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49 中华文库
卷四十八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 卷之四十九 宪祖章皇帝寔录 |
► 卷五十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四十九 宪祖章皇帝寔录 乙已绍治五年秋七月朔秋 飨 北圻诸地方奏河水不甚陡涨堤条稳固 帝曰兹节临末伏尚觉萦怀宜悉心防护以备不虞 未几菑溪休堤溃 属河内 上福县 波及山明青池诸 县所在淤积即降谕紧饬塡合设法疏通兴 安巡抚范惟贞亦言辖下堤条迭出险工幸 得无事 帝曰朕深为此方民幸之然亦须加意抢防勿以河 水渐杀稍形懈怠可也 开释获咎人员 帝谕刑部曰赦过宥罪仁政所先今南圻有事京外 获咎人员不妨使之因事立功以开自新之路㸑 下残桐不忍委为弃物井中枯鲋将欲转之清波 此乃朝廷矜怜曲成至意可将军流以下罪名汇 册具奏及册上 帝详加披览分别情罪其因公罣误得释者数十人 皆给钱米发安江军次效力 授阮居仕大理寺少卿工科给事中阮辉瓑陞 署吏部检办司郞中吏部文选司员外郞朱 有德陞署伊司郎中翰林院侍读充史馆编 修黄仲词陞署户部京直司郞中吏科给事 中谢域陞署户部赏禄司郞中户科给事中 阮顺陞署吏科掌印给事中 阮知方尊室议抵巴南军次派人招诱蛮王多 为头目钤制终不肯出贼又于巴南沱之上 流设屯筑垒横亘铁绳以为南荣城屏蔽知 方与尹蕴阮文黄欲分道急攻以绝土民观 望移书京派大臣商办武文解尊室帛以为 土民未见投归兵尚未厚集进取尚难具折 以闻 帝谕之曰近者官兵进剿连收三捷威声振薄机有 可乘兹阮知方尊室议已往军次谋图进取而从 征将弁咸愿奋勇向前正宜乘此锐锋分道进攻 铁绳使彼失其险恃正为得策武文解尊室帛过 于慎重但见上目投归者少不免蹰躇辄自辗转 折请牵延旬日与贼以暇此后江流湍急船行不 便将如之何兵贵神速似此迟回殊属不惬人意 兹准阮知方尹蕴立移此得胜之师分道进攻铁 绳或佯击其前而暗袭其后或分水陆两路随势 夹攻俾彼首尾不能相顾则易于为力矣原留五 屯驻兵即当酌量抽回以厚兵力西宁道兵阮公 闲准取路速往从征各省现兵亦各调往安江备 派已而上匪啸聚于栅蒭上流筑屯固守阮知方 尹蕴亲率弁兵一千前往攻剿射杀贼党十 人匪败走撤其屯委硕兵阮创驻守创寻病 以定祥副领兵胡厚代之 河仙颌抚阮良闲奏言探得蛮目匿验蠛纠党 闹扰于永调仙美 二堡 名 闲 帝谕之曰彼见官兵分道进剿故委零星土匪设此 疑形以分官兵之势耳宜将见兵振耀又乘其不 意突出掩杀不可示之以弱既而蛮匪百馀来扰 长垒管永调堡黎永识闻报带兵十四名往 探为匪所伤队长黎文扬直前剌杀蛮伙翼 永识出阵裹疮复战堡兵继至匪投林遁去 事闻赏永识军功纪录一次银五两文扬拔 补率队赏功银牌一面 慈仁塔成改名福缘宝瑢 取福缘万善功 德十方之义也 赏董 理黄文厚加二级白金十五两员弁兵匠赏 