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39 中华文库
卷三十八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 卷之三十九 宪祖章皇帝寔录 |
► 卷四十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三十九 宪祖章皇帝寔录 甲辰绍治四年夏五月殿试命水师都统武文解 充监试大臣文明殿大学士张登桂尚书何 维藩读卷兵部侍郞黄收侍读学士参办阁 务阮伯仪阅卷赐阮立 原名 章 阮思僩 原名 文富 第 二甲进士出身阮扬辉胡士驯黄公盛裴维 璠陈有瑞阮有造文德圭 原名 佳 阮正八人第 三甲同进士出身初会试中格阮有造文卷 内帘拟不及一分外帘拟六分传胪后礼部 以内外点阅差异覆奏命都察院秉公覆阅 造三期文理通得九分均属可采同考白冬 温阮春榜以点阅不精各罚俸一年造仍预 同进士 帝又谓礼部曰科目不以衡尺限方得英才然朕观 士子行文淹贯者其辞琢炼卤莽者其辞鄙俚亦 可以观人矣且清人试题多以百家诸子为问者 亦只略略说过曾无问及兵财礼乐文武刑政如 我朝取士之制者阮忠懋对曰清文体稍变不及 明明初状元策问多是正大题目与我国同 御制图绘诗集编辑告成内阁臣范世显等疏请镌 刻其略曰灿在两闲总天地自然之图绘周 于庶类皆圣人著见之光辉盖咏歌本乎性 情动可为法即言可为则而道德措之事业 巍乎有成斯焕乎有文溯戏轨于前王炳徽 征于往牒诗颂作邦作对明形胜之可依雅 歌为纪为纲景典型之具在至治庥光乃有 云烂星陈之咏太平人物形为兔罝麟趾之 诗凡此皆盛美之播于诗歌声音之通乎政 治考记载于韦编汗简犹想见讴歌雅颂之 隆况发挥于宝翰宸章谅莫状德业治功之 懿允宜宣之金石炳之丹青以畅发乎元音 而铺张夫景烁者也鸿惟我 圣朝受 天眷命 乘运膺图累洽重熙 显谟承烈春京据山河之胜形势兼周洛汉关 宝箓垂 谟训之彝盛迹驾汤盘武诰轸翼乏提封肇启节序 明熙岐丰之气象方兴人物蕃盛奉 世祖高皇帝武功大定 圣祖仁皇帝文德致平九垓尽八于版图八表咸登 于王会 天开景色 圣制诗章先已与天下以共瞻垂亿年而有永矣兹 伏遇 皇帝陛下 道隆轩纪 思合尧文本之于执中精一之传推之为敷布经纶 之用盛美焕名都文物 丹雘厪贲饰之思治平求古哲芳规 图史正式型之准 修五事而庶征协应辰豫气调 合太和而品汇咸亨人宜物遂于辰衢壤兴歌封人 起祝辋川献画大米陈图四境陶寿域之春 千载挽泰和之旦钦奉 宸筵清暇 睿藻焜煌 垂赏览于几馀积篇章而日富 咏名胜则大地之精灵悉现屹然万禩泰磐 题古迹则前王之治化愈明炳尔千秋金鉴生长收 成明辰令也而 默运调和爕理之机动植飞濳备人物也而 深寓涵育发生之意于赋物见 化工之妙仰敷言皆 皇范之彝 臣 等叨陪秘阁祗仰 奎文恭照 御制诗初二两集随事命笔比物属辞总万类而兼 该贯三才而悉备经奉照随年次编纂镌刻 炳琳琅之并列与日月而齐明仰 圣德之光辉固已随在而见其昭著惟 宸文之深奥未易浅测而会其指归况著于物者为 象著于诗者为言言非象则不著形而上之 谓道形而下之谓器道非器则不形是以诗 必纂之以类而条绪愈灿其彰明系之以图 而文采弥增其炳蔚此臣等之窃有所愿也 爰不揣肤浅之见谨将集中钦 