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五十六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五十七 圣祖仁皇帝寔录
卷五十八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五十七 圣祖仁皇帝寔录 己丑明命十年 清道光 九年 春正月蠲承天广治广平 广南本年身税十之三又安以北广义以南 身税十之二 初行迎春进春礼先是礼部奏言谨按礼记月 令季冬之月命有司出土牛以送寒气先儒 云月建丑丑为牛土能制水故作土牛以毕 送寒气也又云土胜水牛善耕胜水故可送 寒善耕故可以示农耕之早晚后汉书立春 之日夜漏未尽五刻百官皆衣青衣立青幡 施土牛耕人于门外隋礼仪志立春前五日 造土牛耕夫犂具于东门之外是日黎明官 吏各具彩仗击牛者三以示劝耕梦葩录载 宋朝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八禁中开 封祥符两县各置春牛于府前又按清典立 春日恭进芒神土牛配以春山各陈于案夫 迎春以导和气亦裁成辅相之一端而鞭牛 以示劝耕且寓重农之意奉我 皇上注念民依垂情农政其有关于劝相似应仿古 参酌而行之至于进春之礼芒神土牛之外 配以春山洵为昇平盛典请岁令有司制芒 神土牛各三春山宝座二立春前一日承天 府预于东郊设坛行礼曰迎春礼毕迎芒神 土牛春山宝座各二案安于礼部堂至日部 臣及京尹钦天监各具朝服恭递于 仙寿门兴庆门太监接奉以进曰进春其芒神土牛 一案置之府署京尹鞭其牛三以示劝耕 帝从其议 递年冬至后辰日钦天监会同武库于岁 德方取水土制造芒神土牛各三用桑柘 木为胎骨按土牛经视岁建并立春日千支 纳音辨其形色牛身高周尺四尺以象四辰 头至尾桩长八尺以象八节牛尾长一尺二 寸以象十二月芒神身高三尺六寸五分以 象三百六十五日鞭仗用柳枝 长二尺四寸以象二十四气 承天奏府辖宁帖 帝批示曰承天首善之地连岁宁帖亦可表率四方 吉语开韶无逾此康阜佳话 征北城宁平清又弁兵四千人来京操演 赐万象国长阿弩之子召初佋浅驻镇靖府初 阿弩之出奔也初浅及肥造军民从亡者六 十人至镇靖阿弩留初浅于此栖寓而自率 军民还国镇宁防御使昭内令人遮执送于 暹初浅闻之乃请移驻于又安镇臣具咨兵 部以闻命廷臣议处置皆言阿弩既败初浅 无依却之在所不忍然听其就镇更属声张 不若仍居之镇靖合镇臣密饬府员暗为防 卫有乏则赒之斯可矣 帝然之 撤又安沿边诸府驻防兵赏率队以上纪录各 一次兵丁钱七百馀缗 置威远电诸奇正副管奇各一嘉定属城诸镇 例定卫置卫尉或副卫尉一奇置管奇或副 管奇一城臣以威远屯乃边远藩附之兵军 情有未谙惯请例外设置许之 癸酉春 飨 命户部尚书梁进祥兼管钦天监 筑山南里仁府城维先南昌青廉三县城 里仁 府城 在兼理平陆县古寿社维先县城在宁老社 南昌县城在溪峩峩上二社青廉县城在杨 舍香艾二社府城周长二百六十六丈二尺 四寸外高七尺二寸内高四尺面厚八尺脚 厚一丈五尺维先县城周长一百六十四丈 南昌青廉二县城周长各一百八十六丈六 寸各外高七尺二寸内高三尺七 寸面厚八尺三寸脚厚一丈五尺 城内厅堂 仓廨火药库兵舍狱室皆备焉 府增建 象厂 先是 帝念府县须有城池以固封守而工程重大未能一 齐兴筑议先于山南择其易施工者试筑府 一县三乃命工部左侍郞黎万功以监城往 既至请于里仁维先南昌青廉雇民为之比 及兴作辟八民坟二百八十馀封万功上疏 请罪降监城队长胡文特为百户万功罚俸 