赐有差复设大斋坛于天姥寺命署掌卫尊 室恭侍郞尊室铪董其事初宝珞落成尝命 驾临幸制诗文纪其事 详 圣制诗文 集 工部请碑之 帝却之曰朕万几清暇不吝翰墨此特记其梗槩耳 若徇卿等所请不几开后人之惑乎 五等侍卫阮奂派往义省黄沙擅扰乡村同派 纠之奂坐满流 户部会汇恩谕册子误将去年春作本年春既 觉片请改缮 帝谴之曰一部堂属多人何乃有此疏误又不具折 认罪但于片纸略略说过希图销案得乎堂属皆 坐罚 宣匪闭文招伏诛招逆儴亲属也前受伪名目 惹事复暗从农二党至是为省派黎文磐流 犯麻允养拏获坐极刑赏磐银钱三枚养免 流罪署副领兵阮文论委探得人赏纪录二 次阮广凯亦自清界潜回病死命戮其尸 广平平定永隆又安久不雨命祷之雨寻降 以原知府院文权升补嘉定督学原知州武克 俊精授主事陞署广平督学知县邓进陞署 北宁督学 宁平按察范伯迢请安折言省辖乐安县原无 税例明命十九年以后应征租粟均折纳钱 文今征收本色陆运艰劳民情不便既而户 部奏言通国县州如清化上游与兴化太原 广安等辖地远不便输纳者多非特乐安一 县请令诸省臣履勘择爽垲置别仓 帝谕之曰部议盖亦仿常平之法以备储贮而便供 输殊不思常平设于中土如清化之静嘉河内之 里仁等府遥隔省城随便建仓就近输纳间有粜 贷赤于此支发在官有储积之备在民无抬运之 劳敛散得宜而公私两便若夫清化之石城锦水 广地良政关化常春六县州并上游七总兴化之 山罗顺州枚山安州木州沱北扶安枚州水尾文 盘昭晋伦州琼崖遵教宁边莱州凡十六州太原 之白通感化广安之万宁先安并尧封县云海总 及宁平之乐安均系土民僻阻向来征租折纳本 以便民兹若槩设别仓征收本色则不免派兵防 守既属纷繁又别委吏役坐场㪅增一重弊责殊 非所以绥抚边远小民之意所有边郡各县州递 年应征租粟准各仍旧折纳钱交由省供输以归 简便惟向来值价颇属不一 或一缗或一缰二陌 或一缗五八陌不一 夫米价高下原有不同若一齐印定不无彼此低 昂兹准定夏征以五月朔冬征以十一月朔各由 地方照依市上之价据寔奏准以昭定例 赐国初功臣阮于已从祀 太庙初大学士武春谨奏言先臣阮于已在国初有 大功望赐旌表以昭厚道 帝问状对曰臣老耄遗忘闻之史臣杜光武范启等 言其事甚悉 帝即命史馆片录呈览 谕礼部曰功臣阮于已者开基之初尽心附翼定鼎 之后协力匡襄厥后子孙又能世济其美事业炳 彪 阮于已字无事海阳四岐人故黎功臣阮明办 之子 靖皇后之兄也 兄一 作弟 靖皇帝避地哀牢 太祖年甫二岁于巳留养其家尽心保护及长功名 日盛为黎相郑检所忌于已劝以韬晦密定南镇 顺化之计戊午 太祖镇顺化于已率其子弟以从初营武昌之爱子 与宋福治莫景贶多方规画官太傅爵威国公子 廷勇孙廷雄皆以功封郡公国初于巳从祀在清 化贵乡旧庙嘉隆二年重修 原庙礼臣议以于已乃是戚里功臣姑请停罢俟后 再 议 视与汉之伏波唐之长孙尤为卓冠洵开国第 一功臣也前者礼臣失考祀典阙如朕恭瞻 寔录追念勋贤其议旌表以妥潜馨于是礼臣奏请 登之祀典从祀 太庙右庑列第一案 制可其奏加赠开国功臣特进壮武将军中军都统 