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七十七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七十八 圣祖仁皇帝寔录
卷七十九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七十八 圣祖仁皇帝寔录 壬辰明命十三年 清道光 十二年 春正月谕吏兵二部照 京外大小官员自明命十二年以前因公得 罚俸者汇册奏上量与宽免 赏诸地方驿站六月钱米以今春正月为始照 公役之繁简分别给与 从前京师以南至永 佳以北至山梅九十 九站各月给钱三十缗米二十方至是北圻 分设省辖站数增多凡一百三十有三其承 天六站广南七站广义五站平定六站富安 六站平和十一站平顺十六站边和五站藩 安三站永清永佳一站广治四站广平六站 河静六站又安五站清葩五站宁平二站河 内六站凡一百站就中宁平宁多站兵数新 增月给钱四十缗米二十五方馀各月给钱 三十缗米二十方海阳四站南定二站兴安 一站北宁五站太原一站山西十站谅山八 站高平二站凡三十三站公役稍简 各月给钱十五缗米十方夏恩赏同 广平雨田禾霑润总督段文长以闻 帝批示曰开韶喜接得泽佳音朕与一方臣民共庆 也 复蠲文舍社田土税例五年 帝巡幸东郊将上马踏镫镫坠令以副马易之及还 谕兵部曰御用器物各有司存乃疏忽若此上驷院 之设何为邪领院黄登慎坐降二级不准查抵专 司该队队长等各革留 停河内富川县堤工富川有私堤一条 自安快 社至祥 麟 社 久经残缺常有河水泛滥之患去年原城 臣疏请俟后筹办至是总督阮文孝堤政阮 文权等奏言此堤应筑长四千四百馀丈计 估钱五万五千二百馀缗一番经理工帑匪 轻而水势所及者 五十一 社村 皆是夏田无秋禾 之利请姑且停缓但合所在民仍旧小修以 遏夏潦而卫夏禾足矣从之 又安冬季宁帖总督谢光巨以闻 帝批示曰览奏可慰尔勉为之永期盗弭民安是尔 报答知遇之恩多矣 丙辰春 飨 帝谕内阁曰本月 庙飨所有仿古备列盛仪礼器如尊爵簠簋乐器如 钟磬笙镛之类以至文舞武舞罔不具举因念祀 礼固主乎诚敬而有此一番制作兼备情文尤足 以伸昭格寔慰朕怀其礼臣参酌考订并承办部 司乐工人等所应分别奖赏乃赏礼部堂官潘辉 湜纪录二次邓璋尊室帛各一次部司赏俸 钱和声署赏银两有差乐工普赏钱二百缗 群臣寻以礼乐修明上表称贺 帝缅念关云长义烈亲制云长烛诗勒诸金扁命官 恭递干关公祠悬挂之 改定京象操演例去年准定京象递月会操一 次分操二次 帝以其太繁改定自本年为始正月四月十二月停 其会操其分操月减一次凡会操分操战象 有无勇悍军士有无娴熟兵部各据管官出 结年分四季会册进呈会操如有命大臣监 视即由大臣据寔片奏 河宁总督阮文孝奏言怀德府之慈廉乃原山 西一大县地广民稠盗匪屡发寔属冲繁疲 难况又邻接西北二处地头擒防之机最为 要著经亲往相视形势惟驿望 社 名 居县辖之 中其地爽垲可营建屯堡以宿重兵请于此 设立府城使管府知府合驻而以慈廉为府 衙兼理至如寿昌永顺二县均在省莅大罗 城内外丁田稀少事务稍简请照山西山阳 登道二县之例置寿昌知县一兼理永顺其 原怀德府莅改为寿昌县莅 帝可其奏又以慈廉最要缺增置知县 命河内南定海阳山西北宁诸省五军弁兵均 以二月朔分为三班轮流更换诸省督臣乃 奏请凡派往兼辖分防并驻守府堡各所仍 依原城派戍例年换一次馀留省伍者照例 分班 帝许之 帝谕兵部曰属原北城各色弁兵前经议定递年照 年内逋逃之数将管率府县分别科拟今念去冬 分设省辖重拣兵丁事体一新亦可酌从宽典其 河内南定海阳山西北宁兴安广安兴化宣光太 原谅山高平等省在明命十二年内拣兵闲有逋 逃管率应得处分并府县催解挂欠应得科拟者 均准加恩宽免自本年以后仍照例定遵行 户部左侍郞充办内阁事务申文权坐免先是 