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四十三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
卷之四十四 翼宗英皇帝寔录
卷四十五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卷之四十四 翼宗英皇帝寔录 辛未嗣德二十四年 清同治 十年 春正月 帝以向来遇有庆节官员蒙得降留者常准量予开 复馀革留者须俟大庆之年平日未免枵腹 从事又私罪未至离调其情亦轻而向来常 年恩典凡降留原私罪者不在开列亦非所 以示体悉是年元旦准官员经得革留公罪 者改降四级私罪者改降五级仍准嗣遇万 寿元旦等节不论公私罪凡革降留者均得 预在恩典就中开复私罪逊公罪一等以示 有别 命京外文武上司各察其属 府县州何系吏民 信爱兵粮无缺问 刑清楚管率何系捕务有功技艺谙娴射法 精熟均系年力彊壮差派敏干在职二年以 上者各听折奏量予陞擢罢软 老疾不堪者亦即摘请勒休 广平饥省臣请支米粜赈及收买材木炤价代 给并令富豪粜贷与收养许之仍命清化又 安摘米二万方载交以资赈给并饬商船买 米就兑 统督黄佐炎奏邓志雄归顺察属真心请许职 衔 从八品 百戸 并给散丁公本银两 散丁一千两 公本四千两 插居九所 银山野市那宥凭扣福山白 通通化外铺与洞喜夹界 随便 生理许之 帝幸谦宫召文武诸印官八侍赐食与茶菓笔纸又 命应制因赋诗一章示以文武两班欲尽读 书人之意 准统制权掌右军坚勇男黎仕统制权掌后军 阮艳水师提督阮至均陞署都统掌卫权掌 龙武营阮盛陞署统制卫尉权掌虎威营阮 纪权掌羽林左翊阮青律均陞授掌卫仍权 掌 定给解运军饷例 权管月给钱四缗率队总里 月给钱三缗五陌乡兵月给 钱三缗米各一方民夫自北解谅每站给钱 四陌三十文米二碗自谅解洛每站钱五陌 四十五文无米派解三月 免身税十之五六月尽免 准武显殿大学士充机密院大臣京畿海防使 兼管吏部智勇将壮烈伯革留阮知方加太 子太保衔兵部尚书陈践诚陞署协办大学 士安静总督充谅平宁太统督军务大臣黄 佐炎加协办天学士衔平富署督申文燮寔 授署戸部右参知范富庶署刑部右参知黎 峻署礼部右参知裴式坚各寔授再陞署该 三部尚书礼部左侍郞黎伯慎吏部右侍郞 黎亮拔各开复该二部左参知工部右侍郞 充敏妥船管督黄峻绩陞授右参知工部左 侍郞充顺捷船管督阮文邃陞署右参知均 仍充管督工部左侍郞范懿陞署该部左参 知戸部右侍郞权管都察院阮辉济陞署该 院左副都御史侍郞权护清化总督尊室竧 陞署巡抚护理布政护理兴安巡抚尊室亶 陞署 谅山次臣疏言日下弁兵厚集军饷正紧须得 米一万方可期进复高城乃命北谅省臣董 运续解以及济事 葛要澳海匪船 十八 二十 马匪 馀艘 扰掠洋外商船清两 广总督咨祈会剿 葛婆洋与清 国疆界毗连 帝曰我国与清国敦谊凡事有应会办我不可辞乃 命工部右参知阮文邃水师掌卫阮有乐乘 顺捷火船迅往又安清化南定海阳广安等 省随次拣取战船巡船并管率弁兵大炮合 清船商剿广平以北各于隐泊处截捕毋使 窜逸已而清兵船与我官民船府县捕弁总 里出力会剿檎斩多数江洋均帖赏赐有差 清又南定兵船火船撤回至如逸匪交海安 省臣严饬㮴拏潭河 属广 安 流民田子 清 民 令抚 诱之使案堵如故 释广治军流囚徒 四十 三犯 束为迁善七队给以牛 耕田器垦田于成化县 广安省臣奏辖下有事分派多岐万宁先安横 蒲尧封所欠率数若紧饬充塡非惟民情转 形桔椐而唱率防备恐有单疏请俟捕务稍 舒桉数塡续俾各专心防备以杜蔓逸许之 释海安军流囚 二十 一犯 交谅次效赎 此次情愿释 效经省察彊 壮堪 派 二月己已 郊命 皇长子欇祭又幸谦宫致敬登楼瞻拜 是夜四更末 已起勉具冠 袍望 拜 谓阁臣曰南郊大祀朕初亲祀至十二年命尊室常 摄祭一次后朕亲祀嗣命欇祭宜究节次覆闻 覆 叙 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等年均亲诣此次 钦命摄献十三年寿春公绵定协办大学士 潘清简十四年宁顺公绵宜吏部尚书尊室 常十五年富平公绵奥原兵部尚书林维浃 十六年宁顺公绵宜兵部尚书陈践诚十七 年从善公绵审中军都统段寿自十八年至 二十三年并本年钦命摄祭十八年协办大 学士潘清简十九年中军都统段寿二十年 协办大学士陈践诚二十一年协办大学士 武仲平二十二年刑部尚书阮文丰二十三 皇长子 年并本年 