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二十 大南正编列传初集
卷之二十一 诸臣列传十八
卷二十二

大南正编列传初集卷之二十一 诸臣列传十八 阮文诚 阮文诚其先承天广田人曾祖算徙嘉定 祖性迁平和父贤复徙嘉定贤慷慨有腑 略 睿宗癸巳八年西贼阮文岳起兵寇平顺龙湖留 守宋福洽该簿阮科䀬募兵勤王贤率乡 勇属焉授该队管步军前支与贼战于潘 即大破之进平康既而福洽与贼战失利 退牙庄贤至三山屿与贼遇力战阵亡初 赠该奇累赠掌营列祀显忠忠节功臣二 庙给墓夫诚状貌魁伟性沈毅好读书善 武艺初从父贤应募军于救江与贼拒会 军中乏食福洽令贤率兵数千取救江粟 诚亦在行贼纵兵截击官军太半负粟不 为备贤见贼压至麾诚使退避诚出阵后 令诸负粟揭扁为杆挂衣为旗转从沙峒 上道鼓噪以进贼疑援兵稍引却官军乘 之复获全胜福洽嘉其少而智赏银十两 纱衣一袭及三山之役诚不在行故免于 难 睿宗授诚该队募残卒百馀人隶勘理纪 缺 姓 麾下 丙申西贼八寇纪战失利诚招集兵勇八 百人从杜清仁收复柴棍清仁署诚步兵 先锋从总兵阮文弘略地至镇边贼挑战 诚与诸将迎战斩贼将掌奇廉 缺 姓 于阵清 仁复署为副中军从攻贼于四岐江贼溃 走戊戌元年从阮文弘屯兵潘里弘卒寻 召还癸卯柴棍失利 驾幸如暹诚退隐弗获从甲辰秋 帝以暹兵回嘉定诚诣谒茶律 行在 帝乃命往八膻光化收集东山馀党邓赵等赵初 从军为总戎及庚子之变为贼所执浼伪 官掌奇与其党掌雄掌绥同守八膻诚与 赵有旧微服往见遂谕赵杀雄等引兵归 顺 帝命诚将兵千馀人助暹阵会暹兵为贼所败官 军星散 帝舍舟陆行黎文悦等十二人步从自仝云至诗 江诚与尊室晖尊室会等各引残兵五六 十人继至 帝寻幸河仙乘渔舟泛海岛诚日夜守帆橹 帝或亲自使棹驻土朱屿寻移跸陞岛官军稍稍 复集会食尽军皆菜色适商船从下洲过 诚率众掠取供饷商人拒甚力诚身被数 创奋跃先登获其船以归乙巳从 驾望阁适暹有缅甸之警诚从黎交匀率兵助暹 攻之大破缅甸于柴诺 暹地 名 收获炮械无 算暹王欲助兵复嘉定 帝召诸将会议诚奏以为暹兵残虐不可倚以为 助今若资他兵力事成必有后忧莫若静 以俟之事遂寝诚性喜赌博负赌债常苦 人责问及从八暹一日 帝令诚赍银一千两往笘可 暹地 名 籴粟途遇官军 负暹人赌钱持索甚苦诚见而怜之倾囊 以偿空手复命 帝不悦而奇之置不问丁未秋何喜文泊昆仑岛 欲归附乃令诚与阮太元往迎之及还阻 风未能达 行在船次河仙绝粮诚诈为贼巡船八汛劫粮 饷之及 驾自暹还至古骨屿诚引喜文上谒因以劫粮事 觉 帝怒以诚属吏既而赦出使从征美湫之役我兵 失利或劝诚归隐乡里以俟其穖诚曰君 臣大义生死以之成败天也岂我所能逆 料且因谴而去因败而逃反复小人吾不 为也乃与喜文等十七人泛海跟 驾不遇一日飓风天发帆樯折坏漂泊蝆浦诚走 八村里借船资粮复泛海入龙川闻 驾次美笼诚得贼船谋再八蛘浦海口趋美笼适 风阻贼追及之众寡不敌登陆四散诚与 喜文相失循海至美清劫渔船追喜文道 遇阮文谦具告 驾次巴涞诚随往进谒因请往滀仕 地 名 紏集义勇 