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六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三百六十一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六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三百六十一卷目录

     医部汇考三百四十一

      伤寒门七

      朱肱活人书大便 小便 似疟 多眠 不得眠 表里证 无表里证 表

      热里寒表寒里热 论伤寒温病热病同异 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阳盛阴虚汗之

      则死下之则愈 论汗下法 可汗 不可汗 可下 不可下 合病并病 两感伤寒

      坏病 劳复食复 阴阳易 狐惑 百合

      刘完素六书伤寒论 解利伤寒论 心要论 心要馀论 主疗说 伤寒表

      证 伤风表证 风寒俱中 里证 表里证 汗后不解 下后不解

    艺术典第三百六十一卷

    医部汇考三百四十一

    伤寒门七

    《宋朱肱活人书》

    大便

    伤寒数日不大便,大便鞕,及有燥屎,皆知用大柴胡、 大承气、小承气攻之。然《仲景论》大便不通,亦有数种, 不可攻者。

    仲景又有阳结、阴结之论,不可不别也。其脉浮而数, 能食,不大便,此为实,名曰阳结,宜用小柴胡汤,所谓 和其荣卫,以通津液,纵不了了,得屎而解也。其脉沉 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宜用金液 丹,所谓阳盛则促,阴盛则结,促结同也。

    问:大便溏者何也?答曰:古人云:岁火不及,寒乃大行, 民病鹜溏。大率病人肠中有寒,即大便鸭溏。盖溏者, 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华佗云:寒即溏,热即垢。仲景 说初鞕后溏有二证,小便不利,小便少,皆水谷不分 耳。阳明证自汗出,应小便少,而小便自利者,津液内 竭也。屎虽鞕,不可攻也,当用蜜煎导之。 问白虎证,亦“身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何以不发黄?” 答曰:“白虎与发黄证相近,遍身汗出,此为热越,白虎 证也。头面汗出,颈以下都无汗,发黄证也。”

    小便

    伤寒发汗后,汗出多,亡津液,胃中极干,故小便不利。 医见小便不利,往往利之,误矣。《类纂》云:胃中干,则无 小便,慎不可利。故仲景云:“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 者,亡津液耳。”若伤寒引饮,下焦有热,小便不通,脉浮 者,五苓散;脉沉者,猪苓汤也。表不解,心下有水,发热 而欬,少腹满,小便不利者,小青龙汤去麻黄加茯苓 也。伤寒无汗,翕翕发热,头项强痛,小便不利者,桂枝 汤去桂加茯苓白术也。呕而发热,胸胁满,心下怔忪, 小便不利者,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茯苓。少阴病,小便 不利者,四逆散加茯苓也。

    伤寒有所不利者行之,取其渗泄也。有渴而饮停者, 有躁而烦渴者,有病气去而水汽不得行者,其表里 得见烦躁口燥欲饮水,水入即吐,病名水逆,及霍乱 头痛发热,身疼痛,欲饮水者。有发热汗出,复恶寒不 呕,但心下痞者,并宜五苓散。其脉浮发热,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少阴病,下利六七日,欬而呕渴,心烦不得 眠者,宜与猪苓汤。其大病差后,从腰已下有水汽者, 牡蛎泽泻散,此利水道渗泄之义也。

    《大扺》中湿与“发黄,以利小便为先。阳明汗多,以利小 便为戒。”

    问:“小便难何也?”答曰:“阴虚故也。阴虚者,阳必凑之,为 阳所凑也,故小便黄者,中有热也,宜瞿麦、滑石之类 泻之。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 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阳明中风,脉 弦浮大,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鼻干,不得汗,嗜卧 身黄,小便难,潮热血哕者,小柴胡加茯苓主之。”

    似疟

    《形证似疟》,有太阳证,有阳明证,有妇人热入血室证。 太阳证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 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 一汤。伤寒八九日,如疟状,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 欲自可,日一二发者,麻黄桂枝各半汤。

    太阳证。形似疟。寒热等者。与桂枝二麻黄一汤。热多寒少者。麻黄桂枝各半汤。

    有阳明证,病人烦热,汗出,如疟状,日晡发热,而脉浮 虚者,与桂枝汤。脉实者,宜承气汤。

    妇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小柴胡汤主 之。

    或得汗而解,复如疟状,日晡而发者,此属阳明也。若 脉实者,可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气也若发汗后只恶寒者,虚也。“发汗后只发热者,实也。只 恶寒,属芍药甘草附子汤;只发热,属调胃承气汤。”

    多眠

    多眠有四证。有风温证。有小柴胡证。有少阴证。有狐 惑证。

    各载本证中

    不得眠

    问“伤寒差后不得眠何也。”答曰:“盖热气与诸阳相并。 阴气未复。所以病后仍不得睡也。栀子乌梅汤主之。”

