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三百十三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三百十三卷目录

     医部汇考二百九十三

      厥门二

      李杲十书伤寒四逆厥辨

      朱震亨心法厥逆

      罗天益卫生宝鉴厥逆

      李梴医学入门总论 蛔厥 阴厥 阳厥 外感寒暑 内伤七情 脏厥

       酒色所致 尸厥 治法

      李中梓医宗必读伤湿 阴证 阴毒 阴证似阳

      王肯堂证治准绳总论

      赵献可医贯血厥 诸厥

      张介宾景岳全书论经义 论证 论治 阴阳二厥 蛔厥

      陈士铎石室秘箓

    艺术典第三百十三卷

    医部汇考二百九十三

    厥门二

    《元李杲十书》

    《伤寒四逆厥辨》

    成无己注:“《伤寒论》有云:四逆者,四肢不温也。厥者,手 足冷也。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 自温。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及至厥 阴,则手足厥冷,是又甚于逆。”经曰:“少阴病,四逆,其人 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 逆散主之。”方用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四者皆寒冷之 物,而专主四逆之疾,是知四逆非虚寒之证也。四逆 与厥,相近而非。《经》曰:“诸四逆、厥者,不可下。”是四逆与 厥有异也。吁!斯言也,所谓弥近理而大乱真者欤!窃 尝考之仲景言四逆与厥者非一,或曰四逆,或曰厥, 或曰厥逆,或曰厥冷,或曰厥寒,或曰手足逆冷,或曰 手足厥逆,或曰手足厥冷,或曰手足厥逆冷,细详其 义,俱是言寒冷耳。故厥逆二字,每每互言,未尝分逆 为不温,厥为冷也。然四肢与手足,却有所分,其以四 字加于“逆”字之上者,是通指手足臂胫以上言也。其 以“手足”二字加于厥逆、厥冷等之上,及无手足二字 者,是独指手足言也。既曰不温即为冷矣,尚何异乎? 仲景所谓诸四逆厥者,不可下。盖以四逆为四肢通 冷,厥为手足独冷,而臂与胫以上不冷耳,不谓逆厥 有不温与冷之别也。故又曰:厥者,手足逆冷是也。以 “逆冷”二字释“厥”字,足见逆即厥,厥即逆也。故《字书》曰: “厥者,逆也。”虽然逆厥虽俱为寒冷,而却有阴阳之殊 焉。热极而成逆厥者,阳极似阴也。寒极而成逆厥者, 独阴无阳也。阳极似阴,固用寒药;独阴无阳,固用热 药。仲景以四逆散寒药治四逆一条,此阳极似阴之 四逆也。其无四逆汤热药治四逆之条者,安知其非 本有而失之乎?且四逆汤之名,由四肢之冷而立也。 今以四逆汤治手足厥冷,岂非逆厥之不异乎?既以 四逆为四肢不温,厥为手足独冷,何故不名治厥之 药为四厥汤乎?成氏于四逆散治四逆条下,谓四逆 为热邪所为,及《方明理论》谓四逆非虚寒之证矣。至 于少阴病死证二条下,却谓四逆为寒甚,若此者,得 不自悖其说乎?是知四逆亦犹厥之有寒有热,固不 可谓四逆专为邪热所作也。但四肢通冷,比之手足 独冷,则有间尔。故仲景曰:“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 死。”又曰:“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 者,死。”又曰:“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 萸汤主之。”此三条者,二为死,一为可治。虽通由诸证 兼见而然,然死者以四逆言,可治者以厥冷言,则亦 可见四逆与手足厥冷之有轻重浅深矣。夫四肢通 冷,其病为重;手足独冷,其病为轻。虽妇人小子亦能 知之。成氏乃谓“厥甚于逆何邪?”若能知四逆厥之所 以异者,在于独指手足言,与兼指臂胫以上言,则不 劳创为不温与冷之曲说,而自然贯通矣。

    《朱震亨心法》

    厥逆

    厥逆,乃手足因气血逆而冷也,因气虚为主。有因血 虚,气虚脉细,血虚脉大,热厥脉数,外感脉沉实,有痰 脉弦。因痰者用白术、竹沥,气虚四君子,血虚四物。热 厥用承气,外感用双解散,加姜汁酒。有阴厥阳厥,阴 衰于下则热,阳衰于下则寒者。又有手足痳者,属气 虚。手足木者,有湿痰死血。十指痳木,是胃中有湿痰 死血。

    厥者,甚也,短也,逆也,手足逆冷也。其证不一,散之方 书者甚多。今姑撮大概,且如寒热厥逆者,则为阴阳 二厥也。阳厥者,是热深则厥,盖阳极则发厥也。不可 作阴证而用热药治之,精魂绝而死矣。急宜大小承 气汤,随其轻重治之。所谓阴厥者,始得之身冷脉沉四肢逆,足蜷卧、唇口青,或自利不渴,小便色白,此其 候也。治之以四逆、理中之辈,仍速灸关元百壮。 尸厥飞尸卒厥,即中恶之候,因冒犯不正之气,忽然 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 语,牙紧口噤,或昏不知人,头旋运倒,此是卒厥。客忤, 飞尸鬼击,吊唁入庙登冢,多有此病,以苏合丸灌之, 候稍苏,以调气散和平胃散服,名调气平“胃散。” 痰厥者。乃寒痰迷闷。四肢逆冷。宜姜附汤。以生附代 熟附。