题名胜古迹辰令人物诸诗章分类编纂次各附之 以图次又恭照类中钦 咏各题并奉随类编录各遵依 御制书法恭谨誊写兹书成凡得十四卷并目录二 卷敬颜为 御题图绘诗集谨奉进 览候奉付梓剞劂于以抉乾坤之秘奥公寰宇之听 闻益彰我 大南 圣神功化之隆而钦奉我 皇上盛大日新之德业 圣明述作之文章永昭垂于无既矣 帝可其奏序之曰古者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粉散百川黛凝群山元气剖判成乎笔 端图绘之义也鸿惟我 太祖嘉裕皇帝受 天眷命肇造邦家顺化 开基富春 定鼎 圣 圣相承乾干不息 深仁厚泽 累洽重熙迄我 皇祖世祖高皇帝诞膺 天命以抚方夏奄有四海兴我 大南 光 前积累之功 裕后一统之业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克享 天心 聪明圣哲诞敷文德用集大成覆载所及致之昇平 照临所加跻之仁寿统万国之舆图衍无疆之鼎 祚春京增壮天险无加有是天下第一雄关定北 长城横岭洒江屏山香水亿万年之形胜也居中 制外受四方朝觐百二山河以临天下者也朕祗 承 大宝永绍 丕基追思 开创之艰难益凛守成之希易凡有临幸睹山辉川 媚之祥切扬 烈觐 光之念每因志胜曾著成篇矧至清暇披书则蒐治 效于古简验辰劝课则触物性而信吟日就月将 编摩成集兹阁臣范世显等摘将诸诗集中凡可 图绘者按随门类编汇成书各附之以图具将呈 览且夫 天地之造物简牒岂能曲尽其形容山海之舆图丹 青莫得点装归咫尺然而有云图经也书纬也一 经一纬相错而成文图植物也书动物也一动一 植相须而成化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 即书而求难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 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图书之用其来尚矣迺 准依请为御题图绘诗集寿之棃枣以加惠士林 亦一博览也爰著其事书于集端是为序及书成 赏内阁印官及编修誊录纪录有差加赏钱 三百缗 晋封宝枪神号列之祀典 谕曰我 皇祖世祖高皇帝以一成一旅大定天下 亲征日有 御用宝枪名曰武功良器传为世宝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春蒐殪虎救人于危因命其枪为 杀虎枪朕少随侍左右于吉云亭讲武我 皇考指授方略以御用宝枪授之随即命中特赐行 围肄武以励于今爰晋名其枪为缵武枪且古人 如汉有为剑立祠唐则大弓长矢藏之武库每郊 邱重礼必陈于仪物之首以识武功本朝枪炮之 用素著戎功其物有神兹晋封武功良器枪为武 功良器宝枪将军光灵之神杀虎枪为杀虎宝枪 将军武灵之神缵武枪为缵武宝枪将军震灵之 神给诰敕造神牌列于枪炮神庙 端阳节宴赉臣工亭侯皆得预焉丁艰未满亦 准赏给扇帕茶果有差 万寿节 帝御太和殿受贺 御制北巡诗集镌成颁给皇子皇亲文武廷臣及朝 觐诸省员与承天国子监诸省学政堂各一 集 恩赏诸辖驿站夫钱米及承天以南至河仙以 北至高平各辖在伍拣兵自七月朔至十二 月底月给钱足一缗 初制巡查几暇园牙牌机密院丙阁侍卫处例 