复令究嗣来摄祭赏格片列仍准 定嗣有钦命摄祭均炤此赏格具奏遵办 恭 代 之皇子赏飞龙金钱大小各一枚纪录三次 预事员人赏银钱一二三四枚或纪录一二 次下至吏兵工匠歌生乐生宰夫膳 夫附办兵丁各分别赏给钱缗有差 刘永福黄英交攻兴化省臣以闻且言探闻英 为永福所杀请赏永福品衔 帝曰前言永福力不足制英兹英为永福所杀不知 果否或探报失寔或永福托此为辞一以邀厚赏 一以遂他所求尚未可知黄佐炎请权为两抚先 赏金银示他以信俾乐为用俟高太事平另 拟已而宣光次臣探报黄英只被炮伤现方 医治永福党追抵安平已回龙鲁 帝曰果不出统督所料可谓长虑却顾朕亦幸之边 臣轻信探报筹办如此几至误事各严责之 股匪掠广安先安州试差该总阮文慈率民勇 乘夜袭攻那匪败散捷报 帝曰阮文慈身为试差该总乃能亲率手下奋勇向 前杀退匪党最为出色赏寔授该总再加赏功银 牌一面兵勇普赏钱三百缗已而匪党复来督兵 阮文绪协管潘文美等又夜袭破之赏军功 纪录各二次富寿银钱天中小各一枚护督 黎有常调度得宜赏加纪录二次捕弁兵勇 各炤例赏给 股匪自广安林分蔓过海阳搀扰东潮县副领 兵官黄进战死加赠掌卫衔给恤住次捕弁 与府县各坐降 苏党劳允才 即劳 二 曾亚治等前月才受抚即率 党别往诸辖肆行扰掠 劳扰谅北 曾扰海安 次臣以责 国汉国汉言力不能制 帝曰招抚给费亦已甚巨而今尚如此显然以财赎 得一谅城以便使事耳馀何所益国帑民生付之 不问该次臣所办甚不可解即严责佐炎等要力 办务得早清至是复有浪匪自清地新来与 苏邓之散伙合处处蚊聚北谅驿路不通大 原海安诸地方边报日至 帝切责佐炎曰抚令之行经饬详察真心者方听所 以杀匪党而图诸逆命者以敏边功初非一于抚 也乃不能审察情伪苟图了事今日此党横肆则 曰另委诱回他日彼党蔓椋则曰现饬戢退老师 縻饷予敌以暇致兹事繁莫之能遏况事关边情 而所奏又隐略不明言之愈增怪恨乃降佐炎三 级辉玘二级均留令紧办早清饷路为要然 后将诸匪取次扑灭方为不负所委佐炎又 言劳允才如肯受抚请插于陆岸诸闲地 帝曰陆岸是中州地面为北谅海安之冲昨者曾亚 治由此啸聚而蔓及海安前事可鉴以此为插地 无乃引他八腹乎不许 黄佐炎请移书清国广西巡抚祈派兵六七营 会剿蔓匪 帝曰明言乞兵多来不免更增民苦应炤现情明白 切报俾之妥料而已乃命廷臣修书咨之 三月南定外朗社民请建前安西谋略将协办大 学士尹蕴祠省臣以闻许之 该民感慕名宦 自愿建祠祀之 故听从 民愿 旌赏又安广义百岁寿民 又安阮粲广 义杜文财 以礼部左参知黎伯慎改调戸部左参知 海阳布政使潘名奏言属辖青林至东潮等县 土民勇敢多有善射山溪里路又所谙熟请 尽行招集束成队什再豪目总里并年前首 丁乞纠手下情愿从征均给口粮以资差派 辰名在东潮 驻次防剿 帝允其奏 令炤土兵例头目每月给二缗手 勇一缗五陌米各一方事平即止 御阅水步阵法 在金龙江白虎桥等所 先演水阵后演步阵 股匪 一千三 百馀 分支搀扰海阳南策地方提督邓 惟午按察阮造率兵勇 一千七 十馀 兜战克之赏 惟午四美金钱一枚阮造三寿金钱一枚再 赏加军功各一级兵勇赏钱六百缗护督黎 有常领兵阮得名各赏加一级 股匪据踪市寨坦二屯 属山 西 凭险死守总督陈 评赞理陈善政率捕弁兵勇分道攻破之陞 擢有差 评原署抚准寔授仍权护善政 原鸿胪少卿准陞鸿胪寺卿 准北宁宁平兴安海阳诸匠局身税分成蠲免 帝以北圻军需颇广又有清兵会办供亿不赀令清 乂宁平河内南定兴安海阳北宁山西兴化 省臣加心熟筹有何方略劝导就近取给以 舒解运者各听折奏由部阅拟行之 辰盛暑炎热驰驿繁劳 帝轸之赏京以北站夫钱米各有差 初降匪陷谅城北宁逸犯名籍 伪称大 元帅 复起伙 从至四千馀人 其党有名专名苔名 染名跖等为最黠 肆扰东 岸金英多福等辖次派黄有财 原副 武学 战于馆 省 属东 岸 阵亡统督黄佐炎委令阮文祥率兵 二千 馀人 进剿北宁布政使范慎遹率手勇协剿 战于仙药社 属金 英 匪党溃散匪渠望风兔脱 捷闻黄佐炎赏军功二级阮文祥开复光禄 寺卿范慎遹赏军功一级至是诸府县扼截 探拏获匪目杜文道阮文献等十一犯皆诛 之 此次有财 嚩谱 以率勇向前奋身赴贼 雷 特赠侍讲学士倍恤炤荫以劝寔心 清国广西来文言冯提督奉谕率兵十六营会 我兵堵剿边匪已择期出关又问年前苏抚 所咨善后事宜久未见覆廷臣言蔓匪现往 多处统督臣所叙俟剿俟抚事势未能印定 兹清兵之来至十六营之多抬运甚属劳费 拟应遵依前书祈派出太平府员带将弁二 三员兵勇二三千速来会剿抬运由他自办 