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筌/卷029 中华文库
卷二十八 ◄ | 御定宋史筌 卷二十九 |
► 卷三十 |
|
御定宋史筌卷二十九 尊贤阁编 志第二十一 礼十一 㐫礼 忌曰 太子丧 园庙 外国使来吊 群臣私忌 行香 外国告讣 外国使闻本国丧 临问臣疾 临奠臣䘮辍朝 举哀成服 皇后为本亲举哀成服 辍乐 赙赠 诏葬 追封册命定谥 士庶葬礼 遭葬赴公服丁父母忧 私丧赴祭 五服制度继绝 太子丧干道三年庄文皇太子薨设素幄于太子 宫皇帝自内常服至幄易服皂幞头白罗衫黒银带 丝鞋发哀皇后服素诣宫发哀如宫中礼陪位官并 常服吉带诣宫立班发哀毕易吉服而退释服日皇 帝不视事禁行在音乐仍命诸寺院声钟其小大敛 祭告以主管春坊官行礼其馀祭告以诸司官行礼 差护丧葬事一贠左蔵库出钱二万贯银五千两绢 五千匹成服日皇帝服期次麤布幞头襕衫腰绖绢 衬衫白罗鞋以日易月十三日而除皇后服次麤布 盖首长衫裙帔绢衬服白罗鞋六宫人不从服皇太 子妃及本宫人并斩衰三年百官成服一日而除其 合赴官及引班祗应人并服布幞头襕衫腰系布带 宫僚服齐衰三月七日而除蔵至葬曰服既葬而除 十二日就安穆后櫕宫侧为櫕所十三曰以皇太子 薨告天地宗社十八日赐谥庄文摄中书令奉谥册 宝于灵柩前百官常服入次易黒带行礼是夕皇帝 自宫中诣东宫行烧香礼二日出葬宰臣叶颙等诣 柩前行烧香礼行事陪位官亲王宗室东宫官僚入 班厅下再拜宰臣升诣前上香酹茶奠酒读哀册讫 宰臣再拜在位官皆再拜灵柩进行百僚奉辞城外 亲王宗室并骑从至葬所掩圹辞退礼官言将来小 祥日乞前后殿特不视事命侍从官常服诣神㘴行 奠酹礼令宫僚常服陪位奠酹次庆王恭王常服奠 酹次太子妃并荥国公以下行家人礼大祥曰妃及 荥国公以下行礼毕焚烧神帛衰服间月妃及荥国 公以家人礼行禫祭从之嘉定十三年景献太子薨 诏殡于庄文太子櫕宫东并依其礼大祥后诏高平 郡夫人傅氏特封信国夫人令主奉祭祀 园庙治平三年诏置濮安懿王园庙令一人以大 使臣为之募兵二百人以奉园置柏子户五十人庙 制用一品三间二厦神门屋二所及斋院神厨灵星 门并用兽置石塪于室中西壁可容神主趺匮其告 祭祝文并本宫教授撰河南府给香币酒脯礼物大 祝奉礼郎命永安县尉主簿摄初献命西京差判官 一贠亚终献朝臣一贠摄园令出纳神主夫人任氏 坟域亦称为园元豊中诏曰先帝斟酌典礼即园主 庙诏王子孙岁时奉祀义协恩称今三夫人名位或 未正茔域或异处曷足以彰明先帝盛德仰承其志 乎三夫人并称王夫人迁祔濮园与王合食以致孝 思礼官奏请迁葬给卤簿全伏用鼓吹至阈门外减 半南渡后以嗣濮王主奉祠事宗室为园令武臣为 主管香火官岁给福建度牒十道充仲享忌祭绍兴 五年迎奉神主于庐州权安绍兴府光孝寺以嗣濮 王士从乞迁奉稳便州郡故也十三年因知大宗正 事士奏言参酌旧制令士奏摄初献仍差其子侄摄 亚终献牲用羊豕各一笾豆各十设礼料初献服八 旒冕亚献终献服四旒冕奉礼郎大祝大官令服无 旒冕绍熙元年诏秀安僖王袭封典礼及园庙之制 并依濮王诏皇伯荥阳郡王伯圭嗣秀王以奉祀四 飨三献嗣秀王充初献本位侄男摄亚终献其奉礼 郎等湖州差官充摄合用牲牢羊豕令湖州排办祭 器祭服下文思院制造行礼仪注亦用濮仪二庙并 令本府三年一次修葺 忌日唐初始著罢乐废务及行香修斋之文宋循 其制翼祖忌日不废务惟宣祖昭宪皇后为大忌前 一日不㘴群臣诣阁奉慰退赴沸寺行香凡大忌中 书悉集小忌差官一贠赴寺如车驾巡幸道遇忌日 不进名奉慰留守自于寺院行香州府群监亦如之 建隆二年宣祖忌日时昭宪太后在殡群臣止诣阁 奉慰而罢行香乾德二年禘于太庙其曰惠明后忌 有司言唐开成中祀先农与穆宗忌同曰太和中蜡 百神与敬宗忌同日诏以近庙忌辰作乐非便县而 不作窃以农蜡之祭犹不作乐况僖祖同庙连室讵 可辄陈金石之奏望依礼县而不作咸平中将设春 