一年 帝令通谕所在民曰朝廷理筑城工原欲择道里均 齐之地以便于民今辟八多坟乃监城承办不善 所致但既经筑作若复改之亦已不免暴露故不 得已仍此施行初非欲敏土木之功而不以移墓 迁骸为可愍也其倍给钱布移厝之及城成府城 角台四台置炮三县城月台四台置炮二又 置驻防兵府二百县一百 定蛮奇管奇兼管甘露道阮文石有罪免以右 军该队阮文云代之去冬暹人掠寻湓州索 还蛮众令石先领奇兵二百往巴栏州捍御 石畏暹声势谋缓兵为书请假 帝以其怯懦革职下刑部议至是案上罪当问军特 令杖一百发哀牢效力 帝谓工部曰清又铁木税例向来定有成式疵者斥 之姑念木屑竹头犹为有用况铁木国家要需岂 可寸弃今民闲斫纳甚艰既不八正供又不敢私 卖母乃委为无用之物乎可令镇臣通告木户其 有表节枝段长四五尺横三四寸以上并疵迹尚 堪工作愿输官者酌估给之 高平镇城外良马铺民家失火延烧百馀户多 是清人北城臣以闻 帝曰此皆赤子也仁同一视何择焉令发钱米遍赈 之 户给钱二 缗粟一斛 兵部尚书加协办大学士衔休致阮登祐挈眷 居于京寓命户部给与半俸 遣京兵右保二卫戍又安雄拒一卫戍清葩前 锋左龙武前两卫戍北城 以北城城守尉阮文瑾署神策左营严武卫副 卫尉 以右军该队范文祥署龙武前卫副卫尉管领 卫兵充戍龙武前卫卫尉张文厚以侍内卫 尉衔仍领锦衣副卫尉事兼管镇抚司 以水军右翼奇管奇黎文论为前水卫卫尉左 翼奇试差管奇阮文匀为副卫尉后翼奇副 管奇阮文勤为右水卫卫尉管奇领平江管 府苏文蕙为神策壮武卫副卫尉 初置太医院院使秩正四品班序在詹事府少 詹事之次以御医段交和为太医院院使副 御医阮增隆为御医 定先医庙礼例 岁以春冬二祭给 礼品钱八十缗 初置木仓监督及营缮司员役工部奏言国家 建立木厂材木总汇簿籍繁多非设有专司 难免疏误查诸清典营缮司关由工部而在 京堆放木植之所号曰木仓则别派满官一 人监督重官项也今木厂请改为木仓择武 班四品一人充木仓监督又置员外郞主事 司务各一八品书吏二九品四未八流二十 充营缮司凡在仓收放事宜以及奉守册籍 会同监督究办 帝允其议以侍中前一卫该队张廷蕴为木仓监督 水师参军阮会为木仓营缮司员外郎 帝幸绍芳园召廷臣八侍赐坐于卍字回廊从容赐 茶果而退 平定镇臣奏言茶云茶平二源 属蓬 山县 地接广义 尝有荒蛮为患近来分设三十二堡轮兵防 守不为不密而蛮众犹乘闲下乡戕杀汉民 其弊在于商民与山獠市恐吓诓骗獠众怨 之荒蛮滋事山獠导之耳请量出酒肉盐咸 及衣袴于交易场招来属源山獠诸册酋长 而款给之宣示朝廷德意以悦其心使之无 纳荒蛮荒蛮既不为山獠所容则不能为汉 民扰矣 帝可其奏 授陈世儒武德敏为刑部郎中 培筑山南堤三所 彰德县一所自宁山至古鸮 十三社长二千三百馀丈安 山县一所自石峩至芳溪十九社长九百五 十一丈馀一所界至彰德大安场祝里二社 长二百 十五丈 此堤皆属私堤一近喝江一近淅江 前为水潦漫溃工役艰重民力不能办乞归 之公乃命城臣与堤政臣程功雇筑 改藩安仝争守为同宁守 缓新疆属国本年贡例 帝谕礼部曰藩附之镇靖乐边府县并南掌目多汉 今年均届贡期念彼等界居遐壤道路修阻而开 年四月恰值朕四十正寿庆节方外诸蛮皆来祝 嘏其今年贡例可展至开年三月旬一齐抵京呈 进届日庆祝以省劳顿又真腊岁贡例以四月抵 嘉定六月抵京谕令开年贡期亦准于三月 旬抵京及期朝贺 六部奏请增设司员书吏 帝不允谕之曰明命初年设置员役比嘉隆年闲有 增无减近年复念户兵二部事繁增设员人视前 半倍今若俯从所请则何所底止乎且诸衙门廉 能勤干虽不乏人而怠玩寻常亦复不少缘初推 举傥矢于言貌取人诚无深责或至乡党情面暗 