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160 中华文库
卷一百五十九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一百六十 圣祖仁皇帝寔录 |
► 卷一百六十一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六十 圣祖仁皇帝寔录 乙未明命十六年冬十月朔冬 飨 将军阮春范有心等自嘉定军次凯还抵京 帝先遣大臣张登桂阮金榜并侍郞管卫各一往南 长亭迎接传旨慰劳及八觐 帝宣召上殿赐坐慰之曰卿等为国宣劳至于三年 之久今日凯还朕深为喜之 命束银枪一二两队弁兵四十二人为一队三 四两队四十七人为二队仍留镇西城束嘉 化奇弁兵三十三人为一队仍留嘉定省隶 从差派 初置太医院左右院判 左院判秩正六品 右院判秩从六品 命机 密院察核太医院人员医理分项奏上准正 八品医正杜交耀擢授副御医从七品医正 黎福绶补授左院判阮文堂补授右院判 帝念锦衣宿卫亲兵多有投军日久合兵部摘出队 长外委队长及兵丁年深预有功状者议补 诸军该队正队长 广治省臣奏言甘露诸州饥歉之后生理未舒 请应调剂特准照本年银税除寻湓巴栏㟐 俸已有旨蠲缓馀㟐嵘佐邦昌盛那贲上蓟 廊辰六州加恩一半蠲免一半展至开年带 征 河仙有清商裹铜船一艘泊于峦屿船内有红 毛人载新州货项并石机鸟枪短马枪愿八 汛商卖受税事闻 帝谕省臣晓示之曰今寇盗已平本非顾虑惟西洋 船例由沱㶞收泊诸海口不得来商国法綦严岂 容违越宜立早放洋不许八口嗣后清人即乘清 船方准照例投八诸海口贸易如西洋人即乘西 洋船由沱㶞海口通商不得搀入诸海口致干条 禁寻有阇婆海匪窃发于省辖三江守掠过山炮 二辆而去省臣段谦光胡公熙黄文李各降 一级 皇五子永祥公绵宏薨晋赠为永祥郡王赐谥 庄穆公素性孝友慈和谨厚守法 帝甚钟爱焉初闻得病颁尚方参桂遣御医多方调 治终不见效 帝屡命驾临视面谕温存日赐金玉以慰至是薨年 二十有五 帝深痛悼之辍朝五日赐祭一坛命统制尊室朋董 理丧仪其长子洪僖准礼部记名俟至十五 岁袭封为永祥郡公子女妾媵倍给俸例属 吏以至乳媪婢仆均月给钱米筑山坟于金 玉社分宁厝日又辍朝一日赐祭二坛 准定嗣凡在外文自按察武自领兵以上如有 来京朝觐既经瞻拜者均由大宫门上行走 毋拘佩牌著为令何例在京大小官员预有 官给佩牌方得由大宫门上行走其在外职 官八觐者往往临期奏请颇属繁黩故免之 定祥副领兵阮文正前因事变潜逃首后从征 亦无寔状兵部议以事在赦前请坐革留特 令革职发镇西城效力赎罪 河静以北年谷丰登米价减贱诸省各以入奏 帝大悦因念丰年粟米狼戾或至病农谕令各照所 辖官吏应支俸饷米数自十月以后折给钱 文至年底即止复命派员参知黄文演往南 定和买米粒十万方输京 追赠原神策卫尉张文晃为掌奇秩从二品晃 初追随羁靮茂著勋劳殁后蒙赠赞治功臣 特进柱国上将军锦衣卫掌卫署掌营敕文 遇有 尊字并著景兴年号其孙张文新检出以纳吏部拟 请别撰改给 帝令追赠是衔以符职制 置平粜所于京仓畿内米价尚昻 帝谓丙阁曰今秋禾谷丰收闾阎之闲谅亦米贱惟 京中人烟凑集不耕而食者多以致未得平减耳 今若一槩发粜则富者包揽取赢而贫乏小民不 得普霑寔惠其令发仓米五千方贮于廨舍别处 