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四十二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
卷之四十三 翼宗英皇帝寔录
卷四十四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卷之四十三 翼宗英皇帝寔录 庚午嗣德二十三年秋七月畿内旱令府县臣祷 雨未应 帝驾幸观禾见禾或枯心甚焦急回銮半途逢雨霑 渥意诸辖皆然及问府臣府臣言诸辖尚未 得雨遂罚府县臣一年俸令当各自省 旌赏诸辖节妇 海阳阮氏秀优项范氏卯平项 吴氏瓢黎氏闯次项广平阮氏 杨邓氏威邓氏现次项北宁黄氏缘阮氏乙 杨氏亲黎氏通武氏缘阮氏罛阮氏吹阮氏 炎平项南定黎氏森杨氏傥阮氏唱杨氏能 黎氏陶杨氏萦阮氏岁黎氏我阮氏韶阮氏 谦黎氏闲阮 氏文次项 帝深轸死事将士既赠恤饶荫又虑兵戈之后凶气 蒸而为沴令诸次设赈坛立义冢 春秋 致祭 复于 利济白虎二桥之左令官僧诵经拔度 谕曰同一死也死于王事其名不朽古人泽及枯骨 朕虽不及亦未尝一日恝置 谅山降匪苏四复与曾亚治合伙叛邓匪黄匪 皆起 帝以苏曾匪党原自海安北宁纵之且北谅地辖相 界攻此窜彼不有扼要合攻转生难著乃合 谅北为一次以段寿总统北圻军务武仲平 为协统黎伯慎为谅平军次参赞翁益兼为 赞理令海安出定立 社 名 北次出陆岸截诸要 路以防侵轶段寿奏言臣为总统武仲平为 协统恐生形迹 帝曰朝廷莫如爵况兵事尤重岂可无统属要和衷 相济否则惟有法耳寻以太匪颇剧复命黎伯慎 与巡边陈文美均转回太次剿截 增恤灾钱例 籍民钱三缗 原一缗 五陌 籍外男妇二缗 绷 惟小幼依原一缗水火饥 疫饷夫 亦然 移建顺安汛两兼楼 在顺安行宫之左 事详御制记文 初设安溪营田衙初办理户部陈希曾奏言平 定上游之安溪 属绥 远县 一带接夹山蛮地多闲 旷请开设屯田以尽地利且资扼要准交顺 庆典农使潘忠会同平定省臣勘覆至是 忠 病 不能 行 督臣申文㦪覆亦如希曾言并拟办四 款 一请置正副经理各一以土著人领之一 请束乡兵一奇领官钱垦治三年成效者 量赏一请不拘何辖人能自募就处垦办者 丁田得干均炤沿边屯田赏例拟赏一请随 地设为八邑 新聚新开新来 新宅 新居 均准依办仍以五品捐官 新畬新立新造 秀 才 邓维亨改侍讲领安溪营田事务 经理员 姑俟办 八月尊学掌教邓文乔言公子洪装等十二人文 理未通请停廪 帝曰银派中人多有颖悟殊常佐国服官忠能不少 乃有若此非教育未尽欤抑装等素习难化父兄 溺爱欤令尊人府加激励之 万寿庆节 帝御冠服升 圆坛祗告 天地礼成以庆节加赐皇亲公主子女贫者银两有 差 凡俭约处家而贫乏者给一次辰甚贫乏 者十八府第赐银各二十两次贫者十九 府第各十五两公子公女父没甚 贫乏者一百二十二名氏各五两 以尊室澈 署吏部 右参知 兼摄尊人府左尊卿兼管文 臣驸马 帝谕之曰益人神智莫如书籍公暇宜观以广见闻 前尊室良以清白称卿宜继美 良乃澈 之父 拣护卫警跸神机督工各色工匠十五人年少 识字者分往富英都城学习船炮及音话字 样 三年或一二年精 巧中用不次拔擢 是秋南北十四省道田禾丰收 兴安兴化富安 北宁河内清化 宁平平定庆和宣光 南定山西海阳又安 馀有损伤者其租税各 炤项蠲减有差 初冯帅招降诸匪 帝命武仲平商说回辕之日必尽带以归母遗我边 患冯帅既受辞至是降者犯边乃遗书广西 令设法追回冯帅乃遣太平府知府徐延勖 至谅晓谕散匪八关 帝曰此亦招安一著令次臣善辞教他追回不烦兵 力 团目刘永福回唐惧诛请留保胜营生寻复请 从官军剿匪兴化布政使阮辉玘按察使陈 尹达以闻 帝曰以蛮攻蛮一要著也永福素与黄英相仇善激 用之但野性难驯勿使过望转成难制 太原按察使阮辉猷领兵官阮克威剿匪失利 于那笃 地名属 从化县 辰匪在那笃辉猷等分道围 剿斩射毙数十馀丁匪弃寨走复于险处邀 官军归路军回不戒匪突出攻之前后不能 相救而溃准辉猷克威各降三级留 宣光剿抚使枚贵驻安边屯闻黄英复回小沔 分兵剿之匪暗通伪顺主率党千馀由松柏 山闲路从大沔小江乘筏潜下攻扰官军溃 散河杨安边诸屯皆失守贵被伤别往 往清 界词 治并访 雇练勇 准贵革留令及早回办以赎前罪仍 谕之曰偾军责固难卸然闻此情状朕亦为之伤心 尔能干办朕必不负尔也次省臣亦准降级有差 九月降海安署督潘三省为鸿胪寺卿充海防协 