室往来以致官未尽称职吏未尽称事是谁之咎 乃不思究本穷源而欲额数日增傥至相率效尤 尸素则虽多何益嗣宜一秉公忠凡所属员人常 加捡察贤者进之不肖者退之要期大法小廉咸 尽职事则政臻上理何至承办乏人而邀请乎若 不思澄叙以致滥厕吹竽则惟堂官是问无得藉 口差派不敷也 丙戌阅兵 帝御南台观之有又安人黎琰邀驾上言八条一禁 同姓为婚二禁左道三立武举四议试法五 定关津六改衣服皆事已施行摭拾陈奏其 封建西陲二条所陈设置之事尤为狂悖又 以水旱之灾指为用兵所致语甚谬妄 帝览之曰向来言路频开诚欲周知闾阎疾苦如无 位小民有能真知确见不妨据事直陈闲或得失 参半亦不忍遽加深责至如国家大政非小民应 得预知深恐混淆国是今黎琰敢以分封军务最 重大事肆口妄谈若从宽贷将何以肃刑章下刑 部严议琰竟坐斩监候 以署尚宝卿潘廷仕调署广平协镇仕上表辞 帝谓吏部曰仕为人质朴又寡学朕欲使之历知民 政以责其成今彼既力辞不堪外补亦须从事部 务岂可老于一职哉乃去其署衔改授工部郎中 以工部左参知裴德明为兵部左参知署兵部 左参知黎文德改署右参知礼部左侍郞胡 有审为武库侍郞仍兼管光禄寺工部郞中 阮名砷署刑部右侍郎 署严武卫卫尉陈文进初派从镇宁边务及换 戍北城寻病卒城臣以闻 帝悯之追授神策卫尉加赐钱二百缗 授镇靖府邑麻曷钦侈土知州职衔从宣慰同 知缚钦办理府务缚钦初为酋长钦侈副之 缚钦朴讷凡府内词札酬应诸事一委之钦 侈至是缚钦管府务与所属深原燕山梦山 三县土知县县丞合辞推举乂安镇臣为之 请故授是职 定京外船式工部奏言向来兴造舟船皆随事 鸠办规制未齐今内外船额已定则式样亦 须有画一之规请酌议如金船裹铜大船在 京海导杉板等艘凡有修造均临期奏请遵 辨与诸地方奠海船既有送式则已馀各定 为成式 波号船长六丈六尺一寸横一丈六 尺深八尺二寸无棹浪号船长五丈 八尺七寸横一丈五尺深八尺二寸四十四 棹海导船长六丈一尺横九尺八寸深四尺 一寸三分四十六棹大项梨船长五丈二尺 六寸横七尺二寸深三尺一寸三十六棹乌 船朱船差船各长四丈八尺横八尺四寸深 三尺二寸三十棹杉板船长三丈六尺五寸 横八尺五寸深二尺二寸五分三十二棹快 船长三丈三尺横三尺三寸深一尺三分十 二棹随奠海船小杉板长一丈八尺横五尺 三寸深一尺七寸十棹随号船小杉板长二 丈一尺五寸横五尺深二尺十棹诸汛差船 长三丈八尺横五尺五寸深二尺三寸二十 六 棹 帝从其议寻以京船犹欠额命水军统制阮才能率 兵匠造裹铜天船五 定洋清海平海各 一巡海二三两号 波浪 号船十一 定浪安波各一清 波平波定波各三 巨海导船一海 导船四奠海船三梨船二十四尚欠二十二 艘工部请以额外之船式样相似者塡之以 省工力 梨船四塡以龙四龙五龙六龙梨各 一快船三塡以花船小海小杉板各 一杉板一塡以横龙杉板艇一塡 以金板使船一塡以五丈蓬船 其馀续造 充额 小快船五 差船七 许之又以奠海船柁旧式用 斜令改而直之送诸地方为准 建宁平桥先是道臣奏言城之前右面有山水 桥官路有云床桥材木俱朽而其地不甚相 远请合作一桥 帝命于云床旧所鸠工营建至是工竣特赐名为宁 平桥 送五行旗式于中外诸镇令依样制造遇有戎 务地方官亲领弁兵巡捕者用以指挥军士 又给各色弁兵戎服凡有差派戍务捕务听 各穿挂 嘉定城臣奏言属城各卫奇队戎器皆有私办 多不如式请支项修补备用乃令发京库铜 铅 聚隆红铜块三千 斤自铅二千斤 运给之 神策军右营统制阮文幸卒赐钱五百缗宋锦 三枝命署中军宋福梁权领神策右营印篆 广治寻湓州有目多汉蛮民流寓于边地者 千四百馀人管甘露道阮文云报镇以闻 帝曰此蛮本不通职贡今投寓于边不啻赘疣于我 