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一百七十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一百七十一 圣祖仁皇帝寔录
卷一百七十二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七十一 圣祖仁皇帝寔录 丙申明命十七年秋七月朔秋 飨 畿内雨先是连旬亢旱命祷于雨师庙未应 帝拟将再祷因近届秋 飨未行但于宫中密祷是日 飨礼成还宫北风徐起是夜云气郁蒸次日寅刻雨 大降移辰远近浃洽乃命有司备礼赛谢 命礼部钦送张灯戒禁日期于中外 万寿节前一日正日后三日凡五日之夜京城内外 并诸直省莅所内官军民人家各张灯于门 首前三日正日凡四日并禁理刑及屠宰 圣寿节是夜京城内外并诸直省莅所内官军民人 家各张灯于门首前一日正日并禁理刑及 屠宰 郊坛大祀前三日正日 列庙五飨社稷春秋二祭均于前一日正日历代帝 王庙文庙春秋二祭均于正日先农坛夏祭 正日并禁理刑及屠宰 忌辰等礼正月初十日二月初三日二十六日三月 十九日四月二十日二十一日五月二十日 六月初三日九月初十日十四日十八日十 月初十日十二月十九日均于正日禁理刑 及屠宰并歌唱宴乐红紫色服正月二十三 日二月十二日三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五 月十六日十七日七月十六日十月初六日 十一月初九日二十七日均于正日禁理刑 及屠宰凡人家遇有冠 婚丧祭者不在禁例 撤京派巡洋兵还管卫阮文既武曰俊并在行 弁兵赏纪录俸饷钱有差 山西夏葩丹霞人杨氏越年十四归于夫家有 里中暴男悦其色欲污之氏坚守不肯卒为 所害事闻 帝令礼部照例旌表之 命嘉定改建晵祥寺 谕之曰此处是发祥贵地前经设立梵宇用留胜迹 今省务稍舒所当重加整理又于寺前营建行宫 以凝福祉而志崇徽日后砌筑省城其城内行宫 停设寻置祀田二十亩寺夫十人 帝谓工部曰河内行宫一所至二十馀座较与诸省 数倍而壮丽宏敞又过之由年前黎质率意妄为 而代之者又不能声请量减年年修补徒滋劳费 且行宫之设以为一省官吏瞻拜之所省设一座 足矣傥遇有巡幸不妨临期营办何必多建为哉 乃令省臣量留正殿前殿并左右堂二座馀 皆撤之清葩行宫十馀座亦令照此留撤 帝幸耤田观禾谓京尹王有光曰农者本也朕躬耕 耤所以劝天下之民今禾苗勃长可望有秋尔宜 常饬耕夫刈稂莠毋使害苗可也驾过北门见诸 军砌筑城工顾谓 皇长子长庆公及宁顺公绵宜曰朕昨观砌筑京城 左里面命以官牛运土牛即卧下不去盖此牛在 承天牧养三载于兹未尝耕作懒惰成性故一用 之便不能堪牛尚尔况于人乎大凡膏纨子弟生 长富贵不耐艰劳则临事亦鲜能胜矣朕自即位 以来每于临朝听政日昃乃罢虽在宫中而四方 章疏一皆披览盖亦以勤者万事由成故弗敢逸 暇也汝等年富力彊自当服习勤劳无淫于游无 怠于事易言君子自彊书言君子无逸汝等勉旃 改制顺安四景石碑亭 石碑四面碑亭四座 旧式窄狭故改之 改太平台为镇平台太平门为镇平门 山西布政杜辉璟丁艰以刑部右侍郎魏克循 为山西布政 以副管奇阮进光为嘉定右水卫副卫尉阮文 西为永隆右水卫副卫尉宋福宝为定祥右 水卫副卫尉黎文修为边和左水卫副卫尉 清两广总督咨送盗赃于广安言辖民季章胜 等劫掠商船在尖波罗洋分祈交事主照认 清楚省臣以奏 帝谕内阁日前者广南捕弁拏获洋匪梁开发等曾 已送交查办此外沿海地方亦无奏报别有洋匪 窃发况本朝舆图原无尖波罗之地则李章胜等 之劫掠非在我洋分明矣夫不远数千里发递盗 赃劳犹有限欲于百万户查询事主竟属无期小 民未必仰资而先已拖累清督此举可谓多事矣 乃令礼部撰文并将原赃还之 广南省臣奏言沱㶞汛务殷繁请将海洲政社 民三十九人充补为汛属隶嗣有登籍并著 八额许之 给翰林院公需钱 岁四 十缗 定历代帝王庙典礼 一祀器递年春秋二祭正 庙五案每案太尊一登一 