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御定宋史筌
卷十六
卷十七

御定宋史筌卷十六 尊贤阁编 志第八 地理 一 东京 西京 南京 京畿路 行在所 北京 京东东西路京西南北路河北东西路 河东路 五代之际八姓迭兴终始五十馀年寓县分裂莫之 能一及太祖受禅奄有周旧至若荆南湖南西蜀广 南江南十年之间次第入于版籍太宗嗣位陈洪进 献地钱俶纳土灭刘继元降李继捧至是天下既一 几复汉唐之旧分为十五路仁宗析为十八路神宗 定为二十三路东南际海西尽巴僰北极三关东西 六千四百八十五里南北一万一千六百二十里徽 宗分置二路当是时天下有户二千八十八万二千 二百五十八视西汉盛时盖有加焉徽宗又置燕云 二路凡四京二十六路府三十九州二百四十八监 四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可谓盛矣大抵宋有天下 三百馀年太祖太宗州郡沿革无大增损神宗始务 辟土诸将各奏其㓛后用王安石议与辽人河东边 界七百里哲宗以西北四砦舁夏人分界久不定旋 罢分画督诸路进筑边城又取㵛湟等城徽宗悉还 吐蕃故壤民力稍纾蔡京用事迭取边垒陶节夫等 夸虗相与驰骛于封域之表又立三城于西陲夏人 虽衰中国亦弊西事甫定北衅旋起盖自崇宁以来 西南六路迭相视效斥大土宇靡有宁岁凡所建置 纷然莫可胜纪厥后燕云诸州粗阅三岁祸变旋作 中原板荡故府图籍漫不可考高宗南渡驻跸吴会 河南陜右尽入于金北画长淮西界散关所存者只 十五路而又享百有五十三年焉今摅元豊所定二 十四路为志首之以京师者重帝都也终以燕云亦 以既得而旋失也四京之城阙及南渡行在所之有 可考者亦俱载录著地理志 太祖受周禅有州百十一县六百三十八户九十六 万七千三百五十三建隆四年取荆南得州府三 归 峡 江 陵 县十七户十四万二千三百平湖南得州十五监 一 潭衡邵郴道永全岳澧 朗蒋辰锦溪叙桂阳 县六十六户九万七千三 百八十八乾德三年平蜀得州府四十六 益彭睂嘉 邛蜀绵汉 资简梓遂黎雅陵戎泸维茂昌荣果阆渠合龙普利 兴文巴剑蓬璧夔忠万集开渝涪黔施逹洋兴元 县百九十八户五千三万四千三十九开宝四年平 广南得州六十一 广韶潮循封端英连䧺龚惠康恩 春龙勤新高潘雷罗辨桂贺昭梧 蒙恭象冨融互柳严思唐邕澄贵蛮横宾钦浔容 牢白廉党绣郁林藤窦义禺顺琼崖儋万万安振 县 二百十四户十七万二百六十三八年平江南得州 十九军三 昇宣歙池洪润常鄂筠饶信虔吉 袁抚江汀建剑江阴䧺远建昌 县百八 户六十五万五千六十五计其末年凡有州二百九 十七县一千八十户三百九万五百四太平兴国三 年陈洪进献地得州二 漳 泉 县十四户十五万一千九 百七十八钱俶入朝得州十三军一 杭苏越湖衢婺 合明温秀陆福 虔衣 锦 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六百八十四年平太原 得州十军一 并汾岚宪祈代 辽沁隆石宝兴 县四十户三万五千二 百二十五年李继捧来朝得州四 夏银绥宥雍熙元 年复以四州授继 捧 县八雍熙中天下上闰年图州府军监几于四百 惟燕云十六州为契丹所据淳化五年为十道曰河 南曰河东曰关西曰剑南曰淮南曰江南东曰江南 西曰浙东曰浙西曰广南至道三年为十五路曰京 东曰京西曰河北曰河东曰陜西曰江东曰江西曰 浙东曰浙西曰淮南曰荆湖曰福建曰剑南东曰剑 南西曰广南天圣中为十八路曰京东曰京西曰河 北曰河东曰陜西曰淮南曰江南东曰江南西曰荆 湖南曰荆湖北曰両浙曰福建曰益州曰梓州曰利 州曰夔州曰广东东曰广东西神宗朝为二十三路 曰京东东曰京东西曰京西南曰京西北曰河北东 曰河北西曰河东曰永兴曰蓁凤曰両浙曰淮南东 曰淮南西曰江南东曰江南西曰荆湖南曰荆湖北 曰福建曰成都曰梓州曰利州曰夔州曰广南东曰 广南西崇宁中增置三路曰黔南曰云中曰燕山并 二十三路为二十六路又置京畿路南渡以后为十 五路曰浙东曰浙西曰淮东曰淮西曰江东曰江西 曰荆南曰荆北曰福建曰成都曰梓州曰利州曰夔 州曰广东曰广西 