何益况狼子野心乍来乍去即如年前欣麻辣难 僚是其明验也九州境土疆域攸关边防不可以 或忽当即严饬上司悉逐之已而暹巴忒蛮致书 于寻湓巴栏屺俸勤州请驱其民还故土乃 令阮文云为书复之略言朝廷法令綦严凡 此蛮民经已驱之出境靡有孑留且疆宇截 然此后不得书札往来妄说为也 准定嗣凡诸卫奇队束补其剩员应支半俸而 钱不及一缗米不及一方者月给钱米各一 春服停给 遣户部郎中黎元忠员外郎陶得孝何叔交等 看察北城堤务北城去年修筑公堤多不如 式人无报销旧堤政吴福会以交之新堤政 黎大纲纲不肯认城臣以奏 帝乃命忠等往寻核出山南山西北宁诸辖堤工多 有浮支者乃谕令城臣详查督修监修承修 等年分职名按数分成责赔再照坐赃律科 罪 帝以原统制权掌北城总镇印张文铭署户部参知 领堤政阮德会所犯多案经有司拟革拟徒 尚俟从重归结而犹带原衔与现授者无异 令各先革职留城待案 以侍中前一卫副卫尉阮文科充参办北城堤 政事务 命官纂修尊谱以署兵部郞中阮文典充总纂 修吏部员外郎阮永贞充纂修谱成令安正 本千中和殿如例前次正本转藏于国史馆 嗣照此行赏总纂修至誊录银币有差又敕 附谱后罪人名洽之裔现食尊俸加恩仍旧 给予后有续者半减之 吏部尚书陈利贞坐免利贞初私受陈日永所 寄财产有旨令回奏辞多讳饰 帝谕文书房曰利贞既知日永是有罪之人又非至 亲近戚何故方在病中既不能理部务预画题辄 从容与日永往来闲谈甚至于托妻寄产显是纵 身圈外俾得以从旁怂恿庇护犯员及至重案发 觉复作初不预知具折陈首以自白如此用心诚 为巧密且利贞本一微员明命初年即调内用不 数年闲擢至班首国家破格用人于彼不为不厚 乃不思公忠事上廉介示人辄敢蔑法营私欺君 庇友若从宽典无以整饰朝纲其即解职下刑部 严议利贞惧罪寻以急症卒 帝念其年前捕务预有微劳特降参知衔照品给恤 户部尚书梁进祥亦以受日永寄产坐罚 以前锋后卫卫尉阮可凭署侍中右二卫卫尉 前锋左卫卫尉武德囿为后卫卫尉共武卫 副卫尉阮进佐为左卫副卫尉虎威右卫卫 尉陈文智署侍中右一卫卫尉虎威前卫副 卫尉阮文美为右卫副卫尉神策庄武卫副 卫尉陈进留署严武卫卫尉严武卫署副卫 尉宋福明署庄武卫副卫尉 清葩镇守黎文孝协镇段曰元坐免以掌奇加 统制衔胡文张领清葩镇守先是清葩较关 津价领征者私贿孝之妾银二十两元之子 银四十两事后馈遗孝等皆受之独参协尊 室俍却而不纳事发命郞中阮文胜承旨张 福冈往鞫之及案成刑部拟孝问革元问徒 帝特降孝正七品千户发奠海台效力元革职发又 安效力尊室俍廉洁自守降谕嘉奖赏纱缎 各三小卷色帛十匹以为居官清白者劝孝 得降但给部凭毋缮诏因敕嗣凡文武职官 获咎降补责爷效力赎罪者照此例行 二月 帝与礼部潘辉湜等论及礼乐曰朕曩使清平乐工 奏登歌一节尚多疏略因见丝竹相和声音历历 可听问其所以则曰得于手指撩拨之末而已至 于乐之本则漫无所知朕以一初草创礼乐阙如 每欲制作犹未得其要卿等曾记黎朝雅乐乎湜 对曰黎朝之乐只有把合而已 帝曰黎朝素称隆盛而礼乐一事粗鄙如此今虽古 乐遗亡而八音之器尚可考也当求晓音乐者与 卿等裁之又曰孔子至圣历代尊崇有称为素王 者有称为文宣王者自朕观之圣人为万世尊师 不得而称焉惟明称为至圣先师清亦因之而不 改是矣 命礼部右参知潘辉湜兼管理膳各司 命统制阮文仲兼管尚茶银牌牙牌侍卫掌奇 阮增明兼管翊保卫应差二队教养该队充 银牌侍卫尊室议兼管富顺各队飞骑卫副 卫尉武文解兼管和声署 河仙旧莅附郭人家失火延烧一百四十馀户 嘉定城臣请因此迁其民于江城新莅俾人 烟凑集 帝许之令按恤灾例增给户钱三缗 广义督学武春镳年老休致以礼部主事阮灼 