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七百九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七百九十九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八百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七百九十九卷目录

     宁国府部汇考五

      宁国府公署考

      宁国府学校考书院社学附

      宁国府户口考

      宁国府田赋考

      宁国府漕运考

      宁国府风俗考

    职方典第七百九十九卷

    宁国府部汇考五

    宁国府公署考    通志县志合载

    本府。宣城县附郭。

    府治 在陵阳山第一峰之麓,宋绍兴中建。

    皇清顺治十年,知府秦宗尧重修。

    经历司 在府治东

    照磨所 在府治西

    司狱司 在府治西街北。

    阴阳学 ,在府治谯楼南。

    医学 在府治南

    军储仓 在泰和门内,府治东街北。

    宣城县治 在西门内大街,府治西北,中为正堂,北为“县宅” ,明初建。

    皇清康熙八年,知县李敏重修。

    县丞署 在正堂西

    主簿署 在县丞署南,今废。

    典史署 在正堂东南

    察院 在府治西

    东察院 在府治东

    西察院 在县治西

    水阳巡检司 在本镇

    黄池巡检司 在本镇

    和丰仓 在县治西南

    水阳仓 在水阳镇河西。

    常平义仓 今废

    养济院 在旧宛陵驿南。

    外县

    宁国县治 在独山东,宋绍兴中建。

    皇清顺治五年,知县杨名远重修。

    县丞署 在正堂左,今废。

    主簿署 在正堂右,今废。

    典史署 在废县丞署前。

    东察院 在县东

    西察院 在儒学东

    公馆 在西城门左

    胡乐巡检司 在县西北九十里。

    岳山巡检司 在县南五十里。

    阴阳学 今无公署

    医学 今无公署

    东仓 在土神祠左

    西仓 在仪门西

    存留仓 在仪门西,今废。

    均义仓 在仪门西

    泾县治 在敬天坊西,宋绍兴以后建。

    皇清顺治六年,知县孔延禧重修。

    县丞署 在正堂东

    主簿署 在正堂西,今废。

    典史署 在正堂东南

    行台 在县治东

    府馆 在行台北

    茹麻巡检司 在县东南六十里。

    阴阳学 在县治东

    医学 在水西门北

    预备仓 在儒学内

    聚粮仓 在儒学内

    存留仓 在南门外,今废。

    丁粮仓 在县南二里

    兑军仓 在县北九十里,宣城湾之南。

    均役义仓 在《礼辞》都,今废。

    济农仓 在《礼辞》都,今废。

    南仓 在茂林都,今废。

    北仓 在泉北都,今废。

    水次仓 在芜湖

    养济院 在南门内

    太平县治 在三门岭南。明洪武间建,年久尽圮。

    皇清康熙四年,知县陈恭重建。

    县丞署 在正堂左,今废。

    典史署 在正堂右

    察院 在县治东

    公馆 在县治东

    会馆 在县西九十里弦歌乡。

    宏潭巡检司 在县西一百里。

    阴阳学 在谯楼外

    医学 在县西南

    预备仓 在典史宅后

    兑军仓 在东河

    养济院 在“山川坛右。”