    蛔厥者。乃胃寒所生。《经》曰:“蛔者长虫也。”胃中冷即吐 蛔虫。宜理中汤加炒川椒五粒。槟榔半钱,吞乌梅丸 效。蛔见椒则头伏故也。

    气厥者,与中风相似,何以别之?风中身温,气中身冷, 以八味顺气散,或调气散。如有痰,以四七汤、导痰汤 服之。

    《罗天益卫生宝鉴》

    厥逆

    阳厥,手足虽冷,有时或温,手足心必暖,脉虽沉伏,按 之则滑。其证或畏热,或渴欲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 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此名热厥,古人所谓“阳极发 厥”也。治用白虎汤、大承气汤、双解散、凉膈散,四方详 证轻重,选而用之。

    阴厥四肢冷,身不热,恶心,蜷足卧,或引衣被自覆,不 渴,或下利,或大便如常,脉沉微不数,或虽沉实,按之 则迟弱,此名冷厥。治用通脉四逆汤,或当归四逆汤, 或白通加猪胆汁汤。

    若病人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两手忽无脉,或一 手无脉,此是将有好汗,宜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以助 其汗,汗出则愈,不用药助亦好,汗必自出。

    杂病厥冷,手足冷,或身微热,脉皆沉细微弱而烦躁 者,治用四逆汤加葱白,或“白通加猪胆汁汤,或用人 参三白汤加竹茹,或无忧散,四方选而用之。”手足冷, 脉细微而讝语,治用四逆汤。身凉手足或冷而郑声 者,治用四逆汤。身冷手足或冷而吃逆者,治用四逆 汤加人参。呕而身微热,或厥或烦,小便利,脉弱者,治 用“四逆汤。吐而手足寒。或烦躁。治用四逆汤。”

    《明李梴医学入门》

    《总论》

    《内经·气厥篇》:“厥者,气逆也。凡移寒移热,或伏热深而 振栗,或虚寒盛而发躁,皆谓之厥,不但手足厥冷而 已。宗筋,阴器也。厥阴所主,脾胃脉皆辅近宗筋。寒厥 则阴缩而四肢冷;热厥则津干不荣,四肢溺赤而手 足热。”是六经之厥,皆统于肝与脾胃也。 伤寒邪在三阳,则四肢热,半表半里;及传太阴,则邪 渐入内,则四肢温;传至少阴。厥阴则邪入深而陷伏 于内,则四肢厥冷。然先由热而后厥者,传经热厥也。 轻则四逆散、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重则大柴胡、承气 下之。若邪乍结胸中,心烦不食而厥者,瓜蒂散吐之。 《百问》云:“热厥与冷厥不同,热厥者,微厥却发热。若冷 厥则不发热,四肢逆冷,脉沉细,大小便滑泄,恶寒”,指 甲青色。又有失下血不通,四肢便厥,医者不识,疑是 阴厥,复进四逆之类,祸如反掌。大抵热厥,脉沉伏而 滑,头上有汗,手掌温,指梢亦温,便宜下,此仲景之妙 旨也。

    蛔厥

    蛔,即蛔也。谓之厥者,病属厥阴,又手足厥逆义也。其 人素有食蛔,或因病过饥,虫逆上咽膈而出,妄发其 汗,以致胃冷,长虫上攻咽膈,胃气困乏,虽饥不能食。 食即吐蛔者,虫闻食臭气而出也。外证乍静乍烦者, 虫或上或止也。又或下利脏寒,则蛔亦上入于膈。然 上焦热而中下焦寒,故虽烦热消渴便鞕,不可遽投 凉药,当先以乌梅丸、理中汤安蛔,然后随证调之。或 烦热不退,小柴胡汤。或热甚昏愦,腹胀便闭,或蛔不 得安,从大便而出者,大柴胡汤。

    阴厥

    阴厥者,未厥前无头痛,无身热,吐利不渴,静蜷等证, 乃阴邪独胜而然;手足尽冷,乃厥阴所主,阴阳之气 不相顺接而然,非比传经四逆之渐冷也。太阴厥,手 足指头微冷者,理中汤。少阴厥,胫寒足冷,甚则手至 臂足至膝者,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厥阴厥,一身尽冷 者,当归四逆汤。厥逆烦躁者,不治。《百问》云:“冷厥初得 病,四肢逆冷,脉沉细,卧多挛足,或恶寒,指甲青色,或 自引衣覆身,或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小便数,外证 惺惺,此冷厥也。四逆汤、三味参萸汤选用。”凡病热多 厥少者易愈,厥多热少者难已。又有血厥四物汤,气 厥四君子汤,暑厥白虎汤,水厥心下怔忡,茯苓桂甘 汤。尸厥即中恶冒犯不正之气而然,“木香匀气散。合 平胃散。或追魂汤。”蛔厥见前。

    阳厥

    “阳厥”者,未厥前有头疼,有身热,潮汗闭涩,满渴谵狂。 证具初邪深入,陷伏于内,而后发厥。微厥半日间,却又发热,热气下行则腹痛,下利后重,稠粘黄赤,必见 脓血。若不便血,热气上行则必喉痹。又热厥传经,七 日不退者,其后必便脓血。若阴厥腹痛,下利清白,不 渴,为阴厥,尤的详前《热厥》。

    外感寒暑

    寒泣血发厥,脉沉微者,理中汤、四逆汤。暑耗气发厥, 脉虚者,白虎汤,或香薷散加羌活。夏月劳役犯房,以 致阳气烦扰,目盲耳闭,《内经》谓之煎厥,言热气煎逼, 损肾与膀胱而成也。宜四君子汤加远志、防风、赤芍、 麦门冬、陈皮。凡外感发热者,宜解散药中加姜汁。