原北城宝泉局鼓铸铜钱亏欠多数案处专 办局务主事制公活始终其事坐斩准徒五 年员外郞刘公议署司务阮允通接办只才 数月减一等坐流准徒四年户曹陈千载有 兼管之责问以降调经交部覆阁阅皆以为 当案上 帝特加恩陈千载改为降留权因奏言公议允通在 职日浅尚有一线可原请应量减 帝不怿既罢朝降谕曰制公活刘公议阮允通均是 贪鄙之徒见利忘义欺公营私坐以斩流准徒已 觉从轻乃申文权面奏邀请施恩似有树党沽名 之意况内阁地处禁近身秉丝纶如见有不合何 不于刑部票拟附片陈奏今见将陈千载改留乃 敢援引邀恩且千载乃是兼管非公议允通之寔 犯而此出特旨岂人臣之所得言辄于大庭奏办 颠倒是非耸人闻听意又何居其令何维藩宣谕 饬问令明白回奏权惶惧上疏请罪且言自蒙弃 瑕复用得预阁务每恐衰暮之年未能报效 是以有所见闻辄一一据寔题明以期尽职 不敢一毫私徇有负国恩 帝批示日利国安民之事何曾见汝陈说自汝八阁 以来事多迟误见识卑鄙无一可取可谓尽职乎 汝为刘公议邀恩不过尝理部务苟无私贿亦属 情面岂得谓公汝惯作塾师读得一句君子可欺 以其方耳汝何不扪心自问前者所犯何罪今乃 以公正廉洁自居衰暮之年故老脸皮邪遂革职 交刑部议仍准从部效力赎罪寻起复为翰 林院编修充广福堂教习诸皇幼子 谅山领兵武交祐卒以神策选锋后卫副卫尉 范文刘为卫尉秩从三品充谅山硕兵 改授兵部左侍郞管理武库黄炯为礼部右侍 郞充办内阁事务署户部左参知张登桂权 管武库事务 禁商船仿清舶样 帝谕户部曰诸地方商船多似清舶名为战船样既 属不合而狡商小辈得以从中诈冒盗载米粒如 清贸易其弊所当厘革其令漕政传旨京外凡一 切商船但依本国通商平头船样其船头及两脸 闲毋得仿清舶样违者船户以违制论船货八官 汛守及诸地方官失察亦并交议 定广治甘露九州税例九州土知州等情愿岁 供税额如清又新疆诸府而免其修贡省臣 以奏许之 屺嵘州二千八十四人那贲州二 千人上蓟州一千五百人寻湓州 一千一百人巴栏州九百八十人㟐俸州七 百四十人佐邦州三百人昌盛州二百二十 七人廊辰州二百三人岁输税银人各二钱 惟寻湓巴栏㟐俸三州听代纳钱人各一缗 复准礼部议定土知州等以子卯午酉三年 一八觐 造青雀舫建瓦厂以置之又于瀛洲建木桥并 坊门二 濬神符黎舍文江 均社名属承 天香水县 港道 港口在利 农河左岸 新开凡十八段长四百七十一丈 零上广一丈五尺下广一丈三尺 户部奏言向来诸衙门办公支项银自十两钱 自三十缗粟米自三十斛方以上汇册奏销 不及此数只著月册咨部批凭留照且凡百 支销丝毫皆关国帑月计虽少而积久成多 若但由部批凭恬不以闻恐非慎重帑项之 意请嗣凡诸衙动支官项银不及十两钱不 及三十缗粟米不及三十斛方者循例月一 报部仍岁以六月十二月底通将六个月所 支之数会汇销册具奏由部核寔候请准销 帝批示曰所奏是了傥三月内积火渐多亦可具奏 如微少一年一次亦可寻常即照此议行 广治省臣奏请除免甘露九州员役税例准凡 现授职官者免馀各照丁籍人数征征 帝因念清又新疆诸府亦有已列职官而犹与人丁 同受银税合户部传旨一律免之 准定嗣凡如清使部自关上回程至河内省莅 其私装听谅山北宁拨民抬递仍以箱数具 奏自河内来京由使部随便水陆自运不得 给驿著为合 以工部左侍郞阮忠懋署工部右参知工部郞 中陈文忠署工部左侍郞 授武濬为吏部郞中杜辉璟阮伯伸黎长名并 为户部郞中阮章达郑文儒并为礼部郞中 阮公焕为大理寺少卿 以有旨降补京县阮公著为内务府员外郞 改授羽林后一卫卫尉尊室朋为掌奇署神策 右营统制广义镇守阮可凭为掌奇署神策 后营统制以原掌奇领副统管中军振定十 奇黄文隐为羽林后一卫卫尉原北宁镇守 黎文常为广义镇守原宣光镇守潘伯奉年 老准留京奉朝请寻以原衔休致 换给广治以北省仓木记 依原给诸镇仓式篆 刻何省仓记如广治 省仓记 之类 濬南定江道先是省臣奏言城外之左渭潢江 