    旌德县治 在栖真山东,唐宝应间建。

    皇清顺治间,推官杨光溥重修。

    主簿署 在正堂西,今废。

    典史署 在正堂西

    察院 在县北门

    兵道察院 在县治东

    三溪巡检司 在三溪

    阴阳学 在谯楼下

    医学 在县东今废

    僧会司 在护国寺

    道会司 在德山观

    大命仓 在县治西

    兑军仓 在芜湖

    义仓 在县左

    南陵县治 在籍山西南,明洪武间建。

    皇清顺治十年,知县杨必达重修。

    典史署 在正堂西

    西察院 在县东八十步。

    东察院 在县治东北

    公馆 在县东七十里

    公署 在小塘坝

    峨岭巡检司 在县西南七十里。

    阴阳学 在县治南

    医学 在县治西

    存留仓 在仪门东

    预备仓 在崇教寺西

    社仓 有四,一在县东蒲桥,一在县西戴家会,一在县南三里店,一在县北新美乡。

    水次仓 在橹港河北

    养济院 在县西一百二十步,筑圩。

    宁国府学校考书院社学附

    通志县志合载

    本府。宣城县附郭。

    宁国府儒学 在府治东。宋崇宁间,郡守李彦卿移于城内。建炎三年,仍复旧址。绍兴十年,郡守汪伯彦更徙而东向文脊峰,元末兵毁,明初,知府黄荣祖创建今地。正统中,知府袁旭撤而新之。明伦堂东西分列四斋,庙庑、桥门诸制悉备。复造学门于庙东,御书楼于堂北。嘉靖十年,建敬一亭,贮“《六箴》碑” ,各县悉如其制。万历中,知府陈俊、萧良誉、金励相继修葺。

    皇清顺治六年,知府管起凤、康熙九年,知府庄泰弘。

    大加修葺。十九年,知府王国柱捐俸,教授徐冯、训导姚士重督修。

    宣城县儒学 在府治西南。旧在城东南。明洪武间,知县王文质徙建泰和门内。后知县邢知远又改建县治西。宣德间,知县萧吉重修。正统间,知府袁旭迁今地。

    皇清顺治六年,知县陈正中,八年知县王同春,相继

    修葺。康熙十六年,庙全圮。知县李文敏、教谕徐化民募修未竣。二十一年,知县袁朝选、教谕陆志遇、训导钱邦达各捐俸倡修。

    《志》“学书院 在府治北景德寺后。明嘉靖甲子,提学御史耿定向、知府罗汝芳、推官李惟观建。” 宛陵精舍 在书院西,僧纲司右。明嘉靖甲子,知县姜台建。

    待学书院 在文昌台右。明万历己丑,知府廖恒吉、知县陈公相建。戊戌,知县尹三聘重修,改为“正学书院。”

    同仁会馆 在西门内,明万历中建。

    社学 凡六所明万历甲戌,知县姜奇方建。一在谯楼东,一在铁牛巷,一在北关外,一在东岳观前,一在南门,一在东门,俱月城内。旧社学一所在织染局西,今俱圮废。

    学田 共三顷二十二亩三分六釐三毫,岁得租谷三百三十七石六斗。康熙二十三年,经部

    文学田租谷,半给廪生,半给贫生。

    外县

    宁国县儒学 在县西门外。初在县东南。宋绍兴间,徙东门外。明洪武间,知县郑承事创建今地。正统间,知府袁旭、知县刘清拓增之。弘治间,知县孙珍徙明伦堂于大殿西。嘉靖中,训导王曍始作泮池。

    皇清康熙十八年,知县马光建“尊经阁。”二十年,知县

    陈王策捐俸重修

    凤山书院 一名“明德书院” ,在射圃前。明正德间,知县王时正建。嘉靖丁亥,署县知事胡子亚、司训王曍重修。万历壬申,知县徐一槚建楼三楹。今院废,基址犹存。

    社学 二一在城东北。明隆庆壬申,知县徐一槚自东郭外移建。一在县西街,系税课局故址。万历甲戌,知县叶之盛建,今“曾侯祠” 即其地也。学田 共二十亩八分七釐七毫,知县谢绍芳、姜荃林相继捐置。

    泾县儒学 在县治北,即大安寺故址。初在县南,宋淳熙中徙于此。元至正间重建,寻毁于兵。明永乐间,知县薛蕙、知府袁旭增葺之。

    皇清顺治六年,教谕施化远捐募重修。康熙十八年,

    知县邓琪棻捐修“明伦堂。” 二十二年,知县蒋《云翼》、教谕杨《言书》、训导汪潆捐募重建。

    先师庙五间,前有露台、丹墀。启圣祠在仪门内。明

    伦堂五间:“名宦祠” 在“启圣祠右。” “乡贤祠” 在“名宦祠后。”