府都统掌府事太师谥忠贞仍封威国公再 命咨访后裔以闻 于已后裔今无闻者其父 明办黎封福神今祀典秩 中等邑民 奉祀之 初砌筑端雄府城 属山西省在果敢社 界依广威府城规式 造宝龙铜船 长九丈九尺横二丈三尺 深一丈七尺依彩鸾船式 以提督 段金董其役 初置山西投诚队山省首丁凡五十馀总督阮 登楷请束为效善队以首渠黎文勃管之 帝曰勃积年逋匪出首幸免末有功状可录未应滥 予名色宜遴堪干队长者为管率仍名其兵曰投 诚队恩给每名月米一方 移设河东县莅莅初在㫋檀 社 名 至是移于养安 三岐 二社 名 构瓦仓储贮钱粟以便输纳从省 臣之请也 申戒百官朋比先是直房发出偸窃一案法司 逾限不结内阁一味搁过刑科亦不举劾 帝闻而讶之法司内阁印宫及刑科皆坐罚因 谕之曰朝廷分设职官俾之相维相制以杜朋比而 防壅蔽也宜各以公事为重互相稽核切不可扶 同瞻徇若察有淹留情弊事关内阁准部院摘参 事关部院亦准内阁核奏期使庶官无旷百度惟 贞以副朕责成至意 八月开丰泽园初明命年间首开耤田演耕于永 泽园绍治元年辟八庆宁宫从院至是 帝命于保定宫前南岸之润泽坊设丰泽园中建一 堂名为务本堂以为演耕之所 乂省蛮撰县土知县肥征催收银税为叛蛮肥 磋等含恨引蛮匪围之肥征不肯从贼为其 所戕子肥炽亦被楼去事闻 帝以肥征一心向顺道赠土知府再赏银二十两给 诸其家 帝语直臣范世显曰御讳诸字经有部议施行惟御 制诗文乃朕亲制佝来阁臣恭录誊写一槩改避 颇属太拘又如同音等字或省画或直书所办不 一嗣凡御制朱谕诗文著之龙笺登之卷帙者其 日部二字照例改避 左从日中从方右从定改用 明字上从日左从鬲右从虫 改用 正字 馀双名二字各省一画同音等字准其直书 用示朕谦挹共承不自避讳之意至如录送抄给 仍依部议办理毋得援此为例 署刑科掌印给事中程儒有罪下狱儒前派往 清查乂省泛受河静辖民控单指参香山知 县胡茂德受赃初命静省按之无状胡茂德 复指儒暗里受赃情事静抚陈文恂以闻 帝白柏台风宪所关必须清白自持方可攻人之短 若外为搏击之名内行苞苴之术其身不正如正 人何尝观前史宋明台谏中人多有因事营私分 朋植党顺已者满口称道异己者吹毛求疵甚至 借公差以图己利倚声势以树私恩骢马所临州 县争谒此等弊端皆朕之所宿知也今儒利人之 财揭人之过信如其言居心已不可问矣即命解 交三法司会查尽得其状儒竟坐绞监候 以前军后彊奇管奇陈光纲陞署虎威后卫副 卫尉右军中勇奇管奇范曰义陞署前锋中 卫副卫尉后军左威奇副管奇阮文仪陞署 耆武三卫副卫尉河静左卫协管武成陞署 庆和卫副卫尉定后奇副管奇阮芗陞授广 义卫副卫尉 帝谓内阁曰向例皇孙三岁以上方得支俸今皇长 孙膺福生恰值 瑶台荐祉 五代同堂天家臻此美福自古希闻应沛隆霑用昭 国瑞加恩皇长孙膺福照例支俸 定大庭赐宴坐列凡皇子公皇子亲公国公郡 公皇弟未封而年已长成经给予朝袍并臣 工文自署正四品印官武自正三品以上者 均列于勤政殿左右皇子皇弟尚在髫龄者 列于阅是堂馀文自四品武自从三品以下 列于左右庑永为例 