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077 中华文库
卷七十六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七十七 圣祖仁皇帝寔录 |
► 卷七十八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七十七 圣祖仁皇帝寔录 辛卯明命十二年冬十一月 帝以向来御历钦天监但照协纪办方书缮进其中 多沿习民闲行用之事乃准定自明年为始 御历省纳财安置产室开渠穿井安碓硙扫 舍宇栽树牧养纳畜竖柱上梁等条其八学 改为御经筵 嘉定城臣奏言朱笃堡新立社民田地势难开 垦 帝谓户部曰此堡关要地头曾令招集民商贷以钱 粟使之垦田立邑居聚生涯用固我边圉重念一 初开垦事势稍艰累假期限去年城臣为之声请 朕亦曲加体悉再宽免三年庸役飭令多方招抚 俾田野日辟生理裕如今才一年馀未闻作何施 展遽已有此惮难情状不亦苟图了事乎可传谕 城臣严饬堡员悉心规措务要地辟民稠三年限 满即缮折具奏毋得委以为难也 命统制杜贵权办神策中营印务提督阮春权 办右营印务掌奇黄登慎权办后营印务 撤南定五水戍兵回京向例递年京派五水卫 三队往戍南定水堡年一更换至是南定已 设水师故撤之 命虎威左卫卫尉阮文是兼管义平富和顺定 各象奇 以吏部员外郞范世显为吏部郎中 南掌国长奉书言其国执谓芒孺诸蛮民前为 暹人所扰投居于又安镇宁府辖请招归故 土许之 以兵部郞中杨文丰调补户部郞中协理嘉定 城户曹原北城户曹郞中黎福侒为广义参 协 以羽林左翊前一卫副卫尉潘文勤为中二卫 副卫尉左二卫署副卫尉阮德长为前锋后 卫副卫尉 神策耀武卫副卫尉新授卫尉充谅山领兵胡 文璘撄病不能就职准以原衔回籍休致以 右军左雄奇管奇武文祐为卫尉秩从三品 充谅山领兵 兵部奏言从前例定京外各卫奇队正队长队 长权差队长各有课例第思官在得人不在 员多今一队人数仅止五十既有率队一又 有率什四书吏一职名多至六员所应裁减 以省繁冗请嗣后停其课例俟奉改定遵行 帝允其奏 命遴派六部及太常寺属司三十六人分往北 圻诸辖充办清查事务 清查原城三埸并怀 德府宝泉局主事一 八九品书吏各二原造作局司务一八品书 吏一九品书吏二原山南镇八九品书吏各 一南定司务一八九品书吏各一山西海阳 司务各一九品书吏各一北宁太原宣光兴 化广安谅山高平 八九品书吏各一 原城属辖各镇以子卯午 酉之年为清查课例派董理一专办司员三 十六人廷议以诸辖各有督抚接代盘认请 省董理仍循例派诸衙属司按辖往从督抚 查办户部再续议合行事宜以奏从之 一何 辖有 原官则由原官册列自明命十年正月朔至 本年十二月底旧贮新收开销寔在钱粟帑 项之数与催科年分交清查等检办何辖原 官别已陞调则由原佐领据自新官接办以 前按款开列其自新官接办日至年底均由 新官并登于册以清年课一原城曹与怀德 府及造作宝泉二局并原山南镇均由河宁 总督督办馀各辖由诸督抚督办一赤藤仓 