何日驿通运接另即赔还冯师道兵请仍于 龙州凭祥住扎俟有大会痛剿另覆以合事 机 帝善之命速复文 略叙曩因匪逆窜八高平谅山边 地滋事钦蒙大国准派冯提督董 戎助剿该匪虽已殒毙而该党苏国汉邓挽 黄英刘永福曾亚治等或叛或逸尚繁有徒 自冯提督移节八关该等袭取高平谅山省 城本国派兵剿截未能收复嗣而苏邓二匪 投首乞纳还炮械城池本国权宜招抚量行 遣插惟此党处置未了他党越境濳来日滋 月蔓将无上期经奉国书呈祈派出得力官 员或委太平府正堂徐带将勇干将弁二三 员精兵二三千上下紧来会同诸次省臣凝 办或不得已必须震之以威则有贵派将勇 会动庶得早舒边民之苦这书想未抵到兹 椄冯提督所统天兵巳临境上诚仰见大国 轸念藩封而天人曲为炤顾无所不用其至 惟本国边地久为匪徒躁兰高谅民夫经被 凋散在处拨夫输饷为势寔难况牧马省城 苏四现当真心乞抚而复草歧禽狝之想亦 天朝定所不忍兹祈大兵且于上国龙州凭 祥等痴住扎遥为调度傥该黾畏慑归顺仍 由太平府正堂筹拟遣插或敢狃旧违抗另 由冯提督紧行痛剿至如善后章程经已录 交沿边各 省遵办矣 又令黄佐炎紧饬各次省臣何系 我能独办者即行早办何系俟清官接抵亦 必会办务合事机谅山就抚首民亦饬会清 国太平府官确查分别插遣 獴匪搀扰奠边府 属兴 化 省臣陈廷肃饬府县兵 勇按辖堵御逐之出境 帝以是府地势孤悬谕令区处使之永永畏服 领高平按察使邓惟贞与差员韦三 冯帅 差员 收复 高城辰阮璠 高平 新藩 阮文慎 旧 藩 住兵鄱阳惟贞 率资班兵与韦三密谋袭攻高城三委人装 作役夫八城塡塞大炮火门乘夜围攻惟贞 与副领兵官张文班管募梁俊秀㨍办陈光 仲等率兵接到匪党濳开后门走脱遂复高 城即以朱旗奏捷 帝曰高城失守节经严责迄无成功不谓新领臬臣 邓惟贞以一微员当此贼在城中死守而提此数 队偏师直捣巢穴乃能收复谓非调遣得宜而何 乃赏惟贞陞授按察领布政使同知府充㨍 办陈光仲陞授侍读领按察使副领兵革留 张文班补授领兵官领该省副提督俊秀领 副领兵官韦三赏银一千两在行兵勇普赏 银一千两仍令惟贞光仲文班俊秀等仍于 省城住办一切擒防绥抚事宜一面妥办一 面咨商洛屯住员并咨由谅山护抚及统督 大臣知炤阮文慎阮璠及领兵官王致等各 转回洛屯重住以为高平声应而便咨商运 给 南定营田使尹奎请设立营衙于钱海 县 名 副营 田使杜发请暂设办衙于坚牢 社 名 以便炤顾 再承办诸人系是门徒请权给文凭服事俟 后得力量与奖赏许之 帝谓戸臣曰日下虽军需不可缺而民情苦切尤属 可轸其山西谅山北宁兴化太原宣光海阳广安 等辖耗民未塡并山兴太原海安去冬未征均听 权缓徐办其催征人等各免科拟 钦差潘廷评公回陛见 帝问有何见闻对曰北宁北丽站现有苏党劳二分 扰金英东岸土匪名专名籍节有櫌掠自翁 益兼来稍有敛息谅山臬臣阮茂建曾谓苏 党旗头劳二最为桀黠边患恐无了期前翁 益兼曾与臣言非战则该等无所震慑抚亦 难固且益兼前与武仲平争办 专执 主剿 嗣统督 黄佐炎来又有指斥兹责以同心恐难共济 若专交益兼与省臣合剿想亦取次清夷解 运之民多以瘴深路远为虑河内之兵 五 千 病 者过半竆苦疮疥不成人样南定宁平民犹 稍可北宁山西凋敝已甚山次近闻一二胜 仗现势稍舒惟威袄等匪或谓在民擅作威 福民甚畏之臣恐党伙日繁日后复难制驭 帝问河内督臣阮文丰何如对曰该员年力就衰近 樱眩晕河内紧重而该大臣如此老病迟之 又恐不堪 帝谕廷臣曰朕闻之甚忧难人难事必同心共济方 可周到乃以廷评陞署兵部右参知 原左侍郎 充钦差 准嗣凡死事家之子蒙免兵徭何系膂壮而年 已长成情愿效用者由该各省臣记名遇有 巡城队长府县衙隶目之缺察请塡补 统督黄佐炎前蒙加协办大学士衔因上疏言 先父黄灿遭际盛明节蒙收用至定安总督 卒蒙赠协办大学士衔臣才略不及臣父况 出身资荫又与同衔古人三赐不及车马恐 并于其亲也请追回恩命俾得安心从事 帝曰建官惟贤赏延于世惟其公而已何嫌之有古 者周亚夫张安世李德裕亦移孝作忠尽心国事 使国有能臣即家有孝子益以光大门闾如其亲 尚存亦应为之喜有何可避而务作让名俾亏公 义尔其勉之朕日望之不烦言也 刑部尚书革留权领河宁总督阮文丰请休致 帝谕曰方今边事未完重阃须有耆臣以资镇静不 许寻以老病 年届七 十又病 许之 夏四月朔庚甲夏 飨比年以来 帝以湿郁诸证 庙殿诸礼皆命皇亲摄祭至是摄祭礼成 帝亲诣 四庙恭瞻仍命守护人等恭捡祀器俾得整肃赏妃 嫔至宫婢及典护人等各一月俸饷钱 谅平抚臣梁归正奏言谅省军需民食 米 贵 两紧 北省饷路未通兵部臣请令北藩范慎适紧 