乙已 帝御太和殿宣示金册颁给玺书先是 帝幸止善堂召皇亲廷臣八侍谕之曰天家琼派日 蕃而名字有限朕钦遵 圣制帝系诗章分房赐部以便命名经已亲制谕文 著之金册垂示万年可令礼部详议以闻既而礼 臣请参照明命四年仪注先期以事祗告 列庙蠲吉以八月十六日设朝宣示颁赐从之 册文曰鸿惟我国家受天景命禔福厐鸿我 皇祖世祖高皇帝一统山河三同文轨命修玉牒庆 衍天潢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圣明述作天眷休征卜世卜年奠 宗磐之有永定谱定系彰琼派之延长光前积累 隆功裕后无疆历服从此亲疏办别世次昭明朕 祗绍鸿图遹追 先志惇亲睦族由是而日隆茂叶繁枝由是而日盛 今据阁臣折奏钦奉命名皇子及赐名皇弟之子 系洪字辈皆用人字部颇字数有限而天家日益 繁昌查将人字部编列声明请旨朕经捡应用之 字者渐稀而现已赐名如偕佳但𫢸之字虽字画 有分而同音称呼夏觉重复国家隆庆银潢演派 愈日愈增皆全赖我 皇考果鸿景嘏益笃纯禧有子女一百四十二人自 开辟以来令辟贤君简牒诚为罕见虽古称则百 斯男是诗颂文王之美究之书籍无有详明至若 南史貉龙事属傅讹本无足验惟我 皇考庆协三多光膺四得既受帝祉施于子孙诜诜 螽斯振振麟趾仁厚之风美乎盛哉朕恭阅 圣制帝系命名诗二十美字正为世次之分而系以 字部赐名则人玉言才禾心等字部闲出两用诚 有待于他日之繁衍也不妨从中斟酌议定以明 帝系而办亲疏百子千孙一本万叶盖益显熙朝 之盛事兹准定其命名皇子皇孙著遵前例永远 办理其赐名皇弟之子上一字著遵帝系诗章以 表天源之毓庆下一字则分房赐部以办亲藩之 嗣胤其寿春公绵定之房赐水字部如其子洪浚 其孙膺清宝海永澄保漪贵淮定涺隆江长济贤 涍能濡堪浃继溁述滟世漋瑞泳国滋嘉漳昌派 其诸房则照本字部仍分世次以此而推也宁顺 公绵宜之房赐口字部永祥郡王敌绵宏之房赐 系字部富平公绵安之房赐木字部宜禾郡公绵 宸之房赐页字部从国公绵审之房赐肉字部绥 国公绵寊之房赐草字部襄安公绵宝之房赐衣 字部从化郡公缩宁之房赐竹字部乐化郡公绵 宇之房赐火字部河清郡公绵宋之房赐巾字部 义国公绵宰之房赐殳字部镇蛮郡公绵寔之房 赐车字部山定郡公绵宫之房赐酉字部新平郡 公绵寷之房赐革字部葵州郡公绵寮之房赐邑 字部广宁郡公绵宓之房赐辵字部山静郡公绵 㝗之房赐雨字部广边郡公绵家之房赐支字部 乐边郡公绵宽之房赐髟字部巴川郡公绵宿之 房赐米字部建祥郡公绵官之房赐目字部和盛 郡公绵寯之房赐女字部和国公绵宭之房赐佳 字部绥安郡公绵答之房赐方字部皇弟绵层之 房赐欠字部皇弟绵采之房赐毛字部镇静郡公 绵寅之房赐羽字部广泽郡公绵宫之房赐门字 部安平郡公绵言之房赐彳字部皇弟绵宱之房 赐广字部镇边郡公绵青之房赐舟字部奠国公 绵㝭之房赐田字部绥边郡公绵宠之房赐风字 部皇弟绵害之房赐黑字部皇弟绵麦之房赐耳 字部镇定郡公绵求之房赐瓦字部皇弟绵麻之 房赐弓字部皇弟绵寁之房赐见字部皇弟绵宛 