    内伤七情

    内因喜怒伤气伤志,气逆而不下行,则血积于心胸, 《内经》谓之薄厥,言阴阳相薄,气血奔并而成。古法:暴 厥气逆身冷者,苏合香丸、八味顺气散。怒气逆甚,呕 血鼽衄,发厥者,四物汤去地黄,加赤茯苓、人参、桔梗、 陈皮、麦门冬、槟榔、姜煎服。或六郁汤。气实多怒,忽大 叫发厥者,乃痰闭于上,火起于下而上冲,用香附五 钱,川芎七钱,生甘草三钱,童便、姜汁煎服。又青黛、人 中白、香附为丸服。稍愈,用导痰汤加黄连、香附,吞当 归龙荟丸。因劳役饮水,被惊发厥者,六君子汤加芩、 连、竹沥、姜汁。

    内伤痰火发厥,脉弦滑者,二陈汤加竹沥;挟寒加生 附子;挟火加芩、连、山栀、竹沥;肥人加人参、姜汁。凡厥 证为颠,为眴仆,为妄见,或腹胀,二便不利,或呕,或心 痛,皆痰火郁气病也。

    脏厥

    发热七八日,脉微肤冷而躁,或吐或泻,无时暂安者, 此乃厥阴真脏气尽,故曰“脏厥。”仲景无治法,四逆汤 冷饮救之。又少阴厥而吐利发躁者,亦不治,三味参 萸汤救之。

    酒色所致

    热厥,因醉饱入房,湿热郁于脾土,不能渗荣四肢,阳 气独盛,故手足心热。宜“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火 郁汤。”

    寒厥因多欲夺精,元阳大有所损,不能渗荣经络,阴 气独在,故手足皆寒。宜“十全大补汤加附子,或当归 四逆汤。”

    寻常。气虚发厥者,四君子汤。血虚发厥者,四物汤。有 火加知母、黄蘗,虚寒加附子。但厥冷多以不胜乘其 所胜,如肾移寒于脾,则为寒厥;心移热于肾,则为热 厥,六经皆然。抑论阳证烦渴谵语身热,阴证不渴静 倦身凉,与伤寒阳厥阴厥大同,但杂病多因酒色七 情痰火所致,外感者少。故《经》曰:“阳衰于上,则为寒厥”; 阴衰于下。则为热厥。阳极似阴。阴极似阳。与伤寒因 虽不同。而病状变化亦相似也。

    尸厥

    凡有吊死问疾,或入庙登冢,卒中外邪与脏气相忤, 气遏不行,经络脉伏,昏不知人,忽手足逆冷,头面青 黑,牙关紧急,昏运卒倒,或错言妄语,决不可作风治。 先宜苏合香丸灌之,候醒以木香匀气散合平胃散 调之。素虚者,用焰硝五钱,硫黄二钱,为末,作三服,用 陈酒一盏煎,觉焰硝起,倾于盏内,盖著温服。如人行 五里,又进一服。如无前药,用古参附汤入姜汁、酒煎 服。外灸百会穴,如菉豆大,艾九壮,《气海》百壮。身温者 生,暴死者,追魂汤灌之。

    《治法》

    阴阳气不相接则厥。热厥补阴。寒厥补阳。《正经》所谓 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

    凡卒厥未辨,先以苏合香丸灌醒。痰壅口噤者,瓜蒂 散吐之,或搐鼻亦可。热甚者,大承气汤、双解散下之。

    《李中梓医宗必读》

    伤湿

    “伤湿”者。感受湿邪。身重而痛。自汗。身不甚热。两胫逆 冷。四肢沉重。胸腹满闷。

    《阴证》

    身静气短少息,目不了了,鼻中呼不出,吸不入,水浆 不入,二便不禁,面如刀刮,色青黑,或喜向壁卧,闭目 不欲见人,鼻气自冷,唇口不红,或白、或青、或紫,手足 冷,指甲青紫,小便白或淡黄,大便不实,手按重,无大 热,若阴重者,冷透手也。

    阴毒

    阴毒者,肾本虚寒,或伤冷物,或感寒邪,或汗吐下后, 变成阴毒,头痛,腹中绞痛,眼睛痛,身体倦怠而不甚 热,四肢逆冷,额上手背有冷汗,恍惚身痛如被杖,虚 汗不止,郑声呕逆,六脉沉微,或尺衰寸盛,五日可治, 六七日不可治。

    伤寒传至三阴,四肢厥冷,腹痛吐泻,口唾冷涎,畏寒 战栗,面如刀刮,引衣蜷卧,脉见迟软,急宜温之。轻者 理中汤,重者四逆汤。或初病起不发热,便见寒证者, 名为“直中阴经”,亦以二汤主之。

    ===阴证似阳===阴证似阳者,烦躁面赤,身热咽痛,烦渴,脉浮微,手足 冷,大便泄,小便清,昏沉多眠。又有身热反欲得衣,口 不渴,指甲黑,此阴盛于内,真阳失守也。

    厥者不可汗。

    厥逆者不可吐。

    厥逆,脉沉细,蜷卧恶寒,引衣自覆,不饮水,下利清谷, 四逆汤。脉不至者,通脉四逆汤。脉迟弱,理中汤。手足 指微冷,谓之清,理中汤。厥而有热,黄芪人参建中汤。 厥而渴者,白虎汤。厥而悸,先治其水,茯苓甘草汤。厥 而恶热不眠谵语,白虎汤。