库原山南海阳二辖收支由河宁海安总督 摘出专办清查各一人往兴安从抚员督办 较验事清抚员即据寔在之数别具奏册奉 守仍具吞河宁海安总督照办一府县新隶 诸辖其现贮官项由原辖清查等较验事清 仍交府县员奉守原辖督抚据寔在之数具 咨新辖督抚登用照管一宁平以丑 辰未戌之年为清查课仍依原例 给左右祠祭司礼服定以五年一换著为令 户部左侍郞充办阁务何权坐免权初奉交出 御制秋成分数诗注下有青川县字阁属误写为青 州 帝以问权权谎奏业依镇疏既知其谬私取疏改之 以寔其对阁属陈李道等劾其欺罔下廷议 罪当问徒特令革职为兵发往洋程效力同 办阁务侍郞申文权知而不举降三级学士 阮辉炤失察降二级 遣水军卫尉陈文礼副卫尉潘文敏段恪等分 乘威凤清洋平洋诸号船往江流波梹榔屿 下洲公务革员潘清简派从效力 改归仁府为怀仁府平和府为宁和府广平府 为广宁府广义府为思义府富安府为绥安 府平顺府为咸顺府广平布政县为布泽县 初置甘露府知府仍于永宁城居驻准照大县 例给公需钱六十缗永宁城寻改为甘露府 城 以兵部员外郎阮公焕陞署大理寺少卿 河仙署协镇阮祐誉坐免镇辖有清船来商盗 买鸦片初籍犯产直钱二万而八官止三千 事发嘉定城臣以誉专办抄札参揭之令即 革职交查以署吏部左侍郎范春碧调署河 仙协镇 以平定参协郑棠陞署协镇工部署郞中尊寿 德为平定参协 加赠开国中兴亲勋诸功臣职爵 帝谕礼部曰我国家 天眷频加人材辈出尊亲则屏翰王室大臣则茂著 勋劳如开国初尊室溪阮有进等中兴初尊室旻 武性等功业炳彪义烈昭著节经从祀 庙庭荣光原壤复赏延后嗣追赠栄阶谅酬劳答勋 已从优厚今国家闲暇累洽重熙中外乂安四方 宁谧则往昔诸臣翊运展猷厥功非小矣缅思往 事有感朕怀再诸臣虽有公侯爵号皆因黎典多 以名字美称全无锡之采地又谥法当揆其人之 行状最为易名之典所关乃往者礼臣未能详细 稽核以致其中多有未合之处及阶秩亦闲有不 预奉朝职官向来亦未经改正朕眷怀旧绩诞播 新恩锡以王公侯爵有差各著采地并详加考阅 观其行状改正谥法及列八现行官职赠以栄阶 以昭懋功懋赏愈日愈光用贲前勋永垂来许尔 部即遵谕行 原佐理尊臣特进上柱国平章军国 大事总镇祥郡公谥忠谊尊室溪赠 为开国尊臣尊人府尊人令改谥忠正封义 兴郡王原明义宣力尊臣开府辅国上将军 锦衣卫左军都督府掌府事少尉协郡公谥 全节尊室协赠为开国尊臣尊人府左尊正 特进壮武大将军中军都统府掌府事改谥 宪毅封国威公原赠庄公谥忠义尊室皡赠 为佐运尊臣尊人府右尊正改谥恭穆封襄 阳郡王原赠威公谥忠节尊室晍赠为佐运 尊臣尊人府右尊正改谥恭懿封海东郡王 原协谋同德功臣特进金紫荣禄大夫内赞 禄溪侯赠伟国嘉谋扶运赞治尊神谥忠良 陶维慈赠为开国功臣特进荣禄大夫东阁 大学士太师仍谥忠良封弘国公原协谋佐 理功臣特进左军都督府掌府事节制顺郡 公谥正勤阮有进赠为开国功臣特进壮武 将军左军都统府掌府事太保改谥襄武封 英国公原赞理靖难功臣特进辅国上将军 锦衣卫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掌府事留屯道 