦成,三变之 间为老阳,十二为老阴,四为少阳,二十为少阴,二十 八。世儒不通再扐后挂之义,或谓第二第三揲不必 挂一,不知第一揲若非挂一,已无从得九,第二第三 揲若不挂一,则老阳少阴各该二十七路少阳,九路 老阴,仅一路矣。再扐后挂者,言初揲虽再扐,而后揲 亦须挂一也。至如六爻占法,求之《左氏》《国语》,自有成 说。六爻皆不变,则以本卦彖辞为占,而以内卦为贞, 外卦为悔。如孔成子筮立卫元,遇屯,曰“利建侯。”秦伯 伐晋,卜徒父筮之,遇蛊,曰“其贞风,其悔山。”凡卦六爻 全不变者用此例。一爻变则专用所变爻为占。如毕 万筮仕遇《屯》之《比》,只看初九一爻。蔡墨论《干》之《同人》, 只看九二一爻。晋侯纳王,遇《大有》之《睽》,只看九三一 爻。周史筮陈敬仲遇《观》之《否》,只看六四一爻。南蒯之 《筮》,遇《坤》之《比》,只看六五一爻。晋献公筮嫁伯姬,遇《归 妺》之《睽》,只看上九一爻。凡卦一爻变者用此例。三爻 变者,以本卦为贞,支卦为悔。如《国语》“重耳筮当得晋 国,遇贞”、《屯》、悔、《豫》皆八。盖初与四、五爻变也。初与五皆 老阳用九变,四爻老阴用六变,二三与上爻不变,在 《屯》《豫》二卦皆为少阴,故曰“皆八。”朱文公所谓“变及三 爻占两卦体”是也。五爻皆变,则专以不变爻为占,如 穆姜筮,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杜元凯以为连 山首艮之《易》,非也。按:艮卦变《随》,惟第二爻不动,三与 上爻皆老阳,用九变。初爻四五爻皆老阴,用六变,惟 第二爻少阴不变,故所占只在《艮》之八。朱文公所谓 四二五一,二分一专是也。若六爻皆变,则以乾坤二 用为例。如蔡墨对魏献子所谓干之坤,即六爻全变 之例,此占法之大略。或问:《左氏》《国语》“所载《左传》于穆 姜之筮,既曰《艮》之八,《国语》晋重耳之筮,亦曰泰之八, 又曰贞、《屯》《悔》《豫》皆八,七八皆不变爻,何以罕言七而 专言八?”曰:“七七,蓍数也;八八卦数也。三揲之馀,得少 阴爻最易,惟其揲者多得八,故经传亦多举八以纪 占也。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中分之得五千 七百六十,老阳爻六”千九百一十二,饶一千一百五 十二策;老阴爻四千六百有八,乏一千一百五十二 策。故《大衍》初揲,“扐一扐二,扐三者少,扐四者多,少者 凡三,多者凡一。”已是饶阳减阴,故老阳十二路,少阳 二十路,少阴二十八路,而老阴只四路。若揲法少差, 则其遇愈艰。然老阴之路虽最少,而卦中未尝无交 爻,以揲蓍之法周密如此,古人犹有“筮短龟长”之叹。 况今俗下占卦,以钱代蓍,所谓重交单拆之画,老阴 老阳以三纯而变,少阳二阴中取一阳,少阴二阳中 取一阴,欲一掷而了十八变之事,不过约揲法而用 之。至于世应之法,八纯以上爻,自初至五,各从其世, 惟上爻独不变,反取第四爻变之,名为游魂,又举内 卦三爻同为一变名为《归魂》。亦以先天卦位,天、地、雷、 风、水、火、山、泽,参错为六十四卦,窃取夫参伍错综之 义,然上爻不变,虚而不备,以钱寓筮,老少均取,滋见 其短矣。古之为筮者,犹曰不如龟之长。今学者鲜布 揲,不见蓍中作用处,仅赖俗占以诏凡愚,故集先儒 绪言,作《揲蓍说》。