铏二簠簋各一遵豆各十牲俎三篚一其太 尊登铏簠簋豆勺均用铜质笾用竹哀𨱎篚 用竹里木均涂黄色两庑从祀十案每案铏 簠簋各一笾豆各四俎篚各一并依正庙质 样惟笾豆涂红色正庙原设每位银尊一盏 三碟一增制黄色珐璼尊一爵三碟三用备 三献礼两庑每案从祀名臣三原分设铜尊 一盏三碟一增制每案铜盏六碟一与原设 盏碟每案各三副正案神牌覆巾原红绉纱 改用黄祝版覆巾原红布改用红羽缎从案 神牌覆巾原红布改红羽缎正庙五室双开 帐一叠眉原蓝帛改红羽缎帐面原黄帛改 黄羽缎一礼品正庙五案每案牛一羊一豕 一粢盛一太羹玄酒各一钏羹一墓豆之寔 各十簠簋之寔各一正中案九位每位帛一 左右四案每案帛一均用一项帛两端金书 礼神制帛等字两庑十案每案家一粢盛一 铏羹一逡豆之寔各四杯簋之寔各一帛一 用二项帛两端银书一乐章用六奏迎神奏 景徽之章奠帛初献奏延徽之章亚献奏荣 徽之章终献奏安徽之章彻馔奏明徽之章 送神奏寿徽之章递年正旦节行一献礼用 香灯 酒 寻准定祀神制帛惟于 郊 庙社稷坛文庙用之馀皆停止 准定递年中元节 列庙 奉先殿均依元旦节例陈设冥纸冠带袍裳并金银 纸盘纸函纸库礼成献化再照上元中秋二 节例张灯彻夜 设斋坛于英睿皇太子园寝及绍化永祥二郡 王祠前命尊人府礼部会同管侍卫董其事 届中元节日召集僧众讽经一七多焚冥纸 镪俾资冥福 北宁啬雨米贵省臣奏请调剂准本年夏征并 留欠租粟贷粟听民折纳 命发京库钱十万缗运于嘉定永隆各五万缗 登贮备用 谅平道御史范辉燿参奏诸营卫科敛军钱交 刑部查议及案成自管领以下干连者一千 八百九十馀人 帝谕曰科敛兵丁一事节经降谕训饬丁宁而在京 犹有发出此案惟案内馈遗者少而事属因公支 办者多其加恩各管领长官等从轻降罚馀并宽 免嗣凡管领管卫等各宜精白持心母或私受馈 财致干罪戾至如队长书吏等向来徒事怂恿多 敛钱财借名为岁辰馈送庆喜往来而寔则从中 染指及其事发又指为馈遗以卸过归罪此弊风 在所稔闻揆厥所由则凡科敛之案当以彼等为 首论惟此番既已从宽不须深究此后诸营卫队 如长官或有营私掊刻则孽由自作罪无可辞若 队长吏役等平空起事私自科敛阴图肥己因以 多少馈物求媚长官是自设陷阱引人犯法以售 其胁制之谋凡此者首事之犯准即查明加等重 治再工作有公需钱诸管领可通饬彼等凡办公 支料须平其价值明立记簿以凭稽核若敢因事 滋弊者严参之 镇西兵备道尊室庠卒以户部署郎中尊室傃 升补镇西兵备道 以富安按察阮好为礼部郞中办理部务工部 郎中办理部务阮德浈为富安按察 海阳督学吴悠年老休致以兵科给事中武权 为海阳督学 命河内派属省管奇一率振定奇兵五百往宁 平驻防又以天关府城地最关要准省臣增 派弁兵驻守月一更换 原派一百 增派一百 河内领兵段文改年老休养以副领兵武廷光 代之前保一卫署卫尉段文詙改为从三品 卫尉充河内副领兵 帝巡幸广治命 皇长子长庆公协与钦派大臣尚书阮公焕统制尊 室朋留京居守侍郞黎文忠办理阮双清并 充护留京印 谕之曰自古帝王礼举辰巡用示考察作新之政兹 驾幸广治因以省方观风念京师桹本攸关爰命 尔与钦派大臣留守每日卯刻尔即诣勤政殿左 庑会同留京大臣办事已刻回府未刻复入申刻 回府酉刻仍与天臣等留直其护印等准以每日 卯刻进班办事申刻退班尔又不期趋诣 慈寿宫恭请 圣安其大小职官不随驾者准尔及留京大臣调度 如接广南以南奏折即发递行在由通政司转交 部臣题奏若常事听相与处分再赐牙图记一凡 有奉 慈旨及内宫之事准自折奏再每日请安一次馀均 照前例行 命都统范有心充行营大臣又命权署统制枚 公言管领陆路扈从弁兵先向广治行在伫 候免逐日迂道转诣午停夜歇等所凡象马 草料准骑牧弁兵自办母得责取诸民 壬辰 御舟发香江 礼部仪注留京皇子及大臣护印员跪 送跪迎均于津次改定于大宫门外 是日至福田行宫驻跸有二老妇跪于岸上 令问之对曰家贫身老无以养赡今间大驾 行幸故敢忘其尘渎翘望 天恩轸及穷独耳命赐之钱各十缗癸巳 驾至广治行宫辖民奉土宜品物 明春自米黄精薏 苡玉螺速香白椒 