署广义督学 顺成镇守阮文永卒 黎功臣冯克宽之后冯克亨请继袭饶荫不许 嘉隆初赐黎开国中兴诸功臣之后为饶荫 者四十馀人蠲身税兵徭世守祀事克宽之 后预焉至是复请继袭礼部议以为赏延于 世国家所以答殊勋惟此等功臣在黎诚曰 有功然于本朝则末尝有尺寸之劳也自伪 西煽乱黎祚告终绅弁故家下同编户奉我 世祖高皇帝大定之始追念胜朝旧勋不忍视其沦 落爰准后裔为饶荫使之承祀此盖特恩殆 非可援为例也今 皇上纂承大统润色鸿猷斟酌权衡必求其当于理 合于义即如本朝功臣世荫犹且从中酌量 为之区别况以黎功臣之后叨承特渥为幸 已多讵可更邀世袭乎请凡黎功臣后裔经 得饶荫者仍复其身嗣后不得继袭其有给 予墓夫亦并停罢 帝从其议 准定嗣凡诸衙属司经有参奏不堪民社之人 而才具尚可器使者听据寔具奏量与补授 毋得举充府县之职 遣使致书于暹以户部郞中白春元充正使侍 内龙武营前卫该队张文凤礼部员外郞阮 有识充甲乙副使 书略曰我国与暹世修邻 谊四十馀年休戚相关和 好无间非惟属国附庸素羡慕我两国之大 想殊邦绝域亦钦仰之至于真腊万象事大 之诚共球惟谨明命八年忽接又安奏报万 象国长阿弩挈春来投自云为暹所驱逐愿 作边氓我因念两国从来凡事必相报告此 次曾无委人道达或未必真而万象乃朝贡 之邦因难依栖宁容膜视爰准于又安安歇 去夏阿弩恳回营理国事俯从所请派出官 兵护送之并敕令返国后宜委信臣致谢于 暹永供藩服业遣使臣黎元熙等赍递国书 前来叙好备将源委布达矣嗣接边报阿弩 回到故城与暹将占争仓库惹起事端亦随 降严谕令阿弩收拾暹兵所遗炮械仍遴委 陪臣迅往谢过以全事大之礼又敕礼臣撰 具公文由嘉定派人赍交伐棱转达去秋忽 见父安驰报所派该队潘文统协守黎文通 及通言上兵蛮兵五十人赍谕之万象才抵 铺嵚堡为暹将桩为磋诈邀掩杀惟留黎廷 遹与蛮属二人及敕谕龙筒纳于主将丑颇 祸移以送干暹去冬又接甘露道奏称暹裨 将为掣森钤陇那罗等将兵分驻寻湓州擅 拘吏月勒索财物托以追问九州土司贡税 及索取流民为辞经敕疆吏以理晓之而不 肯退直待我兵进至然后撤去且称所掠牛 马俟后交还此等事具有乐凡部落佋芃谦 麻辣召蛇涅报结可据以若所为非所以哀 信好而全厚道且我之于暹率循旧典世守 邻交暹之难船泊我洋分者皆赒恤之暹之 流蛮投我边者亦赈给之缅甸暹之敌国昔 曾委使通款以图暹我亦拒而不纳其讲信 修睦之诚固可以质于神明播于遐迩矣至 于区处万象之事正为恤难抚孤义所在也 非利其土地人民也乃文告往来委曲道达 而暹未曾遣一介之使以相通且万象臣事 二大即使阿弩果获咎于暹亦须与我通知 别择贤者立之以存其祀今寂然不以相闻 辄俘其民而空其地是何义耶至若派人赍 谕令万象向暹谢过本为好事而来桩为磋 何仇而遽起恶机行人等何辜而横遭毒手 此事尤为逆理况乎彼此疆域界限截然九 土司原隶我朝版籍于暹初不相关年前欣 麻辣难民投依我怜其穷而暂容之随复听 其归去为掣等却无端托故轧我疆上扰我 边氓安有礼义相与之国而乃容边将如此 越界妄为者乎顺逆之理盖己了然不待辨 而自明矣我重念亲睦之情特遣使臣白春 元等赍书以往宜即自省而审度之万象如 当别置君长其处置事体须早回答黎廷遹 与敕书一道仍即交还再并交首恶桩为磋 问其擅杀使人之罪偏裨为掣等自当严惩 俾知所戒如此则来者可追犹足以不愆于 好否则肇起衅端寔自暹始到此曲直是非 上有天鉴下有列国诸藩声 口毋谓我国有负于暹也 先是 帝以使务此行非寻常往来修好之比敕六部诸衙 所属员弁谁能将命者听得自荐既而上表请行 者十馀人命廷臣察核佥以阮有嘉白春元 张文凤可充斯选 帝特令阮有识与元凤往焉元识犹署衔各予寔授 