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品第三 大般若经纲要 初会
转生品第四
作者:葛䵻
赞胜德品第五

卷七之十三叶

舍利子白佛言。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从何处没。来生此间。从此处没。当生何处。佛告舍利子言。安住般若菩萨。有从他方佛土没。来生此间。有从睹史多天没。来生此间。有从人中没。生此人中。舍利子。若菩萨安住般若。从他方佛土没。来生此者。是菩萨速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由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故。转生便得深妙法门疾现在前。从此已后。恒与般若波罗蜜多速得相应。在所生处。常得值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能令般若波罗蜜多渐得圆满。舍利子。若菩萨安住般若。从睹史多天没。来生此者。是菩萨多为一生所系。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自在现前。常不忘失。亦于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现前。常不忘失。舍利子。若菩萨安住般若。从人中没。生人中者。是菩萨除不退转。其根昧钝。虽勤修般若波罗蜜多。而不能速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又于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未得自在。

次答从此间没当生何处者。舍利子。是菩萨由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故。从此处没。生馀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在在生处。常得值遇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终不离佛。舍利子。有菩萨无方便善巧故。入四静虑。亦能修行六波罗蜜多。是菩萨得静虑故。生长寿天。随彼寿尽。来生人间。值遇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虽行六种波罗蜜多。而诸根昧钝。不甚明利。诸有所为。非极善巧。舍利子。有菩萨入四静虑。亦能修行六波罗蜜多。是菩萨无方便善巧故。舍诸静虑而生欲界。当知是菩萨亦诸根昧钝。不甚明利。诸有所为。非极善巧。舍利子。有菩萨入四静虑。入四无量。入四无色定。修行六波罗蜜多。安住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安住真如。安住法界。法性。乃至不思议界。修行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安住四圣谛。修行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修行三解脱门。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修行五眼。六神通。修行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悲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修行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是菩萨有方便善巧故。不随静虑无量无色势力而生。随所生处。常遇如来应正等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常不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菩萨。此贤劫中。定得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有菩萨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是菩萨有方便善巧故。不随静虑无量无色势力而生。还生欲界。若刹帝利大族。若婆罗门大族。若长者居士大族。为欲成熟有情故。不为贪染后有故生。舍利子。有菩萨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是菩萨有方便善巧故。不随静虑无量无色而生。或生四大王众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夜摩天。或生睹史多天。或生乐变化天。或生他化自在天。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及为严净诸佛土故。常值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无空过者。舍利子。有菩萨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是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有方便善巧故。于此处没。生梵世中。作大梵王。威德炽盛。过馀梵众。多百千倍。从自天处。游诸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其中有菩萨未证菩提者。劝证菩提。已证菩提未转法轮者。请转法轮。为欲利乐诸有情故。舍利子。有菩萨一生所系有方便善巧故。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修行六波罗蜜多。安住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安住真如。安住法界。法性。乃至不思议界。修行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安住四圣谛。修行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修行三解脱门。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修行五眼。六神通。修行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法不共法。修行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是菩萨不随静虑无量无色势力而生。现前奉事亲近供养现在如来应正等觉。于是佛所。勤修梵行。从此处没。生睹史多天。尽彼寿量。诸根无缺。具念正知。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天众。围绕导从。游戏神通来生人中。现修苦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舍利子。有菩萨得六神通。不生欲界。不生色界。不生无色界。游诸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无量如来应正等觉。修诸菩萨摩诃萨行。渐次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有菩萨得六神通。自在游戏。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所经佛土。无有声闻独觉等名。唯有一乘真梵。行者是菩萨于诸佛土。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无量如来应正等觉。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渐次圆满。严净佛土。成熟有情。常无懈废。舍利子。有菩萨得六神通。自在游戏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所经佛土。有情寿量不可数知。是菩萨于诸佛土。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无量如来应正等觉。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渐次圆满。严净佛土。成熟有情。曾无懈倦。舍利子。有菩萨得六神通。自在游戏。从一世界。至一世界。有诸世界。不闻佛名。法名。僧名。是菩萨往彼世界。称扬赞叹佛法僧宝。令诸有情深生净信。由斯长夜利益安乐。是菩萨于此命终。生有佛界。修诸菩萨摩诃萨行。渐次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利益安乐诸有情类。舍利子。有菩萨从初发心勇猛精进。得四静虑。得四无量。得四无色定。修行六波罗蜜多。安住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安住真如。安住法界。法性。乃至不思议界。修行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安住四圣谛。修行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修行三解脱门。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修行极喜地。乃至法云地。修行五眼。六神通。修行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修行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是菩萨不生欲界。不生色界。不生无色界。常生能益诸有情处。利益安乐一切有情。舍利子。有菩萨先已修习六波罗蜜多。初发心已。便入菩萨正性离生。乃至证得不退转地。舍利子。有菩萨先已修习六波罗蜜多。及馀无量无边佛法。初发心已。便能展转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于无馀依大涅槃界而般涅槃。般涅槃后。所说正法。住世一劫。或一劫馀。利乐无边诸有情类。舍利子。有菩萨先已修习六波罗蜜多。及馀菩萨摩诃萨行。初发心已。便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与无量无数菩萨。前后围绕。游诸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成熟有情。严净佛土。