督率掌营昭郡公谥勤节阮有镒赠为开国 功臣特进壮武将军右军都统府掌府事太 傅改谥毅武封静国公原宣力功臣特进辅 国上将军锦衣卫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都 督府掌府事副将掌奇礼才侯谧宣武阮有 镜赠为开国功臣壮武将军神机营都统少 传改谥壮桓封永安侯原赠翊运宣力尊臣 开府辅国元帅大傅毅公谥忠献尊室旻赠 为佐运尊臣尊人府尊人令改谥忠怀封安 边郡王原赠翊通靖难尊臣特进辅国上将 军太保谥忠愍尊室晪赠为佐运尊臣尊人 府尊人令改谥忠壮封通化邵王原佐命尊 臣掌左军少傅特进上柱国上将军左军都 督府掌府事赠太傅晖国公谥忠靖尊室晖 赠为佐运尊臣尊人府左尊正特进壮武大 将军左军都统府掌府事改谥静宪封安西 公原元辅功臣钦差掌前军营调拨诸道步 兵加赠特进壮武将军左柱国太傅会郡公 谥忠肃尊室会赠为佐运尊臣尊人府左尊 正特进壮武大将军前军都统府掌府事改 谥肃武封谅江郡公原钦差掌后军平酉骖 乘大将军加赠翊运功臣特进辅国大将军 太尉性国公谥忠烈武性赠为佐运功臣特 进壮武大将军后军都统府堂府事太师仍 谥忠烈封怀国公原钦差礼部加赠赞治功 臣特进柱国金紫荣禄大夫大理寺卿太子 大师周郡公谥忠懿吴从周赠为佐运功臣 特进荣禄大夫协办大学士少师兼太子太 师改谥忠愍封宁和郡公原钦差外左掌营 大都督赠佐命功臣左军都督府掌府事接 郡公谥忠肃朱文接赠为佐运功臣待进壮 武将军左军都统府掌府事太保改谥壮烈 封临洮郡公原钦差属内该奇管五水营赠 佐命功臣特进上柱国少保茗郡公谥忠肃 武彝巍赠为佐运功臣特进壮武将军水军 都统府掌府事太保改谥壮肃封平江郑公 原推忠浙运功臣特进辅国上将军上柱国 钦差掌中军平西大将军赠太保权郡公谥 威勇阮文张赠为佐运功臣特进壮武大将 军中军都统府掌府事太保改谥昭武封端 雄郡公原钦差掌右军兼监神策军赠翊运 同德功臣特进辅国上将军上柱国太傅谦 郡公谥忠宪范文仁赠为佐运功臣特进壮 武将军右军都统府掌府事太傅改谥宪静 封先兴郡公原钦差嘉定城总镇掌前军平 西将军赠推忠翊运功臣特进辅国上将军 上柱国太傅德郡公谥忠毅阮黄德赠为佐 运功臣特进壮武将军前军都统府掌府事 太傅改谥昭毅封建昌郡公原钦差掌象军 领象政管理商舶事务加二级纪录二次川 郡公赠特进壮武将军左柱国太傅谥忠勇 阮德川赠为佐运功臣特进壮武将军右军 都统府掌府事太傅改谥桓勇封快州郡公 原中军监军赠壮烈功臣武勋将军该奇加 赠特进壮武将军右柱国掌营蔚文侯谥静 雄宋福淡赠为佐运功臣荣禄大夫协解大 学士少师兼太子太师改谥文恭封遵义侯 原钦差属内该奇管前直卫赠佐命功臣特 进辅国上将军掌奇加赠特进壮武将军右 柱国掌营敏德侯谥威勇阮文敏赠为佐运 功臣壮武将军前锋营都统少保改谥襄壮 封维先侯原钦差属内该奇管小差队赠佐 命功臣特进韩国上将军掌奇加赠特进壮 武将军右柱国掌营祐德侯谥威勇杜文祐 赠为佐运功臣壮武将军前锋营都统少傅 