理以黎有常 广安 巡抚 护理海安总督胡仲珽 光 禄 寺卿海 防协理 护理广安巡抚 初三省疏举领青河 典簿 为东 知县武文 衔 潮知县言东潮地当冲要该员枔防有方请 陞领以资干熟经准补用嗣县辖匪扰三省 复言文近常得病力有不逮但亦知奋勉请 改别缺阁臣以前后奏对雌黄执奏准交都 察院拟处至是案上炤徇庇例拟降三级 调乃准降是衔而以有常代督仲珽代抚 次臣段寿等奏言北兵不可用请增派南兵 帝曰兵无彊弱将有巧拙故古人云有必胜之将无 必胜之兵陈黎以前捍御元明者是何兵也明命 年闲高宣太谅三道剿平岂尽南兵之力今槩指 北兵为恇怯则北兵可尽弃而南兵可尽派乎为 将岂可如此乃准河静以北各增束战心兵派往 各次以备调遣 去年遵旨已束广治二百二 十四广平二百五十八河静 三百二十五清化五百十三又安四百兴安 三百五十馀河南东西北兴宣高谅太广等 省均以未便准且停束至是令增东通计前 后清又各足一千兴安足五百河静足六百 宁平足三百河南东西北每省各五 百馀宣兴高太谅现方匪扰免之 又以现 方有事防剿并接夹应需堵截之诸省臣并 所在府县等均职系守土岂应槩以办贼之 责诿之次臣而自家兀坐不加之意准各行 召募手下 有事 抚臣四队布政正 高宣太谅 防剿 副领兵各三队府县关要者三队 无关要者二队山西兴化北宁海阳广安 应 需 督抚三队布按正副领兵二队府县关要 者二队无关要者一队河内南定兴安 亦需 防备 督抚二队布按正副硕兵一队府县关要者 一队无关要者三十名各遴 得力之员率之俾勤加训练 一以备派行辖 内堵截巡防一以备合束隶随诸次征剿 帝以南圻征弁所应培养以备有用令吏兵二部察 官籍详事状不拘现职革职量予奖拔开复 平顺咸顺府教授武恂请从新议 宣次军 需捐赎 追赎 头六人射毙者众府辖匪党皆清擢授惟贞 知府冠祯永才府州尉加赏银钱寻复攻破 洛屯匪党再擢各一秩军功纪录各一次金 钱各一枚 冠祯永才等 自初请立募 帝谓此正设尉原意听立 屯垒圈㭎攻守 降匪袭高平省城据之先是省臣委督兵程恩 禄 土 人 招阮四张十一邓挽陆晚等率伙四五 百丁来守省城至是该等乘夜袭攻按察黄 造为所掳寻不屈遇害 布政阮文 慎别往 领兵官张 文班走脱武仲平邓算以事闻请招诱恩禄 纠集义勇以图收复量免前过许之 赐次臣参茸桂油及其父母妻子各赐钱有差 段寿武仲平各三百缗黎伯慎一百五十缗 阮廷诗翁益兼及提督等员各百缗阮文祥 及赞襄领兵 等各六十缗 恭制 尊陵黄屋 瑞圣陵 天授陵各一幅 天授右陵二幅 参炤承尘式上涂用黄油 木轴石础随具以备行礼 定祭前朝宫嫔礼 遇有溘 逝奉 慈旨赐祭一坛 皇帝赐祭一坛五阶以上用三牲六阶以下用二牲 帝以富安平顺庆和自来登文武科不多欲振刷之 命教训等加讲贯使弟子成其材管率等加 简练使士卒精其能 赏京站以北钱米 最繁钱三十缗米十五方 次繁钱二十缗米十方 平原汛 属庆 和 八栅蛮贡象十五匹马二百十三 匹令款给遣归 富浪沙与普鲁士 瀛寰志略一曰普鲁士一 曰蒲鲁士亦欧罗巴大国 交 兵国主为普人所执富帅以事来告 帝以机有可乘议令商舶修书说该帅交回六省还 救根本廷臣请令顺抚阮威前往吊慰仍善 为开说未可遽形文字 帝曰使人往徒使生疑汉文服尉佗匈奴何曾饰亦 惟仁心发为仁言耳今应作密书先说吊恤申情 次以理势利害晓喻务中他隐表我诚俟复如何 另办商舶遵修书问唁且因提及还地赔银之款 以察其意该帅复书惟谢吊唁馀无所叙廷 臣以为他不欲调停我方有事北边西事未 可便动从之 改铸六项铜钞嗣德十四年春戸部原拟六项 铜钞式 准十者重一钱五分准二十者重二 钱每递加五分至准六十重四钱 奏请铸造与铅钱铜钱并用此次廷臣覆言 现方行用之大小二项铜钱所当之数未称 大项每文重九分当铅钱四文小项每文重 六分当铅钱三文原拟铸准十铜钞重一钱 五分当铅钱十文准二主重二钱当铅钱二 十文是铜钱重数多而当铅钱数少铜钞重 数少而当 铅钱数多 故议准铜钞式加重 凖十者重一 钱五分准二 十者重三钱每递加一钱 五分至准六十者重九钱 俾得相称自二十 年议准原当三铜钱改为当四当四改为当 六故这铜钞式反与加当铜钱不称至是复 准依户部原拟铜钞式改铸行用俾得便利 行李赍递亦复轻便 此次铜价每百斤价钱 一百九十缗白铬每百 斤五十缗如鼓铸六分九分铜钱参制半铜 半铅其所需功料并该铅钱共一百三十一 缗一陌三十五文 内铜铅一百斤钱百 二十缗内功料钻十一缙 十五文 依原拟式铸准十文每文重一钱五 分得钞八千文当铅钱一百三十三缗三陌 