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纲要_初会/善学品第五十三 中华文库
卷三百三十一之十六叶至三百三十三
善现白佛言。如佛所言。菩萨于诸法空。不应作证。云何住诸法空而不作证。佛言。菩萨观法空时。先作是念。我为学故。观诸法空。不为证故。今是学时。非为证时。譬如壮夫仰射虗空。复以后箭。射前箭括。不令堕落。菩萨方便善巧所摄受故。乃至菩提。因行善根未皆成熟。终不中道证于实际。若得无上正等菩提因行善根一切成熟。尔时菩萨方证实际。善现。是菩萨虽于实际未即作证。而不退失一切法。刹那刹那。白法增益。诸根猛利。超过一切声闻独觉。
应善觉知魔事。应善觉知记说虗名号等微细魔事。
善现白佛言。菩萨应修何等馀远离行。而佛不赞居阿练若远离功德。佛言。但能远离烦恼恶业。远离声闻独觉作意。勤修般若波罗蜜多。及修诸馀殊胜功德。是名菩萨真远离行。善现。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亲近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真胜善友。善现白佛言。何等名为真胜善友。佛言。当知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虗空界。不思议界。是菩萨真胜善友。当知一切法。与诸菩萨摩诃萨众。为师为导。为明为炬。为灯为照。为解为觉。为智为慧。为救为护。为室为宅。为洲为渚。为归为趣。为父为母。何以故。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从布施波罗蜜多。乃至不思议界而出生故。
善现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以何为相。而劝菩萨摩诃萨众应勤修学。佛言。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以虗空为相。以无著为相。以无相为相。何以故。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相中。诸法诸相皆不可得。无所有故。善现言。诸法亦有如是相耶。佛言。诸法亦有如是妙相。以一切法皆自性空。离众相故。善现复白佛言。若一切法皆自性空。远离众相。则一切法一切法空。一切法一切法离。云何有情可施设可杂染清净。世尊。非性空中有法可得。亦非远离中有法可得。云何令我解佛所说义趣。佛告善现言。善现。有情长夜有我我所心。执我我所否。彼心所执我及我所。空。远离否。岂不有情由我我所执。流转生死。善现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现。如是有情流转生死。由有杂染。以是证知杂染可得。若诸有情无心执著我及我所。则无杂染。若无杂染。是则应无流转生死。流转生死。既现可得。由此应知有杂染法。既有杂染。亦有清净。是故善现。应知有情虽自性空。远离众相。而有杂染清净可得。
卷三百三十四 三百三十五之五叶
复次善现。假使于此四洲。乃至大千世界诸有情类。皆得人身。尽其形寿。供养回向。得福甚多。若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施设建立。分别开示。及住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作意。所获功德。甚多于彼。不可称计。善现。若善男子等。于大众中。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及正安住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所获功德。甚多于彼。不可称计。善现。是菩萨常住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作意。诸馀作意。于其中间。无容现起。若离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作意。则为丧失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善学品竟)。
参阅对照
本品内容可参阅以下注疏或版本:
- 经文全文: 《大般若经》(上品般若)卷331。
- 《大般若经经髓》: 《经髓》 。
- 《阅藏知津卷第十六》: 《知津》善学品第五十三 。
- 《六百卷大般若经初会一瞥》: 《一瞥》善学品第五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