以图讨贼会巴涞之役我军少却 帝移跸后江诚泛舟欲就之路梗不得达闻尊室 晖黎文匀屯星阜乃往从之贼太保范文 参太尉阮文兴围星阜晖等欲退兵会诸 将议诚日贼围三靣而阙其一诱我也不 若坚壁待援此为上策及侦之果然既而 尊室会引兵来援武性起兵攻挠贼后参 留兴围晖而自引兵攻性晖等乘胜夹击 破之遂移屯巴涞招兵征饷为进取计 帝进次洄涡命晖匀等袭破镇定克之 帝以晖守其地诚隶焉 帝遂进兵复克嘉定己酉召诚还陞中军前支总 戎该奇管巡海都营将士守角鱼堡诚缮 濠堑抚士卒每以秋冬巡洋春夏就堡辛 亥黎文匀等议请发兵取平顺诚以为新 得嘉定民心未固守备未周今忽彼己之 势务旦夕之功取虽易而守甚难不如先 立不败之势蓄锐伺机则洒江以南可一 举而复矣 帝竟从匀议以匀为调拨武性为正先锋诚副之 帝以匀与性素不相能恐有误事 召诚谕日汝善调停使事无抵牾此行功过汝与 匀同勉之诚拜受命各率所部兵分道进取潘 里诚进兵旭簪 地 名 设伏断贼走路及贼退 伏起贼惊溃匀遣诚进取延庆而性趋三 渎以应之诚曰蕞尔延庆唾手可定我非 怯战也但其地去柴棍稍远援兵往返动 需旬日倘贼悉众而来能保其必胜乎若 有不虞是刮肉以投虎也匀日不须多言 违令者斩诚日此行成败我有预责公不 听忠言贪功易敌我虽死不敢闻命匀不 得己乃令诚屯梅市性屯潘里而匀率兵 屯潘郎以窥延庆俄征性与诚还性先去 匀与贼战失利诚返兵援匀退守潘里乃 引兵还壬子 帝亲征归仁诚率战船五十馀艘为先锋与诸将 直八施耐烧破贼船寻班师其秋陞为管 先锋营领西洋齐桅诸大船以图征进癸 开一 车驾征归仁以诚为钦差平西前将军与前军尊 室会右军阮黄德各率所部陆进所至贼 皆望风奔溃 御舟次施耐诚与尊室会进兵云山攻破贼兵于 岐山遂进攻归仁诚屯兵新安俄迁覆厚 攻三塔会 驾幸蓝桥诚来谒贼伺隙袭覆厚堡诚回兵击之 斩贼数百馘遂移兵攻城东门适贼太尉 阮文兴护驾阮文训司马吴文楚等率兵 船自富春来援诚移兵石津御之兴等不 得进乃别从沙笼绕出我兵后诚退保赖 阳与兴遇凡五战皆却之从陆道趋施耐 与水师合遂班师至富安议者皆言贼道 兵且至诚曰归仁顺化内亲外仇名虽为 援寔则相图岳自救不暇何暇追人昔袁 绍救术而卒并术今贼势亦类此矣后岳 为兴等所逼呕血死果如诚言还师筑平 康堡留诚居守及筑延庆城以诚留镇之 其年冬召还嘉定以东宫代镇甲寅贼围 延庆诚率征船护饷赴援遇齐桅贼船击 走之起陆趋延庆城贼见我援至退走 帝进次春台诚兼管上道将军阮龙左支武文谅 等率左军营并神策六卫兵从东宫节制 进河芽击贼堡俘贼二干馀人诚轻敌长 驱遇伏且战且却退屯河芽既而东宫回 兵新市堡候 驾诚管诸卫兵设守罗台寻班师其年冬贼将陈 光耀复围延庆 帝闻报发兵三千命诚往守平顺诚辞日贼兵众 平顺又四战之地非假臣兵五千不可阮 黄德请行乃命为调拨诚副之兵至潘里 贼司隶黎忠扼险以拒德以兵饷不继先 引去诚亦退军还麻离与德兵合遂退守 婆地 帝怒其怯逮诚与德还廷鞫之诚引办退兵有状 诏原勿问乙卯从 驾赴援寻班师命诚选平康延庆平顺三府兵补 诸卫校丁巳 帝亲董舟师进攻广南诚与武性率步兵进富安 与贼战于会安堡拔之贼都督黎文孝走 