二十文除原本是剩钱二缗一陌五十文准 二十文重二钱得钞六千文当铅钱二百缗 除原本是剩钱六十八缗八陌三十五文准 三十文重二钱五分得钞四千八百文当铅 钱二百四十缗除原本是剩钱一百八缗八 陌三主五文准四十文重三钱得钞四千文 当铅钱二百六十六缗六陌四十文除原本 是剩钱一百三十五缗五陌十五文准五十 文重三钱五分得钞三千四百二十八文当 铅钱二百八十五缗六陌四十五文除原本 是剩钱一百五十四缗一陌十五文准六十 文重四钱得钞三千文当铅钱三百缗除原 本是剩钱一百六十八缗八陌三十五文 又以当六十项钞者适一陌通行民闲易于 志别令多铸之自准十至准五十等项但量 铸视六十项各十分之二三以备奇零取用 云 山西省次臣奏言副提督黎平探捕不甚得力 准撤回降补副卫尉 责宣太谅平北宁诸次臣筹上安边方略 谕曰自清国多虞边吏抚御失策顽民弄甲数十年 来以邻为壑我之边吏玩愒苟安听其群来营窟 牟利跌宕我疆陲扰据我城邑剽掠我人民沿边 五六省久罹其患中州征役久已疲困朕以国计 民生为虑于是命将出师三道并进又有经略大 臣为之调度不谓施措乖宜坐听滋蔓动至借兵 他国亏体已多始终一意委曲推挽竟成何事亦 不过苟塞彼责终诒我患未出关而降匪已拒命 散卒已谋食甫出关则逐匪已归巢逋匪已聚党 处处噬攫如故而我兵仆仆于道路死于岚瘴我 民困于挑运毙于横虐已不胜言矣而诸次省臣 闲多谓事已了辄以病告其谋国当事之心从可 知已是以致兹全局尽乖艰劳滋甚是谁使然无 非蔽于私则暗于公放其小以致其大幸乎近必 忽乎远蔑乎易必剧乎难即如近来宣太谅平北 宁节次奏报或谓逐匪竆逸无几已为蛮目所击 或谓逃匪窜隐甚少势亦易办来匪饥窘兵民数 倍已扼截之不必徣援或谓只有三数小伙借径 之他辖下已防可保无事或谓彼已从令束装各 乞便道回故或谓匪已远窜没迹零星降卒乞食 于途撤兵无碍历历具在自问自知而今卒致迥 异非心有蔽虑不周而何不然匪之初发者多者 百计少者十数以现兵民之力不啻倍蓰何难刻 下扑灭而留至此即今就匪数多者亦止六七百 而兵数各二三千馀若善用之岂不足制其死命 古有以百骑拒数千之敌者有以数千人破四十 万馀之众者何哉知彼知已善用之而已军机胜 败决于俄顷故谓兵贵拙速不睹巧久岂有拥千 百之兵驱残零之匪而首鼠择便如陈文美者有 之趦趄致寇如阮惟脏者有之袭捕不谨如阮克 威阮辉猷者有之疏防偾事如枚贵者有之株守 自保如丁会黄相协阮文慎等亦有之而为之统 帅者不闻进一能刑一劣因循弊习私顾重公义 轻则士何由奋功何由成抑内省未浑不如恕便 果然则国家将何赖哉兵民何恃哉吁亦危矣总 之节节办不中窾不肯尽心竭智非惟远不逮于 古人亦有愧于明命绍治年闲诸臣多矣夫天生 才以佐国何代无之忠义固有平生抱负亦自不 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无论已既当推毂专阃之 责则信用之恃望之尚浅鲜邪犹不肯勉既厥事 是诚何心哉此而不思乃独汲汲于征兵催粮朝 请增将暮请益兵则虽多亦何以为不颠蹶于山 溪亦尩羸于岚瘴割心腹以补四肢为谋已左且 又要尽征南兵不虞他变是岂深图远虑哉不观 各圈栅民犹能拒贼而以官兵临之又有将帅以 主之何独不能即前日清兵未至吴贼方炽而解 北围者何兵及后表潘文同之卫与踏平陆岸甫 蒙上赏赤何兵而今反不能办必要多得南兵不 几欺冒者乎诚不可解也卿等自省何如朕尝读 营平侯传其曰羌戎背畔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 为忧又日竆天子之精兵散车甲于山野虽无尺 寸之功婾得避嫌之便而亡后咎馀责此人臣不 忠之利非明主社稷之福未尝不拊髀三叹恨不 得与之同辰今岂尽无其人但未肯尽心纯诚耳 且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今 殚竭财力专事北边已三年矣而攻守与抚无一 成效征求无厌不知所从是岂先计后战以全取 胜之道乎夫用兵而舍是三者不知何以兹此匪 非一朝一夕之故清国不能钤抚则我边患终无 已期果宜急图大集将士一战尽驱出境使之永 远震慑不敢复窥我边或尽能草斐禽狝绝无遗 患则当如冯奉世量敌请兵合用若干人几月足 以决朝廷亦为之应期早蒇事傥虑其出没不常 未可遽灭则当如赵充国之屯金城战不必胜不 苟梭刃攻不必取不苟劳众略其所可略守其所 必守招抚豪目连结砦栅各自为守各自为战天 