一带萦回水势冲激江岸日就坍圯请开濬 新江一段以分其流使水道直放省城方保 无碍 帝遣监城前往审视地形绘图以进乃准新开江道 自辅隆江至梁舍津次与旧江合 长五百二 十八丈蚕 上广五丈下广三丈八尺深六尺两 边积土各三丈辅隆梁舍均社名 至是金 省臣雇民为之 帝以广治以北一初分设政体维新准定嗣凡诸辖 总督如有亲往巡按兼辖地方其本省城所 委布按领兵守护总督关防交布按权掌傥 遇关要军机准布按与领兵商办一面连名 画题折奏押用总督关防一面报总督备悉 至如事属财赋刑名布按各照职司办理事 应奏者别用官给印篆不必会衘再总督既 抵兼辖凡有应行事务即会同巡抚妥办仍 借用巡抚关防公回日各照旧供职永著为 例 以工部郞中潘廷仕调补兵部郞中参同管理 枪炮火药二库事务向来二库特命武员兼 管至是始置文员以参之 谅平巡抚黄文权奏言省仓储积未充往往和 买粟粒支用请摘接壤之北宁陆岸保禄二 县租税从征以温州桄榔堡为收贮之所许 之寻以程途遥远运纳颇难复准宁太总督 阮廷普于谅江府城构作暂仓征陆岸保禄 凤眼三县税例钱粟凡谅山弁兵饷例皆于 此就领 申定岁首阅兵例 年前议定阅兵之日各色京 兵按班布列于南台前兵部 司员与阁属五人侍卫二十人先挨务查点 讫然后奏闻奉驾幸阏视至是改定以前一 日查点阁属增五人侍卫增十人弁兵但著 常服届日始各穿戎服整肃军容兵仗恭候 阅视馀 依向例 庚午阅兵 帝亲幸南台观之有翊信队兵欠点寻复出首准兵 部拟奏决杖一百充伍嗣照此例行 命黎顺靖阮仲并武文解会同兼管银牌牙牌 侍卫又以侍卫等日常趋侍差使乏人均准 募籍外民一人为属兵月给钱釆各一 命内务府员外郞阮公著白春元协同侍郞陈 震护理内务府关防凡有章奏均准连名画 题 授镇宁府防御同知召况为防御使赐姓峤名 贶土知县钦橛为防御同知赐姓钦名阙仍 协同管理府务镇宁新疆数年来地方宁帖 帝以贶等能修职事和辑其民深嘉之故有是命又 以清乂新疆诸府县经授职官而名称犹循 土俗亦皆赐以姓名焉 又安镇宁府莲县土 知县名蕴赐姓展名 蕴土县丞东齿赐姓东名喜钦县土知县名 舍赐姓定名舍土县丞侈罗坫赐姓多各坫 康县土知县呈徇赐姓呈名骏土县丞矫钦 麻赐姓峤各和吉县土知县钦烹赐姓岑名 亨土县丞郁些马罗氲赐姓郁各勋广县土 知县造舌赐姓造名吉土县丞钦叙赐姓成 各叙敉县土知县名坫赐姓吉名占土县丞 名颇赐姓岩名颇木县土知县造磋赐姓琢 名磋土县丞名芃赐姓山名枫镇边府车虎 县土知县造萝赐姓豪名罗土县丞肥滩且 阐赐姓可名善岑祚县土知县造烹赐姓好 各亨土县丞肥印赐姓知名印蛮撰县土知 县造工儒他赐姓靡名他土知县肥向赐姓 慕名向芒栏县土知县造森赐姓青名森土 县丞造芃赐姓裕名丰镇定府甘吉县土知 县郞钦丁赐姓郞名丁土县丞郞钦芜赐姓 钦名于甘门县土知县郞钦丁赐姓琴名清 土县丞郎钦颇赐姓良名可甘露县土知县 郞钦离赐姓郞名为土县丞郞钦且赐姓歆 名且镇靖府宣慰同知缚钦谆罗尼赐姓遵 名奇土知州钦侈赐姓森各翠深原县土知 县造片赐姓思名奋土县丞舌西赐姓古名 西燕山县土知县嗔拏织赐姓勤名真土县 丞造馨赐姓告名馨梦山县土知县造奚赐 姓告名奚土县丞舌笔赐姓舌名可乐边府 官慰同知缚逋林召芒赐姓专名冈清葩镇 蛮府呈固县土知县名萝赐姓感名化土县 丞肥甘奔赐姓甘名昆岑梛县土知县造芒 赐姓保名疆土县丞造南赐姓道各南蛮敉 县土知县造依粲赐姓辉名粲土县丞造印 赐姓吉 各恩 承天富荣田有水虫紧卷禾叶叶渐黄命京尹 设法捕之府丞张福题亲往其处询之农家 皆云此虫未尝害苗非如禾虫者类何年偶 值春寒则此虫生一遇晴霁继以甘雨立见 净尽禾复畅茂如常不惟不为禾之害且有 丰收之兆故谚有禾虫斯伤水虫斯箱之语 民闲或以为喜而不忍捕之者福颋还以奏 帝曰此虫谓有丰年之兆朕斯耒之信惟谓遇雨则 虫消禾茂尚属有理汝等能勉为贤不惟虫不为 灾亦自有丰盈景象如月底犹未得雨宜竭诚祈 