东京古大梁也太祖因周旧都 梁东京后 唐罢晋复 广拓皇 城 建隆三年广皇城东北隅 命画洛阳宫殿按图修之 宫城周五里南门三中 曰乾元 初因前代旧名曰明德太平兴国三年攺丹 凤大中祥符八年攺正阳明道二年攺宣德 雍熙初攺今名东门 曰左掖西门曰右掖 东西北门各一 曰东华西 华拱宸 乾元 门之内正门曰大庆 东西横门曰左右升龙左右北 门内各二门曰左右长庆左右 银台东华门内一门曰左承天祥符大中祥符初天 书降其上诏加祥符二字西华门内一门曰右承天 左承天门内道 北门曰宣祐 内正殿曰大庆 旧名崇元乾德四年 攺乾元太平兴国九 年攺朝元大中祥符八年改天安明 道三年改今名东西门曰左右太和 正衙殿曰文德 国初曰文明雍熙初攺今名両掖门曰东西上 阁东西门曰左右嘉福熙宁中攺南门曰端礼 北有 紫宸殿 旧名崇德明 道初攺今名 视朝之前殿也西有垂拱殿 旧 名 长春明道 初攺今名 常御之所也次西有皇仪殿 旧名滋福明 道初攺今名 又其西有集英殿 旧名广政开宝三年攺大明淳化 中攺含光大中祥符八年攺会庆 明道初 攺今名 宴殿也后有需云殿 旧名玉华后攺 琼华又攺今名 东有昇 平楼 旧名紫云明 道初攺今名 观宴之所也后有崇政殿 旧名简 贤讲武 太平兴国 中攺今名 阅事之所也后有景福殿西有殿向北曰 延和便坐处也凡殿之有门者皆随殿名 宫中又有 延庆安福 观文清景庆云玉京等殿延庆旧名万岁大中祥符 七年攺今名观文旧名集圣明道二年攺今名寿宁 堂旧名清净明道初攺今名延春阁旧名万舂宝元 初攺今名福宁殿旧名延庆明道初攺今名东西门 曰左右昭庆观文殿之西门曰延真其东真君殿曰 积庆前建感真阁后苁东门曰宁阳旧名宣和明道 初攺今名蔹内有崇圣殿太清楼其西又有宐圣化 成金苹西凉清心等殿翔鸾仪凤二阁华景翠芳瑶 津三亭延庆殿北有柔仪殿旧名崇徽明道初攺宝 慈景祐二年改今名北有钦明殿旧名太和治平二 年改今名天圣二年建长宁宫于苁北景祐二年攺 广圣内有太清王清冲和集福会祥等殿又建流杯 殿于后苁明道初修文德殿工讫之夜禁中火起延 烧崇德等八殿命宰相吕夷简枢副杨崇勲发六路 工匠以给役出左藏缗钱二十万助其费以故攺诸 殿名景祐二年建观稼殿于后苁熙宁二年建庆寿 保慈二宫王华殿在后荻又其后有基春殿熙宁七 年建又建睿思殿殿后有宣和殿绍圣二年所创四 隅皆有小殿东曰凝芳西曰琼芳前曰重熙后曰环 碧元豊三年建承极殿元祐初建崇庆隆祐二宫元 符初建王虗殿王华阁在宣和殿后大观初建亲蚕 宫政和初建燕宁殿在延福宫之北奉安仁宗慈圣 光献皇 后御容 慈寿殿东朝也 治平初 赐名 圣瑞宫奉皇太妃之 处也慈福殿杨太后所御也 景祐初 命名 睿成宫神宗所 御之东宫也 绍圣二 年命名 又有龙图阁 蔵太祖太宗御集 阁下有资政崇和 宣德迹 古四殿 天章阁 藏真宗御集阁下 有群王蘂珠二殿 宝文阁 藏仁宗御 集在天章 之后阁东西有嘉德延 康二殿前有景辉门 显谟阁 元符初建藏神宗御 集后攺熙明寻复旧 名 列朝御集奉藏之所也迩英阁 在崇政殿西南 后有隆儒阁 侍 臣讲读之所也上清宝箓宫斋醮之处也 政和五年 建在景龙 门东城上作复道以便往来前建二亭施民符药亭 名仁齐辅正道士主管又王清神霄宫在福宁殿东 旧名王 清阳和 新宫曰延福 旧宫在后苁西南政和三年移 内酒坊裁造院及诸库迁両寺 两营而作新宫于拱宸门外南向正殿曰延福次曰 蘂珠亭曰碧琅玕东门曰晨晖西门曰丽泽宫之左 复列七殿曰穆清成平会宁睿谟凝和崑王群王东 阁十八西阁十五会宁之北叠石为山山上有殿曰 翠微旁有云岿层𪩘二亭凝和之次曰明春阁高逾 百馀尺侧有王英王涧二殿其背附城筑土植杏曰 杏冈覆茅为亭修竹万竿清流绕下宫之右佐以二 阁曰宴舂舞台四列山亭三峙凿池为海跨海为亭 又架石鿄以通山亭曰飞华阁横可四百丈纵为二 百六十馀尺䟽泉为湖湖中筑堤以接于亭堤中造 梁以通于湖梁上为亭覆以白茅其他鹤庄鹿砦孔 翠之栅蹄尾动以千计嘉花名木区分类别西抵丽 泽幽致绝胜不类尘境蔡京使童贯杨戬贾详蓝从 熙何䜣等分掌宫役不务沿袭各自为制号延福五 位东西配大内南北稍劣东直景龙门西抵天波门 