名为平粜所派科道侍卫六部仓场漕政司员及 承天府属各一凡贫乏者不拘京外均准就所愿 买自一二方以至升斗碗并听减价粜之 米一方 直钱二 缗三陌减为 一缗八陌 官军及物力者不得预复谕在京一 切吏兵工匠人等凡应得预领饷钱自一缗 以上者准于本月下旬先领十一月饷钱减 价 米一方减为价 钱一缗六陌 折给米粒人各半方馀者 给本色其饷钱不满一缗亦照此量给 降原河仙巡抚陈震为兵部员外郞震初在河 仙驻防弁兵掘得银百四十两私括取之事 发刑部议问革特改为降四级调其赃银不 屑八官令赏给所在弁兵以为修补器械船 艘公费 帝谓侍臣曰用人一事想亦甚难如陈震为人干事 然在朕左右方能保全若一外补即贪欲妄生声 名狼借此朕不胜痛恨者也 平定富安二省曩因南圻有事雇拨民船运军 需于平顺嘉定有至二三次者 帝轸其劳令赏给钱文有差 应载三次船一艘赏钱 五十缗二次二十缗一 次巨船十五 缗小船十缗 改诸地方督抚布按厅署规制先是 帝巡幸广治因见巡抚公厅以为窄狭谕工部曰在 外厅堂前者准照京堂营办念地方大吏系一省 之观瞻视与在京部堂专为办事公所者有闲若 过于迫狭则于方面体统犹未雅观尔部可酌拟 加广俾得妥适至是奏上准如议行 原总督厅堂 视六部尚书 堂式巡抚布按厅堂视六部参知堂式惟有 厅堂一座厨家一座其厅堂后面并左右两 厦大柱限以壁板外为办事公所内则安插 家眷今改定总督厅堂一座三闲二厦长四 丈五尺九寸横三丈一尺三寸并依原式惟 壁板移设于后面并两厦中柱增构后家一 座三闲二厦长三丈四尺九寸横二丈三尺 穿家二座各三闲长一丈五尺廉门一座三 闲长一丈九尺三寸横一丈四尺七寸开月 门三巡抚布按厅堂一座三闲二厦长三丈 八尺二寸横二丈五尺三寸并依原式惟中 柱小柱加高壁板移设如前增构后家一座 三闲二厦长三丈横二丈穿家二座各三闲 长一丈五尺廉门一座一闲长九尺横八尺 一寸开月门一其原设厨家一座各随宜 移构厅署四围各獠以砖垣高五尺五寸 安静总督谢光巨奏言暹将乙可曷与叛犯安 森 原车虎 土县丞 投书于镇边车虎岑祚蛮撰诸县 及镇宁廉县索以供输银蜡税例违者必来 攻破且暹人年来屡次寇边为官兵擒斩抱 头鼠窜谅已慑我兵威安敢复来滋事惟车 虎蛮撰岑祚廉县僻处边地遥隔省城人心 恇怯在安森之所稔知故借援暹将投书吓 诱亦图自饱计耳料亦无他伎俩但自我边 防未应置之度外已札饬诸县抚集其民分 拨防守诸要路 帝然之 初行受俘礼先是 帝谕内阁曰古有受俘之礼表武成也今将军参赞 等奉命专征攻克坚城俘获首逆礼宜献俘纳印 告厥成功其令礼部稽查典例以闻礼部奏言查 之明典天子亲征凯还以俘馘献于庙社如 命将征剿则献俘于午门清典凡班师择吉 先于庙社行献俘礼次日行受俘礼盖献俘 于庙社者天子告成之礼而献于帝阙者乃 将士奏捷之礼也兹请于午门行受俘礼许 之是日丙寅有司预于勤政殿前设骑驾卤 簿金水桥外大陈兵仗仪卫 帝御窄袖龙袍驾幸午门楼皇子亲公百官各具狭 袖彩服分班侍立将军阮春范有心等著戎 服拜纳印绶旗牌次献所获逆犯俘馘礼成 命羽林统制阮增明署刑部尚书裴溥赍捧 王命旗牌带领兵象押将逆犯黎伯铬刘信 杜文誉逆猷名马双即富怀仁并逆儴之子 黎文猿五犯赴南野法场凌迟处死百刀剐 割再断首并与逆忀逆鱿首级高竿悬挂城 外诸市曹三日其逆铬逆信逆誉文猿首级 先卫碎投诸坑厕逆优逆魫逆猷首级遍送 