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神异典 第一百四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四十三卷
博物汇编 神异典 第一百四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一百四十三卷目录

     僧部列传十九

      隋四

      明恭       法进

      道幽       岑阇黎

      通阇黎      德山附旭上

      道悦       慧耀

      道辨附神辨  慧琳

      洪满       觉朗附法海 法锵

      洪献       慧云

      慧藏附法顺  宝宪

      法朗       昙遂

      昙观       灵远

      僧昕       普明

      智方       罗云

      法安       慧哲附慧嵩 慧响 洪哲

      慧暅       慧弼

    神异典第一百四十三卷

    僧部列传十九

    隋四

    明恭

    按《续高僧传》,“明恭住郑州会善寺”,昔在俗是隋高下。 犳骑,与伴三人,膂力相似,而时所忌。帝深虑,以事除 之,作两裹饼啖,一饼裹一具生鹿角,一饼裹五升盐, 俱赐食之,并尽。其啖盐者,出至朝堂,腹裂而死。恭啖 鹿角,全无所觉。厌俗出家,住会善寺,其力若神,不可 当者。曾与超化寺争地,彼多召无赖者百馀人,来夺 会善秋苗,众咸忧恼。恭曰:“勿愁。”独诣超化,脱其大钟 塞孔,以干饭六升投中,水和可啖,一手承底,一手取 啖,须臾并尽。仍取大石可三十人转者,恭独拈之,如 小土块,远掷于地。超化既见,一时惊走。又隋末贼起, 周行抄掠,先告寺曰:“明当兵至,可办食具并大猪一 头。”寺无力制,随言为办。至时列坐,铺奠食具,恭不忍 斯负,拄杖会所,与贼言议,贼先让食,恭乃铺饼数十, 安猪裹之,从头咬拉,须臾并尽,贼众惊伏。恭召为护 寺檀越,群贼然之。故会善一寺,隋唐交军,绝贼往来, 恭之力也。又曾山行,虎猪交斗,猪渐不如,恭语虎曰: “可放令去。”虎不肯,便一手捉头,一手撮尾,抛之深谷, 斯气力也。说多难信,而实有之。恭戒洁贞严,常依众 食,所啖如𢘆人一食,有值机候,便啖二百人料。众但 深讶,莫知其所由。武德五年,终于本寺,春秋八十五。 时会善有客游,沙弥口作吴语,“厨下然火,干竹大如 臂,两指折而烧之。恭时怪讶,亦以指折而不得。沙弥 出后,恭抱厨柱起,以沙弥衣置磉上,柱压之。沙弥来 求衣不得,见在柱下,欲取不得。恭笑为捧柱取衣。”此 亦难可思者。

    法进

    按《续高僧传》:“法进,蜀中新繁人。在俗精进,不啖辛腥。 在田农作,以铧刃为钟磬,步影而斋。有送食,晚便饮 水而已。所犁田地,不损虫蚁。一时空中声曰:‘进阇梨 出家时到’。如是四五声,合家同闻。进因诣洛口山出 家,行头陀,不居寺舍。时隋蜀王秀闻名知难,邀请,遣 参军郁九闾长卿往,便将左右十人辞。王曰:‘承有道 德,如请不来,当申俗法’。”王曰:“不须威逼,但以理延,明 当达此。”长卿出郭门,顾曰:“今日将你辈往兜率天,请 弥勒佛,亦望得,何况山中道人,有何不来?”初至吉阳 山下,日暮见虎道蹲,命人射之,马皆退走。欲投村,恐 违王命。俄见一僧负幞上山,长卿命住为伴,馀从并 留。步至寺所。召入至床,又见虎在床下,怖不自安。进 遣虎出,具述王意,虽有答对,而怖形于相状。进曰:“檀 越初出郭门,一何雄勇,今来至此,一何怯惮。”长卿顶 礼默然。因宿至旦,令先往,益贫道后来行至望乡台, 顾视进行已及,即与同见王入内受戒。即日辞出,所 获嚫施,一无所受,令往法聚寺停。王顾诸佐曰:“见此 僧,令寡人毛竖戒神所护也。”后更召入城,王遥见即 礼进曰:“王自安乐,进自安乐,何为苦相恼乱,作无益 之事也?”诸僧谏曰:“王为地主,应善问讯,何为诃责?”进 曰:“大德畏死,须求王意。眼见恶事,都不谏勉,何名弘 教?进不畏死,责过何嫌乎?”虽盛饰床筵,厚味重结,而 但坐绳床食粗饼而已。乃至妃姬受戒,但责放逸,不 念无常。又辞入山,重延三日,限满便返。诸清信等咸 设食而邀之。至时诸家各称进到,总集计会,乃分身 数十处焉。有时与僧出山赴食,欻尔而笑。人问其故, 曰:“山寺净人,穿壁盗蜜耳。”及还,果如所说。斯事非一, 但述之耳。初,王门师慈藏者,为州僧官,立政严猛,瓶 衣香花,少阙加捶,僧众苦之,而为王所重,无敢谏者。 以事白进,请为救济。答曰:“其威力如此,岂能受语耶?” 苦请不已。进造藏房门,藏走出,谓曰:“法门未可如是, 尔亦大力也。”还返入房,蜀人以大甚为大力,自此藏 便息言,僧由此安。以开皇中卒,山年九十六

    道幽

    按《续高僧传》:“道幽,代州耆阇寺僧,善解经论。仁寿中, 于寺讲《婆伽般若》并论,听众百馀人。日午坐绳床如 睡,见一天人,殊为伟异。自云:‘我是释提桓因,故来奉 请。在天讲经,初闻介介情,不许之,以畏死,答云:‘为造 佛堂未成,事有不可。眠觉向侍者如法师述之,如曰: ‘此事罕逢,人生终死,死时不知何道。今得生天,则胜 人也。开通法利,天解胜人,何得不往佛堂?事中功德, 不足及言’’’。”幽从之。不久又如前梦,依如天请天帝,乃 以少香注幽手中,克时来迎。及觉,见掌中有香气熏 一寺。自后如前说法下讲至廊下,床上诸僧遥见香 烟充满床侧,惊怪来看。幽执香炉正念,蝉蜕而去。于 时寺外道俗望见云气从寺而出,如一假云,腾空直 上,飘飘而没。