    正蒙书舍 即“社学地。明知县刘世亨建,今废。” 喻义书院 在儒学东。明知县刘世亨建,今废。水西精舍 在水西。明督学黄洪毗建。

    社学 初在儒学北,后移儒学东,今废。

    学田 共一百八十六亩九分一厘九毫。学洲地 一百亩,在水西下沙洲。明隆庆戊辰,知县刘世亨丈入本学,今所存者不过十之一二矣。

    水西精舍田地 共二百四十亩。明知县张尧文、陈大绶、李邦华、孔延禧等置。

    太平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宋嘉祐中,徙迁于此。元至正间重建。明正统间,知县张圭增建。正德间,知县杨良臣恢拓前基,易棂星门以石。嘉靖中,教谕王佳士改建明伦堂,凿泮池。

    皇清顺治五年,教谕虞敬募造泮池石桥,修“明伦堂。”

    康熙二年,知县陈恭、教谕袁澄、训导董云申加葺。二十年,知县王璘因宫墙隘狭,市地拓垣,广旧址十之七。黄山峰秀异,献于前,最为轩敞,得地胜云。

    文庙东西两庑。前为大成门、又前为棂星门、外为

    泮池,启圣祠在庙后。明伦堂在庙右。名宦祠在大成门左。乡贤祠在大成门右。

    社学 在县治西

    太学馆 在县西文昌阁右。

    义塾 在焦村坎下。宋主簿焦自明建。规制大约仿县庠,敦请名儒司教,远近子弟来学者。膳费纸笔之类咸给之。

    按院下学田 共一十九亩六分,每年额征本色租稻共二千四百二十四斤。

    学院下学田 共八十九亩九分,每年额征本色租稻共七千一百五十四斤。

    旌德县儒学 在县东尉廨间。宋绍兴中,邑令赵伯杰徙建于此。明初因之。嘉靖间,知县柳应阳稍徙而北。后知县李调元建文昌阁于学东。万历间,知县秦文捷大加增建,知县苏宇庶重修文昌阁。天启间,教谕周民改泮池于棂星门外。

    皇清顺治二年,庙宇尽圮。徽宁道张文衡、教谕吴邦、

    俊倡助建“明伦堂” 于旧址。八年,徽宁道袁仲魁捐俸建“两庑” 及仪门、月台,后知县周一熊相继缮修。

    先师庙:在明伦堂之南。东庑八间,西庑八间。斋房。

    东西各五间:庙门三间。“启圣祠” 三间,在庙之东。明伦堂在庙之北。名宦祠,在庙门东。“乡贤祠” ,在庙门西。

    书院 在文昌阁西北,明教谕夏之鼎建。社学 有四:二在县东,一在旧察院旁,一在北门外。

    学田 共七十八亩五分。

    南陵县儒学 在县治西南,即崇教寺废址。初在县治南。宋绍兴间,迁县东。元季毁。明洪武间,知府罗汝芳、知县甘润、教谕刘子潜重建。嘉靖间,知县郜永春徙建今地。万历间,知县沈尧中移庙于南四丈。崇祯十年,知县杜绳甲重建。明

    伦堂

    皇清顺治十年,知县杨必达倡修。康熙十八年,知县

    屈升瀛、教谕顾芳菁、训导张翥募建“大成坊。” 二十一年,知县杜源、教谕顾芳菁、训导徐锺麟捐募重修尊经阁。

    黉堂书院 在县西二里。宋熙宁中,学士徐元功乞老归建,延师训乡子弟,故名。又名“元功书院。”