宫之东西横门制度如禁门所谓晨晖丽泽者也其 后又跨旧城而修筑之号延福六位城外浚濠深可 三尺景龙天波二门桥下叠石为固引舟相通名曰 景龙江后又辟而至封丘门江北有龙德宫元符三 年以懿亲宅潜邸为之及凿景龙江夹屵花木丛郁 殿宇比比对峙中涂曰壶春堂绝尭至龙德宫岁时 展拓几尽都城一隅名曰撷芳园景物之胜犹艮岳 也同时又 作保和殿 宝箓宫之东有万岁山亦曰艮岳 政和七 年筑万 岁山于宝箓宫东周十里高九十步上有介亭分为 东西二岭直接南山山之东有萼绿华堂及书院八 仙馆紫石岩栖真磴览秀等轩龙吟堂山之南寿山 両峯并峙雁池横带旁构噰噰亭北直绛霄楼山之 西有药寮西庄巢云亭与白龙沜濯龙峡罗汉岩及 蟠秀练光跨云等亭又其西有万松岭岭畔有倚翠 楼上下设両阁阁下凿大沼沼中作両洲东为芦渚 亭曰浮阳西为梅渚亭曰雪浪西流为凤沼东出为 雁池中有二馆东曰流碧西曰环山有阁曰巢凤堂 曰三秀东池之后有挥雪亭从此由磴道上至介亭 亭之左右皆有二亭左曰极目萧森右曰丽云芈山 北望景龙江又引江上流注之山涧西行为漱琼轩 转注石涧涧边为炼丹凝真观圜山亭下眺江际遥 望高阳酒肆及清澌阁北岸有胜筠庵隔云台萧闲 馆飞岑亭涧之支流别为山庄回溪南山之外筑小 岗横亘二里者为芙蓉城江外诸馆尤极精巧又取 瑶华宫旧基凿大池曰曲江池中建蓬壶堂东尽封 丘门而止焉其西则自天波门引水直西半里折而 南过阊阖门设复道通茂德帝姬宅又北流四五里 芝产万寿峯又称寿岳蔡絛谓初名凤凰山后 于改讫増属名靖日岳龙康如其德寿宫十诗迨岳云不宣馀曰艮岳年和可岳数四之间朱年排四正勔空方徽门曰珍霄宗取亲阳怪因太悉改华湖制大聚亦曰艮岳称于艮石载阳斯记岳六以华楼又巨宫年馆南台舰山自诏数榭成以神政金降月月而和 始至适值茹云之捷故赐号昭㓛敷庆神运石徽宗 晚岁颇患苁囿之大国力难支数有厌苦语由是兴 作得止及金寇之再入也钦宗命放山禽水鸟十馀 万折屋为薪凿石为炮伐竹为芘 篱取大鹿数百千头以饷卫士云 旧城周二十里一 百五十五步东西门皆二 东之北曰望春南曰丽景 西之北曰阊阖南曰宐秋 南北门各三 南之中曰朱雀东曰保康西曰崇明 北之中曰景龙东曰安远西曰天波 新 城周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 周显德三年所筑旧城 周四十八里二百三十 三步大中祥符九年增筑元豊初重修政和 六年诏度城南展筑京城移置官司军营 南门三 中曰南薰东曰 宣化西曰安上 东西门皆二 东之南曰朝阳北曰含 辉西之南曰顺天北曰 金 辉 北门四 中曰通天东曰长景次 东曰永㤗西曰安肃 汴河水门四 上南 曰大 通上北曰宣泽下南 曰上善下北曰通津 惠民河水门二 上曰普济 下曰广利 广济 河水门二 上曰咸豊 下曰善利 城之西南又置二门 上南曰永 顺金辉门 南又有 开远门 西京古周之郏鄏 汉唐东都 鿄晋西京 宋以山陵所在升河 南府建西京宫城周九里三百步南门三中曰五凤 楼 东曰兴教 西曰光政 东西北门各一 东曰苍龙西曰 金虎北曰拱宸 五凤楼 之内门十三 楼内东西门曰左右永泰门外道北有 鸾和门右永泰门西有永福门兴教光 政门内各有三门曰左右安礼左右兴善左右银台 东西门内第二隔门曰膺福千秋膺福门内道北门 曰建 礼 正殿曰太极 旧名明堂太平兴国三年攺今名 前有日月楼曰革月华二门又有 三门曰太 极殿门 后有天兴殿次北曰武德殿 西有门三重 曰应天乾元 敫 教 西有文明殿 旁有东西上阁门 前有左右延福门 后有垂拱殿 北有 通天 门周廊之北 又有明福门 又其后有天福殿殿北寝殿曰太清 第 二 殿曰思政第 三殿曰延舂 东有广寿殿视朝之所也 广寿北第二 殿曰明德第 三殿曰天和第 四殿曰崇徽 天福之西有金鸾殿 对殿南廊有彰 善门殿北第二 殿曰寿昌第三殿曰王华第四殿曰长寿第五殿曰 甘露第六殿曰乾阳第七殿曰善兴西有射弓殿 含光殿在千秋门内讲武殿在拱宸门内 北又有 殿相对 内 苁又有长春殿 又有淑景亭十字亭 九江池砌台娑罗亭 宫城东西有夹 城各三里馀东西门皆二 东之南曰宾晖北曰启明 