    岑阇黎

    按《续高僧传》:“襄州禅居寺岑阇黎者,未详何人,住寺 禅念为业,有先见之明。而寺居山薮,资给素少,粒食 不继。岑每日将坩入郭,乞酒而饮,又乞满坩,可三斗 许,将还在道行饮达寺,坩亦空竭。明日复尔,在寺解 斋将笃,坩就厨请粥三升,仍挂杖头入众,以杖打僧 头,从上至下,人别一击,日日如是。人以其卓越异常”, 或疑打己灾散,不辞受之。岑将粥入房,旧养黧犬一 头,并一寺内鼠,乃有数千。每旦来集,犬鼠同食,庭中 堛满,道俗共观。一时失一鼠,岑悲惋无聊,必是犬杀, 便告责犬,犬便衔来。岑见懊恼,以杖捶犬,将鼠埋已, 悲哀恸哭。寺僧被鼠啮衣及箱,以告于岑。岑总召诸 鼠,各令相保,一鼠无保。岑曰:“汝何啮人衣?杖捶之,鼠 不敢动。今为寺贫,便于讲堂东北白马泉下泺中迁 记,某处为厨库,某处为仓廪,人并笑之。经宿,水缩地 出,如语便作,遂令丰渥。”又《遥记》云:却后六十年,当有 愚人于寺南立重阁者,然寺基业不亏,斗讼不可住 耳。永徽中,恰有人立重阁,由此相讼,如其语焉。

    通阇黎

    按《续高僧传》:“丹阳通阇黎者,住天保寺,年已八十,气 力休健,仪容率素。常服衲衣,衣厚一寸,线如指大,以 用紩纳,极清洁。诵《法华经》,市中乞食,所得不异流俗。 得钱财修补寺舍。其寺大堂,梁时所立,朱砂污洒,涂 之极厚。唐初善禅师镀大铜像,须水银就梁刮取,所 用充足,馀趾犹赤。是知昔人为福,竭于所贵,不以为 辞。如不用者,昔物何在?”其寺基郭,补修所须,云有古 镇国金,可取治护。乃于寺北四十步,依言掘得十斤, 用尽得三十斤,便曰:“地下大有,更取杀人。”于是便止。 后辄自营土窟于寺北,拟终事时,未之验也。不久告 僧云:“寻常命终,须有付嘱。”引诸财物,指订嘱授,极有 分明。经三日而神气爽健,而云将去,忽不知所在,便 就窟视之,门已塞,开一小孔,在土撮卧,气已终矣,年 九十馀。

    德山附旭上

    按《续高僧传》:德山姓山氏,莫测何人,忽弃妻子,入山 修道,须发不暇削,衣食不暇给,惟息缘静念为得性 也。人莫知其观行,视其相状,如得定者。时游化竹林 龙池开悟。道俗以清简为本,每云:“烦乱之法,道俗同 弊。故政烦则国乱,心烦则意乱,水清则鱼石可见,神 清则想倒可识。学清简者,尚自喧烦,况在乱使,焉可 道哉!”后入马鞍山,每多毒蛇,噬人必死。然山来往,都 不为害。诸馀僮侍,晨夕所行,一无所惧。曾蹋被啮山, 以水洗之,寻尔还复。后还天敕山,夏坐树下,人来山 所,逢虎迫逐,便入绳床下。虎蹲床前,山曰:“床下佛子, 肉味可胜贫道耶?”即脱衣以施虎,屈起而永去。后其 小子于山访获,山曰:“尔来何为?”曰:“久不奉见,生死不 知,故来定省。”山曰:“汝去各自觅活,更来与杖去。”后数 年又来,山取杖欲捶之,儿却住曰:“阇梨遇儿如他人, 他人可受打耶?”山大笑曰:“吾不打尔者,必更来败我 道意。”遂长去。山年九十馀,终于山谷舍。时益州草堂 寺旭上者,不知何许人,少居草堂,惟以禅诵为业,馀 无所营。蜀土尢尚二月八日、四月八日,每至二时,四 方大集,驰骋游遨,诸僧忙遽,无一闲者。而旭端坐竹 林,泊然寂想,瓶水自溢,炉香自然。诸人相从参之,旭 俨然不动,等同金石。三日之后,方复如常。四众敬而 异之,故睹如朝日之初出。同共目之为“旭上也。”年九 十八。

    道悦

    按《续高僧传》:“道悦姓张,荆州昭丘人。年十二,于玉泉 寺出家受戒。安贫苦节,尢能持念《大品》《法华》,常诵为 业。随有经戒,日诵一卷,人并异之。初,智者入于玉泉, 未有钟磬,于泉源所获怪石一片,悬而击之,声响清 彻。悦于此寺,每诵卷通,扣磬一下,闻者肃然。且其诵 声如清流激韵,听者忘疲,所以幽明往者屡有祥感。” 一时患水,腹胀如鼓,更无馀求,惟念《般若》。一夜正诵 经次,腹忽如裂,水出滂流。及试手寻,洪肿顿消,病忽 失所。斯所谓转障轻受者也。昔朱粲贼扰,惟悦守山盗来求减,以惠给,馀更重取,煮而不熟,惭而返之。他 日又来,将加害命,悦坐地不动,曰:“害吾止此,吾欲自 见寺舍取尽。”遂放令引路。行数步又坐,曰:“吾沙门也, 非引路之人。浮幻形骸,任从白刃。”贼奇其高尚也,送 还本寺。悦一生不衣蚕衣,惟服麻布。汉阳王至山,睹 悦风仪,秀眉缊服,请受戒品,又遗厚供,一无所受。王 作大布三衣一袭以奉之。因问:“何不著缯帛耶?”答曰: “蚕衣损命,乖忍辱之名;布服俭素,表慈悲之相。”王曰: “仲由不耻夫子见称”;沙门慈忍,固其然也。悦步影而 食,少差虚嗽,食留一分,以资飞走沈泳之属。故慈善 所熏,或飞来肩上,或浮泊手中,虽衣敝服,而绝无蚤 虱。时又巡村乞虱养之,诫勿令杀。悦居山五十馀年, 春秋七十二矣,终于岩所。永徽中,有人于青溪见一 僧,擎锡跣足,自云“般若”,师言已不见,然生存常诵《般 若》,故人咸号焉。

