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035 中华文库
卷三十四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三十五 圣祖仁皇帝寔录 |
► 卷三十六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三十五 圣祖仁皇帝寔录 乙酉明命六年秋九月清葩北城南定乡试命署 兵部左参知武辉达充清葩场提调翰林院 直学士领国子监祭酒阮曰禨充监试礼部 左参知阮登洵充北城场提调山南协镇吴 辉埙充监试兵部右参知领北城兵曹陈光 静充南定场提调平和记录黎文德充监试 向例试场锁院官以所辖文员充之至是改 用武员京场由廷举诸场由城镇臣遴出三 四品属弁领其事及册上取中乡贡凡七十 二人 清葩场十七人范辉俶黎维全范跃如 武嘉谟阮措赵登佑阮名显范国桢阮 辉瑉陈元教阮有采阮理汝廷做黎德渐黎 名提范绅黎克文北城场二十八人黄济美 阮文超阮支理阮直方邓文启苏珍陈文为 武璠陈联辉陈女珠严名撰马杰吴秉德陶 桢阮邓璘武廷基陶允阮文胜阮伯招阮潘 堂陶德基阮臻武文琔阮伯坦杜清阮辉演 苏玉铉阮真南定场二十七人陈秀颖范廷 濯邓有德郑春暹邓进阮克宅范辉宣阮必 允阮文琰阮伫阮辉琯武廷渊阮辉琯阮有 本范明翼裴国宝范国桢杜名浃阮功合陈 誉阮𬙂阮有翼段辉秀陶珽 宝谢辉璠阮仲瑸武名驰 清葩场有宁平士人宁继者八第一场无行文 但于试卷内条陈略言科目取士当复词章 之雅革举业之陋场官武辉达阮曰禨以事 闻下刑部议继竟以谬妄枷号一月杖释达 等黩奏俱坐罚礼部复核出乡贡中卷有阮 辉璿形迹可疑范辉俶汝廷做皆疵谬 帝命黜辉瑉追夺官给顶带俶做准预会试不中亦 革退场官武辉达以记录原衔降二级仍办 理兵部母得携带署参知衔阮曰禨亦降二 级 广治大雨潦永定河有坍圮者命营臣雇民修 筑给钱米如河工例 征嘉定巡海都营弁兵来京操演 令在京文武臣僚举所知各一人武统制以上 举可堪副卫尉正副卫尉举可堪城守尉文 六部堂官诸衙印官举可堪参办镇务及佥 事知府六部诸衙佥事国子监臣举可堪知 县听各专折奏闻 定府县吏额给与饷例先是又安以北府置提 吏二通吏十县置提吏二通吏八广平以南 未设府惟县置提吏一通吏二正差六均无 支饷 帝念吏役卑小无禄何以责廉命廷臣议奏议上以 为方今广平以南皆已置府南北混同其府 县提吏通吏请与乂安以北一例而罢正差 府所兼理之县停设在额者分班支饷月给 钱米各一又诸总该总皆隶府县衙办事请 凡寔授者饷亦如之 帝允其议因敕京外未八流书吏及提吏通吏该总 嗣有犯婪赃者以有禄人科断 增置右祠祭司庙丞一 原设 一人 从大使尊室錭奉 守 世庙祀事 以署户部右参知阮文淑调署兵部右参知 准定嗣凡六部诸衙遇有钦交查议案件如关 碍处分之人现为部内上司者准其回避著 为例 降原广平记录陈登仪为吏部佥事办理广南 营务仪前在广平以擅支官项漏无登册得 降一级及奉召来京又以派充宁平阅选失 于检察得降一级吏部声请俟补官日带降 二级留 帝特命降补是职 