之房赐齿字部广化郡公绵宛之房赐走字部皇 弟绵案之房赐角字部皇弟绵寓之房赐豸字部 皇弟绵写之房赐麦字部皇弟绵家之房赐厂字 部新安郡公绵宷之房赐口字部皇弟绵客之房 赐皿字部皇弟绵寴之房赐虍字部皇弟绵篠之 房赐戈字部皇弟绵充之房赐白字部皇弟绵寘 之房赐立字部皇弟绵寴之房赐韦字部皇弟绵 寄之房赐身字部皇弟绵㝑之房赐皮字部皇弟 绵索之房赐又字部皇弟绵历之房赐金字部是 为谱系分明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如他日诸藩仰 荷家国荫庥子孙多得而本字部闲用不敷著由 亲台内阁声请另择美字部加赐以长承 穹示相祐 祖考垂慈用其成奕叶延鸿本支百世猗欤庥哉再 誊录玺书 五十 八道 颁给各诸皇弟永为家宝与国同 庥承恩无斁也礼成赐皇子公皇子亲公国公郡 公皇弟并文自正五品武自正四品以上宴 于勤政殿及左右庑另日皇弟公皇弟会衔 缮表陈谢 帝谓内阁臣曰朕御制文集并跋宜分类详捡次第 题目登于卷帙使制作截然可观至如散文姑缓 其镌刻俟年底捡清另办 召署山西布政尊室瀞来京候旨以河内按察 陈光锺陞署山西布政使广平按察尊室政 丁艰以礼部郞中黎善治代之寻改补河内 按察使户部税项司郞中潘成调补广平按 察使刑部南宪司员外郞尊室鋠陞署户部 税项司郎中工部规制司员外郎尊室漌陞 署礼部酬应司郞中翰林院侍读充内阁行 走阮巴陞署工部营建司郞中 右祠祭司祠祭使尊室道年外七十准以原衔 休养仍照品支俸 帝因览搢绅官籍见祠祭副使悬缺御批以广学堂 长史尊室段调补久之不见按补问之则当 直吏司遗忽也 帝谴曰除授官吏关系匪轻况朱笔煌煌何乃有此 疏忽立命锦衣将当直吏司各杖八十堂官各罚 六月俸因 谕之曰分职设官所以治事在京六部及诸衙门统 之以印官分之以员属纲举目张条分缕析立法 详且备矣朕仰遵 成宪振整百为前经分曹定局增置员人设有直处 专司又有直班佐硕诚欲百尔有官一乃心力率 作兴事奔走赴功于以黼黻皇猷珪璋王度者也 乃近日诸衙稍形懈弛即如户部谬将安江现贮 银钱之数率行面奏吏部堂属接领朱批一味淹 过就此等事则其他诸衙堆积者有之遗漏者有 之玩愒之渐已可槩见当此国家闲暇正君臣同 心协德兴平致治之秋朕日昃视朝夜分批折不 敢自暇自逸在庭臣工朝夕趋陪在所闻见所应 各体此意明作有功以无负所职可也若旅进旅 退徒以安逸自处设使朕稍存姑息不加之罪而 求之人臣以身事君之义尔等自问于心安乎况 旌别淑慝国典严明疲玩因循断非今日之所宜 有朕于大小臣工每爱惜而成就之不得不重申 巽令用示提撕著通谕部院府寺大小诸衙门嗣 宜虔共职守茂展猷为印官则以身率属恪慎攸 司员属则励怠策勤无旷厥职当班八直之员属 人等凡一切在衙事务各堂官要先申饬稽究编 记明白以备临辰询问不得以事有专曹视为膜 外动有询及毫无知识则趋侍何为职事何在乎 各部堂官以期察核所属谙练勤干者据寔奏闻 候旨奖赏怠惰疲软者指名严参立与革斥俾知 有所劝惩务使衙无留务曹无幸员以肃官方而 清吏治若既经此番训饬仍然怠玩犹有发出弊 