    慧耀

    按《续高僧传》:“慧耀,姓岐,襄阳人。少沈密,讷言敏行,人 共重之。受具后,历游访道,至郑川命师所,又往衡岳 思师所,咸服膺请益,观用清明。思公于众曰:‘公于实 相观,善有元趣’。居山数年,值思长往,欲绝迹武当,以 希素尚。行至巴丘,曰:‘此地禅律罕闻,可随行化。有江 陵导因道懿法师闻志焉,相携西上,居导因寺,积十’” 四年,不出户庭,惟味禅静。及智𫖮返乡,叹为故乡不 乏贤友,足为模楷遗法也。因是道俗稍来礼谒。耀杜 门密行,不偶时俗。以仁寿二年暮告人曰:“吾不愿恼 此众僧,欲往内华寺,可以闲放。”众固留不许。至三年 二月,有疾,见思命二师来迎。至三月六日,跏坐直身 而卒,年七十九。遂葬于内华。未终前,寺中三十馀人 咸梦宝刹倾倒。及明,异口同音而说之:“昔日导因,今 天皇寺是也。”见有柏殿五间两厦,梁右军将军张僧 繇自笔图画。殿。其工正北卢舍那,相好威严,光明时 发,殿前五级,亦放光明。祥征休咎,故不备述。由此奇 感,聊附此焉。

    道辨附神辨

    按《续高僧传》:道辨,齐人,住泰山灵岩寺,居无常所,游 行为任,经史洞达,偏解数术。以大业年中,来游襄部, 年过七十,又与同邑僧神辨相随。杖策登临,眺望山 水,多所表诣,如曾闻见。行至禅居寺南岭望云:“此寺 达者所营,极尽山势,众侣繁盛,清肃有馀。如何后锐, 于前起阁,寺僧非惟寡少,更增喧诤,相接曾未经涉”, 恰如其言。于是盘游诸寺,备陈胜负,莫不幽通前识, 鉴彻精灵。又至诸墓,亦陈休咎。有士俗忘姓名,请为 图其坟茔。巡历岘原,示其一所曰:“此中安墓,足食丰 财。入地三尺,获粟一升。又深一丈,获石二片。五彩交 映,斯曰财缘。”依言掘凿,果获粟石。遂行卜葬,至今殷 富。襄州有袁山松者,博览经诰,时号儒宗,闻辨学广, 故来寻造。以杨子太元、王弼易道,用相探赜。辨曰:“杨 王道术,未足研寻,可赐愚徒,无闻智者。”松勃然变色。 辨笑曰:“公学未周,信其前迷可除,我固当为指归。”便 引《太元经》云:又于元象偏所留心,曾不寝卧,夜便露 视,审宿度之所次,察孛彗之光景,便告人云:“吾昔于 裕法师所学观七曜”告予云:“晋朝道安,妙于此术,人 虽化往,遗文在焉。其所注《素女之经》,最为要举,恨失 其本,如何得之?”时有一僧,偶然获本,请为披决,辨得 欣然,即为销摘,此僧茫昧,情犹梦海,遂以惠之。辨曰: “安目弥天,诚非虚称,学统弥纶,数术穷尽。此虽四纸, 文综无遗,要约包富,灵台斯尽。于时月临井宿,便云 事在”西楚,可告道俗,宜营水备,不盈两夕,汉江大涨, 汎溢襄邑,城隍将没,预见之明,其类若此,所得财物, 并用市金,将事合丹,拟延其寿。人告来盗,不可行之。 便云:“盗假遁甲六丁,吾明此术,常以月朔加气,何得 相欺,吾不畏也。”以义宁年与神辨南游岭表,不知所 往。

    慧琳

    按《续高僧传》:“慧琳姓薛,绵州神泉人。以隋初隐于建 明寺,清虚守静,与物不群。寺有塑像,常在供养。像为 生须三十六枚。大业末年,扫一古坟,竖二竹竿,云是 天眼,后忽拔。一云弘农扬为魔所拔也。不久,义宁嗣 历,有时著复衣,夏坐坟上,日虽炎赫,身无热状,口虽 涉道,形同于俗。言谈之次,以理居先。雒县先有育王” 浮图,琳忽一时历村,借车三百乘,云欲向雒县迎浮 图,于此安置。未经旬日,遂被火烧。武德年中,潜伏草 野,人莫知也。彼有杨祜师,不测何人,直往草中相见。 曾未一面,宛若旧朋。各云别来八百年矣,曾为人咒 病得差。病者令女赍裙以施,女遂留衣送。值琳遥见, 谓曰:“但将裙来,我不须钱。”女惊其圣,以贞观四年示 寂。

    洪满

    按《续高僧传》:“洪满姓梁,安定人。在俗年十五时,患双 足挛躄,常念《观音经》三年,忽有僧执澡罐在前立,不 言。问曰:‘师从何来’?答曰:‘以檀越常唤,所以来’。满叩头问曰:‘弟子往何罪报,今施此挛躄’?僧曰:‘汝前身拘缚 物命,馀殃致尔,汝但闭目,吾为汝疗之’。满随言闭目, 但觉两膝上各如拔六七寸丁,却即了开目,将欲谢” 恩,失僧所在,起行如故。满乃悟是观音,因尔精诚,誓 不娶妻。后忽自通禅观,安坐不动,乃经三日。七日者, 开皇初元,变俗从道,住救度寺。大业融并,入居法海, 贞观十三年卒,春秋八十三矣。

