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38 中华文库
卷三十七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 卷之三十八 宪祖章皇帝寔录 |
► 卷三十九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三十八 宪祖章皇帝寔录 甲辰绍治四年夏四月朔夏 飨 雷震正东门楼毙典护兵一人伤二人 伤给钱 各二缗 毙给恤 一倍 御河护城河及城外濠畔多培沙京尹不以奏 拨民挑刮役一千馀人 帝闻之曰承天府自八春以来人多感染坛祷之医 治之至今尚末安好朕方思责躬修德以召天和 何忍以不急之务动伤民力京尹等不能仰体朕 意是诚何心哉立遣左副都御史何叔良往传谕 慰劳放之回役过者计工给僦钱京尹均降 三级 承天蝗 帝谓侍臣曰朕忧民一念日不遑暇而于辇毂之下 尤加意焉府县有民责若能以朕心为心则旱蝗 不足为吾民忧矣后数日召府尹武德濡问曰蝗 虫净否濡奏言雨降虫止想亦不至为灾且访之 农言田闲有蝗其年必丰 帝笑曰如农所言蝗却是好了因复论唐文皇呑蝗 事曰文皇爱民邪好名邪朕闻人君修德以弭灾 不闻呑蝗以弭灾者蝗可呑他毒亦可呑乎故曰 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隆祥署督阮知方奏言属辖中兴功臣诰凭钦 用金宝丙有 先朝御讳 左从禾 右从重 及功臣姓氏如阮福郡阮福料亦 有恭遇国姓其诰凭各道请由部奉纳换给 部凭执照 帝讶之命将原本呈览谓丙阁曰此宝乃 先朝传国金宝 孝明皇帝所制篆刻大 越国阮主永镇之宝 我 世祖高皇帝龙兴之始凡除受职官以至发号施令 皆以此宝行用宝文璀璨篆画分明原无讳字今 现尊藏谅已明确何乃误认至此又自古圣人制 礼上下有伦姓氏有别国朝钦定国姓双字 阮 福 臣 民毋得冒用尊天族也节次申谕何啻再三断无 复看混冒之理惟未禁之前或原得告凭连著福 字于理亦无所嫌况敕示乃 先朝恩命岂可收销知方所请亦过于拘泥阮福郡 阮福料均列祀中兴功臣庙牌位著为阮贵公其 原得敕赠与告凭各道有与 尊字同音不在应改之例亦并发还不必追究为也 仍著礼部通饬中外臣庶凡冒著国姓各遵条禁 改正告凭在禁前有国姓亦听仍旧奉守知方误 办免其深究 初设安江交易场丢年阮公闲等请于新洲堡 设场通商谕令俟后徐议至是始立场子多 福堡上游明定日期 每月六次 每次二日 汉王清蓝 原 顺 城人俗 称蓝人 听其往来贸易以领兵阮文黄署副 管奇陈有礼城守尉尊室葵专办其事分委 土目多方开示寻因王民来商者虏目质知 截货横征民多嗟怨省臣复言汉王人民所 居远隔如有不期带货莱商请不拘日限以 便于民已而上民来商曰众 帝嘉其开导有方赏黄加一级授礼副管奇该队权 充管奇笏接陞授副管奇再赏赤羽丝南素 纱衣各一领赤素绉纱袴一腰该队壬于茶 龙各陞授副管奇再加管奇衔管奇樗谦木 息均加卫尉衔该队队长主事各赏纪录飞 龙银钱有差尊室葵已故追赠副管奇照赠 衔给恤 以广南右水卫署副卫尉黎文法陞署京畿水 师右营三卫副卫尉右营五卫该队阮情陞 署广南右水卫副卫尉 以又安城守尉阮光署捷武卫副卫尉 锦衣兵张德溥更守阁房白昼袖 御制诗一卷而出为阁属捡获下刑部治罪溥言有 子从学欲得此为家宝刑部按新定例拟至 死罪 帝怜其情命杖一百逐出宿卫复谕刑部曰此乃朕 衡情准理出自特恩勿可援此为例 广南恶蛮潜下旃檀源劫掠源民有为其所成 者守御张文理率民追拏蛮逸去署抚魏克 循闻报即派左奇管奇阮文字率兵防截再 