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28 中华文库
卷二十七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 卷之二十八 宪祖章皇帝寔录 |
► 卷二十九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二十八 宪祖章皇帝寔录 癸卯绍治三年春二月修葺 肇庙 兴庙 御制诗初集告成部院内阁臣请镌刻疏略曰天地 理之所形无非教也圣人志之所发本乎自 然是以典乐之教始诸诗声音之道通乎政 唐虞讴歌商周雅颂皆敕天勤民之所寓郊 庙朝廷之所用者见于行为政治纪于言为 声诗乃天地之至文非圣人不能作汉唐以 下辰君世主多有诗行世然求之古人诗教 盖相远矣我国陈黎以前诸帝著作如越音 全集天南馀暇所载略见其一二风会固已 渐开而人文之盛则有待也奉我 圣祖仁皇帝 天纵 圣明主张道统 御治二十一年见于昭事 郊 庙欢奉 慈宁内外之修攘古今之论述较晴课雨即物命辞 圣人之大文章非寻常所能摸仿其万一又幸 圣言无隐 天道与闻 俯准臣工之请爰 命锓梓次第汇成六集传之宇内流及方外莫不尊 为经言守为 彝训寔惟 皇天肆启 大南文明之运笃生 至圣以肇万世斯道之传者也钦惟 道心澄彻纯粹精也迺于万几之暇因事纪意触物 成篇一遵家法以敬 天法 祖勤政爱民为本而推于用人图政决胜筹边省方 设教观辰谨微皆用历写其忧勤以自敕励 至如 翼室之因辰僾忾其 至诚思孝溢于言表尤有关于世道之大纲大本臣 等滥叨侍从窃效对敭屡承捧读于燕闲获 聆 训示其指意 皇情敦厚非以多文而见长 圣性明通所以发言即为法虽秘阁之藏犹慎所感 而 宸奎之积不见而章况乎道原受 帝亲传景仰 元音之有继 皇言于 帝其训当与天下以共知辄敢合辞具陈仰恳 圣聪俯准将绍治二年底以前 御制诗古今体若干首汇成若干卷寿之梨枣奉为 御制诗初集嗣而 至教辰行 天章日富各逐次刊刻类年成集以至于万万禩无 竆于以增广我 圣祖仁皇帝无疆之教思而益阐我 大南丕振之文风非惟臣等之大愿望亦矢下万世 之大愿望也 帝许之命付梓 诗十三卷目录 三卷凡十六卷 以工部尚书阮忠懋调补礼部尚书仍充机密 院大臣副都御史尊室帛调补工部尚书仍 兼摄尊人府右尊卿原巡抚护理海安总督 陈文忠权办工部事务 文忠丁艰回 贯治丧起用 署礼部 右参知陈玉瑶权办兵部事务 帝谓大学士张登桂曰今春诸地方大吏请安折朕 详加披阅曾无说出一事岂以天下之大乃无一 事可言邪即有之而不言甚非朝廷所以责成司 牧之意宜传谕诸地方嗣后不得如此虚应塞责 旌表百岁寿民 广治一 广平一 以锦衣卫掌卫事骁勇将杨台权掌神机营印 篆准预廷议锦衣卫副卫尉阮谊陞署锦衣 卫卫尉专管肃直各队中保二卫副卫尉张 福长调补锦衣卫副卫尉专管长直常直各 队后保二卫卫尉阮尹 原名阮文 伊赐今名 调署又安 副领兵官羽林营中二卫卫尉黎宽猛 原名 黎宽 孟赐 今名 调补宁平领兵官前锋营中卫卫尉阮 义盛调补兴安领兵官羽林营左翊中一卫 副卫尉阮义充补广南副领兵官 