罗台贼司隶黎忠益兵攻会安堡 帝闻之谕诚还军平康防守要害寻命进取富安 诚表言攻伐之势须有首尾相应方易成 功今一路直进仅可支持恐或无功见罪 谕之日归仁兵象贼已悉集于沱㶞富安贼兵无 多攻之必克何罪之有诚乃进攻连破罗台会 安二堡捷报会班师令撤兵还授诚为钦 差掌先锋营掌奇平西前将军留镇延庆 赞理邓陈常协同留镇参办戎务诚外抚 居民丙修战备吏民案堵其年冬遣中使 驰赐诚等冬衣 谕日卿等之于国家义则君臣情同父子为父母 者爱子无所不周合节届隆冬冷气逼人予在 深宫体尚觉寒况乡等远戍边庭朔风寒两何 以堪处其赐御寒衣服用表一体相亲之意戊 午有齐桅海匪负海为梗诚设计擒之海 道以帖诚欲通使于清以闲西贼乃与邓 陈常上疏以为今我与西贼正所谓以国 敌国势不得不伐交求援便贼势日孤方 为万全之良策且清人自有事于北河为 西贼所挫能不痛心疾首积憾贻惭姑释 此以俟可乘之机会今清嘉庆帝甫嗣位 一初振刷想非复乾隆年闲气象清人患 海匪控制未得其术曾檄西贼查缉彼亦 等之闲忽则清人之恨不止海匪亦必移 怒于西贼者矣惟山川险阻俗异音殊若 再动兵恐难卒胜且南北程途悬隔事势 难知他亦以西贼奄有南越提封无与为 敌其虚寔彊弱仅得于商客传闻未为深 信故徘徊伺望未决师期在此容或可诿 今我兵自沱㶞奏凯以来海匪乌船俘获 者众臣等欲因事就事谨缮表文以匪船 数艘为献款之媒清帝必将嘉纳不忍以 寻常眇我若得临庭靣觐随宜开阖折办 是非一则提说西贼内帝外臣投彼所忌 以构其隙二则探问黎皇潜通消息俱与 之力请他犹有礼义廉耻之风肯容置乏 不问其为利岂小小哉倘他或逡巡义激 之而不能动然亦显我名节而扬能夏之 声足以起人敬畏于事无妨但念便事匪 轻寔赖一言而能国自非博学烛理之士 不足当之臣请举二人一是东宫侍学姓 吴名静永镇记录姓范名慎虽非古良使 之才而其持守稍固学问稍长亦不至辱 君命矣 帝善之其冬征还改授钦差掌前军掌奇已未 帝亲征归仁诚进兵攻贼于安美堡参督苋交恬 降收复富安遂进次云山 帝命武性与诚兵合攻贼于柿野贼太尉翠败走 转战而前直抵归仁城性军城东兆诚军 城东南贼攻东南诚出奇兵横截之贼溃 窜诘旦贼攻东北性迎击破之诚见贼势 既蹙移屯覆厚以逼之贼阵城外犯覆厚 堡诚分兵夹击斩获百馀级贼遁走诚渡 兵陶炉江攻贼优昙堡拔之贼太府黎文 应为性所败其党总管黎文清等以城降 会贼将陈光耀自富春率兵来援 帝命阮黄德守石津遏贼援路俄而黄德病诚往 代之又命右军先锋二营将士并从诚调 拨诚募立顺化新降军为雷随电捷二队 耀率众来战诚与耀相持五日不能决 帝闻之进兵石津耀乃敛兵退广义 驾回平定城诚表请进取顺化武性以平定虽下 顺化尚有全力机未可乘力阻之事遂寝 其年秋性留镇平定俄而贼围之大兵赴 援次碛澳 属富 安 诚调拨诸道步兵由春台 陆进讨贼阮德川等皆隶焉初耀闻天兵 至延庆使其党大都督陶公馀都督俊 缺 姓 等八富安与伪按镇范文恬 已未恬既降 后复叛投贼 列兵自富安以外九十馀所以遏我步援 诚亲督大军自春台起陆与贼都督俊遇 诚部分诸将与贼战于赤土青岐 均地 名 大 破之俊败走进拔会安堡俊等走据隘石 