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71 中华文库
卷七十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 卷之七十一 宪祖章皇帝寔录 |
► 卷七十二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七十一 宪祖章皇帝寔录 丁未绍治七年秋八月 玉牒成赏正副总裁秫维浃尊室铪及纂修誊录人 等纱䌷银两有差 命通政副使办理刑部黎善治充嘉定试场主 考国子监祭酒阮功合副之嘉定场原额取 中举人十六名是科以士数加多准增取四 各场官取中举人二十名 阮公谐瞿克俭黎 维宁刘进善张怀 瑾裴孝顺孙慎德黎光慎阮进益瞿克勤阮 文蓠阮文书阮嘉会杜有心陈有光范举枚 廷槌胡文风李 维璠黎公道 帝谓礼部曰朕即位以来振兴文治开广科途七年 之间春秋两比连举十一科 明命二十一年庚子 恩诏以庚子乡试例 科为恩科又以辛丑会试例科为恩科展辛丑会 试例科至壬寅举绍治元年恩诏复以原庚子乡 试例科为恩科再展原庚子乡试例科至二年壬 寅举又以二年壬寅原辛丑会试例科为恩科再 展原辛丑会试例科至三年癸卯举三年癸卯正 值乡试例科四年用辰会试例科惟五年乙巳无 有设科六年丙午恩诏又以内午乡试例科为恩 科展丙午乡试例科至丁未秋举丁未会试例科 为恩科展例科至八年戊申 春举合恩科例科凡十一科 历代亦罕见也林维 浃对曰自古宾兴之典莫盛于今故今之为 士皆愿决科而不愿为吏六部诸衙吏典需 人文风之盛可知矣 辛卯京师大风雨潦水胜常八尺屋宇船艘多 有倒坏沉覆小民赤有溺毙者广治广平广 南广义奏报亦如之命各勘寔照例赈给前 一日北宁大风家屋多倒坏省臣范惟贞以 奏 帝曰北宁风北圻诸省安得无风传谕问之及报至 诸辖皆有惟河内为甚特命分项赈给与京 辅同 科道杜名浃奏言风闻北宁省辖自去冬至今 夏疫毙三百馀人而省臣不以闻乃命署督 范惟贞回奏则云偶有一二病敌均非疫气 传染今已宁止 帝曰一二感染何处无之况已瘳安堪为此方民幸 之省臣亦免其深究 工部奏言本年京外解项船帮数多失事止三 艘馀均一律清妥 是年凡北漕船籍广平者 后次所载皆听就近入广 平仓 贮之 帝曰神力也发内帑香帛备礼品命官分诣风伯庙 南海龙王庙天妃祠赛谢 释在京系囚 谕曰恤刑慎狱仁政所先月令之出轻囚左传之释 缧囚皆是顺辰布令随事施恩者也今三秋在候 朕仰体 上天好生之德经命刑部将在京现监囚犯片列进 呈朕详加披阅彼等情罪既有轻重之殊在监年 月又有久近之异宜量行开释用广仁端于是照 案发遣凡十馀人馀未结各案情罪稍轻者 亦即照理发落以清滞狱 命兵部详议河内兵政河省向例里仁常信应 和怀德四府各派管卫奇一率队二弁兵 百驻防端伟可封由礼下姥四堡各派率队 一弁兵五十防守通宝局派管奇一率队二 兵丁一百典守中军振定十奇与河清一二 两队炮手第二队递年分为三班二班休息 一班应务前者领督邓文添折请每府量留 率队一弁兵五十端伟下姥二堡与通宝局 各留率队一兵丁三十馀可封由礼二堡稍 近府城请行撤去其原派管卫奇及弁兵剩 者撤回省伍自正月至六月仍旧分为三班 自七月至十二月改分为四班三班休息一 班应务经有 旨准施行及尊室弼接办复言河内是北圻重地须 宿重兵以镇压乏其各府屯堡驻防与典守 通宝局并递年分班均请依向例 帝以彼此各持一说下兵部详议因言驻防之设专 事缉盗管卫奇之与率队品秩虽有不同而 皆有巡防之责且得力不得力存乎其人初 不以管卫奇与率队有所胜逊也邓文添则 