    孔氏书院 在县南六十里吕山下。旧传“孔子至此” ,今废。

    籍山书院 在县治东北。因山为石台,知县沈尧中建。

    皇清康熙八年,知县屈升瀛重修。

    东社学 在管家祠堂前,今废。

    西社学

    南社学 在崇教寺东正街,今废,有屋三间。北社学 在城隍庙东,今废,有屋二间。

    学田 共六百一十亩一分三釐六毫。

    宁国府户口考        通志

    府总

    原额人丁五万九千五百一十三丁五分。顺治十四年审增实在人丁六万一千五百五丁五分。

    康熙元年审,增实在人丁六万一千六百三丁。康熙六年,实在人丁六万一千六百三丁。康熙十一年审,增实在人丁六万一千六百六十二丁。

    康熙十六年审,增实在人丁六万一千六百九十七丁。

    康熙二十二年审增实在人丁六万一千七百一十丁,内除优免人丁三千八百一十九丁,实在当差人丁五万七千八百九十一丁。

    宣城县

    原额人丁二万七干五百四十七丁。

    每丁科银二钱一分五釐。

    宁国县

    原额“人丁” 六千六百七十一丁。

    每丁科银二钱三分

    泾县

    原额《人丁》八千六百二十九丁五分。

    每丁科银二钱三分

    太平县

    原额《人丁》二千三百八十四丁五分。

    每丁科银二钱六分

    旌德县

    原额《人丁》四千一百九十六丁。

    每丁科银二钱四分

    南陵县

    原额《人丁》八千四百六十三丁。

    每丁科银二钱三分

    宁国府田赋考        通志

    府总

    原额田地、山塘荡陂折为一则,共折实田二万七千六百五十一顷八十七亩一分三釐三毫三忽三微二纤六沙。

    顺治十四年,实在折实成熟田二万七千六百五十一顷八十七亩一分三釐三毫三忽三微二纤六沙。又节年丈出溢额田一百四十七顷九十一亩七分二釐七毫一丝零。

    康熙十七年实在成熟折实并溢额田共二万七千七百九十九顷七十八亩八分六釐一丝六忽零。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成熟折实并溢额田共二万七千七百九十九顷七十八亩八分六釐一丝六忽零。