端劣迹不惟当班员属人等各行重治其堂官申 饬不严与有心瞻徇断亦难辞重咎矣 命有司制给铜船火机船图记分别定项明著 某项号船图记以示征信 宝龙彩鸾金鹰灵 凤奋鹏为大项鹜 飞云雕神蛟仙螭寿鹤为一项静洋平洋定 洋恬洋为二项清海静海平海定海安海为 三项火机电飞大船 烟飞中船云飞小船 后有增造亦如之 赐原掌府弘忠侯故阮文仲嫡孙阮辉 副卫尉 阮交俊 之 子 袭封弘忠男荫后副管奇衔以伊父阮文 俊疆场殉节故也 安江辖民潘交豆情愿捐赀 钱一千五百 缗米二百方 以供 军饷交户部议赏 召定祥按察黎真 原黎 交真 来京升补翰林院侍读 学士参办内阁事务参办阁务阮祥永改补 大理寺少卿原大理少卿阮居仕换补定祥 按察使 彩鸾船工竣命试驶茶山澳往来稳捷 帝嘉之曰此船规制诸铜船未有其比向来承办人 等亦属可嘉赏督办段金加二级丁文季补授水 师副卫尉木仓督工监督员弁工匠预办者 皆厚赏 工部奏言去年京外补造海运船三十艘工竣 各适载例 均得二十 万斤以上 命照向例赏赐有差 是年派出京外海运船领载帑项一百三十六 艘有五艘遭风荡破漂到清国粤东海分所 在官给口粮陆解回国有兵丁十二名不知 著落广安以闻 帝以此号船因风失事情形属确死者给恤一倍生 还者免其深究 巴南军次阮知方尹蕴攻铁绳屯拔之乘胜复 取镇西初栅蒭既下贼惟倚铁绳屯为死守 计军次诸臣议急攻之既得请阮知方尊室 议将兵三千由小江进尹蕴阮文黄将兵二 千由前江进各带随土目分道并进贼邀截 放射官军按兵不动及二道兵合前后夹攻 副卫尉张李没于阵正副领兵胡德秀黎廷 理胡厚各贾勇争先副领兵阮公闲亦引兵 来遂攻铁绳屯㧞之当场斩获三馘杀暹大 头目一人暹牢清土毙者五六百人收获船 艘炮械无算乘势长驱直抵南荣城贼皆弃 城宵遁武文解飞递朱旗捷闻 帝批其折曰官兵立定镇西朱旗报捷皆我 皇考遗威馀烈之所致也我将士同心用命倾𢭏贼 巢朕当出格施恩以酬劳绩复语大臣曰朕自即 位以来恢复镇西一事未尝放心惟念六省之民 未获苏息所以向来未忍轻用兵力今有此捷庶 几可慰朕怀然取之非难守之为难卿等其思善 后之策大学士张登桂对曰今故疆尚未尽复姑 俟蒇事方可图之 帝曰然 录收复镇西功赏阮知方加协办大学士衔军 功一级纪录三次吉祥福寿良玉结珊瑚垂 缨佩牌嵌金刚珍珠镶金帮指万世永赖垂 缨大金钱纪功金磬各一尹蕴加尚书衔军 功一级纪录二次福寿良玉结珊瑚垂缨佩 牌嵌金刚珍珠金镶帮指龙云契会垂缨金 钱纪功金磬各一尊室议陞授安江提督加 赏军功一级纪录二次福寿良玉结珊瑚垂 缨佩牌一阮文黄陞署提督再加军功一级 纪录二次嵌金刚珍珠金镶帮指良玉结珊 瑚垂缨佩牌龙云契会垂缨金钱纪功金磬 各一胡德秀加掌卫衔加赏军功一级纪录 一次嵌火斋珠小金刚金镶帮指五福垂缨 金钱纪功金磬各一胡厚黎廷理各加领兵 衘加赏军功一级纪录一次嵌火斋珠小金 刚金镶帮指四美金钱各一阮公闲加军功 一级加赏三寿垂缨金钱一在行管卫奇各 加军功一级率队各加军功纪录一次武文 解尊室帛虽无身经行阵而调度事宜亦有 