再赏元钱二百缗凤识各一百缗及陛辞 帝召上殿丁宁训敕复令礼部设为意外问答辞付 之 遣署吏部郎中宋德兴兵部员外郞杨文丰刑 部员外郞阮辉霑署兵部员外郞武梃等与 文书房侍卫往北城征程舍定香保胜馆司 四所关税 程舍定香属山西 保胜馆司属兴化 去冬城臣催集 商人对较四所税例价太短减有旨派官征 之狡商廖宁泰倩阮文爵顶冒其名与杜辉 松赴京控请照依定价领征户部为之代奏 帝许之而停前旨迨送城放凭同单龙其记黄廷炯 不肯结领城臣究出翻覆诈冒情状以闻 帝谓群臣曰宁泰等以业商小民乃敢蔑视王章随 意播弄不但贻误关税而欺惑朝廷罪莫天焉若 不从重严惩则其他视此效尤其弊将不胜言矣 其冒名上控阮文爵即斩决示众廖宁泰杜辉松 俱斩监候龙其记等不由城领征轻委辉松蓦京 陈控致弄出许多情弊各重枷二个月限满杖一 百放释乃命宋德兴等分往坐征复令城臣遴城 镇书吏廉干者十馀人随办并量拨兵船巡 察守护 宁平民家有旧构铁木者恐其犯禁向所在官 首纳 帝闻之谓刑部曰铁木之禁至今二十馀年未闻冒 用禁令之行中外已晓然矣且此木用之年数久 近已不可辨刁猾之徒往往因此吓人取财稍不 如意必以告发若一槩验收不几于病民乎可通 谕自今民家旧构铁木免其八官母得指控 京师雨田畴霑润畿辅诸地方亦以得雨报 帝大悦因出牡丹盆花以示群臣曰此花性耐寒南 方无之客岁有自粤东海运以进今春天气稍寒 此花开得妍好可爱观此一物亦可验今年之丰 稔矣又曰寒者晴之寓可恶之中而可爱者存焉 阴阳消长其机若此譬人君行政赏一善使知所 劝罚一恶使知所惩虽彰善瘅恶阴惨阳舒而仁 厚之意皆流行乎其闲若赏而僭刑而滥岂不失 寒暑之候哉又顾谓尚宝少卿张登桂曰起居注 国家大事日书人君言行之得失藏之册府他日 开馆修书当以此为信史可不慎哉奈史才最难 汝等职司载笔宜加心焉 帝每坐朝听政之暇必宣召二三大臣讲论经理及 古今事迹以至远国遐方风俗事物人所未 见闻者常假以辞色温存晓谕如家人父子 焉 礼部左参知阮登洵等疏举署河东知县黄金 爣为部司司务署主事爣刑部尚书黄金灿 之子也 帝以所举涉于瞻徇不允谕自今六部堂官有亲子 现授职官者不得于部内互相推举 准定诸地方嗣凡无告之人在养济所病故者 照途中民人病死例给钱布葬之 广安有清渔船三百馀艘久站葛婆洋分北城 臣委镇守阮文兑率兵船二十艘亲往开示 使之去复遣前军副统十奇梁文柳以兵船 十五艘继进为之声应事闻 帝谕曰清船数百而我船仅三十馀艘设有反噬何 以敌之可增派兵船多运火器军需策应如彼听 命则已不然即并力痛剿官兵既至渔船皆扬帆 望东而去适有陈贵 贵清人以渔为业去年 捕海匪李公仝解纳蒙 赏 以渔船二艘向官拜诉涂山洋外有水匪 蹶陆等 公仝 馀党 纠党劫掠请自招渔船合剿城 臣以奏 帝不许谕之曰缉捕水匪已有官兵岂可使此辈藉 口合伙越境站洋或致滋事陈贵若能于海外或 清国疆域撞遇匪党生获以献亦不妨从优奖赏 也 辛丑祀 天地于南郊前一日阴雨彻夜 帝斋居默祷寅刻未止及升坛天气晴霁百执军民 莫不欣忭 河仙镇守鄚公楡以罢软勒令休致 帝念其先世有功特赐岁支半俸 以边和镇守阮有铨为河仙镇守庄武卫卫尉 陈文祐为边和镇守 命礼部右参知潘辉湜兼管光禄寺以胡有审 在武库办事竭蹶不堪兼摄故令湜代之 修葺 兴庙 世庙命署中军宋福梁署象军统制黎文贵分董其 事 吏部奏言额外司员品秩与额内同而名色少 别居职者未免有彼此之分请凡六部属司 闲有额外与剩员各照翰林院职衔对品改 授仍从部承办遇缺坐补 帝许之 命水军统制阮才能监造波浪二号船十一艘 濬藩安斜句河 属顺安县自首团江口至平影 村椰堆长一千二百二十丈广 