祷早得甘霖以臻上稔斯可矣已而暑后雨降虫 果灭 帝谕兵部曰都统制赠少保宋曰福中兴初讨贼临 阵捐躯忠节诚堪深轸其长子宋曰持经不次擢 授卫尉国恩酬报谅已优隆今询知尚有次子宋 曰书在嘉定年及长成可传旨宋曰持报他自料 傥才具难堪官使甘于业农者听从所愿如欲效 用思绍家声即可来京候旨量材录用 定安总督黄金灿卒 帝谓吏部日黄金灿中外历敭勤劳日久今闻溘逝 心动泪落轸惜殊深其加赠协办大学士赏给自 金一百两宋锦三枝布帛各十匹赐祭一坛其子 司务黄金爣加恩荫授员外郞 改授户部右参知权办河内巡抚邓文添为兵 部右参知领南定巡抚署理定安总督关防 其河内巡抚准河宁总督阮文孝兼领 延庆公晋误听狡商叶连丰请托以清船冒为 免税船改造希图宽免事闻有旨令回奏公 惶惧上疏请罪 帝以其能自痛悔无少讳饰特免之因谕皇子诸亲 公曰延庆公晋得以免罪原在畏悔直陈亦比于 自首之条非以汝等子弟之故即已挠法夫朕为 天下主若以不肖子弟而废国宪何以表正万方 朕今剀切明谕不但汝等天良俱在虽臣庶亦可 咸谅朕心嗣各宜安分守法毋得误听奸人亦毋 得肆意为非自罹罪戾则国法綦严朕断难为汝 等骫法也为善最乐为恶自伤汝等终身诵之勉 为全人方不负朕屡次丁宁教训也 以户部署右参知领嘉定城户曹吴伯仁调署 兵部右参知保护真腊国印按守朱笃堡兼 领河仙镇边务礼部署右参知邓璋调署户 部右参知领嘉定城户曹兼管工房并造作 局事务召原保护裴德明来京简用德明寻 以扰弊多事为藩僚所控令即革职交城曹 查明严拟具奏 帝因谓侍臣曰向来官于嘉定往往获罪何也或者 事务烦剧民人顽悍亦风土使然乎裴溥对曰臣 前在嘉定见其事简民淳节次武辉达阮惟 勤范武朴等俱以赃私致罪诚自取之也 帝曰嘉定地远故此辈自以为君门万里无复忌惮 遂至恣意妄为以干国宪耳 遣城守尉阮登暄黎文庆等乘平字八号船如 下洲公务 定诸地方耕耤养蚕例 帝谕礼部曰朕闻古之帝后皆重农桑以奉郊庙表 率万民明命九年经已举行耕耤岁以为常玉粒 盈畴虔供禋祀现虽中宫未建然亦可仿古亲蚕 本年爰命妃嫔董率宫人择地养蚕果见丰盛丝 茧满筐拟织制帛自今年秋 飨以后即可敬奉筐篚今朕欲扩充此举以示劝课 农桑诸地方应行耕藉养蚕事宜尔部可详议具 奏部臣乃悉心参考酌拟请得旨后录送诸地方 以明命十四年举行为始著成典例从之 一 耕 耤事宜凡诸地方均于省镇城外东郊择地 开设耤田三亩周围缭以土垣前左右各设 门一田首正中设望阙位南向田之西择地 三篙周围树以青竹前左右亦各设门一正 中设先农坛南向坛之东北隅设神仓仓前 设收谷亭拨所在民十五人充耤田农夫兼 守护坛所除免徭役又预办耕耤黝牛一终 亩黝牛二耕具糯粟齐备递年部送耕耤日 期督抚镇员率属辖绅弁具朝服诣先农坛 行礼讫更文公帽狭袖采袍并腰条短裳靴 袜就耤田所亲秉耒耆老二人牵牛农夫二 人扶梨通判经历一人奉箱一人播粟九推 九返毕仍易朝服行望阙五拜礼礼成农夫 终亩至收成期量拣秧粟别贮馀登之神仓 派仓兵守护以供祭祀粢盛一养蚕事宜凡 诸督抚镇员均于本厅内营构蚕室择地树 桑雇充蚕母蚕妇俾司蚕事递年孟春择吉 祀先蚕于蚕室正中委人行礼治蚕者乃采 桑饲蚕嗣后按期接续照办岁终蚕事既毕 各照应收成丝之数派人由部奉纳其广平 乂安清葩河内南定海阳山西北宁兴安广 南平定永隆十二辖酌定岁输成丝各一百 斤上下富安平和藩安定祥四辖岁输各七 八十斤上下广治河静宁平兴化宣光谅山 高平太原广安广义平顺边和河仙十三辖 岁输各四五十斤上下一祀典先农坛礼用 牛猪粢酒果先蚕 礼用猪粢酒果 二月乂安宁善兵叛宁善四队兵二百馀人驻防 镇宁府有陈肆杜保者受匪渠黎维良 逆犯 黎维 涣之子窜于山 郭必济 宁平乐土山音 社人维良之党 伪书 西宁平上道 潜相谋叛首唱诸队兵共杀该队杜仲台及 弁兵八人焚屯堡掠器械由祈山会元山分 取路北去总督谢光巨闻报即派神策管卫 陈德禄黎文齐等将兵分道截捕事闻 