改说襄烈封附翼侯原钦差掌右军赠翊运 同德功臣特进辅国上将军上柱国太保仁 郡公谥忠谨阮文仁赠为佐运功臣特进壮 武将军右军都统府掌府事太保改谥穆宪 封荆门郡公原钦差后营都统制赠翊运功 臣特进开府辅国上将军少保议郡公谥忠 烈枚德议赠为佐运功臣壮武将军神策军 后营都统少保改 谥恭谨封永赖侯 帝以广治以北一初分设交代事繁准以本年十二 月三十日封印开年正月朔开印 赐常直六队银枪四队弁兵衣袴 原山南参协阮辉琰获咎多案降至十级令革 职派从户部效力 户部奏言向来恩诏豁免积欠税例诸地方有 将案处退收钱粟为应征项有将为免征项 所办不一 帝曰覃恩豁免者专指正供而言也至如追征各项 安可援免敕嗣有覃恩须分别办理母得仍前含 混有干吏议 工部议奏以为原北城与属城南定海阳广安 畿北广治广平乂安清葩宁平等辖皆有定 额船艘今量地分辖北城改为河内而宁平 隶焉南定则有新设之兴安乂安则有新设 之河静各有水师其船艘拟应酌量均给以 备差派请通将宁平以北各辖原额船一百 五十一艘分给统辖之河宁海安定安等处 以为定额 河宁三十一艘海导船四梨船十 乌船十杉板七海安五十四艘奠 海船十海导船四棃船十乌船十杉板十随 船杉板十定安六十六艘北安号船五改为 定安北静号船十改为定静海导船四梨船 十二鸟船十二杉板八随船小杉板十五 兼辖之宁平兴安广要请由诸督臣量给至 于广平广治又安清葩定额如故河静亦由 又安量给之 帝从其议又令摘原城炮手四队分隶河内二队山 西一队北宁一队其现隶南定海阳炮手各 一队均依旧额 兵部上是年弁兵总册 帝览之曰兵贵精不贵多我国兵数只十馀万虽不 如清国三十馀万之多傥能操演精熟械仗鲜明 足以无敌者徒张虚数虽多亦奚以为 原权掌北城印篆黎大纲等捕获放火烧人房 屋者立命斩之然后奏闻 帝谓刑部曰生杀大柄城臣如此轻率本应交部严 议第念现方分派弁兵前往各处驻防无赖棍徒 或乘之滋事此亦权宜究非专辄加恩各罚一年 俸 准定嗣凡会试届期候补举人监生未经补授 者如有情愿会试其监生听地方官覆核应 预试者并与举人汇修奏册至期八试永为 例 前年会试惟从部行走在贯肄 业诸科举人及核中监生得预 礼部奏言递年正旦端阳二节均奉 皇上按期躬诣 太庙 世庙行礼窃思 宗庙之奉致悫致爱而礼有隆杀当揆诸仪则之宜 考之北朝典例庙祀只用五飨馀如年内诸 辰节未尝著有皇帝亲诣之文今此二节请 命皇子诸公摄祭其礼品一如旧典又岁除 并开春三节日 列庙 奉先殿行礼讫例有发筒声纸炮夫古人制为爆竹 所以除疠气而迓春禧世俗因之用为赏节 之乐则宜矣查之明清历代庙祀并无发炮 之例盖神道主静岁辰荐献陟降焄蒿今若 行礼之后炮声喧阗恐非所以昭肃敬请应 停止 帝皆从之 改正河静河内诸驿站名 河静六站原属又安 安神改为静神安沙 改为静沙安乐改为静乐安溪改为静溪安 丹改为静丹安辽改为静辽河内五站原属 山南山富改为河富山梂改为河桥山快改 为河安山洄改为河洄山梅改为河梅新设 城外一站 名河忠站 以户部主事范曰高为广治督学里仁教授武 