以每月派属二次巡查命制牙牌三面 一刻 院属 奉派巡查一刻阁属奉派 巡查一刻侍卫奉派巡查 给之 命兵部会同水师统管察核水师各卫率队优 项该队阮情杨德吹二人皆以在外水师署 副卫尉用 以羽林营二卫副卫尉充协领侍卫直班黎止 信兼管翊振金枪各队尚茶院使充协领侍 卫黎茂幸以本职充协领侍卫直班仍兼管 尚膳奉膳理膳各司队幸寻以采买货项不 合降四级调再派往洋程效劳 筑承天归来堤 属富 荣县 申定皇亲贵主驺从限例先是 帝奉 慈驾临幸几暇园皇亲诸公及诸贵主咸在朝侍 圣颜怡悦从容欢宴夜分乃罢其日诸府驺从充斥 掖门外八暮人声嘈杂阍者不能止侍卫以 为言锦衣卫潘松等亦奏言向来皇子诸公 至公主出八皇城驺从人数未有限定请酌 定章程乃命尊人府会同礼部议奏准为例 凡诸皇亲常日趋侍者至皇城诸门外软舆 舆兵止把盖一人驺从二人随八遇有带将 朝服者听增带驺从二人随八至左右待漏 院墙角把盖止至日精月英阅是诸门外驺 从止诸贵主奉有趋侍者至皇城显仁彰德 诸门外把盖止软舆兵二人并女婢随八至 宫城诸禁门舆兵女婢止由宫奴接护软舆 八安软舆于别所仍奉趋侍如仪钦奉 御驾巡幸离宫别馆及行营驻跸之所诸皇亲奉有 趋侍者舆兵人等至各禁门外均隔十五丈 止把盖一人驺从二人均隔五丈止诸贵主 奉有趋侍者舆兵女婢并盖均至禁门外止 仍由宫奴接护随八趋侍如仪再有奉诣 慈寿宫趋侍者诸皇亲软舆舆兵亦各于皇城诸门 外止仍带随把盖一人驺从二人如有备随 朝服者亦听增带二人各至 仙寿门外止诸贵主软舆舆兵女婢并盖均至衍泽 斗外止不得随八其驺从随仆止处各宜静 寂伫候毋得喧闹嘈囋至如皇亲贵主或有 恭进品物抬递仆夫至显仁彰德门外止皇 亲贵主以事转奏如蒙 准其赏收由侍卫处量拨锦衣兵丁代为抬递至阅 是堂由太监转进其原 抬递仆夫无得随八 营建府第五座于城内履吉坊应役弁兵各赏 一月俸饷钱交 壬申 帝亲耕耤田从耕执事赏给各有差 授阮文贰为宁平巡抚范惟贞为兴安巡抚黎 元忠为河内布政使阮文振 旧 宪 为广南按察 使阮国驩为永隆按察使尊室政为吏部郞 中兼摄尊人府左佐理陈敏 广平 举人 陈践诚 承 天 进 士 并为兵部郞中阮科昱为工部郞中以户 部员外郞尊室常白冬温为户部郞中 宣光布政胡祐奏言宣地岚瘴山省戍兵非土 著多路病请支库钱采药调治许之 以南定督学武敏陞署吏部郞中敏初来京未 娴进止一日候拜 孝思殿忌辰礼成回署闻驾至忙遽误过仗内为宿 卫拏住下刑部问杖革 帝以敏前途忙遽非如在外突来犯跸者比降补员 外郞 安河总督阮公闲巡抚阮公著布政冯义方护 理提督段光密署河仙布政黎国桢有罪免 以隆祥署督阮知方补授安河总督户部右 参知尹蕴调补安江巡抚翰林院侍读学土 参办阁务阮伯仪陞署安江布政使尹蕴伯 仪陛辞 帝谕之曰安江边疆重地又与暹接壤调度机宜所 关不细卿等皆朕特简年力尚彊凡事当与总督 阮知方和衷商办以称所委昔诸葛武侯何曾一 一亲临行阵而算无遗策所向无前卿等学问中 人其各勉之蕴等叩头受命而出先是安江新佑 村 名 人陶文郡等京控伊村地广人稠经乞分 索以便公务原权领布政黎国桢与义方公 著公闲各索贿银 或五十两或七 十两或百两 由省吏阮 文威阮文胶队长阮文法引纳久不处断 帝谕曰分建村簿亦非迫切情形何多以贿行求殊 非近理第既明指其人其事未必凭空撰出准各 明白回奏毋自护短若或系县员省吏因事索扰 