    《表里证》

    假令太阳病。表证未除。而医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 不止。心下痞硬。仲景谓之“表里不解。”桂枝人参汤主 之。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痛,是有表复有里,仲景 用桂枝加芍药汤,痛甚者,桂枝加大黄汤。”此皆仲景 治伤寒有表复有里之法,学者当以意推之也。 伤寒表证当汗,里证当下,不易之法也。发表攻里,本 自不同,甘遂神丹,不可以合饮,桂枝承气安可以并 进?然而假令病人脉浮而大,是表证当汗;其人发热 烦渴,小便赤,却当下,此是表里证俱见,五苓散主之。 假令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是里证当下。 其人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当须发汗。此是两 证俱见,即不可下,宜与桂枝汤。

    《无表里证》

    伤寒四五日后,以至过经无表证,又于里证未可下 者,但非汗证亦非下证者,皆可用小柴胡,随证加减 用之。以至十馀日者,亦可用十馀日外,用小柴胡汤 不愈者,若大便鞕,看证可下,则用大柴胡下之。已过 经,其人气稍虚,当下者,用大柴胡汤则稳。盖恐承气 汤太紧,病人不禁也。仲景云:“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 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此为实也,当下之,宜 大承气汤。又云:“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脉虽浮 数,可大柴胡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至六七日不 大便,为有瘀血也,属抵当汤。”

    表热里寒表寒里热

    “病人有身大热,反欲得衣,有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 此名表热里寒。表寒,里热也。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 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仲景无治法,宜先与阴旦汤, 寒已,次以小柴胡加桂,以温其表。病人身大寒,反不 欲近衣,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仲景亦无治法,宜先 与白虎加人参汤,热除,次以桂枝麻黄各半汤,以解” 其外。大抵病有标本,治有先后。表热里寒者,脉须沉 而迟,手或微厥,下利清谷也,所以阴证亦有发热者, 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主之。表寒里热者,脉必滑而厥, 口燥舌干也,所以少阴恶寒而蜷,时时自烦,不欲厚 衣,用大柴胡下之而愈。此皆仲景之馀议也。

    《论伤寒温病热病同异》

    《素问》云:“冬三月,是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又云: “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是以严寒 冬令为杀厉之气,君子善摄生。当严寒之时,行住坐 卧,护身周密,故不犯寒毒。彼奔驰荷重劳房之人,皆 辛苦之徒也。当阳闭藏而反扰动之,则郁发腠理,津 液强渍,为寒所薄,肤腠致密,寒毒与荣卫相浑。当是 之时,壮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成病矣。其即时而 病者,头痛身疼,肌肤热而恶寒,名曰伤寒;其不即时 而病者,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夏阳气发生,则寒 毒与阳气相薄于荣卫之间,其病与冬时即病无异。 但因春温气而变,名曰“温病”,因夏热气而变,名曰“热 病。”温热二名,直以热之多少为义,阳热未盛。为寒所 制。病名为温。阳热已盛。寒不能制。病名为热。故均谓 之《伤寒》也。

    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阳盛阴虚汗之

    则死下之则愈

    《素问》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内热,阴盛 则外寒。故治伤寒者,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也。”阴阳虚盛,非谓分 脉尺寸也。表,阳也,里阴也。《外台》云:表病里和,汗之则 愈;表和里病,下之则愈。亦只是论表里阴阳,以汗下 之。

    大抵荣卫为表属阳,胃腑为里属阴。寒毒争于“荣卫 之中,必发热而恶寒,尺寸俱浮大,内必不躁。设有微 烦,其人饮食欲温而恶冷,为阳虚阴盛也,汗之则愈, 误下则死。”

    若寒毒相薄于荣卫之内,而阳盛阴衰,极阴变阳,寒 盛生热,而阳热之气盛而入里,热毒居胃,水液干涸, 燥粪结聚。其人外不恶寒,必蒸蒸发热而躁,甚则讝 语,其脉浮滑而数,或洪实,为阳盛阴虚也,下之则愈, 误汗则死。

    《论汗下法》

    古人云:“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 已。”此《大略》之言耳。病人有虚有实,邪气传受,迟速不等,岂可拘以日数?仲景云:“日数虽多,但有表证而脉 浮者,犹宜发汗;日数虽少,若有里证而脉沉者,即宜 下之”,正应随脉以汗下之。

