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侄孙陕西苑马寺监正金君传
作者:金瑶 
本作品收录于《金栗斋先生文集/卷07

君名子兆,字吉甫,休宁洲阳人,以所居在洲阳之南号南阳。父文礼,年四十无子,纳姬某氏举君并君弟岩贵。君四岁,伯父文启怜而抚长之,察其资不类凡[1]儿,寄以举业。年二十六补邑庠诸生,又二年奉例入南监。前后七举不第,乃就选补填南黑盐井提举司副提举。

盐课货所出,居是官者人以货目之,而官亦似货自目。君始至即视司篆,诛征惟正,常供不行课外有嬴。君曰:“民之膏血也,当布为地方利。”于是立书院以作士,置义仓以备水旱,设义冢以收遗骴。不给至以俸馀足成之,无靳。人皆谓君为好名,而楚雄郡守张公独知君,谓君之居官如是,是以课业为砥砺,而货非所累,其所寄远矣。考之上上,以示崇敬。

时守道任公方议开新盐井以广课,而众论谓盐脉止有此数,新井开旧井出必杀。君持议不受命,而任公含之未发。三年报政升今官。君到官又却供奉若干金。时军与民正讼牧地,太仆候君首以委君。君曰:“此慢界之敝也。”于是按籍以稽数,履亩以研界,属民者归民,属官者归官。不数日上其事,侯公知君可大任,方倚君为重,而任公之螫至矣。君即日褁被襥就道。

时君有母在家,居数年日执菽水承懽膝下。母死,哀毁逾礼。兄弟相与终日恰恰,略无相犹。与人和而不流,直而不讦,遇有争辨平心以判,不以亲疏有所同异。故乡曲闾里间不惟爱君,而皆敬君,谓君有陈大丘之风。

君尝与予、予弟四川理问璜、侄孙蜀府典仪三德为四老会,岁定人一举。君慷慨风流,能饮又好客,每一至满座风生。或轮君举会,君必别有所撰以灿此席,殷勤款曲之意不必投辖而自固。

噫!若君者,吾不识其何如人。官居以尽[2],家居以尽伦。君之后岂徒洲阳无其人?即求之一族、一邑、一郡,而谓有如君者,吾未之见也,吾未之见也!

  1. 同“凡”。
  2. 同“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