帝谓兵部曰此辈原死罪囚节经加恩开释镣锁束 补为兵充给钱粮衣袴兵仗使之驻防想必能感 悔安分戎行以备有事之用不谓丧尽天良禽兽 不若妄逞昏狂敢图反噬其罪恶已不容于天地 之闲亟当剿杀无遗以伸国宪可谕令谢光巨速 领天队兵象分派追缉再传旨清葩宁平河内山 西诸地方严饬所辖兵民水步邀截不准走漏一 犯仍悬重赏凡生获正要犯一犯赏银五十两斩 获赏四十两生获次要犯赏三十两斩获赏二十 两生获要犯赏十五两斩获赏十两生获党伙赏 五两斩获赏二两容留藏匿者与贼同罪 帝复念阮仲台及弁兵八人横遭惨杀情亦可悯敕 省臣派人收其骸骨以布帛棺木殓葬之清 葩初闻报总督黎文贵派委义武卫副卫尉 宋福明率兵按截 帝以福明少年新进恐误事促贵亲往复谕又安布 政何叔良清葩布政阮登楷各明查密访凡 贼伙一路经过作何事状日夜驻宿投依处 所其沿途谁给盗粮为之向引及州县土司 谁怯懦不肯截捕者严参惩办已而贼逸至 宁平有安志 社名属 乐土县 逃犯郭功征郭功署窝 养之巡抚胡佑与清又二道官兵会拏所在 土司皆从军搜捕尽获其党馀一二窜山西 河内亦次第就擒无漏纲者 帝闻之大悦降谕嘉奖命将正要犯陈肆杜保窝犯 郭功征郭功署陷八铁柜并摘出次要犯十 数人枷锁送京交廷臣覆讯定拟及案上陈 肆杜保俱夌迟处死百刀剐碎功征功署亦 凌迟处死各传首于犯事地方枭示馀次要 犯从犯等皆斩之又以匪犯黎维良郭必济 尚未到案敕清葩宁平山西河内诸督抚勒 三月限设法严缉 论捕犯功过赏授宁平土司防御同知高曰制 为防御使仍充宁雄一校副管校再加赏五 品常朝冠服防御使郭功专郭功兄防御同 知郭功曷均照品赏给常朝冠服在行官兵 交兵刑二部照功状册分别议叙议赏其兵 民捕获叛犯者各照赏格给与银两胡佑调 度得宜名下带降四级尽予开复谢光巨前 者迟回致贼得以逾境应坐重咎但后能迅 往协力擒捕加恩免其前罪黎文贵初抵安 志括民粟米为军饷撤民家居为寨栅事同 掳掠下兵部议处又安襄阳管府陈谞遇贼 退缩坐斩监候清葩绍化管府邓刘伸知府 武廷渊追捕不力使贼逸过其境俱革职发 在省为兵 帝又谕兵部曰安志社民僻处边陬亦属朝廷赤子 一闻大兵卒至忙遽奔逃弃置家产而不顾念及 当日情形殊深悯恻其合胡佑先支出库钱五百 缗派人运往传集其民当面宣示朝廷德意使咸 明晓委头目等祗领散给再加心劳来以安集之 改富顺各队兵七十六人 原干京仓之 案充当苦差 为镇安 奇一二两队给衣袴程粮送乂安省令省臣 遴出所属谙熟边情者队置率队一队长二 外委队长二以安顺该队黄义琬为管奇统 率之又别派神策率队二弁兵一百兵仗齐 备并交义琬带往镇宁府驻防月一更换其 省派弁兵每抵驻防地方即充作镇安奇三 四两队至班满撤回仍依原伍嗣有发往镇 宁为兵者均准束八镇安奇各队 准定嗣凡 郊祀 庙飨制帛各照重丝分两之数一项以宫中所养蚕 丝合太常寺饬工织造二项三项仍由礼部 咨送诸地方制办著为合 递年合用制帛二 百七十三匹改定 受丝之数 南郊圆坛一项帛十五匹每匹重丝二两三钱四分 列庙一项帛一百二十匹每匹重丝二两六钱一分 二项帛四十二匹每匹重丝一两九钱六分 三项帛九十六匹每 匹重丝一两三钱 帝以春围盛典从前国子监监生但由监臣考核槩 准八试恐有未精乃命尚书黎登瀛潘辉湜 充正主考参知裴溥张登桂充副主考六部 郞中或员外郞各一充分考照监臣所上名 册催集于左朝堂详加考核分项汇册具奏 候旨及册上预在优平二项者准同举人入 试次项仍留监肄业劣项分补六部未八流 书吏自是会试届期命官考核遂为例 宁太总督阮廷普奏言属省地辖林莽居半无 赖之辈啸聚者多举其尤者如安勇之阮文 贰洽和之陈廷体皆是积年逋匪专以杀掠 为威民畏之如虎虽怒而不敢言恐贻后患 良才之陈有常东岸之阮文㰁则蟠结根据 干民贫者贷之急者周之少有违异则戕杀 烧掠以怵之以故所在总里甘心俛首为其 役使资其兵饷一见捕弁到处先走漏声息 使之远飏匪辈得以苟延岁月者民为之所 