兵拣放择善地屯壮兵蓄练以须见可而动夫如 是彼饥竆伎俩进无所得退亦待毙我将士以逸 待劳人人气壮求战于是机来势顺一举而歼之 不啻疾风扫叶苟有一二逃命相与报告亦必腑 落心寒以为不可再犯于是亟图善后占地势筑 营壁招还流亡以耕以守兵农合一征运可省岂 非计之得乎若夫用抚斯为下策然亦有辰不得 已而用之必须操纵在我以舒目前不虞背后乃 可耳今卿等于此三者未有成算乃徒纷纷四应 逐迹泥形罄有用之兵财竞穿窬之盗贼尝试取 侮反致于人何异借寇兵而赍盗粮非徒无益而 又害之朕甚不取也朕于卿等义则君臣恩犹父 子久违左右怀望一心何忍使之久劳于外亦非 执理而责难也而卿等亦必不以此为自重自封 之计但安危重事义不可辞计不可苟今准总统 协统二大臣立即详阅熟计商同诸参赞提督赞 理赞襄等作何方略决何辰月可以告蒇者速会 衔详悉驰奏朕必参稽准定施行断不中制观向 来卿等所办何如而朕待之何如谅各已知矣但 恐公论军法终不可骪勿以朕宽厚而存恃恩之 心勿以朕不能明烛而狃阶前万里之见其各悉 意远思必定万全之策母迟毋略称朕意焉仍令 兵部即通录诸次省咸使知勉遵行 冬十月遣使如清以署工部右侍郞兼管翰林院 阮有立充正使光禄寺少卿办理刑部事务 范熙亮充甲副使侍讲领按察使陈文准充 乙副使先是清地股匪吴鲲 一名 亚终 窜八高谅 滋扰我国具文由广西抚臣递达清国 大皇帝乃命提督冯子材统率三十一营出关会剿 至是吴匪殒毙边事渐清故命陪臣阮有立 等赍表函方物 视贡品 加厚 并驯象 二 匹 往谢再令 机密院臣拟撰问答辞授之 辞凡三条一使 臣过关后凡途 经诸省及抵燕京省臣部臣如有问及我国 处置洋人事宜答云本国与富浪沙言语文 字不同未曾通问年前节次该国火船投来 本国之广南省沱㶞汛投书声言愿得弛禁 通商而辞多欠雅汛员不敢认受遂执以为 嫌不行通说明白遽将兵船前来惹事本国 不得已应之富人退据嘉定边和定祥三省 以致三四年闲兵革不休本国不忍兵民之 苦因该国曾遣人讲和本国亦权与之定约 盖出于不得已寻复请兼管以南永隆安江 河仙三省本国专守旧约该用计袭取本国 不与兵争现方寄书该国长申说疆事未经 答复清妥昨接该国帅报叙普鲁士现与该 国交攻接报叙普国兵多该国与战再三败 北该国长那铺离翁被擒各座军民立一会 同局共图治道保守国家普国人现谋攻该 国都玻璃城等情外闲探访亦多略同但本 国前经与该国交好今亦炤常吊唁不忍乘 危使他自悔以全邻谊一使臣经过清国各 府县道省及抵燕京有问及我边事者宜答 云本国沿边诸省辖向前多有内地人民投 来居住生理十馀年来各有招引徒党曾为 小小劫掠贻害边氓近来逆匪吴亚终挈党 蔓逸滋扰不肖之徒处处线起沿边之广安 谅山高平太原宣光兴化等省辖土民或被 扰掠罹锋镝情形更加切害嗣广西提督冯 大人遵旨越境追剿本国亦派师会办吴亚 终巨伙虽已剿绝而该馀党如黄文英苏国 汉刘永福邓挽等辈尚尔反复不常曾承冯 提督说谓何日还师并将该等尽数带回又 差官分往催饬遣回使无遗碍乃冯提督以 内地军务急于回轺而差官不过徒说无柰 他何致该匪等尚恋故巢惯为匪逆引党伺 掠边民苦之原随冯提散遣卒无所依归赤 多附伙寔繁有徒本国现方派兵分剿并卷 呈广东广西督抚大人饬下边吏善为防抚 如何俾边氛一律靖帖而下国边民赖得永 安或有问及冯提督此次越剿事状者略答 云有心助剿为德未终大略而已馀宜以不 得详知答之庶为浑妥又如抵广西与燕京 应预草使臣禀文尽述我边苦况禀该抚乞 商与东督严办禀部乞为之题达俾得旨严 饬诸边吏行如何明正永帖一在使馆如遇 高丽日本琉球使臣初见宜以同文之谊往 来谈叙以探其情如该各使臣果有厌洋真 情说及这款宜历叙始末和款与答清国官 员者略同仍申说云西洋诸国专以合纵为 计侵轶我东方诸国多被其毒本国与诸贵 国均系同文而地远势隔其所以自彊自治 之策请私与执事商之等大意以观其言论 如何仍记之另随宜答复不可深言免贻别 碍向上各款仿拟如此酬答如无提及则止 就中话及洋事涉密者傥何处有要写出言 语小简即宜收置不可留遗月文只字或致 传播以防别碍馀常事应随事善答母张母 屈是可傥有不必答者则曰不知略而过之 以合 使体 临行 谕之曰专对之责国体攸关宜同心协虑以济寔事 乂安道民阮长祚密陈洋事二策 一请差人去 嘉定探听用 计使富帅还我六省全军归国以平内难再 来居商如英人居下洲一般一急于厚交英 人彼见我寻英人方易降心商约又派往英 都探察随宜施计陈践诚因请令阮弘 道人 从派 前往富国嘱行人学习因使长祚随往与西 