    “伤寒” 固有始得病便变阳盛之证。须便下之。又有腠理寒。一二日便成少阴病者。须急温之。

    “又况六气之邪,乘虚入经,自背得之,则入太阳,或入 少阴,缘少阴有伏脉在背,自面感之,则入阳明之类, 不必皆始于太阳。兼寒邪有首尾,止在一经,或间传 一二经,不可以一理推,但据脉与外证治之,此活法 也。假令有人脉浮,头项强痛,发热而恶寒,每日如此, 不以日数多少,止是太阳经受之,其馀经络皆仿此。” 大扺伤寒凭脉与外证,以汗下之,若过日多,脉尚大 浮数,按之不足者,尚责太阳也,可发汗而愈。若按之 实者,汗之必死,须下之而愈也。若始得病,脉细沉数, 外证或腹满咽干,或口燥舌干而渴为正,责属里,可 下之而愈。若无此证,但发热脉沉者,误下必死,须行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细莘附子汤小发汗。此皆仲 景之确论也。

    可汗

    太阳表证者,恶寒是也。宜发汗。

    春不可大发汗,以阳气尚弱,不可亟夺,使阴气胜于 时。天寒初解,荣卫腠理缓,可用小柴胡汤之类。 冬不可汗者,以阳气伏藏,不可妄扰,不问伤寒中风, 以轻药解利之。伤寒无汗者,只与桂枝麻黄各半汤。 伤风有汗,只与柴胡桂枝汤。或得少汗而解,或无汗 自解,病势甚者,不拘此。

    夏月天气大热,元府开,脉洪大,宜正发汗,但不可用 麻黄、桂枝热性药,须是桂枝麻黄汤加黄芩、石膏、知 母、升麻也。夏月有桂枝、麻黄证,不加黄芩辈服之,转 助热气,便发黄斑出也。白虎汤虽可用,然治中暑与 汗后一解表药耳。一白虎未能驱逐表邪,况夏月阴 气在内,或患热病而气虚人妄投白虎,往往有成结 胸者,以白虎性寒,非治伤寒药也。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濈濈然一时许为佳,不欲如 水淋漓,服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然发汗须如常覆 腰以上,厚衣覆腰以下,盖腰以上,流漓而腰以下至 足心微润,病终不解。凡发汗病证仍在者,三日内可 二三汗之,令腰脚周遍为度。

    问:三阴有可汗者乎?答曰:阴病不当发汗,发汗即动 经,然太阴脉浮,少阴发热,亦须微微取汗,但不正发 汗耳。大扺风寒中人,与荣卫俱薄而发热,又未曾行 诸汗药,虽无阳证,须少汗解逐之。王叔和云:“表中风 寒,入里则不消。”故知初病脉沉细数,虽里不消,本表 中风寒,须宜温覆少汗而解。仲景太阴证脉浮可汗, 宜桂枝汤。“少阴病发热脉沉,宜麻黄附子细莘汤。”“少 阴二三日,常见少阴证,无阳证者,宜麻黄附子甘草 汤”,微发汗,皆阴证表药也。要知脉沉细数,病在里,不 可发汗,此大略之言耳。脉应里而发热在表,宜以小 辛之药,取微汗而温散也。

    不可汗

    其人当汗。而衄血下血者。不可表也。

    太阳病,脉浮而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得瞬。又云: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不愈,宜桂枝汤。

    坏病者。不可表也。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当犯何逆,随证治之。又云:“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妇人经水适来者”,不可表也。

    妇人病,经水适下,而发其汗,则郁冒不知人,此为表里俱虚,故令郁冒也。

    风温者。不可表也。

    “脉尺寸俱浮,头疼身热,常自汗,体重,其息必喘,其形不仁,嘿嘿但欲眠者,风温证也” ,复发其汗者死,宜萎蕤汤。

    湿温者不可表也。

    两胫逆冷。胸腹满。头目痛苦妄言。必多汗者,湿温证也。不可发汗。发汗者名曰重暍。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宜桂附汤、白虎加苍术汤。

    虚烦者。不可表也。

    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然不恶寒,身不疼,故知非伤寒也,不可发汗,头不痛,脉不紧,故知非里实也,不可下,宜服竹叶汤。

    病人腹间左右上下,有筑触动气者,不可表也。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𥆧,此为逆,难治。先服防风白术牡蛎汤,汗止,次当服建中汤。”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

    苦烦,饮则吐水,先服五苓散一二服,次服竹叶汤。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宜服李根汤。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疼烦,目运恶寒,食即反吐,谷不得化,先服大橘皮汤,吐止后服小建中汤。

    以此见古人慎用表药如此。

    可下

    阳明里证者,内热是也。宜下之。

    《伤寒》始发热恶寒,今汗后不恶寒,但倍发热而躁。始 脉浮大,今脉洪实,或沉细数,始惺静,今狂语,此为胃 实阳盛,再汗即死,须下之即愈。亦有始得病便变阳 盛之证,须便下之,不可拘以日数。更有心胸连脐腹 大段疰闷,腹中疼,坐卧不安,冒闷喘急极者,亦不候 他证便下之。