增派副颌兵阮义督同查缉事闻理先降四 级未几蛮复潜来理等分道伏截追剌二丁 斩一馘收获刀弩准理开复二级赏功银牌 一面在行人等普赏钱文有差阮义追捕无 状降一级数月复撤回 复设龙川县训导先是河仙三县各设训导近 以士数希少省之至是龙川县学者日众省 臣奏请复设教职许之 安注新洲河成河道自朱江汛横过前江新洲 堡 长三千六百 九十五丈 去冬起濬以岁周停工今春 复就役役者给雇工钱米阅月河成 上广六 丈下广 三丈深九尺上下所需竹栅三万三千二百 段雇钱六万三千二十一缗米二万一千二 十一 方 普赏专办随办人员看差初 赐名隆安河至是改新洲河巡抚阮公著奏言朱江 汛与新洲堡相隔稍远中有撞象一带高土 土匪由此潜来请于其地增设一堡摘取新 洲安乐二堡弁兵五十名驻守又移设朱江 堡于新洲河之上以便巡察 帝从之 改授署礼部右参知陈玉瑶署定祥巡抚瑶在 嘉定准便道之莅以礼部右侍郞充办阁务 范世显陞署礼部右参知礼部员外郞充机 密院行走阮同科陞署北宁按察使永隆署 布政使黎克让调署嘉定布政使永隆按察 使阮国驩陞署永隆布政使平定署按察使 潘克慎调署永隆按察使庆和署按察使尊 室全调署平定按察使吏部员外郞充机密 院行走黄焘 原名黄 烋始改 陞署庆和按察使 以署嘉定提督吴文佳署隆祥总督 帝以嘉定无事裁省提督故有是命复以西宁府务 殷繁命嘉定领兵尊室翰前往驻防协同高 有翼商办 以安江领兵阮文黄为掌卫护理安江提督关 防副领胡德秀署安江领兵官中保一卫副 卫尉尊室姜为安江副领兵官 河静巡抚陈文恂言河津归合二汛隶兵稀少 请增募王著外籍民每汛五十名以备差派 从之 清化匪渠伪称督领河中道将军郭功桂 即名 郎给 伏诛桂与伪督运张文知伪该队裴文势等 伪称名目劫杀多命为探子郭功禄张世显 等诉拏总督尊室俍截拏俘获渠伙十馀犯 事闻赏俍加一级二仪金钱一枚副领兵阮 尹纪录一次八宝金钱一枚协管副卫尉正 队长率队庙丞预有功状者各赏纪录金银 钱有差赏禄正九品百户赏钱一百缗张世 显从九品百户钱五十缗在行弁兵手下钱 二百缗仍命尊室俍督同藩臬提将匪犯尽 法严讯速拟具奏省臣因请催拨下班兵丁 搜拏逸党 谕之曰清省辖民向来宁帖只此一二逋犯偸生耳 兹渠目已获残党无多谅亦无他伎俩况方炎天 盛暑穷林索兽动劳人力朕心诚所不忍验之俘 获匪渠均由探子诉报可知吾民好义知方必不 肯隐匿逋犯自罹法网日下捕务事势无难何必 催下班兵为也乃命省臣厚悬赏格探访搜拏再 傅谕宁平巡抚阮文贰按辖防截后案成郭 功桂等皆伏诛 起复尊室详神机该队详前坐免交部察核尚 堪驱策故有是命 嘉定布政黎庆祯定祥布政张文琬北宁按察 丁文铭署河仙按察黄敏达皆以在职三年 请来京瞻觐许之既至改补祯礼部右侍郎 充办内阁事务琬改补通政使办理刑部铭 改授翰林院待读学士办理工部达遣回莅 寻准寔授 科道江文显何同正等奏言诸地方学政闲有 未惬士望教授训导乃是四十秀才致士子 多不信从各私相传习请雯定学政秩从四 品教授秩从五品均以正副榜举人出身者 补之训导秩从六品亦以举人充补至如秀 才充教授者补他职诸省学臣各依例讲习 如察有不举职者由所在严参议处举职者 三年候陞再乡试条例第三场文卷较重于 第一第二场请凡会试第三场必须三四分 以上方拟正榜乡试第三场必须优平项方 拟举人 帝曰夫学有大学小学古者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 教之有渐而升之有序也朝廷当初分设学臣盖 亦仿古遗意况四十秀才多是宿学以之训习新 进学生谅亦足资开导如有一二未惬士望则科 道原有纠弹之责何不指出声参而槩以虚言抹 煞可乎至如更定学臣品秩去年南义署抚魏克 