以龙武营中卫署副卫尉黎得调署羽林营左 翊中一卫副卫尉隶龙武营善武卫署卫尉 吴必科调署羽林营右翊中二卫副卫尉城 守尉充隶虎威营广武卫协管阮良吉陞署 前锋营中卫副卫尉城守尉充隶虎威营雄 武卫协管尊室銡陞署中军中保二卫副卫 尉充龙武营后卫协管段寿以本职改充后 军后保二卫协管 以守护右卫副卫尉黎茂幸为尚茶院院使充 协领侍卫专管尚膳奉膳理膳各司队神机 营后卫该队尊室多陞署守护右卫副卫尉 又安领兵仝伯諠海阳领兵邓文丁年老休致 以北宁领兵甲文新陞署又安领兵官谅山 领兵杜文丑调补北宁领兵官卫尉作为太 原副领兵裴文德调补谅山领兵官左保 卫副卫尉阮廷福调补太原副领兵官海阳 副领兵阮文事为海阳领兵官龙武营左卫 副卫尉潘公成为海阳副领兵官 改补北宁按察范辉为兴化按察使兴化按察 丁文铭为北宁按察使以辉与领督阮久德 同贯也 以原礼部郞中充供奉 天授陵阮有索按补兵部郞中专管枪炮火药二库 初设兴化嘉兴府教授建学舍子省城外 初定巡查銮驾例近因銮驾卫奉守辇辂遗失 包辇白金筒乃准武班大臣会同内阁印官 以四季巡查一次 山兴宣署督阮登楷奏言山西省临洮端雄二 府七县林陇之民久为闲石等怵诱资送窝 藏积年殆成渊薮节次省臣领数千之兵历 三限之久多方剿捕未告成功去冬劫发七 所今春才一月闲劫破七所烧毁民家一百 九十六户男妇老幼毙伤皮捉去六七十人 情形尤为切害况诸县民前为匪所胁久罹 其酷后因官兵竆林搜捕需索者多一有拏 获些小从犯拘傕人证道路相望民安能无 失所乎今各县民多已弃贯逃漂而现存者 亦茫然莫知所措请给被烧者每户钱二缗 粟一斛被毙者人给恤钱三缗幼者二缗其 被漂社民饬行招抚回集正次要犯等勒三 月限听各自相擒斩解官投首胁从者亦听 其出首交民领管不必责令从官探拏原派 捕弁撤回操演休息使伙犯乐于投首俟匪 党日孤然后设法搜捕再预运粮米一万方 权贮端临二府莅以备给发若出限不首请 即带领天队弁兵前往随机痛剿一律踏平 以为一劳久佚之计窃以积瘼乏民末可以 句月苏息久逋之匪未可以旦夕就擒仰恳 宽假期限俾得随宜注措 帝批示云览奏筹办颇属得体寻谕之曰除暴所以 安良日下人民似此惊散失所正当先以安集为 要著所请赒恤最为合理准支库项给发以苏民 瘼馀均准行既而逋匪阮占 名前 禁 与从党二名诣 省派率队黄公富阮廷柱军前投首乞从拏 犯赎罪 帝闻之曰占是匪次要犯前经准定赏格有能擒斩 到案赏钱一百缗今束身引首亦可量与从宽以 责来效准权开宥管束飭令出力诱拏石闲以赎 罪复以楷派委得人赏金磬金帮指各一阮廷柱 黄公富大银钱各一枚衣袴各一袭 平定广义疫治平南富及承天亦以次传染命 诸地方官竭诚祈祷病者给药死者给钱初 帝览诸地方奏折即命户部票谕马发参知尹蕴侍 郎阮泽等缮票进呈八夜趋出 帝曰恤民之灾甚于星火部臣乃尔怠玩职居民部 可如是乎蕴等惶恐请罪各传旨申饬 改花朝节为芳朝节停罢宫中宴质 谕侍卫臣曰常年芳朝宫中有宴赏例也今诸辖偶 遭沴气朕方恐惧修省以迓 天庥何暇赏节为也其停之 壬辰白气经天 一条自西北 孛指东南 帝避正殿减膳撤乐谕求直言 谕曰节次据占义二省奏报辖下偶遭沴气人民多 有病故寻据南富治平等省又因之而传染承天 