又安镇守阮文撰复上表请解镇务 帝许之乃以神策左营副都统制张文铭领又安镇 守给望阁俸例如本品俸撰以副都统制原 衔来京供职 命南定镇守张福邓以统制衔管理北城弁兵 龙武前卫卫尉黎茂菊为南定镇守初北城 总镇黎质病奏请增派武臣大员管摄兵务 帝以福邓历镇方面且知兵故特命之 北城清乂募兵诸奇戍嘉定者多逃亡不成奇 队城臣奏请北顺十奇 人数二千六 百九十七 束为一 二三四五五奇奇十队队五十人安顺三奇 人数三百 五十九 束为安顺第二奇奇七队清葩二 奇 人数二百 三十二 束为清葩奇奇五队队置该队 副队各一副队以试差该队剩出者充之 帝以副队之设与诸军例不符命给凭为外委副队 俟该队有缺即升补 降通政使领尚宝卿黄炯为尚宝少卿仍管理 文书房炯初与阮祐仪奉充又安场务进场 日以督学胡仲琠所纳试卷多疵迹遗失及 私许应试士人装作从者混八即勒令退出 遣人捧奉旨牌称为王命牌召司业休致潘 保琔代摄其事又第一场期士人失卷者百 馀于场门外哀诉听以次早续试具疏以闻 帝谓吏部曰炯等所奏虽事出权宜而多有不合如 奉旨牌辄称为王命牌及擅许士人续试举动何 其轻率也乃交部议处又于抵镇日有属镇选锋 左卫副卫尉阮进字错指驿舍为公馆炯辱 笞之仪亦从而叱骂为镇臣所参一并交议 至是案成部议请从笞辱职官重款科罪仪 降一级留炯以造意竟得降二级调 召掌奇管北城水军四翼奇阮文幸来京以右 保二卫卫尉阮文使为侍内卫尉管北城水 军四翼奇使辞行赐银五十两 谕之曰此银足以为资在军不可一毫剥削以干罪 戾 平顺镇臣奏言平顺府莅设在潘郞兼理安福 县此处民稀事简不及铺谐请移府莅于此 兼理禾多县其安福别设知县从之 申定课肄考试及旌别学臣淑慝之法 帝谕礼部曰朕自亲政以来廑思文治深以重儒取 士为念既为之增设学官以资陶淑又开设科目 以广甄收近闻所在学臣多不得人致士子罕所 进益比至科期经有例定考核一遭母令泛滥乃 临场应举又不免淆杂虚数每念及此令人不悦 殊甚其令廷臣悉心详议凡平日课肄之法如何 可以造多士科期考试之法如何可以得真材及 旌别学臣淑慝定为条式以闻廷臣参酌故事附 拟条款其课肄之法一曰日讲 祭酒司业督 学教训等于 所在学堂设讲宜分奇日偶日先讲经传以 明义理次讲正史以达事迹设讲日学官具 衣巾坐堂上学者具衣巾分别静坐以 示有礼有怠业歉行劣衿扑以示辱 二曰 月课 学堂肄习常例祭酒司业督学教训等 各于所在学堂月以初三初九十七二 十五等日出题肄习照依四场题目或闲以 酬奉之文当世之务俾学者有所涉猎仍各 揭榜以 示激劝 三曰会考 会考常例岁以仲冬中旬 教训等率所辖士人就祭 酒司业督学学堂随同考阅以观学之进退 仍第其高下揭榜以示庶学者有所进益 四曰继准 递年二课准免兵徭祭酒司业督 学等宜秉公批准若用情爱恶觉 出有罪其经得准免之士人俟满四年通计 每人入课涉猎四场文体者继准如例不备 四场者不得继准若 用情偏徇以违令论 考试之法一曰精考核 凡试期应试士人所在教训等考核一遭各 于卷面题名下押指以防顶冒考法略具四 场题目通文理者酌量采取仍修中簿考卷 转交学政上司在京由祭酒司业在营镇由 督学再加覆核有不成文理及曳白不足者 