西之南曰金曜北曰乾通 夹城内及内城北 皆左若禁军所处 宫室合为九千九百九十馀区皇 城周十八里二百五十八步南门三 中曰端门东西 曰左右掖门 西门三 南曰丽景与金曜相直中曰开化与 乾通相直北曰应福内皆诸司所处 东门一 曰宣 仁 京城周五十二里九十六步 隋所筑 唐增筑 东南门各 三 东之中曰罗门南曰建春北曰上东 南之中曰定鼎东曰长夏西曰厚载 西门一 曰关 门 北门二 东曰安善西曰徽安政和初重修大内至六 年毕工朱昇奉命修治大内殿舎尽以真漆 为餙其法用骨灰为地科买督迫灰价曰增一 斤至逾千金四郊塜墓悉被掘发取人骨为灰 南京本微子所封也太祖受命时领本镇节故国 号宋升军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建为京宫城周 二里三百十六步门曰重熙颁庆殿曰归德京城周 十五里四十步东西门皆二 东之南曰延和北曰昭 仁西之南曰顺城北曰 回 鸾 南北门各一 南曰崇礼 北曰静安 中有隔城东有关城 隔城 东门 曰承庆西曰祥 辉关城有二门 北京即真宗驻跸行宫 古卫地 汉魏郡 庆历二年所建八 年升大名府宫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南门三 中 曰 顺豫东曰省风西曰展义顺豫 门内东西门各一曰左右保成 东西门各一 曰东安 西安 正殿曰班瑞 殿前东门曰凝 祥西门曰丽泽 东有时巡殿 殿之前门 从殿名在 班瑞殿东南东门曰 景清西门曰景和 次靖方殿次庆宁殿京城周四 十八里二百六步门凡十七 熙宁九年尽攺门额南 门三曰景风享嘉阜昌 北门二曰安平辉德东门二曰华昌春祺西门二曰 宝成利和子城东门曰泰通西门曰宣泽东南朝城 门二曰安流巽齐西南门曰安正静方 水关二曰善利永济内城北门曰靖武 行在所在临安 古吴地 隋杭州 建炎三年以州治 在凤凰 山东即 册礼 紫 宣布诏 大庆 时御 钱镠 旧宫 为行宫垂拱 常日视 朝之殿 文德 赦之所 宸 寿贺 时御 集英 策士 时御 祥曦 宣馔 时御 实一殿而随事易名重 成肃太 寿康 光宗逊 位后御 华 孝宗内 禅后御 慈福 宪圣寿成 二太后御 寿慈 后御 四宫重华福宁二殿随时异称实德寿一宫 高宗传 位后御 即秦桧故宅 在望仙桥北 延和崇政复古选德本射殿也龙图一 阁有十二额 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焕章华 文宝谟宝章显文云章自太祖至度宗 御集所 藏处 慈明殿东朝也三易名 杨太后时曰慈明谢 太后时曰慈元全太 后时曰 仁明 秾华殿 亦曰 坤宁 中宫所御也慈宁殿 韦太 后御 钦先 孝思殿在崇政殿之东东宫在丽正门内资善堂在 东宫门内皇太子未出阁听讲之所也 京畿路转运使皇祐五年置 以京东曹州京西陈 许郑滑五州隶畿内 并开封府合 四十二县置 至道二年罢转运 五州各 还旧路 崇宁四年复 置转运又置四辅郡 颍昌府为南辅郑州为西辅澶 州为北辅升襄邑为拱州为东 辅 大观四年罢辅 许郑澶三州还京西 河北拱州降襄邑县 政和四年复 置 以拱州颍昌府 郑州开德府置 宣和二年又罢辅以开封旧界为 京畿开封府 贡方纹绫方纹纱 藨席麻黄酸枣仁 县十六开封祥符 旧浚仪大中祥 符中攺今名 尉氏陈留雍丘封丘中牟阳武延津 旧酸枣政 和七年改 长垣 旧匡城建隆初 攺鹤丘后又攺 东明 本东昏镇 乾德初置 扶沟 坞陵考城 崇宁四年与太康同隶拱州 大观四年废拱州二县复置 大康 宣和二 年复隶 拱州六 咸平 旧通许镇咸 平五年置 年复 京东路至道三年置熙宁七年分为东西二路元 祐元年并为一路禹贡兖豫青徐之域当虗危房心 奎娄之分西自大梁南至淮东北距海饶盐鐡丝石 俗重礼义勤耕絍处四逹之会五方杂居建为帝都 政教所出睢阳当漕道定陶扼东路河截清水颇涉 险阻兖济山泽险迥盗或隐聚营丘物产豊饶登莱 负海楚啇兼凑其民愎戾好讼大率东人檏曾质直 失在滞固然多专经之士下邳俗尚颇类淮楚 东路领府一州七军一县三十八济南府济南郡 