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036 中华文库
卷三十五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三十六 圣祖仁皇帝寔录 |
► 卷三十七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三十六 圣祖仁皇帝寔录 乙酉明命六年冬十一月授黄文演为通政使办 理户部事务 承天邰阳渔船因风难溺毙者十馀人府臣照 例给恤钱人各一缗户部以为畿内赤子非 诸辖比议请增给人二缗 帝从之敕嗣凡承天府辖员弁军民因公差或私行 遭风难者依此给与 嘉定奏报城辖诸镇秋季宁帖 帝谕曰嘉定地方水则杂派分流陆则密林广野故 无赖之徒多聚为盗今一季宁帖寔由城臣抚字 得宜而巡捕弁兵又能认真出力若从此加勉则 盗贼何患不息民人何患不安可舒朕南顾焦怀 矣 掌营署中军印务张进宝年七十有四上表自 陈老病请休辞甚恳切 帝谓户部日进宝宣力有年勋劳素著今老且病所 当体悉而存养之乃准以原衔休致加恩给与全 俸宝复奏言众子皆亡请荫其孙张进谅从 一品官员子例许之 转补承天府丞阮公著为清葩参协清葩参协 邓文元为承天府丞 初定京城内坊保编审之法先是 帝谓京尹曰辇毂之下法所当严比闻城内兵民屋 舍淆杂良莠不分非厘正之何以别居人而肃畿 甸乎京尹乃册列所在人家户口捡出漏籍者三 百馀人令户兵二部议处置至是议上以为 京城为宫阙之卫军房官舍四面环集向来 居以廛井束以街道务使国人有所视仪而 听倡也间有蚩蠢漏民藉为诈冒苟免征徭 若遽寘之罪诚仁政有所不忍请照核出漏 籍等其冒为兵者编之军伍使当军之差冒 为村邑民者插于其民使当民之差冒为尊 室员子各色并著为京人贯址不明者送承 天充壮兵老疾者放之城外随地安驻则人 知所惩而亦赖以安矣嗣后请立坊保编审 之法令京城提督计地方一为坊坊置坊长 十为保保置保长使相董率遵约束察奸宄 劝敦行善则相共辜则相及以安于保息之 政岁以两次编审缮册具奏敢有诈冒朦混 者治如律 帝从其议寻复准嗣凡递年编审检出漏籍者其贯 在承天三直依例送回若贯在诸城镇道之 远并勒为承天府兵 召平顺记录裴德缗来京 北城天福管府陈文义永祥管府陈廷移领兵 巡哨获匪渠阮曰纥裴文在诛之赏义等军 功纪录各一次弁兵银钱有差 山南彰德有匪徒八百馀扰掠祝山县丞陈光 照率手下民天追捕为匪射死事闻 帝嘉之赠知县加给恤钱五十缗 以侍内卫尉宋福讨管理奠海定海二台弁兵 兼领沱㶞海口守御 召中军统管振定十奇杜文茶来京候旨简用 以侍中中一卫副卫尉陈文禄为中军副统 振定十奇该队黄文隐为侍中中一卫副卫 尉 赐甘露道定蛮奇兵征孝江牛脚茂禾三关税 所三所岁常令民领征 帝念戍兵生理颇艰命征其税定以岁输一千缗剩 者均给有横征扰商者罪之 高平秋禾不熟北城臣以闻准冬征租粟半以 钱代在镇俸饷米亦折给钱 初置河仙县领总二 河清 河润 河仙镇莅及附近诸 社村铺册年前己登户籍而未设县总嘉定 城臣以为请乃置之 准定嗣凡京外诸衙官给印篆关防图记钤盖 日久有刓弊者其铜质牙质奏请重给馀木 质在京文由吏部武由兵部在外由上司如 式制给著为令 定祥督学阮好德病以定远知府潘有性为定 祥副督学 富安大雨潦妑山圯民家多倒坏有压溺毙者 