教训等照不应轻律问拟入场日犹有等弊 祭酒司业督学等照违合律随卷数多寡问 拟或有不安本分妄自暄闹者所辖之祭酒 司业督学垃教训等降罚有差士人有游学 或他往者各回本籍由里长照开应核别衙 官不得擅自批准试场官不得擅 于场门收卷违者照违制律问拟 二曰详名 册 凡试期前二月上旬诸地方现送士人名 册到部部臣会计士数多寡奏请量派丙 场官庶临期免至增派及渎请展限地方官 所修名册于簿面详列某镇某府某县士八 总数仍于府县等字之旁注明现授教授某 训导某以验学臣平日教习士子信从如何 及应试士人 多少之数 三曰置官吏 凡场官名色内场 官仍旧惟外场官 请置主考一用二品官副主考一用三品官 主试场事增置分考四用五六品官随主考 检阅卷数置提调一用三品官副提调一用 四品官专司收卷弥封撰号守名纸函及志 认原号通串各期文卷不预审定去取之列 其吏房承天场派取承天广南广治广平嘉 定场派取藩安边和永清定祥父安场派取 清葩清葩场派取又安北城场派取山南南 定海阳南定场派取山西北宁各择六房书 吏字画精好者为之承天南定二场各四十 人嘉定北城清又等场各三十人 半随主考半随提调奉行公务 四曰设厅 房 凡外场周围体制量加宽广正副主考官 房之次增设分考官房各二试院堂之后 增设提调公魔一左设正提调官房右设副 提调官房公厅后设吏房住所周围密篱前 设一门其锁钥由试 院堂应直弁兵更守 五曰揭门扁 场官于第 一期前六 日进场据应试士数饬吏房逐名片写错杂 相分不拘某府某县照每围士数粘于扁入 场前一日清晨于场门外揭示以便士人识 认士数多者围分二门第二期复换写名片 参错揭扁馀仿此每期揭出题目以卯辰为 限母得迟缓入场日有弃卷不就及曳白不 足者次 期停揭 六曰串卷数 凡四场女体依旧其八 场以闲三日一期每期 点阅讫一切中落卷数均交提调收认按期 以名纸较诸编簿仍照某名列在某号各于 簿内名下注明至第四期通将每名四卷详 加检察设如某名第一场是干一号第二场 却是坤三号第三场却是坎七号第四场却 是艮六号要知此四号即此一名合串四卷 为一递于试院主考酌量去取预中与黜落 几何复送提调提调即照预中等卷粘合名 纸递交落卷亦 粘名纸收贮 七曰秤等第 凡秤量文卷分 别举人秀才之 法如四卷俱优者为最第场屋之文此非易 得须以三优一平者为上三优一次或二优 二平者次之二优一平一次或二优二次二 优三平三优一劣者又次之一优二平一次 或四卷并平二优三次三平一次二平二次 一平三次者又次之馀以例推就中第四期 之优平次较重于第三期第三期之优平次 较重于第二第一二期通相计算以定等第 八曰正名色 凡士人中选旧称乡贡者改为 举人旧称生徒改为秀才依例 将为外销差项其预中一场二场母须仍旧 准免二年三年之例至如前科秀才每到科 期应试有黜落者仍旧秀才如有事故由 学臣结寔若檀废不八试削去秀才原籍 九 曰严防守 学臣考核日须有兵丁守护祭酒 司业由礼部臣转吞兵部量拨督 学教训由所在镇府县量拨均守护慎密以 防奸混场官进场日祭酒司业督学等递试 卷试簿就场交认地方官就场捡察供应一 一停当留妥员直候公馆其祭酒司业督学 并地方官各回 