俶陞署河静督学河葩教授武廷濬陞署兴 安督学顺安教授邓文仝陞署太原督学起 复革员武璠为顺安教授 命制给诸亲公子冠服 凡亲公之子年届十五 岁给春秋冠一顶交领 衣一袭裳一腰靴袜一对冠饰用八五岁黄 金花朵三古图垂文二蛟则长子四次子二 衣补裳补长子铺绣狮子次子铺绣 虎形其冠饰花朵三寻改为花朵二 十二月以原署兵部右侍郞领北城兵曹阮有嘉 调署工部右侍郞充办堤政事务 嘉定城臣奏言光化齿溪属蓝蛮民乃掌奇山 固之子抚嫩甥抚围袭管隶从藩安蛮籍其 税例犹未酌定今其民生齿未滋田土未辟 请再宽展 帝谓户部曰此蛮前因流散复回故土经给假官钱 以资生理及限销不能还纳即予宽免正欲使之 宁其干止永作边氓迄今经八年馀犹云生齿未 滋田土未辟不能定成税额宁非地方官承行无 状之所致欤姑加恩宽展一年仍严饬所在致意 抚循俾蛮民日染汉风乐供税课 吏部奏言内外诸衙门文书自嘉隆十八年以 前诏敕旨谕闲有明著 御名及别字同音者请合各抄依原本如恭遇 御名照礼部录送字样改塡别字同音则随文义改 塡仍一并缮疏钦递其抄本由部对照确寔 于纸尾书年月日廷臣奉抄送等字押用同 寅协恭小篆送交奉守原本收销至如公同 传词及疏文禀文并诸文书亦照此洗塡仍 留存照 帝可其奏 定武库督工所裱匠画匠需料钱粟例 裱匠局 年给米 八方画匠局年给 钱三缗米三方 南定山西诸省派引阉宦三人抵京命充内庭 洒扫 帝因谓礼部曰宦竖虽是贱小而宫掖亦不可无近 来此辈颇少不给使令势将至如古者下蚕室之 令而后可然此刑废之已久若复行之仁人所不 忍也 初置诸地方府县知事吏目凡最要缺要缺者 置知事一吏目二中缺简缺者置吏目二由 所在上司遴出属衙八九品书吏籍别辖者 补知事原提吏或通吏堪干者补吏目给凭 试差俟满三年无过奏请寔授其通吏准依 旧额列在未八流项 山兴宣总督黎大纲奏言原北城从善一二三 四五五队弁兵均是囚犯东补今分设省辖 未有所属且此辈用于沿边之地想为尤宜 请改隶山西以备差遣许之又以队兵多不 充数命束为一二三四四队 定诸省督抚布按领兵属兵例总督三十人巡 抚二十人布按各十人领兵五人募广平以 南籍外民充之人给月饷钱米各一寻敕何 员嗣有陞调别辖均准隶随若陞调京职则 照京官例带回剩者削额 京城内民家失火侍卫循例发号鼓当夜震动 乃改定嗣凡京城内偶有人家失灭即由奏 事处奏闻俟得旨方准出号复敕城外遇有 失火如在郭首木仓香江南岸船厂者准比 照城内之例驰往探报若非在此则止 山兴宣总督黎大纲奏言兼辖宣光二奇兵数 仅二百馀人分派不给前经议定以山西北 兵一奇分防兴化今请摘出右军后勇奇弁 兵五百分隶兴化三百宣光二百俟后宣光 募充奇兵再抽回兴化以全一奇之数又山 西监守仓库例派率队一弁兵五十以三年 清查课期一换今分设省辖原从征在城七 县并归于省其钱粟出八之数较倍于前请 于开年清查期派右军率队二弁兵一百对 同旧监守交代嗣到清查亦依此例 帝皆从之 清葩总督黎文贵奏言省辖静嘉乃冲要地头 设有城池仓库例派省兵二卫戍守岁一更 番近来境内宁帖留守之兵多属闲驻请年 派一卫以省冗费 帝允其奏 