    凡大便秘妨闷,恐尚有表证者,亦须少少饮小承气汤微解之,不可过多,令大泄也。

    失下则气血不通,四肢便厥。医人不知,反疑是阴厥, 复进热药,祸如反掌,不可不察也。

    问三阴有可下者乎。三阴大约可温。然须有积证方 可也。何谓积证。太阴腹满时痛。

    桂枝加芍药汤痛甚者。桂枝加大黄汤。

    少阴口燥咽干,或腹满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心下痛, 皆积证也。下证悉具。服汤已,更衣者止后服,不尔,尽 剂服之。

    下后慎不中服补药。孙真人云:“服大承气汤得利差。” 慎不中服补药也。热气得补复成,更复下之,是重困 也,宜消息安养之。

    不可下

    大抵伤寒最慎于下,若表证未罢,不可乱投汤剂,虚 其胃气。

    仲景云:“表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也。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乃可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古人所以《伤寒》有承气之戒。

    脉浮者,不可下。

    仲景云:“脉浮者病在表,可发其汗,应汗而下,为懊憹,为痞,为结胸。”

    脉虚细者。不可下。

    王叔和云。“脉微不可吐。虚细不可下。”

    恶寒者不可下。

    恶寒者,表之虚。虽是阳明证,尚恶寒,即与太阳合病属表,可发其汗,少阴恶寒,当温之。

    呕吐者不可下。

    仲景云:“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下。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宜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得屎而解。”

    不转失气者。不可下。

    “《伤寒论》云:‘阳明病,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 又云:“阳明病,讝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因与小承气汤一升。腹中转失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者,勿更与之。仲景无治法。今详宜与小柴胡汤。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仲景亦无治法。宜与黄芪建中汤。

    大便坚。小便数。不可用承气汤攻之。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薄,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千金》云:脾约者,大便坚,小便利,宜枳实丸。太阳阳明者脾约乃是也。

    小便清者不可下。

    仲景云:“伤寒不大便六七日者,头疼有热,与承气汤。小便清者,知不在里。”

    大便鞕。小便少者,未可攻。

    恐津液还入胃,必先鞕后溏也。小便自如,乃可攻之。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不可下。

    此为津液内竭。虽鞕不可攻之。当须自大便,蜜煎导之。若土瓜根、大猪胆汁,皆可导之。

    以此知古人慎用转药如此。

    合病并病

    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中不仁,面垢,讝语遗尿,此三 阳经合病也,白虎汤主之。不可发汗,汗之则讝语,下 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者,白虎加人参也。 三阳合病,背恶寒者,口中不仁,口燥舌干也,白虎加 人参汤主之。

    问:“三阳有合病,有并病,何也?”答曰:“脉浮大而长,头疼腰痛,肌热目疼,鼻干者,合病也。太阳初得病时,发其 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者, 并病也。三阳皆有合病,惟三阴无合病,不可不知也。”

    两感伤寒

    “伤寒一日,头疼口干,烦满而渴;二日腹满身热,不欲 食,讝语;三日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此名 两感伤寒也。”两感者,表里俱病也。太阳与少阴为表 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阴阳双 传,脏腑俱病,此为难治,六日而死矣。故一日太阳与 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与太阴 “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讝语;三日少阳与厥阴俱 病,则耳聋、囊缩而厥。”仲景无治法,但云“两感病俱作, 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寻至第三卷中言“伤 寒下之后,复下利不止,身疼痛者,当急救里,宜四逆 汤。复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宜桂枝汤。”遂 以意寻比仿效,治两感有先后,宜先“救里。若阳气内 正,即可医也。内才正,急当救表,盖内尤为急,才温内 则急,救表亦不可缓也。”

    坏病

    仲景云:“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 解者,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当知何逆,随证治之。”又 云:“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 往来寒热,尚未吐下,其脉沉紧者,可与小柴胡汤。若 已吐下、发汗,小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 治之。”盖为病中又感异气,变为坏病。以时令寒暑燥 湿,风气不节,脉息与少阳相异,证候与伤寒不同,明 当消息其由,以法治之。若脉尺寸俱盛,重感于寒,变 为温疟;阳脉浮滑,阴盛濡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 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温热,变为温毒,为病最重。阳 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温气,变为温疫。脉证之变,方 治不同。仲景谓“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 随其经而取之也。又有伤寒过经,再受热邪,留畜脏 腑,病后多变,久而不差,阴阳无复纲纪,及伤寒解后, 虚羸少气,皆名坏伤寒也。知母麻黄汤、鳖甲散、《黑奴 圆》,检方与病证相参选用之。若伤寒解后,虚羸少气, 气逆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劳复食复