也第究之则无赃欲寘于法无从下手再地 方逃犯或为胁从或被仇招一失脚后不得 不以棍匪为依盗伙日滋职此之故请嗣凡 一切惯与棍匪关通者探得的情不论有无 显赃各即拏治绳之以法至于逃犯除是正 次要犯馀并准出首以一年为限有能探捕 获犯者随轻重声请议赏庶可弭盗而安民 矣 帝谕之曰尔到莅伊始即廉得奸匪情形诚为真确 惟所请拏治通匪不论有无显赃揆之于法殊有 未合但念发奸摘伏亦有用权况既委以方面而 动为文法所拘何能有所施展准嗣有察得通匪 者纵无赃状而尚有形迹可凭听得擒捕查拟要 使奸党知罪服情方昭宪纪若滥及无辜则失八 人罪律有明条尔其慎之其逃犯准首如所请行 砌筑京城右里面命署前军陈文能署后军潘 文璻署中军宋福梁副将阮文春分董其役 砖砌以上广一尺八寸下广二八 八寸脚广二尺九寸五分为限 以该奇黎有力为左军左保二卫副卫尉从嘉 定总镇黎文悦之请也 河宁总督阮文孝奏言河内寿昌县行帆广福 二铺多是清人现成基址故清商常就此贸 易为生从前船舶东来先由栎汛盘诘转详 南定护解原城征税及回帆复交南定护送 出港具有成例今既分设省辖河内之与南 定事体相等所应酌定庶便遵循事下廷议 请嗣凡清船投来南定栎汛汛守员依例盘 诘报省其愿留南定起货发兑者即验明征 税愿往河内者则委交河内勘办至回帆复 由南定送之出汛 帝允其议 移建木仓 原在京城东南门郭外移于广德正 南二门郭外之闲长七十八丈左自 郭外尖处距江十六丈三尺右自郭外尖处 距江十三丈三尺仓之木篱横至江岸留旷 地五丈为行路篱内随地 势广狭建厂廨玆收发所 兴安巡抚阮德润奏言属省募兵兴安奇仅有 三队请增募广平以南籍外民束成队伍挨 次充补凑足干队之数许之 给禁兵四营各色羽缎戎服 神机营五卫卫各 二百二十领并炮 手衣服二百二十副前锋龙武虎 威三营营五卫卫各四百四十硕 谕之曰此戎服所支帑项甚广无非欲我旅服色鲜 明以严备卫故不靳费耳尔掌领大臣及所管等 咸宜爱惜物力申饬弁兵凡扈侍公穿各加心爱 护晒曝存贮如法若未届换给年限先已弊裂者 必分别责赔交部议处 右军副将加都统衔阮文春年八十值生日赏 各色纱缎各四卷南纱帛各四匹金玉玩器 四事玻瓈器皿四事酒器茶具各一副 谕之曰阮文春今年寿登八十而步履康彊日常趋 侍且年前两次边务绩底于成今值尔初度之辰 朕闻知正可为之庆喜爰命内阁侍郞黄炯领侍 卫阮仲并前往颁赏物件用示朕之优眷效劳耆 臣也 河内副领兵阮文凤弋获逋匪阮文酉于富川 县辖诛之 修理谅山省城巡抚黄文权奏言省城兴筑不 知始于何代查之志记黎圣尊二十六年重 修景兴十七年增筑女墙经今年代既久城 之四围土砖凹缺多处且原建规制比之各 辖颇觉宏厂 城身周围六百三十六丈七尺 二寸高九尺城上女墙高二尺 四寸城面厚一丈八尺女墙厚一尺二寸 城脚厚三丈二尺内筑黄土外砌土砖 惟 现成基址诚属坚牢因此加工亦可壮藩翰 而夸天险请依旧培修之再行宫材木经久 蠹朽请亦鸠工改建 帝皆从之 禁卖买军饷粟米先是北圻分设原在城山西 北宁二仓粮储多数准二省弁兵月饷于此 就领北宁省兵托以路远多卖之而买市米 米价因之骤贵事闻总督阮廷普及领兵管 率等各罚三月俸 帝因谕户部曰兵丁月饷以资在伍支需乃卖此买 彼卖之既贱价求售买之复高价求获转致两亏 不过所管头目并书吏唆使因以从中包买以为 肥家之计兵丁亦惯为懒惰不肯抬运耳况兵丁 钱文人手更易花费月计将何以资欲无向索乡 村及因而逋逃者得乎可通谕京外兵丁嗣凡支 领月饷粟米并不得转卖违者无论赃数多寡卖 买人并杖一百兵丁加枷号一月所管头目书吏 有唆使者加等治罪统管及地方官失察亦交部 分别议处 嘉定总镇黎文悦以年力衰迈上疏请告且言 今畿北以外分辖设官有督抚布按诸衙相 制相维深合古者方伯连帅之职臣虽衰老 亦心知长久之策莫善于此诚欲亲见之请 敕下廷议将城辖诸镇一体建设以示大同 俾臣得解城务调养痊安再奉来京朝侍 