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59 中华文库
卷五十八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 卷之五十九 宪祖章皇帝寔录 |
► 卷六十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五十九 宪祖章皇帝寔录 丙午绍治六年夏六月命兵部内阁科道会同武 班大臣考核应试卫士第优劣定赏罚送交 机密院秤衡进览以武举近期故也 帝谓兵部臣曰武场试法事属一初应举技艺各有 不同要当随宜取舍又相地势稍宽之处设武试 场且将京试之兵于东嘉演场操习俾诸省应举 军人得以观看服习应试其乡试用铁棍重三十 斤会试用重五十斤草俑护心铁片用阔三寸宜 预先照式整办及期考试又举重乡试依旧一百 斤会试一百二十斤乃可再传旨管率人等嗣宜 常加训练务使士勇技精及期应举以为国家之 用 皇弟清河郡公绵宋请换领库钱营建别业 帝恶其取巧传旨严饬因准定嗣凡经已给与府第 者永守宁居毋得换硕官帑 建龙船卫公厅二所 宁平弋获爷苏道长阮锦及其徒二人均不肯 出教各坐死罪赏诉子及在行人等钱五十 缗 安江土匪潜伏于后江邀掠商船事闻管堡陈 弘阮文廪各坐降因命安江镇西各遴派领 兵一员督饬诸堡严为之备 承天府奏言休致官员原参知黄文演侍郞陈 千载均年登八十赐文演银三十两千载银 十五两 河内省臣奏言设铸场一所铸造公私银锭规 制窄狭请于城外增构一所专铸私银仍由 官主其事从之 制给诸军营卫铅块八铁棍四以习武艺 命太保文明殿大学士领兵部尚书充机密院 大臣绥盛伯张登桂充文规总裁协办大学 士领户部尚书何维藩协办天学士领礼部 尚书邓文添工部尚书林维浃署刑部尚书 潘清简均充汇阅吏部左参知阮德活礼部 左参知李文馥刑部右参知裴樻都察院左 副都御史范世显署户部右参知范世忠署 兵部左参知阮德政署工部左参知张国用 均充分纂署兵部左参知黄济美充办阁务 阮伯仪阮久长武范启黎真均充纂修复遴 出内阁翰林院属并六部行走举人三十四 人均授翰林院衔充编辑 以左待漏院 为修书之所 谕之曰去年经命内阁翰林院将历代韵书参究字 典详加考订增补编辑颜为绍治文规经已降谕 行矣且韵之有书其来已远自魏之韵集梁之玉 篇四声谱隋之韵纂桂苑珠丛切韵韵英唐之韵 海镜源韵谱博雅宋之广韵韵类篇元之古今韵 略韵府群玉明之正韵五车韵瑞代有著作而总 之则惟清之佩文韵府其为书也最后其用功也 最多当日称为囊括古今网罗巨细韵学之盛未 有过焉者也然今考之字典诸书则是书尚多有 缺略处即以一东韵观之其应增者多至二百馀 字他可知矣此壶底末精不无可议之处良以此 也兹文规之作正欲文字音韵咸得总汇备所未 备详所未详于以嘉惠士林用光文治典至钜也 诸天臣要须以期捡顾俾资取裁分纂纂修等员 各须轮流坐馆督饬编修人等考订校摩务期周 妥 以河静巡抚陈文恂调补广安巡抚恂与安静 署督邓德赡连姻故也以广安布政范辉调 补河静布政使会同按察黄仲饷护理河静 巡抚关防 边和巡抚何叔良奏言明命年闲属辖蛮民六 十六栅丁数凡五百十九人各愿隶八编户 原省臣业奉分设现得四总四十八社村请 设为福平县再摘福正县之正美下总十六 社村隶之其四总蛮民等身缗请以开年为 