命赈之 筑承天安留 社名属 富荣县 公堤免所在民六人徭役 使之守护以御潮水 改授兵部佥事黎棠英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藩 安副督学武光家为翰林院侍讲均充养正 堂讲习 清葩选锋右卫卫尉阮克捷领兵捕匪擒斩甚 众赏军功纪录一次及妆缎战袍弁兵赏钱 三百缗 束甘露道定蛮奇十队为自一至八八队以化 善队兵补为九十二队初哀牢戍所诸囚犯 充配者八十馀人命束为化善一二两队册 上逃者只一人 帝以其能悔罪深嘉之命改补定蛮奇月给饷例 以掌奇管内水奋翼卫阮才能署水军统制卫 尉管后水奇阮文丰为内水奋翼卫卫尉锦 衣该队段养为副卫尉侍内该队张文厚为 前锋左卫副卫尉 置龙韬虎略二卫管卫卫尉秩正三品副卫尉 秩从三品以侍中右一卫副卫尉武德囿为 龙韬卫卫尉锦衣该队陈文云为副卫尉前 锋左卫副卫尉武文徐为虎略卫卫尉该队 宋文绪为副卫尉 北城总镇黎质以母丧请解城务归理襄事 帝许之谕令姑俟简员代办仍带掌后军衔回籍丁 忧复命发钱锦布帛给诸其家 皇太后闻之亦赐宋锦三枝银五十两 以户部尚书阮有慎为协办大学士硕北城协 总镇 帝初议欲以副都统制潘文两为副总镇珲固辞乃 以命慎赐钱一千缗派京兵二百送之又念 其老令其子嘉以翰林编修衔随往慎奏言 嘉有职守不敢以私情妨公义乃止 以尚宝少卿黄炯为尚宝卿翰林院侍讲学士 胡有审为鸿胪寺卿署光禄寺卿 以掌奇领平定镇守阮登暄署虎威营统制掌 奇阮文仲领平定镇守 改授广治留守阮文南为成武卫卫尉兼管勇 盛前左右雄诸象奇以广南留守范文信为 掌奇领广治留守 以神策军后营副都统制潘文璻为侍内龙武 营都统制兼管左右卫黄剑诸队象军统制 段德论为神机营统制掌奇黎文懽署象军 统制管雄拒及五戟奇侍内前锋营统制陈 登龙为神策军后营副都统制兼管武库事 务 以象军雄拒二卫卫尉宋文楚为龙武右卫卫 尉龙武右卫副卫尉胡文奎为中卫副卫尉 兼管翊武队神策庄武卫副卫尉黎文常为 肃武卫卫尉班直前卫副卫尉阮文科为虎 威前卫副卫尉右保一卫副卫尉吴进德为 庄武卫副卫尉侍中该队阮文祈为班直前 卫副卫尉贾进占为右保一卫副卫尉前锋 中卫副卫尉范富终为侍中右一卫副卫尉 龙韬卫副卫尉陈文云为前锋中卫副卫尉 副管奇陈文祐为龙韬卫副卫尉管奇阮文 合为前保一卫卫尉胡文云为右保二卫卫 尉神策明武卫副卫尉宋文治为广武卫副 卫尉广武卫副卫尉宋曰持为明武卫副卫 尉 命龙武中卫卫尉阮增明管锦衣卫长直常直 诸队神机中卫卫尉张公宣兼管枪炮火药 二库 嘉定上兵籍兵曹郎中裴辅道倒用记篆交部 议处总镇黎文悦以失于董饬上表自劾请 亦并交议以儆曹臣 帝谕群臣曰朕思用刑非圣人得已而宥过为王者 之至仁若此错误细过既坐所由馀以觉举皆免 则已不妨于法而亦不失于恩九职大者其责重 悦身为封疆大臣凡辖内有利可兴有害可除能 者进之否者退之使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如是则 大臣法小臣廉孰不知所警策其于澄叙官方之 道顾不美欤朕所以责成于悦者此也而悦所以 举其职者亦此也何必以簿书小故议及大员然 后可儆人邪其免之复以诸衙疏册专办员役或 用记篆或押记字乃准廷议令各押记字用 昭画一 宁平参协武仲岱坐免先是筑城之役属吏员 