循曾有此请经下廷议駮正今复以为言何所见 之鄙陋也且人之才艺有优于政事者有优于文 学者用人之道亦各随其才而已若教职专以正 副榜举人充补而秀才请行停止则历科秀才闲 有老儒宿学而终困于场屋者将何以自见乎矧 现在教职秀才至数百人无故改补他职不几于 纷繁而窒碍难行者欤再学臣之称职与否惟以 士子有无信从试中多寡为验向来每至三年乡 试之期旌别淑慝分别赏罚劝惩之典固已彰明 今却以举职不举职渎陈究竟何益又乡会试法 第一场经义非明于义理则不可以意匠而经营 第二场诗赋非富于文辞则不能以体物而议论 惟视第三场对策博达古今敷陈事理工夫微有 稍逊当初定例于通串秤取亦曾以第三场为较 重非无有所分别若槩以第三场为取舍而第一 第二场文理兼优亦置于下第是不过见得一偏 未为公平之论也看来摭拾陈言何裨寔用却欲 变改旧章可乎此折均毋须议再传谕言官自今 有所建白要宜揆度事宜务底于行勿可轻率进 言自罹于罪亦勿以一言不售终自缄默以负所 职可也 帝御文明殿署定安道御史阮逊充起居注会有事 差派 帝顾问侍立科道姓名逊惶恐不能对 帝谴之曰堂陛咫尺朕已假之辞色故询及之欲使 出差耳彼却呆立不动似此道员逶迟进退将何 以上匡君德下纠官方乎柏台木偶留之何益即 命逐出院交部按补 命北圻有河地方各按辖防护堤条 建清暇书楼于干成宫中楼前构翼廊诗舍以 为几馀披览经典之所因以清暇名其楼役 弁兵六百命掌卫充待卫大臣胡文什署锦 衣掌卫潘松等董之各赏一月俸饷钱文 定吏胥回避例先是定安署督潘伯达核出定 省藩臬二司吏役有父子兄弟亲属同隶 省请改补别省以清吏弊再请一省之内凡 父子兄弟伯叔兄弟以至有服远亲及婚姻 之家各令回避从之因通谕在外诸衙门凡 有似此者各摘出饬行回避巳而山兴宣署 督阮登楷上言省属各府县衙吏役有兄充 彼衙而弟役此衙又有与在省吏役有关服 亲虽各投充别衙亦是同居一省与夫省属 各卫奇队亦有兄弟姻娅而同隶一军或一 卫一奇者似当一律清釐以祛弊窦第人数 纷繁恐难了办况汉之为吏者长子孙居官 者以为姓氏要之治在得人而已乃并下廷 臣妥议诸大臣以为官吏回避向来未有明 条惟听讼律一条亦专指听讼者而言且向 来京外诸衙门或父子翁婿同隶一衙或姻 娅戚属同官一省而回避者有之亦或以甥 舅之情而不敢隐匿或以舅姑之子而具事 呈明又有再从兄弟摘出转移者亦有同籍 一贯同寓一乡而声请改补者亦以共事同 衙为碍而已今欲祛其弊而槩行摘换恐非 所以仰体我 皇上临简御宽之至意况一辖之内有省吏有府吏 有县吏人数殊多其所属之衙自有长官以 管照之佐领以倡率之吏等不过以备臂指 之使而已若不照随族属之远近衙门之同 否而槩以亲故遂疑其党结为奸并行摘补 则移换纷繁想必至无所底止矣阮登楷所 言不免失于过激且拣兵以同县总社束成 队伍俾之联络亲比非如吏役之当行回避 者比安可借此而欲与吏弊一律清釐者请 凡京外大小诸衙门如一衙之内有服亲自 缌麻以上与夫婚姻之家如其女之阿舅子 之阿翁并其妻之亲兄弟妻之亲姊妹夫以 至本身受业师并请各令回避馀无服远亲 并妻党非关亲切与夫姻家眷属妾家兄弟 及同贯同寓者虽隶一衙亦请免其回避至 如府县衙役与诸军卫奇队不在回避之例 夫是则事归简便人各自安可以行之无弊 矣议上准依议行 授尊室竹为守护使杜渐为羽林左翊右一卫 副卫尉尊室焌为龙武右卫副卫尉尊室立 为后保二卫副卫尉杨称为水师中营一卫 副卫尉黎文本为中营五卫副卫尉黎演为 左营二卫副卫尉尊室煇为守护中卫副卫 尉阮重为神机营扬武卫副卫尉胡宝为虎 威营肃武卫副卫尉陈光锈为雄锐营锐武 卫副卫尉 以羽林营右翊前二卫副卫尉阮文情署卫尉 清匪逸于广要洋分万宁知州阮登接率民邀 