道长陈说利害及觇英国俄国澳国普国事 情再富国所重所恃在公侯庶民二院 宜向他阴为通说有何机会以次回复 帝以长祚言军国重事令来京候质 长祚前经如 西游学日久 复求遗书 命官分往南北访求凡稗官野史小 家术数不拘何书或输纳或借写给 还均量加赏此以我国素称文献旧书 新书著述者多送官尚少故复求之 申定社仓义仓例 凡摘公田耕作收贮名社仓 捐赀合贮名义仓省道臣以 辰敛散赈济有寔状者依 原例赏善俗可风匾额 旌赏平顺义民 黎文丁捐田土钱粟给兵民修 亭宇值二千馀缗特赏行义可 风匾 额 股匪据从令诸屯 属太 原 凭高守险参赞黎伯慎 领兵官阮登质等会剿胜之令乘胜直𢭏高 次 苏匪党夜袭谅山杀领兵官黎文也武仲平阮 文祥邓算越城走 辰赞理翁益兼谅臬黄相 协将大兵往谅桄站剿那 杨匪巢城内单虚及闻城变引 回驱驴铺仲平祥算涉江来会 段寿登城督 残卒十馀人拒战不抵死之事闻 帝深悼曰不能保全大臣朕之咎也用人不称亦朕 之过也乃夺仲平职假以鸿胪寺卿衔降文祥著 作算待读均回北省由北督裴俊随事商委 在次军务交赞理翁益兼专办改黄相协 谅 臬 为赞襄武德 山西 副领 为副提督与现提督丁会 佐之 寻复准文祥 权充赞襄 又令修国书移广西抚并 冯提督祈为妥料增派河静以北兵三千迅 往北宁弹压以俟调遣又以北宁乃太谅后 路兵饷必由令裴俊阮炳等调遣接济以及 事机 以安静总督黄佐炎充谅平宁太统督军务大 臣户部办理尊室说充赞襄 原宁太道赞襄 者月日调补是 职至是复 命往次 帝与廷臣谋帅佥言佐炎为人彊干颇有机略前久 莅北圻情势谙熟故有是命佐炎辞以位望 尚轻乞改简重臣素有威望者 帝以问阮知方知方请假佐炎便宜行事庶期有济 帝遂出尚方金剑一军令旗五赐佐炎谕以宋祖命 曹彬之意以尊室澈 原署 参知 署巡抚护理安静 总督 申定官吏赔赃例 凡千赠各案除何系监守自 盗具有显迹外馀虽无显迹 而查核耗欠者该等均系职守若不用意侵 亏帑项何由亏欠此等案亦各依律办限内 赔清者减免原罪已觉厚幸均不准开复馀 如所干修坝濬江造作不如式载运因风沈 失耗欠贮库货项药材日久虫蠹仓储粟米 因雨渗漏霉变捡收官项不精友发公帑不 当之类何系事发籍产或初限赔充原问笞 杖者各免罪留职役徒罪以上有职衔者各 降二秩调补未有职衔者听各仍旧供役三 年停其升补二限赔清而原问罪名均只笞 杖属轻者各听仍旧职役六年停其陞擢徒 罪以上何系文武四品以上量予开复四 属 员 五正从六品职衔 如文一二品开复郎中三 四品开复员外四品印官 开复著作属员开复修撰之类武一二品开 复管薛山 精兵正队长率队属 开复禁兵正队长之 医员类 该队四品印官开复 何系五六七品量予 开复七八九品职衔 如文五品开复编 品开复典籍七照 供奉品之武五品开复精兵队长六品 八 文百八类户九仍退领队补未长八七流品开武八复九九品八户百九充户品领 仍领 之类 退回原伍向上应得仍职或调补开复等款 系赔清日各由所关之上司详究何系出于 无心之过不涉私意者方听炤议声请若迹 虽因公而情涉私巧者炤律拟办不准援请 若迟至三四限始能赔清者不枸有无职衔 亦各免罪不准开复至如经得降罚处分责 赔等员视与己经革解查赔者有别遵炤嗣 德十一年例如系现有职役者其赃自二十 两以下限一年二十两之上至百两者限二 年百两之上至三百两者限三年三百之上 至五百两者限四年五百之上限五年何系 限内赔清与赔得八九成者各炤旧职役陆 续赔纳欠至五六成以上确系故违迟欠即 解职责赔再假一年如能清纳免其再议俟 缺按补若限外未清革职监收仍再限一年 如能依限赔清亦听开复若限外虽得清办 亦交回民籍受差不准量 予开复以为迟欠者戒 闰十月太匪邓志雄前月据野市银山及通化旧 莅诸屯参赞黎伯慎屯买市巡边陈文美屯 那衢布政武范启督饷白通州以备之辰次 兵二千而水土不服能战者少匪分二支一 围白通一将扰那衢文美闻匪将至以是屯 单虚议撤回通化府防驻乃与副领兵官陈 德科阮文运阮登质等即日烧屯引退才出 屯则匪已拟其后诸军惊走多有抛弃械杖 者比抵通化兵勇散落过半匪乘势趁蹑搀 八府城文美等皆弃城走文运与知府武辉 班为匪所掳 二月馀文运脱回 辉班官军救回 启在白通与 匪力战匪多伤毙不能八支持经十馀日次 兵不赴援启与领兵官阮维脠皆被执 维脏 寻脱 免启后招谕匪 目投降乃回 该次臣均准革留寻以该次 奏报多属巧饰遮掩降伯慎为太原布政使 文美为著作随办登质文运为队长德科革 职发前驱效力退缩即斩 