宴以太宗忌月下议史馆检讨杜镐等言按晋穆帝 纳后是康帝忌月礼官荀讷议有忌日无忌月若有 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所据当时从讷所议唐神 㓛初建安王攸冝破契丹诣阙献捷例有军乐以国 家忌月请备而不奏凤阁侍郎王方庆奏礼经无忌 月遂举乐忌日不乐载扵礼经而忌月彻县实无典 故今太常教坊以正月为忌月停郊庙飨宴之礼中 外士庶咸罢宴乐窃恐乖冝景德元年北征凯旋以 懿徳后忌诏彻卤簿鼓吹礼官议曰班师国之大事 后忌家之私事春秋不以家事辞王事其还京日法 驾鼓吹并请振作寻诏宗庙忌日西京及诸节镇给 钱十千防团州七千军事州五千以备斋设真宗崩 元德明徳二后忌在禫制内乃停进名行香凡忌日 前后各禁刑三日如天庆节释杖以下情轻者复㫁 屠宰不视事前后各三日禁乐各五日章献明肃太 后忌辰礼官请依章懿后礼前后二日不视事二曰 禁屠宰三日禁乐诏应大忌日行香臣僚并素食神 宗立礼官言僖祖及文懿后既祧凖礼不讳忌日又 言顺祖及惠明后既葬迁主罢行香忌日请张幄斋 荐于永昌院殿诏僖祖翼祖并六位忌咸如之绍兴 初太常少卿苏迟言二帝留北既行朔望遥拜礼凡 遇祖宗忌日亦自内先服红袍遥拜讫易服行礼从 之御史台言钦圣后忌日值立春臣僚将校赐幡胜 乞候行香退即行戴插从之奉慰质明文武参官 入诣朝堂就次御史台先引殿中侍御史入就位次 西上阁门御史台分引朝参官及诸军将校次礼直 官引三公以下在西上阁门南阶下每等重行异位 并北向东上知西上阁门官立班前执名纸躬身百 僚俱再拜俟阁门官执名纸入阁门群臣奉慰 行香文武百僚诣景灵宫每等重行异位北向再 拜班首自东阶升诣香案前上香奠茶复位再拜宰 相执政官以下分左右行香讫班首升殿诣香案前 跪执炉俟读疏毕复位再拜退神宗即位礼官言神 御殿酌献设皇帝位于庭下而忌日两府列于殿上 寺院行香左右巡使两赤县令于中门相向分立俟 宰臣至前直省官贫通揖于礼无据乃命行香群臣 班殿下宰相一贠升殿跪炉而罢通揖淳熙元年诏 自今如遇宰执俱致斋不赴东班上官一贠升殿跪 炉行香次官一贠诣西班行香又诏自今遇行香曰 有称疾托故不赴者令御史台弹奏中兴令在外州 郡亦于寺院行香 群臣私忌开宝敕文应常参官及内殿起居职官 等自令剌史即中将军以下遇私忌请凖式暇一日 忌前之夕听还私第其后有司言臣僚忌曰恩赐间 有无名者如刘继元李煜刘𬬮之类皆身为降俘没 已久而尚霑恩赐及周朝忌日尚有追荐本朝亦有 追尊皇后生日亦有为生日道场神祠者请详议省 去诏周朝忌曰仍旧馀罢之 外国使来吊真宗之丧契丹遣使来吊所司预于 滋福殿设神御㘴又扵稍东设御㘴祭奠吊慰使副 并素服由西上阁门八陈礼物于庭诣神御坐前阶 下举哭殿上皆哭再拜讫引升西阶诣神御㘴前上 香奠酒跪读祭文毕复位又哭再拜讫俟皇太后升 㘴舎人引使朝见殿上举哭升殿进书讫降㘴俟皇 帝升㘴舎人引使朝见皇帝举哭使升殿进书讫赐 袭衣冠带器币鞍马随行舎利牙校等衣服银带器 币有差英宗即位契丹使来先进书奠梓宫见于皇 仪殿东厢命㘴赐茶以谅暗故不赐酒神宗之丧夏 使进慰表于皇仪门外命赐帛元祐初高丽入贡有 太皇太后表及进奉物枢院请以皇帝敕回谕已而 太后崩礼官言高丽奉慰使小祥前后到阙令扵紫 宸殿门见客省受表以进赐器物酒馔退并常服黒 带不佩鱼候见罢纯吉服淳熙十四年金吊祭使到 阙皇帝先诣梓宫行烧香礼及使入门祭讫皆就幄 举哭如旧仪辞日有司先设神御坐及香案酒食几 筵使副入门殿上下皆哭使副升殿哭止诣神㘴前 一拜上香奠酒毕拜兴跪读祭文一拜兴殿上下皆 哭使副俱降归位再拜退 外国告讣凡外国丧告哀使至择日设次于内东 门北摄太常卿及博士资礼俟太常卿奏请即向其 国而哭之五举音而止皇帝未释素服使者朝见不 宣班舞蹈引当殿两拜奏圣躬万福又两拜万岁传 宣抚问即出班致词讫归位两拜万岁喝退大中祥 符二年契丹主母殂告讣使来诏废朝七日择日举 