    问:伤寒差后,发热者何也?答曰:此名劳食复也。病新 差,血气尚虚,津液未复,因劳动生热,热气既还,复入 经络,名曰劳复。仲景云:“伤寒差已后,更发热,小柴胡 汤主之。”

    脉浮者,以汗解,宜“柴胡桂枝汤。脉实者,以下解,宜大 柴胡汤。”

    又“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麦门冬汤、雄 鼠屎汤、七味葱白汤皆可选用。

    又《食复》者,大病新差,脾胃尚弱,谷气未复,强食过多, 停积不化,因尔发热,名曰“食复。”

    大抵新病差,多因伤食便作痞,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证,可与生姜泻心汤。

    仲景于枳实栀子汤证云。若有宿食内。大黄如博。 子五六枚。服之愈。

    阴阳易

    病人身体重,少气,阴肿入里,腹内绞痛,热上冲胸,头 重不欲举,眼中生花,妇人则里急,腰胯连腹内痛,此 名“阴阳易”也。伤寒病新差,阴阳气未和,因合房室,则 令人阴肿,入腹绞痛,妇人则里急,腰胯连腹内痛,名 为“阴阳易”也。其男子病新差未平复,而妇人与之交 接得病,名曰《阳易》;其妇人病新差未平复,男子与之 交接,得病,名曰阴易。所以呼为《易》者,阴阳相感动,其 毒疫著于人,如换易然。其病状,身体重,热上冲胸,头 重不能举,眼中生花,四支拘急,小腹绞痛,手足拳,则 皆死。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苦小腹里急,热上冲胸,头 重不欲举,百节解离,经脉缓弱,血气虚,骨髓枯竭,便 恍恍翕翕,气力转小,著床而不能摇动,起止仰人,或 引岁月方死。“烧裈散、豭鼠粪汤、竹皮汤、干姜汤、青竹 茹汤、当归白术汤,可选用之。”

    狐惑

    病人默默欲眠,目不能闭,起居不安,其声嗄,或咽干, 此名狐惑伤寒也。狐惑与湿𧏾,皆虫证,初得状如伤 寒,或因伤寒变成其疾,其候默默欲眠,目不能闭,起 居不安。虫蚀其喉为惑,其声嗄。虫食下部为狐,其咽 干、狐惑之病,并恶饮食,面目乍赤乍白乍黑,是其证 也。大抵伤寒病,腹内热,入食少,肠胃空虚,三虫行作 求食,蚀人五脏及下部,为𧏾病。其候齿无色,舌上尽 白,甚者唇黑有疮,四支沉重,忽忽喜眠,虫蚀其肛,烂 见五脏则死。当数看其上下唇,上唇有疮,虫食其脏 也;下唇有疮,虫食其肛也。杀人甚急,多因下利而得。 治𧏾,桃仁汤、黄连犀角汤、雄黄锐散主之。 少阴证,口燥咽干者,急下之。病人默默欲眠,目不能 闭,起居不安,其声嗄,或咽干者,当作“狐惑”治之。

    ===百合===百合伤寒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无复经络也。其状 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得卧,复不能卧,欲出行,复 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忺饭时,如强健人,而 卧不能行,如有寒,如无寒,如有热复无热,口苦小便 赤。百合之病,诸药不治,药入即吐利,如有神灵,此多 因伤寒虚劳,大病之后不平复,变成斯疾也。百合知 母汤、滑石黛赭汤、鸡子汤、百合地黄汤、《百合洗方》䒷 蒌牡蛎散、滑石散主之。

    《金刘完素六书》

    《伤寒论》

    夫风寒者,百病之始也,是四时八节不正疫疠之气。 故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凛冽”,乃四 时之正气。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 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春应暖而反寒,夏应热而 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 气。是以辛苦之人,一岁之中,病无少长,始自一日,巨 阳膀胱受之。巨阳者,三阳之首,故先受之;二日阳明 胃受之;三日少阳胆受之,未入于脏,可汗之;四日太 阴脾受之;五日少阴肾受之;六日厥阴肝受之。其入 脏,可泄之。《经》云:“其未满三日,汗之而已;其满三日,泄 之而已。”故圣人论汗下,大概言之,以脉分别。三、四日 脉沉伏,亦当下;六、七日脉浮滑,亦可汗。故伤寒传足 经,不传手经,未详耳。且自人身十二经络,分布上下, 手足各有三阴三阳,禀天地之气。天枢之上,同天之 阳;天枢之下,同地之阴。《至真要大论》云:“身半以上,其 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 之分也,地气主之。当阴之分,冷病归之;当阳之分,热 病归之。”有八节。邪气“所中于人,阳邪为病传手经,阴 邪为病传足经,其邪自风池而入脊骨,两旁一寸五 分,是十二经之俞穴,春夏应阳,秋冬应阴。《至真要大 论》云:‘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 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凉,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 分。《易》云:‘水流湿,火就燥’’。”《热论》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 也。人”之伤于寒,则为病热。太阴阳明论云:阳受风气, 阴受湿气,同气相求耳。又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 于湿者,下先受之。阳气炎上故受风;阴气润下故受 湿。盖同气相合耳。故风热火为阳,寒湿燥为阴。刺热 论云:“五脏俱有热病:肝热病,左颊先赤;心热病,颜先 赤;脾热病,鼻先赤;肺热病,右颊先赤;肾热”病,腮先赤。 《甲乙热论》云:“有手足太阴热病,有手足少阴热病,有 手足厥阴热病。”《热论》:其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 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未尝云只传足经,不传 手经也。