亦准摘参闲等皆上章自办惟阮文法首纳白金 七十两乃逮下法司问则此金乃公闲所还 而嘱之交法也先降公闲四级夺俸一年复 准公著等各专折陈首酌量从轻终不招认 公著初以参赞董戎公闲起身偏裨今反居 其右公著因此不平公闲窥见其微欲阴中 之至是公著往看河工光密拏获朱江汛队 长枚交石擅送奸商船四艘公闲与义方会 查摘出公著派探镇西私买犀角豆蔻等情 弊参奏乃命礼部参知陈玉瑶充钦差大臣 带同吏科掌印给事中邓堪前往查拟玉瑶 既至尽得公闲诬䧟状案上义方公闲以诬 罪杖流公著多率办光密听公闲义方指使 均杖革 帝谕曰公闲起自偏裨擢至方面未曾办得一事曩 发新佑赃案朕已酌从轻罚今尚不思和衷体国 以补前愆乃故勒犯诬人酿成大案本应依拟问 流以为徇私废公者戒念该员年前郤敌于沙孙 立功于永济律有议功亦可量减著加恩革效阮 公著前派往西陲以军旅重事委之旷日无功朕 亦略其前过授之巡抚近来守株待兔凡事忙不 关心虽奸商载货系属虚诬而究其所行大抵假 公营私其情似不可掩义方光密依阿长官应同 科罪光密独摘发奸商改降率队从河仙差派公 著义方各革职与并干赃案之黎国桢解职交玉 瑶究拟玉瑶寻改定祥巡抚改交阮知方会同巡 抚布按查结公著义方国桢案以众证明白 各计赃减半问以杖徒及案上准各为兵公 著发广义沿边义方国桢发昆仑岛追赃给 主新佑亦不许分索 授阮登洵协办大学士准其在贯支半俸 谕曰朕少出阁读书我 皇考重念主鬯承祧慎选师保命慎斋先生充辅导 熏陶诱掖之功深矣先生出自翰苑历典春曹我 皇老潜龙日侍直东宫明命年闲历敭中外又充西 席寻因老病悬车未几召加尚书衔充皇子师保 再解绶而归朕光登大统扶鸠陛见复优礼征为 礼部尚书委授业皇子皇弟北巡日充留京大臣 军国事皆敏济回銮陞署协办大学士仍充师保 复请投簪爰厚礼而归之今万寿庆节追思昔日 不已于怀特准寔授协办大学士仍予在贯告休 岁支半俸再荫授次子一人为司务免其从事在 家终养嫡孙举人阮登桁亦准在贯待养派出内 阁承旨阮巴赍捧 恩谕敕书由驿颁给及宣旨致问先生近状佳好又 命礼部将此谕旨录给山兴宣总督阮登楷俾知 侍养有人安心供职洵寻诣阙上疏辞曰官爵所 以励贤能俸禄所以养廉操臣以白屋起家 官至署从一品何等荣贵既不能趋事赴功 扶鸠梓里乐观太平已觉厚幸而逾分矣乃 身处田野坐陟穹阶非有课功之寔状而受 旷格之寔封臣心所不自安者一也臣历事 三朝久资宦俸与臣先人所遗有田十馀亩 食力不至欠乏节次蒙恩厚赠银币亦足以 赡馀年臣子登楷现支从二品俸升斗之馀 尝以其半供遗于臣则臣薪米之费口体之 奉已无不给之虞矣今受禄过于量臣所不 自安者二也且臣闻之古人云凡事当留有 馀不尽之地居官当以清白遗子孙臣生平 一片心想在 圣明之所洞悉傥蒙曲垂矜悯其岁支半俸臣请恭 领一期以荣君赐至如赏授官衔与开年以 后支俸请得徇臣之志准其停免此则不至 妨朝廷名器之公而臣之世世子孙得以蒙 咸庥之福延家泽于将来即臣所受国恩夏 不知其几千万倍矣 帝批其折复谕曰先生身虽田野心在阙庭岂不见 汉家之制非功不侯而桓荣孔伯皆赐以关内侯 古云无德不报无言不酬礼所宜然何必推辞为 也因 亲制诗章赐之洵陛辞感激流涕劝以保治功安德 义 帝亦为之感动亲赐延龄寿品人参及 御制诗初集北巡诗集各一部朝袍一副命部臣备 兵船护送回贯再命 皇二子福绥公饯之登舟慰问回奏 以城守尉充后保二卫协管段寿署中保一卫 副卫尉 