哀其日乘舆诣幕殿服素服白罗衫黒银带素纱软 脚幞头太常卿跪奏请五举音文武百僚进名奉慰 退幕殿仍遣使祭奠吊慰天圣八年契丹使来告哀 礼官引来使奉书令阁门使跪受承进待制巳上就 都亭驿吊慰使者至仁宗与皇太后发哀苑中使者 自驿至文德殿上奉书太常礼官贫引至阶下跪进 书阁门使跪受承进礼官退使者赴宣祐门幕次朝 见帝赴崇政殿门幕次朝见皇太后讫出三日近臣 慰使者于驿亭嘉祐三年契丹告国母哀使到阙入 见帝问云卿离北朝日侄皇帝悲苦之中圣躬万福 朝辞日帝传语北朝侄皇帝婶太皇太后上仙远劳 人使讣告春寒善保圣躬待制已上赴驿吊慰朙道 元年夏主赵徳明死特辍朝三日择日举哀其曰乘 舆至幕殿服素服举哀十五音文武百僚进名奉慰 使副以下作两班朝见奏圣躬万福两拜万岁喝赐 例物酒食跪受起又两拜万岁喝各祇候退是日皇 太后至幕殿服白罗大䄂大带举哀如皇帝仪其遣 使致祭吊慰如契丹 外国使闻本国丧大中祥符三年契丹贺正使为 本国皇太后成服所司设幕次香酒及衰服绖杖礼 直官引使副以下诣位再拜班首诣前执盏跪奠归 位皆再拜使副以下衰服绖杖成服举哀班首少前 去杖跪奠酒讫执杖归位焚纸马举哭再拜毕各还 次服吉服归驿 临问臣疾国制诸王公主宗室将军以上有疾皆 乘舆临问宰相使相驸马都尉疾亟幸其第或赐劳 加礼焉建隆元年范质有疾太祖幸其第赐金银开 宝二年赵普有疾帝再往视赐银绢太平兴国中节 度使杨信久病喑忽能言太宗异之幸其第赐赉大 中祥符中真宗幸侍读学士邢昺第视疾赐白金衣 药驸马都尉石保吉疾亟以大忌曰遣内侍宣谕明 曰临视熙宁七年诏颁新式凡临幸问疾者赐银绢 宰臣及枢使带使相二千五百两匹枢使使相二千 两匹知枢参政枢副同知枢一千五百两匹签枢同 签枢宣徽使七百五十两匹殿前都指挥一千五百 两匹驸马都尉任使相以下二千五百两匹任节度 观察留后以下一千五百两匹并取赐内侍省 临奠臣丧太常新礼宰相枢密宣徽使参政枢副 驸马卒皆临幸奠酹发引或再往其仪乘舆出千牛 将军四人执戈一人执桃一人执茢前导将至所幸 第赞礼者引丧主哭于大门内望见乘舆止哭再拜 立于庭皇帝至幕殿改素服就临䘮主内外再拜皇 帝哭丧主内外皆哭皇帝诣祭所三奠酒丧主以下 再拜皇帝退止哭从官进慰皇帝改常服还内诸王 妃主外祖父母宗戚贵臣等丧至所临处服素服天 圣丧葬令临丧之服一品锡衰三品已上缌衰四品 巳下疑衰皇太子临吊三师三少钖衰宫臣四品已 上缌衰五品已下疑衰咸平二年枢密副使杨砺卒 即日冒雨临其丧大中祥符元年防御使李继和卒 即日幸其第康定二年吴育奏臣窃见车驾临奠臣 丧每即时出幸道路不戒羽卫不全岂慎重之意乎 窃详旧仪俟成服临奠扵事不迫在礼亦冝请自今 奏讣在交未前当日出幸若在交未后次日临奠庶 使羽卫整肃诏可 辍朝文武官一二品丧辍二日扵便殿举哀挂服 及葬辍一日三品丧辍一日庆暦五年礼院奏㸔详 曽公亮所奏乞以闻哀之明日辍朝其假曰便以兑 数如值前殿须㘴则礼有轾重自可略轻而不辍诚 为适冝顺变然恩礼有所未尽乞除外使见辞春秋 二宴即扵次日辍朝馀依所奏诏可太平兴国六年 平章事薛居正卒诏特辍三日其后邓王钱俶太师 赵普仆射李沆卒并特辍五曰右諌议大夫李穆卒 特辍一曰乾道三年皇伯母秀王夫人卒辍朝六日 三日不视事开宝三年罗彦瓌魏仁浦卒以郊祀不 辍朝景徳四年王显卒以朝拜诸陵不辍朝康定元 年光禄卿郑立卒礼官举故事辍朝台官言卿监职 任踈远恩礼不称自后卿监不辍朝 举哀成服尚舎设次广德殿或大明殿或后苑壬 地前一日所司设举哀所幕殿周以帘帷色用青素 其日乘舆诣幕殿服白罗衫黒银腰带素纱软脚幞 头太常卿跪奏请皇帝为某举哀举十五音止百官 进慰皇帝服常服还内景徳四年李沆薨礼官言举 哀品秩虽载礼典国朝惟赵普曹彬丧行此礼今望 裁自圣恩诏特择日举哀后宰臣卒皆用此礼真宗 乳母秦国夫人卒以太宗丧始期疑举哀礼官言按 通礼皇帝为乳母缌服举哀秦国夫人保傅圣躬冝 