始依汉民例征收原纳税额请行除免田土 俟满六年勘度起科兵丁展缓十年照例扣 拣兹届期勘度垦薮寔得一百四十亩零请 照寔数起科俟后生齿日繁田王日辟仍从 寔登著 帝许之 帝谓兵部臣曰文试场例以七月朔入第一场本年 武京试亦准以七月中旬八第一场庶及晴候其 分考宜用管卫四郞中或员外四纠察科道三至 如正副主考提调依文场例 河仙领抚潘松奏言谍子回报虏目质知蛮目 诧螉暾派拨暹牢蛮王分往真笘谟森乌梏 等处设筑屯堡及潜往永济河乘闲滋扰已 督饬领兵尊室直副领兵阮文由往来诸堡 按汛严备镇西军次天臣武文解阮知方等 续奏探得质知率将兵象往化夷府谋扰永 济诸堡虽虏情叵测固所难知而自我须先 立不可犯之势既于镇西垒外分设三堡筑 土山置大炮又于芹多永通各处量地设堡 拨兵驻守 帝谴之曰质知前因败衄俯首请和诸天臣不于此 际因机筹拟及早集事乃一向延宕致他日久心 生节次闹堡捉人潜怀叵测兹又催兵设堡谋图 滋扰虽挟诈之情已露然皆出于谍子探报之辞 向来我只须妥闲静镇以观其衅本不欲形之声 色其前饬将战守机宜预先筹拟者盖欲军次诸 大臣谋深虑远如伏波之聚米若水之度江事事 先有成算则临机应变有可应手裕如今所奏凡 主客之势彼己之情略无一毫算及却只于各处 增垒筑堡徒为自卫之计是何事忙张若此夫镇 西乃大队官兵驻扎之地分防设堡犹为常事不 致动人疑讶至如永济河一带乃我境丙原有垒 堡足资备御官兵河阴之胜往事已然兹无故增 兵筑堡既劳兵力又动人疑将不为丑虏窥其浅 深乎兹准武文解阮知方黎文富阮文黄等须且 抚循士卒蓄锐养威如彼果背约败和敢先惹衅 则其曲在彼我之声罪致讨义正辞严何忧不克 如有应增屯建堡准军次随宜措办以保万全不 可先自馁气图为株守之计其所拟于镇西及芹 多洲业已兴筑则已馀永济河增设屯堡俟后徐 图不必多设为也 南义巡抚魏克循以家情告假准回贯一月 召兵部侍郞权护治平巡抚关防范璝回部以 署吏部右参知阮廷宾调署治平巡抚兼领 布政使 广平按察潘成有罪免成酗于酒官事不理复 抑留业户曵禾久不放回及京派何同正会 发雇工钱来成心忌之访知同正私许亭主 发卖官米取利即以事参奏同正亦发举成 劣迹疏八命工部右参知阮文典鞫得其状 成坐革从部效力同正坐徒 帝谓机密院及内阁臣曰朝廷政事须有一定之法 兹纂修会典稽查考校亦觉纷繁但编辑既成则 大纲小纪莫不井然有条凡事举而措之其裨益 于国政也大矣著将嘉隆元年以后一切经奉施 行诸政令一一分类编集成书又宜定立程限赏 罚以示有别 以刑部郞中阮仲元调补广平按察使 雷震广南水卫船厂火发延烧官船省臣以闻 帝白雷火延烧甚觉无理纵果有之亦不至此之烬 也盖由不能先事防闲及至事发又不能悉力救 护以致此耳其典守兵丁及管率领兵以不即救 护俱得罪再责谷赔修 帝谓户部何维藩日储积一事最为国用民天要著 比来北圻丰稔递年解运上京及分贮诸省颇觉 裕如朕固不敢轻用也惟连年庆节赏赐不啻千 万尔部宜会汇京外支发及现贮之数以闻 增置南定定威二三两队定省年前设置定威 一队至是省臣范惟贞疏言辖内附属各县 里邑寨甲田已开垦民渐完复请照七丁取 一例拣取兵分置为定威二三两队许之 增设侍卫处谨信司主事一司务二八九品书 吏各三 原设主事司务一 八九品书吏各三 甲戌 驾幸净心湖卫士扈从者仅十馀人命兵部按名点 核其擅离职守者各挞六十赤棍发镇西效 力馀各杖降有差因命护卫警跸武备尚茶 