冈诚遣一支兵趋虬蒙列炽燃刍虚张声 势以挠贼后而自引兵抵艺野贼跨江而 阵诚越隘石冈击走贼兵追至鱼骨山连 破之贼退保罗台诚分兵两道从径路逾 岭而进袭攻贼堡贼溃走俘获贼都督陶 公简收获战象一匹炮械无算捷闻 谕诚日我军与贼交锋三战三捷贼徒奔北据有 罗台虽未尽取彼凶亦为全捷寔由大将善于 用兵诸军乐于用命我甚嘉焉然常胜之家先 戒将骄卒惰今贼为我所挫势必益兵以报前 恨卿可与诸将同心同德其慎其难临机应变 以立奇勋是予之所望也乃赐诚御牌五面令 凡差人驰报兵事执此为信军中情状三日一 报紧急者立即以闻诚乃自罗台出姥岭进兵 河芽贼据香山诚分兵击却之贼退守主 山横垒诚进军柿野与贼对垒分兵六道 鼓噪薄敌战益力自寅至已垒不能㧞士 卒多伤会御林左屯军多降贼诚恐漏师 回兵柿野增设屯堡于老香河芽与贼拒 守 谕诚分象军为二半留柿野半守虬蒙诚表言贼 今士卒加多依山筑垒正在我兵背后而 我兵病伤为数稍减又左屯兵日多降贼 军中虚寔贼无不知存者亦不足为信臣 窃料避坚攻瑕以诸军当其前象军捍其 后今若分为二恐兵分则弱未为万全 帝不听语见德川传诚复攻主山堡先令掘坎于 堡侧暗置八药为地雷计及对阵放火声 振如雷堡圮数丈贼悉众死守攻之不下 其冬诚以贼堡久不拔乃以蛮子向导探 得西南路可袭贼后图其地形以进表请 益兵会战 帝览表喜日虏在吾目中矣即命宋曰福黎文悦 各率所部兵兼领前军右军将士进柿野 从诚节制诚乃留交悦与黎质等按守柿 野自引兵逾渤溪山走二百馀里冒雨而 进从灯寨绕出贼背后放火烧栅前靣黎 文悦乘胜夹击大破之贼退保棋原 地 名 筑 垒拒守诚分兵三道击之宋日福阮龙管 左道黎文悦潘文赵管方道而自督大兵 与阮德川兵象中道而进夹攻之垒遂拔 斩贼都督欢 缺 姓 于阵都督阮德秋降是役 也诚与悦各于象栈上建将旗指挥诸将 诚性喜酒将临阵携壶自酌因酌送悦悦 不肯饮诚彊之日今天气寒饮此可增气 悦笑日气怯者乃借酒吾目前无彊阵何 用酒为诚有惭色由是衔悦既进兵长野 遣宋日福攻贼于安象山连援四堡又攻 泩潭山茶诸贼堡皆拔之于是自励石山 至花安花禄贼皆弃堡夜遁我兵进屯云 山与贼拒守辛酉 帝以贼垒踏平诸道绎络相接乃命诚统管诸道 步兵讨贼阮黄德以下咸受节制既而武 性夜开城东门攻贼贼益兵围之诚按兵 不动谍间 谕诚日我兵进讨动己经年将军屡战屡胜随即 按兵与贼以暇以此验之不患不胜患不战耳 今城中突围出战盖恃有我外援若日久按兵 则内外阻绝人情必至观望将军宣伺机进讨 以解城中将士之苦慰迩遐归附之心荡定之 功只在将军身上我且整水兵以待其早图之 帝将有施耐火攻之役先以事密报诚曰此吾掌 中火字也且令诚分兵夜袭贼寨使贼专 意陆拒以便大兵水攻正月十六日之夜 帝分命水军烧破贼船于施耐海口武文勇登陆 遁走诚即分兵攻云山富中诸贼堡斩贼 都督阮核获象二匹炮械无算诚兵据云 山堡贼兵来犯诚遣黎质击走之 帝令分战象三等因 谕诚曰为天将者指挥三军若陷阵摧锋乃是遍 裨之职今而后凡有临阵可择战象高天者乘 之得便据高视下发纵指示其善战善斗者则 分之属将使之贾勇当先物随人而得力人以 