鲜笋 干笋 上进 帝曰此物虽微亦足见吾民芹曝之诚命赏飞龙银 钱有差仍以所进分赐扈从诸臣乃降谕蠲 其民本年身税十之二 赏应办行宫各所兵民工匠并沿途设案跪迎 跪送诸社民钱 广治行宫一所钱一百缗福 田大禄二所各七十缗金堆 一所五十缗社民程途远 者钱二十缗近者十五缗 省臣黎登瀛引所辖耆老五百馀人瞻拜有五 老年逾百岁 帝召升阶赐坐赏布帛各一匹问何所欲对曰上之 所予即为恩泽何敢奢望命加赏飞龙大银 钱各三枚馀七十至九十以上令省臣以大 银钱当面散给之 九十以上二十四人各三 枚八十以上一百三十人 各二枚七十以上三 百七十九人各一枚 甘露诸州王司土目诣行在拜见赐钱帛遣之 还 甲午回銮 谕戸部曰兹因巡幸广治地方途闲所见田禾均获 青秀惟永定河两岸多有不耕作者询之所在民 皆云此缘用力颇艰致留植夏禾一次以省工费 验其情辞则是土非不宜秋但小民或惮于勤劳 或资本不充不能一齐耕治夫生民之功莫先于 稼穑朕于劝课农桑一事向来丁宁告谕诚欲吾 民专事南亩共陶富给之休况广治近畿之地其 民素称勤力今乃有此怠惰生谷之地尚未尽垦 地方官亦不能加心劝相何以称朕导民务本之 意乎其令省臣察验如有贫乏无力者借以秄秧 或钱粟使之勤于耕稼务期野无旷王民有馀粮 方慰朕怀省臣寻咨部以夹河新垦之土民不愿 借领为辞 帝谕谴之目此事是翠葩临幸嘉惠穷闾傥此处今 已耕作民不敢借则广治一辖地瘠民贫旷土无 耕想不止此何不仰体朕意扩而充之谁是无力 即据寔奏闻赏给钱米凡借贷官物并无一文一 粒之息岂有不愿之理不愿者在汝等不能身体 力行委库子百端舞弊耳何不反躬自省却谓民 不愿邪且谕旨明白乃不覆奏只作寻常咨文率 略如此职守何在黎登瀛阮辉准其各降一级嗣 须开导辖民广行垦植日后土质成熟有愿领秄 秧钱粟者即遵前谕给之 帝尝谓群臣曰 慈寿宫有养蚕室成得许多丝盖我 圣慈天性克勤洞念蚕桑衣服之原故自育蚕酿丝 以为宫阃国都视效耳不然以天下养所乏非财 何必养蚕为乎 命工部造碑勒 御制永定河志事诗一章立于河干 禁职官私谒府第 谕曰皇子公皇子亲公等要在修进及辰动容合礼 其于朝廷政事原不相关而朝官各有职司本非 相涉恭惟我 列圣明示宪章凡官员与皇亲交通罪至革斥其杜 渐防微虑事至深远也朕祗绍 前猷品式枢机期臻周密向来皇子诸公并不得干 预外事及移文在外诸衙门诚所以杜绝私交昭 垂法揆乃闻一二不肖尚有私向权门干谒此辈 安有导善辅仁之益纵非希图躁竞必是嘱托别 情夫朕用人行政一本至公其待诸皇子辈平日 家法素严即内庭朝侍问安视膳之暇止许谈及 经史诗文而巳至如事之利弊人之臧否则毫不 敢提及何曾有为人吹嘘者乎彼昏不知竟尔钻 营请谒其势必有导以嬉游诱以玩好甚至有放 僻邪侈之行日久弊生不可不防其渐且朝官之 于皇子亲公傥公事应禀办者以公文行若应面 禀但于朝会之顷叙话可矣何必登门私谒惹起 弊端不得不明定条章俾知所戒兹准吏礼二部 会同详议文武职官自何品以上不得向皇子公 皇子亲公私门请谒若有犯者当作何治罪之处 酌议以闻寻准议定尊人府左右尊卿以至承办 属司凡有公事听于公署禀办馀年节生辰 不得趋门叩谒京外文自司务武自率队以 上均不得向皇子公皇子亲公私门请谒犯 者以违制论杖革不叙皇子公皇子亲公徇 容受谒者候旨定夺府属并部院军营知情 不举与犯同罪 定远公昞四十寿辰 是月十 六日 帝命发内帑物项赏给之 文房四友玉玩器一水晶 玩器二茶一箱文绮十一 卷酒器一副 红蟒鞋一对 寻忆是日有 庙忌披历观之则 永丰陵忌辰乃降 谕曰 永丰陵忌辰虽例定不禁红紫宴乐但此特专指民 闲而言至如为臣子者恭遇 庙忌乃恬然庆宴赏乐于心安乎其定远公诞辰嗣 后展以次日方合礼意再内阁票拟颁赏谕旨竟 不声明覆奏殊为疏误堂官黎伯秀等各罚三月 俸 第三公主琬琰薨主初下嫁怀伯武美至是因 病薨 帝深悯之追赠安城公主赐谥端洁 命富安束在省兵犯二十馀人为富善队分插 沿边诸屯堡由堡员管束之 安江江定奇三队兵 原彊城彊威镇江顺汎四 守兵一百四十馀人束补 