    觉朗附法海 法锵

    按《续高僧传》:“觉朗,俗姓未详,河东人。住大兴善寺,明 《四分律》及《大涅槃》。而气骨陵人,形声动物,游诸街巷, 罕不顾之。仁寿四年,下敕令送舍利于绛州觉成寺。 初达治所,出示道俗,涌出金瓶,分为七分,光照彻外, 穿基二丈,得粟米一升。又感黄雀一头,飞迫于人,全 无怖惧,驯绕佛堂,久便自失。又石函盖上见二菩萨” 踞坐宝座,前有一尼,敛手曲敬,或见飞仙及三黄雀 并及双树麟凤等像。将下三日,常放光明,乃迷昼夜。 朗过灯耀,有掩堂灭炬者,而光色逾盛,溢于幽障。元 素通感,荣庆相喧。朗具表闻,大业之末,有敕令知大 禅定道场主镇压,豪横帖然,回风渐润,道化颇怀钦 重。不久卒于所住。时又有沙门海藏,识信坚正,宗仰 律师,屡讲《四分》,少有传嗣。唐运置十大德,藏其一焉。 又有法锵律师,本住静法,末厌烦梗,南栖太和,幽居 养志,不厕僧众。孤行岩岫,偃息松林,服饵守中,赏心 唯识,亦元宗之开士也。及终,露骸山侧。至夜,有灯照 之,道俗往观,失灯所在,远望还见,动经两月,光照逾 明。

    洪献

    按《续高僧传》:“洪献,邺人。少履道门,早明律检,听涉劳 顿,遂两目俱暗。住相州大慈寺,既无前导,常处房中, 礼诵为先,不辍晨夕。开皇十四年,忽感一神,自称般 若檀越,来从受戒,数致谈话。同房僧纲禅师上堂中 食般若,乃将纲一幞衣来䞋献云:‘劳陈法事,利益不 少,辄奉衣物,愿必受之’。献纳于柜中。后纲食还,怪失” 衣幞,搜求寺内,乃于献所得之具以告语,纲终不信。 神遂发撤纲房,衣物被案,狼籍满庭,竿扇秤尺,摧折 数段。神于空中语曰:“僧纲不好设斋会供养三宝,我 会祸汝未央。”献虽目冥,及与《般若》言及,事同目睹。神 语献曰:“伴众极多,悉在紫陌河上,唯三十人相随,可 令寺家设食,众僧便于西院会之。”神曰:“大好饮食,劳 费师等。”虽然,僧纲不起斋供,后会使知。纲无奈之何, 恐迫不已,便私费财物,营诸斋福。《般若》又曰:“既能行 福,今相放矣。”仍以绢两匹付献云:“当以一匹施大众, 一匹赠纲。”师献对众受得,具皆闻见,仍便付领。于后 弥励本业,遂卒于所住。

    慧云

    按《续高僧传》:“慧云,范阳人,十二出家,游听为务。年十 八,乘驴止于叔家。叔睹其驴快,将规害之。适持刀往, 见东墙下黄衣人,扬拳逆叱曰:‘此道人方为通法大 士,何敢害也’?叔惧,告妇。妇曰:‘君心无刚正,眼花所致 耳’。闻已复往,又见墙下黄衣人云:‘勿杀道人,若杀,大 祸交及’。叔怖乃止。明旦,辞往姊家,叔又持刀送之,告” 云曰:“此路幽险,故送度难。”云在前行,正在深阻,叔在 其后,挥刀欲斫,忽见姊夫在旁,竟免加害,云都不知 也。开皇中,周流餐挹,具瞻经论,名高东夏,荣冠一时。 后领徒五百,来过叔氏。叔见当衢阐化,深惟昔舋,乃 奉绢十匹。夫妻发露,云始知之。乃为说法治断,安然 无恨。常以此事戒诸门人曰:“吾昔不乘好物,何事累 人?自预学徒,必无华饰,但得支身成诵于口也。”后不 测其终。

    慧藏附法顺

    按《续高僧传》:“慧藏,冀州人。初学涅槃,后专讲解。禁守 贪竞,绝迹讥嫌。安详词令,不形颜色。入京访道,住光 明寺。仁寿中年,敕召置塔于观州。初至塔所,行道设 斋。当其塔上,景云出见,彩含五色,有若华盖,绮绣锦 缋,无以加焉。从午至酉,方始隐灭。又延兴寺僧法顺 者,听习涅槃,善守根禁,退让自节,负德无傲。敕住江” 州庐山东林寺。置舍利塔。初至其地。耕者见光。寻而 掘之。获金铜弥勒像一躯。形质瑰异。即而供养。并不 测其终。

    宝宪

    按《续高僧传》:“宝宪,郑州人,宝镇律师之学士也。童稚 依止,即奉科条,审量观能,具承大法。受具之日,但奉 文言,至于行模,并先具委。有师资焉,有弘业焉。开皇 之始,与镇同来,住大兴善,威仪调顺,言无涉俗。仁寿 奉敕,置塔洪州,即豫章之故地。初向彼州,路由江阻, 既失正溜,泥泞不通,人力殆尽,无前进理。程期又逼”, 道俗惶惧。宪乃凭心舍利,请垂通涉。忽降白鸟,船前 缓飞,乍来乍去。如有引导,即遣随逐。遂逢水脉,通夕 汎舟,安达无障。宪还京室,寻事卒世。

    法朗

    按《续高僧传》:“法朗,蒲州人。学涉三藏,偏镜毗尼,开剖篇聚,不阻名闻。加复器用平直,无受轻陵,决断刚正, 未私强御。后住胜光,披究律典,经其房户,莫不懔然。 仁寿二年,敕召送舍利于陕州大兴国寺。寺即皇考 武元本生处也。故置寺建塔,仰谢昔缘。初达州境大 通、善法、演业三寺,夜各放光,不知何来,而通照寺内”, 朗彻无障。善法寺中见三华树,形色分明。四月二日, 灵胜寺中夜忽放光,五色彩云合成一盖,通变为紫。 比灵轝入城,云盖方散。又有五色彩云,从干巽二处, 缠纠而来,至于塔上,相合而住。及掘塔基,下深五尺, 获一异鸟,状如鸲鹆,色甚青黄,巡行基址,人捉无畏, 惟食黄华,三日而死。又青石为函,忽生光影,表里洞 彻,现诸灵异。东西两面俱现双树,树下悉有水纹生 焉。函内西面现二菩萨,南边金色,北边银色,相对而 立。又一菩萨坐华台上,各长一尺,并放红紫光明。函 内南面现神尼像,合掌向西。函唇西面又见卧佛,右 胁而偃首北面。西函外东面双树间现前死鸟倾卧, 须臾起立,鸟上有三金华。其鸟西南而行,至卧佛下, 住立不动。凡此光相,从巳至未,形状俨然,命人图写, 上纸素讫,方渐歇灭。及将下日,忽然云起,如烟如雾, 团圆翳日。又如车轮,云色条别;又如车辐,轮辐云色 皆如红紫。人皆仰视,共相叹怪,希遇。藏瘗。既了,天还 明净,失云所在。当斯时也,寺院墙外咸见幡盖围绕, 谓言“他处助来供养。”事了追问,一无踪绪。朗庆斯神 瑞,登即奏闻。晚还京师,以疾而卒。