兴德军节度使政和六年升府 属京东路元豊初割 属京东东路贡绵绢 阳起石 防风 县五历城禹城章丘 景德三年以县置清平 军熙宁二年废军置军 使 长清临邑青州北海郡镇海军节度使建隆三 年置 淳化五年攺军名庆历三年 置安抚使贡仙纹绫梨枣 县六益都寿光临 朐博兴千乘临淄密州防御使建隆元年置 开宝 五年 升为安化军后降防御 复为节度贡绢牛黄 县五诸城安丘 开实四 年攺置 莒高 密胶西 元祐三年以镇为 县兼临海军使 沂州琅琊郡防御使 贡 仙 灵脾紫石英 茯苓锺乳石 县五临沂承沂水费新泰登州东牟 郡防御使 贡金牛 黄石器 县四蓬莱文登黄牟平 有二 砦 莱 州东莱郡防御使 贡牛黄海藻 牡蛎石器 县四掖莱阳胶水即 墨潍州团练使 建隆三年以青州北海县建为 军乾德二年升州贡综丝素絁 县 昌乐 乾德中置为 安仁寻攺 淄州淄州 三北海昌邑 建隆三 年置 郡军事 贡绫防风 长理石 县四淄川长山邹平 景德元年移 治济阳废县 高苁 景德三年以县置宣化军 熙宁三年废为县置军使 淮阳军太平兴国 七年置 贡 绢 县二下邳 本徐州县与 宿迁来属 宿迁 西路领府四州五军一县四十三监四应天府河 南郡归德军节度使景德三年升府后为南京 至道 三年 为京东路熙宁五 年分属西路贡绢 县六宁陵 与楚丘同隶拱州大观 四年复来隶后又隶拱 州宣和六 年还隶 宋城榖熟下邑楚丘虞城袭庆府鲁郡 桊宁军节度使政和八年升府 大中祥符初升大都 督贡大花绫墨云母 紫石英防 风茯苓 县七瑕 大观四年以瑕 丘县攺今名 奉符 开宝中移治 岱岳镇大中 祥符初 攺今名 泗水龚 大观四年以 龚丘攺今名 仙源 大中祥符 五年攺 莱芜邹 熙宁五年省为镇入 仙源元豊七年复 监一莱芜 主铁 冶 兴仁府济阴 郡彰信军节度使建中靖国元年置崇宁元年廾府 贡绢葶 苈子 县四济阴 有荷 泽 家亭 元祐元 年攺 乘氏南华东 平府大都督府东平郡天平军节度使宣和七年升 府 庆历三年为京东西路安抚使大观四年升大都 督府政和四年移安抚使于应天府至是升府贡 绢阿 胶 县六须城阳榖 景德三年 徙孟 中都寿张东阿平阴 监一东平 政和三年置 宣和二年罢 徐州大都督府彭城郡武 宁军节度使 本属京东路元豊初移 属西路贡双丝绫䌷绢 县五彭城沛萧 主铁 济州济阳 滕豊监二宝豊 元豊六年置 铸钱八年废 利国 冶 郡防御使 贡阿 胶 县四钜野任城金乡郓城单州砀 郡团练使建隆元年置 贡蛇床 子防风 县四单父砀山成武 鱼台濮州濮阳郡团练使 贡 绢 县四鄄城雷泽临濮 范拱州保庆军节度使 本开封府襄邑县崇宁四 年置为东辅以考城太康 宁陵楚丘柘城来隶大观四年废州为县隶本府政 和四年复置为辅宣和二年罢辅隶西路以襄邑太 康宁陵为属县馀归旧隶六年 又归大康宁陵复割柘城来隶 县二襄邑柘城广 济军太平兴国二年置 乾德初置发运务开宝九年 攺转运司至是为军又割曹 澶濮济四州地置县来隶熙宁四 年废军以定陶隶曹州元祐初复 县一定陶 京西路旧分为南北二路后并为一路熙宁五年 复分为二路禹贡冀豫兖荆梁之域当井柳星张角 亢氐之分东暨汝颍西被陜服北距河南至郢厥产 丝枲漆纩其俗安舒敦素洛阳多衣冠旧族土地褊 薄迫于营生両京之交敦诗礼勤耕蚕土荒民稀太 宗迁边民恳旷田多致富饶亦由俭啬而然也襄阳 为汴南巨镇江汉之滨信巫尚气俗近荆楚 南路领府一州七军一县三十襄阳府襄阳郡山 南东道节度使宣和元年廾府 贡麋香白 榖漆噐 县六襄阳 谷城邓城宐城中卢 太平兴国初改绍 兴五年省入南漳 南漳邓州 南阳郡武胜军节度使 贡白 菊花 县四穰南阳 庆历四年 废方城为 随州汉东 镇入焉元豊初 攺篇县隶唐州 内乡顺阳 太平兴国六 年升镇为县 郡崇信军节度使太平兴国元年置 乾德五年升为 崇义军至是改 今名贡绢绫 葛覆盆子 县三随 熙宁初 废为镇 唐城枣阳金州安康 郡昭化军节度使乾德五年置 贡麸金麝香枳壳实 杜冲白胶香黄檗 县五西城洵阳 乾德四年废 渚阳入焉 汉阴石泉平利 熙宁六 年省为 镇入 西城 房州房陵郡保康军节度使雍熙三年置 开 宝 