截俘三丁斩二馘事闻赏接纪录一次民夫 钱五十缗获犯交钦州处治 广平督学陈文序以病勒休以雄关知县杜裒 署广平督学 领刑部尚书邓文添丁母丧准回治丧事已供 职不拘月限加给钱三百缗以东阁大学士 领吏部尚书武春谨兼管刑部印篆 以原署永隆督学黎文硕为南定督学硕清化 瑞原人前以病归至是改补 申谕诸地方查结滞案先是有不拔县知县阮 向升补广威知府以有留下命案未能查结 署督阮登楷奏案情艰涩请听其离职 帝曰此案十馀年未了岂可听其卸事亦不可委之 独办改交省查而向截留随办因通谕曰刑狱人 命所系向来问刑自有期限节令清理何等周谆 乃山省犹有稽留重案则诸地方不无似此淹延 著自今诸省各严饬所属照案审结毋得槩以艰 涩为辞一味掩过府县员结清方得陞调接办员 亦不得私徇情面草率认受各宜凛遵以称朕慎 狱恤刑至意 立乌龙象墓碑乌龙御象也有战功明命年闲 敕赐立碑至是管京象阮仲并以为言命有司制碑 刻曰乌龙象墓 帝谓侍臣曰象之为物山林产也诸国有之然但用 之以备驮载耳惟我朝用之于兵威制远方最为 得力古人兵政重在马本国多山地尤重在象故 象军与水师合五军而七制兵初意不可不知也 嘉隆初象军有珠山祠岁 以春秋祭官给钱一百缗 帝又曰象备百兽之肉虎豹豺狼莫不震伏然王人 以计诱之以道驱之进退左右无不如意御得其 道一牧束之而有馀御失其道千人制之而不足 临民者可以戒矣 免甘露㟐嵘等州是年觐例广治省臣奏言㟐 嵘那贲上蓟巴栏㟐俸廊辰佐邦等州本年 正届瞻觐年例惟一初回复尚未苏息请展 一次从之 广治有獠目扶相掘纠党劫掠数为边民患又 阴嗾子侄新移俺些等六丁潜来细作为官 兵俘获省臣请寘之极刑 帝曰彼虽蛮獠亦有人心朝廷法外施仁尚可示以 自新之路今姑留监禁当堂开示如能知所畏悔 乎书回报扶相掘将所掠人口送回量与宽典若 一向执迷处治未晚后十馀日獠蛮复潜下九州 捉掠州民驻防袁牢堡试差率队陈和督率 兵民追蹑之斩五馘收回州民象匹事闻和 补授率队再赏飞龙大银钱四枚队长兵丁 土目有功状者册上皆拔补在行兵民普赏 钱百缗新移俺些等回书久无状竟坐诛 武库郞中陈登志员外郞阮常珍潘进计坐免 以户部郞中陈文愿调补武库郞中吏部员 外郞枚德俪调补武库员外郞署山兴宣御 史阮公佃调署武库员外郞均会同护理关 防先是库吏与工匠通同盗取铜条移赃出 外为主事吴廷珪 尚书吴廷 价之后 拏获志等以失 察均解职交刑部严议赏珪大银钱五枚寻 派署侍郞张登第逐一覆秤并交归案及案 上上守工匠共盗者俱坐死志降补工部员 外郞充办木仓督工所事务常珍进计降调 帝谓兵部曰朕览武班官籍多年深未陞授不几于 淹滞乎即命兵部片列进呈及片上以前锋后卫 副卫尉黎巍调补羽林后二卫副卫尉城守 尉充雄锐中卫协管陈敦钦陞署平顺右水 卫副卫尉其馀陞擢者二十馀人 谕部臣曰承平之世虽无战伐功亦当随资录用以 励戎行不可久于淹滞渐成懈怠 龙船卫副卫尉范文祯有罪免以水师左营三 卫署副卫尉黎郞调署龙船卫副卫尉城守 尉充左营二卫协管杨贵改充三卫协管 召高平按察黎文攸来京简用以户部郞中阮 有持为高平按察使寻改授攸詹事府少詹 事办理工部事务 命宣光布政胡祐进兵恩光堡宣省逸匪阮广 凯农雄硕久窜于永奠底定等县辖 原保 乐州 自 移设恩光堡环堡铺舍夜闲为匪烧毁土民 因而惊散商旅不通襄安知府阮廷清乞派 兵就府驻防祐委副领兵阮有利前往镇压 事闻乃命祐带领弁兵督同有利拏捕逸犯 招集土民再谕阮登楷摘出山西兵一卫从 宣省差派祐既至探捉匪伙二犯斩之闻广 凯等逸于清界移文镇安府协拏数月以久 留岚瘴撤兵而回 青风道 降蛮伙同蛮匪三百馀潜下广义一奇 地掠取人畜领兵阮永与一奇副管奇高持 分道追剿收回所掠人畜日暮蛮匪逸八深 