干广治以北广南以南诸地方亦各高竿悬 挂三日传回犯事地方𢭏碎投于坑厕 命海安总督阮公著定安署督郑光卿会同兴 安巡抚何叔良照久安河道未开濬者 前以 夏禾 告熟 停工 并两岸护堤履勘熟筹以闻著等寻奏 言履勘此河请应改标一段自沂川溃口 在 外 重休 堤 至柴市深潭 原公堤 溃口处 长七百九十丈因 其溃处凿令水口向下以吸珥河之水河岸 护堤脚广七丈面广三丈身一高八尺又自枚 园凭昻二社旧江以至珖烈社未经开濬者 其旧江水道闲有萦回请应改截二段一自 洞舍社至黎舍村长三百六十八丈一自巴 东社至珖烈社长八百六十五丈堤脚各广 六七丈面广三丈身高六尺馀一段自枚园 社至洞舍社长五百七十五丈一段自黎舍 村至巴东社长二千十五丈其江流不甚迂 曲请应仍旧随势开广堤脚广自二丈五尺 至三丈面广五六尺身高六尺其已濬之新 河岸有凹凸不齐者修补如式再照自新河 口至珖烈仅六千馀丈而自珖烈至太平海 口尚隔一万八千馀丈则新河一带乃是上 流其护堤请应一律培筑疏上所拟护堤高 广下廷臣覆议以为久安河之濬所以分水 势此河既开即珥河之流由此灌注不可无 堤以为之卫惟堤之卑者虽不可以御秋汛 而修理既不甚劳傥潦水漫八尚能随势疏 通不至滋害递年沙孕田饶亦有收成之望 若过于高广不但工程艰重而潦长之期防 备亦难脱有差池则溃决之害较与潦水漫 八者为更甚请两岸护堤其自沂川溃口至 柴市深潭处逼近大河堤之两旁竖立桩栅 以身高七八尺为限馀新河与旧河开广各 段随势递减身高五六尺上下面脚丈尺须 视积土之多寡酌量而行仍于堤之两岸二 三百丈或四五百丈设一水窦递年小满与 秋潦未至漫过堤面者则闭塞之傥秋潦盛 涨将漫堤面者则开放之以免冲激之害至 如权筑短堤俟河工竣后削去以纳河流试 观开年夏汛秋潦利害如何再拟善后之策 帝谕曰廷议递减堤式并多设水窦就中斟酌情形 深合朕意惟护堤接河口处河堤原高十二尺而 所拟这堤高正七八尺遽形卑减则其势逼近潦 水必至从此漫过其此段护堤当以大河堤为准 以下去河稍远仍酌随形势或数十丈或五六十 丈递减一尺以至于新河五六尺为限则堤身高 卑各随水势之远近方免漫溢之虞至于水窦开 闭亦难印定如大汛之期水势属常而遽放水八 田诚为可惜若俟盛涨始开又恐缓不及事贻害 更天其爷诸督抚等临期酌量除五月以前潦水 未盛可塞者塞之以护夏禾待收获之后永势湍 急则速须开放毋使冲激堤条方为妥善著等寻 奏言濬河筑堤工役繁重请量雇民天二万 人 南定六千海阳四千兴安三千 邻省河内北宁各三千五百 以开正继 工兴办 帝令工部速议复降谕曰久安河口前者经准凿令 下吸盖虑其挈流直注或至冲激兹念河口在新 堤之外雨潦涨溢之期必然水势一律弥漫纵令 下吸亦属无益准据自柴市深潭决口随势开凿 务令直达大河以归近易不必句屈下吸徒费人 工再开濬此河原以杀大河之势若段段直濬则 是引水从此奔冲下流之海阳必难保无浸潝之 患曷若仍旧听其萦回曲折纵有潦涨奔流而其 势稍缓之为愈也况一番开濬工程重大如果十 分尽善虽费数十万亦所不靳惟其中利害尚属 糢糊而近来盗匪甫平人民方乐息肩一旦率尔 举行动至劳民费财所关不细其自巴东至珖烈 一段准依原议开濬馀各段何者过于浅狭不妨 随势疏导务可通舟而已毋须改截开广以省烦 费姑试行之一年俟至秋汛徐观水势如何再图 善策工部因议奏以为此河工役既归省约以三 省民力为之亦可及事不必增雇河内北宁 