    《解利伤寒论》

    伤寒之治,先言表里,更有缓急。三阳表当急,里当缓, 三阴表当缓,里当急。又曰:脉浮当汗,脉沉当下,脉浮 汗急而下缓,谓三阳表也;脉沉下急而汗缓,谓三阴 里也。麻黄汤谓之急,麻黄附子细莘汤谓之缓。《内经》 云:“有渍形以为汗。”为汗之缓,里之表也。又曰:在皮者 汗而发之。为汗之急,表之表也。急汗者太阳,缓汗者 少阴是脏腑之输应也。假令麻黄附子细莘汤,是少 阴证始得发热,脉沉,里和无汗,故渍形以为汗。假令 麻黄汤,是太阳证头项痛,腰脊强,脉浮无汗,里和也。 在皮者汗而发之。《经》曰:“治主以缓,治客以急”是也。

    《心要论》

    “夫伤寒者,前三日在表,法当汗,可用双解散,连进数 服必愈。若不解者,病已传变,后三日在里,法当下。”殊 不知下之太早,则表邪乘虚入里,遂成结胸、虚痞、懊 憹、斑疹、发黄之证,轻者必危,危者必死。但当以平和 之药,宣散其表,和解其里,病势或有汗而未愈,或无 汗而愈,当用二小柴胡、凉膈、天水三药合而服之。 病若半在表半在里,法亦当和解,三小柴胡凉膈主 之。若里热微者,则当微下,四大柴胡合解毒汤主之。 热势未退,以大柴胡合三一承气下之,两除表里之 热,七八日里证已甚,表热渐微,脉虽浮数,则以三一 承气合解毒下之。其病胸膈满闷,喘呕,阳脉紧甚者, 可用瓜蒂散涌之。汗吐下后,别无异证“者,凉膈散调 之。病热已去,微热者,益元散服之,无令再病。”此伤寒 治法之大要也。或伤风自汗,脉浮缓者,双解去麻黄 以汗之。其病半表半里,白虎汤和解之。病在里,脉沉 细者,无问风寒暑湿,或表里证俱不见,或内外诸邪 所伤,有汗无汗,心腹痛满,讝语烦躁,畜热内盛,但是 脉沉者,并用承气合解“毒下之。或中暑自汗,解以白 虎汤,白虎解后,以五苓合天水调之,多进数服无妨。” 或腹胀满,脉沉者,亦当承气合解毒微下之。或发汗 之后,热不解,脉尚浮者,白虎加苍术再解之。或里热 内盛,阳厥极深,皆因失下而成此证,以致身冷脉微, 昏愦将死,切不得以寒药下之,误下即死。又一辈庸 医,妄言是阴厥,便欲易换,用元武四逆温热之剂投 之,下咽立死。殊不知此证乃阴耗阳竭,阴气极弱谓 之耗,阳厥极深谓之竭,畜热怫郁将欲绝者。当此之证,寒剂热剂俱不可投,但进凉膈解毒,以养阴退阳, 宣散畜热,脉气渐生,得大汗而愈。有无汗气和而愈 者,未愈却用解毒合承气下之,次以解毒、凉膈、天水 合而为一,调和阴阳,洗涤脏腑,则其他别证自不生 矣。有大下之后热不退,再三下之,热愈甚。若下之不 愈,脉微气虚力弱,不加以法,则无可生之理。若辍而 不下,则邪热极盛,阴气极衰,脉息断绝,必不可救。似 此之证,是下之亦死,不下亦死。医者到此,活人杀人, 一弹指间,其不至手足失措者,几希矣。《经》云:“三下而 热不退者即死。”后人有四五次下,以十数行而生者, 此乃误中耳。活者未一二,死者千百。后学者切不可 以为法,但当依前用解毒合凉膈调之,使阳热徐退, 阴脉渐生,庶不失人命。若伤饮不解散,成结胸之证, 临时择用大小陷胸汤丸累下之。脉浮者不可下,是 表证未出,小柴胡合小陷胸汤投之。脉虽浮而热太 极者,承气徐徐疏利之。或有留饮过度,湿热内生,自 利不止,其热未退,解毒汤治之。阳毒生斑,凉膈加当 归。怫郁热盛在表,燥而无汗,湿热在里,不能发于外, 相搏遂成发黄,茵陈汤调五苓散,甚者,茵陈合承气 下之。烦心不得卧,栀子汤。误下太早,遂成结胸虚痞, 凉膈加枳壳、桔梗。刚柔二痓,讝语发狂,逾垣赴井,皆 阳热极盛者,承气合解毒下之。汗下之后,烦渴饮水, 则凉膈减桂、五苓、甘露益元,选而用之。小便不通,五 苓泄之。大便闭结,承气下之。更有外证,加减通圣散, 方内随证用药,妇人亦然。惟孕妇三四月并七八月 不用硝,馀月用之无妨,小儿减剂服之。