备哀荣况太宗之䘮巳终易月之制今为乳母发哀 合于礼典从之郑国长公主卒礼官言大行皇太后 大祥之内衰服未除典礼旧章以轻包重酌情顺变 礼当厌降望不成服皇亲诸亲亦不制服帝曰宗室 诸王皆不制服情所未忍至期当遣诸王就其第成 服及令皇后临奠馀如所请皇从弟右监门卫大将 军徳钓卒以皇帝恭谒陵寝罢举哀成服天禧元年 王旦卒时季秋大享明堂帝疑之礼官言祠事在质 明之前成服于既祠之后扵礼无嫌诏可康定二年 皇子寿国公昕薨年二岁礼官言已有爵命冝同成 人遂发哀成服元祐元年王安石卒在神宗大祥之 内司马光卒亦在谅暗中眦不举哀成服高宗于刘 光世张俊秦桧之丧皆为临奠然不行举哀成服之 礼焉 皇后为本亲举哀成服孝明皇后姊太原郡君王 氏卒皇后出就王饶第发哀成服文武百僚诣其第 奉慰章穆太后母椘国太夫人吴氏卒太常礼院请 皇太后就本宫挂服雍王以下为外祖母给假其后 太后嫡母韩国太夫人卒亦用此制章献明肃皇后 改葬父毋前一日皇后诣成服所改服缌诣灵柩发 哭奠酒退内人奉慰掩圹毕皇后诣坟奠献再拜释 服还宫外命妇进笺奉慰 辍乐太平兴国七年定乾明节大宴前二曰参知 政事窦俑卒皇帝临丧设奠即令罢宴有司奏百司 告备六乐在庭睿圣至仁闻哀而罢显君父之慈爱 励臣子之忠孝冝付史馆传录美实诏可天禧二年 宴长春殿饯河阳节度使张旻以王旦在殡不举乐 嘉祐六年三月五曰宰臣冨弼母秦国太夫人卒礼 院奏元首股肱相济成体贵贱虽异哀乐则同今宰 臣新在苫块乞于十七曰春宴罢声乐以表忧恤之 意诏并罢春宴 赙赠凡近臣及带职事官非诏葬者丧讣及迁葬 皆赐赙任近侍者増其数绢自五百匹至五十匹钱 自五十万至五万羊酒有差其优者仍给米麦香烛 自中书枢密已下至两省五品三司三馆职事内职 军校并执事禁近者亡殁及父母近亲丧皆有赠赐 宗室期㓛袒免乳母殇子女出适者各有常数其特 恩加赐者各以轻重为隆杀焉建隆元年诏死于矢 石者人给绢三匹复其家庆暦二年诏陈亡军校无 子孙者赐其家钱指挥使七万副指挥使六万军使 都头副兵马使副都头五万元豊五年诏鄜延路没 于王事家属欲归乡者给赙外大使臣已上更支行 李钱百千小使臣五十千差使殿侍三十千其馀比 类支给绍兴二十六年诏今后命官实因干办公事 邂逅非理致死如焚溺坠压之类通判以上赐银五 百两馀三百两职司已上取旨 诏葬一二品丧皆以翰林学士巳下为监内侍都 知巳下为同监护葬事一二品丧以少牢赠祭加璧 束帛深青二𫄸二诸重一品柱鬲六五品巳上四六 品已下二诸铭旋三品已上长九尺五品已上八尺 六品已上七尺皆书某官封姓之柩诸鲕车三品己 上油幰朱丝络网施撰两厢尽龙幰竿诸末垂六流 苏七品已上油幰施撰两厢尽云气垂四流苏九品 巳上无流苏庶人鳖甲车无幰襈尽餙诸引披铎翣 挽歌三品已上四引四披六铎六翣挽歌六行三十 六人四品二引二披四铎四翣挽歌者四行十六人 五品六品挽歌八人七品八品挽歌六人九品挽歌 四人四品已上用方相七品已上用魌头五品已上 纛竿长九尺已下五尺诸葬不得为石棺椁石室其 棺椁皆不得雕镂彩尽施方牖槛棺内不得蔵金宝 珠玉干徳六年中书令孟昶卒礼官检详故事一品 礼墓方圎九十步坟高一犬八尺明器九十事石作 六事音身队二十人当圹当野祖明祖思地轴十二 神蚊㡡帐暖帐各一轜车一挽歌三十六人拂一纛 一翣六輴车魂车仪椁车买道车志石车各一方相 氏鹅毛纛铭㫌香舆影舆盖舆钱舆五糓舆衣物舆 庖牲舆各一黄白纸帐园宅象生什物行幕并志文 挽歌词启櫕启奠祝文并请下有司修制其仪太仆 寺革辂兵部本品卤簿仪伏太常寺本品鼓吹仪伏 殿中省伞一曲盖二朱恭团扇四自第导引出城量 远近各还赠玉一𫄸二赠祭少牢礼料亦请下诸司 供应又外命妇一品侍近二人青衣六人偏扇方扇 各十六行鄣三坐鄣二白铜餙犊车驾牛驭人四从 人十六夹车六伞一大扇一团扇二㦸六十诏并令 排列祇应赐坟庄一区开宝四年建武军节度使何 继筠卒诏遣中使护葬仍赐宝剑甲胄同葬咸平元 年驸马都尉王承衍葬卤簿鼓吹备而不作以太宗 