更滋劳扰再新河右岸照之图本有小溪二 条 一自金洞枚园社至仙侣善片社 一自芙蓉巴东社至仙侣枚舍社 均与大 河相通请于溪首夹新河处各设水闸广六 七尺可通舟行上架横桥以通往来下用板 片以便开塞仍依水窦启闭之例 帝允其议 山兴宣总督黎文德奏言山西富儿浮沙 均社 名属 福寿 县 堤条逼近河畔水势冲激日增坍圯请 别筑新堤 帝谕曰此处当河上流堤条之设所以奠民居而卫 省城傥改筑可保无虞虽糜费不赀诚无所靳第 向来别取新堤而旧堤亦不免防备其力既分嗣 到大汛之期旧堤一有差池新堤亦不可恃则新 筑之堤岂非虚设曷若专力旧堤之为愈乎况下 流之久安河道既濬则其水势有所宣泄上游之 水岂至如前冲激若于旧堤随势修补想亦可期 保固何必别筑新堤更增一番劳顿为也寻准于 河畔近坍圯处设一石觜以捍之 兴安疫辖民染死者七百馀人令省臣发库钱 恤给之 命户部都察院遴出属员各二人往南义二省 先发官买糖桂公本业户愿领钱粟听从其 便 广南沙糖七十万斤广义八十 万斤二省桂枝桂皮各二万斤 安静总督谢光巨奏言省辖襄阳府四县 襄阳 祈山 会元 永和 葵州府二县 中山 翠云 东城县六社册 知礼 知止 巨林仙琦 杨合同侵 六𬇕 恢扬磊 运坞培 琼瑠县七总 下腴林 罗朴鲁 醇酣棠溪 义林饶合 均是土民未谙法律今近届选期 请听修簿而免应选宁平亦以金山县新立 居止未定请展缓一课皆许之 河仙有清人自暹逃回者一百馀人省臣以奏 准交所在明乡帮长管束生业嗣有镃基登 籍受税 定北宁大拜 社名属 嘉平县 别纳铜叶税例 壮项岁纳 铜叶人五 斤八两老项 民丁半之 内务府将所制禁兵四营戎衣进览 帝见其色样无所分别问之则沿袭旧式不欲更改 滋费乃令姑依此式增制一营戎衣以足五 营之数仍于衣上各照本营色样加补一片 用示志别 如神机乃是中营其中卫衣本黄 色毋须加补馀前左右后四卫垃 用黄色一片补结于衣身 前面之左四营以此例推 寻命兵部内阁会 同内务筹拟诸军营戎衣旗号分别色样绘 图呈览以为常式 帝谕内阁曰国家木植何等坚好物件何等充盈乃 所造船比与洋船其长大有过之者而质轻载重 尚觉不及总缘承办者用意挥霍多未适宜往往 应小者反大应轻者反重即如绳索应圆一寸而 用至二寸木料应长一尺而用至二尺铁钉应用 数少而反加多不惟徒费工料而船身过重载运 无几快驶良难诚为无益有损不得不一番申谕 今方兴造瑞龙大船准督办专办人等切须加心 筹料件件务从节省各适乎大小轻重之宜其已 办者应改则改之要在中用至如已造各项多索 船就中帆索物件易改者亦准改造俾得轻便若 查检尚有粗重不如法者必从重治 清葩匪犯阮廷邦阮廷发年前从官兵捕务无 故倒戈从贼迨后出首又不尽不寔令省臣 派解来京下刑部问拟诛之 以神机前卫卫尉武德忠为虎威后卫卫尉虎 威后卫副卫尉阮文嘉为右保二卫卫尉虎 威右卫该队加副卫尉衔阮文存为虎威后 卫副卫尉前保二卫副卫尉蛮文内陞署卫 尉锦衣该队阮利为前保二卫副卫尉 遣京兵虎威后前保二右保二神机右四卫平 定富安水兵各半卫合为一卫广义庆和平 顺嘉定永隆定祥安江省兵各一奇往戍镇 西城原留嘉定京兵四卫其羽林后一后保 二仍戍嘉定虎威右中保二与永隆省兵一 奇往戍安江永隆省兵一奇安江省兵二奇 往戍河仙复派广义省兵一奇往戍平定其 京兵各卫并广义平定富安诸卫奇自管卫 以下赏给衣袴有差庆和以南诸省弁兵家 贯近便并不预 