弁通同侵盗官钱栗至是事发命清葩镇臣 查拟岱以失察解职候审及案成坐降一级 调岱复以所干多案降至五级遂革职从吏 部行走 以刑部郞中张好合为太原参协初宁平参协 缺 帝欲以授好合署吏部尚书陈利贞言其年少不堪 处烦难之地乃改补之 降补旧藩安该簿范廷锡为宁平参协锡前在 藩安以病告归寻以原办理北城刑曹擅受 控单催查蔓引廷议降二级留至是病痊来 京 帝特命降补是职 嘉定城臣奏言城辖别纳丁籍惟有壮项民丁 老项残疾四者而已而明香更有穷项免征 夫十准一穷乃是寔纳民之例今明香亦是 别纳与他别纳民同岂应有偏重偏轻之异 请凡在籍穷项悉将为壮项征税如例 帝从其请广南明乡亦令照此例行 演象阵于敷文楼前 帝驾幸观之 命礼部右参知潘辉湜兼领钦天监事务 署兵部左参知阮文淑卒赠参知赐钱二百缗 宋锦一枝及葬加赐钱一百缗 阇婆匪船一艘掠河仙獭兴安海清洲诸队队 长黄文祯率兵船三艘追捕斩数馘馀赴水 死城臣上其状请照明命三年队长阮文霜 擒海匪赏例拔授职衔以旌之 帝命刑部议奏以为阮文霜以寡敌众其功可录今 祯等以多击少岂宜滥赏乃止授祯为正队 长具了赏钱一百缗 十二月又安北城啬雨 制给侍内龙武虎威神机前锋四营神策中前 左右后五营铜印侍内四营都统制银关防 水军统制铜印牙钤盖龙韬虎略二卫铜图 记木钤盖其原给神策五营都统制铜章侍 内四营统制铜印令文书房收贮 命京兵诸营卫奇队 内侯卫侍中十卫侍内四 营耆武成武两卫班直五 卫中保前保右保一二等卫雄拒二卫奋翼 卫五水奇小侯六坚翊捷壮差战差前差承 天彊壮诸队 理膳各司 留班充派惟患病者乃放回 嘉定兵曹署参知黎禧病请假命兵部佥事协 理藩安镇务裴溥权办兵曹 以该队陈兴道陈兴和为尚茶院该奇 帝以道等戚畹不欲使典兵治事故止授闲职 吏部奏言知县之职民社攸关澄叙之方当分 贤否今诸辖知县在职有至六年以上十九 年以下者二十馀人请令所在上司察其能 否据寔具奏 帝从之及奏上廉勤者仍留办事寻常者勒休 束符牌水波二社民为纲城卫十队班在侍内 之次 符牌人数四百二十六补自一至八 八队水波人数七十九补九十二队 申定征租试粟例向来京外收租定以粟一升 入水浮二勺为准 帝谕曰今蓄积岁增民闲咸乐于输纳其旧法果已 尽善或别有良法俾仓果久而不耗征收亦不病 民可以永远无弊者廷臣及六部佥事听各陈所 见以闻及奏上有请仍以水试者有请辗米以试 者 帝曰辗试之法未为不善然须用人功器具者多殆 非经常简易之道若以水试粟粒一投浮沈自辨 则库子亦难施巧况此法行之既久人情所安傥 量加浮粟之数以便于民亦可无弊乃定以明命 七年为始凡征收租粟遵依水试之法准粟 一升轻浮三勺即为中式司仓库子留难者 以违制论社民敢以浸渍淘汰之粟混纳者 亦罪之 免署统制黎文懽阮才能预廷议以二人出自 行伍政体未娴故免之 起复黎道广为兵部郞中道广初与部长交讪 降学正至是复起用之 准定递年元旦节三夜右肃门外每刻发筒十 声每发火药五钱五分著为例 向例每刻 发筒者二 遣署户部佥事陈文昭董理清查北城诸镇 以高平协镇陈文通为兴化协镇 以翰林院侍读充赞善黄文亶为吏部佥事富 安督学范武朴为礼部佥事端雄知府裴俊 选为富安督学 准定自今诸城营镇奏案惟大盗关紧机要之 事听即以闻馀盗命诸案均以十一月㡳到 部违者奏駮著为例 召兵部佥事协理平顺镇务蔡伯鹤来京授范 光元为工部佥事协理平顺镇务 