物而收功捷奏可坐而致也又遣嘉定新拣五 翼军就云山从诚调拨贼武文勇据鱼桥 保筑垒自叶冈至木溪又自老梧桥至花 桥野列阵以守诚分兵三道与 御道水兵夹攻大破之己而贼复争花安山诚驱 兵杀退即分调诸将左右并进遇贼辄战 拔老勉山堡贼退守平盛野旬馀不敢动 会真腊人高罗歆森以兵从阮黄德潜通 贼欲乘隙执德投贼诚得谍报即械森送 行在寻释之 帝以平定久未解乃亲率水兵进攻富春留诚调 拨诸道步兵与贼相持 谕之日成败利钝在此一举归仁以南卿其当之 耀勇虽非卿敌然众寡势殊卿其为朕慎之诚 拜受命既而贼攻双穚谋袭独山诚分道 潜援偃旗息鼓贼疑之引去五月克复富 春西贼阮光缵奔北城贼丙侯黎文利中 书陈文纪及文奉议侍郞武都督都司相 率归降甚众 帝以大势甫定各留从差遣诚间之乃与诸将密 表略云彼等之于西山固蒂深根殊非一 日今竆而归我岂是真心若以馀党尚多 遽置于法或起人惊疑则待以不死可也 不当假以兵权虬蒙往事可为殷鉴矣 帝称善俄命黎文悦宋日福等八援平定与诚会 剿会城中食尽武性吴从周殉节贼八城 据之乃悉其众攻云山谋筑垒断绝施耐 饷道诚遣黄日缵督兵象攻之贼多被死 伤竟日不成垒而去耀复使其党范文恬 窃据富安以断阻我军诚忧之疏请阮黄 德阮德川攻富安以通三岭扼险据守而 悉撒步兵由水道还聚富舂以图进讨 帝谕之日这等事情乃势在危急万不得已今耀 勇之兵不过二万而我兵水步将己迫近地头 彼必势分力乏安能专攻一面而为此退计耶 卿宜激励将士坚守屯堡一二日内外夹攻以 收全胜至如富安贼党我且泒兵会剿不足忧 矣耀闻我兵八援率兵出津关以拒诚侦知贼 无备乃选精锐袭攻贼堡自郁山至营江 凡二十馀所连破之我官军范文理阮文 孝等在城中为贼所掳者至是各率所属 奔归诚军诚与贼相拒屯札甚广乃表请 益兵防守许之于是兵备益壮乃遣黄日 缵攻贼党范文恬于米津 属富 安 破之适宋 福梁兵船至与阮文性兵合击走贼兵恬 遂遁自是富安始宁其秋 帝遣使赍大将军敕印即军中授诚钦差掌前军 平西天将军爵郡公诚上表固辞且言贼 党未除不敢受上赏优诏不许八月贼犯 山茶袭击花安花禄诸堡又渡营江攻独 山诸屯诚敕诸将勒兵严备伺贼懈怠纵 击之贼大败走又遣阮德川兵绕出炉纸 贼堡后诚自引兵攻拔老抚垒径趋炉纸 江与德川会攻破贼数十馀堡其将司隶 缗 缺 姓 仅以身免武文勇救至诚亦击走之 进据山潮江分道并进又遣副将张进宝 别道击贼都督和 缺 姓 军而诚自督兵攻塔 改诸道兵一齐奋击自土山至富中又连 拔二十馀堡贼都尉艳诣军降十二月嘉 定饷船阻风未至诚军乏食 帝命鹏飞凤飞二大船漕粮八千五百方往军次 掌左军黎文悦亦发漕兵饷一万五千方 继至官军益奋会西贼阮光缵举北城兵 八寇 帝议亲征谕诚与黎文悦日光缵愤兵一鼓可破 惟耀勇窃据平定不可使之滋蔓今两路夹攻 其云山军次委汝诚调度清好军次委汝悦调 度汝等宜协力规措攻守得宜以免予南顾之 忧壬戌光缵败奔北城乃命诚与悦进攻平定 所向贼皆披靡诚与德川督兵逐北至祁 山下连拔七堡杀贼甚众耀率兵象从山 后突出前军副将阮文惠战死诚率兵从 山路进遇贼击却之耀复率大兵拒截诚 返象薄耀耀即引却二月耀勇乏食潜使 