    明朱睦桔周易稽疑

    《元亨利贞》

    《易》道广大精微,无所不备,故注者各以所见。如“元亨 利贞”,《程传》以为四德,《本义》谓当得大通而利在贞固, 然后可以保终也。或谓二说以占言,当宗《本义》;以彖 言,当宗程传,《程传》祖《文言》者也。

    《彖传爻传》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此本《彖传》之辞,今不曰《传》 而曰“彖”,何也?“虽盘桓,志行正也。”此本《爻传》之辞,今不 曰《传》而曰《小象》,何也?其它卦曰《彖》、曰《小象》,皆类此是 义不知本于何人,始于何时?宋大儒俱不言及,或别 有意义也。

    《见龙在田》

    见龙在田时舍也。项平甫舍读作去声,犹传“舍”之“舍”, 误。龙初出潜时寓于此。朱义虽未明训,音义亦与此 同。

    《知进而不知退》

    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曹仲 礼云:“丧’字下魏王肃本曰:“‘其惟愚人乎!知进退存亡 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如此读意,似完足。”

    《位乎天位》

    《彖》曰:“位乎天位”,以正中也。按:郑氏谓上“位”字误,当作 “莅”字。

    《利执言》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按:“言”字当作“之”字,传写之 谬。以五柔中,不为兵端之象。

    《君子有终》

    谦。亨,君子有终。按:《说苑》“终”下有“吉”字。《韩诗外传》曰:“能 以此终吉者,君子之道。”今谓亨通而有终,则卦又系 君子,若于义未尽也

    《刚柔交错》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天文上脱“刚柔 交错”一句,余初读疑有此句,未敢以为然,及观《朱子 语录》,亦称脱也。

    《枯杨生华》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按:“少”字误作“士”字,及 观郭氏定本,亦云少字虫伤,类于“士”字误亦明矣。“士” 字义理无谓。

    《大耋之嗟》

    “大耋之嗟,凶。”“嗟”字下,古文及郑、薛本无“凶”字。晁景迂 曰:“无‘凶’字者,得象数,理或然也。”

    《有嘉折首》

    《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旧传以“有嘉”为句,恐 不是。桔读。《小象》多有韵,此当曰“有嘉折首”,庶与韵叶 也。

    《晋如鼫鼠》

    晋如。鼫鼠贞厉。《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鼫鼠,子夏、 康成皆作“硕。”硕,大也。二三四互艮象鼠。九阳为大鼠, 《本草》指为蝼蛄。项平庵以土狗言,皆非。

    《得其大首》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吴幼清曰:“大 谓三之阳,与上应。上者,三之首,故曰大首”,谓能得上 六也。“不可疾贞。”先儒俱连读,项氏玩辞,“贞”字自为句, 得之。

    《弗损益之》

    “弗损益之”,先儒皆连读,惟《晁氏客语》“弗损”绝句,盖损 处上九,物极则反,是以弗损也。

    《居德则忌》

    居德则忌,南轩张氏曰:“居德则忌,言不居其德也。积 而不流之谓居。”节斋蔡氏曰:“居德而不施,则与象反 矣,故忌。”盖祖南轩之说。《注疏》以“则”字作“明”字,非。

    《入于幽谷》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按:《象》曰:“入于 幽谷”,幽不明也。“不明”字上,误增“幽”字,义亦甚析也。

    《井谷射鲋》

    “井谷射鲋”,谷穷也,即《诗进退》“维谷之谷。”射,注也,言井 竭而空,不能上出济物,仅足注“鲋”而已,不在谷字取 义。今传称“涧谷”,又称“谷下”,恐非本爻之旨。

    《井收勿幕》

    井收勿幕。俞氏谓收为“汲”,“收”字作去声读,诗“救切”,是 也。“幕”当作“羃”,掩之也。“井养不穷”,盖以济人利物为均 而使之羃,可乎?