此次该员率本 部兵骑象先走 以 阮雄 北次副 提督 陞领兵官尊室说 北次 赞襄 刘进磌 山西 按察 均陞授光禄寺卿改充太次提督赞理 赞襄一切军务交三员妥办 以董运阮炳调谅平巡抚 尊室说至北宁上言太原与谅山相关北宁陆 岸又谅次饷路今匪党分掠饷道乍梗乍通 请先紧剿一以清我运道一以翦他羽翼然 后前进 帝然之令急与北次办俟佐炎至乃往太 准赞理翁益兼改充参赞寻复贬之辰苏匪据 谅城益兼按行谷镇屯射大炮于城东门忽 为匪反射伤重 左足上穿 股下穿胫 带随兵归东省调 治 帝以益兼近有战功赐参桂川三七银帑加恩革留 假限就次以兴化护抚阮辉玘陞署兵部参 知代之既而次臣奏言益兼被伤之日即拣 在屯劲兵二百自卫回东匪因胜势探知屯 中空虚 辰官军屯 在驱驴 连日压屯攻扰副提督武 德身先士卒尽力撑拒幸得不败而副提督 员亦被重伤几乎不保总由该参赞臣自便 所致准再降光禄寺卿 原参 知 充赞理 武德准 回河内 调 治 兵部奏三次现派兵数 谅次三千二百九十员 人太次一千七百八十 员人北次六千五百六 十馀员人合计万馀 帝览之曰兵将非不多何不合一攻之使彼大伙厚 积处已溃则其馀瓦解此调度乖宜将之罪非兵 之罪也夫为将者必察敌情观地势何缓何急何 短何长有不攻攻必克不以小胜小衄为介意惟 其尽敌而后已岂可忙应甚至抛之山野哉乃谕 令黄佐炎详察现情何处轻试未便者不妨 遥为防截仍且聚兵一处俾厚其力即行相 机审便并力合攻将此大伙扑灭则诸零星 小伙亦必闻风溃窜不可如前诸次臣随报 随派致他窥得单虚施其赚诈 是年秋审各项囚凡二百八十六犯正法十五 馀缓决至别悬册后有差 内缓决八仍留斩 绞监候二百三十 九别悬 二十四 十一月准侍郞充山西商办陈廷肃以原衔领兴 化巡抚 辰谅太二辖匪势日滋陆岸股匪亦蔓下扰掠 佐炎初抵即咨调又安劲兵一卫 五卫武生 束成一卫 择得力 者管之 及遴省次干人 海阳领兵阮威督兵 阮文浴兴安督兵陶 有 排 以充北谅差派又咨调干参之知府赵德 望 土著 干人 督兵裴赞协管武文良阮文会等 均 经 行 阵 并隶太次乃以事奏 帝曰卿量事而行不甚戾于道朕必不以文法拘也 复请刑参黎峻为谅次参赞原协统武仲平 权山兴宣总督现权督陈评调补刑参之缺 帝曰国家纪纲惟赏与罚朝廷所重惟器与名前之 准尔便宜行事特就军事者而言其于政事命令 本不相干乃不此之思却将此可部参彼堪阃制 并行渎陈臣道无乃不可乎不许 申定犯罪纳赎例 一徒兵奴军流及原死罪减 者赎例均炤嗣德十四二十 二等年拟办但原例准赎只十四项 见十 四年 未 足尽槩罪名兹准除原干匪逆劫盗及干赔 未清外馀不在向上等项而究其情稍可原 释回亦无害事听由问刑诸上司推广其类 据情题奏准赎以广自新之路一斩绞监候 等犯除何系原干匪逆重情与干赔未清及 命案下手属故的犯不得援赎外馀何系命 犯案情非故及一切杂犯经三审以上蒙得 缓决者均准听赎绞候粟米三百五十斛方 或钱三缗抵 覀米一斛下同 斩候四百斛方就中原干命案 拟抵者赎清炤秋审减发例收埋银二十两 给事主一官民有已往祖父干案除匪逆外 馀均据原案罪名 斩绞军流 徒兵奴 依十四二十二 年例 均年是 等 及新例听赎准与洗雪前以三 宣军需紧经权准犯者赎本身罪与捐并行 以节民劳至是并与为祖父追赎申定为例 土匪名籍名袄名专等惧诛不敢投首佐炎又 言股匪蒙恩首插而彼池中赤子独外生成 请宽一死与之自新 帝曰此合朕好生之心令凡逸匪假一月限出首免 罪与良民同 袄即阮文辛明年正月出 首率手勇从山次效派 帝以三年用兵边匪未平剿之不能尽敌抚之未为 非宜乃令属客彭廷秀 清化 属客 招抚或募清勇 从官兵剿之复 问阮知方卿意如何对曰宜从权宜俟后徐图乃以 问佐炎佐炎亦以抚之为定算因命范芝香往太阮 文祥邓算往谅及诸省次晓抚之钦派臣阮 政 参办问务钦派熟察诸 次兵民匪情应剿应抚 以苏匪邓匪自来 行径剿之则未了期八奏乃 谕佐炎熟察敌情真心就抚即应开谕或见我有招 意别生骄横即行痛剿以振我兵然后抚之方可 廷臣奏上谅城失守案 帝披阅以为所定罪名揆之情法多未尽乃裁正之 谕曰该谅次省臣段寿武仲平邓算阮文祥等或责 在董戎或职居守土均系有阃外重寄乃禁防疏 忽不备不虞致股匪馀党得以乘虚袭据律以春 秋责师之义该次省臣安所逃罪夫国家法纪严 明所以正人之不正况事关偾军误国重情百身 何赎前者藩安嘉定及太原宣光失守诸案厥鉴 不远此次逆匪久蔓防剿正紧又有大员天兵屯 