帝谕之曰卿宜勉励供职俟后再降旨行 畿内雨 帝谕礼部曰八春以来盼泽孔殷节据广南广义平 定富安平和诸辖奏报啬雨朕心深为萦念今在 京幸获雨降终日霑濡谅大田禾苗举皆滋润可 传旨饬问广南至平和日下已未得雨农功有无 顺便据寔具奏以慰朕怀 京兵有二次逋逃拏获者兵部以奏命发镇宁 新疆充军到配所决杖一百嗣后照此例行 甲午祀 天地于南郊执事者被冕服行礼周还进止不愆于 仪 帝嘉之谕赏执事自皇子至二品官八丝缎二品五 丝缎各一卷 御制诗初集镌刻告成 自明命十一年底以前古今 体十卷凡八百四十五篇目 录二 卷 颁赐皇子诸公廷臣及诸地方国子监 学政诸衙各一部士庶有愿印私本者亦听 赏承办并匠役人等银一百两 广治巡抚陈名彪奏言革员武辉炯乃是科目 出身前经获咎发甘露效力第此处事务稍 简无由摘得寔状请转发回省差派想亦不 至为废人 帝曰武辉炯前干山南罪囚反狱之案革职发往甘 露效力已觉从轻今据奏府事稍简无由摘得寔 状则向来发往诸人何不声请而却独为炯请邪 所请不合不准行才二月彪复以修写词札为炯 寔状具折续奏 帝恶其有意市恩亟亟邀请罚六月俸不准查抵炯 改发广安效力 砌筑 太庙 世庙庙门外砖庭砖路先是礼部奏言向来 庙飨诸礼奉 皇上亲诣 太庙行礼驾出左肃门转过兴庆门经内务府门由 东一街至显承门降辇颇觉萦转请嗣后驾 出左肃门至宫城东南首转南由 太庙西垣外长街抵南垣外转东至 庙门右门外降辇由左门八左方堂如奉诣 世庙驾出右肃门至宫城西南首转南亦由 世庙东垣外长街抵南垣外转西至 庙门左门外降辇仍由左门八左方堂凡辇路经由 自 太庙西垣外长街经南垣外至 庙门前 世庙东垣外长街自启迪门经南垣外至 庙门前均请砌筑砖路并于 庙门前各增砌砖庭以肃观瞻 帝从其议 嘉定城臣奏言真腊之地生谷宜盐无如巴忒 其国食用多于此取给而海运之道必由永 清安泰守定安汛口藩王恐为汛守所阻恳 得通行且腊国乃我藩附何拘畛域拟应从 其所请但引文须有兵部郞中办理南荣城 边务陈泰信究果记认以为凭验 帝许之 复以阮公秀为乐化府宣抚使 秀丁艰公除 仍回原职 建耤田所观耕台上方堂改砌陛级又于前面 建坊门一 命水军摘额内小快船发给锦衣羽林禁兵四 营护卫司护卫警跸司一队各一艘镇抚司 二艘奉守扈从 改永清镇为永隆镇避 陵名也敕礼部传旨诸地方详查属辖府县总社村 坊有与 山陵并宫殿楼阁同名者奏请改正惟离宫别馆名 号如澄心绿荫之类皮诸庙门名同者不必 改 申定朝贺仪章 一乐器凡设大朝仪于太和殿 准乐一部缚钟一特磬一编钟 一十有二编磬一十有二建鼓二柷一敔一 搏拊二琴四瑟四排萧二萧二笙二埙二箎 二拍板二大乐一部鼓二十鸣笳八钩角四 钞锣四大䤬四海螺二其细乐诸物件惟勤 政殿庭合用数千仍旧陈设一乐章凡递年 三大节与大庆节并颁朔传胪常月朔望外 藩归款诸礼节奉 御陞座奏履平之章诸礼节百官班齐行礼奏肃平 之章递年三大节与大庆节百官行庆贺礼 奏庆平之章递年正旦节奉宣旨宴赉与大 庆节奉宣恩诏讫百官行谢恩礼奏怡平之 章递年颁朔钦天监行礼奏元平之章递年 须朔百官谢恩奏咸平之章凡殿试传胪钦 命官复命奏允平之章凡新进士行礼奏阐 平之章凡恭遇大庆节诸外藩行礼与新奉 归款者行朝拜礼奏隆平之章凡外藩新奉 归款谢恩奏平和之章凡朝会等节礼成奉 御回宫奏和平之章一仪注凡递年恭遇 万寿令节前一日有司陈设红案一于太和前殿左 二闲阶上稍北又于西厢设红案一左一右 一等闲阶上设皇子诸公拜席丹墀左右设 文武品山雅乐设于品山之东西大乐设于 丹墀之南东西相向至日五更鼓三严放筒 后设大朝卤簿于太和殿庭设常朝仪于勤 政殿庭歌生十六人分立于丹墀左右乐悬 之北雅乐大乐人等各照次排列礼部司恭 捧百官贺表函安于左二闲红案诸地方贺 表函安于西厢红案銮仪司奉 御辇预设于勤政前殿正中闲阶下随辇并细乐人 等均随八伫候届辰侍卫大臣一员具朝服 