    《己日乃孚》

    “己日乃孚”,汉上朱氏曰:“十干自甲至己,然后为庚。庚, 革也。自庚至己,十日浃矣。己日,浃日也。例以先庚、先 甲为训,似为近之。”

    《渐下有缺》

    “渐”字下缺一“渐”字。泸川毛氏曰:“《易》未有一义而明两 卦者,《晋》,进也,渐非进,以渐而进尔。”

    《贤德善俗》

    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郭氏云:“贤德以止 《巽》为居,风俗以止巽为善。”今本正文脱“风”字,《本义》亦 疑“善”下有脱字,是也。

    《鸿渐于磐》

    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孟康曰:“磐,水涯之堆。”二当互坎, 可称水涯之堆。虞、马谓磐为山石,悉误。坎为饮,互兑 为食。夫鸿,水鸟也,据于石又何饮食乎?《孟》之说是矣。

    《得童仆贞》

    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俞氏曰:“贞当自为句。《周礼》 ‘有所求贞’,贞亦古之美辞。”或谓此意象也。黄楚望谓 “象外之象”,即此类。它爻亦有同此。

    《未济征凶》

    未济。征凶,利涉大川。居下《坎》之上,似亦济矣。而又有 坎在前,盖亦未济也。六三位不当,征之且凶,况涉大 川乎?朱子曰:“利’字上当有不字。

    《立象成器》

    立成器以为天下利。《汉纪》引《易》。“立象成器以为天下 利。”《本义》云。“立下疑有阙文。”盖使人深考而自得之也。

    《是故夫象》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 其物宜。郭京曰:“‘是故夫象’四字衍文。”吕东莱说亦同。 今观上下文,郭、吕之说,似不误。

    《不威不惩》

    不威不惩,小惩而大戒,此小人之福。《说苑》“不威”下脱 “小”字,“不惩”下脱“大”字。此先泛论事理,而后举《易》以明 之。《说苑》去古不远,或有所据也。

    《同功异位》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或以为誉可以言善,而惧亦可以言善乎?“善”字疑是 “义”字之误。

    ===
    《坤为柄》
    ===《坤》为柄,俞氏曰:“柄为枘。”干性圜转而曲,坤性执方而

    直,故“干圜坤枘相反也。”此一句本义不解,当以俞氏 之说为是。

    《震为龙》

    震为龙。龙,虞翻干宝作𩧪,以第八章有其文,此重出 也,故以《虞》《干》之说为然。𩧪,色苍也。震之色亦苍。

    《马为曳》

    其于马也为曳,郭氏雍曰:“马”字误,当作“其于舆也为 曳。”《易》曰“见舆曳”,又曰“曳其轮。”故舆有曳而马无曳也。

    《兑为羊》

    《兑》为羊,李鼎祚曰:“羊已见前,此当为羔,庶不重出。”与 震为𩧪之义一也。

    《晋昼明夷》

    《晋》。昼明夷,诛也。“诛”,孙奕作“昧。”明出地上为昼,明入地 中为昧,得反对之义。关子明曰:“蒙昧者,厥道求乎明。” 明夷亦昧也,昧不明,盖伤之也。孙氏、奕本此。

    《大壮则止》

    大壮则止,遁则退也。熊氏曰:《大壮》刚以动而曰止,非 其象矣。止盖“上”字之误。《大壮》之势,阳上而不已,遁则 阳退。诸家之说纷纷,多牵会无取也。

    焦竑经籍志

    《易类序》

    蜀张生有言:“《连山》,天易也;《归藏》,地易也。有法数而未 有书,《周易》人易始有书矣,而未详于义也。”商瞿受《易》, 孔子五传而至田何,虽有异家,一以象数为宗。自王 弼之说出,阴阳占筮,皆眂为术数之流,而易晦矣。子 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非直以其辞而已。”盖尝譬之, 象数者,水之源,木之本也。卦有定名,则水出木生,而 某水某木可知;六爻则其派与枝叶也。派之通塞,枝 叶之华悴,则爻之吉凶也;辞则水之经,木之谱也。学 者执经与谱,而不复寻其源本,谓学《易》可乎?世儒王 主理、郑主象,二家局见,今古所同,顾承学左袒王氏 者为多。𦅸象无筌蹄可寻,而理则管蠡可测,《折杨》《黄 华》,嗑然而笑,无足怪也。今并列于篇,以俟采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