    诸阳受气于胸,邪客则阳气不施,故手足厥逆。脉乍 紧,心满而烦,病在胸中。仲景用瓜蒂散吐之。

    先发热而后厥者,手扬足掷,烦躁饮水,畏热,大便秘, 小便赤,怫郁,大抵热深厥亦深,脉沉滑,头面有汗,指 甲温,皆伏热也,大小承气汤。

    少阴吐利烦躁。四逆者死。

    厥而下利。当不能食。反能食者。名曰除中死。

    少阴病,厥逆无脉,与白通猪胆汤,脉暴出者死。 醉饱过度,或感风寒,或著气恼,以致填塞胸中,胃气 不行,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举。若误,作中 风中气治之,必死。宜煎姜盐汤探吐。风寒者,藿香正 气散;气滞者,八味顺气散。吐后别无他证,只以苍术、 白术、陈皮、厚朴、甘草之类调之。

    《王肯堂证治准绳》

    《总论》

    楼全善曰:“王太仆云:‘厥者,气上逆也’。世谬传为脚气, 读此始知其病,上古称之为脚气也。《经》曰:寒厥者,手 足寒也;热厥者,手足热也。”痿厥者,痿病与厥杂合,而 足弱痿无力也。痹厥者,痹病与厥病杂合,而脚气顽 痳肿痛也。厥逆者,即前寒厥、热厥、痿厥、痹厥、风厥等 气逆上,而或呕吐,或迷闷,或胀,或气急,或小腹不仁, “或暴不知人,世所谓脚气冲心者是也。今人又以忽 然昏运,不省人事为厥。或问:世以手足冷者名为厥, 何如?”曰:“非也。在张仲景论伤寒,则以手足热者为热 厥,手足冷者为寒厥。冷者曰逆”,谓凡厥者,阴阳不相 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也。是故于阳虚而不接 者,则温之;于阳陷而伏深;不与阴相顺者,则下之于 邪;热入而未深者,则散其传阴之热,随其浅深轻重 以为治,此乃为伤寒之邪,自表入里,至太阴手足厥 者,独归于二经也。盖自伤寒六经传邪者论,故厥阴 是两阴交尽之经,热传至此,乃极深之时,故曰厥阴。 及《内经》厥论篇之义则不然。盖以足之三阳,起于足 五指之表,三阴起于“足五指之里,故阳气胜则足下 热,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论得寒厥之由,则谓 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此人质壮, 秋冬阴气盛,阳气衰之时也,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 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阳气衰不能渗营 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论得 热厥之由,则谓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 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观其微旨,殆 将为肾得先天身生之精,元气从此而充,二脏相因, 脉道乃行,运阴阳于内外,各有所司。阳主表,其气温; 阴主里,其气寒,表里之脉,循环相接于四肢。是故举 此脾胃伤于酒色,致阴阳二厥之大者为例,著于篇 首。续叙十二经之厥逆者,止出本经气逆病形,皆不 言手足之厥,亦不及受病之由,亦非一言而可足。既 设二例在前,于此便可推而及之,故不复言也。虽然, 更以诸篇有关于厥者,详陈以明之。如《太阴阳明论》 曰:“阳明者,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今脾病不能与胃 行其津液于三阴,胃亦不“能行津液于三阳,四肢不 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 以生。即此而言,脾胃有更实更虚,互相盛衰,衰者不 行,津液盛者独行,独行必寒,此脾胃之致厥一也。又 十二经皆禀气于胃,受胃之寒则经气亦寒,受胃之 热,则经气亦热,因之经脉不和,比流行相接之际,必 有所遗寒”热于四末。此脾胃之致厥二也。更有脾胃 是肾之胜脏,脾胃有邪,必乘于肾,肾乃治下,主厥者 也。肾受邪则厥,此脾胃之致厥三也。《灵枢》曰:“冲脉者, 与少阴大络同出于肾,为五脏六腑之海,故五脏六 腑皆禀焉。其上者,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并少阴之 经,渗三阴,灌诸络,而温肌肉。其别络结则腑上”不动, 不动则厥,厥则寒矣。夫冲脉者,是行肾脏,治内之阳 者,阳即火也。故阳动之以正,则为生物温养之少火, 动之以妄,则为炎炽害物之壮火,火壮则元真之阳 亦衰。东垣谓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也。如前 厥论谓下气上争,邪气因从之而上者,非别有其邪, 即此火所乱,阴阳之淫气,起而上逆者也。故经以逆 气为冲脉之病。《病机》亦言“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厥 皆属于下。然而在肾之阴阳,和则下治,不和则下不 治,不治则寒热之厥生矣。”此肾主厥之道也。至于冲 脉与胃,皆以海名,故十二经禀气而致厥病悉同。又若他篇论厥,有谓因阳气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 使人煎厥者,有“二阳一阴发病为风厥者,有志不足 则厥者,有脏厥者,有暴不知人之厥者,有五络俱竭 而尸厥者。”凡此诸因,上逆之邪,皆相火与五火相扇 而起,起则变乱其经气,所以属风寒燥湿热之五气, 相从而起,五气多相兼化,风燥同热化,湿同寒化,病 甚则手足经从其所化之寒热以为厥。盖所逆之气, 自下而上者,非得之火炎之势而能之乎?如三焦、足 少阳冲,任、督,皆自司相火在下者,然而统属乎肾。何 则?足少阴子与手少阴午,对化者,寄于其间。如是则 肾之元气,安于治下?若相火妄动,须当先救其肾,分 正治、从治,折其冲逆,辨五气所从之盛衰者补泻之。 虽然,亦有不因气逆而遽冷者,如《原病式》谓阴水主 清净,故病寒则四肢冷是也。乃谓阳虚而阴独在,故 寒,即仲景所谓先厥后热,因寒邪外中,阳气未能胜 之,故先厥也。虽邪有内外之分,然在温之则一耳。