往前途督解并咨驻次翁益兼阮文祥剿清 北丽和乐股匪护解钱银粮米交谅桄屯直 抵谅城以舒燃眉之急 帝日当边与守土者自思力行何忍坐视国计民生 至此 帝奉 慈驾幸顺安汛及翠云行宫伸夏清阅海防五日回 銮 京师雨是夏旱命京尹朱廷计祷之即日大雨 帝制喜雨诗赐之 赐统督军务大臣黄佐炎诗一章并寄示葩道 台徐太守同尽力以奠疆陲 葩廷杰清进士 商办军务徐延 勖清太平 府知府 命举皇子辅导辰恭值 长清陵忌日 皇长子八朝著红袴罚六月俸月前谕准晋封为春 长公亦令缓之教导以下降留降调有差乃 命遴设皇子师保一专充教导二 谕曰朕自养膺禛为皇子所以教养训诲无不备至 又为遴择大臣往来教导设讲习长史司务等俾 之譛磨砥砺以底于成乃趋朝服饰间有欠谨平 日导善遏非之谓何交文班廷臣会同公举务称 朕慎重辅导至意 嗣举阮知方又举阮文丰充师 保皆以老病辞特准尚书范富 庶直学士阮政充 教导 羱设往来教 者停之 以署礼部尚书裴式坚调署河宁总督 原督阮 文丰致 事 戸部左参知黎伯慎陞署礼部尚书兵部 侍郞黄文选陞署戸部左参知 覆试命署礼部尚书黎伯慎署兵部参知潘廷 评充读卷戸部侍郞阮箖侍读学士参办阁 务陈希曾充阅卷赐阮劝等三人进士同进 士出身有差又取副榜五人 进土阮劝形同 进士阮堪阮春 温副榜陈庆洊阮椿 阮德黎允迓陈曰寿 会试场官以失于阅秤 得罚 王考吏部参知黎亮拔副主考兵部侍 郎黄文选知贡举侍读学士范贵德取 中格十名经廷臣覆阅 增取三名均准八庭试 仍 谕曰今科会试场官取中格十名 阮劝阮春温阮堪 陈庆洊阮德黎允 迓严春芳梁春烜 阮光辉黄文伟 朕览中卷视与落卷亦无胜逊 经交廷覆阅增取三名 阮椿陈曰 寿吴玉瑱 兹覆试阮椿陈 曰寿反预副榜严春芳梁春烜阮光辉黄文伟咸 在黜退亦以学臣平日讲习士子德行政事不问 也自今京外诸学臣与士子等以寔行为先词藻 为末凡农田赋役礼乐兵刑以至古来治乱之迹 辰政施棤之宜无不备讲其为文章亦须正雅深 醇场官临辰点阅加心秤量勿拘于衡尺以致遗 才勿过于泛滥以致窃吹既乃准定会试覆阅例 向例会试原无覆阅兹始定场官阅秤事清 递将四场中格与三场并中者由礼部会同 内阁都察院覆阅于左待漏院廷臣再阅如 有文理应取者声叙转交场官遵办揭榜 山兴宣护督陈评辰丁父艰服未阕酣饮歌乐 其子陈训以募勇从山次亦骄横河内抚臣 陈廷肃因折奏边务及之 帝以评干练方委用准记过一次仍严谕谴之令宜 痛改前罪思图后善陈训准改交北次随派 谓是亦矜全之也 命诸辖关汛盘拏清商伪钱 辰奸商铸造伪钱 替我铜钱民多误 取故令拏之其辖民 误取者首纳销化 以署刑部尚书黎峻充钦差视师临行 谕之曰审察贼势兵情合与黄佐炎悉心筹拟严督 将弁剿办不力者纠参以严军律 以宣次参赞阮廷诗充谅平宁太参赞 署后军都统革留阮艳卒追予寔授以右军都 统黎仕兼掌后军 山西首丁丁文辛杨声威从官兵剿捕屡立战 功督臣陈评疏请免其前罪许之辛又赏授 正九品百户 股匪据谅桄屯事闻 帝曰高谅夫饷北次是资桄屯失守则驿路阻梗参 赞阮辉玘抚臣梁归正各降四级留赞理翁益兼 阮文祥与统督黄佐炎各降二级留既而谅山复 以运路未通军需又紧八奏 帝怒准皆革留复谕曰清国知内地顽民扰我本国 严谕清兵复来会剿恐清官虚应则我边事终无 了期拟作国书劝激俾他速会庶得早完尔佐炎 等设立何法速达以及事机而赎前罪 黄英与黄文英黄定邦由兴宣乞抚英与文英 词恭顺定邦词犹有梗省臣以闻 帝令且依他言妥办使他畏信至如定邦梗词宜责 黄英使之转饬诚以感之顽亦可化俟他有 无敛戢如何另奏办省臣遵旨听之然该等 虽受抚而党伙辰出宣兴抄掠次省不能禁 也 降匪苏国汉在那扬 属谅 山 俟插闻清兵己抵龙 州即烧其居坞率党往安州曾亚治亦同就 啸聚令次臣严防俟清官抵会处置之 赐统督黄佐炎视师黎峻御衣因制诗示之 前 经 赐诸道将士衣 服今特赐之 五月旌赏广平孝女 黎氏午父文早遇虎害氏甫 十五岁能拒打暴虎救得其 父生还炤 从平项 南定营田使尹奎奏瑞英县上自秋菊下至鲁 场各社浮土荒闲请交募兵垦治至如草菅 项饬民著簿受税许之 令乂安造巡船十艘 工竣通计支钱凡一万三 千六百缗零支米凡四百 五十 方零 初定宫人宫娥侍女山坟规式明命十九年妃 嫔以至才人未八阶体制经奉准定自宫人 以下未有议及至是始定宫人至侍女山坟 规式 宫人墙城身高三尺厚一尺二寸长二 丈八尺横径二丈二尺前面门扉内屏 风之前竖石牌一刻宫人某氏之墓周围界 禁各六丈支砌砖千片山石一堆八分蚌灰 五千斤粗密百斤草纸六百张门扉二幅白 