主于改派率队尊室弼则主于仍派管卫奇 员要皆未免一偏之见似应从中斟酌庶可 底行其怀德常信近接省城请各派率队二 弁兵七八十名里仁应和与省城遥隔又是 关要地头请仍旧各派管卫奇一率队二兵 丁一百名驻守通宝局乃公帑所关请派率 队二弁兵一百典守帑项馀弁兵分班请依 邓文添原拟再北圻向来一律宁帖诸省事 体亦略相同若仍旧各分为三班则留伍数 多想亦无所事事请由诸省臣酌量续奏既 而海阳南定或言公务多岐请仍旧分三班 北宁则请自正月至年底分为四班 一班应 务三班 休 息 帝以诸省公务繁简不齐皆准依请行惟山兴宣总 督阮登䅾疏言兵者国之爪牙所以镇群动 而威不轨然须贵精不贵多不可徒张虚数 仰惟朝廷制兵有事征调无事分班是亦古 人寓兵于农之意也惟北圻诸省自黎以前 人情惮于为兵一经拣点互相推避故设为 乡劵以三年或五年为限则于兵额未成而 乡劵已先不可易矣逮后甲回乙替习以为 常孰肯终身应役纵有乐于从军亦槩以乡 例抽回别给此乡劵之不能革其弊一也在 民公田无几不足以给粮田不得不设为附 养之例使之乐于从军免其逃躲虽重禁在 前亦不能止此附养之不能革其弊二也为 兵者但以年限只图苟且纵有躯干壮大不 肯勤身操演管率者亦不能督之且恐彼等 逃后挟技为非此技艺之所以不精其弊三 也附养之例既不可除不论当班下班各有 附给钱月二三缗或四五缗不等此替彼逃 差催塡给之费赤复倍此则民既出兵而又 养兵日积月累所费不赀其弊有不能革其 弊四也兵既依劵随限逃回管率者每干处 分之例俸饷不给妻子饥寒不得不事歇放 以资支度此管率私扰之弊不能止者五也 北圻人民各专其业士农者不可为工商非 如南人勤苦熟习者比故在兵者一有工作 必出钱以雇人平居则苟且雇役寻些生涯 有事则弃械逃归以求自便各虽有兵而寔 则无益其弊六也方今国家闲暇海宇清夷 似应一番厘正弊端以严军政窃拟臣省请 派出京兵一卫清乂兵一卫或半卫如河内 南定之例及在省募兵各卫队典护省城驻 防各府而已至如拣兵除派戍兴宣典守仓 储仍旧派拨馀各放回生业岁以二月期催 齐操演一月放回不必分班亦不必频频催 替仍以六年为限每届阅期老疾病死者照 例供塡有事征发则拣其得力者给以衣袴 钱粮械仗事清仍旧归农母得以兵例干索 于民行之十数年兵不烦于赴伍民不苦于 养兵乡劵不禁而自除附养不省而自止胥 吏管率亦不得从中冗弊其为公私之利大 矣若夙弊未除则兵徒虚设纵或为二三四 班不过以供寻常杂派何关兵政况朝廷立 法物有其常安得人人私以意见妄议更张 请由部臣酌议一律遵办 帝谴之曰兵以卫民国之大政北圻诸省定有拣兵 之例开春会阅终岁分班又定为严令科逃罪以 明军政禁附养以厚民生所以为兵民计者详且 备矣向来拣兵遇事差派均能趋事赴功著有寔 效目今民康盗弭一律安恬是有拣兵之利而未 闻有㨂兵之弊也惟河内一省前后督臣意见不 同爰交兵部议奏及奏上经准依部议施行再准 南定北宁海阳山西等省照随现在情形筹拟奏 办盖亦酌乎事势之宜务使兵民各获其便也兹 却别生议论指陈北圻㨂兵之弊有六槩将在辖 拣兵请各放回不必分班不必催替不几于坏已 成之法徒事更张而又不当于理乎况欲调别处 兵来为之防守而在省之兵悉令归里是何自处 以逸而遗人以劳古今治兵之法有如是乎大抵 登楷好为宽天之言沽恩与人耳试思兵不在班 则易放肆不经训练则愈生疏一缺不塡至于多 缺而民不堪塡矣是佯为革弊而其弊愈甚所请 总属左见著传旨申饬且登楷乃一方大吏提督 军务又其专责今既指出拣兵弊窦当如何申明 条禁厘革弊端务使乡劵可除附养可革兵常充 额有勇知方此系职分内事母徒事高谈为也既 