卷八 卷九

舍利子。有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得四静虑。及四无量。四无色定。于九等至。次第超越。顺逆入出。自在游戏。非诸声闻独觉等境。是菩萨于诸等至。方便善巧次第超越。自在游戏。然于其中无染无著。

有菩萨虽住六波罗蜜多。而以一波罗蜜多常为上首。具足修习。劝诸有情。亦令修习。

有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化身如佛。遍入地狱傍生鬼界。若人。若天。随其类音。为说正法。令获殊胜利益安乐。

有菩萨安住六波罗蜜多。化身如佛。遍至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为诸有情宣说正法。于诸佛所。听闻正法。严净佛土。周览十方。最胜佛土。微妙净相。而便自起最极庄严清净佛土。于中安处一生所系诸大菩萨。令速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有菩萨安住六波罗蜜多。常为邪见盲冥有情。作法照明。亦持此明。常以自照。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此法照明。曾不舍离。是菩萨由此因缘。于诸佛法。常得现起。是故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于身语意三有罪业。无容暂起。

有菩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能成胜智。由此智故。虽行一切法。而不得一切法。虽能圆满一切佛法。而于诸法无执无取。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有菩萨修行六波罗蜜多。得净五眼。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总摄一切清净善法。谓声闻善法。独觉善法。菩萨善法。如来善法。舍利子。若正问言。何法能摄一切善法。应正答言。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能生六种波罗蜜多。及五眼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胜功德故。能学如是清净五眼。定得无上正等菩提。(卷八)。