定京外诸衙章疏抬写格式 凡奏折合用三款 纸头留空一款旨 字闻字在第一款奏字在第二款年号在第 三款傥临用 天 祖诸逾格尊字均抬极纸贺笺贺表谢表合用稽首 顿首等字样馀常事止用职衔姓名谨奏其 职衔姓名写在平行民人申文单状亦如之 至如谕旨内有叙及历代帝王庙文庙等字 样均抬在第一款别奉谕旨亦于纸头留空 一 款 礼部奏言在外诸地方递年恭遇 圣寿节 万寿正旦端阳三大节贺笺贺表均押用印篆夫印 篆之设所以征信验凡有关于政务者用之 为宜至若笺表乃臣子铺扬颂祷之辞非如 章疏册籍者比请嗣后按节具折只须敬谨 署衔而省用关防印篆 帝然之 北宁海阳多盗捕弁追之复向别辖脱去诸督 臣奏报且以莫敢越境穷追为辞 帝谓刑部曰别辖之不得擅自搀越乃指借端骚扰 及寻常关提者耳至如缉盗要在穷追傥畛域自 分不免有所牵制而事后更难为力且交界拏犯 律有明条何曾禁其越境此不过彼等心怀畏缩 幸其劫去别辖既得避难又图推咎而督臣亦不 能先事戒饬也可传旨广治以北诸地方督抚各 严饬所派捕弁并属辖社民嗣有盗匪窃发即出 力剿捕如或走窜邻境听一面飞报上司关会协 缉一面赶紧穷追务获全伙不得藉以越境辄自 退回其邻境捕弁一见追到亦为之防截并力合 拏不得槩以未有上司关会径自拦阻若互相推 诿以致盗匪远飏者罪之 户部奏言属部未八流书吏止五十人既专补 京仓内藏主守而内务武库主守又节次遴 出充补承办乏人请嗣凡内务武库胥役缺 额均免充塡 帝许之 改平顺廊泷汛为龙永汛又以此汛与渭泥汛 均有官船往返停泊公务亦繁准增置协守 各一 加赠怀公尊室曦为尊人府左尊正仍谥敦敏 封顺安公 帝谓礼部曰自古明王立爱必先亲亲而崇德报功 于礼为正眷念钦差嘉定城留镇赠怀公尊室曦 乃朕之庶兄也妙龄曾膺专阃何期及冠弗获长 荷荫庥经奉我 皇考世祖高皇帝荣锡荣封谅已增光原壤朕缅思 往事有感于怀爰加职衔采地永垂来许用示荣 施棣萼有加无已至意 换给广治以北牙信牌 一面刻省名第几号信 牌等字一面刻明命十 二年官给等字广平又安清葩河内南定海 阳山西北宁八省各十总督掌之广治河静 宁平兴安广安兴化宣光太原谅山九省各 五巡抚掌之高平省三布按同掌其原给城 镇信牌 收销 户部遵谕将京仓弁兵交代并合行事宜奏上 令廷臣覆议请嗣几仓兵更换其前班弁兵 会同监督主守照各号仓会经较量与满贮 者交接班认守如前班登收粟米贮在何仓 及虽非亲手登收而业已开放者奏请次第 较量惟玆现贮在仓粟米较之册籍数目未 审曾否相符前班后班不免互相推卸一有 破案又复株蔓而国帑亏欠之由不知何所 著落所当尽将较量以明足欠查之清典仓 各有廒盖于仓之中分截为限详著数目以 便较量也今请于各号仓照随闲数每五闲 截为一廒 如有零星不满五 闲者亦设为一廒 横砌砖壁上至 横梁梁上施板片为限廒之中闲设门一凡 收贮以下自铺列竹笘上至窗棂为准概令 平满其现贮之数各具木牌刻字钉于廒门 外为志门之关锁处用封皮部篆粘志如法 先将留空之广盛三号仓施功仍较就近仓 粟移贮于此交新监守等认守馀诸仓次第 行之其广积一号仓现贮花盐亦请于仓之 