中废上庸永清至是并为 军贡废香纡布锺乳石笋 县二房陵竹山均州武 当郡武当军节度使宣和元年置 贡麋 香 县二武当郧 乡郢州冨水郡防御使 贡白 纻 县二长寿京山唐 州淮安郡团练使建隆元年置 贡 绢 县五泌阳湖阳 有 银 场 比阳桐柏方城 庆暦四年废为 镇元豊初复 光化军乾德二 年置 熙宁五年废为县 隶襄州元祐初复 县一乾德 北路领府四州五军一县六十三监一河南府洛 阳郡因梁晋之旧建为西京 熙宁五年隶京西 北路贡蜜蜡磁噐 县十 六河南洛阳 夹马营在城东熙宁五年 省入河南元祐二年复 永安 景德四 年升镇 为 县 偃师 庆历二年 废四年复 颍阳 庆历二年废为镇寻复熙宁 二年省入登封元祐二年复 巩密 熙宁四年割隶郑 州宣和二年还隶 新安福昌 熙宁五年省入寿 安元祐元年复 伊阳 熙宁五年废伊阙为 镇入河南寻攺来隶 渑池永宁长水寿安 庆历 三年 颍昌 废为镇 河清 熙宁八年 置鐡监 登封监一阜财 铸铜 钱 寻复 府许昌郡忠武军节度使元豊三年升府 崇宁四年 为南辅隶 京畿大观四年罢辅政和四年复为辅宣 和三年复罢辅隶京西北路贡绢藨席 县七长社 熙宁四年省许 田为镇来隶 郾城阳翟长葛临颍舞阳郏 本属汝 州熙宁 四年 来隶 淮宁府淮阳郡镇安军节度使宣和元年升 府 贡䌷 绢 县五宖丘项城啇水西华南顿 熙宁六年省 入商水项城 元祐 初复 顺昌府汝阴郡顺昌军节度使元豊二年置 政和六年攺府 本防御使后为团练使开宝中 复为防御至是升府贡䌷絁绵 县四 汝阴桊和颍上沈丘郑州荥阳郡奉宁军节度使 熙宁五年置 后以荥阳荥泽原武舆滑州并隶京西 路崇宁四年为西辅大观四年罢辅政 和四年复后又 罢贡绢麻黄 县五管城荥泽原武新郑荥阳滑 州灵河郡武成军节度使太平兴国元年置 熙宁五 年废州 县并隶开封府元豊四年复 来隶元祐初还旧节度贡绢 县三白马 熙宁三年废 宁河来隶 韦城胙城孟州河阳郡三城节度使 贡粱 米 县六河 阳济源温汜水 熙宁五年省入河阴元豊二 年复大中祥符四年改为关 河阴王 屋 熙宁五年自 河南来隶 蔡州汝南郡淮康军勤度使 贡 绫 县 十汝阳上蔡新蔡褒信遂平新息确山 大中祥符 五年攺 真 阳西平平舆汝州临汝郡陆海军节度使政和四 年置 贡絁 绢 县五梁襄城叶鲁山宝豊 旧名龙兴熙宁 五年省入鲁山 元祐初复宣 信阳军 贡纻 布 县二信阳罗山 开宝九 年废雍 和二年攺 熙二 年复 河北路旧分为东西二路后并为一路熙宁六年 复分为二路禹贡兖冀青之域当毕昴室东璧尾萁 之分濒海岱距上党穷幽朔而襟大河饶茧丝勤织 絍其人质厚少文多专经术大率尚义气勇号为强 忮土平近边习于战斗通河漕招啇旅大积蒭粟以 实边用宋初募乡义修战备置屯田亦资军廪数被 虏乱民多去本及修戎好开互市流庸复至赵魏之 郊斥卤互于畜牧中山险阻利在控御滨海诸县厚 盐利焉 东路领府三州十一军五县五十六大名府魏郡 庆历二年建为北京 八年置大名府路安抚使统北 京澶怀卫德博滨禄等州通利 保顺军熙宁六年分属河北 东路贡花䌷绵䌷平䌷紫艸 县十二元城 省大名县 为镇入焉 莘大名 熙宁六年省入元城绍圣二 年复政和六年徙治南乐镇 内黄成安 熙宁 六年 省洹水县 为镇入焉 魏馆陶临清夏津清平 国初自博州来隶 熙宁二年割博平 县明灵砦隶焉 本县移置明灵 冠氏宗城 熙宁五年省临清入焉当 年复寻以永济隶临清六 年省经 城来隶 开德府澶渊郡镇宁军节度使崇宁五年 置 本澶州崇宁四年建为北辅 宣和二年罢贡茛莠席南粉 县七濮阳观城 皇祐 初省 隶濮阳顿 丘四年复 临河清豊 庆历四年徙治德清军 熙宁六年省顿丘入焉 卫南朝 城 旧隶大名府崇宁 四年舆南乐来属 南乐军一德清河间府河间 郡瀛海军节度使大观二年升府 本防御使石晋所 以赂契丹关南之 地至道三年以高阳隶顺安军旧名关南大平兴国 初攺高阳关庆历八年始置高阳关安抚使统𣲘莫 䧺贝冀沧永静保定干 县三河间 雍熙中置平虏砦 景德二年攺萧宁 宁信安十州军贡绢 城 乐寿 至道三年自深州来隶熙 宁六年省景城为镇入焉 束城 熙宁六年省 为镇入河间 元祐 初复 