府亦闲有一二或辰乍发乍减验是几成疫气览 奏殊觉伤心落泪恻悯之至经已降谕支帑多方 遍给药饵疗治再著地方官不论男妇老幼均加 给恤何吝国帑累万盈千惟冀吾民早获安好耳 昨夜仰观乾象于西方奎参之次见白气一条询 之太史所奏这白气未办是何仍于朕心雯觉悚 栗且夫君临天下责在宠绥惟予德凉未能辄召 天和兹地方偶遭沴气况又 上苍垂象警省惶汗焦劳引躬自责岂敢视为适然 乎因思予临御来兹夙夜祗惧不敢荒宁以我 皇考心法为心治法为治克谨 天戒克绳祖武子育兆民抚绥方夏辰几庶政靡敢 或遑在廷尚多硕辅耆臣凡事商同每以率由 旧章慎守勿替翼室三年皇皇如也内而宫庭嫔御 尚仍潜邸之辰服饰日用均不得奢丽夸饰损费 无益未曾设置宫阶外而舆卫仪仗无所增加矧 至别馆离宫随事省减何曾营建动费工料之烦 近日如芳朝佳节宫中例有赏节亦即停罢日慎 一日兢业自持谅中外臣庶在所听闻非徒自交 饰也今乃似此灾沴弥深忧惧恐朝政阙失之或 多修省持躬之或歉兹著以本日为始朕御侧殿 召对臣工商办庶务凡宫中珠玉珍玩及进御锦 绣纹绮均行屏斥并减膳撤乐放上苑之兽禽罢 不急之工作再著在京问刑诸衙门在外诸地方 官吏各照所在刑名轻者平情准理照案发落重 者姑且量宽拷讯不得波及无辜株连蔓引各行 清理刑狱毋使淹滞再准廷臣言官并地方官凡 有所见闻或辰政之有阙失民隐无以上闻皆准 据寔直陈绳愆纠谬以匡不逮务要惠及下民庶 得仰回 天力而转灾为祥国泰民康共享昇平之景贶是可 兵部右参知潘清简上疏曰臣闻天人之际甚 可畏也圣人所居之位则曰天位所治之民 则曰天民所行之道则曰天道天道无他在 圣人之心而已此心也动作皆与天通故戒 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自微而至 于著自身而加诸民无一事而不合则民赖 以生而天降之福矣我 皇上方初嗣统孝诚恳至寅畏一心致理兴平得其 要矣硕辅耆臣有其人矣封事有彩帛之旌 言官有东帛之奖鸿恩覃乎普率闿泽遍乎 寰瀛宜其克当天心而嘉祯叠至也乃犹有 沴气流行玄象垂警不解其所以然或者言 路虽开而情难上达蠲赦虽厚而泽未下究 大臣启沃之心犹有长虑却顾之思地方司 牧不以生民利病为意而然欤臣闻去年四 五月闲南圻已有沴气而地方不以八奏就 此一事他皆如此岂不深可虑乎南圻近年 西陲有事疆圉未宁师旅繁兴生民寡遂加 以奉行之下无事激变者有之黩货扰民者 有之不能爱养士卒以致死亡者有之民则 流散而为奸兵则幼小而充伍死者复塡塡 者复死拮据情形日甚一日恐调剂不急则 疲病愈滋而边鄙之防无以自固也请于 万几之暇宣召三五耆硕询以国计边筹令其相与 商摧事皆尽善又申谕内而廷臣外而地方 大吏凡民闲利病皆得尽言然后择其可者 而行之则吏弊肃清兵皆寔用边防壮而国 势尊矣疏八 帝曰潘清简既明知其弊而不直陈革弊之方所谓 良猷八告者何事乎复命南圻诸省官将清简所 陈弊窦覆奏以闻 户部左参知尹蕴上疏以为为政在于得人古 今言治者以得人为本我 皇上临御以来爱民一念宵旰靡宁古先圣人殆无 以过然而地方米价耒见减贱民闲生理未 免拮据或者彊豪之剥削猾吏之侵渔民用 奢费米粒不通生财未得其道欤今北圻诸 