诸司院管员各遴派护卫长队长一兵丁五 应直阅是堂隶从管领协硕等员差派月一 夏换凡有出差事务听分拨牙牌侍卫充派 惟银牌侍卫应派拨临期请旨复命管领管 办协领等员申定条例行之 一二等侍卫五 人三等十人四 等十五人五等三十人每日清晨趋侍其二 等五人照点三等以下如有无故旷欠者即 详管领管办协硕等员照办朝漏十二点一 半退食一半在公晚漏五点又各会齐趋侍 至如夜分上直各照现数分为四班初夏五 刻一班留直三班退食就中夜直等员仍留 勤政殿左厢二员大宫门二员馀合退回阅 是堂随管领管办协领等员照办公务如不 期驾幸各所驻跸皇城京城之外者各等侍 卫一同侍直不得分班日间自五等以下或 无故旷欠者即惟二等等员是问夜间嚝欠 者即惟首班之二等一员是问若二等等员 旷欠者即由管领管办协领等严参惩办再 递日摘派听事阅是堂二员要守侍卫所二 员月一更换一保定宫例有派出侍卫一人 会同管卫员护卫尚茶武备警跸人等典护 品物仍前派拨二南阙旗台例有轮派侍卫 每次二人日夜应直窥看船艘探察水火均 仍前派拨一京城提督或网城管卫带将弁 兵捕猎山兽例有派出侍卫一人或二人以 备驰报递纳仍前派拨一递年阅兵例有侍 卫会同兵部内阁司员分往照点嗣后应需 四十人者遴派侍卫谨信各二十人应需三 十人者派拨侍卫谨信各十五人前往会点 一向例侍卫谨信各二人会同部司分往承 天广治和买材木嗣后专派谨信司务或八 九品书吏每辖一人其侍卫停派一向例四 衙会同铸造各项金钱闲有派出侍卫一人 前往捡看嗣后改派谨信一人其侍卫停派 一递年药场起𢭏例有派拨侍卫一人会同 武备院火药库人员捡看嗣后改派谨信司 一人其侍卫停派一向来在京船艘解板者 工部咨派侍卫一人会同捡视嗣后停派一 向来赍给恩诏及赍交封赠外官父母诰敕 赛谢河神香帛赏赐外官物项并探访地方 动静军次情形部臣声请派出侍卫人员或 会同部司或白行前往嗣后赍递恩诏仍前 派拨至如封赠诰敕及赛谢香帛及赏赐物 项改派谨信人员再探访军次情形或地方 动静临期由部随事声请或派谨信司员毋 须仍前一一请派侍卫一递年派解北圻米 粒诸船帮八顺安海口例有派出侍卫二人 协同科道二人分往江分飭令分坐员及船 户等随至随纳以及后次硕载再不期往来 仓场巡察留难游移等弊嗣后改派谨信司 二人会同科道认办一递年八月期诸军轮 往南野垛场演放枪炮兵部吞派侍卫一人 递将钱文以备赏给嗣后改派谨信书吏 名认办一 孝思殿左右军舍及诸坊门闲有派出侍卫一人并 与当班管卫率队人等督饬弁 兵巡捡缭墙内外嗣后停派 命廷臣挑选从部举人监生荫生分派各省候 补 署刑部右侍郞杜俊天免俊大之子阴受人财 代单控状事发以禁约不严降补员外郞衔 发洋程效赎 以署翰林院直学士充办阁务武范启调署刑 部右侍郞 兵部上武京试场条例 一武京试科以七月内 攵围入场之后取次举 行一凡在京各营卫队并承天及诸省兵籍 民籍武生一同合试一场所于镇平台内旷 地度长四十五丈横三十丈周围包以密篱 朱放竹尖前面正中一门并四围各一门凡 五门内场长十三丈前设公同试院一连五 闲二庆中三闲为试院左右各一闲一厦正 副主考官居住后设提调公厅一连五闲二 厦中三闲为公厅左右各一闲一厦正副提 调官居住左房屋一连三闲二厦中闲内监 察官居住左右各一闲一厦吏典居住右房 屋一连三闲二厦中闲丙巡捡官居住左右 各一闲一厦弁兵居住外场长三十二丈除 