札省城回视藩安之事出不测嘉定太宣之一辰 围逼事势更为何如情罪果孰轻而孰重也若不 按律治罪将来效尤无所惩儆其如国事民命何 玆折内所引主将不固守律又不即将诸大员明 正罪名只就管率人等问罪廷臣公论所在纵欲 为国家惜人亦当另行陈情岂应以此案情如此 略略定拟朕寔不知其何心何义也莫非有所偏 顾而然乎昨经降旨准假武仲平鸿胪衔邓算降 为侍讲回北省随派阮文祥降为著作充谅次赞 襄盖以情罪未定少宽容之以观后效体臣之道 无所不至军律綦严本非一毫有所曲徇其武仲 平邓算阮文祥著各自问炤律应得何罪本应各 即问斩监候兹姑准仍遵节准留办赎罪俾知公 论国法无容曲贷也该省城守尉阮文新督兵丁 得协管农文言阮文识黎文炤陈文前等巡守有 此疏防又不能并力拒战遂使城池积聚弃之如 遗固应炤律问斩第日下有事防剿该等久在行 闲姑准各于军前重责一百棍即行革职仍发交 该次前驱效赎退缩即斩尔等知能未泯当如何 感愧奋力壮图以收桑榆之效若或果于自弃则 军法具在断难复为少容矣至如原总统段寿领 兵黎文也或为匪获自死或为其所戕俟办复令 黄佐炎究明预事管率诸员人各明正其罪 初定岁贡举知例罢仲春察典 谕曰自古明王立政官惟其人今举官补缺节次议 准谅已严详乃犹率多视常情面为人做官或披 籍取人只计资格不问其人可否中外庶官之多 安能尽察既合例不得不依致阘冗无能之辈往 往滥吹其闲至于武弁又多庸劣老弱茍备行闲 内之庶僚外之司牧亦多不称每有一缺除拟辄 谓需人是岂果无其人欤抑叙进澈乱而有才者 无以自见欤且登进茂异必先去其不堪用者而 后官方可叙兹著准中外文武诸长官各自察其 属有疲冗滥劣者先即汰去另择能者塡补递年 仲春察例著即停止惟诸文武印官以上或仝衙 省察得标属中或别衙别辖之人何系才德最出 色堪印官以上或可堪繁剧之府县听岁贡数人 或专举或仝衙公举皆听仍要真知灼见指出其 寔状堪何职以见大臣为国荐贤乏寔后补如所 举称职则有厚赏否则重罚随之非如所举则减 科惟有婪赃失误重事则不减如无其人则止勿 致有滥今甚需人听各即举一次后如例办至如 衙内标内属员有缺听得推举遴举不必例察泛 常后若不称亦炤例罪之所举之人均必指出寔 才寔行如文则才办学识通干或体例谙详辞札 精畅吏亦必笔算精谨武则勇敢技艺及差派得 力素有功劳均之以不贪为宝不得循袭套语致 不才者得以朦胧进用其陞转之例准以繁衙二 年简衙三年无留务无甚过均得陞秩武正额事 繁之衙与文繁衙同有应陞者亦准陞二秩俾迁 转有人不至过拘多阙馀寻常循序淹久者各炤 二考三考例办夫国家命使不外文武二途尔吏 兵二部职司铨选中外各该上司亦各有率属之 责当思如何可以叙进异能扬清激浊使文有黼 黻之美武有干城之用于以弘济事功兴起治道 则尔等之所以报国者问心可无负矣若徒树私 门之恩而忘公家之忧退省其私能无内愧国家 纪纲惟赏与罚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今之 通道朕方率兹典常以儆尔有位其凛遵之馀且 遵官人条例俾才资兼用 改定匪亲应得八试不应得八试例 帝以科目之设所以取人才供国用其法至严至重 近来议定匪亲未周乃准礼部廷臣覆议改 定之 议准分为正要犯次要犯从犯及胁从 该四等其正要犯大功以上次要犯期 服以上从犯有受伪职之子若孙胁从不受 伪职之子均不得应试馀正犯小功以下次 要犯之曾孙及旁亲以下从犯有受伪职之 期服旁亲以下胁从不受伪职之该孙以下 均听其八试其年前原 议尽行刊削永不得援 以领广平按察使阮清风充谅次赞襄 统督黄佐炎奏言高谅太宣年来为匪残破总 由边吏不善抚循所致即如匪徒复蠢已有 杀尽贪官污吏之语日下诸匪虽尚纷扰然 剿抚兼施早晚亦能蒇事惟善后最为艰著 非得人以处之终无了日谅抚阮炳朴寔无 才年高智困高藩阮文慎拘而且刻太藩黎 伯慎刻而又吝宣藩邓春榜舞文坐谈不通 辰务乞将该等员调回部馆之职遗缺请以 清藩梁归正陞谅抚山㨍阮璠领高藩革效 范芝香权充太藩宣次剿抚枚贵补宣藩以 资共济皆从之 嗣伯慎与炳各回京候简文 慎改北宁商办春榜改领清 藩 山西副提督邓文亥副领兵范文雾剿匪于立 石失利文亥阵亡文雾为匪所掳准赠文亥 掌卫 文雾后脱回 降精兵该队 定安领督臣阮轩奏言钱海县鱼龙半翠等江 皆吸麟海之水应行杜截使咸水无由溢八 又于濂江上自月临江口串至程浦溪口斜 出半翠江请各逐段开刮迎甘务得广八丈 深五尺两边各筑小坝防潦其濬筑江工请 拨钱海县六总与武仙真定二县各总民夫 