改平和烟冈海口为云峯汛口平顺罗漧澳为 罗瀚澳 甲子谒 陵 定 飨祀诸礼节祗荐香品例 向来恭遇 列庙 皇仁殿诸礼节沈檀香品每于礼成后并与金银纸 送十燎炉火化至是以 庙殿各案均有原设铜炉增铸铜兽四设千 人庙 世庙正中闲阶下各二常年 太庙五飨礼每礼沈香二斤速香一斤白檀香三斤 正旦端阳二节礼每礼沈香一斤速香八两 白檀香一斤八两 世庙五飨礼每礼沈香速香各八两白檀香一斤正 旦端阳二节礼每礼沈香速香各四两自檀 香八两 肇庙 兴庙五飨礼每礼沈香速香各二两自檀香四两正 旦端阳二节礼每礼沈香速香各一两白檀 香二两 皇仁殿忌辰二礼每礼沈香速香各八两白檀香一 斤正旦端阳二节礼每礼沈香速香各四两 白檀香八雨均切片和 匀薰灼于铜炉铜兽 丁卯 袷飨会寒雨赏执事陪祀有差 北城臣奏言城辖别纳生帛白布南纸诸社民 有半能织作者有尽是耕农者而受纳此税 久已成额嘉隆年闲例定有本色者纳本色 无者折色代纳自明命四年以来并收本色 其民买纳良难请如向例 帝命户部议奏以为国家取民自有成宪北城之民 受兵分者则定为七丁取一之法而供输身 税有土产者则定为别纳产税之法而准免 兵徭彼既称为别纳而反请折色其于别纳 之名义何请凡明命六年以前有留欠者姑 听代纳自七年以后应据本色征征其不能 织作者削额俾与县民同受兵徭身税从之 国子监祭酒潘保琔上疏条陈五事一曰开经 筵 兹仰见我 皇上挺天纵之资懋日新之德罔游于观罔淫于乐 逐月奇日视事既朝乃夕继之以烛又于几 暇博览子史优游翰墨亦既勤止臣请即此 而勉以帝王作圣之学又何难哉臣闻之事 者有形之理理者无形之事求其穷理以应 事遇事而了理者臣伏愿开经筵置讲官以 双日讲圣经凡经中所载帝王治天下之大 经大法讲究详明我 皇上高拱穆清温恭垂听帝王精神心术如亲见而 领受之推本帝王治天下之大道以行帝王 治天下之大法如此则治得其道国 孚干庥和雍迓衡之效可坐而致矣 二日除 寇盗 近者彗见其色暗味不甚搀抢意者草 寇扰民之象也不先扫除则其势滋蔓 未易遏也今沿山诸草寇较与官兵势力悬 绝乃肆行劫掠官兵无如之何盖彼等日夜 图谋劫掠一事而已其事一其心专故虽暴 逆妄行而无不如意若镇员其事杂其心忙 知有寇盗劫掠而不专寇盗之擒防有何处 窃发临期差拨过了便休而所差者将有将 之意士有士之情不相统属或追捕或屯守 未免心怀顾望或因他故召还或因班次更 代枉费粮食略无所得臣愚以为在镇事务 已有协镇参协办理镇员宜专主擒防何处 盗匪以为巢穴者即亲自提兵屯守其地一 以剪其羽翼一以绝其粮食仍遣属将追寻 捕捉赏罚轻重令在必行则将佐孰敢退缩 军士孰敢离散如此则草莽逋寇不过数月 殆尽若镇员不能寔力奉行即坐以不职之 罪别求勇略者代之务在止盗宁民而后已 三曰严赃贿之惩 赃贿一事古之垂戒甚明 汉张武潜邸功臣也受赂 必赐金钱以愧之唐顺德开国功臣也受馈 必赐绢以辱之宋开宝闲犯大辟非情理深 害者皆得贷死惟赃吏弃市以是知赃吏之 为天下蠹害甚矣岂宜姑息勿问使之流弊 日甚乎臣窃以为端本澄源朝廷定有法式 至若施行政事如选场则民情避重就轻必 至通行货贿不可不先严守牧之戒惩试场 则士习热心求进必至肆行苞苴不可不预 慎场官之选择与夫铨选充补科场则有先 后年齿则有浅深历仕则有久近事状优劣 保举虽已有供结可凭而考功黜陟须有定 限不可忽略如此体定常行赃贿已有不能 