兵越牙参山掠富安诚侦知之出奇兵蹑 击贼溃走乃与悦约会攻平定城自督将 士攻贼凡七日夜连下二十馀堡复渡兵 营江败贼于祁山进至榔园又破之令诸 将筑堡固守以断祁山郁阜贼屯为二己 而武文勇悉众拒战诚分兵迎击斩贼都 督旷都督辰 俱缺 姓 于阵伪都督示 缺 姓 率其 党诣军降诚又于榔园筑长栅绝贼饷道 三月耀勇食尽率众弃城宵遁诚得报檄 诸将追之至则贼党己从林径去矣乃收 其降众三千馀人而还以事闻诏诸将班 师留诚按守其地抚集居民钤制馀党夏 五月改元嘉隆元年 帝大举北伐诚上疏以为今自平顺至布政九府 一州虽已设公堂官而未置兵卫营臣但 知民政卒有警急必待朝廷别调兵来临 机应卒恐有不敏今将有事北伐请令诸 营各置精兵守备又于重阃以大臣镇之 兼领他营使臂指相随缓急有备庶无内 顾之忧 帝嘉纳其言诚知书识大体 帝于诸将最重之事无大小多谘决焉七月既克 北城 帝以北河初定民物一新昇隆又为北城重地须 得重臣镇之乃以黄德留镇平定召诚诣 行在九月 帝将回銮乃以诚为北城总镇赐之敕印内外十 一镇皆隶焉凡黜陟官吏处决词讼俱得 便宜行事诚上表恳辞优诏不许及 驾发召谕之日北城之事悉以委卿诚拜受命于 是镇抚百姓招谕豪杰凡黎之乡贡进士 悉致门下厚礼待之皆乐为用 帝好观古史尝称唐文皇致治之美诚进贞观政 要书二年诚与阮文谦邓陈常范如登等 上疏陈三条一日正民籍以便均给二日 核民籍以详民数三日择贤才以分职守 诏报日乡等所陈朕非以为不可惟今戎功甫定 国事方殷朝廷行事须有缓急之序朕将徐议 次第行之九月齐税海匪掠广安诚分遣弁兵 讨平之其年秋 车驾北巡至昇隆城诚奉诏经略海阳广安规措 戎务相择形势设莅堡三年有事邦交充 受敕官礼成 帝将回銮召诚谕以经理城务诚拜受命寻请准 定学规增设助教以厘正士习陶淑多士 又以前军将校戍北河者其子弟在嘉定 请免其兵徭皆允其请其年夏追赠三代 诚上表陈谢五年稽办兴化疆界及六猛 事迹以闻且请移书清督详核召晋莱州 疆土及赖猛刺猛丁猛校猛蝆猛弄猛六 猛疆界敌事祈委员会同申画地界 帝未遑边略寝不报其冬入觐又进内外十一镇 及各府州县地图一百六十四本 帝眷注勋旧诚每朝见辄赐坐从容慰问诚亦展 尽底蕴边情民瘼国计兵谋知无不言多 所裨益六年诚条陈四事一曰置经筵二 日定新律三日设史官以修国史四日置 御史台以清朝宪寻遣还颌职如故七年 北城四镇盗贼蜂起诚遣属将分道进讨 在城仅留兵数百人象二匹诚语人曰止 此兵象试看贼敢来否官兵进剿大小凡 三十六战乃获底定诚册上功状赏钱二 万缗初群盗多假以尊黎为名以惑愚民 诚令陈宥作点迷曲以晓之民闲有作诉 屈曲归之冗吏致盗诚令所在地方官广 行开谕人情始安诚复与三曹疏陈事宜 五条一日弭盗安民二日追崇祀典三日 增吏俸以养廉四日定年课以考绩五日 通行嘉兴钱以裕民用 帝令斟酌徐议施行之其冬表请收录革员吭维 和陈文恂等又表进大学衍义输印板藏 于国学八年诚遭母丧请以年底扶衬归 葬会北城民饥诚疏言国以民为本民以 食为天今诸镇偏灾之后民饥日甚请议 赈贷以舒民瘼禁拣钱以通民用 帝从之九年春诚扶母丧至京入见 