石五片民夫五十名工钱一百五十缗米四 十方宫娥墙城身高二尺八寸厚一尺一寸 长二丈五尺横径二丈前面门扉内屏风之 前竖石牌一刻宫娥某氏之墓周围界禁各 五丈支砌砖千片山石一堆六分蚌灰四千 斤粗密九十斤草纸五百张门扉二幅臼石 五片民夫四十名工钱一百二十缗米三十 二方侍女墙城身高二尺五寸厚一尺长二 丈二尺横径一丈八尺前面门扉内屏风之 前竖石牌一刻侍女某氏之墓周围界禁各 四丈支砌砖千片山石一堆四分蚌灰三千 斤粗密八十斤草纸四百张门扉二幅白石 五片民夫三十名工钱九十缗米二十四方 其界禁周围均于夹界处砌筑砖柱高一尺 为志傥遇民居深田溪渠不及原定丈数者 据接畔处砌筑不拘足例如有辟八人民田 土除准税例限内遇有旧坟均免迁改 令内务府摘银二万两解交河内备给军需 清冯提督葩道台驻节龙州 椄 界 委将弁出关谅 山次臣以闻 帝命赍国书并物项赠慰 沈琦纱桂 金银钱 谕曰冯帅将兵来匪徒不免闻声散逸在我防截诚 不可疏尔统督并北谅海安太宣兴山诸省次臣 等即当随机枙要防截先邀一二营直八中州又 一二营直抵谅洛屯两下夹攻俾该匪首尾不能 相顾傥未能一打成扲亦不能蔓八腹地是为要 著其善图之既而黄佐炎黎峻上疏请设土官拣 兵旅拔遗才 帝曰事有先后缓急善谋事者莫不先其所急而后 其所缓况用兵乎日下边情吃紧尔等不此是图 而摭拾迂缓事件陈奏是何心也兹清国营弁已 订柢会尔等亟商督我兵合与他兵剿办要无遗 患若徒思迂缓之事而甘于迟误无状以致取辱 邻邦贻忧君国则尔等自取罪戻朕言不再又以 军需紧乏令省次臣所募手勇量行留放以省虚 费 清兵进至谅山桄榔屯股匪惊散饷路遂通乃 令北省多橃民夫紧解粮饷由谅山充给以 及进剿复密 谕诸将曰股匪狼子野心不独苏匪已逸海阳邓建 新窜遁已也他如劳允才黄英刘永福或向清兵 乞效或向我乞抚终亦生事尔等熟察何者应剿 必务净尽何者应抚要有条绪折奏候裁仍商与 清官并力妥办务得恶荄永绝边境永宁是朕厚 望也 武覆试命署右军都统黎仕署兵部参知潘廷 评充监试取武副榜五名 此科会试现无有 中格项堪置甲第 者但取武副榜阮玮陈辉 黄有平潘文敏陈文质 调武范启为刑部左侍郞兼充史馆纂修去腊 邓挽 即邓 志雄 等归降启返回 此次邓志雄等将 象炮各项回纳领 太藩范芝香前往买市 宣慰启乃与芝香转回 交统督黄佐炎究明 原委并自来该员在匪中办说降匪事状以 闻至是佐炎具覆仍请比炤被掳返回之原 提督阮有伸 原住青乌 屯失事 问降四级留兵部臣 覆阅言启前领太藩随军督饷此次白通屯 被围买市大屯无兵来援而衢屯已毁 文美 令撤 衢屯移守 通化府屯 致州屯兵少弗敌及府屯失守匪 势鸱张奉准该员从权办说要他归降至兹 邓梚等果能杸诚奉将州府并炮械象匹纳 还则该员所行本无暗昧的情请行量减 帝乃准加恩降三级留撤回调补兼充此职俾尽情 法亦得谙练干理既而科道臣阮文选等执 奏 其略言该员被掳既不能以一死报却在 匪中行有辋盖受匪馈养所谓亲往野市 招安邓挽者亦不过假此以文其过如果能 善办使匪投诚又何待给银五千六百馀两 此次次臣黄佐 始能遣插 炎并省臣范芝 香处置郸匪前后赏款并 请收回侍郞纂修 给散遣公五本、银成此数 成命交廷严议以为浼匪者戒 帝谓廷臣曰武范启果屈身谄脱而无一毫可补公 事则惟有法耳虽才何惜若行权而能为公有寔 状无他心应分别明白要当至如科道弹章有于 思于思弃甲复来及羊质虎皮鬖鬖何益等语与 启胡须作衬寔甚不合章奏之体准传旨申饬嗣 不得妄笔凡士习行文有此类者皆黜之廷臣寻 覆究无浼匪的情 帝复令阅详究对 辰启已遵准 来京听候 要得允正无复后言 启寻病卒 帝闻而惜之曰前后拟叙未甚白究之有别非出征 非浼匪后尚有寔状非如他例科道言有过兹不 幸已故未能往效以明著母须再究降为侍读学 士仍纂修炤品给恤又已旧加一百缗示轸 后三 十一 年有追 悼诗 清提督冯子材调参将林曰贵管带营兵驰往 安博住剿命北省臣拨民给饷以合国体 户部臣请仿清国建四祠立碑劝捐助军 大略 言清 国求福指南书商拟救荒凡遇饥处茍有好 义捐赀者即建义士祠血食千秋以酬行义 之报又建一碑坊于祠首上书敕封义士旌 表之而旌表之中又别其等杀立达义祠于 京师以祀天下义士立高义祠于省城以祀 一省义士立大义祠于府城以祀一府义士 县城则立好义祠以祀一县义士乡中则立 仗义祠以祀一乡义士皆以所捐多少定左 右上下位如所捐数十不能过百则止祀于 乡之仗义祠此外所捐或百或千或万或万 万之不一则万数而上者祀于中堂而千百 者在下两旁又升其中之千者上于府之大 