命嘉定摘在京运往盐硝硫黄并收获城中石 机北机鸟枪分给镇西城永隆定祥安江河 仙边和诸省备用 镇西城鸟枪一千杆永隆 盐硝一万五千斤硫黄二 手二百馀斤鸟枪二百杆定祥盐硝一万三 千斤硫黄一千九百馀斤鸟枪一百杆安江 监硝一万斤硫黄一千四百馀斤鸟枪一百 杆河仙盐硝一万二千斤硫黄一千七百馀 斤鸟枪一百杆边和盐硝一万 二千斤硫黄一千七百馀斤 钦派内阁侍郎阮知方以查检嘉定钱银炮械 事清疏请回京复命 帝谕令带同原派随办陈玉谐等前往南圻诸省和 买物项俟开年载期配解来京复派刑部署 郎中黎文达等六人往从之 召署安江布政张福冈来京以郞中办理吏部 阮文禧陞署安江布政冈寻以在新城府日 查拟劫案轻放人犯事发撤留候审案成坐 革职发镇西海东府为兵 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潘伯达兼吏部右侍郎 仍充机密院大臣 安静总督谢光巨奏言安善三队原军流囚犯 前者束补为兵令于襄阳府堡开垦田土俟 满三年自食其力第此处林麓硗瘠垦治不 成请据见兵八十六人束为安善一二两队 从府公务月给钱米 人各钱五 陌米一方 俾得专力分 派许之 初置镇西城官吏镇西将军一参赞大臣一提 督武员协赞机务文员各一领兵副领兵各 二兵备道粮储道各一 均秩正 四品 员外郎二主 事三司务四八九品书吏各八未八流书吏 六十教授训导十寻设镇西城安边司自员 外郞至未八流书吏皆隶焉原南荣承办司 吏役改补安边司准定岁给公需钱视永隆 安江省例 二百五 十缗 授署东阁大学士张明讲为镇西城将军准佩 镇西将军印仍领安河总督安江巡抚黎大 纲充镇西城参赞天臣仍领安江巡抚凡镇 西城全辖皆在管摄毋须带保护真腊国印 衔署神策后营统制裴公諠改补署镇西城 提督专管城辖驻防官兵兼管真腊官兵协 从将军筹办军务其属城官员兵民钱粮政 事由将军会同参赞商办连衔奏报提督不 预惟事关边务军政准提督与参赞比肩会 议奏折署名则将军居先参赞次之提督又 次之以署兵部郎中尊室庠补授镇西城兵 备道吏部员外郎尹文春陞署镇西城粮储 道令有司制造参赞提督兵备道粮储道铜 关防给之又制给将军参赞提督纛旗各一 旗长三尺一寸五分广三尺旒长四尺五寸 广三寸均以红羽翥为之内心并用红色惟 三边届襂及旒之上截将军旗用正黄色参 赞提督旗用官绿色旒之下截各接以锦 凡遇有兵事建此以号令军士裴公諠辞行 帝面谕之曰镇西城一初设置最为关要尔奉侍日 久谙闲纪律故特授以此职且此地内则镇抚属 藩外则控制暹寇尔宜清慎自守威爱兼施勿以 逸而自居勿见利而贪得使士卒畏怀边疆静帖 斯善矣 给诸省提督折匣准照布按例递年春秋二仲 具折请安如确见利病寔状准于折内夹叙 遇有关要事亦不拘二仲之限听即折递由 侍卫处呈览其镇西城新定设协赞机务嗣 有简派亦照此行 帝闻海阳灵台郞丁辉审兴安署灵台郞阮克达河 内试差灵台郞阮伯锭均知星象命催召来 京候旨擢用再准礼部通知北圻诸省不拘 在官在民如有稍谙占验星象推测风雨及 通晓七政躔度者各给咨来京量与录用 谅山省臣奏言省辖率礼金矿金气耗减民不 愿征令封闭之 遣监城往高平会同省臣看验形势或于仓堡 或于何处可以移建省城者绘图以进先是 吏部郎中办理部务黄济美奏言前在高平 照见省城四面皆山中有一带江萦回环绕 恰似葫样省仓居其南城居其花其地相距 