九丈深 一丈 河道湾屈船艘往返迟艰年前嘉定 城臣请开导寻以多事遂止至是因农隙复 以为请乃役藩安定祥民一万六千人人各 月给钱三缗米一方阅月告成 帝以河道既通利有攸济赐名利济河赏总镇黎文 悦及督修承办人等纪录纱银有差 以吏部左参知黎登瀛署吏部尚书署兵部右 参知邓文添调署兵部左参知刑部左侍郎 张明讲署刑部左参知内务府郞中阮文功 为武库郞中 授黎文德为兵部右参知陈文弘为内务府侍 郞黎元忠为户部郞中阮廷宇为礼部郞中 阮文典武璠为兵部郞中吴伯俊何维藩为 刑部郎中阮㻌为工部郞中阮德浈为内务 府郞中 以兵部左侍郎阮德润署兵部右参知刑部左 侍郎阮祐仪署刑部右参知均仍领北城兵 刑曹务 召署南定协镇黄炯来京以山南参协阮若山 署南定协镇 以礼部郞中阮有嘉署户部右侍郞领北城户 曹山西参协黄仕光署广平协镇宁平参协 陈名彪署广义协镇海阳参协阮文谋署北 宁协镇工部郞中黎元熙为北宁参协刑部 郎中陈名儒为山西参协户部郞中阮文胜 为宁平参协翰林院承旨张福冈署山南参 协有嘉等陛辞 帝谕之曰尔等少年新进然皆以儒学出身自当顾 名思义以清白自持无论赃贿一节或为妻子所 累一有不洁其名者是衣冠而禽犊矣当如何惕 励上无负朝廷所委下不丧自己名节可也不然 知人不明朕固不能辞其责而尔等亦何颜立天 地闲哉 命北城副总镇潘文璻遴选属城诸军率队可 堪正副管奇者以名闻送部引见 命侍象诸卫弁兵演枪炮 赏休致寿官年登八十者白金衣服有差 承天 四人 广平天人 高平一人 旌赏诸地方百岁寿民 广南寿男二寿妇六广 治寿男四平定永清怀 德各寿男一寿妇一承天寿妇二富安又安 平和各寿男一广平海阳山西各寿妇一 有广南延福人武曰彊年百有十岁礼部议 以为人生百岁为期寿至百龄已为人瑞况 复荐添一甲尤所旷闻请例外加给银十两 又有南定青关人壬宣择年百有二岁五代 同堂请参酌向例优给银二十两缎一匹色 帛十匹布二十匹赐奕叶衍祥扁额官为建 坊 帝皆许之 申盗铸钱令 帝谓户部曰国家鼓铸钱文所以裕财源便民用向 来流通民闲者已觉裕如今京外宝货卖泉二局 业令停铸犹念嗜利小軰不无盗铸之弊将致钱 轻货重物价日腾可谕令北城臣转饬所辖诸镇 府县严加探察有新铸异样钱者穷究惩治 换给北城关津铜关防牙钤盖 原给生财有道 铜章牙篆迹木 刻 迹 以扬武卫卫尉阮文恩为广平镇守选锋左卫 卫尉阮桂为平和镇守 命水军前水卫卫尉黎文论管领兵船漕北城 帑项输京 申定乡会试法初乡会第三场诗赋考官往往 以出韵不合黜之者 帝谕礼部曰士人韵学记忆最难闲有诗思可观才 一出韵便已不堪八格所以措辞押韵之闲恐于 韵字未必妥协因而意下模糊纵有好底诗思亦 无由展是则宏硕之士未免拘于衡尺殆非朝廷 奖拔人才之意自今春围第三场期照诗韵所用 何韵印韵内字数按给人各一纸至如秋围人数 繁多仍于题扁抄出粘揭赋体凡音韵相似如支 微语御类者均听通用再嗣后乡会科期应试士 人并于卷面题名处备开三代祖父姓名履历以 明所自以今年会科为始著为例礼部复议奏今 年会试事宜请照明命六年例定惟文理向 分为优平次劣今请改定分数其文理优者 是为十分或九分优次者为八分七分平者 为六分五分平次者为四分三分次者为二 分一分劣者为不及一分内帘并试院堂官 各按期详志俟四期合串成折试院堂官会 同秤量以分之多少第其高下以分之有无 定其去取凡得四十分以下十分以上而四 期均有分数者列在中格如三期文理通得 十分以上而一期不及一分与四期通计不 及十分而文体兼备通得四分以上至九分 者列为副榜由场官汇册进呈尽先试用俾 与不入格之举人监生有别下廷臣议皆言 文衡公器自有成规但场屋之文风檐寸晷 