义祠升其中之万者上千省之高义祠升其 中之数万者上于京之达义祠以祀之捐不 过百不得八好义祠不至千不得八大义祠 不至万不得天高义祠不至数万不得八达 义祠而京师则备立五祠省则立高义 祠府则立大义三祠县则好义仗义二祠以 居城之人救居城之饥量力而捐虽有十百 千万之不一亦皆有祠以祀之由仗而好而 大而高而达于天下焉夫以出财而救荒人 犹乐为况输财以助军其义更优岂不乐为 哉今当此财绌举赢所应从中酌定嗣凡或 捐银并粟米值成钱自八百缗赏从九品一 千六百缗赏正九品二千四百缗赏从八品 三千二百缗赏正八品四千缗赏从七品四 千八百缗赏正七品五千六百缗赏从六品 六千四百缗赏正六品七千二百缗赏从五 品八千缗赏正五品八千八百缗赏从四品 九千六百缗赏正四品一万一千六百缗赏 从三品一万三千六百缗赏正三品一万五 千六百缗赏从二品一万七千六百缗赏正 二品仍先给敕文各一道匾额各一面 丙刻 乐捐 牡冠服各炤秩私办又从四品以至二品员 子各一名至如建立祠宇请参炤清人所拟 酌立四祠各总建为仗义祠各县建为好义 祠省道建为高义祠京师建为达义祠其仗 义祠又建一石碑于祠首凡梋主姓名皆勒 于石仍以捐数多少定位尊卑高下如捐至 二三品升于正中闲之上四五品又下之六 七品升于左一闲八九品升于右一间就中 捐数自从七品至二品升好义祠捐数自从 五品至二品升于高义祠捐数自三品至二 品又升于达义祠仍各建石碑登记姓名俟 没后详究应列何祠书牌位以祀之递年春 秋各赐一祭何系二三品则自仗而好而高 而达四祠四五品则自仗而好而高三祠六 七品则自仗而好二祠八九品正仗义一祠 使该有血食之荣为后来者劝至如为祖父 母及父母已故捐祀亦炤此行之再从前捐 赏从九品至正四品未蒙预祀者如欲捐八 祀碑量减十成之四休养官员寡妇愿炤捐 衔预祀量减十成之六夫如是旷格 均霑赏给有别而人心知所竞劝矣 下廷议 乃准定乐捐建祠列祀例 通国辖民捐钱八 百缗以上至一万 七千六百缗其士麻赏从九品至正二品义 士义妇赏从九品至正二品义妇先给敕文 各一道匾额各一面姓名皆勒石碑总建仗 义祠县建好义祠省道建高义祠京师建达 义祠捐从九品至正二均于总仗义祠同祀 之就中捐从七至正二又升于好义祠捐从 五至正二又升于高义祠自从三至正二 又升于达义祠春季各赐祭馀依原议 兴 化省臣陈廷肃请将乐捐义士义妇姓名及 钱数赏衔等第镌刻石碑于省道城外建碑 亭竖之仍饬该义捐原贯炤该身后自办木 牌其义士听于该社神祠义妇于该社佛寺 左右从祀廷议以为神祠佛寺系是一乡一 邑崇奉之所北俗有捐钱粟为忌曰香火者 其数只三百缗然同社共利故民顺之若捐 钱则输官而列祀则责乎该社祠寺想非人 情之所愿况社民佛寺有无不齐而一槩行 之亦有不著处惟后神后佛北圻之俗闲亦 有之该员既以为言其河静以北凡捐纳蒙 赏职衔没后愿从祀该社神祠佛寺而社民 愿者亦听至如义士义妇捐足十五人以上 方建总祠 仗 义 不及此数附列于县祠 好 义 左右 两旁总祠应停建立以省烦费从之 平顺省臣阮威陈典尊室撰等疏言天下有道 守在四夷边省侬土生于其地素习枪射黎 前迄本朝嘉隆均蒙世袭自逆云煽变之后 改设流官间有不肖官吏因事滋扰以致土 民离心一有外来暗诱为盗赍粮兹请谕诸 边省土豪如能自出资粮亲率州民从官兵 剿匪者即补为知州听其世袭则土目闻之 兴起随在纠结到此剿办机宜自有军次大 臣调度 帝令机密院阅拟录交边省酌办 北圻 河内山西北 宁兴安南定 堤溃命科道阮惟志等分往 调剂 掌印阮惟志往定安陈让往 山西御史黄杜练往河北 帝制七情箴仍令印给皇亲皇子及内外文印官人 各一本 谕曰是箴也不独切于君身凡人之修身寡过思过 半矣宜各朝夕诵读践履躬行 罢尊学讲堂 谕曰古明王以义睦族理亲存爱必使之勤学问敦 术业教喻而行成非徒隆之以爵赡之以禄也朕 仰体 先泽一念敦亲有加无己前者特准设讲堂遴掌教 使之教习诸公子公孙深期砥砺成材麟振继美 不谓多方教育一无所成昨据掌教臣折叙则各 该公子孙率多托以冲龄弱禀一曝十寒有讲习 之名无进益之寔纵使彊之就学终亦虚应其尊 学讲堂准其停设掌教邓文乔准改充史馆纂修 因念教导之益得之师友不若得之家庭为较切 昔以藩系尊谱中人佐国服官忠能不少今公族 英年禀质多有颕悟殊常而纯德淑行如古之所 谓穆穆皇皇者何其无闻也意者父兄溺爱平居 教养无素以致然欤先正曰爱之能勿劳乎又曰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盖爱而不教则宠禄 