逃亡扫额省臣坐罚令按数削额还民别募 充补 祠祭司监守尊室多盗取 太庙祀器烟筒金口事发下刑部速议尊室多削除 尊籍改从母姓陈氏派员阮亨等寻复检出 世庙祀器多有假金者 帝曰祀器最重如水匙烟筒火炉明镜皆 神御之物岂有制造镀金显是守护人等诈冒抵换 甚可恶也祠祭副使尊室耀等各即革职下刑部 严审且此情形谅非朝夕而许久礼部不能捡发 科道巡查亦无核出均准吏部议奏候旨乃命皇 子公并廷臣分诣 庙殿各所照原设祀器详查册籍捡核之 申定府县并该总催解兵粮考成例 凡府县于 三年内何 员征解十分完全并欠自二釐以下者或蒙 陞调听上司给凭离职若欠多于二釐者声 请截雷欠一分以上给限六月六釐以上五 月二釐以上三月能于限内齐足与以离职 限外兵足而粮犹欠粮足而兵犹欠声明候 旨全欠者停陞寔授该总何人于年丙催解 完足继给饷例钱米欠五釐以上停给一分 以上奏请革留俟完足日方听支饷及声请 开复如试差该总无饷可停何人欠五釐以 上者决杖六十客部存案试差限满其得杖 一次停留一年二次停 留二年三次停留三年 承天府尹王有光以家有老父疏请终养特假 之六月又加恩赏其父清桂三片鹿茸一对 纱五匹帛五匹以供药饵衣服 帝召兵部参知阮忠懋问曰曩尔归省老母曾有赏 给否对曰幸蒙轸及臣母年老赐以人参药饵臣 母拜赐深慰馀生 帝因谓内阁曰王政以逮老为先昔者西伯善养孝 文存问皆所以劝天下之孝也今我国蒙隆盛 世共跻仁寿之域朕自临御以来弘敷孝治凡民 庶寿男寿妇荣以扁额赐以银币表人瑞也岂求 誉于人哉尔阁宜询悉在庭诸臣谁有老亲在堂 年登六十以上者汇列进览候旨赏给及奏上参 知阮忠懋署参知黎伯秀办理武德奎阮文 贰之母均七十以上各赏清葩桂三片鹿茸 一对各色南纱五匹帛五匹参知何权侍郞 尹蕴之母侍郞阮知方之父均六十以上各 赏清葩桂三片鹿茸一对各色南纱三匹帛 三匹 改补祠祭司祠祭使尊室掟为祠祭左司祠祭 使专管左司增设祠祭右司祠祭使一专管 右司以工部员外郞尊室惔充补太常主事 尊室铁陞署祠祭副使 原设祠祭司祠祭使 一秩从肆品专办左 司事务祠祭副使一秩 正五品专办右司事务 礼部尚书潘辉湜坐免以兵部右参知阮忠懋 调补礼部左参知兼管翰林院太常光禄二 寺协同办理阮好掌礼部印务 帝谕内阁曰潘辉湜受恩隆厚位至上卿正宜夙夜 寅清虔共厥职乃 尊庙祀器为守护等抵换若罔闻知已交议矣今皇 子并廷臣分诣查检尚有草率者多甚至祀器经 交守护六七年来全无册籍可据似此事事蔑不 关怀礼典綦隆非比寻常错误其即解职候审寻 以部务殷繁准作为礼部属员效力赎罪 礼部奏言清平署原设一二三三队常川应直 又增设四五六七八九等队例得分班昨者 省六七八三队止存六队就中又多逃废其 在京常川三队请由所管招募塡缺仍照和 声署之例给与口分粮田 每人口分田八 分粮田七分 又 令在外增设四队以足一署十队广南原有 第四队增募一队置为第五队广义原第五 队改为第六队增募一队置为第七队广治 原第九队改为第八队平定募二队置为第 九第十等队此外畿辅以南诸地方各听立 戏班班五十人大辖二小辖一嗣后官军民 家如有会集演戏承天由清平署常川三队 在外由各队并新立各班均照所辖歌唱为 业外人不得混八违者拏送地方治罪命都 察院覆议以为清平署之设所以用之 郊 庙朝廷诚不可阙部臣所请固是也若夫戏班之用 于民闲者不过争事诙谐徒供嬉笑长傲纵 欲弊日愈滋禁之犹虑不止况可复导之乎 再人家歌唱必于清平署与戏班则彼将援 以歌工有额为辞要索赏标不厌其欲则不 已甚至认养游棍吓人图利其弊有不胜言 者请嗣凡社民如春祈秋报庆喜等事所在 有善歌者听得随便招集演戏限以一日夜 而止 帝从其议因命传旨诸地方常加查检凡民闲有事 歌唱者亦听但不得频日䜩会醉饱流连有 妨生理亦不得招募班队设有名色聚集多 人违者罪之 停广南巡幸 帝谓侍臣曰前者朕议欲南巡行宫业已整理因念 夏天炎暑暂展行期兹巡幸广治回銮将届秋深 潦候若复举行则扈从官兵未免淋湿卿等以为 何如阮科明何维藩等皆曰南巡之议久矣若不 果行恐孤民望乃命办理工部裴樻前往询 