    昙遂

    按《续高僧传》:“昙遂,雍州人。初学《大论》,后味《唯识》,研精 《摄论》,选其幽理。每言三界虚妄,但是一心。追求外境, 未悟难息。故得名称高远,有通美焉。然复慎守根门, 勤修戒检,住真寂寺,掩关励业。仁寿中年,下敕送舍 利于晋州法吼寺。初停公馆,放大光明,照精舍门,朗 如金色。又放黄白二光,从道场出,久久乃灭。又从舍” 利轝所至于塔基,而放瑞光,三道虹飞,色如朝霞,耿 然空望。下塔之日,又放光明,隐显时现。大都为言,“七 日之内,瑞灵杂㳫,相仍不绝。”还京服业,迄于唐运,八 十馀卒矣。

    昙观

    按《续高僧传》:“昙观,莒州人。七岁出家,慕欣法宇。及进 具后,寻讨义门,偏宗成实,祛析元滞。后以慧解乱神 本也。乃返驾澄源,摄虑岩壑。十六特胜,弥所留心,神 咒广被,消殄邪障,高闻周远,及于天阙。开皇之始,下 敕征召,延入京室,住大兴善,供事隆厚,日问起居,屡 止紫庭,坐以华褥,帝亲供待。钦德受法。观宽怀敦裕, 言无浮侈,深得法忍,苦乐虚心,故使名利日增,而素 气常在。所获信施,并入僧中,房宇索然,衣钵而已。时 俗流湎之,夫雅尚之也。”仁寿中岁奉敕送舍利于本 州定林寺。初停公馆,即放大光,掘基八尺,获铜浮图 一枚。平顶圆基,两户相对,制同神造,雕镂骇人。乃用 盛舍利,安瓶置内,恰得相容。州民禽《巨海》者,患痖六 年,闻舍利至,自书请瑞。见本一粒,分为三分,色如黄 金,乍沈乍举,及见三佛从空中而降,即能陈述,词句 如流。观还京都,不委终事。

    灵远

    按《续高僧传》:“灵远,恒州人。先在儒门,备参经史,惟见 更相图略。时有怀仁抱义,然复终沦诸有,未免无常。 乃释发道流,希崇正轨,从远公学义,咸知大意,因即 依随,三业无舍。及远之入京辇,慕义相从。晚住延兴 寺,退隐自守,端敛身心,终日禅默,衣食粗敝,不希华 美。仁寿中,敕召送舍利于本州龙藏寺。初定基址,闻 有异香,渐渐芬烈,随风而至,遍于寺内。有民金元瓒 者,住在寺侧,先患鼻塞,二十馀年莫知香臭。当于此 日,忽闻香气,惊寻至寺,因尔齆差。”又雨天花,从空而 下,光彩鲜净,晃若金银。先降塔所,后及寺院,道俗竞 接,轻薄如镂。下舍利讫,有白鹤旋于塔上,良久翔逝。 远后连寻定业,追访山野,不顾名实。头陀林冢,虽逢 神鬼,都不怖惮。《大业》之始,终于墓丛,初不委之。村人 怪不乞食,就看已卒,跏趺如在。因合床殓于杜城窟 中。

    僧昕

    按《续高僧传》:“僧昕,潞州上党人。自骛道法津,周听大 小,逮诸禅律,莫不登临倾渴,身心无席,不赴而导彼 愚智,众通喧静。昕一其正度,恭慎横经,聆其披析,曾 不忽忘。初众见其低目寡言,绝杜论道,皆号为蒙叟 也。后有智者问其文理,咸陈深奥,轻浮章句,略不预 怀。有问其故,答曰:‘勿轻未学,妙德常箴。夫惟大觉,方 能静照,盛德明约,可无细瑕。愚师轨物,时有通悟。惟 目两明殷鉴,方取会通。不得以法累人,致乖祗奉’。”暨 周灭二教,逃隐泰山,大隋开法,还归听习。游步洛下, 从学远公,《十地》《涅槃》,咸究宗领。后入关,住兴善寺,体 度高爽,不屈非滥,时复谈讲,辨词迅举,抑扬有度。至 于僧务营造,情重勤劬,躬自率先,担负运涉。仁寿中 岁,置塔毛州护法寺,下敕令送。初至公馆,有沙门昙义者,高行名僧,闻诸舍利皆放光明:“我等罪业,亦无 所见。”即解衣为忏,烧指为灯,竟夕供养。明旦出光,通 烛人物。又出金瓶,回旋行道,青赤白光,三色流照。经 于信宿,其光乃隐。四月七日,初夜放光,赫赤欲然,满 佛堂内。须臾出户,流照四檐。将入函时,又放赤光烈 盛,逾日通夜,又放光照于函内。四月十日,天华如雪, 从空乱下,五色相间,人皆收得。又感异香微风,普遍 熏塞寺内。其函忽变为青琉璃,内外通彻。人以白绫 周匝数重,漫覆其函。又加砖累灰泥其上,寻照其泥, 还如函色。又灰泥上画作十华,饰以金箔。及成就后, 惟一金色,馀华皆彩,未下。塔前有张世谦者,清信士 也。常持八戒,远离妻孥。静室诵经,乃闻轝所梵赞之 声。出户看之,见有群僧,各执香华,绕旋供养,迫之遂 失。又见天人持诸幡盖及以香华,东南飞来,当于塔 上变成大云。旋空良久,又见百馀沙门在塔基上执 帚辇土,以陪增者。比及明晨,寂无所见。时经夏暑,土 地干燥,人皆思雨,应念即降,三四寸许,川野除烦。沙 丘县民路如意者,回心信佛,望见光相,路虽远映,举 目彻见,寺僧五人在佛堂内,又闻塔边音乐赞叹,声 极亮远。重雨天华,满四十里,塔基倍多。昕庆斯众瑞, 即具表闻。晚还资业,不测其卒。