母得仍旧入场 十曰禁要索 祭酒司业督学 教训等收认考 卷试卷要索士人及地方吏役认递考卷试 卷要索学臣觉出均照随赃数多少按律问 拟 至如旌别之法请于场事既毕由礼部孜 验诸地方士人中数多寡如应试各一百人 此中八九而彼仅一二或无预者以此为学 臣淑慝之辨汇册具奏交吏部酌议黜陟 帝从其议准以明命七年丙戌施行为始 广南广义平定平顺米贵命发仓粟粜贷之及 先发糖户公本粟 广南粜粟二万五千斛平 定粜粟二万斛减价粟一 斛直钱一缗平顺贷粟五千斛开年以后分 三年带征又和买广南沙糖十万斤广义二 十万斤先发公本粟平 价粟一斛直钱一缗 准定嗣凡拣兵有勤干得授职者免其民别给 缺出后仍按籍催塡著为例 平定茶云源恶蛮掠会良邑戕杀其民事闻源 守潘文排坐革 更定嘉定征租斛式并附收椰叶外上粟例嘉 定城辖向来征收租粟搜粟之斛有七十五 升者有四十七升一合者有三十三升四合 者 凡收田租粟以七十五升之斛山田草田 税粟以四十七升一合之斛屯田搜粟以 三十三升 四合之斛 其椰叶外上粟因斛之巨小量收 多寡不一城臣议请嗣凡征收一遵官给二 十六升之斛为准旧斛并毁椰叶定以粟一 斛附收四片仍准折纳 椰叶一百片代 纳钱一缗三陌 外上 粟定以粟一升附收三勺 帝从之又以城仓储积尚未盈裕敕城辖来年应征 田亩什物例钱与椰叶代纳钱并准纳粟 钱 八 陌折纳 粟一斛 荫授国初功臣节制阮有镒之裔阮有长掌奇 阮有镜之裔阮有钺为队长使监祀 初定秋审覆议覆奏例 帝留意刑狱命刑部详阅清典参酌古制定为三覆 之法部臣条列以闻 帝谕曰刑狱者天下之天命虞典曰钦恤周书曰慎 刑诚以人命为重不可不加详慎也古者每临大 辟必三覆奏乃行刑是皆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 人之政要惟辟以止辟刑期无刑而已朕宵旰孜 孜惟以矜全百姓为念深悯愚民未知自爱而重 犯法又恐问刑诸衙门审断未能悉当故凡中外 所上爰书莫不虚衷敛息详审研推少有一线矜 疑不忍立寘之法如原拟斩绞决者尝有改为缓 决以俟再谳迨秋审刑部所上招册即交廷臣覆 议及进呈朕必披览再三详求可生之理闲或罪 状显确万无可原亦于招册内五六遍反复详阅 至句决犹且斟酌辨论务使毫无疑义然后与句 盖哀矜恻怛之意动于不得已而发于不自知者 岂啻三覆也哉迩来秋审朕才一与句刑部即已 遵行不复有覆奏者恐非慎狱恤刑本意嗣凡死 罪人犯递年秋审诸城营镇先审录汇册具题以 六月内到部部臣审谳以八月内奏上招册交廷 臣覆议以九月内具本进呈候朕审定其有句到 人犯文书房即于谕本并句到本内各用御前之 宝送部部臣再照句到人犯别本覆奏得旨后乃 施行其八秋以后得处分者汇八次年审册著为 例复敕刑部凡恭录旨语行诸衙门者其罪名关 键数目处各以部篆钤盖以防出入 钦派纂修尊谱尊室昞黄炯等摘诸系世次有 诈冒者以闻 帝谕曰尊室诸系均是银派流徽彼等幸蒙荫泽与 国同休所当自重乃尚有用情贪墨使假冒之人 混干尊籍是与凡庶为伍非惟得罪于朕躬诚深 得罪于 列圣在 天之灵也乃命廷臣会同尊人府稽核究出世次含 混者三十二人其家长皆杖一百发极边烟 