    《心要馀论》

    伤寒失下,始病时又误服麻黄热剂太甚,必致热极。 或有阳厥极深,身冷脉微,阳极似阴之证,庸医以为 阴证是也。须当急救其阴,以白虎、凉膈,日进三服,脉 气渐生,身体渐温,然后以大承气下之。夫大承气救 急之妙剂,如咽膈吐逆不利,当令热服,开其郁结,利 而即愈也。如伤寒汗下之后,自汗虚热不止,于白虎 汤加人参、苍术,一服如神,汗止身凉。此法至妙,不容 详尽。如赤白痢,先服黄连阿胶丸,次服解莓汤。伤寒 疮疡、破伤风,与伤寒治法一同,但以双解凉膈、白虎、 承气,临时斟酌用之。双解凉膈,白虎泻心,此皆伤寒 之妙剂。孕妇临月可服益元凉膈,产后仍服。如血不 尽,则以凉膈与四物合煎,调理经血。甚者大承气合 四物,乃泻中有补也。凉膈同四物,名“玉烛散”,妇人产 后之妙剂。凉膈四物合大承气汤,名三和汤。大承气 合四物,治妇人一切血积血聚等疾,加红花尤妙。初 生小儿五七日有热证,不得已,只以益元散时时灌 之。如小儿夜啼,用凉膈调之,肚饥临睡服。

    《主疗说》

    伤寒表证当汗而不可下,里证当下而不可汗。半在 表,半在里,则当和解,不可发汗吐下,在上则通之,在 下则泄之。伤寒无汗,表病里和,则麻黄汤汗之,或天 水散之类亦佳。表不解,半入于里,半尚在表者,小柴 胡汤和解之,或天水凉膈散甚良。表里热势俱盛者, 大柴胡汤微下之,更甚者,大承气汤下之。表热多,里 热少者,天水一凉膈半和解之。里热多,表热少,未可 下之者,凉膈一天水半调之。势更甚者,小承气汤下 之。表证解,但有里证者,大承气汤下之。凡此诸可下 者,通宜三一承气汤下之。发汗不解,下后前后,别无 异证者,通宜凉膈散调之,以退其热,两感仿此而已。 伤风自汗,表病里和者,桂枝汤解肌。半在表半在里。 白虎汤和解之。病在里者。大承气汤下之。

    《伤寒表证》

    伤寒之证,头项痛,腰脊强,身体拘急,发热恶寒,不烦 躁,无汗,或头面目痛,肌热鼻干,或胸满而喘,手足指 未微厥,脉浮数而紧者,邪热在表,皆宜麻黄汤或天 水散之类甚佳,无使药不中病而益加害也。

    《伤风表证》

    夫伤风之证,头痛项强,肢节烦疼,或目疼肌热,干呕 鼻塞,手足温,自汗出,恶风寒,其脉阳浮而缓,阴浮而 弱,此为邪热在表,皆宜桂枝汤。或汗出憎风而加项 背强痛者,宜桂枝汤加葛根汤。伤风及无汗者,虽已 服桂枝,反烦不解,而无里证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 桂枝葛根汤服之,不若通用双解散五十一,免致有 桂枝麻黄之误。伤风自汗白虎汤二十二《金匮》方:太 阳病无汗而渴者,不可与白虎汤。

    风寒俱中

    “头项痛,肢体疼,手足温,为中风也。反无汗恶寒,脉浮 紧者,为阴寒也。”或头项痛,腰脊强,身体拘急,指末微 厥,不自汗,为伤寒也;反烦躁而脉缓者,为伤风也。风 则伤卫,而寒则伤荣。