验情形樻还言行宫地势多是卑湿所用竹 木多有虫蠹沿途一带田禾正将告熟 帝以其不便遂止 兵部奏言宁平以北凡以募兵得官者如预有 功状应留原职年外六旬以原衔勒休其无 功状者请分发沿边各省差派俟有寔状由 省具奏从之 帝巡幸顺安海口登观海楼阅水师操演赏弁兵钱 一百缗即日回銮 帝谕工部曰京城附郭左右后三面前以米贵准所 在军民随便栽植此乃出于权宜今米价贱民食 裕如况附郭之地与他处不同岂可听其自利其 令京尹转饬以本年底即止嗣后不得擅自耕值 准定嗣凡尊室人等往广治以北广南以南诸 辖公务除奉有敕旨差派馀常事即由尊人 府管员给关文通行若擅自出京以违制论 命广平运前次捞获钱十九万缗于广治胡舍 津次又派权署统制梁文柳带领兵船接解 来京奉纳 授阮文法为水军二卫副卫尉阮伯情为四卫 副卫尉各陞署卫尉 富安巡洋兵船捕获阇婆海匪八犯事闻赏省 臣纪录一次弁兵普赏钱一百缗获犯皆斩 之 帝因谓刑部曰彼虽蛮獠亦是人类前此有因风难 则矜恤之邀掠商船则诛戮之朝廷一赏一刑正 大光明初非恶而杀之也 南圻六省度田事竣经略使张登桂尊室帛阮 得智疏报以是月十八十九等日分起由驿 来京复命张明讲亦于十九日回镇西城供 职先发递田土数目册 原征田土二万一百 九十七所零及十三 绳八顷又三千四百六十四亩馀今度成田 土各顷六十三万七十五亩馀又原田六十 五所零今勘成鱼 池一千十七口 并酌议合行诸条款以闻 一原簿征为田而今勘度是土原簿征为土 而今勘度是田原荒闲而今现寔耕原留荒 而今复耕未及单征者均从寔将项闲有原 簿寔耕田而今勘是全所栽植桑蔗榔株亦 有一二分截出者亦从寔将为各项土起科 一原征各项田土闲有设立庙宇祠寺及成 土墓者截出将项馀据寔耕照度著簿一民 居土如荒闲土阜簿丙无著何人原征者将 为民居项免税如有主开认听其民给价征 从公土项一原簿寔征而今勘出一二尚荒 莽者据寔耕度成亩篙著簿馀将为留荒项 如全所荒废者亦将为留荒项各由地方饬 民开耕成田著为公田项起征一社村原征 各项田土有田簿税例原从此村而其田土 坐落在他村者又簿从此省而其田土坐落 在他省者均著归所坐落省村地簿一寔耕 田土于开簿内著本村同耕者将为公田土 项闲有田主逃死无子媳者交所在民认耕 征从公田土项一原藩安城郭外除设为嘉 定新城及量留构作官舍军寨水场馀度得 四百四上馀亩听附近民建修地簿微从公 上项一原定祥旧城土一所度得四十馀亩 听所在民开耕征从公土项一嘉定留荒田 三所原给安良队开耕成田今度成十四亩 零听民领耕征从公田项一河仙官田三所 原无税例给河仙奇耕作今度成田七十五 亩零仍留许奇兵征从官田项一定祥原尊 室漳留下草田二所从前许人借耕中闲佃 户自相转卖今勘是五十所其许借事迹明 白者六所度成三百九十八亩零仍交原主 馀四十四所度成三百五十九亩零听民认 征将为公田项一何社村民人逃散其地分 无人认度者饬所在总长催集傍接勘度仍 据田土之数建修地簿许人借耕纳税俟其 民回复照认耕居一何社村原无地分亦无 从征田土在何社村惟有造买他村田土一 二所寄居而现有民籍兵额者听截出所买 之田为地分建修地簿闲有一二社村原无 地分亦无从征造买田土只借居他社人田 土而现成村落者亦截所借之田为地分如 何社村散处不成村落由地方官照辖下荒 闲林阜之地可堪耕居者使之立邑建簿以 宁居止一各项田土原簿闲有重著 及留荒不知著落今究果并除之 帝谕内阁曰南圻六省从前田土疆界处所总属含 混今经略大臣亲所阅历逐款详议均已妥合准 如议行重念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正然后可以 垂永久而杜争端可传旨诸省督抚布按转饬府 县照所辖社村以新度田簿为准明立界限或用 木表或用石碣标识铭刻俾之有所遵循相安田 里此乃治地宁民大政尔地方官要须申饬所属 寔力承行不得一毫改易若滋弊起争犯者以死 论府县上司亦分别重治又以张登桂自京起行 经赏钱四百缗为路费张明讲在镇西程途 