中闲留空一条路馀直分四围限以疏篱其 第一为智围第二为勇围第三为才围第四 为力围每围各设分考院一连五闲二度中 三闲为考院左右各一闲一厦分考官及外 管察检记管辨外巡捡等员居住前各连构 卒茇场之左右设吏兵舍各一再每围于分 考院前去二十二丈五尺设枪垛二垛面宽 五尺四寸高七尺二寸旁设望垛二所又各 另设平茇以为武生比试之所内外场限以 密篱中设一门场之内外各门并四角各设 更店前左前右二角竖旗杆各一设置场官 主考官副主考官二员文武各一文用二三 品武用二品同监场务分考官八文武各四 文用郞中员外郞武用管卫协管每围二员 文武各一各行按围考阅并专董本围捡记 管办员及吏典人等奉行捡办提调官一副 提调官一并用文员郞中或员外郞率丙厅 吏典人等承办制卷串卷写扁写册诸事务 内监察场务官一外监察官二并用科道员 专司捡察场务如见有一切奸弊的状即行 具寔参奏检记官四并用文员六七品每围 一员各按围随分考员奉行捡记管办官并 用率队每围一员各率弁兵按围照辨凡铅 块棍枪鸟枪一切试具预先管看均要如式 与夫竖牌望垛计丈打号诸事务一一管办 内巡捡官一外巡捡官二把门官二均用率 队内巡捡官一员外巡捡官二员奉行捡察 场内及专司内外场门锁钥轮次分拨兵丁 更守把门二员按场外各店分率弁兵日夜 巡逻均要十分严密一考试日期七月十二 日进场十五十六十七等日考试第一场十 九二十二十一等日考试第二场二十三二 十四二十五等日考试第三场惟第三场试 鸟枪如遇禁戒量行移日每场各闲一日以 便分写名纸粘揭门扁二十七日唱名覆核 凡三日又闲一日至八月初二日出榜照给 武举冠服后一日领宴一三场试法原议第 一场举重第二场试棍拳刀牌第三场试鸟 枪兹改议第二场试棍枪等艺其棍用三十 斤铁棍分三把定且舞且行作为坐作击剌 之势行得六十丈以外者为优项行得五十 丈以外者为平项行得四十丈以外者为次 项不及此数者为劣项闲有何名或当行或 将止未及释棍而遽已落手者即丈数虽多 亦不八格其枪法用七尺七寸枪一手把枪 柄一手把枪𨱔去草俑三丈许翻舞连跃三 四步务要眼明手快直向草俑护心镜紧剌 中而透刃者为优项中而著刃者为平项才 剌中者为次项剌不中者为劣项再第一场 试举重兹定为双举行得十八丈以外单举 行得三十六丈以外者为优项双手行得十 四丈以外单举行得二十八丈以外者为平 项双举行得十丈以外单举行得二十丈以 外者为次项不及此数者为劣项又第一场 双举单举之试两遭第二场舞棍舞枪之试 二艺其闲定项亦须有所斟酌如第一场双 举单举并优者为优一优一平或一优一次 或并平者为平一平一次或并次者为次才 有一劣者为劣第二场棍枪二艺仿此馀第 三场试鸟枪请依原议办理一原议覆核问 以武经诸书兹请于唱名后正副主考官将 三场试中武生亲自覆阅技勇一遭以严试 法间有何名曾读武经诸书或于十八般兵 器别有所长情愿呈试者正副主考官再加 察核以精甄别一场期前一月在京诸兵籍 武生由管员具取籍贯年貌点指及率队保 结具册递交掌领官承天府并在外各直省 兵籍武生由管员具取籍贯年貌点指及率 队保结民籍武生由府县员具取籍贯年貌 点指及里役保结各具册递交所在上司掌 领上司各行察寔会修试册甲乙丙三本内 开列姓名籍贯年貌点指务要明白真确要 于月内现送到部届试期转交场官乙丙二 本丙丙本交正副提调以凭制卷乙本交正 副主考以备对较甲本留部存照傥武生于 