    共该征折色起存银一十八万二千七百一十七两八钱九分八釐一忽二微零;米六万二千一百五十四石七斗五升一合七勺零;豆九千一百一十五石二斗八升七合九勺五抄二撮零。

    外,不在丁田,征解“南湖鱼潭、河泊所鱼课、牧象、草场、城壕租、门摊钞、匠班” 等项,共银一千五十五两九钱一分五釐六毫零,遇闰加银一十四两六钱五毫四丝六忽。

    宣城县

    原额、田地、山折实田一万二千二百四十九顷六十二亩五分二釐二毫四丝一忽六微六纤

    考证

    今实在成熟并溢额田一万二千三百八十九顷一十六亩三分七釐三毫八丝八忽三微三纤。内每地三亩、折田一亩;山一十二亩、折田一亩

    每折实田一亩,科银五分八釐九毫零。

    漕赠银八毫二丝零

    科米二升二合二勺零

    漕赠米八勺二抄零

    科豆、二合五勺六抄九撮零

    外,不在丁田,征解南湖鱼潭并河泊所课钞,共银一百九十一两三钱七分一厘九毫一彩六忽五微。

    《牧象草场》租银一十两五钱九分五釐。

    《芽叶》二茶,银三十九两一钱九分三釐。

    城壕租银五两

    《门摊》钞银、一百四十六两四钱一分七釐六毫五丝。遇闰、加银一十二两二钱二釐五毫一忽五微

    匠班银二百六十两五钱五分。

    宁国县

    原额田地、山折实田二千七百四十七顷一十九亩三分八釐一毫。今实在同内。地二亩、折田一亩。山十亩、折田一亩

    每折实田一亩,科银六分七釐一毫零。

    漕赠银六毫六忽零

    科米一升八合九勺零

    漕赠米六勺六撮零

    科豆、三合二勺一抄五撮零

    外,不在丁田,征解南湖鱼潭并河泊所课钞,共银二两九钱九分七釐六毫二丝零。

    《门摊》钞银一十四两二钱一分七釐。遇闰加银一钱九分一厘五毫二微五纤。

    匠班银二十九两二钱五分。

    泾县

    原额田地、山、荡、陂折实田三千三百六十三顷九十三亩八釐九丝一忽六微六纤六沙。今实在同内。地二亩,折田一亩;山八亩,折田一亩。荡陂一十二亩,折田一亩。

    每折实田一亩,科银七分一厘九毫零。

    漕赠银八毫七丝零

    科米二升七合六勺零

    漕赠米八勺七抄零

    科豆五合七抄五撮九圭零。

    外不在丁田,征解南湖鱼潭并河汨所课钞,共银三两一钱四分四釐三毫九丝七忽五微。门摊钞银一十四两三钱八分八釐二毫八丝。遇闰加银二钱一厘三毫五丝七忽。

    匠班银八十五两九钱五分。

    太平县

    原额田地、山折实田一千四百五十一顷五十四亩七分九毫九丝五忽。今实在同内。地二亩,折田一亩。山八亩。折田一亩

    每折实田一亩,科银七分九毫七丝零。

    漕赠银一厘一丝零

    科米三升一合四勺零

    漕赠米一合一抄零

    科豆五合九勺八抄三撮零

    外,不在丁田,征解鱼潭河泊所钞银七釐七毫八丝九忽五微。

    《门摊钞》银一十一两一钱九分。

    匠班银五十三两五钱五分。

    旌德县

    原额田地、山、塘折实田二千一百七十五顷一十八亩四分七釐五毫五丝。今实在成熟并溢额共田二千一百七十五顷三十九亩五釐五毫二丝。内地塘二亩,折田一亩。山九亩,折田一亩。

    每折实田一亩,科银七分五釐八丝零。

    漕赠银五毫七丝零

    科米一升七合五勺零

    漕赠米五勺七抄零

    科豆、三合三勺四抄八撮零

    外不在丁田征解门摊钞银一十二两七钱五分七釐三毫三忽。

    匠班银六十两七钱五分。

    南陵县

    原额田地、山塘折实田五千六百六十四顷三十八亩九分六釐三毫一丝零。今实在成熟并溢额共田五千六百七十二顷五十六亩二分五釐九毫二丝二忽。内地二亩,折田一亩。山塘四亩,折田一亩。

    每折实田一亩,科银六分七釐四毫零。

    漕赠银六毫二丝零

    科米一升六合九勺零

    漕赠米六勺二抄零

    科豆、三合一勺一抄二撮零

    外,不在丁田,征解南湖鱼潭并河泊所鱼课钞,共银三十一两二钱一分六釐九毫一丝三忽二微。

    《门摊》钞银二十两八钱一分八釐八毫。遇闰加银二两五釐一毫八丝零。

    匠班银六十二两五钱五分。

    宁国府漕运考        通志

    府总

    康熙二十二年,额征漕粮正、耗粳米四万二千石。内正兑粳米三万石,耗米一万二千石,赠米二千一百石。

    赠银二千一百两

    《轻赍》银三千九百两。芦席七分。折色银一百五两

    《楞木》七分折色银、五两七钱七分五釐

    《松板》七分,折色银四十二两五钱二分五釐;《芦席》三分,本色四千五百领。

    楞木三分,本色折银二两四钱七分五釐;松板三分,本色折银一十八两二钱二分五釐,裁扣书办工食银一千五十八两四钱,人役工食银七百两。

    省卫漕项南米九千二百六十三石二斗二升二合九抄九撮零。

    宣州卫运军行、月本色米三千四百六十八石,折色银三千七百四十七两三钱四分六釐一毫三丝零

    宣州卫运军、民七军三、料价银一千六十七两三钱六釐

    宣州卫运随俸廪工银一百四十七两七钱六釐

    宁国府风俗考    通志县志合载

    本府。宣城县附郭。

    《汉书地理志》:“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重淫祀。”

    《隋书·地理志》:“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

    唐尉迟枢《新安禅院记》:“舟车繁会,风俗和柔。” 陈简甫《宣州开元良吏记》:“宣州,故秦鄣郡地。阻以重山,缘以大江。其俗佻而侈,其人劲而悍。有裴公耀卿者,为刺史,端本重学,宣人始服化矣。” 唐卢肇《记》:“其土乐,其民安,其俗阜。”

    韦瓘《大农陂记》:“民庶嚣蒙,物业多状。山川斗错,风俗诡浮。”

    宋周紫芝《移建县治记》:东南自古非用武之地,大率民俗阜安,不乐攻剽,号为淳而易治。谢谔记:“南陵之俗,淳雅尚义。”

    杨溥《修学记》:“南陵山水清胜,民俗敦朴。”

    《元志》:“地广而僻,人质而文。”