林兵民亦有伤毙者省臣阮德护枚克敏以 事闻因奏言一四两奇之地田畴稍广畜产 甚多过了长垒便为林境所以山蛮每有窥 阚顿起贪心若不一番大加痛剿则桀傲愈 滋防御亦难为力第峻岭深林必须厚集兵 力请催集下班省兵八百馀并乡兵邻民五 百由领兵阮永随机进剿副领兵潘派与之 俱使得前后相接 帝批示曰恶蛮鸷悍狼子野心前者阮永八觐朕已 再三面谕今果不出其言寔汝等弗能抚字之所 致也高持阮永阮德护枚克敏降罚各有差因 谕之曰兵端一起利害攸关亦须审熟机宜方期集 事切不可轻举妄动徒劳无功 有妩媚班婢 阮氏橊听从女奴胡 氏安阮氏合嗾使 窃取尚筵同 黄金器皿 暗出城阍交氏安夫吴文理雇 借银匠黎文杖销毁发买均赃 为 女官告发初命太监侍卫严讯不承乃加派 署刑部参知裴槚协同管理侍卫天臣提查 干兴庆门外尽得其状案成正犯三各斩枭 从犯二各断一掌误买者省释典护 嘉祥门太监及率队皆杖革因 谕刑部曰此案朕准情定罪正犯者法所必惩误犯 者从轻发落此是一辰特恩后毋援此为例 驻防西宁吴交佳高有翼奏言腊蛮土目 名芃 名蔑 名喑 等 将土民四千八百馀牛车二千三百馀 来商率队阮员书吏阮伯祐等又招集汉民 百馀 帝谕之曰览奏近状颇佳殊堪悦喜且通商立邑事 属一初派人阮员阮伯祐等善于开导使土民咸 知朝廷德意乐于归市又能招集汉民颇得多数 则招抚之机日下已有其渐矣赏员等大小银钱 有差始回汉民飭令分立邑里俾安生业 起复茶龙壬于等从省率队茶龙等前蒙开释 从西宁差派真心效顺至是以王民凑集故 起复之茶龙仍留西宁壬于准回安江差派 从腊蛮郡主玉云之请也 广平牢蛮多乘闲窃发源民苦之省臣以闻命 副卫尉阮文并署管奇宋有吉带兵剿捕至 则牢先遁撤兵回 帝幸天姥寺命皇子皇弟拈香顶礼从容 谕侍臣曰此寺之作昭 圣迹也非禅关比然吾儒以善为宝释氏亦以善劝 释氏空色三缘与吾儒精一数言酷相似先儒云 佛说最精微能动人此类是也因出 御制诗视群臣即日回銮 帝幸几暇园 御制十四景诗 第一景殿开文宴第二景楼赏蓬洲 第三景阁明四照第四景廊集群芳 第五景轩生诗思第六景斋写书怀第七景 池留莲舫第八景山耸松亭第九景霓桥霁 月第十景水榭光风第十一景武江胜迹第 十二景仙洞芳踪第十三景湖津柳浪第上 四景岛树莺声见 圣制诗集 命部院馆阁诸儒臣应 制因谓侍臣曰笔砚纸墨文房四宝舌人云蒙恬造 笔然笔非始于蒙恬如物原云虞舜造笔以漆书 方简尚书中候云玄龟负图出周公援笔写之曲 礼亦云史载笔士载言则秦之前已有笔矣笔非 自恬始但用兔毫为笔自恬始耳砚者研也可研 墨使和濡也黄帝有帝鸿氏砚太公有金柜砚砚 之为砚其来尚矣舌未有纸书契多编以竹简或 用缣帛缣贵而简重不便于人至后汉蔡伦乃造 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天下用 之称为蔡侯纸上古无墨竹挺点漆而书其有墨 凡以漆烟松煤为之盖自魏晋始 帝又谓阁臣曰几暇园乃明命年闲我 皇考所建之几暇堂也其殿宇则舒光园撤下之材 木也凡此工料皆因其旧移彼就此非有所增加 也园在皇城内紫禁东垣又非如明清相山形水 势于百里外构起离宫别馆以为逸乐者比朕寅 恭一念慎守 成规国政民碞岂敢遑暇第恐子孙承平日久骄奢 嗜好藉以为辞营缮宫室耽玩湖山则非朕继志 述事先忧后乐之本意也昨因几暇伸明已意著 为诗序庶以垂示将来永守忧勤 家法斯善矣因出几暇园诗序命侍臣宣读之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三十八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