八试日较照姓名籍贯点指有不符者即行 交部究明如系顶名代试即将犯者问以应 得之罪若究出原册差舛或用情通同或随 意率略照随轻重问拟一应试诸武生除在 京兵籍及承天民籍外馀听由所在上司预 先计程放凭就道要于前一月现已齐集届 期八试一场期前一月承天府官奉支官钱 采买竹木备作试场限月内场成一场期前 一月兵部行咨所司照依文场规式制办武 京试之印一武举秤衡牙篆一分考智勇才 力四围牙图记四木刻第一第二第三场等 字各四件梁印牌四件刻丈木牌一百六十 件并制办乌铅三十二块铁棍三十二件长 枪三十二杆草鸳十六形护心镜一百六十 件鸟枪木架三十二铁圈八瓦的三百随枪 药弹火石等物件由武备院拣出库项齐备 仍整理机栝务要轻捷届期递交场官照认 以备分给比试一场期前一月承天府衙行 咨内务府预制武举冠服四十副每副黑色 南素绫圆顶帽一顶前面银花顶上银葫芦 各一网巾一条宝蓝大花南䌷马蹄衣一领 里赤布赤羽縀圆补子中钉武举二字前后 各一甲裙二幅弯绅一条靴鞭随用该场官 咨取送交备给一遴派场官其正副主考以 下并由廷选内文分考四员正副提调二员 捡记四员均由吏部开列六部郞中主事司 务妥干等员丙武分考四员巡捡三员把门 二员均由掌领开列管卫协管率队谙详武 艺等员监察场务三员由都察院开列科道 等员闲有与武生例应回避者听其回避均 先期由廷臣议选具奏候旨一吏典十四名 派取承天广南广治广平等辖均用各辖二 司书吏字画精好承办敏干者充办承天广 南各四名广治广平各三名何名无有亲人 应举方得充补由辖官计程给咨前往随候 试场官公务公同试院四名提调厅六名四 围分考各一一隶随管办等员分拨应办弁 兵四十名隶随内巡检雯直内场兵丁十名 隶随外巡捡更直外场弁兵二十名隶随把 门更直场外诸店弁兵三十名并由承天府 咨部拨给一先期承天府衙于附近场所预 设公馆届期给拨军人辋夫抬夫护随场官 同就馆所其军人等仍留随候一捡察试场 供应件目用承天府丞员一给顿钱粮正主 考官钱四十缗白米八方副主考官钱三十 五缗白米七方分考官提调官各钱二十五 缗白米五方副提调官监察官各钱二十缗 白米四方捡记官管办官巡捡官把门官各 钱十五缗白米三方吏典各钱五缗粮米二 方并由承天府衙由库单领照给一场官隶 随人数正副主考各五人分考提调官各三 人副提调监察官各二人捡记管办巡捡把 门官各一人一场官拜命之日兵部奉硕旗 牌并武京试场之印武举秤衡之篆分考图 记等颗与朱泥墨泥锡盒场字木刻垛印牌 刻丈木牌及一切比试应需器用依数转交 正副主考官奉领赴场公务一场官进场口 兵部派出员弁械仗齐备护接场官各具冠 服仪仗进场并吏典人等各于住房安歇是 日兵部委属将试册并字典一部酌议试法 各折武经诸书随八转交场官认办承天府 员亦随八捡察需用供应件目一一周备停 当仍量留妥员日夜直在公馆以备临期应 办一八场并唱名出榜等日随从正副主考 官弁兵各二十名分考提调官各十名并由 兵部拨给一武生八场在京诸兵籍听穿军 号衣服馀诸地方兵籍民籍武生其衣巾均 听蓝黑随用一凡考试等曰兵部派官并量 拨弁兵分行弹压以防弊窦一进场后正副 主考官即饬提调厅将试册按名制卷用中 纸其卷面第一行各印第一第二第三场等 字第五行各题姓名名下右边注明何省府 县总社村左边注年庚状貌下著作点指其 兵籍武生各照姓名旁肩注军号民籍武生 别有名色如官员子之类亦照名旁肩注就 