而楷上疏请罪因言人臣事君知无不言言 无不尽臣久叨方面目击兵情民事故因此 议冒昧沥陈庶外闲利害情形幸八于 高明洞烛之下不谓患切于此弊生于彼乃臣见识 之差岂敢一毫私意沽恩于人乎惟臣辖地 多林莽秋冬之交田间干涸不逞之徒每每 因此窃发又况泸洮合江两岸堤条抢护亦 难为力事势与河内南定亦略有闲其属省 拣兵请以递年二月期操演自是月至六月 底分为四班 三班放回 一班应伍 自七月朔至次年正 月底仍旧分为三班朝延以所在情形地方 官在所熟悉亦如请行之 吏部汇列内外文绅三年俸满册有郞中阮进 会阮辉瓑叠干处分原寘次项 帝以功不抵过改为劣项各降一级停陞三年馀各 照随功过酌定赏罚有差 御制武功诗集成机密内阁表请镌刻略曰自古圣 帝明王建大功立大业莫不经之以武纪之 以文经以武则文之德益昭纪以文则武之 功益著故传称七德示之以不忘书美九功 歌之俾勿坏诚以允文为允武之符立言乃 立功之本道盖并行非二致也钦惟 皇帝陛下 德迈思文 道隆殷武 临御以来 皇风敷畅 帝治光昌内而群黎百姓鼓舞熙台外而异域殊方 梯航走币洸洸乎洋洋乎 尧云飞而 舜弦张矣 金声王振发为诗文固皆 朝廷礼乐政事之所形 圣人经纬心思之所达而于 武功尤章章焉溯自明命二十一年庚子秋腊蛮土 目土民自作不靖倚暹为援狼狈相依我 圣祖仁皇帝赫然震怒 命将徂征海东一战壶右移师事未就平而 筹边一诗未暇 命题竟为 绝笔天下万世读至此诗莫不钦仰 圣心一念安民之至夏巷有孽西土遗艰 天盖留此一段忧勤以为 大圣人继述显扬之孝也绍治元年辛丑我 皇上嗣政之始仰遵 先志奂发 德音以为高蛮属国世藩我西 宁武图功不敢不勉日旰 视朝萦怀南顾夜分 批折注意西防 威怀迭用刚柔维宜凡所以制胜于 庙堂者算无遗策方其安江左次休兵息民以弛为 张藏战于守开汤网之三面舞虞干于两阶 专务恩信不尚力争若是其宽且暇也及其 边防既壮虏势乖张边书夕至羽檄宵飞拔 颇牧于 禁中列孙吴于阃外兵不集而调战不誓而 势若风雷从天而下若是其疾且速也巴南 栅蒭连捷之后吴江铁锁蜀道蚕丛负彼虎 嵎迟我谦伐谋若良平未能筹其必胜勇如 贲育犹且为之持疑然而山川聚米 了在机先万里传书 断以必往果而前后夹攻踏平铁垒镇西立定进逼 乌东所至无前势如破竹诚足见 圣人举事动在万全有不战战必克矣贼巢既𢭏鼷 鼠技穷暹目质知掉尾而乞怜腊酋诧螉暾 束身而归命彼将惴惴然以为必赤其地必 徙其民炎岗之火无回飚破巢之下无完蛋 岂知 吊民之举惟在安民 仁义之师非利王地 锡封诧螉暾为高蛮国王以存真腊之裔 复封玉云为高蛮郡主以存故藩王之业 雷霆之后沛为甘雨皮再之夷复列共球经曰徂惟 求定传曰兴灭继绝义兼之矣高蛮底定朱 折奏功将士凯歌 丹庭朝觐群公百执咸欣然曰 天子之功 天子之德交章请 贺远近同辞迺奉 圣德谦冲 却而不受 功加四海而不自以为功 德被群生而不自以为德易曰乾始能以美利利天 下而不言其所利天矣哉本之以 至孝临之以 至明行之以 至断施之以 至仁守之以 至谦作事谋始如此其周 计远处成如此其慎即此一举也不惟戢兵之利在 一朝而息戎之利及万世自非天下之 至深至几聪明神武而不杀者孰能与于此哉仰 宸文 睿藻之昭回即知 圣武辑宁之有自 南郊敬述明 天讨也 祖庙虔祈景 前功也 选将帅简师徒吉日车攻之赋也 犒六军劳行役采薇采芭之辞也春日 登楼夏天 书扇秋宵 问月冬寒 赐衣或 触景而成吟或 挥毫而纪事皆以 轸夫关塞之久劳烟岚之积苦也 喜胜归则江汉之告成功 叙勤劳则杕杜之慰还役金玉 酬勋湛露彤弓之恩意洽矣王茅 锡爵韩奕崧高之封典正矣铜炮铬功纪 