    《赵献可医贯》

    血厥

    有人平居无疾苦,忽如死人,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 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 眩冒,移时方寤。此由已汗过多,血少气并于血,阳独 上而不下,气壅塞而不行,故身如死。气过血还,阴阳 复通,故移时方寤,名曰“郁冒”,亦名“血厥。”妇人多有之, 宜白薇汤、仓公散。

    诸厥

    “厥无常病。阳厥补阴,壮水之主;阴厥补阳,益火之源。” 此阴厥阳厥,与《伤寒》阴阳二厥不同。伤寒阳厥,用推 陈致新,阴厥用附子理中,冰炭殊涂,死生反掌。 阳气衰乏者,阴必凑之,令人五指至膝上皆寒,名曰 寒厥,是寒逆于下也,宜六物附子汤主之。阴退则阳 进,故阴气衰于下,则阳往凑之,故令人足下热也。热 甚则循三阴而上逆,谓之热厥,宜六味地黄丸主之。 肝藏血而主怒,怒则火起于肝,载血上行,故令血菀 于上,是血气乱于胸中,相薄而厥逆也,谓之薄厥,宜 蒲黄汤主之。诸动属阳,故烦劳则扰乎阳而阳气张 大,阳气张大,则劳火亢矣。火炎则水干,故令精绝,是 以迁延辟积,至于夏月,内外皆热,水益亏而火益亢, 孤阳厥逆,如煎如熬,故曰煎厥,宜人参固本丸主之。 五尸之气,暴淫于人,乱人阴阳气血,上有绝阳之络, 下有破阴之纽,形气相离,不相顺接,故令暴厥如死, 名曰“尸厥”,宜二十四味流气饮、苏合香丸主之。寒痰 迷闷,四肢逆冷,名曰“痰厥”,宜姜附汤主之。胃寒即吐 蛔虫,名曰“蛔厥”,宜乌梅散加理中汤主之。气为人身 之阳。一有怫郁。则阳气不能四达。故令手足厥冷。与 中风相似。但中风身温。中气身冷耳。名曰气厥。宜八 味顺气散主之。

    《景岳全书》
    臣张介宾著

    《论经义》

    详《脉解》篇之言厥者,以其内夺,谓夺其五内之精气 也。喑,声不能出也。俳,肢体偏废也。今人见此,必皆谓 之中风,而不知由于内夺,由于肾虚。盖声出于肺而 本乎肾,形强在血而本乎精,精气之本,皆主于肾,故 少阴不至则为厥。又《调经论》曰:“志不足则厥。”《本神篇》 曰:“肾气虚则厥。”观此诸论,则非风之义可知矣。故凡 治此者。当以“非风证治第三条”等法主之。

    详《调经论》谓“气并为血虚,血并为气虚”,此阴阳之偏 败也。今其气血并走于上,则阴虚于下,而神气无根, 是即阴阳相离之候,故致厥脱而暴死。复反者轻,不 反者甚,此正时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亦即痰火 上壅之中风,而不知实由于下虚也。然上实者,假实 也,其有甚者,亦宜稍为清理。下虚者,真虚也。若无实 邪可据。则速当峻补其下。

    观《阳明脉解篇》之“连经连脏”,本以厥逆为言,何其明 显平正?盖连经者,病在肌表,故轻而生;连脏者,病在 根本,故重而死。既知此为厥逆,则凡卒倒暴仆等证, 其非风也可知。而河间诸公,皆以中腑、中脏为言,则 是风非风,始混乱而莫辨矣。

    详《大奇论解》《精微论》二篇云:“脉至如喘”者,谓脉之急 促如喘,此血气败乱之候,故致暴厥不言,即今人所 谓中风不语之属也。云阳并于上,阴并于下,此即上 热下寒,水火不交之候,故为目无所见,即中风昏眩 之属也。不语者,责在肺肾,昏眩者,责在肝脾。暂见者, 气复则苏,阴败者,最危之候,俱当按法如前,而救其 本。

    详“《终始篇》论厥”云:暴清即暴冷也。若裂若切,谓其懊 憹痛楚,莫可名状,此即所谓躁扰烦乱之中风也。有 火者,多温热而脉洪大,宜清阴中之火。有痰者,多喘 壅而脉滑实,宜开上焦之痰。无火无痰,多寒凉而脉 涩弱,宜补其元气。凡证有若此,而兼之昏乱不醒者, 此真连脏之甚者也,多不可治。

    详《生气通天论》云:“煎厥者,即热厥之类。”其因烦劳而病积于夏,亦今云暑风之属也。若见抽搐痰涎卒倒 者,当即以前暑风之法治之。

    “薄厥”者,急迫相薄之谓。因于大怒,即气厥、血厥之属, 治法如后。

    详《通评虚实论》云:“膏粱之疾,即酒色之伤,脾肾之病 也;暴忧之病,即悲忧伤肺之属也;内气暴薄,即郁怒 伤肝之属也。凡此皆内伤之病,其有不从内而外中 于风者,则必留着经络,故为消瘦痛痹之病。”是可见 内伤外感之辨,其不可混言有如此。