于甬道之左跪奏中严礼部堂官一员具朝 服于甬道之右跪奏外办内监接奏奉 帝服九龙冠黄袍玉带执玉圭御勤政殿陞座銮驾 卫管卫员具虎头冠服执金刀奉转传护卫 排銮驾銮仪奉 御辇由中阶陞奉安于前殿正中闲銮驾管卫员跪 奏请性辇乾元殿鸣钟严鼓驾发警跸前导 后扈如仪至太和殿北阶奉降辇警门大乐 作乾元殿钟鼓止放筒声九奉 御陞宝座大乐止奏履平之章先起镈钟三声次举 机三声雅乐合奏歌生歌乐章曲终乐止攊 敔三声次举特磬三声后同百官排班班齐 奏肃平之章行庆贺礼奏庆平之章此二节 皆行五拜礼其百官贺表丙阁捧进于 御座前黄案而免宣读诸地方贺表由内阁接收百 官分班护卫警跸二司奉发贺炮九声礼成 奏和平之章大乐作奉 帝御八勤政殿陞座未具品服官员并尊室闲散人 员及贡监生员等以次趋庭恭行五拜礼递 年正旦端阳令节奉有宣旨赐宴赉增行谢 恩礼奏怡平之章而省发炮一节馀仪并同 如遇大庆节奉有宣恩诏亦增行谢恩礼奏 怡平之章百官贺表宣读又别赐外藩进表 行谢恩礼奏隆平之章馀仪垃同常月朔望 如奉有设大朝仪均照 万寿节仪注省进表发炮等节递年颁朔钦天监行 进历礼奏元平之章宣旨官宣历成赐中外 讫行谢恩礼奏咸平之章殿试传胪钦命官 行复命礼奏允平之章傅胪官传宣名次毕 诸进士行谢恩礼奏阐平之章外藩新奉归 款行朝拜礼奏隆平之章进贡表宣读讫行 谢恩礼奏顺平之章馀仪与朔望礼同一 慈寿宫三大节贺笺省读行礼用丝竹细乐 惟遇大度节贺笺宣读用乐章舞佾 兵部奏言向来诸地方四月期兵额如别纳各 项与北漕九帮并将登著且丁数之多寡税 课之盈缩均由户政于兵政在所不关乃递 年既有户籍复有兵额颇为赘剩请应省减 从之 准定嗣凡尊室人员养疴休致并闲散者均准 支尊俸其春服停给著为例 修玉盏山神祠命承天雇工为之 广安逋渠阮保与清匪锺亚发纠集渔船以东 西撞山为巢穴 撞山一名夹州在大海中属 云屯洋分连接清国竹山自 龙 尾 每乘闲站洋为商民病省派前锐奇副管 奇阮文审管将兵船巡哨望见匪船六艘驶 过洋外审追之皆望东走署抚黎道广闻报 复派广安奇副管奇杜文佳督同土知县知 州前往协缉事闻 帝谕之日尔辖近来稍获宁帖今有此匪船海上徜 徉势必乘虚滋事尔宜加心筹办严饬所派捕弁 出力搜拏以静海氛云屯土练头目范廷盛阮廷 清等遇匪于九头岛俘其伙六丁收获船一 艘及炮械以纳 帝以道广派委得人先赏加一级盛等赏银五十两 在行民夫分项赏给银钱有差 一项赏银人 各二两二项 各一两三项 钱各三缗 命水军管卫段文率管领兵船运北圻帑项输 京 帝谕工部曰向来诸地方修补船艘多付之水师弁 兵及至修完又不身亲看验视若痛痒不关以致 曰久弊生而水弁中更多不肖希图偸减窃料分 肥将船艘草率完事及至差派一遇风涛屡致失 事复借口海洋危险人力难施虽随发随惩然朕 以波涛之故致多宽贷自去年以前总计百十万 金钱付之东流不问地方官员并弁兵等终无赔 补毫厘恐日日愈滋彼等将视国帑若弃物矣不 得不剀切严谕嗣后递年海运各由督抚城镇先 期督饬修补船艘工竣再身就看验如已十分坚 固即使配载傥一有不周准一面指出承修人员 严参惩办一面上紧责令赔修完固俾及期海运 若不肯认真看验致船艘不坚固而失事者必将 一切帑项并船料工价于督抚城镇及弁兵名下 分股摊赔断不准以风涛借口其各传谕知之 宁平巡抚胡佑奏言属辖始回之民未能完聚 兵多缺额无以充塡兹请按据各社村前闲 不满而今丁数加多者依例拣点以补奇兵 之数 帝可其奏 改补前锋前卫卫尉武文解为卫尉秩正三品 仍领尚茶院院使权管銮驾卫兼管银牌牙 牌侍卫尚膳和声清平各队署原羽林前一 卫副卫尉参办堤政阮文科为前锋前卫卫 尉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七十八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