大祥内也元豊五年崇信军节度使萃阴郡王宗旦 薨听以旌节牌印葬绍兴二十四年太师张俊卒恩 数特厚仍赐十梁额花冠貂蝉笼巾朝服一袭水银 龙脑其后杨存中卒亦赐水银龙脑以敛嘉祐七年 向传式言故事皇亲节度使已上方许承㐫营葬其 卑㓜丧皆随葬之自庆暦后积十二年未葬者几四 百馀丧官司难于卒办致濮王薨百日不及葬请自 今尊属之丧不以官品为限而葬之诏皇亲丧并择 日葬之 追封册命通礼册赠贵臣于主人大门外设使副 位使副公服从朝堂受册载于犊车各备卤簿至主 人之门降车使者称有制主人降阶稽颡内外皆哭 读册讫主人拜送之国制有于私第册之者干徳二 年命使赠孟昶尚书令追封椘王是也有扵本道册 之者建隆元年赠南平王高保融太尉端拱元年追 封钱俶秦王是也 定谥王公及职事官三品以上卒赠官同本家录 行状上尚书省考功移太常礼院议定博士撰议考 㓛审覆判都省集合省官参议具上中书门下宰臣 判凖始录奏闻敕付所司郎考功录牒葬前赐其家 省官有异议者听具议闻蕴徳丘园声实明著虽无 官爵亦奏赐谥曰先生太平兴国中诏増周公谥法 五十五字美谥七十一字为一百字平谥七字为二 十字恶谥十七字为三十字其沈约贺琛续广者尽 废直集贤院王皥言谥者行之表闻谥知行之善恶 以为劝戒近者臣僚薨卒虽官该拟谥其家自知父 祖无善政虑斥其缪戾皆不请谥若任其迁避为恶 者肆志而不悛乞自今后不候其请谥并令有司举 行则隐慝无行者有所沮劝诏从之礼院更议赠节 度使马怀德已葬请谥自古作谥皆在葬前既葬加 谥出于唐时如颜杲卿卢奕尽忠王室当时置而不 议至郭知运死五十馀年始乃请谥贠外郎崔原以 为非㫌善之礼而太常博士独孤及谓新制死不必 有谥又谓有故阙礼追远请谥顺也及长于开元之 世亲闻启奠告谥而谓不必有谥岂非诬哉且有故 追谥皆违礼经何顺之有凡请谥之家例供尚书省 官酒食撰议官又当有所赠遗故或阙而不请景祐 中宋绶建议令官给酒食其后又罢赠遗自此既葬 请谥者甚众岁月浸久官阀行迹人不能知子孙与 其门生故吏志在虗美隐恶而有司据以加谥是非 圣人之法也诏自今得谥者令葬前奏请或其家不 请则尚书太常合议定谥徇私不以实论如选举不 以实法既葬请谥者不定谥 士庶葬礼太平兴国中命学士李昉等议定士庶 丧葬制昉等曰唐大暦诏送葬家祭盘不得于街衢 张设又长庆令丧葬祭奠不得以金银锦绣为餙及 陈设音乐臣等参详子孙之葬父祖全尚朴素有伤 孝道请勿禁用锦绣而禁设乐及栏街无官而用方 相者又后唐长兴中诏五六品常参官丧轝舁者二 十人挽歌八人明器三十事共置八床七品舁者十 六人挽歌六人明器三十事置六床六品以下京官 及检校试官等舁者十二人挽歌四人明器十五事 置五床并许设纱笼二庶人舁者八人明器十二事 置两床悉用香轝魂车其品官葬祖父母父母品卑 者听以子品葬妻子者逓降一等望令御史台街司 颁行率从新制违者以其禁物赏巡司丧家辄举乐 者谴伶人从之寻诏邻里之内丧不相舂苴麻之旁 食未尝饱此圣王之教今或举奠之际歌吹为娱灵 柩之前令章为戏甚伤风教实紊人伦今后犯者以 不孝论开宝初诏禁丧葬用道释威仪及装束异色 人物前引景徳初开封府言文武官亡殁诸寺撃钟 未有定制望自今大卿监大将军观察使命妇郡夫 人巳上即举状闻许于天清开宝二寺击钟其声数 旋俟进止从之绍兴中监登闻鼓院范同言今民俗 有所谓火化者生则奉养雌恐不至死则燔爇而弃 捐之甚者焚而置之水中何厚于生而薄于死乎理 冝禁止国朝著令贫无葬地者许以官地安葬韩琦 镇并州以官钱市田给民安葬承流宣化使民守礼 守臣之职也仍饬守臣措置荒闲之地使贫民得以 收葬少禆风化从之 遭丧赴公服庆暦七年侍御史吴鼎臣言武班及 诸司人吏曽因亲丧出入禁门甚有褁素纱幞头者 殊失尊上之礼除以官品起复未除并乞光纱加首 不得更裹素纱诏送太常礼院礼官言凖令文㐫服 不入公门其遭丧被起在朝参处常服各依品服惟 色以浅无金玉餙在家依其服制其被起者及期丧 