同工筑办辟八公私田土数干除额免税经 商营田使尹奎意见亦同许之 工部右参知阮正有罪免辰正奉往 尊陵殿充行礼违禁乘辋张盖过限内十馀步经礼 部臣究系冒行不敬却请末减且轻议守护 人等罪名 帝以正甫干行营檀旷得降一级调又敢似此不敬 特准并与守护使尊室肃 知情 故纵 权管卫陈谊 及率队黎文丑黎文凭 或在行或在更 不飭令移退 各革 职发交总统黄佐炎差派效力礼部堂属准 各罚俸九个月 裴式坚 朱廷计 六个月 郎中阮 文冠 十二月鸿胪寺少卿领承天府府丞张庆瑞有罪 免庆瑞在职辖民骄顽健讼盗劫屡发兵粮 积欠又有阮德厚请铸钱事经交廷议未清 德厚已檀试铸 该原行人九品别千私买火 船通商案问杖革设机铸钱 事嗣亦 不准行 庆瑞亦不以闻节经敕问略略寄覆 迨令回奏又不寔力检覆 帝以为该府务不理民功风俗不问奸人经营不知 而居心巧诈又不甚正乃准革职发交统督 黄佐炎差派效赎府尹提督亦分别降革有 差 光禄寺卿领府尹范玉煇被庆瑞瞒压降 为主事派勘广平诸矿效劳卫尉领提督 尊室司亦为所弄革 职留改权掌神机营 乃以卫尉权掌神机营 阮亨陞授掌卫领京城提督办理礼部朱廷 计陞署府尹内阁侍读阮仲合陞署府丞仍 谕谓尔等平日有干有行当同心尽职无负简拔 准定妇寺令登之史宬 谕日自古有天下国家者必谨宫闱之政严妇寺之 戒我朝中官之设只以备役使传号令一切外事 不得毫有干预而女官奉敕传之太监太监奉敕 转传有司次第不得逾越所以防微杜渐为后世 虑至深远矣近来女官传敕或以太监稍怠恐迟 或以再传恐错往往直向官员自传不由太监宫 监转传除奏事门女官不得出无有此弊习馀办 事门及临辰巡幸闲常有之侍卫臣亦不达事理 因循旧习不行纠举甚于政体有妨所应严加釐 革以惩弊窦著嗣凡女官奉聆敕语不拘天小事 必由太监宫监传之不得仍旧直向官员自传重 难事由太监细易事由宫监亦可其细易事则已 如重难事若恐有误则准女官同该太监就侍卫 直所亲闻传办侍卫谨信一一皆记敕语及女官 太监之名并年月日明白以防推诿及登片辰只 叙该太监之名不得叙女官名若有迟误其转传 之太监自有罪或由女官亦罪之馀皇亲官员凡 有由阅是堂奏事者必由侍卫太监转由女官寄 奏不得径由女官女官凡事奏闻亦必将太宫监 之名奏明俾得洞悉其太宫监及女官非公事不 得向内外官员皇亲说话私谒违者从重严惩侍 卫与官员知而不即纠觉者亦并罪之俾严内外 戒妇寺此是朕凛遵 成宪防弊慎终以为我子孙后世法其各凛之付之 史宬永为例仍录所司咸遵 复禁收讼例钱 国初设讼例钱所以寓禄养廉 明命年闲始给公需钱罢讼例 钱近年文书日繁笔墨油纸有所不给 复准收之致有因事求索者故复罢之 帝驾幸利农行宫省稼肄武过符牌江偶见牧童因 制牧童行一章赐京尹勉以牧生民除奸猾 之意 以署乂安领兵官邓维午陞授卫尉领海阳提 督 范表 病缺 邓匪聚党那坤矿 属太 原 尊室说率师分三道右 道领兵官阮有芳力战遇害左道领兵官张 文雁直趁斩匪右算复奋说管中道前𢭏匪 巢烧破之收回通化知府武辉班 帝嘉之曰似此胜仗功不可没赏说及雁军功纪录 各二次金钱有差芳炤例优恤赠提督 邓志雄投太次乞抚尊室说黎伯慎以闻 此次 武范 启奉密 谕招抚 帝以志雄前经投降寻复抄扰令黄佐炎再行察奏 广南九十两月雨潦逾常皆令赈粜至是食艰 延福和荣潍川为重蠲逋欠缓正征醴阳桂 山河东属轻均缓之清客银税亦分成量缓 领抚黎裕布政黎有佐按察陈文琚各降留 苏国汉归降纳谅山城先是统督黄佐炎节委 派招抚该匪乞给银一万一千两散给团丁 遣回仍留五百名构居那阳坤桄旧处 年前 首插 在 此 乞给六月钱粮耕贾营生统督臣均依所 请国汉乃纳还城池炮械各项退往同仆处 暂住次臣以闻 帝命递奏 嘉寿宫宣示诸京城内外因 谕黄佐炎曰用兵三策攻守与抚抚为下策而卿调 度得宜赏加二级五福金钱一枚阮文祥阮炳各 加一秩四美金钱一枚阮辉玘等纪录二次三寿 金钱各一枚令佐炎分插苏匪审筹高宣太谅诸 匪可抚则抚可剿则剿须要周济 免谅山去年以前留欠各项税其是年应征或 全免 禄平七溪二 县州最切害 馀减五成仍展次夏带征 兵民缺额亦分项展塡有差 最项三年 次项二年 是年京外哨载各项船二百二十四艘失事 因 风 凡二十五艘馀各清回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卷之四十三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