沧州景城郡横海军节度使 贡大绢 大柳箱 县五清 池 熙宁五年省饶 安入焉有五砦 无棣 治平中徙治保顺 军置军使隶州 盐山乐陵 熙宁三年徙 南皮 熙宁六年省 临津入焉 军一保顺 开宝三年 以沧棣二 治咸平镇 州界保顺吴桥二镇 地益焉仍隶沧州 冀州信都郡安武军节度使 庆历八年置 本团练 使贡绢 县六信都蓨南宫 皇祐四年升 新河镇为县 废南宫后省新 河为镇入焉 枣强 熙宁初省为镇 入信都后复 武邑衡水博 州博平郡防御使 贡平 绢 县四聊城高唐堂邑博平 熙 宁 二年割明灵砦 隶北京清平 棣州乐安郡防御使 建隆二年升 团练使寻为 防御 贡绢 县三猒次啇河阳信莫州文安郡防御使 贡 绵 县一任丘 熙宁中省长豊县为镇又省郑县入 焉元祐二年复郑县寻罢有二砦 䧺 容 州易阳郡防御使政和三年置 贡 䌷 县二归信 有 砦 城 建隆 年置 霸州永清郡防御使政和三年置 贡 绢 县 二文安 景祜二年废永清 军入焉有八砦 大城德州平原郡军事 熙宁六年置 贡 绢 县二安德平原滨州渤海郡军事 大观二年置 贡 绢 县二渤海招安 庆历三年升镇为县 熙宁六年省为镇元 豊二 年复 恩州清河郡永清军节度使建隆元年置庆 历八年攺州 贡绢 白毡 县三清河 端拱初徙治永宁镇淳 化五年还隶熙宁四年 省清阳 入焉 武城历亭 至和初废 漳南入焉 清州乾宁郡乾宁军 节度使太平兴国七年置 贡 绢 县一乾宁 熙宁六年省 为镇元符二 年复崇宁三年 再省后又复 砦六 钓台独流北独流 东当城沙涡百万 永静军景 德元年置 贡簟 绢 县三东光将陵 景裙初移 治长河镇 阜城 嘉祐 八年 省为镇入东 光熙宁末复 信安军景德二年置 贡 绢 砦七 周河刁 鱼田家 狼城佛圣涡 鹿角李详 保定军景德元年置 太平兴国六年 以涿州镇建平 戎军景德初攺今名后折霸州文安大城二县 来隶焉宣和七年废为县隶莫州寻复贡绢 砦二 桃花 安宁 西路领府四州九军六县六十五监一真定府常 山郡 本成德军庆历八年置安抚使 统本府磁相邢赵洺六州贡罗 县九真定槀城 栾城元氏井陉 熙宁六年省入获鹿平山 后复徙治天武军有三砦 获鹿平山 有十 五砦 行唐灵寿 熙宁六年省篇镇入 行唐后复有二砦 砦一 北 砦 军一天 威中山府博陵郡定武军节度使太平兴国元年 置政和三年升府 庆历八年置定州路安抚使统定 保深祁广信安肃顺安永宁八州 军至是升府 贡罗大花绫 县七安喜无极曲阳唐望都新乐北平 砦一 军 城 军一北平 庆历二年以北平 砦建军置军使 信德府钜鹿 郡宣和元年升府 贡绢白磁 盏觧王砂 县八邢台 宣和二年 攺今名 沙 河任 熙宁五年省为镇 入南和元祐初复 尧山 熙宁六年省入 内丘元祐初复 平乡 熙 宁 六年省入钜 鹿元祐初复 内丘南和钜鹿庆源府赵郡庆源军 节度使崇宁四年置宣和元年升府 贡绢 绵 县七平棘 宁晋临城 熙宁六年省隆平 来隶元祐初复 高邑 熙宁五年省柏台 赞皇来隶元祐初 皆 复 隆平柏乡赞皇相州邺郡彰德军节度使 贡暗 花牧 丹花纱知 毋胡粉绢 县四安阳 熙宁五年省 永和入焉 汤阴 宣化二年隶 濬州寻复 临漳林虑濬州平川军节度使端拱元年置 本通 利军 元圣初攺为安利熙宁三年废为县隶 卫州元祐初复政和初升州攺今名 县二卫 熙宁 六年 废入黎 阳后复 黎阳怀州河内郡防御使 建隆初升团练 使寻复贡牛膝 皂 角 县三河内 熙宁六年省武 德为镇来隶 修武 熙宁六年省入 武陟元祐初复 武 陟卫州汲郡防御使 贡绢 绵 县四汲新乡 熙宁六年 废入汲元 祐二 年复 获嘉 天圣四年自 怀州来隶 共城监一黎阳 铸铜 钱 洺州 广平郡防御使建隆元年置 贡 䌷 县五永年肥乡平恩 鸡泽曲周深州饶阳郡防御使 贡 绢 县五静安 旧置 军雍 熙二年废后 复置改今名 束鹿 淳化中自 真定来属 安平饶阳武强磁州 滏阳郡团练使 旧名慈政和三年 改今名贡磁石 县三滏阳 无宁六 年省昭 德县 来隶 邯郸武安 有四 砦 祈州蒲阴郡团练使 贡花 絁 县 三蒲阴鼓城深泽保州清苁郡军事太平兴国六 年升州 