以下居式假者衣冠朝集皆听不预今鼎臣所奏有 碍令文诏依所定如遇筵宴其服浅色素纱人更不 令祗应 丁父母忧淳化中诏曰孝为百行之本丧有三年 之制中外文武官子弟或父兄沦亡蒙朝廷齿叙未 及卒哭已闻莅官遽㤀哀戚颇玷风教自今有因父 亡兄殁特被叙用未经百曰不得趣赴公参御史台 専加紏察并有冒哀求仕释服从吉者并以名闻咸 平初诏任三司馆阁职事者丁忧并令持服又诏川 峡广南福建路官丁忧不得离任既受代而䘮制未 毕者许其终制大中祥符中侍御史张廓言京朝官 丁忧者多因陈乞与免持服今执事盈庭庶官不阙 况无金革乞依典礼三年服满得赴朝请庆暦中以 武臣入流者杂难尽解官诏自今三司副使已上非 领边寄并听终制仍续月奉武臣非在边而愿解官 者听并丁忧服天禧中御史台言文武官并丁忧 者相承服五十四月别无条例下礼院议议曰丧服 小记云父母丧偕先葬者不虞祔待后事其葬服斩 衰注谓同月死先葬者母也服斩衰者从重也杂记 云有父之丧如未没丧而母死其除父之䘮也服其 除服卒事反丧服注云没犹终也除服谓祥祭之服 反丧服服后死者之服又杜预云若父毋同曰卒其 葬先母后父皆服斩衰其虞祔先父后毋各服其服 卒事反服父服若已葬而母卒则服母之服虞讫反 服父之服既除练则服母之服丧可除则服父之服 以除之讫则服母之服臣等参考典故则是随其先 后而除之无通服五十四月之文请依旧礼 私丧赴祭景祐二年礼仪使言天圣中太常礼院 言自来宗庙祠祭皆宰执行事每有服制旋复改差 多致妨阙唐贞元诏私丧公除者听赴宗庙祭监察 御史以礼有缌巳上丧不得飨庙移牒吏部诘之吏 部奏礼诸侯绝周大夫绝缌所以杀旁亲不敢废大 宗之祭则缌不祭者谓同宫未葬吉㐫相黩也魏晋 已降变而从权缌已上丧假满即吉谓之公除凡既 葬公除及闻哀假满许吉服赴祭同宫未葬虽公除 依前禁诏从之又王泾郊祀录云贞元吏部之奏即 非旧典本院㸔详律称如有缌巳上丧遣克掌事者 笞五十此唐初所定也大中祥符中详定官请依郊 祀录缌巳上不预庙祭今详贞元起请订据分明王 泾所设别无典故望自今私丧公除者听赴祭庆暦 七年礼官邵必言古之臣子未有居父母丧而辄与 国家大祭者今但不许入宗庙至扵南郊坛景灵宫 皆许行事按唐吏部所请黪服既葬公除者谓周已 下也前后相承误以为三年之丧得吉服从祭失之 甚也又据律文诸庙享缌已上不许执事祭天地社 稷不禁此唐之定律者不详经典意也王制曰丧三 年不祭惟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注云不敢以卑 废尊也是指王者不敢以私亲之丧废天地之祭非 谓臣下有父母丧而得从天子祭天地社稷也且律 文所以不禁者亦止谓缌已上周已下故也南郊太 庙俱为吉礼而今居父母丧不得入太庙而至于南 郊则欲其侍祀庆泽之普有霑赉使居䘮之人得预 祠事奈何以小惠而伤大礼近岁两制已上并许终 丧惟于武臣尚仍旧制是亦取墨缞从事金革无避 之义然于郊祀吉礼则不可下礼院议议曰郊祀大 礼国之重事百祀联职仅取济集若居丧被起之官 悉不预事则或有妨阙但不以黪麤之容按扵祭次 则亦可行请依太常新礼宗室及文武官有遭丧被 起及卒哭赴朝参者遇大朝会听不入若縁郊庙大 礼惟不八宗庙其郊坛景灵宫得权从吉服陪位㦯 差摄行事诏可 五服制度天圣五年侍讲学士孙奭言伏见礼院 及刑法司外州执守服制词旨俚浅如外祖卑于舅 姨大㓛加于嫂叔颠倒谬妄难可遽言臣于开宝正 礼录出五服年月并见行丧服制度编祔假宁令请 下两制礼院详定翰林学士承旨刘筠等言奭所上 五服制度皆应礼经然其义简奥世俗不能尽通令 解之以就平易若两相为服无所降杀旧皆言服者 具载所为服之人其言周者本避唐讳合复为期又 节取假宁令附五服敕后以便有司仍板印颁行而 丧服亲踈隆杀之纪始有定制其后司马光为书仪 朱熹为家礼而制度始备子为嫁母景祐二年礼 官宋祁言前集贤校理郭稹㓜孤母边氏更嫁有子 稹无兄弟独承郭氏之祭今边氏不幸而稹解官行 