一百四十馀丈平居既难周顾临事又难兼 守且仓所凭高扼险兼有湖池 仓在土山上 周围二百八 十馀丈自东而西长四十馀丈自南 而北长九十馀丈内有湖池三所 诚属险 要之地而城所地势稍下又无池井可汲脱 或有事势必委而就仓才一动摇人情便视 为左右殆非所谓城其所必守者也拟应即 仓为城随势营筑仓之南有两山堡亦量加 高广以为城之藩蔽 帝以事属艰重乃准工部议派勘之布政武梃按察 裴国桢等以为仓堡虽有险要可凭而地势 窄狭城之未为全善请移建于七泉署抚陈 文恂复请移建于石安 帝披览图本二县地势亦非十分妥便乃止 赐南圻将军行抱膝礼先是 帝谕机密院曰前者三路大兵剿平逆云统帅谢光 巨等入觐特赐行抱膝礼以示亲爱之如诸皇子 之意今二路讨逆将军统兵攻克藩安城虽非连 年跋涉山溪冲冒岚瘴如三路比而攻围坚城之 下日日塡濠筑垒开地道掘石城衽金革冒矢石 朝夕不辍未尝少暇十倍艰劳方能奏绩较之跋 涉冲冒而已者则又过之况二将军年前剿平暹 寇多立战功乎其以本月二十二日行之是日 帝御大宫门将军阮春范有心行抱膝礼礼成再宣 进参赞陈文智胡文奎阮公焕皆亲手赐酒 乃赏阮春黄金猛虎一以奖威如阚虎范有 心黄金人熊一以表勇如桓熊陈文智等赏 雕刻白玉麟凤玩器各一 论剿平南圻逆匪功诸将军参赞领兵等赐爵 有差 帝谕内阁曰今大功告蒇南阃底宁虽由天厌逆贼 使之一纲騈诛而我将帅攻剿连年方能底绩其 功伟矣虽节经赏赐恩数隆洽而予心尚觉功重 赏轻带砺旗常厥有彝典将军阮春前者两败暹 寇封至伯爵兹又成此大功准晋封为新隆侯署 将军范有心顺港之战首先扼败暹兵特封男爵 迨委讨逆又能悉力宣猷完此伟绩准加二等晋 封为新福伯参赞陈文智南圻闻变乏初自请讨 贼边隆老素累立战功兹复克城寔能始终其事 特封为平庆子胡文奎曩日平暹亦有劳绩兹复 预克城之功特封为新泰子阮公焕虽新充参赞 但以文员从事军旅乃能协力登城杀贼立功亦 特封为安福男领兵枚公言许久披坚执锐对仗 受伤今克城亦预其列特封为新禄男黎策虽无 甚大功而始终其事亦封为安盛男及弁兵功状 册上准兵部议赏之 命署前军都统府掌府事领隆祥总督阮春仍 照原衔留京供职兼管袭荫花名册教养兵 后营统制范有心调补神机营统制兼领神 策中营印篆掌奇署统制陈文智补授前锋 营统制兼领神策前营印篆左营统制胡文 奎调补龙武营统制兼领神策左营印篆掌 奇枚公言陞署神策后营统制领兵黎策陞 授掌奇专管龙武中卫刑部参知阮公焕回 部供职 以神策右营统制尊室朋为虎威营统制兼领 右营印篆署銮驾卫副卫尉黎辅珪为右军 右保一卫卫尉羽林左一卫卫尉尊室详为 銮驾卫卫尉水师副管奇阮文法为水军二 卫副卫尉 晋封阮文仲阮文春伯爵 帝谕内阁曰总督宏忠子阮文仲年前曾充参赞寻 代领将军出力杀贼显有劳绩嗣因对仗受伤爰 解军务专领总督之职迨官兵攻城又能协同将 军等督兵登城杀贼预有天功准晋封为宏忠伯 掌军效顺子阮文春年前派往镇宁镇靖两次巡 边冲冒岚瘴劳瘁靡辞使暹寇闻风远遁亦是有 功现今年臻耆耇步履康彊兹寇贼荡平亦可推 恩锡羡准晋封为效顺佰均加太子太保衔用示 优眷 京派各色弁兵自嘉定还有感染者敕兵部内 阁分往诸兵舍抚慰存问复派太医院疗治 之有家贯近便愿回者亦听 初铸九鼎 帝谕内阁曰鼎以正位凝命洵为宗庙重器粤昔三 代明王九牧贡金铸为九鼎用以传国垂世规典 至弘钜也朕祗绍 前猷缅怀盛轨兹拟仿古铸九鼎置于 