    雷礼敬《亭山赋》:“力耕织,薄商贩。敦俭朴,禔德教,不侵然诺。砥砺廉隅,尊慕儒术,雅尚诗书。所可愕者,诡习慧讹,黔首嚚豪。小则睚眦衽怨,大则狠黠桀骜。亲死不葬,委暴蓬蒿。徼冥窃福,讼谍日号。”

    徐琼《建县厅记》:“宣城人物啬饶,风俗朴雅。” 朱大器《保丰台记》:“宣城据金陵上游,山环而风萃,水曲而气结。是以士多四方之志,而民鲜百里之游。拥沃饶以为利,侈露积以为富,挟膏腴以傲刀锥。城肇自晋咸和间,民俗敦朴,尚里居,不杂廛市,阅城宅,著姓无几。唯城东越虹桥,夹宛句滨水而居,多巨室大贾,即土人” 亦侨寓焉。生齿之繁息,泉货之殷盛,物产之滋殖,栋宇之轮奂,甲于一城,独称“丰里。”

    明《成化志》:“宣城为宛郡首邑。民习耕稼,尚货利,士习衣冠礼乐,而民质伪相间,嚚讼生焉。士或”

    好逸恶劳,怠于问学。在昔庾、范、江、谢、颜、杜、张、晏诸公,政先化导,士习丕变,以故启、吴、梅、魏贡之相业,文章声昭于时。迨后富则轻视儒雅,贫则不崇信义。谢元晖所云“荒阶少诤”,辞今不复。矣。

    《嘉靖志》:“俗务耕织,薄商贩,奢俭相当,颇修礼教。而嗜斗喜讼,亦往往为有司病。”

    《万历志》:“宣城三面皆山,唯北为水乡,民生其间,质性不齐。大率瘠土之民,刚而尚质,沃土之民,柔而好夸,市廛之民,佻而善诳,其居使然也。至务耕织,薄商贩,严别男女,市无笄黛十人。修弦诵,明道术,雅重气节。民惧宪章,不轻犯有司。” 是则略同旧所云“嗜斗喜讼,至以荒阶少诤词为未然者” ,毋亦未察风草之义欤?

    《旧志》:“所产多材,故秀民悦《诗》《书》,好礼义,闾巷田塘之氓悉有以自资,而无慕于外。”

    《明一统志》云:“宛陵风俗和柔,其土乐,其民安,其俗阜。” 又云:“庶民嚚豪,习尚诡浮。” 然历观纪载,称江南之气躁劲,民性轻扬,而尚鬼好祀。泾亦江南之区,永嘉之后,衣冠避难,多萃江左,艺文儒术,斯之为盛。虽闾阎贱子,吟咏不辍。盖亦因颜、谢、徐、庾之风焉。此六朝习气也。风物繁华之地,舟车辏集之乡,衣冠文物之域,此唐、宋民风也。地广而僻,人质而文,此元时土俗也。又曰:“泾枕山带川,土地虽少平旷,而亦肥饶。民力耕稼,稍知《诗》《礼》。禀性机慧,有智能,任刚使气,贤者范励以成其才,此其大凡也。然沐浴有明二百八十年和平之福,文教一新,土风日盛,庶几礼义之邦有非前代可比者。”

    《旧志》:土地肥饶,民勤稼穑,妇女唯执麻枲,鲜治丝茧。然河通大江,商贾以贷利相尚,士则《诗》《书》颇习,而人物间出,如晋何万伦、唐杨景、宋徐元功、董必辈,历有可征。以后嚣风渐多而俗不古。若务华靡、尚刚气,纷争盖不能免。

    《府旧志》:“旌德之俗,陋而无制,俭而戾古,葛屦履霜” 之风也。其地大约山陵什之五,池塘什之一,溪谷流水十之一,村邑溪道十之一,山田十之三,良田十之一。妇女耻出门户,此其近美者。然尚气好讼,子壮出分婚娶,论财媚神徼福之习,则今犹存焉。

    《续府志》:“南陵水十之六,山得十四,北通大江,西阻崇阜,奸宄蘗窟其间,时时窃发,颇为化梗。其民勤树艺,早敛获,亦鲜,商贾士修文业,恬于势利。故尝以讼牒纠纷,胁持官吏,见为民病。迩且柔和易治,非昔之弊矣。”