帝慰问良久赐钱五百缗诚因请归葬平和 帝止之曰狐死正丘首礼也肇丰博望卿之祖贯 所在何不于此葬耶诚拜受命既葬表请终丧 优诏不允乃起视事是秋诚上封事三条 一请甲定府县赏罚之法有功者加级增 俸有过者降级罚俸使知惩劝二请定三 年为一课府县三年无过调补别职至六 年乃考能否定黜陟三向来北城沿江洲 土民多争征构成狱讼请定为条例寻复 陈四条一日诸地方属吏例募籍外民充 补多无根脚易致逋逃请自今有缺不抅 内籍外籍择有产业者充之二言北城产 铜聚隆为最自此矿一开民闲遂有钱荒 之病请复令开采使财源无壅国用常丰 此亦生财之一道也三言关津税例已有 定额近闻所在多有横征请申明条禁母 使病商四言北城丙五镇已革其常行簿 而外六镇与清又犹仍未改亦当一番釐 正疏入 帝皆令廷臣酌议施行诚因举门属陈宥为东阁 学士十年修律例充总裁诚与朝臣阅读 酌定去取具本进览及大小狱具亦酌轻 重著为定式顷者兵部邓陈常礼部参知 阮嘉吉有罪下廷议诚以为陈常等固有 罪然以功准过则有八议在焉议上 帝以诚左袒罪人罚之牛三其冬暹人屯兵北寻 奔真腊匿祯惧报嘉定事闻 帝召群臣议诚与黎文悦议以为暹与我结好兵 端一开利害不细请令城臣檄边帅一人 巡边观其虚寔然后奏闻 帝善之寻改授掌中军 帝尝面谕边陲事宜诚退而上言二条一曰寓农 兵请拣簿内彊壮者为兵朿支校择旧有 战功为之管率无事为农有事征发二曰 拣从兵请拣丁籍内八之一束队伍亦择 有战功者管之一兵附养者民七名岁登 其钱于镇分期量发镇立军舍俾常居住 月给钱粮俾统属相联闲于操练以待有 用寻奉诏修国史充总裁因进武备志四 夷类志诸书十一年三月 孝康皇太后宁陵礼诚与范交仁阮黄德充总护 使既而奏上封事六条一请早建储贰以 镇人心二请览律书付梓颁行以明法纪 三请选儒臣以充史局四请开乡试以励 士心五请戒敕官司以清滞狱六请制服 邻国以静边尘 帝皆善之先是 帝亲观 山陵 圣祖仁皇帝与诸大臣扈侍及穿圹地有五色土 帝心喜以为吉征群臣皆称贺诚不应 帝问之对日臣母墓有五色土而其色廯润较胜 于此 帝默然群臣皆不平又日近此名珠繄处有一局 最吉范文仁日既知吉地何不奏间诚日 地虽吉但不可葬葬者必患雷震 帝间不怿 圣祖仁皇帝顾谓曰西山僭伪之徒必遭雷震之 祸若 圣明之世为天所眷君上之前卿何遽出此言诚 知失言乃趋出又尝于 帝前言西北有虹七日相斗此天变也 帝怒其轻易发言及其子诠事发 帝以语群臣追咎之十二年诚与武桢等欠定律 例凡三百九十八条书成二十卷以进 帝亲自裁定复命为之序寻付锓攽行其冬诏开 言路诚条陈五事一曰改定地簿体式二 日考核官吏能否三日清滞狱四曰恤罪 因五日得人以在官使敕议施行之寻董 筑广南奠海安海二台十三年恭遇 承天高皇后丧 帝欲以 圣祖仁皇帝主祀诚以祝文称谓为难 帝日子奉父命以祭其母名正言顺有何不可议 遂定诚有不满意其年夏保护真腊阮文 瑞事多专决藩王疑惧事间 帝召公卿议诚以为真腊为我属国累世共球今 其国微弱朝廷命保护之诚义举也然保 护之设以固其存非以监其国请令瑞等 别驻罗壁令匿禛得以有为则众心安矣 帝从之十四年 承天高皇后宁陵礼充总护使阮文仁副之初 