世庙正中高鼎左一仁鼎右一章鼎左二英鼎右二 毅鼎左三纯鼎右三宣鼎左四裕鼎右四玄鼎于 以永奠万年昭垂来许准有司照新定式样铸造 仍派科道管卫各二员检督之工部堂官亦往看 办又 谓工部曰今铸鼎所刻山川物象亦不必备惟明刻 名号处所以便志认是古人图像百物之意也 海安总督阮公著请安折言今最要著惟在堤 防北圻之民用力于堤一年彊半幸而保固 糜损者多脱有漫溃被害者愈烈经质之乡 绅耆老其言留堤者十之二三废堤者十之 七八其欲废堤者咸云凡萦回迂曲处一律 疏通则汛水得以流畅达海若止濬一二小 江则大流均注所在反受其害且于初开卑 湿处不免浸滃不妨先移其民则所害者少 而所利者溥请派京官往视形势绘图呈进 如准其废堤凡冲激处请于开正一齐开凿 馀下流或因旧刮深或随势截直俾多分水 势验秋汛后消淤如何再筹善后如准其留 堤凡冲要处赤请于开正多雇民夫增培堤 脚俾得完固若独濬久安河道诚恐大河之 水始此分流将必涌注湍奔兴安之下县海 阳之唐安青沔等六县难保无浸淤之患 帝谕之曰河防之事留堤废堤二说均属有理争河 固前人失策而有堤之后不可无堤此言未尝不 是今若欲废堤而先徙其民一番骚扰末见其利 而已见其害矣朕已再四筹思堤亦未可遽弃况 堤条章程既定有堤诸省自当遵办以固堤防兹 又开濬久安河以杀天河之势下流有所泄则所 在堤条依旧护修亦足保无他虑何必增培堤脚 徒费人工为邪惟久安河业已兴工必须疏通水 势量筑护堤自是尔等分事此亦不必待奏也 权领顺庆巡抚杨文丰请安折言从前蛮税悉 由诸土司征纳今漏蛮新著至一百馀册税 额增多若责之属省人员则蛮俗未谙蛮音 不习易为蛮子所欺其王人可使者惟有原 干案该队阮文顺曩者从军招诱山蛮蒙得 免罪察其为人诚寔蛮子素所信向请许充 办征收全辖蛮税俟一二年后事有成规仍 委之所在府县 帝谕曰征收蛮税必须谙惯底人阮文顺本不当使 但事属一初不得已而用亦为人地相宜姑从所 请再派通判或经历及总目曾经往诱山蛮者随 行以期惯习相孚方有用夏变夷之渐届下年准 由府县征之 边和省臣奏言廉访辖内节义有教养阮文麒 于贼徒煽变诱之不降为其所杀村长黄文 膺于贼兵来扰率民赶杀遂没于阵 帝准吏部议追赠阮文麒为该队正五品衔黄文膺 为队长正七品衔均照赠衔给恤以为节烈 者劝 刑部奏言原藩安城中伪目现获正法凡五百 六十四犯其犯属或由军次或由部各已桉 贯咨拏待案 帝谓侍臣曰犯属律应缘坐第念彼之有此子弟亦 大不幸也向者逆犯杜文誉之父曾令悬示城中 而此逆亦不之顾则彼之有此子亦将无可奈何 惟延颈受戮耳朕每每关怀有不安者且伪目亦 有大小而其亲属节次查拏为数殊多若槩与治 罪有所未忍其令廷臣分别议奏候旨及议上原 拟斩决者改为监候军流改徒徒奴改杖留 监者并放释 命阮公焕阮德浈阮文贰均充巡查武库班次 户部奏言积贮大计所当先事预筹若畿以北 河静又安山西广安太原兴化六省仓储均 未裕茹今诸辖秋禾丰收米价减贱请令加 价和买又安山西各五万斛河静兴化广安 各二万斛太原一万斛 广安由海阳 和买运贮 以充储 积而通泉货公私诚为两便 帝可其奏 赐皇子诸公公主长公主于本年十一月上旬 先领明命十七年俸米 帝谕兵部曰国家养兵月有支饷盖使之仰资天庾 不至匮乏则可安于戎伍乃向来领饷之期管官 不曾照顾一委之吏役兵丁闲有不肖之徒托以 卫队公事而折刻者有之或于原领米粒之数而 