中第三场各卷卷内各用下垛印牌卷成递 交正副主考官饬用印篆按日分交各围分 考等员照认以备考试日对验记注一凡八 场期前一日正副主考官饬提调厅据试册 应试人数均为三分每口一分再照每一分 各分为四围其何名何口从何围八场照名 写扁每围三扁其扁额大书何园大朱字扁 前各照书某日八场仍揭示智勇才力四围 各志认照日伫候唱名八场系分围如武生 一名第一场经八智围则第二场换八勇围 第三场换八才围或力围毋得混将一名三 场或二场重八一围以防弊窦一进场后正 副主考官饬提调厅制卷事清再饬据武生 姓名另修编簿一折每场考试等日早照分 照认外场递交试卷仍即弥封撰号陆续递 交公同试院将名纸名片较项讫一切中落 卷数陆续转交提调官收认提调厅各按日 照据名下注明何号至第三场照认讫仍通 将三卷详加捡察原号如何名第一场是干 一号第二场郤是坤六号第三场是巽五号 要知此三号即是一名仍合串三号为一递 交主考官其名纸仍谨密存贮俟主考官会 同分考官酌量取中武举数千二场预中数 千均递交提调厅即认将预中武举等卷先 行粘合名纸递交主考官以备唱名仍再照 取中武举数干照依三场卷式再每名各制 三卷以备覆核辰登记其预中二场各卷续 将名纸粘合以备查照一凡八场日五雯第 五刻场官各具品服分出四围门吏典执簿 唱名放武生八场各就本围平茇候试无得 喧闹以肃场规一三场考试等日分考官每 二员各按围考试捡记一员奉行捡记吏典 一人随记管办一员照办围务每日早自卯 至已考试午刻暂歇晚分自未至酉考试薄 暮而止三场仿此一三场考试等日管办等 员各预先按围列竖刻丈牌为志仍于分考 院前平茇分置每围乌铅八块至日分考二 员会坐量取武生干名仍饬捡记及吏典各 将试卷一一较验姓名籍贯年貌点指符合 诸武生各照认乌铅各二块双手举行捡记 管办员各详细察验何名行得干丈立行呈 明分考官察寔捡记员即千卷内据寔登记 讫管办员饬弁兵递将乌铅分置如前诸武 生再照认乌铅各一块单手举行捡记管办 员详细察验何名行得千丈立行呈明分考 官察寔捡记员再即于卷内据寔登记仍各 列志姓名于卷内随用押下本围图记即将 经试诸武生放出仍再换次量取武生考试 并依前办早分试毕分考官即将经试卷数 干亲自封识于封皮明书何围千卷饬外巡 捡员递交提调厅提调官照认仍于卷面木 刻场字下题何围朱字随即弥封撰号陆续 递交公同试院正副主考官察阅照例酌定 优平次劣等项应得何项即于卷内朱题再 于题项字下各用牙篆讫即行送交提调厅 收贮晚分考试一依早分办理后二日仿此 一第二场考试等日管办等员各预先按围 手分考院前平茇排列棍枪并于庭前左右 竖起草俑齐备至刻分考官会坐依前量取 武生干名较验符合诸武生各就领铁棍立 一齐行舞如法捡记管办各详细察验何名 行得千丈立行呈明分考官察寔捡记员即 于卷内据寔登记讫诸武生再领枪排立一 齐舞刺如法捡记管办各详细察验何名刺 中透刃或刺中著刃或才刺中或刺不中立 行呈明分考官察寔捡记再于卷内据寔登 记仍各依例列志姓名于卷内押用图记讫 即将经试放出再挨次量取武生考试并依 前办早分试毕分考官依例封卷饬交提调 厅题围并弥封撰号递交公同试院正副主 考官察寔题项再交提调厅收贮晚分考试 一依早分办理后二日仿此一第三场考试 等日管办等员各预先按围于分考院前平 茇排列鸟枪拜架弹药火石物件齐足即行 通报外场把门员于旗杆上竖起朱旗内外 