帝在位春秋高储嗣末定朝问诚日今孙旦尚㓜 诸子中谁可立者对日嫡孙承重礼之正 也今 陛下欲别择知子莫若父非臣所敢预知一日会 朝臣于其家出言日皇孙旦当嗣吾当奏 请立之在坐皆莫敢言郑怀德恐祸及己 阻之日此国家大事必须断自 圣心岂人臣所宜言若私图定策贪天之功则其 罪大矣诚乃止自是每进见但以建储为 请 帝默然诚愈疑畏其子诠癸酉科举人好以诗文 交通宾客闻清葩人阮文奎阮德润有文 名常作诗使门下阮张效往招之其诗有 云此回若得山中宰佐我经纶转化机词 涉悖逆效出以示刑部佥事阮祐仪仪素 㤪诚嗾效以告黎文悦悦与诚素不相协 遂以诠逆词献 帝以事状未显置之而还其词张效因此执为左 劵屡向诠求厚贿诠与之不饱所欲俟诚 朝退要于道牵衣索之诚即执效及诠送 广德狱趋朝以事闻下廷臣鞫问 帝以人证未齐释诠于狱而诚居职如故十五年 广治记录阮维和上疏劾诚不法事下廷 议语见和传二月有事 南郊礼部臣言诚不当预 帝日诚为重臣其子纵有悖妄事在暗昧岂可听 一偏之说而遽疏勋旧之臣乎仍令预分献一 日 帝罢朝八内及门诚径牵 帝衣止之泣诉日臣少长追随以至今日自本无 罪今乃为所构陷 陛下忍坐视众人杀臣不少垂解救乎阮德川大 声曰卿罪无罪自有公议朝廷之上安得 无礼叱之退自是禁诚朝参命黎文悦鞫 诠一讯果服诚惶恐请罪 帝以表示群臣礼部尚书范登兴奏言诚语隐跃 欲以小智欺朝廷请罪非真心也群臣请 下诚狱 帝日诚固有罪然待大臣之体亦宜有以处之遂 命收诚印绶遣归私第及案上群臣皆言 诚父子法当死独吏部参知陈文恂以为 诚不能教其子其罪轻维和劾大臣其罪 重 帝曰是欲钳人之口也岂非有朋党耶乃复令廷 臣覆议会黎嗣延祀公维袄谋反事发北 城臣查拟狱成送京复命刑部鞫问维袄 乃言诠致书教之反刑部以闻廷臣请皆 逮治十六年夏命捕诚及众子拘之侍中 军舍廷臣会鞫诚于武公署问诚反乎日 无问预知乎日无对狱而出怒色勃勃归 军舍语侍中统制黄公理日狱成矣君使 臣以死臣不死非忠也就寝良久仰药而 死年六十已而军吏得诚陈情遗表黄公 理以进表有云朝锻夕炼织成臣父子极 恶叩诉无由有死而已 帝持表哭之恸谕之日诚自少从朕艰难有大勋 劳今一旦至此朕不能保全是朕德薄也顾谓 范登兴日诚死葬以何礼对曰以庶人 帝默然命中军该队一人兵三十人治其丧赐钱 五百缗给还冠服加赐宋锦三枝布帛各 十疋众子在禁者悉释之诚有文武才略 临阵用兵谋而后战故鲜有败中兴之初 厥功伟矣及北河既定独当重阃之寄不 动声色盗贼以宁庙堂筹画条陈事宜次 第皆底于行可谓有经国之远猷惟自恃 功高幸幸自用卒以取败诠案成坐诛迨 明命元年 帝以诚与武桢陈宥等皆罪人不可玷律书命除 其名十四年逆儴煽乱据藩安城诚子诚 从伪管五匡卫诏捕伪属诚子谌䚾谆濙 䜣等皆坐诛嗣德元年东阁大学士武春 谨上封事请追录其功语见黎文悦传寻 以孙遂为诸军该队又召雪诚前罪以为 有功者劝嗣德二十一年准追复望阁功 臣掌中军平西大将军郡公列祀中兴功 臣庙 大南正编列传初集卷之二十一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