    详逆顺肥瘦篇。冲脉之义,则上自头,下自足,后自背, 前自腹,凡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无所不禀,故称为五 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夫海为百川之宗,凡诸经发 源之处,即皆有会合之义,其于通身血气盛衰,皆归 乎此可知也。然冲脉起于胞中,即其经络之所,亦即 其聚畜之所,故称为血海,亦称为命门,此即所谓根 本之宅也。若素纵情欲,以致精气之源,伤败于此,则 厥脱暴仆等病,亦因于此。不然,则何以忽然仆倒,而 神形俱败,表里俱残,全无知觉,一至于此,是岂一经 一脏之病之所致欤?于此察之,则实由冲脉崩败,必 无疑矣。故凡治此者,欲舍根蒂而求其济,吾知其必 无是理也。

    详《缪刺》论。尸厥一证,乃外邪卒中之恶候,凡四时不 正之气,及山魔土煞、五尸魇魅之属皆是也。犯之者, 忽然手足厥冷,肌肤寒栗,面目青黑,精神不守,或口 噤妄言,痰涎壅塞,或头旋运倒,不省人事,即名飞尸 卒厥。宜用针法,具见《本经》。若用艾灸,则无如秦承祖 灸鬼法及华佗灸阳脱法为妙。凡用药之法,当知邪 之所凑,必因气虚。故在《本经》即以左角之血馀,用补 五络之脱竭,其义可知。若此危急之际,非用参附回 阳等药,何以挽回?若果邪气壅盛,胸膈不清,则不得 不先为开通,然后调理。宜不换金、正气散、流气饮、葱 姜汤、苏合丸之类,酌而主之。

    详《方盛衰论》言气逆者,即为厥也。凡阴阳之气,阳从 左而升,阴从右而降,故阳病者左为甚,阴病者右为 甚,以升者不升,降者不降,而逆其升降之气也。又人 之生气,必自下而升,故老人之气已衰于下,而从上 者为顺。少壮之气先盛于下,而从下者为顺。若以老 人而神衰于上,其所终之气可知;少壮而形衰于下, “其所始之气可知,皆逆候也。及其为病,而一上不下, 此其根本已亏,故寒厥到膝。少年以阳气方盛,而阳 衰若此,故秋冬当死;老人以阳气本衰而畏寒其常, 故秋冬无虑。”凡此厥逆之病,谓其阳若非阳,谓其阴 若非阴,五脏膈绝,无征可验。若不能终其日者,盖甚 言其凋敝难为也。再若人之妄梦,而有至迷乱昏绝 者。此以心肾不交。而精神散越。故为厥逆。有如此。亦 总属少阴根本之病。

    “详《厥论》之寒厥、热厥,虽皆以手足为言,而实以阴阳 之败乱为言也。故寒厥言夺于所用,热厥言因于数 醉,正以阴阳之气,无不起于手足。故凡厥之将作,则 寒热痳痹,必先由手足而起,及其甚也,则变出百端, 或五脏六腑各有其证如此。”然则手足之厥,特其形 见之征兆耳,而见微知著,自当因标而虑本也。 详仲景论厥逆,颇与《内经》有异。盖以手足言之。在《内 经》则有寒厥、热厥之分;在仲景则单以逆冷者为厥。 再以邪正言之。在《内经》则论在元气,故其变出百端。 而在气在血俱有危证;在仲景则论在邪气,故单据 手足,而所畏者,则在阴进而阳退也。观成无己曰:“厥 为阴之盛也。”义可知矣。

    《论证》

    厥逆之证,危证也。盖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败 乱之谓也。故《内经》特重而详言之。如云卒厥、暴厥者, 皆厥逆之总名也;如云寒厥、热厥者,分厥逆之阴阳 也;如云连经连脏者,论厥逆之死生也。再若诸经脏 腑之辨,亦既详矣。又近世犹有气厥、血厥、痰厥、酒厥、 蛔厥等证,亦无非本之经义。观《内经》诸论,已极显明, 奈何后人犹不能察,凡遇此证,则悉认之为中风,竟 不知厥逆为何证,而通作风治,害孰甚焉?余深悲之, 故于前“非风”门悉力辨正。至于治此之法,即当以前 非风证治互相参用,正所以治厥逆也。其有未尽等 证,仍列于后条。