较近亦准追赏钱三百缗经略使复疏言拣 兵度田事已就绪人情妥帖谅无异辞惟立 法虽难而守之尤难不可不深思善后之计 南圻之兵所以多逃者或由总里隐其豪富 而以穷丁充给或因管率多方苦刻而无以 自堪未应独归于兵丁之善逃也所当立法 防之俾袪宿弊至如田土荒闲顷所尚多沃 饶可耕之地亦应议定赏罚使知劝惩 一兵 丁逃 欠处分定为每季一稽核如何社村兵分自 一人至五人者一季欠一人里长笞五十每 一人加一等全欠者杖九十责令紧填二季 仍然挂欠杖一百何社村兵分自六人至十 五人者一季欠一人笞四十每一人加一等 至六人杖九十责塡二季仍欠杖一百何社 村兵分自十六人至三十人者一季欠一人 笞三十每一人加一等欠至七人杖九十责 塡二季仍欠杖一百向社村兵分自三十一 人至五十人者一季欠一人笞二十每一人 加一等欠至八人杖九十责塡二季仍欠杖 一百何社村兵分自五十一人以上者一季 欠一人笞一十每一人加一等欠至九人杖 九十责塡二季仍欠杖一百凡至满杖并充 给拣兵若敢逋逃拏获发镇西为牧奴该副 总一季兵丁欠至二十人杖六十每十人加 一等欠至六十人以上者杖一百留役责令 催塡二季仍久杖一百革役府县员按季稽 捡督饬催填若县内二季留欠至一百人以 上者由省严参惩办至如管率亦定为每季 一核办一季每队逃至六人队长外委队长 笞二十率队减一等以上每三人加一等每 卫奇逃至三十人管员笞二十每三十人加 一等并罪止杖一百若督抚布按领兵不能 申饬致省内弁兵十分逃至二分以上者即 具折声明请旨一田土增减分别赏罚何社 村长能唱率其民开垦年内增至二十亩以 上赏飞龙银钱大小各一五十亩以上赏银 钱大小各三一百亩以上赏银钱大小各五 二百亩以上赏银钱大小各十若社村内田 畸荒废减自一亩至五亩杖六十每五亩加 一等减至二十五亩以上杖一百革役总长 能督率开垦年内增至一百亩以上赏银钱 大小各三二百亩以上赏银钱大小各五四 百亩以上赏银钱大小各十试差者寔授若 减至三十亩以上杖六十每十亩加一等七 十亩以上杖一百革役府县员如能勤加劝 课县内田土增至二百亩以上赏三月俸钱 粮四百亩以上赏六月俸钱粮六百亩以上 赏纪录一次再加三月俸钱粮若减至五十 亩以上罚俸六月一百亩以上罚俸一年二 百亩以上由省参奏惩办递年督抚布按稽 核府县府县稽核总社如何社田土增至三 百亩以上向总田土增至五百亩以上向县 田土增至八百亩以上由省查取总里府县 等员名奏请从优奖赏傥省辖田土增至一 千亩以上或减至三百亩以上其督 抚布按亦由部据寔声明候旨赏罚 再南圻 六省多有游手游食惯习成风及其穷也则 掏摸窃盗朝夕以此为生涯不事产业向来 有捕获经官不过按律笞责放释彼反以为 得策仇及财家掷砖烧屋无所不至遂使人 甘受失财而不敢复拏偸窃之多未必不由 于此请凡掏摸窃盗捕解有寔状者不论初 犯再犯各即剌字加锁送诸卫奇管束充当 苦差满三年限交民登籍俾游惰有所惩而 盗者庶乎屏息 帝谕兵部曰经略大臣指出南圻兵民积弊议为严 条以禁之可谓切中其病然以朕观之吾民自有 良知革俗必须以渐此番拣兵度田事关创始一 经晓示便能明理急公事皆就绪作新政治巳有 其机与其齐以威刑曷若先以教训与其急之使 敏于就功曷若缓之以俟其自化之为愈乎姑准 先传谕六省督抚布按各申饬府县总里以及管 率至兵民人等切须矢发天良倍思奋勉今兵籍 既成条章已定在民则择彊富以充给不得塡及 贫穷为兵则安行伍以从戎不得逋逃倩代府县 须详加察核毋使奸民得以遂其欺隐领兵管卫 辰加矜恤无使头目得以苛虐兵民当平居则常 令操演不可私役一人届分班则立即放回不可 彊留一日再田界已定而可耕之地犹多亦须勤 于劝相俾耕播以辰垦辟日众用期益裕民天试 观年内所办勤怠何如准各省俟至年底即据所 辖兵分足欠田土辟废之数并府县总里及管率 职名开列具奏以凭分别淑慝酌定劝惩如年内 兵额多欠田土多荒则是化之故违不得不威以 刑罚开年即照经略大臣所拟条款降旨施行则 有犯断在必惩到此不能稍为宽减矣其掏摸窃 盗如议行之 帝谕兵部日安河二省兵额年前领督张明讲巡抚 