有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引发六神通波罗蜜多。一者神境智证通。二者天耳智证通。三者他心智证通。四者宿住智证通。五者天眼智证通。六者漏尽智证通。舍利子言。云何神境智证通。佛言。菩萨神境智证通。起无量种大神变事。所谓震动十方各如殑伽沙界大地等物。变一为多。变多为一。或显或隐。迅速无碍。山崖墙壁。直过如空。凌虗往来。犹如飞鸟。地中出没。如出没水。水上经行。如经行地。身出烟焰。如燎高原。体注众流。如销雪岭。日月神德。威势难当。以手扪摩。光明隐蔽。乃至净居。转身自在。如斯神变。无量无边。是菩萨虽具如是神境智用。而于其中俱无所著。不作是念。我今引发神境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言。云何天耳智证通。佛言。菩萨天耳智证通。最胜清净。过人天耳。能如实闻十方各如殑伽沙界情非情类种种音声。所谓遍闻地狱声。傍生声。鬼界声。人声。天声。声闻声。独觉声。菩萨声。如来声。诃毁生死声。赞叹涅槃声。弃背有为声。趣向菩提声。厌恶有漏声。欣乐无漏声。称扬三宝声。摧伏异道声。论议决择声。讽诵经典声。劝断诸恶声。教修众善声。拔济苦难声。庆慰欢乐声。如是等声。若大若小。皆能遍闻。无障无碍。是菩萨虽具如是天耳作用。而于其中俱无所著。不作是念。我今引发天耳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言。云何他心智证通。佛言。菩萨他心智证通。能如实知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所谓遍知他有情类贪心。离贪心。嗔心。离瞋心。痴心。离痴心。爱心。离爱心。取心。离取心。聚心。散心。小心。大心。举心。下心。寂静心。不寂静心。掉心。不掉心。定心。不定心。解脱心。不解脱心。有漏心。无漏心。有舋心。无舋心。有上心。无上心。菩萨虽具如是他心智用。而于其中俱无所著。不作是念。我今引发他心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言。云何宿住随念智证通。佛言。菩萨宿住随念智证通。能如实知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有情诸宿住事。所谓随念若自若他。一心。十心。百心。千心。多百千心。诸宿住事。或复随念一日。十日。百日。千日。多百千日。诸宿住事。或复随念一月。十月。百月。千月。多百千月。诸宿住事。或复随念一岁。十岁。百岁。千岁。多百千岁。诸宿住事。或复随念一劫。十劫。百劫。千劫。多百千劫。乃至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劫。诸宿住事。或复随念前际所有诸宿住事。谓如是时。如是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类。如是食。如是久住。如是寿限。如是长寿。如是受乐。如是受苦。彼没生此。此没生彼。如是状貌。如是言说。若略若广。若自若他。诸宿住事。皆能随念。菩萨虽具如是宿住智用。而于其中俱无所著。不作是念。我今引发宿住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言。云何天眼智证通。佛言。菩萨天眼智证通。最胜清净。过人天眼。能如实见十方各如殑伽沙界情非情类。种种色像。所谓普见有情类生时死时。妙色粗色。若胜若劣。善趣恶趣。诸如是等种种色像。因此复知诸有情类。随业力用。受生差别。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赞美贤圣正见因缘。身坏身终。当昇善趣。天上人中。受诸妙乐。如是有情。成就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谤毁贤圣邪见因缘。身坏命终。当堕恶趣。或生地狱傍生鬼界。或生边地下贱。秽恶有情类中。受诸剧苦。如是种种受果差别。菩萨虽具如是天眼作用。而于其中俱无所著。不作是念。我今引发天眼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言。云何漏尽智证通。佛言。菩萨漏尽智证通。能如实知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有情。若自若他。漏尽不尽。此通依止金刚喻定。断诸障习。方得圆满。得不退转菩萨地时。于一切漏亦名为尽。毕竟不起现在前故。菩萨虽得此漏尽通。不堕声闻及独觉地。唯趣无上正等菩提。不复希求馀义利故。菩萨虽具如是漏尽智用。而于其中俱无所著。不作是念。我今引发漏尽智证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

有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六种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无去来故。无布施。无悭贪。唯假施设故。无净戒。无犯戒。唯假施设故。无安忍。无忿恚。唯假施设故。无精进。无懈怠。唯假施设故。无静虑。无散乱。唯假施设故。无般若。无愚痴。唯假施设故。是菩萨不著趣入。不著不趣入。不著己度。不著非己度。不著布施。不著悭贪。不著净戒。不著犯戒。不著安忍。不著忿恚。不著精进。不著懈怠。不著静虑。不著散乱。不著般若。不著愚痴。当于尔时。于著不著亦无所著。何以故。达一切法毕竟空故。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胜功德时。会中无量大苾刍众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世尊面门出种种色光。告阿难陀言。此从座起无量苾刍。从是以后。六十一劫星喻劫中当得作佛。皆同一号。谓大幢相如来。十号具足。是诸苾刍从此殁已。当生东方不动佛国。于彼佛所。勤修梵行。复有六十百千诸天子众。闻佛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功德胜利。皆发无上正等觉心。世尊记彼。当于慈氏如来法中。净信出家。勤修梵行。慈氏如来皆为授记。尔时此间一切众会。以佛神力。皆见十方各千佛土诸佛世尊。及彼佛土功德庄严。微妙殊胜。时此众会无量诸有情类。各发愿言。以我所修诸纯净业。愿当往生彼彼佛土。世尊面门又放种种色光。谓阿难陀言。是诸有情。从此寿尽。随彼愿力。各得往生彼彼佛土。于诸佛所。修菩萨行。乃至无上正等菩提。在所生处。当不离佛。精勤修习一切法。及馀菩萨摩诃萨行。得圆满已。俱时成佛。皆同一号。谓庄严王如来。十号具足(转生品竟)。


参阅对照

本品内容可参阅以下注疏或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