    普明

    按《续高僧传》:“普明本名法京,俗姓朱氏,会稽人。少小 志操有异,恒童口常称佛,聚砂以为福,事蒿艾以为 殿塔,不喜谈戏,惟志崇法。有僧乞食,因即劝云:‘郎子 既有善性,可向天台山出家。其中有初依菩萨,在彼 说法,遂以陈大建十四年,逾山越涧,来入天台,正值 智者处坐说法。下讲竟,顶礼归依,愿尽此生,以为弟 子’。”智者笑云:“宿誓愿力,今得相遇。”晓夕左右,服膺无 懈。专求禅法,兼行方等般舟观音忏悔,诵《法华经》一 部。至祯明元年,陈主敕迎智者出都,从往金陵,居光 宅寺,专以禅思为业,同堂坐者,奉命检校。俄而陈国 云亡,智者即上江州庐山东林寺明,于陶侃瑞像阁 内行观音忏法。冬十一月,身不衣絮,苦节行道。见一 僧云:“所名法京,未为善称,可改为普明,此名晓朗。”照 了三世忏讫,启智者述之,便云:“此冥中所示,宜即改 旧从新。”又随智者往荆州玉泉寺,每于泉侧,练苦专 思。智者反路台峰,令造大钟天台供养。江陵道俗,竞 为营造。当欲铸时,盲人来看。明悬鉴机,知相不吉。果 尔开模,钟便破缺。仍即倍工修造,约语众中,支不具 者勿来看。铸遂得成,洪亮峥嵘,声闻七十里。钟今见 在佛陇上寺。后还国清所住之房,去水悬远。房头空 地,纯是礓石。仍怀念曰:“若令此石出水,岂不快乎?”言 竟数日,石中泉溜,周给东西。国清精舍,隋高置立。明 以讲堂狭小,欲毁广之。共顶禅师商量,顶劝勿改。有 括州都督周孝节,遥闻此事,即施杉柱,泛海送来。顶 向赤城,感见明身长一十馀丈,高出松林之上,翼从 数十许人,语顶曰:“兄勿苦谏,事愿克成。”顶知神异,合 掌对曰:“不敢更谏,一依仁者。”竖堂之日,感动山王,晨 朝隐轸,状若雷震,摧树倾枝,阔百步许,自佛陇下直 到于寺。至于日没,还返旧踪,砰砰磕磕,势若初至。又 愿共道俗造堂殿金铜卢舍那像,坐身丈六。时有一 人,称从漕溪村来,施金十一两,用入像身。问其姓名, 终不肻说。礼拜辞退,周访彼村,无人识者。又比房侍 者恒闻房内共人语话,阴伺察视,不见别形。所听言 音,唯劝修善。既而化缘就毕,大渐时至,清晨呼诸弟 子曰:“夫人寿命,不可常保,汝等宜知。”便自脱新净之 衣,著故破者。换衣才竟,奄然就灭,春秋八十有六。经 二宿,左手仍内屈三指。当其时,有房内弟子荣泰、难 提二人,剃头沐浴,见如此事,即报寺主慧纲。合众惊 集,倍恸于怀。明性不畜私财,浙南诸州男女,黑白归 向者,数不可纪。所得布施,随缘喜舍。每参隋帝,悉蒙 命坐。赐绢一百二十段,用充六物,不留寸尺,悉造经 像,有敕施僧基业,见于寺录。造金铜尊像小大十躯, 悉中人已上十回作僧,施读藏经二遍。其外书写经 论,雕画殿堂,修诸寺宇,傍为利益及诸灵验,功德费 用。运心应念,即自送来,充其支度,不可具载。

    智方

    按《续高僧传》:“智方,蜀川资中人。其先东吴远祖宦于 西蜀,遂家焉。童稚出家,止州郭龙渊寺,与宝海周旋, 同往扬都。云法师讲下,机辩爽利,播名扬越。每讲,词 义清雅,士俗执纸抄撮者,常数百人。初讲《法华》,至塔 品高妙,遂序王释义。了乃曰:‘何必昔佛国土有此高 妙,即扬都福地亦甚庄严。至如弥天七级,共日月争’” 光;同泰九层与烟霞竞色。方井则倒垂荷叶,圆桷则 侧布莲花。似安住之居南,类尼佉之镇北。耳闻目见, 庶可联衡。录得者秘以赍归,嗟叹惊绝。其语出成章, 状如宿构。宝海频来,击难发其声。采海问曰:“三变此 方,改秽成净,亦能变凡成圣不?”答曰:“化佛甚多,狭故 须广。凡圣自尔,何劳改变。”又难:若尔,“则六十小劫谓 如食顷,但是圣睹,凡不能睹,凡圣俱睹,凡圣俱圣。”方笑曰:“高座何曾道此?乃是自道自难耳。”海觉言失,乃 调曰:“三隅木斗,何谓”智方寻声报曰:“瓦砾洿池,那称 宝海。”众大笑而散。及疾甚,海恒来看慰,乃谢曰:“智方 不能摄养,致此沉痾。仰劳仁者,数来垂问,愿生善处, 常与同游。”俄而异香满室,中夜卒于益部,年九十馀。