从中侵蚀短减者有之或将米粒发卖而侵减钱 文者亦有之甚至有兵丁惮于抬递发卖取钱随 意挥霍者转致居常支度不能自赡多有逃废职 此之由其通谕中外嗣后每届饷期诸管卫奇准 各照标下兵数量委率队一二人队长外委队长 五六人督吏役兵丁就仓祗领勿容毫有侵染亦 毋得转卖于人迨递回兵舍管员又详加较验粮 数与兵数相符分给资度如临期核出短欠者究 问原委在京由掌领在外由督抚各奏明治罪 平定人有掘土得观音佛像三护法佛像二总 督武春谨以闻命赏乏钱五十缗仍摘观音 护法像各一留在省灵峯寺发官钱一百缗 备礼供养馀三像递京分诸寺观奉祀 命宁平束原守护仓兵九十七人为宁壮一二 两队从省差派 英吉利商船投泊广南沱㶞海口茶山澳发鸟 枪为贺管安奠二城阮文谅以红衣炮答放 事闻罚一月俸敕嗣后诸外国船投来洋分 如无放大炮只以鸟枪为贺者在城上母须 答放又以省臣奏报稽延准嗣后凡外国洋 船来泊茶山澳如是战船或有别项事体准 沱㶞汛员立即一面具奏一面报省省臣再 据报续奏馀商船投泊者汛员问明具奏并 将船货别具清单并递省臣但据汛报咨部 存案不必入奏 武库新制石机鸟枪三千馀杆工竣命将一杆 进览 帝见机括铜圈处油漆粘固谓内阁曰此正所谓胶 柱而鼓瑟也安能使之活泼生动乎漆匠督工各 杖责停赏巡查大臣潘辉湜等不能核出皆 坐罚又令结造藤牌制炼牌刀各一千件贮 库备用 定巡查侍卫尚茶金枪例 帝谕机密院曰此各院队奉守多是贵重之物而向 来未曾查检其令武班大臣自统制以上未预巡 查内务武库并船艘等所者以十一月为始每月 二次以上下弦为巡查日期每次一员按期轮换 会同内阁印官一员亲就各所凡关御用及贵重 物项检阅如并完好取结为凭三日一奏若有安 置不如法以致刓损者立即指参 户部奏言内务府尚茶尚膳太医金枪栽树理 膳督工所从前奉销官项册止有正本留衙 而无副本在别衙存案临期如有关碍难凭 查验请嗣后各增副本一究核事清其正本 用宝交各衙奉守副本钤用各衙印篆由阁 留贮备照 帝然之 宁太总督黄文站奏言省辖本年夏征并上年 留欠粟米前经谕准一半减价折纳今秋谷 丰登人情咸愿供输寔色 帝谕户部曰前以北圻河内海阳北宁山西兴化诸 省禾伤米贵节次降谕夏租逋税准分成减价折 纳盖欲多方调剂以苏民瘼再谅山宣光广安递 年夏征粟米例定折纳使之易于输运第供纳未 清者或亦有之兹各辖秋禾均获十分丰收米价 视前者折色之价更为减贱若槩依前价征之恐 至病农其准照应徴粟米之数未输仓者如有愿 纳本色各从其便 山兴宣总督黎文德奏言山西省仓粟米见数 无几请于河内拨出粟三万斛运贮之再令 属辖府县照随田数增买三万斛 帝特准于附近省城或市肆加价买之毋得据田数 责令输卖转为民病 命吏部尚书阮金榜兼管光禄寺兵部尚书张 登桂兼管太常寺 以河内按察阮若山陞署清葩布政广南按察 阮世檤调补河内按察兵部署郞中黎有德 调署广南按察权领清葩布政阮廷宾仍回 又安供职权领又安布政王有光俟查办案 件事清来京复命 清福建商船一艘往商台湾府因风漂泊干广 义洋分省臣照风难例给与钱采以闻船内 有搭客廪生蔡廷香特加恩增给钱五十缗 米二十方俟便遣之回国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六十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