    《里证》

    “凡里证脉实而不浮,不恶寒,不恶风,身不疼,自汗讝 语,不大便,或咽干腹满者,可下之,不可汗也。”以上之 证,宜小承气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选而用之。又一法,不问风寒暑湿,或表里两证俱不见,但无表证 而有可下者,通用三一承气汤下之。此药虽峻攻,使 无表热入里,而无结胸及痞之众疾也。或热结极深, 而诸药数下,毕竟不能通利,以致将死者,宜大承气 汤加甘遂一钱匕下之。病在里,脉沉细者,无问风寒 暑湿,或表里证俱不见,或内外诸邪所伤,有汗无汗, 心腹痛满,讝妄烦躁,畜热内盛,但是脉沉者,皆宜三 一承气汤合解毒汤下之。解毒调胃汤、承气汤能泻 大热。

    《表里证》

    表里俱见之证,或半在表,或半在里之证者,谓前表 里二证,病在相参,有欲汗之而有里病,欲下之而表 病未解,汗之不可,吐之又不可,法当和解。伤风,白虎 汤;伤寒、中风或两感,小柴胡汤。一法:不问风寒暑湿, 用凉膈散、天水散,二药合一服,用煎解之。或表热多, 里热少,天水一,凉膈半;或里热多,表热少,凉膈一,天 水半表热极,里有微热,身疼头痛,或眩或呕,不可汗 吐下者,天水凉膈散合和解之。解之又不能退其热 者,用黄连解毒汤。表里之热俱微者,五苓散;表里之 热俱盛者,大柴胡汤微下之。更甚者,大柴胡合大承 气汤下之,双除表里之热。服双解散之后,若不解,病 已传变,后三日在里,法当下之。殊不知下之太早,则 表热乘虚而入里,遂成结胸、虚痞、懊憹发黄之证,轻 者必危,卮者必死。但宜和平之药,宣散其表,和解其 里。病势或有汗而愈,或无汗,气和而愈,用小柴胡、凉 膈、天水合和主之。病在半表半里,用小柴胡凉膈散 合和而解之,或小柴胡合解毒汤。如服热势未退者, 大柴胡合三一承气汤,表里俱微,半表半里。若里微 者,宜大柴胡合黄连解毒汤合服。诸小柴胡汤证后 病不解,表里热势更甚,而心下急郁微烦,或发热汗 出不解,心下痞鞕,呕吐不利,或阳明病多汗,或少阴 病下利清水,心下痛而口干,或太阴病腹满而痛,或 无表里证,但发热七八日,虽脉浮而数,而脉在肌肉 实数而滑者,并宜大柴胡汤。病至七八日,里热已甚, 表邪渐微,脉虽浮数,用三一承气汤合解毒下之。下 证未全,不可下者,用白虎汤,或知母石膏汤。脉洪躁, 里有微热,不可汗者,用黄连解毒汤。

    汗后不解

    凡是表证,法当汗之,依法汗之,其病又不解。汗后不 解,其证前后别无异证者,通宜凉膈散调之,以退其 热,无使热甚危极也。除此之外,远胜小柴胡汤,两感 至此而已。汗后馀热,用益元散,或小柴胡汤、《宣武》人 参石膏汤。伤寒大发汗,汗出不解,反无汗,脉尚浮者, 苍术白虎汤解之。伤寒用桂枝汤发汗后半日许,复 热烦脉浮者,再宜桂枝汤。《汗后》不解,下证未全者,白 虎汤。《汗后》烦躁不得眠,微热而渴,五苓散。汗后不解, 中外有热,口干烦渴,柴胡饮子。解表之后尚未愈者, 解毒凉膈天水散,能调顺阴阳,洗涤脏腑。

    下后不解

    “凡是里证,法当下之。依法下之,其病又不解,或大下 后,或再三下后,热势尚甚而不退,本气虚损而不能 实,拟更下之,恐下脱而立死,不下之则热极而死,寒 凉诸药不能退其热势之甚者;或湿热内馀,下利不 止,热不退者;或因大下后,湿热利不止而热不退,脉 弱气虚,不可更下者;或诸湿热内馀,小便赤涩,大便 溏泄频并,少腹急痛者,必欲作痢也”,通宜黄连解毒 汤以解之。伤寒下之太过,胃中无热,饮水无力,白术 散。又有大下之后,其热不退,再三下之,热愈甚。若下 之不止,其人脉微,气虚血弱,不加以法,无可生之理, 至此下之亦死,不下亦死,但用凉膈合解毒汤调之。 阳热退除,阴脉渐生,为之妙法。下之“前后,无问日数, 馀热不解,小柴胡汤。汗下后胃虚,大橘皮汤。汗下后 胸膈满闷,赤茯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