预办各加带随一级加赏清勤慎金磬各一 土目屋牙刍肥沥湓牙侧各赏授正队长从 军差派加赏羽縀衣袴及银钱各三枚 二名 首先 拏解暹牢及鸟 枪就军前投纳 再支出库银一千两钱六千 缗交武交解尊室帛亲往镇西军次宣旨慰 劳分项赏给又备办牛豕酒殽作为宴劳再 准汇列将士功状册交兵部分别议叙议赏 追赠张李卫尉衔荫一子锦衣千户给银三 十两 帝以蛮虏已经丧败谕阮知方尹蕴亲率大兵紧往 泳隆追拏随机蹑捕务期略地尽腊蛮界末 复命武文解尊室帛阮文黄遍行檄示各处 土目土民各宜相率首罪凡见暹人藏隐何 处即行拏捕解官领赏俱与免罪至如注措 事宜准会同筹拟奏闻既而解等请立匿蝓 蜓 名俺 之子 为高蛮酋长派兵防护仍以泳隆为 地头留兵按守疏下廷议皆言镇西初定亦 可及期注措惟腊蛮乍臣乍叛荒忽不常名 蜓一小竖子何能管摄况蛮酋名蚊暹目质 知尚窜逸于泳隆地面而自泳隆以外土民 未尽归附今若限泳隆为地头立名虼为酋 长多留弁兵设堡防护不免劳师糜饷多费 而无益请详察土目如茶龙壬于择其妥干 素为土民所信向者给凭为府尉县尉如能 自辑其民归命于我俟后随宜处置此正今 日要著何必汲汲请立名贬为乎从之 命隆祥署督吴交佳弹压安江军务凡征调催 拨会同布按阮伯仪陈交豫商办 帝以镇西见兵数少复派京兵四卫 羽林中一雄锐 左前锋右前保 二 分戍嘉定永隆定祥每卫增置管率二员 以备分派又命广南广义平定平顺各派一 卫奇富安庆和各三百前往南圻换戍其原 戍弁兵姑留候旨复摘出锦衣金吾该队四 人陞授防守尉充广南广义平定平顺四卫 奇协管加恩各赏一月俸钱因敕后凡派出 省兵充戍如有摘派京员领管者给发亦如 之永为例 京派天臣武交解尊室帛既抵镇西商委阮知 方尹蕴带同胡德秀阮公闲进师泳隆解与 阮文黄仍留镇西檄示招抚已而土目土民 相率投首至二万三千馀人咸言为暹虏胁 制解等升帐受降事闻 帝曰朝廷兴师正为除暴安良吊民伐罪之举今腊 人已负荆请罪咸称暹虏凌胁自起衅端必应殱 厥渠魁胁从罔治其降首之土目土民加恩均准 赦生宥罪仍各行安插俾安生业因语寿春公绵 定曰腊人前则执械抗官今则投降以千万计信 是反复不常未易驯也年前官军弃镇西而回彼 复据而有之朕想必有储积防备今则徒有空城 而已不过乌合之众旦夕是图暹贼技竆不久亦 宵遁耳复语武班大臣曰三军之令系乎一将非 勇敢有智识者不能近有中使自军次回言阮知 方与贼对阵弹如雨落裨将禀乞撤盖免为敌人 所知知方叱之增张二盖于是士气百倍卒收成 功若使怯懦者当之能不丧气乎 帝谓刑部曰向来在京处决重囚得旨后都察院缮 本题覆馀斩绞监候则但编交内阁凭照具有例 定施行惟一案内有应决者有监候者都察院所 办不一准嗣凡案处死罪重囚伊院依例办理若 案处监候究已妥合者毋得混叙题覆以合事体 永为例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四十九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