服按五服制度敕父卒母嫁及出妻之子为母齐衰 杖期降服条注曰若为父后者则为嫁母无服诏议 之侍御史刘夔曰降服条例虽与祁言不异详载格 令为父后者为嫁母出母虽不服亦申心丧居心丧 者释服从吉及冒哀求仕者并同父母正服论今龙 图学士王博文御史中丞杜衍尝为出嫁母解官行 丧若使生为母子没为路人则必亏损名教上玷孝 治且降服之制本出开元礼至天宝降敕俾终三年 然则当时已悟失礼刘智释议云虽为父后犹为嫁 母齐衰卒哭乃除谯周云非父所绝为之服周可也 稹之行服是不为过诏再议议曰仪礼父卒继母嫁 为之服期谓非生巳者故父卒改嫁降唐上元初敕 父在为母尚许服三年今母嫁既是父终得申本服 唐绍议曰为父后者为嫁母杖周不为父后者请不 降服又吉云加减礼云凡父卒亲母嫁齐衰杖期为 父后者亦不服不以私亲废祭祀惟素服居垩室心 丧三年免役解官母子无绝道也通五服制度为嫁 母出母虽周除仍心䘮三年侍讲学士冯元言通礼 义纂引唐天宝制又引刘智释议盖天宝之制为诸 子言故云并终服三年刘智议为父后者言故云犹 为齐衰卒哭乃除各有所谓天圣五服年月敕巳降 为杖期天宝之制今不可行请凡子为父后无人可 奉祭祀者依通礼义纂刘智释议服齐衰卒哭乃除 逾月乃祭仍申心丧如诸子非为父后者为出母嫁 母依五服年月敕降服齐衰杖期亦觧官申心丧郭 稹应得子为父后之条縁其解官行服已过期年难 于追改请后当依此施行诏自今并听觧官以申心 丧子为生毋大中祥符八年枢密使王钦若言编 修册府元龟官聂震丁所生母忧嫡母尚在望特免 持服礼官言按周制庶子在父之室则为其母不禫 晋觧遂问嫡毋存为所生母服蔡谟曰士之妾子服 其母与凡人丧母同锺陵胡澹所生母丧自有嫡兄 承綂而以嫡母存疑其服范宣曰为慈母且犹三年 况亲所生乎嫡母虽尊妇人无専制岂得引父为比 而屈降之南齐禇渊遭庶母丧葬毕起为中军将军 后嫡母吴郡公主薨葬毕令摄职则震当解官行服 心丧三年若特有夺情之命望不以追出为名自今 显官有类此者亦请不称起复第遣釐职熙宁三年 诏御史台审决秀州判官李定追服所生母丧御史 台言在法庶子为父后如嫡母存为所生母服缌三 月仍解官申心丧若不为父后为所生母持齐衰三 年正服而禫今定所生仇氏亡曰定未尝请觧官持 心䘮止以父老乞还侍养冝依礼制追服缌麻而觧 官心丧三年时王安石庇定擢为太子中允而言者 俱罢免妇为舅姑干徳三年判大理寺尹拙言按 律及仪礼丧服传开元礼仪纂五礼精义三礼图等 书所载妇为舅姑服周近代时俗多为重服刘岳书 仪有奏请之文礼图刑统乃邦家之典岂可守书仪 小说而为国章邪判少卿事薛允中等言户婚律居 父母及夫丧而嫁娶者徒三年各离之居周丧而嫁 娶者杖一百又书仪舅姑之服斩衰三年亦凖敕行 用律敕有差望加裁定右仆射魏仁浦议曰内则云 妇事舅姑如事父母则舅姑与父母一也古礼有期 年之说至于后唐始定三年之丧在理为当况五服 制度前代増益甚多按唐会要嫂叔无服太宗令服 小㓛曽祖父母旧服三月増为五月嫡子妇大功増 为期众子妇小㓛増为大功父在为母服期高宗増 为三年妇为夫之姨舅无服玄宗令从夫服又姨舅 同服缌麻及堂姨舅袒免至今遵行况三年之内几 筵尚存岂可夫处苫块之中妇被绮纨之餙夫妇齐 体哀乐不同求之人情实伤理本况为夫服三年而 为舅姑止服期是尊夫而卑舅姑也况孝明皇后为 昭宪太后服丧三年可为万世法望从后唐之制齐 衰三年一从其夫嫡孙为祖母天圣四年大理评 事杜杞言祖母锺氏没臣以最长孙今已服斩衰末 审解官冝否礼院言按䘮服小记曰祖父卒而为祖 母后者三年正义曰此论适孙承重之服祖父卒者 谓适孙无父而为祖父后祖父已卒遭祖母丧故云 为祖母后也又按令文嫡孙为祖母承重者齐衰三 年并解官合依礼令为祖庶母宝元二年集贤校 理薛绅遭所生祖母万寿县太君王氏丧疑服制礼 官议五服年月敕为祖父母齐衰不杖期注云为父 之所生庶母亦同惟为祖后者不服又按通礼义纂 曰父所生庶母亡为祖后者合三年否记云为祖母 后三年不言嫡庶然祖庶毋不附于皇姑已受重于 