瘴充军卑幼杖八十勒还民诸系长以结认 不寔当徒者照清典旗人犯罪例折枷禁于 空室限满省释 徒一年折枷二十 日以二日抵一日 当杖者准 罚掌领尊室曎降二级又有承天民名道者 自称尊室因八品书吏尊室忠队长尊室智 以见尊室昞言其先奉守 列圣位祠所于大禄蓟门 二社 名 具有旧谱及朱示嗣 因兵乱祠所废坏谱示亦失惟 列圣位尚在焉昞令忠暂迎于家奉祀不即八奏事 闻令廷臣与尊人府核议名道竟以冒妄问 流忠照私藏帝王图像律革职昞智皆坐降 修前朝诸太长公主山坟遣水军统制宋福梁 雇民应役准发钱米厚给之 以礼部主事陈仲绚为又安督学 追赠都统制黄曰缵为掌营正一品职衔 帝念缵于中兴初有功故特赠之 冬十月朔冬 飨 帝因违和命 皇长子摄祭 世庙 戊午免朝群臣上笺请安 帝批示曰朕今已觉八九分康健但嫌阳少畏寒气 虚易感耳且旬来只对妇寺令人心上郁闷难舒 初七日亦可召对以慰卿等之怀而少伸神志也 庚申 帝御光明殿召文武三品以上八侍甲子 帝御勤政殿皇子皇亲文武百官拜贺赐金钱有差 清葩大稔 增置又安演州河葩德寿三府府同知 畿内大雨潦水陡涨民家多为潝没者令京尹 以饭给之复遍往诸京县如有贫民无告及 田禾浸没屋舍漂坏者随宜赈恤 以锦衣卫肃直该队阮文仕为龙武前卫副卫 尉 召神策奋武卫卫尉杜文盛庄武卫卫尉阮文 利肃武卫卫尉范文春入见命兵部记名以 镇守用春寻卒赐宋锦一枝钱一百缗 命北城清又各举所辖故黎乡贡可堪教职者 以名闻 帝谕礼部日教职之设所以陶淑人材储为国用膺 斯选者模范攸关念故黎诸乡贡尚在者多是文 学老成私塾讲磨又其素业其令北城清又诸地 方官指名奏举候旨简用 增置兵部司员额 原例定郞中主事 司务各四增各二 改给宣王穆王祠展亲祠祀事钱二祠旧给官 田 二王祠二百亩 展亲祠五百亩 岁以借耕钱粟供祀 帝谓户礼二部曰田价岁有高下佃人规利或致纷 争则祭飨之仪将视此为隆杀其于荣祀之意犹 有未周可会同商议以闻二部议请以此田还所 在民耕征岁计礼数支给官钱官物庶礼有 其常垂之永远而无弊 帝从之 清葩参协邓文添丁艰以吏部佥事邓文元为 清葩参协 召广义该簿胡进效来京先是有旨藩安记录 郑春湛为富安记录以进效转补藩安嘉定 总镇黎文悦上疏言进效起身行伍为人朴 鲁木讷从戎初久在嘉定一城吏民皆知之 今来莅斯土难惬人望春湛莅事藩安寔能 廉勤无官谤请留之 帝乃命春湛仍旧供职而召进效还寻准以原衔休 致 以又安参协黄文秀为山西参协兵部佥事阮 德润为又安参协署尚宝卿许德第为广义 记录授李文馥为礼部佥事协理广义镇务 又安患盗镇守张文铭参协阮德润俱新除未 之官 帝闻润知兵召入见面谕以戢盗机略润乃与铭上 疏以为又安积匪之弊其说有五古驩民俗 犷悍山势广漠不逞者易于啸聚一也朝廷 宽宥大典无问渠胁怙恶者未尽正法二也 狱吏利于千连诬及者惧而奔窜三也捕兵 无力民不相信土匪肆为威虐以绝告发四 也新募之兵发戍即逃逃后无归未必不为 匪类煽诱五也五者积染日深所以多盗今 奉 圣上光明心烛遍及逃亡俾臣等得以凭仗威德请 到镇后详察人情风土官吏兵民积弊之处 革之以渐或能有所措手惟安顺募兵逃戍 与首丁释囚在逃除是逃后复干盗案馀听 