西厦至第一闲为廒贮巴忒盐第二闲至第 十一闲分为二廒均贮花盐一依粟仓规式 其贮法撤其列板刬去旧沙寔之以土上列 椰叶一二重上面四旁并列椰叶在仓主守 书吏各随仓号分派同与当班弁兵会办俾 有专责仓之围墙六门别派率队一弁兵三 十轮流守护一月而更如见有别项情弊立 即拏解再仓储大政节目繁多非设有大员 应猝防微恐难周到请耑置仓场侍郞一凡 在仓员弁吏役并一切事务皆管理而董饬 之 帝从其议谕令广盛三号仓准以开年砌筑廒廨馀 各号仓槩合平满剩者较贮别处仍明刻尺 寸为识交新主守接认俟后何仓渗漏应修 补者挨次施行 申定均给口分粮田例嘉隆初口分田制自文 武一品之上至从九品以及兵民老疾鳏寡 随额籍品次先后以社内公田公土均给有 差粮田则据诸军营卫奇队弁兵随项分给 有官品者不预焉惟前此只有禁兵精兵二 等近来又有亲兵军号亦有新旧不符者兵 部议请因已成之法照从现设名色酌定均 给分数为之等差其官员并各项人色与男 妇老幼依旧田制 帝准廷臣覆议施行之 亲兵锦衣卫銮驾卫羽林营 左右两翊人给口分田土九 分粮田一亩禁兵神机前锋龙武虎威四营 内水卫人给口分八分半粮田九篙禁兵尚 茶院金枪银枪两队教养兵各队尚膳队栽 花队和声署上驷院京象神策军五营人给 口分八分粮田九篙精兵中前左右后五军 各卫奇队水军各卫奇人给口分七分半粮 田八篙精兵护陵中前二卫监城卫䌹城卫 各坚各差各翊理膳各司人给口分七分粮 田八篙精兵属诸地方各卫奇队站兵人给 口分七分粮田七篙精兵巡舶队薪柴队属 府第各队在京诸衙属兵仓兵渔户清平署 在外诸衙属兵人给口分七分而无粮田凡 社内公田土各照有官品者先给口分而后 及兵丁之粮田口分次及于民之口分不得 以兵丁先占粮田后始 及于有官品之口分 癸巳 祫飨敕礼部嗣凡恭遇 郊祀 庙飨其豆寔所需山兽均于鹿苑领办至如较猎俟 有明旨方可举行 准定递年岁除元旦节日承祭官均由部汇册 轮班奏派候旨 向例由部题 请候旨简派 帝谕尊人府曰向来皇子诸公等凡遇生日于御前 及 慈寿宫均呈进品物一体参拜虽非古典然礼有报 本之文似不甚背乃因循沿习下至皇孙子女公 子女亦纷纷呈递品物参谒殊乖礼典准以开年 为始其未出阁之皇子女凡遇生日准仍旧行家 人礼止于御前呈进品物一体参见皇子已长成 出阁者则冠服诣宫门奏闻候宣参见母须前诣 慈寿宫门其诸公长公主则止于 慈寿宫门奏闻恭候 慈旨不必前诣御前仍毋须呈递品物馀皇孙子女 及公子女均不得呈递品物奏请参见 山兴宣总督黎大纲奏言属辖国威府原统五 县前者拟设府城干兼理丹凤中瑞社及分 设省辖摘慈廉属河内所统仅存四县经往 看地势则安山美良石室俱在喝江之东而 丹凤独居其西其地未为适中请移置府城 于安山黄舍社分以安山为府衙兼理旧府 仍为丹凤县治而停筑县城许之 帝巡幸利农河赏扈从弁兵钱敕自今巡幸如有恩 赏银牙牌侍卫加一倍护卫半倍 谅平巡抚黄文权奏言谅山七州 丈渊七泉脱 朗温州文关 禄平 安博 上知州向来未有莅所但于省城听候 公务所以催督兵粮其地遥隔每致迟滞请 随道里适均之地各设莅一以为居驻办事 