    《邑旧志》:“士修德学,民知节俭。河道淤而商贾寡,民知务本抑末,啬于自奉。”

    “旌德良田、恶田约十馀万亩,田亩岁米十馀万石,常有二十馀万口无食也,此人有馀而土不胜也。” 故田不足蓺于山,山可垦畬为田。民食朝夕𫗴粥,不补于饥;女红终岁纺绩,不免于寒。富者斤斤自完,无重味兼飧之奉,鲜细茵厚纩之服。宴享祭祀,宾客往来,止于成礼。虽俗尚纤啬乎?亦土之所产下于他邑,而财力不足以供也。婚姻竞聘物,嫁资多烦文,无《亲迎礼》。亲戚不甚往来,而馈遗则厚

    亲丧,请释道,作斋转七,合族皆素食。及至葬,鼓乐导其輀车,结彩亭扮故事,以为美观。亲戚来送葬者,皆备纸旗以送。又多卜葬地,或年月不利,山向不通,至十馀年而不葬其亲者。或因争风水地,至兄弟不睦,破家成讼者。此皆习俗之弊。今士大夫家亦有变其习者矣。或曰:“遣江右地理游侠之徒,则民风正矣。”

    《祭礼》“春秋二祭,新丧祭皆素品,多搜山林野菜” ,至亲戚来祭,用荤多至十馀品。今士君子之家,不可不节之以礼。

    元日 ,乡俗长幼男女,夙兴列拜上下神祗,次谒祠堂,或设祖宗像,具香烛酒馔以拜其先,然后拜尊长,以次列拜。乃出,拜乡党、宗族、邻里、故旧杂遝,数日而还。

    立春 前期一日,邑宰率僚属迎春于东郊宣阳观。邑人装故事,迎春聚观土牛色,以占水旱等灾。是日早,邑宰祀“太岁” 毕,行鞭春礼。民家祀土地神。

    元宵 十四、十五、十六,市民各于门首悬灯,或为鳌山。十六日,听灶求兆,以卜休咎,男女游观探亲。二十四日,迎灶惊蛰 ,各家以石灰少许置柱磉,谓免虫蚁。清明 ,插柳于门,人簪一嫩柳,谓辟邪。具牲醪扫墓,以竹悬纸钱而插焉,或取青艾为饼,存禁烟寒食之意。

    社 村落醵钱为会。春祭曰祈,秋祭曰“报。” 立苗后,又祭田祖。

    四月八日 ,浮屠是日浴佛,有五色香水。民家采乌桕叶染饭,青色有光,曰“乌饭” ,相馈遗。端午 ,斩艾及菖蒲,悬之门屏,士女咸簪艾叶,饮菖蒲、雄黄酒,以辟邪秽,为角黍相馈遗。小儿则以雄黄点额及两颧,为香囊,皂角袋数具系半臂,以五色彩线串之,名“续命缕。”

    六月六日 ,家家晒衣,士人晒书。

    中秋 登楼望月,多用“西瓜圆饼。” 每岁秋成毕,或设火醮,或报土功,或还神愿,各处多搬演戏文。

    九日 ,士人或登高赏菊,作重阳糕以相馈遗。冬至 ,是日,有司行祝拜如仪。按《礼记月令》:“黄锺冰益壮,阴之极也。” 宁民不尚此节,惟有司及士大夫行礼而已。

    腊月八日 ,为佛成道日,各僧寮用麻、麦、豆、粟、芋、苗、莱、菔诸件,杂米为粥以供,名“腊八粥。” 俗家亦多有。

    腊月二十四日 ,多扫屋上尘埃。其夕祀灶神,谓之“送灶。” 数日多祀先除日,则年少者必整衣冠,至尊长处行礼,俗呼“辞年。”

    除夜 ,宁民家换桃符、门神,设酒果祭祖、祭灶,烧爆竹,放响炮,焚松盘,饮酒,分岁以继新年。夜深不睡,谓之“守岁。” 民间又多食团子,以取团圆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