皇灵也义则取于九有三同 玉玺应祥昭 昊眷也美则著于一章十咏至若长篇短什古体近 裁凡其 行师之略 制胜之机 赏罚之公 号令之信与夫高峦传袭之世次蛮情向背之始终 无不备见盖其成功艰故其 积虑久惟其 积虑久是以 敷事详求之古诗三百篇中风有东山之役雅有淮 徐之征颂有荆楚之伐所以赋事纪成耒有 如是其精微曲折者也况乎五六年闲 干开 坤阖许大施张山西逋匪 董之用威刀剑还良而积年之戎莽一日清矣南掌 窥边 遏之以兵雷霆助威而数万之膻裘一夜歼矣广义 恶蛮数为汉民之患于是有行边之师 震以威抚以恩而山兽驯矣站洋清匪屡为海程之 梗于是有巡洋之举 赫厥声濯厥灵而海鲸息矣凡此等事皆由 乾刚独断 深略先机不以近图忽远略不以天防遗小丑卒之 南北两圻万民案堵山陬海澨一律清夷而 安西 大烈相继告成凡形于 篇章先后次第皆以纪其寔也伏读 御制随笔诗有云 摛毫皆纪事写咏亦筹边又云 许多文雅什尽是武功书仰见 一哉心大哉言斯谋斯猷惟我 后之德是彝是训皆 皇范之敷诚可当武成一部寔录恭照明命年闲钦 奉 圣制剿平两圻匪寇诗集印刻 颁行振古铄今昭垂来许玆奉我 皇上绍兴文治有此 武功臣等幸陪 丹禁恭捧 朱毫庆逢洗甲之期窃效扬 庥之义谨奉恭捡 御制诗集自绍治元年至兹凡事关 平定暹罗真腊方略者诗一百二十九首铭十二章 编成七卷事关 剿平山蛮海贼土匪方略者诗十二首编成一卷并 目录二卷该十卷经奉进呈 御览颜为 御制武功诗集今编纂告完装潢成帙恳请付之棃 枣恭俟 颁行使天下臣民咸知 圣人保大定功之武本于 经天纬地之文觐 光扬 烈合揆同符所以立亿年不拔之丕基建万世无穷 之令闻有如此者猗欤盛哉非特臣等之愿 亦四海之同愿也辄敢合辞龥恳伏冀 允行表上 朱批可 赐 皇二子福绥公 御制正善堂会集一部先是 皇二子出痘多险证 帝深以为念每于宫中密祷分命侍卫诣诸灵祠派 出太医院阮意右院判阮杏神机营中卫署 卫尉阮贵 知医 人 日夜待药旬月清吉 帝深喜之赏赐甚渥 意杏等各加一级并银 钱衣袴寻擢意署御医 既复初 趋庭拜谢宣至 御前慰问特赐正善集一部 命之曰余在潜邸辰仰蒙 皇考 面谕大学之道三纲八条其要在止于至善余拜领 纶音因名其书堂曰止善以励省修 圣谟洋洋 传授心法也敬之哉岂直诗法云乎哉 皇二子趋拜 谕免之准其加额受赐 皇二子聪睿夙成自初奉 赐名一日宣八侍 问曰尔知命名取义之意乎对曰重负也 帝大奇之既出阁读书无他嗜好惟喜吟咏尝 召八内殿 几馀之顷或方奏乐或当侍 膳立 命赋诗以观捷否至使宫嫔亲捧御筵文宝许得取 用 皇二子逊避不敢越礼惟应 命即拟下笔立就 帝嘉其慧或以 御用大金刚玉帮指赏之或因取方 御用良玉饭碗赐之 谕之曰啖其馀以受馀福丁宁 训诲钟爱特异焉 改定防守尉汛守品衘 谕兵部曰武阶官制原设防守尉秩从四品且诸省 城关守现设城守尉秩从四品其防守尉乃是虚 衘与夫源头海口原设汛守秩从四品守御秩正 六品品秩颇觉相悬从前或以该队率队按补或 以本职调领均属未妥准改定防守尉秩正五品 汛守秩从五品凡源头海口诸汛地准设置防守 尉或汛守各照原授品秩改补不必仍带本色军 号其原设守御职名即行省去从前原授防守尉 秩从四品者摘出改补为城守尉以昭画 广南有恶蛮百馀潜下旃檀源掠捉汉民抗拒 捕弁官兵有为所毙伤者事闻捕弁皆得罪 复命省臣枚公言等严督剿捕之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七十一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