得勒限号召有肯出头应募者免其罪如愿 充伍即补为镇兵愿归业听送民登差限外 不首者捕获按法惩治庶地方赖以安全而 捕务亦得力矣 帝从其请润既抵镇盗愈剧自请亲率镇兵手下随 机缉捕许之 富安记录阮有祝以办事寻常降为工部佥事 协理富安镇务 北城诸镇秋禾大熟惟海阳百馀社秋田下稼 或十之五六及二三不等或并无下稼者城 臣以奏 帝谓户部曰此民因荒歉之馀流散有未尽还镃基 有未尽备今正逢乐岁而田畴犹如此荒莽污莱 烛此情形诚可悯恻其令城臣转饬镇臣亲往详 核亩数等第汇册进奏议蠲之 重修启圣祠祠前增建左右两庑又修葺彝伦 堂及讲堂尊生学舍改建监生房屋 左右瓦 屋各二 十闲每房二闲前后各有门壁彝伦堂前而 年前砌筑砖墙至是增砌左右后三面砖墙 追赠望阁该奇范文云为神策卫尉正三品衔 帝览秋审册情真诸犯皆停句缓决矜疑诸犯摘其 情罪稍轻者减死发军 谕廷臣曰人命至重如有一线可矜而即寘于法好 生之心有所不忍近又值星变刑狱一事尤宜审 慎故今准停句一次乃哀矜之念所形非为政之 体更务姑息也况诸地方所谳本来面目犹或失 真今但于纸上研审得不留意钦恤乎 以旧藩安该簿陈廷征办理工部事务 召广平留守黎文孝来京 命诸公府长史副长史改属女阶 旧属 武阶 长史秩 正四品副长史秩从四品 帝召长史副长史等谕之曰长史辅导诸公谕善遏 非乃其职事诸公克成厥德是乃国家之福而尔 等之功不细也或不从规谏亦宜陈奏切勿尸素 其勉之 准定自今文武官员遇有革留者追收官给冠 服著为令 起复原国子监司业潘保琔为祭酒 帝谕礼部曰潘保琔前以年例退休业从所请念其 人学行素优朕心深所简注可宣召来京陛见候 旨简用仍给路费钱一百缗准由驿缓程行走保 琔年已七十有九闻命即就道既至 帝降旨嘉奖赏以纱缎起复是职又念其衰老调其 子平阳县丞潘保量以京职俾便侍养 又安铁木户纳税木多不中式镇臣以奏 帝念民力劳费令折收之 定诸镇文员与属弁相见礼 帝以诸镇例设镇守协镇参协惟参协秩四品而属 镇武弁有秩三品者相见之礼须有节文乃 命礼部议奏议以为诸地方属弁如清又二 镇均神策诸营卫二三品官其品级有高于 协镇参协或相等者乃文员槩以职司方面 养尊处优而属弁亦以官品较高更与相抗 殊无谦逊之意请嗣凡协镇参协赴莅其属 弁各具手本参谒品高者行二揖礼新官立 而回揖品同者行二拜礼新官亦回揖品卑 者行四拜礼新官仍坐举拱傥镇守协镇公 出而遇有擒防紧务参协诣公厅差派毋论 官品高下即于当堂拜受以肃礼度 帝以为然令先于清又二镇行之 立先医祠 祠在香茶县安 宁上下二社 宴皇子诸公于光明殿赏纱缎有差 以礼部郞中武桁为兵部佥事 授掌右军赠太保阮文仁之子阮文僐为卫尉 从三品衔给之大朝冠服寻赐尚长公主玉 珪 追赠锐威卫卫尉尊室晃为统制晃于中兴初 历从戎务没于阵其子晞上表陈请 帝曰晃系出天潢乃能存心敌忾为国捐躯尊室中 有此忠勋何可埋没特赠之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三十五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