场前面雯直弁兵一皆退避其镇平门毋得 放闲杂人拥八观看再由承天府衙照城外 正对场前面直向去处避却行人以防别碍 管办员仍于望垛各所督拨弁兵候望打号 至刻分考官会坐依前量取武生千名较验 符合诸武生各认鸟枪装八药弹如法均向 垛并立管办员击刀斗为号首立先发中的 者望垛弁兵察确击鼓一通中圈者击鼓三 声著垛者击柝三声落垛者鸣锣三声捡记 员即照依垛痕点八卷内垛牌馀以次继发 照例打号点牌发过一遭捡记管办员各详 细察验何名中的中圈或著垛落垛立行呈 明分考官察寔捡记员即将试卷据寔登记 讫试者依前继发发过三发击刁斗一通望 垛弁兵各就垛面敷涂如原即行退出本所 发过六发捡记挨次照诸试卷登记讫仍依 前例列志姓名于卷内押下图记其经试武 生听于分考院后暂行停留俟早分试毕各 由本围门放出分考官仍照例封卷饬交提 调厅题围并弥封撰号递交公同试院正副 主考官定项送交收贮晚分考试一依早分 办理后二日仿此一三场试毕提调依例串 卷递交正副主考官看阅照例酌定何名三 场并中者先行交提调厅粘合名纸以备唱 名馀预二场名卷应行续交提调厅续粘名 纸照修杏册仍由正副主考官阅寔以备送 部阅办一唱名日正副主考官各具品服出 场大门外吏典照将取中武生放八勇围伫 候复核一覆核等日管办等员依例各按日 预先照将试具于第二勇围平茇排列每日 早晚二刻正副主考官出就勇围会同分考 等员以次列坐照依试法量取预中武生干 名挨次察验仍照将三场试法递日覆核饬 捡记等员各于卷内据寔登记列志姓名仍 下依看等字照例押用牙篆每日早晚二次 各照将覆核诸卷递交提调厅收贮闲有何 名曾读武经诸书或于十八般兵器别有所 长情愿呈试者正副主考官听各随材再加 察核并于卷内登记用篆提调厅依例通将 每名覆核三卷合串为一递交正副主考官 将各覆核串卷通秤题项仍会同分考等员 详加商榷就中覆核卷较与初试卷或有相 去远甚者量行黜削馀无甚差异确宜取中 者仍将原试卷从中秤量如三优者为最二 优一平者为上一优二平者次之一优一平 一次或一优二次又次之三平或二平一次 一平二次与三卷并次者又次之举此大槩 以推其馀就中第三场优平次较重于第二 场第二场优平次较重于第一场再通将核 卷和盘折算以定其差第饬提调厅各按各 次照行写榜仍将武举榜额揭示汇修奏册 一三场考试等日闲或遇雨泥泞姑暂停俟 晴明再行考试仍将展限缘由具本题奏一 诸武生或有何人第一场不八格者听八第 二场第二场不合格听八第三场俟三场试 后通算量行去取一取中武举干卷别贮一 函二场预中干卷别贮一函黜落干卷别贮 一函并交试院收贮一武生遭父母祖父母 丧及为人后为所后服三年者不得匿丧应 举违者照律问拟一借人应举及代人应举 并充军场官与武生关通请托及吏典别有 情节各随轻重分别问拟一无赖棍徒或骗 哄武生诈称关节规取财利者各随轻重问 拟其骗赃充赏发告人一放榜日试院堂击 鼓三通场官各具品服仪仗递榜出场大门 外揭挂一场期放榜日场官照预中武举干 名行次承天府衙送交武举冠服即日颁给 各武举祗领趋出后一日齐就宴所承天府 官预构草茇一连在府衙以为赐宴之所至 日清晨场官经引新武举就廷场官并辖官 先行望拜礼五拜讫分班侍立新武举行谢 恩五拜礼再行谢赐冠服五拜礼讫场官与 辖官再排班与新武举同行领宴五拜礼其 宴品支出官钱由辖官备办正副主考官共 一桌提调官分考官每三员共一桌辖官共 