    《论治》

    凡寒厥者,必四肢清凉,脉沉微不数,或虽数而无力, 或畏寒喜热,引衣自覆;或下利清谷,形证多惺惺。虽 此类皆属寒证,然似热非热之证犹多。故凡以手足 见厥,而脉证俱无实热者,悉寒厥之无疑也。热厥者, 必先多热证,脉沉滑而数,畏热喜冷,扬手掉足,或烦 躁不宁,大便秘赤,形证多昏冒。凡治此二者,即当以 非风门治寒治热之法主之。至若伤寒厥证,其阴其 阳,亦当以此法为辨。但伤寒之厥,辨在邪气,故寒厥 宜温,热厥宜攻也。《内经》之厥,重在元气,故热厥当补 阴,寒厥当补阳也。二者之治,不可不察气厥之证有二,以气虚气实皆能厥也。气虚卒倒者, 必其形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 宜参、芪、归、术、地黄、枸杞、大补元煎之属,甚者以回阳 饮、独参汤之类主之。气实而厥者,其形气愤然勃然, 脉沉弦而滑,胸膈喘满,此气逆证也。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菀于上,即此类也。治宜以排气饮,或四磨饮,或 八味顺气散、苏合香丸之类,先顺其气,然后随其虚 实而调理之。若因怒伤气,逆气旋去而真气受损者, 气本不实也。若素多忧郁恐畏,而气怯气陷者,其虚 尤可知。若以此类而用行气开滞等剂,则误矣。 血厥之证有二,以血脱血逆皆能厥也。血脱者,如大 崩大吐,或产血尽脱,则气亦随之而脱,故致卒仆暴 死。宜先掐人中或烧酢炭,以收其气,急用人参一二 两煎汤灌之,但使气不尽脱,必渐苏矣。然后因其寒 热,徐为调理,此所谓血脱益气也。若不知此,而但用 血分等药,则几微之气,忽而散失,阴无所主,无生机 矣。其或有用寒凉以止血者,必致败绝阳气,适足以 速其死耳。血逆者,即《经》所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之 谓。又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之类也。夫血因 气逆,必须先理其气,气行则血无不行也,宜“通瘀煎 或化肝煎”之类主之。俟血行气舒,然后随证调理。 凡一时痰涎壅塞,气闭昏愦,药食俱不能通,必先宜 或吐或开,以治其标,此不得不先救其急也。但觉痰 气稍开,便当治其病本。如因火生痰者,宜清之降之。 因风寒生痰者,宜散之温之。因湿生痰者,宜燥之、利 之。因脾虚生痰者,自宜补脾。因肾虚生痰者,自宜补 肾。此痰之不必治也。但治其所以生痰,而痰自清矣。 然犹有不可治痰者,恐愈攻愈虚,而痰必愈甚也。诸 治痰法,见前《非风门》“治痰”条中。

    酒厥之证,即《经》所云热厥之属也。又经云:“酒风”者,亦 此类也。凡纵饮无节之人,多有此病。方其血气正盛, 力能胜之,不知酒害之何有。及其将衰,则酒之侮人, 斯可畏耳。酒病极多,莫知所出,其为酒厥,则全似中 风,轻者犹自知人,重者卒而运倒,忽然昏愦,或躁烦, 或不语,或痰涎如涌,或气喘发热,或欬嗽,或吐血。但 察其大便干燥,脉实喜冷者,此湿热上壅之证,宜以 抽薪饮之类,疾降其火。火之甚者,仍以梨浆饮、菉豆 饮之属,更迭进之,以解其毒。此证大忌辛燥等物,务 使湿热渐退,神气稍复,然后用补阴等剂,以善其后。 其有大便不实,或无火证而脉见缓弱者,则不宜清 火,但以二陈汤、六君子汤,或金水六君煎之类主之。 若因酒伤阴,以致脾肾两虚而为厥脱者,非速救本 源,终无济也。凡患此者,宜终身忌酒,勿使沾唇可也。 若不知戒,再犯必难为矣。

    色厥之证有二:一曰暴脱,一曰动血也。凡色厥之暴 脱者,必以其人本虚,偶因奇遇,而悉力勉为者有之, 或因相慕日久,而纵竭情欲者亦有之。故于事后,则 气随精去,而暴脱不返。宜急掐人中,仍令阴人搂定, 用口相对,务使暖气嘘通,以接其气,勿令放脱,以保 其神。随速用独参汤灌之,或速灸气海数十壮,以复 “阳气,庶可挽回。”但以临时慌张,焉知料理,故每致不 救。然此以即病者言,所见诚不多也。其有不即病而 病此者,则甚多也。又何以言之?以其精去于频,而气 脱于渐,故每于房欲二三日之后,方见此证。但因其 病不在即,故不以此为病。兼之人多讳此,而不知中 年之后,多有因此而病者,是皆所谓色厥也。奈时师 不能察,而每以中风毙之耳。凡治此者,单宜培补命 门,或水或火,当以非风门治法第三条者主之。 又色厥之动血者,以其血气并走于上,亦血厥之属 也。但与大怒血逆者不同,而治法亦有所异。盖此因 欲火上炎,故血随气上,必其情欲动极,而欲不能遂 者有之,或借麹糵以强遏郁火者亦有之。其证则忽 而暴吐,或鼻衄不能禁止,或厥逆,或汗出,或气喘,或 欬嗽,此皆以阴火上冲而然。凡治此者,必先制火以 抑其势,宜清化饮、四阴煎,或“加减一阴煎”之类主之。 其有阴竭于下,火不归源,别无烦热脉证,而血厥不 止垂危者,非镇阴煎必不能救,待其势定,然后因证 酌治之。

    阴阳二厥

    “厥有二证,阳厥、阴厥也。阳厥者,热厥也。必其先自三 阳传入阴分,故其初起必因头疼发热,自浅入深,然 后及于三阴,变为四肢逆冷,或时乍温。其证必便结 躁烦,谵语发渴,不恶寒反恶热,脉沉有力。此以传经 热证所化,外虽手足厥冷,内则因于热邪,阳证发厥, 故为阳厥,乃阳极似阴也。其证由邪热内结,或伏阳” 失下之所致也。凡厥微则热亦微,宜四逆散之类。厥 甚则热亦甚,宜承气汤之类也。阴厥者,寒厥也。初无 三阳传经实热等证,而真寒直入三阴,则畏寒厥冷, 腹痛吐泻,战栗不渴,脉沉无力,此独阴无阳也,故为 阴厥。轻则理中汤,重则四逆、回阳等汤主之。

