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顺品第十七 大般若经纲要 初会
无所得品第十八
作者:葛䵻
观行品第十九

卷六十一之七叶至七十卷

善现白佛言。世尊。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世尊。色等无边。菩萨摩诃萨亦无边。即一切法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一切法。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我于一切法。以一切种。一切处。一切时。求菩萨摩诃萨。都无所见。竟不可得。但有假名。都无自性。色等诸法毕竟不生。若毕竟不生。则不名色等。我岂能以毕竟不生般若波罗蜜多。教诫教授毕竟不生诸菩萨摩诃萨。世尊。离毕竟不生亦无菩萨摩诃萨能行无上正等菩提。若菩萨闻作是说。不惊不恐不怖。不沉没。不忧悔。是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舍利问善现言。何缘故说。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乃至何缘故说。不沈不没。亦不忧悔。是行般若波罗蜜多。尔时善现答舍利子言。如尊者所问。何缘故说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者。舍利子。有情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若有情无所有。若有情空。若有情远离。若有情无自性。若前际后际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色受想行识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若色受想行识无所有。若色受想行识空。若色受想行识远离。若色受想行识无自性。若前际后际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乃至大乘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若大乘无所有。若大乘空。若大乘远离。若大乘无自性。若前际后际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后际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次答色等无边。菩萨摩诃萨亦无边者。舍利子。色如虗空。受想行识如虗空。所以者何。以彼中边不可得故。说为虗空。何以故。色性空故。受想行识性空故。由此缘故。当知色无边故。菩萨摩诃萨亦无边。受想行识无边故。菩萨摩诃萨亦无边。乃至声闻独觉大乘无边故。菩萨摩诃萨亦无边。

次答何缘故说即色等。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色等。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者。舍利子。色。色性空。何以故。色性空中。色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亦无所有不可得。非色。非色性空。何以故。非色性空中。非色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亦无所有不可得。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性空。何以故。受想行识性空中。受想行识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亦无所有不可得。非受想行识。非受想行识性空。何以故。非受想行识性空中。非受想行识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亦无所有不可得。乃至声闻独觉大乘无所有不可得。菩萨摩诃萨亦无所有不可得。

次答何缘故说我于一切法以一切种一切处一切时求菩萨摩诃萨都无所有竟不可得。云何令我以般若波罗蜜多。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者。舍利子。色性空故。色于色无所有不可得。色于受无所有不可得。受性空故。受于受无所有不可得。受于色无所有不可得。色受于想无所有不可得。想性空故。想于想无所有不可得。想于色受无所有不可得。色受想于行无所有不可得。行性空故。行于行无所有不可得。行于色受想无所有不可得。色受想行于识无所有不可得。识性空故。识于识无所有不可得。识于色受想行无所有不可得。我于如是诸法。以一切种。一切处。一切时。求菩萨摩诃萨亦无所有不可得。何以故。自性空故。

次答何缘故说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者。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名。唯客所摄。一切法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一切法中无名。名中无一切法。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一切法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一切法。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菩萨摩诃萨中无名。名中无菩萨摩诃萨。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菩萨摩诃萨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菩萨摩诃萨。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

次答何缘故说。如说我等毕竟不生者。舍利子。我毕竟都无所有。既不可得。云何有生。乃至知者见者毕竟都无所有。既不可得。云何有生。色毕竟都无所有。既不可得。云何有生。受想行识毕竟都无所有。既不可得。云何有生。乃至声闻。独觉。大乘。毕竟都无所有。既不可得。云何有生。

次答缘何故说诸法亦尔都无自性者。舍利子。诸法都无和合自性。何以故。和合有法。自性空故。色无和合自性。受想行识无和合自性。乃至声闻乘。独觉乘。大乘。都无和合自性。复次舍利子。诸法非常亦无散失。诸法非乐亦无散失。诸法非我亦无散失。诸法寂静亦无散失。诸法远离亦无散失。诸法空亦无散失。诸法无相亦无散失。诸法无愿亦无散失。诸法善亦无散失。诸法无罪亦无散失。诸法无漏亦无散失。诸法无染亦无散失。诸法清净亦无散失。诸法出世间亦无散失。诸法无为亦无散失。

一切法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

次答何缘故说色等诸法毕竟不生者。舍利子。色本性毕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受想行识本性毕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乃至声闻乘独觉乘。大乘本性毕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

次答何缘故说若毕竟不生则不名色等者。舍利子。如是如。是若毕竟不生则不名色等者。何以故。色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则不可施设。若生若灭。若住若异。由此缘故。若毕竟不生。则不名色。乃至若毕竟不生。则不名声闻乘独觉乘大乘。

次答何缘故说以毕竟不生般若教诫教授毕竟不生诸菩萨者。舍利子。毕竟不生即是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即是毕竟不生。毕竟不生即是菩萨摩诃萨。菩萨摩诃萨即是毕竟不生。无二无二分故。

次答何缘故说离毕竟不生。亦无菩萨能行无上正等菩提者。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见般若波罗蜜多异毕竟不生。亦不见菩萨摩诃萨异毕竟不生。何以故。无二无二分故。

次答何缘故说菩萨闻作是说。其心不沈不没。亦不忧悔者。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见诸法有觉有用。见一切法如幻事。如梦境。乃至如变化事。都非实有。闻说诸法本性皆空。深生欢喜。当知是菩萨能行般若波罗蜜多。(无所得品竟)。

参阅对照

本品内容可参阅以下注疏或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