行处乂严设条禁凡受贿者告发纳显之罪 有不次之赏纳贿者能告发受贿之罪赏格 亦然则赃贿不行吏称其官民蒙 其惠而太平之效可以驯致矣 四曰申赌 博之禁 赌膊戏局其事若轻而流患为甚臣 尝见清又以北官至于贪冗吏至于 奸污士至于废学民至于失业为盗为寇多 由于此向来有禁令而无赦令良为是耳今 请一切禁止在镇府县有赌博则罪坐镇府 县员在总里亦罪坐总长里长如此则人人 知所劝惩官吏各举其职 弊源可息而风俗归厚矣 五曰定巡司收税 之例 巡司以一介小民控制财源势不得不 与劫徒交通以为存身守财之计是他 亦一劫徒无故夺取民财而已为民父母岂 忍以吾民之膏血而充一类游手游食之口 腹乎臣窃以为某巡可诸所别差属员弁兵 坐收正税其所收外钱许彼资度且整备器 械傥有盗劫窃发即与屯兵协力拏捕是一 事而两得虽八官钱数稍减而所益于民者 甚多较与巡税价 高不知其茂倍矣 疏上 帝以缉盗一事清又单辖为最急乃降谕严戒之日 近闻清又地多土匪民失生理寔由司牧大员以 至府县等办事则抚字乖方致凶悍之徒多聚为 盗又不能推诚取信于民发奸者未必赏窝藏者 未必罪故乡村多有讳盗养盗等弊捕务则不辨 能否所派偏裨或退缩不前或藉事滋扰甚至有 避盗畏盗等事念及令人不胜扼腕痛愤且二处 地方数年前屡遭荒歉朕极力调剂竭尽心思赈 粜兼施并以工代赈不吝数十万钱粮惟期奠安 黔首去秋以来仰赖 昊恩雨旸咸若月奏米价诸地方无能贱于此二处 者而盗贼不宁帖人民不安堵其责谁归夫朝廷 设官置兵官以治民兵以卫民乃今纵盗殃民若 此则尔等职守当如是乎以前姑置勿论自今须 痛悔前非洁己力行新到者亦当以前事为戒益 展材猷如府县员能设法缉盗一季内准奏明议 叙一年内不次拔擢镇员亦从优议叙巡捕官兵 确有功状者亦准奏明奖赏若仍蹈故辙即照溺 职例问拟其凛遵之复谕奖保琔曰卿前以年例 乞休昨者一闻召命即能鼓舞就程今复疏陈五 条无不剀切自非达于世务安能及此朕因思安 民之术弭盗为先正当责令所在阃臣悉心剿捕 务期恶党就擒平民案堵卿能不以衰老自诿提 及此事寔契朕心此一条己降旨行矣其馀亦当 酌随先后缓急用底干行嗣后有所见闻听即条 对朕当虚心容纳择其可者用之使下情上通嘉 言罔伏也 神策广武卫副卫尉邓文富戍清葩领兵巡哨 农贡地辖为匪所戕弁兵溃走事闻 帝以其见危致命特追赠神策卫尉加给恤钱八十 缗宋锦二枝属标该队黎廷凤阮文徐以退 缩俱坐斩 以成武卫该队邓福勤为雄拒二卫副卫尉 平和镇臣奏言属辖芽庄源有芙税蛮六所向 例岁输明年节芙与四月十月税芙馀月官 买者谓之行迹芙蛮民终岁输纳不暇源所 又设守御该官滚官江官该属诸名色多为 民病今请通计一岁芙税令折纳钱一千六 百六十馀缗岁以四孟月输纳源所止设守 御一属吏八馀皆省之 帝从其议 复征平定翠矶潭税翠矶潭岁纳税钱一千二 百缗嘉隆初年赐掌后军黎质母领征终其 身后复减税额之半至是质母死质疏请输 官始命镇臣派属坐征之 广平漕船有窃取官钱因而剖沈其船诈称风 难者事发皆斩之管员坐降罚追其赃 户部奏言向来诸地方动支帑项其逐月支销 并半年年底收守开销止存止欠与春首春 服等册止由部究值批送无奏准用宝而均 称奏字殊为未合请嗣后改为吞册从之 命清又北城制给从戍京兵衣袴嗣凡京兵更 戍者至腊月照此例行 工部奏言向来诸地方乡试场材料每于场事 告清权宜取用颇为虚费请嗣后所在或有 