    罗云

    按《续高僧传》:“罗云姓邢氏,南郡松滋人。初从上明东 寺出家,志操所怀,附参成德。承金陵道王索隐者若 林,遂轻千里,远追胜侣。会扬都道朗盛业兴皇,乃倾 首法筵,钻仰徽列,一乘四论,大剖津途。于时尝命学 徒括究幽隐。云年十六,甫在幼冲,锐志前驱,问无常 义,而容色无挠,宾主绰然,众咸嘉赏。朗乃以所服帔” 处众赠之,自此名称逾远,所在传之,而乐法不穷,如 愚莫滞。自朗迁后,广谇所闻。又从福缘寺亘法师将 酌遗逸。亘纵解无遗,任其钻仰。云以《三论》奥义,未被 荆南,二漳多阻,誓当弘演。有栖禅寺陟禅师,定慧兼 修,注心开剖。于时六合混一,三楚全盛,众若稻麻,人 多杞梓。云创还乡寺,乘此应机,居端座为请益之师, 吐清言为住法之首。总管宜阳公王世积诏使舍人 萧子宝躬临法席,成诵德音。有龙泉寺,地隔嚣尘,心 在闲旷,乃居之五十馀年,修葺栋宇,常坐不卧,领徒 五百,时呈翘楚。炀帝承名,有敕追入,避迹凿坏,以病 而退。昔释道安于上明东寺造堂七间,昙翼后造五 间,连甍接栋,横列十二,云:此堂中讲四经三论各数 十遍,不于文外别有撰述。皆心思口演,冰释理顺,故 得空有两忘,教义双举。时松滋有道士姓俞者,学冠 李宗,业该儒史,常讲《庄》《老》,私用《内经》。云命门人慧成、 道胜曰:“彼道士蜂飞蚁聚,掠牛盗法,情实难容,可传 吾旨,摧彼邪踪。”成等诣彼而坐,道士曰:“人天交接,两 得相”见。成曰:“脱珍御服,著敝垢衣,习近穷迷,将开渐 化。”时以为名。答成前呼俞为先生。俞瞋曰:“我非俗士, 那呼我为先生?”成曰:“汝既讳唤先生,请除先字。还依 旧姓,名曰俞生。”所以句句之中,常衔俞生。于时大众 欣笑无已。道士负惭折角云:奉执高尚,雅镇时俗,迎 送庆吊,一无预焉。或负荣傲道者,闻而往造,及见参 礼,汗流心战。生缘在神山之下,一夏居上静处。思元 母日自赍登上供设,有问其故,答曰:“即此为报母之 劬劳也。”昔朱粲寇扰荆南,寺多焚毁,惟云所造龙泉 独存。以贼中总管云曾授戒所,以尊师重法,寺获存 焉。云兄弟五人,皆为法师,而云最小,神彩特达。入室 弟子十人,椿、诜、澄、憩等,传道开化,岷、蜀、江淮,多所感 化。以隋大业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端坐迁于寺房, 春秋七十五。中书令岑文本制碑。沙门道颙,即云之 兄也。学通大小,名闻道俗。于上明东寺起重阁,在安 公驴庙台北。《传》云:“安公乘赤驴从上明往襄州檀溪, 一夕返覆。”检校两寺,并四层三所,人今重之,名为驴 庙。此庙即系驴处也。

    法安

    按《续高僧传》:“法安,姓田,枝江人。神彩俊越,见称童幼。 年十八,游学金陵,初听成实,后学中观,于兴皇座下 十有馀年,庶乎屡空,智乎特秀。三千学侣,独标三绝 之名。形长八尺,风仪挺特,一也。解义穷深,二也;精进 洁己,三也。时听《涅槃》,每立异义,令众难之,人虽巨众, 无能屈者。由是声闻楚越。一时朗公知其颖拔,令论” 义,应命构击,问领如响,往复既久便止。朗曰:“尔义穷 乎?”对曰:“义若恒沙,何可尽也。”时学闻安名者,多目之 为沙安。《三论》、四经皆讲制《广初章》及《鹿角章》等,理致 宏远,流传江汉。年过不惑,回情在定,更不谈说。时往 成禅师所共论之道,琢磨心性,动经晨夕,而不啖僧 食,不饮浊浆。春秋六十五,终于等界寺。寺在斯州之 上。西望沙州。即刘虬注《法华》之地。今经台馀基尚存 焉。

    慧哲附慧响 慧嵩 洪哲

    按《续高僧传》:“慧哲姓赵氏,襄阳人。识度弘朗,业操清 远。出家已后,南趣扬都。会陈国文昌,载隆三宝,僧正 琼公精理入神,净行纯备,微御紫相,世号乌琼。帝尚 重焉,奉为大僧正也。监护法城,为物依止。陈氏王族, 归戒所投,自馀槐棘,无敢造者。住建初寺。祯明元年, 忽然坐逝,葬楼湖之山。天子哀之,以黄麾诸仗卫送” 墓所。初未终顷,所住寺塔三日光现,因而告终,道俗 异焉。时彭城寺宝琼者,善讲说,有风采,形相奇白,世 号“白琼。”哲初参听其讲,大开令业,聚徒讲说,屡发新 声。以慧悟自矜,颇怀傲诞。承兴皇道朗,神辩若剑,罕 有当锋,因而从其言语。往复移时,答对逾远。哲大异 之,即从伏听,沉隐微密,自然通解。而威容自矜,动止 怀法。曾于行路,忽遇雷雨霖注,哲从容如常,不失规 矩。时雨泻靴水,安行达寺,行步庠序,视瞻不眄,转身 徐顾,无妄乖越,时人呼为“象王哲”也。又善护根门,节 量口腹,便利涤沐,罕有延滥。所以召请俗舍,信宿经 时,皆不睹其流秽,叹美增盛。及讲《三论》,俊朗之响,重 光先价,引众溯流,届于本邑,住城西望楚山光福禅房下龙泉寺。常以弘法为务,《涅槃》三论,递互相续。学 士三百馀人,成器传灯,可有五十,即慧品、法粲、智嵩、 法同、慧璇、慧楞等是也。各领徒属,所在通化。开皇十 七年四月,卒于龙泉,时年五十有九,葬于西望山寺。 弟子慧嵩等树碑于本住,沙门慧响制文。响有奇才, 思力遒壮,为总管薛道衡所重。嵩有学声,多所游贯, 令住京都,频扬讲说。时同邑有洪哲者,统闲大小,每 开法肆以达解之望,微近慧日,故西楚传号为“前后 两哲”云。