黎大纲先议请五丁拣一朕以其所奏合理准依 议行且南圻诸省向来怠惰成风经理一番诚为 难事乃能秉公寔办及早就绪兹者定边隆祥四 省各照此取次重拣随亦清妥总由张明讲等首 唱此议为之先声俾人情习于见闻有所视效事 机中窾次第底成追念一初建议悬合事宜殊堪 嘉奖张明讲黎大纲准各赏加一级当次预办司 牧府县亦各赏加一级定边隆祥四省督抚布按 以至随办人等别谕赏级纪有差又 谕机密院曰镇西城边陲重地近来将军张明讲奉 命出差专责参赞黎大纲署提督裴公諠会办城 务乃能抚字适宜俾人民案堵边境无虞诚为不 负所职黎大纲裴公諠准各赏加一级 初置嘉定西宁府领新宁光化二县嘉定光化 城一带地方界接镇西城辖绥腊寻惇哥林 巴南诸府最为关要年前设光化道及顺城 光丰光复光威坚威各守以守之番蓝各册 归附者以千数原总镇黎文悦占其民为己 私括取所产犀角象牙材木其属逆犯黎文 怀因而侵蚀 材木之案 由于此 而在道官吏为其役 使多方欺蔽朝廷不之觉至是经略使张明 讲张登桂等亲履其地照见自省城外西花 桥直抵哥林一条大路中闲有齿溪堡 即前 掌奇 固所居 之地 其地平旷而肥饶汉人番人耕居相 闲左则有小沱通于光化江 此江发源自 巴南而来 右 则有陆路通于浊江 属光丰守夹 边和界辖 颇属形胜 乃疏请于此处建为府莅随地势之联络分 设二县隶焉又于浊江置一堡俾与光化城 相为犄角内以固嘉定之藩垣外以益镇西 之声势并将光化官吏瞒隐情弊八奏 帝谕曰犯员黎文悦生前诈为名义自谓公忠体国 而究其所行事事狂悖驯至酿成大案曩已付之 公议明正罪名足为千古权阉者戒兹验所奏寔 属有心贪鄙即此隐漏蛮丁动至千馀又委心腹 逆儴责取产物以为己利逆儴因之作弊犯科致 生祸乱其罪可胜言哉光化管道阮文泰依托权 阉许久从中取巧准即发镇西城为兵队长吏役 黄飞汉黎公僖等十人通同瞒隐并发昆仑堡为 兵总督阮文仲布政尊室俍不能检举各降二级 其齿溪堡设为新宁县光化道改为光化县以其 城为县城再设西宁府兼理新宁因旧堡而高广 之以为府城浊江改为清流江置清流堡隶于新 宁阮文仲寻拟请摘取社村分隶总县拣番兵定 税课并合行事宜以奏从之 以番民二十五 社与顺安平阳 二县汉民六社村之接近新宁者分为二总 隶新宁县番民三十社与顺安县汉民八村 之接近光化者分为二总隶光化县总置该 总一择汉民敏干者为之番民见数一千二 百二十四人并与嘉化一队原番民籍属省 辖者十五人每五丁拣取其一凡得四百馀 人束为嘉化奇一二三四四队队置率队一 队长外委队长四三队隶从西宁府一队隶 从光化县又增派省兵驻防西宁二队光化 一队其原嘉化一队籍属镇西者五十七人 交城照管光化道三船队兵十九人与顺城 守兵六人光丰守兵十四人光复守兵十七 人光威守兵七人坚威守兵七人凡七十人 束为属隶兵二队一队隶西宁一队隶光化 而省顺城光丰光复光威坚威等守府县各 设吏目一通吏四番民税课以来年为始人 各岁征庸缗钱一缗四陌折纳猛火油十斤 橄榄脂八斤汉民租税钱粟输府县仓以备 支给西宁府城内心广三十二丈城身厚一 丈高七尺二寸城门三清流堡内心广十五 丈堡身厚八尺一寸 高五尺四寸堡门二 嘉定按察黄文铭有罪免以定祥按察丁允中 调补嘉定按察署镇西粮储道尹文春补授 定祥按察署吏部郞中曹光丽调署镇西粮 储道先是逆儴煽变有伪统屯阮文书者于 原平顺按察尊室嘉被掳骂贼不屈儴使象 踏杀书再断其头而悬之其后书之子梨人 有诉是伪孽且历述前事铭当堂谓之曰尊 室嘉非尔亲属阮文书非尔仇隙何为怀愤 而酿讼邪付之省吏查办埋没其事至是其 人复诉于经略使案拟犯子阮文梨坐斩铭 问徒 帝谕曰伪犯阮文书天逆重情经已发出黄文铭却 以妄言抑折告者图为叛逆掩蔽且尊室嘉骂贼 以死忠烈之节闻者莫不褒重而痛愤逆贼之凶 残黄文铭分为臣仆于尊室嘉义则同僚而发言 若此致省吏得以用情开脱伪孽则其居心已不 齿于人类矣本应正法以戒将来姑念犯属到案 国宪既伸黄文铭准发镇西城充军失察总督阮 文仲原抚段文富各降二级 定南圻六省江船税例初 帝命经略使将原安江署布政张福冈所请征江船 