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品第三 六百卷大般若经初会一瞥
转生品第四
作者:杨宗翰
赞胜德品第五

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从三处没来生此间有很大差异。

舍利子!汝后所问‘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从此间没当生何处?’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由与般若波罗蜜多恒相应故,从此处没生馀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在在生处常得值遇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终不离佛。

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勇猛精进,得初静虑乃至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者不生欲界、不生色界、不生无色界。

有菩萨摩诃萨先已修习三十七道品等者,虽能得果而不取,已修诸善法而不取无上正等菩提。有菩萨摩诃萨先安住六波罗蜜多者专注修行各法。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于身、语、意三有罪业无容暂起。

云何名为诸菩萨摩诃萨有罪身、语、意业?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 ‘此是身,我由此故而起身业;此是语,我由此故而起语 业;此是意,我由此故而起意业。’舍利子!如是名为诸 菩萨摩诃萨有罪身业、有罪语业、有罪意业。又,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得身及身业,不 得语及语业,不得意及意业。又,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得身、语、意及彼业者,便起悭贪、 犯戒、忿恚、懈怠、散乱、恶慧之心,若起此心不名菩萨 摩诃萨。是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生此念者无有是处。又,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 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起身、 语、意三种麁重无有是处。何以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 萨修行六种波罗蜜多,能净一切身麁重故,能净一切语麁 重故,能净一切意麁重故。”

云何菩萨摩诃萨能净身、语、意三种麁重?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六种波罗蜜多,不得身及身麁重,不得语及语麁重,不得意及意麁重。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六波罗蜜多,能净身、语、意三种麁重。又,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常乐受持十善业道,不起声闻心,不起独觉心,于诸有情恒起悲心欲拔其苦,恒起慈心欲与其乐。舍利子!我亦说如是菩萨摩诃萨,能净身、语、意三种麁重,利乐有情心力胜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净菩提道。”

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菩提道?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六种波罗蜜多,不得身业及身麁重,不得语业及语麁重,不得意业及意麁重,不得布施波罗蜜多,不得净戒波罗蜜多,不得安忍波罗蜜多,不得精进波罗蜜多,不得静虑波罗蜜多,不得般若波罗蜜多,不得声闻,不得独觉,不得菩萨,不得如来。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菩提道。何以故?以菩提道于一切法皆不得故。

何缘菩萨摩诃萨修行六波罗蜜多,趣菩提道无能制者?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时,不著一切法。舍利子!由是缘故,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六波罗蜜多增长炽盛,趣菩提道无能制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速能圆满一切智智。成胜智故,关闭一切险恶趣门,不受人天贫穷下贱,诸根具足形貌端严,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咸共尊重、恭敬供养。”

何等名为是菩萨摩诃萨所成胜智?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成此智故,普见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普闻彼佛所说正法,普见彼会一切声闻、菩萨僧等,亦见彼土清净功德庄严之相。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成此智故,不起世界想,不起如来想,不起正法想,不起菩萨想,不起声闻想,不起独觉想,不起自想,不起他想,不起佛土想。又,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由此智故,虽行、住、修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而不得六波罗蜜多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所成胜智。诸菩萨摩诃萨由成此智,速能圆满一切佛法,虽能圆满一切佛法,而于诸法无执无取,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六波罗蜜多得净五眼功德?

有菩萨摩诃萨修六波罗蜜多,得净五眼。何等为五? 所谓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引发六神通波罗蜜多。

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六波罗蜜多之钥:达一切法毕竟空故,于著不著亦无所著,永断一切著不著。

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获功德最上最妙不可思议。

当佛说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胜功德,世尊微笑,从面门出种种色光之因缘及瑞相。

比对参阅《大般若经纲要》。

Template:CC BY-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