    慧暅

    按《续高僧传》:“慧暅姓周氏,其先家本汝南,汉末分崩, 避地江左,小震是宅,多历年世,今为义兴阳羡人也。 祖韶,齐殿中将军。父覆,梁长水校尉。并偃仰衡门,不 求闻达,优游卒岁,易农而仕。暅颖悟冥来,挺操童幼, 钻求六经,略通大义。盖家教之常习,非其好也。年十 八,乃喟然叹曰:‘服膺周孔,以仁义为先;归心黄老,以 虚无为贵,而往来生死,出入尘劳,乃域中之累业,非 出世之要道也’。”既发希有之志,仍感非常之应。梦见 一塔,累级五层,画彩庄严,岧然峻峙。因而礼拜,愿升 此塔。少选之顷,俄上相轮,当时身心快乐,未曾有也。 于是将游京邑,途次朱方,遇竹林寺诩法师,雅相嗟 赏,乃依止出家,为十戒和尚。寻出都,住甘露鼓寺。进 具已后,从静众峰师受《十诵律》,又听龙光绰师成实。 自绰化往,更采众师,属意《毗昙》并《八犍度》,将欲并游 秘奥,尽掇菁华。还从龙光学士大僧都舒法师研精 成论。及舒没故,亲受遗嘱。值梁室版荡,京寺荒残,乃 裂裳杖锡,来止南徐,实报地恩,兼脩法事。陈武在田, 朱方历试,夙承高誉,雅相钦重。司空侯公次牧此州, 虚心顶戴。永定三年,侯公入辄,乃请出都,于白马寺 讲《涅槃经》及《成实论》。学徒云结,不远千里,挥汗鼓袂, 风雨生焉。法筵之盛,莫或斯拟。天嘉二年,学士宝持 等二百七十人请讲于湘宫寺。太建四年,宣帝敕请 徙讲东安。后主昔在春坊,亟经义集。僧属才辩雄远, 特所“究心,及嗣宝位,深惟敬仰。至德元年下诏为京 邑大僧都,四年转大僧正。”及天下混一,来止徐方,缘 会敷弘,无替时序。以开皇九年七月十日,迁神于中 寺,春秋七十有五。其月二十八日窆于锺山之岩。惟 暅行业清高,灵祇响应,神通感召,不可思也。昔在陈 朝,每年夏中,常请于乐游苑为陈氏七祖及扬都六 庙诸神发《涅槃大品经》,并延神座,俱在讲筵。所以翠 旌孔盖,羽服霓裳,交乱人物,惊神眩目,而往来迎送, 必降云雨,冥期无爽,十有馀载。常于食后讲前,假寐 偃息。及讲时将至,辄见朱衣人曰:“法师好起也。”陈领 军将军任忠,少为将帅,雅好畋游,然宿植胜因,善机 将发,庖厨饔饩,悉放奇光。睹而怪之,窃怀忧惧。夜梦 异人来谓己曰:“如请东安讲,则所见必当无忧。”既而 觉悟,欢喜踊跃,罝罦矰缴,一时焚烬。仍屈两夏于府 讲说,因此忏悔,承持二经,受不杀戒。故灵迹实繁,未 陈万一。凡讲《成实元义》六十三遍,《论文》十五遍,《涅槃》 《大品》各二十馀遍,五十许年,法事相接。自馀众部,略 而不载。《菩萨戒弟子司空吴明彻等,公侯将相、贵游 朝士数千馀人,难以胜记。弟子智瑜等,以音仪永谢, 馀论将空,非彼丰碑,无陈声实,乃勒铭于寺中。菩萨 戒弟子著作郎琅琊王胄制文云:

    慧弼

    按《续高僧傅》慧弼,姓蒋氏,常州义兴人也。祖元略,以 忠孝登朝。父元以才华待诏,咸佩印绶,并奏弦歌。 季父元举,陈世功臣。庭列鼓钟,路横骖驷。车马之客 填阶,琴啸之宾盈席。见弼青襟之年,神爽咸异,嗟曰: “此子若逢凤德,终为王佐之才;既挺龙颐,必有封侯 之应。”弼情存出俗,因而答曰:“无为之贵,可以娱情;有 待之烦,徒劳人耳。”于即蔬素栖迟,便思脱屣。陈武龙 飞,大兴、元福永定二年,躬纡衮冕,为剪周罗,三衣什 物,一时通给。乃伏业于惠殿寺,领法师为弟子,领东 南竹箭,震泽风声,王族望僧,涂香是属。弼亲承雅训, 听受成实。年登弱冠,握锥淮海。值宝梁明上盛弘新 实,天宫晃公又敷《心论》,遂穷神追讨,务尽教源。所以 六足、八犍,四真、五聚,明若指掌,罔或有遗。天嘉元年, 游诸讲肆,旁求俊烈,备见柏梁,悟茅茨之陋;频上三 休,恨土阶之鄙,乃去小从大,徙辙旧章。听绍隆哲公 弘持四论,才经一悟,功倍常徒,研味数旬,精通元极。 是知大智本行,与日月而齐明,名称普闻,将风云而 共远。然其神思沉郁,词吐抑扬,剪万古之盘根,朗百 年之暗室。浙左钦德,更甚江东。太建十年下敕于长 城报德寺讲《涅槃》《法华》。瓶锡盈堂,簪裾满席。质疑请 道,接踵成林,禀戒承归,排肩如市。莫不谓百步之香 草,或千年之圣人。爰至哲公,将乎大渐。仍遣使者,召 还京室。弯几麈尾,经书义疏,预是讲仪,一皆付嘱。欲 令法轮不断,佛种相仍。弼顶受遗令,时满六年,敷演 论经,各盈十遍。传授之美,复见伊人。隋师伐罪,陈运 受终,思报地恩,言旋故里。安国寺者,陈武所营,基址乃存,房庑凋坏。弼蒙犯霜露,振锡扬烟,广率良朋,愿 言修理,故得寺宇光华,门房俨丽。故真观法师制《寺 碑》曰:“花砖锦石,更累平阶,夏藻秋莲,环庄竦塔。月临 月殿,粉壁照于金波;云映云台,画梁承于玉叶”是也。 至于经像缮修,钟磬镕范,其为法利,曷可胜言。以开 皇十九年正月忽抱气疾,便觉弥留,至三月望日午 时从化,春秋六十有二。窆于华阳之山。学士慧方陪 随岁久,义解钩深,堪任传灯,咸以付嘱,乃立碑于寺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