因公应用者预先声请遵行若非遇公需而 尚有剩者各照原价分成十减其四变卖登 库 帝从之令著为例惟承天留用会试场母变价 增置龙川坚江新明三县县丞龙川坚江地远 于镇商贾凑集讼谍纷拏新明属弘安府衙 兼理事务亦繁嘉定城臣以奏故增置之 龙 川 坚江属河仙镇 新明属永清镇 初置太常光禄二寺员役每寺郎中一主事司 务各二八九品书吏各三未八流书吏十四 令礼部遴员充补凡遇 飨祀日各据职掌奉行常日从部办事 准定诸地方以明命七年为始凡公私文书有 叙年分者如辛酉以前则以干支分纪以后 即遵国朝年号明叙毋得仍著干支用昭统 纪 加该奇陈兴和侍内副卫尉衔令与卫尉阮文 丰副卫尉段养巡海都营黄忠仝分往江流 波下洲公务 署谅山协镇刘铨卒 平和属蛮陆云罗万阿仁椅遵椅栋诸册招诱 久不服镇臣阮文桂等奏请进剿 帝乃决意讨之谕之曰彼虽蛮獠而久隶版章虔供 国课前者滋事念其或因吏役激变爰降旨准其 投诚复蠲明命五年税额不期夷狄之性止知畏 威不知怀德苟不一番痛剿则彼同类视此效尤 恐他日更烦一番注措不如及早扑灭俾一劳久 逸永奠边隅尔阮文桂宜照镇兵现数量留守护 城池馀悉调集以俟开春进发其漕运兵饷尔黎 文德胡佑留镇妥办复传谕富安镇守张文政率 镇兵由石城源路进直抵同香界首扼其险 要以为犄角平顺镇守阮文才择委顺义管 奇一弁兵三百进平和随阮文桂调度顺成 镇守阮文永率汉土兵驻平和界首以会之 又遣龙武营后卫副卫尉吴文成率卫兵四 百馀往从张文政中保二卫副卫尉阮文谅 前保二卫副卫尉阮文龙右保一卫副卫尉 贾进占率诸卫兵七百馀往从阮文桂诸道 所需戎衣兵仗炮弹皆自京运给之谕令师 行之日多备彩币土宜如蛮丁能舍逆从顺 擒渠引拏者即随轻重奖赏降者听其自来 慎勿妄杀其剿捕机宜一委阮文桂张文政 等商榷行之寻命遴出花名册员子七十人 往从军 谕之日今有征蛮之役念汝等皆勋臣子孙久承世 荫军旅之事未尝闻故使之往学习勤劳成功之 日朕将随材拔用其勉之又谕阮文桂张文政分 隶戎行察其奋惰凯还日分别以闻 初定广平以南至平和秋田旱田踏勘灾伤例 初户部议奏以为国家均田定赋之法咸则 三壤因地作赋广平以南宜谷之地夏多秋 少故田赋一征于夏又安以北宜谷之地夏 秋各半故田赋分为夏秋两征乃向来踏勘 灾伤之例乂安以北夏田秋田并得勘报蠲 减而广平以南秋田旱田竟不得预请嗣后 除嘉定五镇及平顺未有地簿例无勘准其 承天三直广义平定富安平和诸辖此等田 于夏有下稼而报伤者听与夏田夏秋田夏 旱田一例踏勘事下廷臣覆议以为农功早 晚自有不同故有夏田夏秋田夏旱田秋田 旱田五者之别其夏田冬稼夏获秋田夏稼 冬获夏秋田既获于夏又获于秋惟夏旱田 旱田乃是高瘠一获于三四五月闲一获于 十十一两月闲各随节候而耕获耳且广平 以南诸辖并有此五等田但夏田多秋田少 旱田又少故以夏为正秋为闲而踏勘之例 秋田旱田不预焉户部建议亦惟仰体 圣上重农恤灾起见第于土宜农候犹有未周请自 今诸辖秋田旱田耕播于秋偶遇水旱灾伤 照乂安以北踏勘秋田之例办理其有侥幸 不依农候者不在此例如是则闿泽所施无 不均被而有心瞒报者亦不得觊邀恩典矣 帝允其议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三十六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