之所仍量摘所在不满民为属隶再令招募 手下隶从分派兼辖之高平四州 石林广渊 上琅下琅 请亦照此办理又安博州地界北宁广安山 林联络要路多岐请于东关 社 名 设一屯堡派 兵驻守 帝皆许之 追复武庆轻车都尉荫衔 帝谓兵部曰怀国公武性尽忠报国勋业炳彪其子 武庆经授袭荫轻车都尉从二品职衔朕已加意 造就将使之箕裘克绍毋忝所生乃他秉性庸常 年前率意妄为自干宪纪理难屈法伸恩爰令降 黜仍准其子武美继袭骁骑都尉想朝廷酬答勋 劳谅已曲尽今庆一撄重病遽尔夭折殊可矜怜 其加恩追复原授荫衔即照是衔给恤 改授原广平镇守宋曰持为神机前卫卫尉原 山西镇守宋福宝为虎威右卫卫尉 申定皇子亲公子女周年抱见赏锒例 向例皇 子之子 赏银五十两女四十两亲公子女亦同今准 定皇子之长子赏六十两长女五十两庶子 女仍依前例亲公之长子赏五十两长 女四十两庶子四十两庶女三十两 命羽林右翊统制阮增明兼管金枪队及枪炮 火药二库前锋前卫卫尉武文解权管銮驾 卫护卫警跸銮仪旗鼓四司 定择举府县例先是 帝谕吏部曰府县之职最为亲民百姓所以治安寔 由于此因念地辖有繁简之不一人才有高下之 不同要必人地相宜方期称职乃向来专责乏廷 举事体既属纷繁况外补人员从所在地方办事 材具之能否上司谅所熟悉在廷之臣岂能一一 周知所宜酌定章程垂之永久其爷廷臣按诸府 县定额何缺应由廷举何缺应由部选何缺应由 地方题补详议以闻至是议上请嗣凡府缺四十 有九京县三与各县最要缺要缺四十有五 均属廷臣择举奏请补授馀中缺简缺各县 及沿边各府县州听地方官察所属并分派 举人监生何人可当何缺者指名保举再廷 举各缺如所辖确有其人出色可充举者亦 准题明俾能者得以自见至于候陞候补人 员按缺议补由吏部仍照例行从之 帝谕户部曰前者酌定新式概桶斛方颁给京外本 欲出纳均平永臻妥善近闻诸辖吏胥库子多方 舞弄如斛角粘漆概面偏斜或于受概之处稍加 凿广巧为掷放之类而地方官曾无发摘者古云 有治人无治法可知法末尝不善乃奉行者之不 善耳岂不有瘝厥职乎可传旨诸地方各宜加心 察核所属仓库吏役敢有一毫逞巧于其闲廉得 寔状即拏锁严拟具奏若仍然希图了事别经觉 出犯者即斩首地方官失察亦严议 嘉定城臣奏言城辖诸镇田租例纳椰叶钱前 经议准停止惟屯田兵民正有徭粟非如各 项田之有率钱者请应改定 帝命户部议乃准据徭粟每人二斛十四升八合定 为二斛十五升椰叶钱亦并免 准定嗣凡岁周封印至开印日文武大臣均免 夜直岁除日并元旦节三日凡四日免八直 进牌遇有一切章疏事非关紧应奏展至初 四日呈进著为例 改筑山南黎舍 社名属 维先县 新堤 长七十 丈零 帝谓内阁曰前经准定递年正月初一初二十二月 三十日凡三夜宫城皇城京城诸门洞开准其出 八第念宸禁严肃之地若听经宿遄行何以昭示 敬谨嗣凡宫城皇城诸门各照常守护母须洞启 其京城诸门仍依前旨复敕嗣今岁周除夕之夜 太和殿庭每刻放筒声二十终夕足一千声 开年初一初二等夜均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