税因便会同诸省议之至是议上言南圻江 程如定祥光化及栗江富美西江边和定关 平利安利福顺等汛所及福洲福礼二江永 隆龙湖沱定祥雄御宣威及富姜江安江朱 江新洲安乐镇夷等守所并东川沱河仙省 江城守或上通源头或三江岐路皆船艘之 所必由其光化定关平利安利福顺五所己 有关税馀凡有汛所属之汛员无者置巡汛 各一派员防守凡商船装载货项经过汛分 度横自四尺以上一次征税钱一缗五陌五 尺以上三缗六尺以上五缗 如边和船行商 安江经过三五 汛所止据首汛纳税馀 不得重收以此例推 年内行至二三次以 上亦据次征之惟所载粟米及寻常往来带 有些小需用之物者免 帝从其议准以本年九月朔施行为始永隆嘉定定 祥复请增设巡汛征商如例皆许之 永隆新 会保盛 善美咸隆诸江分四所嘉定平 盻三岐江定祥调和江各一所 寻命制给每 所巡司木记各一 帝谕兵部曰镇西河仙前经准定如寻常无事月奏 一次迩来按期折递只略叙辖内无事数语而已 地居边圉数千里外之遥乃所奏全无事事更属 何益且镇西边陲重地现在土俗人情田野民物 有无日加聚辟驻防京兵省兵曾否熟练新隶番 兵已未习知纪律均于边务有关河仙亦关要地 头蛮民杂处已未渐染汉风一律静帖准城省臣 各于奏报期据寔附叙俾悉边情 定北圻奏报河水升降例 帝谕工部曰北圻河防一事朕日夜萦怀末尝少置 因念珥河水势递年自夏徂秋或涨或落节候不 同今已过白露之期其令河宁总督邓文添据现 在情形先报一次嗣十五日或二十日遇有奏报 米价或应奏事件亦各据河水升降夹叙或附片 以闻至寒露而止霜降仍照例奏报安澜开年以 后自小满至寒露亦照此行 命署吏部尚书黄文演恭诣 瑞圣殿 明成殿查检金银祀器又传旨清葩布按恭诣 原庙捡视之 改给南北漕并各役船应载脚价 南漕载自广 南驶京者每 米百方给钱一缗自广义钱一缗七陌自平 定钱二缗四陌自富安钱三缗一陌自庆和 钱三缗八陌自平顺钱四缗五陌自南圻六 省钱五缗二陌北漕载自广治驶京者每米 百方给钱三缗自广平钱五缗一陌自河静 又安钱七缗二陌自清葩钱九缗三陌自宁 平以北诸省钱十一缗四陌免役代役船应 载脚价与南漕例同仍照数折除税额欠者 追收剩者给还所雇柁工水手如载运经过 一省至四省辖者例载米自四百五十方至 八百五十方酌给钱米各六自一千至一千 六百方钱米各七自一千八百方以上钱米 各八经过五省辖以上 者照项递加钱米各三 复准定南漕何年值 载而免载北漕何年如有免载者均照依代 役船横梁例征税 宁平布政陈文忠密奏言山音一带山谿险远 官兵往返甚属艰劳故逋犯郭必功必在等 因得以久延残喘今安化乐土二县奉有分 设流官请亲往天关府城一番经理因而催 集诸土司土目开示祸福使各出力捕犯 帝密谕之曰逋犯未除是尔地方未了之事且擒捕 机宜节经谕示明白尔此行可宣示朝廷威德俾 上司土目等晓知顺逆之理举皆知畏知怀自可 必成必济如能不动兵端罪人斯得是尔莫天之 功朕必从优奖赏也领兵陈有礼亦上密折言必 功等尚在逋诛缘土司土目之同情容养请 应催来縻禁而责令弟侄报拏并派拨弁兵 分道截捕其所陈山川险易路径往来灿然 明白 帝以所见有把握降谕嘉奖忠既抵天关密奏言郭 功接父子探得郭必功必在等潜隐的处第 今岚瘴正盛拟应至秋末冬初方可派兵搜 缉业饬诸土司土目密图获犯解官以邀厚 赏许之 广南副领兵阮久德请安折言在省额船多数 请量留水卫弁兵守护再安奠二城例贮米 各五百方定海炮台二百方定以二年一换 日久耗减弁兵多至赔累请换以粟 帝谕令护抚胡估即于原派驻防安奠二城撤回率 队二兵一百专守船厂至如城台准兼贮粟 米安奠二城粟各四百斛米一百方定海炮 台粟一百五十斛米五十方其贮米三月一 换发许驻防弁兵及就近随便支放遇有应 支多者将所贮粟辗米备用以本年十月朔 为始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七十一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