之过适以贻殃耳昔汉东平以善处家而其众子 皆习于礼宋濮王知大尊正尊子有好学勉进之 以善若不率教则劝戒之而尊室赖以多贤我思 古人寔获我心今诸亲公自思平日所以教子者 何何其因循深负一至于此岂以金支宝胄而甘 自让寒门邪殊非朕所乐闻也其原充讲堂之诸 公子孙著准撤回府第由翊善员讲习俾讲肄之 馀得以近服庭训听各该亲公亲自教之无父兄 在者各由尊人府公卿以辰教戒要如何使之迁 善远恶成材进德俟有进益何系情愿八监或应 试者另遵议办用彰银派多贤之盛称朕意焉若 经此番戒饬三五年后仍然不进或尚有放荡败 检之人一经发觉其讲肄无状之翊善等员与不 能训戒之尊人府公卿等各交议处不贷其凛之 改定俸饷修单例 向来硕俸饷各司衙卫奇队 多有别领以致单凭繁冗稽 究难周嗣凡一司一衙一卫奇一队除别派 遥远者听得别单领外馀分派城内辖内并 与现在人等每到领期合为一单单内注明 各项人数干内领俸饷钱米各干月后增减 月前之数亦于单 内注明以便核办 帝谓承天府臣阮亨等曰江滨培土尚有可耕之地 宜加心劝相令民垦治傥资本不给听领公钱俾 有成效以贻万世之利 兵部右侍郞充靖蛮剿抚使阮缙卒 帝以缙自领使经十年来蛮土就安赠兵部右参知 赐祭给其母月钱米各三缗方没后加给钱 五十缗录其诸子以杜第 原办理 户部 充靖蛮剿 抚使 命京外文武印官察举贤能凡八条 帝以科途之设以文取士而行寔不可考恐有遗才 乃准文武印官察举凡有孝廉公正德行纯 淑可镇雅俗才智弘深见识卓迈可干大事 长于治民绥抚得道可作保障长于治兵攻 守必效可为将帅善于辞令能服远人可充 奉使善于理财振整户政可充部长学问淹 博文词古雅可备顾问以至工巧技能堪造 器物医卜星历堪充职业以备有用者各细 心详察 以闻 是夏承天及南北十一省道田禾丰收 兴安宣 光兴化 河内北宁庆和富安 南定太原广义平定 馀有灾复者其租税各 炤项蠲减有差承天有带征者又听减价折 纳广治亦分成缓至冬 侍郞参办阁务陈希曾以未有察举 去冬谕举 才德出色 认咎并陈奏事宜 疏曰臣自少不出垣墙交 游寡狭当世豪杰未见其 人通籍以来知契亦鲜且人有情善而迹非 有意奸而外淑或有其言未必有其行有其 始未必有其终达视所举一生之名节系焉 臣所以再四察访未有以应上求寔臣愚固 之病惟臣窃有思者伯乐而后可以相马卞 和而后可以办玉知人之难亦犹是也今中 外印官未必尽贤则所举亦未必尽贤一登 荐牍薰莸皆其同器即如今次察举或以武 臣而举文员或以医司而举儒吏或以兄举 或以婿举或曰与臣讲话曰与臣问答便以 为才为德随以朝廷名器而可之堪之或所 举几至十人而察词则不过寻常例语求如 明诏所谓才德最出色明指寔状者未闻焉 咋吏部臣奉将票拟太医院臣阮杏遵举片 一进呈钦奉 朱批古者各专业医不举医而泛举不准又近见多 举亲者虽非亲故不能知而果必如祁大夫谢太 傅之心乎姑示免滥恭绎批意谅巳洞烛弊端夫 上以非常求之亦将以非常待之而下之所 应每多轻易如此其负夙夜旁求之意何如 也孟子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书曰其难其 慎惟和惟一古之重于用人也如此今从事 宦途者以二三年升转致或稍迟一为人举 则有以通判而即领郎中有以秀才而请补 州县而年深之举人考满之府县得一升补 几于目穿故奔竞躁进之辈或以旁招之典 为易售之门而恬不知愧外间土夫有以预 在举知为耻者甚可恨也若𬪩赏重罚固国 家劝惩常典然世风日下人伪日滋未必者 他日之刑诛可必者目前之宠利得举之后 或甘于浮沈则虽庸劣无能而觉之有几或 善为逢迎则虽贪冗丧节而发之有几纵有 觉发所罪者不过察举与应举之人耳而朝 廷之德泽斯民之膏血所损已多臣恐贻害 之非细也且人罕全才苟有所长必有所短 故知兵未必知户知礼未必知刑今所举如 云可堪在部办理之职是六部事务皆其所 长想皋夔复生不敢当也举府县则只曰可 堪中州要缺而边缺则罕之及是堪美缺耳 果堪繁剧否乎夫欲用其人必谋其始既谋 其始又虑其终然后举错得宜不至悔之无 及兹请申饬中外凡举印官及最繁剧府县 宜遵体前谕必有才德最出色可堪何衙何 部具出切寔事状可堪繁剧府县则但曰可 堪繁剧不必要分中州边州有何偏短亦明 白指说不得仍前含混与先为趋避地步如 无其人即止又明叙所举之人发出贪冗庸 劣规避等情甘炤其人所得之罪加等议处 等语若敢如前轻妄即从严议不贷如此堤 防庶所见必灼所举必公可以杜觊觎而抑 冘滥若升补需员除才识卓迈临辰候奉简 拔外馀在外之府县教训亦请以三年升转 印官有缺则以现职之郞中掌印领之循资 