县一保塞 太平兴国六年 割蒲城入焉 安肃军景德 元年置 贡素 絁 县一安肃永宁军景德元年置县一 博野广信军景德元年置 贡䌷 栗 县一遂城顺安 军淳化三年置 贡 绢 县一高阳 河东路禹贡冀雍二州之域而冀州为多当觜参 之分东际常山西控党项南尽晋绛北距云朔地有 盐铁之饶农织多蓄藏俗又刚悍而朴直俭啬勤苦 有古国之风朔方楼烦骏良成群岁增贸市以充监 牧太宗平太原虑其恃险倔强虽徙州治犹宿重兵 以控边部领府三州十四军八县八十二监二太 原府大都督府太原郡河东节度使太平兴国四年 置 七年置河东路经略安抚使 贡大铜鉴甘艸人参礜石 县十阳曲 有二 砦 太谷 榆次寿阳盂交城 开宝初自 大通来隶 文水祈清源平晋 熙宁 三年 废入阳曲政 和五年复 监二大通永利隆德府大都督府上 党郡昭德军节度使崇宁三年升府 贡人参 蜜墨 县八上 党屯留襄垣潞城壶关长子渉黎城 熙宁五年省入 潞城元祐元年 复 平阳府平阳郡建䧺军节度使政和六年升府 贡 蜜 县十临汾洪洞襄陵 熙宁六年废慈州乡 宁县分隶有二砦 神山 有 四 堡 赵城 熙宁五年隶洪 洞元豊三年复 汾西 有五 砦 霍邑冀氏 有二砦 四堡 岳阳和川 太平兴国六年废汝州以县来属 熙宁五年省入冀氏元祐初复 务二 炼 矾 矾 山 军一庆祚 政和五年以赵城 升为军领军事 绛州绛郡防御使 贡防风 蜡烛墨 县七正平曲沃太平 熙宁五年废慈州以 县分隶太平稷山 翼 城稷山绛 有三 砦 垣曲 有铸 钱监 泽州高平郡 贡白石英 禹馀粮人 参 县六晋城高平阳城端氏陵川沁水关一碓定 旧 天 井关属晋城靖 康初攺今名 代州雁门郡防御使 贡麝香 青碌 县四 雁门 有三 砦 崞 有四 砦 五台繁畤 有八 砦 忻州定襄郡团 练使 贡觧王 砂麋香 县二秀容 有四 砦 定襄 熙宁五年省 入秀容后复 汾 州西河郡军事 贡土絁 石膏 县五西河 有 监 平遥介休灵石 有阳凉 南北关 孝义 太平兴国初攺为中阳后复熙 宁五年省入介休元祐初复 辽州 乐平郡 贡人 荩 县四辽山 熙宁七年省平城和 顺入焉后复有一砦 和顺榆 社 熙宁七年省为镇入 威胜军武乡县后复 平城宪州汾源郡军事政 和五年置 贡麝 香 县一静乐 咸平九年废天池 玄池二县来隶 岚州 楼烦郡军事 贡黀 香 县三宐芳 有一 堡 合河 有一 砦 楼烦 咸 平 五年自宪 州来隶 石州昌化郡军事 贡蜜 蜡 县三离石平夷 有一 砦 方山隰州大宁郡团练使 贡蜜 蜡 县六隰州温 泉 有一务 三砦 蒲大宁石楼 有二 砦 永和慈州团练使 旧 领 吉乡文城乡宁熙宁五年废 州以县隶隰州元祐初复 县一吉乡麟州新桊 郡镇西军节度使端拱元年置 贡柴 胡 县一新桊 政和 四年 废银城连谷来 隶有五砦六堡 砦一 太 和 堡一 太 和 府州荣河郡靖康 军节度使 本永安军崇宁初改今 和五年又改营河贡甘艸 名政 县一府谷 有 三 砦三 城一 震 威 堡二 宁川 宁疆 砦一 宁 边 豊州宁豊郡军事 堡 庆历初赵元昊䧟州地嘉祐 七年以府州萝泊川地置州 政和五年置郡 贡甘艸 柴胡 砦二 永安 保宁 威胜军太平兴国三年置 贡土 纯 县四铜 鞮 太平兴国初与武 乡自潞州来隶 武乡沁源 太平兴国六年废 沁州以县来隶 绵 上 宝元二年自 大通监来隶 平定军太平兴国二年置 贡 绢 县二 平定 太平兴国四 年攺有三砦 乐平 有一 砦 岢岚军太平兴国五 年置 贡 绢 县一岚谷 本岚州县后废元 豊中复有六砦 宁化军 贡 绢 县 一宁化 七年置 熙宁三年废元祐初复 火山军太平兴国 崇宁三年 又下镇废有保四德砦军淳化四年置 贡柴 津二 砦一 绢 胡 贡 太堡 沙谷 晋宁军元符二年置 本葭芦砦元豊五年収 复六年并吴堡砦隶石 砦 州元裙四年赐夏人绍 圣四年収复至是置军 县二定胡 有三 砦 临泉 有二 砦 五 神泉鸟龙宁 河弥川通桊 堡五 三交通桊宁 河弥川靖川

御定宋史筌卷十六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