河仙巡抚阮良闲奏言省辖岚瘴稍重戍兵多 感染辖民无治医业者请敕太医院遴员前 往调治乃命嘉定永隆定祥各遴医生一充 为河仙良医司三年一换 承天广治广平广南海阳平定旱命各诣所在 灵祠祈祷遣礼部侍郞黄济美祷于雨师庙 帝亦于宫中密祷雨天降命备仪赛谢赏美二仪金 钱一枚纪录一次先是科道阮进会等上言 经年神敕未能了办监查人犯滞滥犹多而 京城工役兴作相继凡此三者皆足致旱 帝命礼部速办封敕法司查结滞狱工部将京城不 急诸工役停缓之是日承天雨诸省亦以雨 奏 帝大喜 六月河内南定山西北宁庆和河仙大稔承天平 定富安平顺嘉定边和永隆定祥安江诸辖 近因啬雨禾谷稍有损伤命照例蠲减应征 者准减价折纳又安广义年前贷粟亦听代 纳钱文已而南圻诸省均言米价日就减贱 帝曰此乃粟米流通之效也因谓户部曰向来诸省 收成与米价均未有总册朕以爱民重谷为念民 闲粒食每欲一一洞悉于怀自后凡收成分数岁 以夏秋米价贵贱分为四季各汇册子进呈永为 例 太原署布政使陈著奏言省辖定州武崖二州 去省稍远抬运艰劳请将二州租粟听其折 纳钱文下户部议以为伊辖惟白通感化二 县州地居上游最为遥远故准其折纳以便 于民若夫定州武崖去省不过三四日向来 输纳本色未闻有以不便为辞者况田则有 租乃其常理若一一曲徇则其他效尤避就 将何所底正乎此二州请仍旧寔纳从之未 几宁太署督阮久德亦言北省仓储满贮请 夏征租粟听民折纳部覆不准因奏言北圻 诸大省田地广饶如常年丰稔则谷粟日增 而在京载例与在省一年应支俸饷既有定 额请由诸上司预先筹拟要使储贮适宜不 可坐待仓储就盈始请发运亦不得届征收 之期槩请折纳 帝可其奏通谕北圻诸省知之 定安署督潘伯达奏言属辖钱海县递年只有 秋田一务分作两征不便请税钱归夏租粟 归冬从之 阅选平富顺庆四省民数以署顺庆巡抚阮登 蕴广南按察阮文振署广义布政阮德护办 理刑部丁文铭充派及册上赏有差 以鸿胪寺卿充史馆纂修武范启改授翰林院 侍读学士参办内阁事务翰林院侍讲学士 充史馆编修阮祥永陞授鸿胪寺卿充史馆 纂修 以副管奇署明武卫副卫尉武弹为管奇充羽 林左一卫协管城守尉充羽林左二卫协管 尊室周改充神机左卫协管 伊卫副卫尉 范文昙得降 副 管奇署壮武卫副卫尉吴霓为管奇充羽林 左二卫协管 以隶神机营扬武卫副卫尉阮重陞署神机营 中卫副卫尉雄锐营前卫九队该队阮安补 授副管奇充隶神机营扬武卫协管 初镇西之变蛮虏名暾以暹兵来据其地上人 多厌暹人之虐绥腊安抚名邦不肯从暹率 其民八林居住暗委王目带货来商欲回故 土高有翼以闻 帝谕总督阮知方巡抚尹蕴曰土民久苦暹虐敢怒 而不敢言今名邦既不肯屈从则暹虏防闲愈密 土民疑惧愈深日下蛮民来商才一月闲船一千 馀艘人数四千八百馀因而抚之正其辰也当示 以舍逆就顺之理使彼自相鱼肉则我因其势而 抚畜之蕞尔腊蛮可不烦兵而服矣 以河仙按察黄敏达陞署河仙布政使礼科掌 印给事中阮必丰陞署平顺按察使丰寻转 署河仙按察使起复黎伯挺刑部员外郞陞 署平顺按察使 史馆总裁张登桂奏言明命年闲诸衙票拟各 本经奉 圣笔朱点者请捡交史馆以备稽考从之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三十九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