而进想亦无甚需滞传曰官人国之急也能 官人则国无觎 心伏候裁断 帝曰甚合朕意著吏兵二部详覆施行其已补者亦 应详察免滥 北宁委派拏获匪渠杜专 伪正 提督 阮染 伪副 提督 等诛 之次臣黄佐炎督臣裴俊等各赏加二级捕 弁人等赏品衔银钱有差 六月北边军次情状阅月不报 帝谴之统督黄佐炎钦差黎峻各降三级留仍促速 将筹料八奏 颁给御制训迪十条演义歌 帝念 圣制训迪十条颁行已久而闾阎小民多不识字讲 读之际或有不晓其义者乃用国音译为十 条演义歌经廷僚合辞请行刊印颁布自皇 亲至百官诸社村民各一本仍由部臣酌拟 仪注以辰会讲后以弛爷苏禁令收藏之 首丁杨声威败匪于文富处赏正九品百户权 充管奇已而匪渠黄文英马建兴相率归顺 赏山西省臣陈评加一级 载清化粟二万斛交广平仓贮之以备临辰赈 给 十八马海匪船复扰于海阳广安命省臣黎有 常胡仲珽派兵击走之 匪渠清人崩牙 雄王盎等犯 股匪三千馀袭攻南策驻次副领兵官段玄督 兵阮文诸协管黎光袍等率捕弁力剿退之 赏纪录各一次督剿按察使阮造军功一级 调度护督黎有常纪录二次馀各炤例普赏 毙者恤赠 北宁首丁霍功妥久从征剿屡立战功黄佐炎 请出格拔赏正九品百户充督兵许之 科道臣潘文典疏参统督黄佐炎剿抚无成徒 增糜费阁臣覆奏统督佐炎仗节以来专以 抚为定局浪掷帑银养寇贻患劳二初抚即 叛则文饰其辞谓与苏四别党不知据城者 劳二领银者亦劳二与苏四同之欺蔽孰甚 饷道久阻又不能通迨清兵会剿不闻身督 诸道兵上下夹攻致清兵一来匪得东西窜 逸竆山蹑剿劳师费财何可胜言请交廷臣 究明严议应否责赔以重帑项肃军政再视 师黎峻自来末闻有何施展亦请并议 帝谴阁臣曰章奏曶有体士不可以不学如此奏章 多虚语非古雅其身临阵与否不应责大将要其 成功可也不应刻论且责赔元帅亦成何事体惟 多误办将更增忧又犹文饰隐蔽此何来诸臣通 弊听交拟要正当佐炎峻寻以奏折谬妄 炎折有 延河劫 发寿昌反狱二案引 用胜广亡秦等语 与立言不合 峻折有苟 且偷安等 语 又交议议从重问炎杖一百徒三年 帝特加恩准记过立功以补前过峻降三级留 平定商办海防陈文箅疏参平富护督申文慢 不公不法诸事 或苛扰 或徇私 吏部搁之经月馀至 是文慢片请瞻觐始夹奏科道以为言 帝以其徇隐乃革部长阮知方太保宫衔降为协办 大学士仍领尚书参知黎亮拔降侍读学士 领馆职左侍郞阮箖降员外郞申文㦪听明 白回奏藩臬黎坚范俊亦按款具覆刑部再 请将文㦪解职候究 帝不许命工部尚书阮炳与科道臣抵平定会同按 究既乃 谕阮知方曰卿年高力衰朕已洞悉国事如此安心 否乎对曰昨者申文慢之事臣非敢有一毫隐蔽 但一辰昏瞆致此迟留甘罪 帝曰凡事宜自反卿素性忠廉惟风度不及勤政张 登桂耳 帝谓户部臣日朕忆明命绍治年间常派外洋船三 四艘一年或至二三次非特兑买已也兼以探知 外国情形玆腾辉顺捷敏妥火船三艘足资差派 宜摘一艘辰常派往外国公干详察远情以备临 辰酌应又谓侍臣曰绍治年间奉 圣谕准铸大铜炮以纪武功加保大定功安民和众 诸号仍未及充数朕常思绍述今虽事繁而这关 纪功重事岂可缺邪戸工二部宜究原委或这炮 量大施放颇难有应酌减俾得轻便即预筹图式 工帑拟办以完厥事 嗣火船以次公干至如炮辆 经拟筹铸寻以铜未裕仍俟 准定剿匪文武官员兵勇伤病给养例 嗣凡诸 次文武 官员及兵勇人等被伤或撄病除在次均炤 例给医药调治并武二品文四品印官以上 临辰具奏候奉颁给外馀被伤尚留在次𫍣 养何系重者正副领兵给钱二十缗交㨍办 武督兵十五缗管十缗率八缗弁兵五缗手 勇及四丁效赎四缗轻者正副领兵给钱十 五缗文㨍办武督兵十缗管六缗率五缗弁 兵三缗手勇及囚丁效赎二缗至如经凖回 贯调养何系被伤成笃疾回者武正从三品 给钱五十缗文正从四品属员武正从四品 四十缗文武正从五品三十缗正从六品二 十五缗正从七品二十缗文八九品十五缗 弁兵十缗手勇囚丁八缗何系被重伤回者 武正从三品给钱四十缗文正从四品属员 武正从四品三十五缗文武正从五品二十 五缗正从六品二十缗正从七品十五缗文 八九品十二缗弁兵八缗手勇囚丁六缗何 系病回者武正从三品给钱三十缗文正从 四品属员武正从四品二十五缗文武正从 五品二十缗正从六品十五缗正从七品十 缗在次由次臣回贯由 地方各行详察炤给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卷之四十四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