祖当不得申私恩若受重于父代而养为后则可晋 王廙议曰受命为后则服之无嫌妇人无子托后族 人犹为之服况其子孙乎今绅不为祖后受重于父 合申三年之制同知礼院王洙言五服年月敕新定 令文通礼正文内五服制度皆圣朝典法并无为父 庶母服三年之文惟义纂者是唐萧嵩王仲丘等撰 集非创修之书未可据以决事且所谓受重于父者 指嫡长子亡次子承传父重者也其文不同今绅继 别子之后自为大宗所承至重不得更远系庶祖母 为之服三年诏御史台参详众官奏绅顷因籍田覃 恩乞将叙封母氏恩泽回授与王氏绅之官爵未合 叙封祖母朝廷以绅是长孙敦以孝道特许封邑王 氏生既辄邀国恩殁岂不受重服况绅受重代养被 王氏鞠育之恩軆尊义重合令解官持齐衰三年服 诏从之次孙承重皇祐初大理评事石祖仁奏叔 从简为祖父中立服后四十日亡乞下礼院定承祖 父重服礼官宋敏求议曰自开元礼以前嫡孙卒则 次孙承重况从简为中子巳卒而祖仁为嫡孙乎古 者重嫡正贵所传其为后者皆服三年以主虞练祥 禫之祭或谓巳服期不当改服斩而更为重制按仪 礼子嫁反在父之室为父三年郑氏注谓遭丧而出 者始服齐衰期出而虞则以三年之丧是服可再制 明矣今祖仁冝解官因其葬而制斩衰三年后有如 其类者再制服遂为定式庶孙承重熙宁中礼院 请为祖承重者依封爵令立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 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如又无之 即立庶长孙行斩衰服扵是礼院详定古者封建国 邑而立宗子故周礼嫡子死虽有诸子犹令嫡孙传 重所以一本统明尊尊之义也至于商礼则嫡子死 立众子然后立孙今既不立宗子又未尝封建国邑 则嫡孙丧祖不冝纯用周礼若嫡子死无众子然后 嫡孙承重即嫡孙传袭封爵者虽有众子犹承重时 知庐州孙觉以嫡孙解官持祖母服觉叔父在有司 以新命乃改知润州元豊三年太常丞刘次庄请祖 母亡有嫡曽孙次庄为嫡孙同母弟在法未有庶孙 承重之文诏下礼官立法自今承重者嫡子死无诸 子即嫡孙承重无嫡孙嫡孙同母弟承重无同母贫 庶孙长者承重曽孙已下准此其传袭封爵自依礼 令未嫁夫服大中祥符中广平公徳彝聘王显孙 女将大归而德彝卒疑其礼礼官言按礼曽子问曰 娶女有吉日而女死如之何孔子曰婿齐衰而吊既 葬而除之夫死亦如之注云谓无期三年之恩也女 合服斩衰于室既葬而除或未葬出櫕即除之僧 族降服天圣中进士陈可言同保进士黄价赴举时 有叔为僧丧服未满例当駮放窃思出家制服礼律 无文况僧犯大罪并无縁㘴又释门仪式居父母丧 不绖死则法门弟子为之制服本族并无服式望下 议礼官许其赴试礼官言检会敕文期周尊长服不 得取应又礼为叔父齐衰期外继者降服大㓛九月 其为叔僧合比外继降服大㓛为兄嫂解官持丧 皇祐中参军祝绅㓜孤鞠于兄嫂已尝为嫂持服兄 丧又请觧官持丧事闻诏近世盖有匿亲丧而干进 者绅虽所服非礼然不忘鞠养恩亦可劝也候服阕 曰与幕职知县 继绝熙宁二年直史馆蔡延庆父褒故太尉齐之 弟也齐初无子子延庆后齐有子而褒绝请复本宗 许之元祐中诏户绝之家近亲不为立继者官为施 行绍圣初著令许近亲尊长命继右武卫大将军克 务乞故东牟侯克端子叔博为嗣请赴期朝参起居 而不为克端服事闻诏宗室居父母丧者毋得乞为 继嗣大观四年诏王安石子雱无嗣有族子棣已尝 用安石孙恩例官立为雱后先是元豊中国子博士 孟开请以侄孙宗颜为孙据晋荀𫖮无子以兄之孙 为孙其后王彦林请以弟彦通为叔母宋氏继绝孙 诏皆如所请至淳熙中知蜀州吴扩乞自今养同宗 必以昭穆相当之子夫死后不许其妻非理遣还若 所养子破荡家产不能侍养实有显过即听所养母 愬官近亲尊长证验得实依条遣还
御定宋史筌卷二十九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