    按:阳厥、阴厥,其辨如前,此先哲之大法也。然愚则有所辨,如阴厥一证,既无阳证阳脉,而病寒若此,明是 阴证。今人但曰中寒者,即其病也。然犯此者无几,知 此者无难治,宜温中,无待辨也。惟是阳厥一证,则有 不得不辨者,夫厥由三阳所传,是为阳厥,此固然矣。 即以传经者言之,又岂尽无阴证乎?故凡病真阳不 足者,即阳中之阴厥也;脉弱无神者,即阳中之阴厥 也;攻伐清凉太过者,即阳中之阴厥也;四肢为诸阳 之本,使非有热结烦渴、胀实等证,而见厥逆者,皆由 阳气不足也。成无己曰:“大抵厥逆为阴所主,寒者多 矣。”又曰:“厥为阴之盛也。”故凡属挟虚伤寒,则虽自阳 经传入者,是亦阳中之阴厥也。阴中之阴者宜温。阳 中之阴者果宜凉乎。学者勿谓先有头痛发热。但自 三阳传至者。便为阳厥。而寒因热用之。则为害不小 矣。

    蛔厥

    成无己曰:“脏厥者死,阳气绝也。蛔厥,虽厥而烦,吐蛔 已则静,不若脏厥而躁,无暂安时也。病人脏寒胃虚, 故宜与乌梅丸,温脏安虫。然脏厥、蛔厥二证,皆伤寒 证也,详见《伤寒门》。”

    《石室秘箓》
    臣陈士铎著

    偏治法。如“厥病一时手足厥逆,痛不可忍,人以为手 足四肢之风证也,不知乃心中热蒸,外不能泄,故四 肢手足则寒,而胸腹皮热如火。”方用柴胡三钱当归 二钱荆芥一钱黄连二钱炒栀子二钱半夏一钱枳 壳一钱水煎服。一剂即平,二剂即全愈。盖厥证多是 火病,厥之甚则热之甚也。故舒其内热,而四肢手足 自温矣。方中妙在用柴胡为君,用诸寒凉之药直入 心肝之内,又不凝滞于胸膈之间。盖柴胡能散半表 半里之邪,又善疏泄郁闷之气,若止治其四肢手足 之风,而不直捣其中坚,则贼首不擒,馀党安息,故不 治四肢手足,而专治其心胸也。

    厥证,虽多是火,然亦有非火而亦厥者,乃直中阴经 也。阴寒直入于肾宫,则必挟肾水上犯心君之火,君 弱臣强,犯上自所不免。若不用大热之药,急救心君, 则危亡顷刻。方用人参三钱白术一两附子、肉桂、吴 茱萸各一钱水煎服,一剂即愈。然寒厥与热厥大相 悬绝,不可不辨。寒厥手足必青,饮水必吐,腹必痛,喜 火熨之。若热厥手足虽寒而不青紫。饮水不吐,熨火 则腹必加疼是也。能辨证清而用药当。下喉即定。便 是神医。何必用追魂之符箓哉。

    开,治法如尸厥,乃中邪气闭,必须用药以开之,不用 瓜蒂散以探吐,即用皂角以取嚏也。方用瓜蒂七个, 水二碗,煎汤一碗,加盐少许灌之,即大吐浓痰,数碗 而愈。或用皂角刺碾为细末,取鹅翎管盛药末,吹入 病人鼻中,得打喷嚏,口吐浓痰如黄物者即愈。盖厥 证多系热邪,然热邪必然叫号,今黯然无语,宛似死 人。明系阴虚之人,忽中阴邪,不可以治阳厥之法治 之,而至不救。不若先以瓜蒂、皂角取吐,以去其痰涎 声出。后以“人参五钱,白薇一钱,茯苓三钱,白术五钱, 半夏二钱治之自安。”此乃开治之一法也。

    喷嚏之法,用生半夏三钱为末,水丸如黄豆大,入鼻 孔中,则必喷嚏不已,用水饮之立止。通治中风不语, 尸厥等证,中恶中鬼俱妙,皆开治之法也。

    引治法如人病厥逆之证,不敢用药以治之,用吴茱 萸一两为末,以面半两,水调成厚糊一般,以布如锺 大,摊成膏纸,厚半分,贴在涌泉穴内,则手足不逆矣。 况上热下寒之证,皆可用此法而治之,亦引火归元 之法也。

    “立治者,不可坐卧而立治之也。如厥证多两手反张, 两足转逆,必须立而饮药,则顷刻立定。盖厥证原是 热病,热深则厥亦深,倘令其卧而服药,则药到胃,一 遇火气沸腾冲击而不相入,反致吐出也。今立而饮 药,则断断无吐出之虞。”方用黄连、茯苓、白芍各三钱 柴胡、白芥子、木瓜、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此方纯是平 肝之品,去火而又顺火之性,自宜入口不吐。然而“火 热炎上,吐亦常有,令人将病人抱而立之,令一人将 药与饮,俟其下口久之,然后抱卧,则药相顺而无吐 逆之苦矣。”

    人有忽然发厥,口不能言,眼闭手撒,喉中作酣声,痰 气甚盛,有一日即死者,有二三日而死者。此厥多犯 神明,然亦因素有痰气而发也。治法自宜攻痰为要, 然徒攻痰而不开心窍,亦是徒然。方用《启迷丹》:生半 夏、人参各五钱,菟丝子一两,甘草三分,茯神三钱,皂 角荚、生姜名一钱,菖蒲二钱,水煎服。此方人参、半夏 各用五钱,使攻补兼施,则痰易消而气易复。尤妙用 菟丝子为君,则正气生而邪气散。更妙用皂荚、菖蒲、 茯神开心窍以清心,自然气回而厥定。倘疑厥证是 热,而轻用寒凉之药,则去生远矣。半夏用生不用制 者,取其生气以救死,且制之过熟反掣肘,效迟而不 能奏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