求其文体之全备者未易多得必须通会酌 量各取所长不可过求衡尺之限则寔学得 以自见庶乎无遗才矣部议想巳详细而临 期秤取要亦系乎典选者之秉公焉耳惟副 榜请别设一榜挂于敷文楼庭前之右次日 撤之 帝允其议又赐诸镇候补监生来京会试者全给月 廪 罢诸地方潭泽湖池对价 帝谓户部曰关津潭泽湖池例有较价所以重国课 而寓荣本抑末之意然关津因征商起较之固可 若潭泽湖池皆居民赖以生理较之则富商独得 邀价取盈而小民不得以利其利殆非均利与民 者也其令诸地方据所辖潭泽湖池有关居民生 理者以闻寻准廷议听所在民领徴凡七十四所 承天九广南一广治五广义二平定十七 富安二十四平和十二北城怀德府四 赐清难生符傅岱等白金百四十两命前锋前 卫副卫尉阮得帅翰林院承旨阮知方乘平 洋大船送于广东得帅道卒追赠卫尉赐白 金一百两给诸其家 建北城堤政公厅 在城中 南门 命掌奇黎顺靖原署南定协镇黄炯帮办北城 堤政 帝谓工部曰河务纷繁一黎大纲势难独办昨令阮 文科参办又属生手若非增派干员与之理会诚 恐顾此失彼今春水方生堤工正紧虽专办之责 有在如国事何乃命顺靖等往因赐大纲白金五 十两顺靖炯科各四十两 嘉定大稔城臣以报 帝批示之曰嘉定田畴广阔王气肥膏今仰赖天恩 获称上稔额庆之下寅感弥殷城臣及列曹宜体 朕意首重民天设法而劝导民闲母见陈陈相因 易而生厌须多备船艘驶往诸城镇米贵之方则 彼此获利甚普免致谷贱伤农又当如何严饬母 得一粒盗卖外邦若此弊不除则丰稔之年吾民 既不受其福傥边防有事米粒不能应手裕如汝 等难辞其咎矣勉之凛之乃令照屯田搜米一斛 带征二斛每一斛给之钱一缗又遍告城辖 商船有愿运米来京者官为增价买之 又安镇臣奏言向来镇辖社长每由其民私置 不以告官其所行一惟豪彊指使兵粮之挂 欠风俗之未淳未必不由于此请令民各择 举在籍廉干者为里长由府县而镇给以凭 篆定三年一课懈怠者罪之奋勉者奖劝之 庶无武断之弊 帝谓吏部日里之有长一乡之利病系焉苟非其人 安能无弊且北城设立里长条例前经议定可录 送又安及清葩一律遵行 定北城逃兵处分例城臣奏言城辖拣兵额数 二万二千九百馀人节次逃亡至九千五百 馀人究其致弊之由有社民以流徙未尽还 复为辞而不肯塡者有乡豪里长顶冒充塡 苟图塞责者有镇府县总催差不力者有管 率书吏索扰多端者有兵丁不耐勤劳随给 随逃者请自今兵丁在民挂欠者责之府县 及总里长在伍逋逃者责之率队率什及书 吏按数定罪使知所惩 帝命兵部议请自本年正月朔以后凡从前逃兵所 在续塡至年底尚欠者据欠数之多寡分别 科拟以为催解考成之例镇府县各以十分 为率欠三分以上笞四十每二分加一等罪 止杖八十照例降罚本年以后如有逃欠照 此例行有能于年内催充者奖赏乏其管率 等员年内兵丁逋逃什至三人率什笞三十 每二人加一等队至十人率队笞三十每五 人加一等奇至八十人正副管奇笞三十每 四十人加一等并罪止杖九十率队以上照 例降罚率什的决至如逃兵闲有出首与始 塡而辄逃者听得折减其有扰弊从重治罪 从之 革员陈口永前以骄淫黩货为嘉定民控诉至 三十馀事付城臣查明具奏至是案上刑部 覆议请斩立决 帝谓群臣曰永罪浮于律死未蔽辜本应送城正法 以谢黎元惟念程途修阻或生他变其即斩于东 市仍传首于嘉定枭示有司籍其家得十二万八 千馀缗藩安镇守范文珠原该簿阮伯汪佥 事权摄协镇吴德政并以干连坐革职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五十七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