一桌每桌值钱三缗监察副提调捡记管办 巡捡把门每四员共一桌每桌值钱二缗五 陌新武举每四人共一桌每桌值钱二缗吏 典每六名共一桌每桌值钱二缗宴毕试场 官并辖官再排班与新武举同行谢宴五拜 礼一宴礼毕正副主考分考正副提调监察 等员恭候复命馀捡记以下各回供职正副 主考官仍递将武举奏册甲乙各一本由兵 部题奏一试场事清场官照应试卷数内取 武举干卷与预中二场干卷及二场取中名 册递交兵部查照仍由兵部会同都察院将 各取中卷数并行详阅具奏得旨后由兵部 另行钦送遵奉其试场落卷数干仍交辖官 收贮一凡兵籍民籍预中武举等名各将为 职色项仍听各回伍加心操演以俟会试间 有隶省何名情愿留京以便演习者亦听至 如二场预中等名原拟将为秀才项改议凡 预中二场者由部各送掌领并所在上司量 减杂役差派使之学习待科毋须槩以秀才 名色掌领上司亦须不期察核俾他知所激 励一场事清辖官会照场事所支官钱官物 汇修奏册甲乙二本由户部核办俟得旨后 仍录一本交到兵部存照一试场供应什物 交几四座卷函册函十件清水六巨桶笔三 百管墨一百锭朱五两并胶朱砚二口墨瓦 磁二十口石朱十块黄纸十张会纸五十张 大纸二千张中纸三千张公同试院木板四 件竹笆十件书几六件缘席二双长席三双 灯檠六株油碟水油灯心具足正副主考官 房每房床一件木板一件缘席方席各一双 灯檠二株提调公厅木板四件竹笆十件书 几十件缘席二双长席三双灯檠六株正副 提调房每房床一件木板一件缘席长席各 一双灯檠一株左房屋内监察官房床一件 木板一件方席长席各一双灯檠一株左右 两边吏房每房木板二件长席一双灯檠一 株右房屋内巡察官房床一件木板一件方 席长席各一双灯檠一株左右两边兵舍每 边竹笆四件长席一双灯檠一株四围分考 院每院木板四件竹笆四件书几四件缘席 方席各一双长席二双灯檠四株左右两边 分考监察官各房每房床一件缘席长席各 一双灯檠一株吏兵二舍每舍木板二件竹 笆四件长席三双灯檠三株又榜二面门扁 十二面钲鼓各一面刁斗四件中鼓钞锣木 柝各八件赤布方旗二幅每日薪水木炭并 据所辖兵丁搬运交纳 在院分给各房用足 帝从其议惟主考武班大臣准用一二品寻复 谕曰第三场考试鸟枪事属关重况临辰中否寔由 武生技艺何如谅非场官所得私兹准主考副主 考于第三场考试等日亲自往来检饬俾得周妥 至如试卷仍由分考等员自行照办主考等员不 得先自检阅馀各依议办理 安河总督尊室帛奏言在省年前 明命二 十年 营筑 卫农堤条属省弁兵垦耕得田七百馀亩寻 因捕务弁兵耕作不敷而所在汉王人民均 无颌耕 帝曰此田年前开垦经有成效不应委为荒废但今 弁兵差派多岐而所在社民均无愿领姑俟事简 再办可也 安静署督邓德赡奏言又省夏禾仅得中稔又 风灾之后民食末得裕如请将各县原颌粜 贷展至冬务带征是年应征租粟听民折纳 钱交未几河静亦请听民折纳皆许之 摘平定巡城队名为翊顺队增给第二公主娴 嫣第四公主徽柔各半队 原给属兵 各一队 清化署督尊室恭奏言肇祥城静嘉府城二仓 原构窄狭请增构各七间以备宋山玉山二 县登纳钱粟从之 原构三闲 增构四闲 以户部员外郞陈玉琰陞署刑部京章司郞中 京师不雨初命府丞阮忠义祈祷末应复命侍 郞阮亨及署参知阮德政继祷雨寻降广平 平定富安亦以啬雨报皆命省官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