省惟山西因有逋匪民尚未宁馀皆一律案 堵傥蒙 简派大臣有才干品望者为总督大员使制服吏民 镇压群动劝课农桑蕃息百姓则永无事矣 惟南圻诸辖拮据殆甚臣前在永隆尝过各 辖见风物蕃盛田地肥饶粟米狼戾鱼盐如 土商贾流通舟船凑集均称富乐之地自遭 藩安事变继以西陲有事邑里人民处处寥 落去年臣自镇西公回一路所见比与年前 仅十之三四大抵南圻人丁尚少一初投籍 之民多非世业兵徭稍重则移东就西死亡 逃散名悬在籍而其寔无所著落每有兵丁 逃欠总里不免虚塡临期雇借苟求了事所 以随替随逃兵无寔用职此之故虽向来钦 蒙朝廷曲加调剂蠲赦粜贷比之他辖蒙恩 最厚然久病之民元气尚耒苏也况今边鄙 未宁正方留心注措之日所当厚加培养先 富其民以为保障藩篱之壮其南圻诸省阅 选请应暂停一次俟后举行关津税额亦请 弛征一次以裕民天庶几六省之民可完复 矣 帝以说得明白嘉纳之 科道武仲平吴秉德黎夤阮辉瓑等疏陈八事 一言停静观院工作二言蠲减承天税例三 言和买物项 有何物所必需者户工二部派 员往详诸地方载运官钱往所 产所商之地 照市价买之 四言关津税例 请以上年发卖 之价平适者为 准由地方差人分往坐收 富户对价领征者罢之 五言洋人多诈勿 通往来六言京兵傅染量给钱米七言假月 限以宽力役八言恤系囚以清滞狱 帝以所言得失参半择其一二可采者行之寻 谕凡工作不急者缓之病兵在寓者量给白米京外 问刑诸衙门据现监重囚速行查结其例应登审 者准各秉公审谳中外案处弛禁后正法诸重囚 亦准缓决登审又以关津和买二款最关民生利 病再交廷臣原始要终斟酌详议立定章程以保 无弊 南义署抚魏克循上疏言学校所以励士司教 职者以岁课月考为塞责而磨琢功疏选举 所以求才典文衡者以款式疵迹为场规而 明扬路狭以至阅选有分成之弊和买有分 补之烦管率不知体恤而兵丁逃欠不勤训 练而技艺生疏刑狱则苛于指摘虽知其可 恕而亦终碍于平反造作则工料之槩拘向 例不究其寔支则潦草充赔益难期于保固 兵匠之督责太苛不辰其作息则屡形竭蹶 遂相率而逃亡因仍循习积弊日深太平之 未兴嘉祥之未应皆奉行失当之过也而究 其所以则由朝廷不用人而用法之所致今 惟慎择贤才布列众职委乏以事专责其成 而不复一倚于法使得以从中斟酌补偏救 弊于是循名责寔考言试功期之以为德为 民而杜绝其巧避趋承之习责之以明效大 验而不求于一言一事之闲则人人自励事 事得宜弊端可革民瘼可苏太平之治可立 致矣 帝谕之曰魏克循言意含糊但指流弊之由而革弊 之要郤无一语道及且法所以禁人为非治天下 者虽不徒恃其法而亦何曾废法况折内原谓奉 行失当弊有由来是则人为之弊非法之弊也而 委乏用法不用人不知魏克循视朝廷为何如而 作此言乎又曰慎选贤才布列众职夫朝廷岂不 欲多得贤才而用之但知人其难自古为然颇人 臣以人事君今尔有所知何不指名保举以资佐 理仍令悉心筹拟如何可使通儒列乎教职而磨 琢成才选举公乎交衡而博收淹贯阅选办稠稀 之寔吏胥不敢索扰夤縁而为奸和买为交易之 方小民可得通流财货而无累兵丁无逃欠而技 艺咸精刑狱得其平而人无枉滥制造作何程课 以期保固而无从中浮冒之弊端以至循名责寔 考言试功之道务期庶事毕举诸弊不生民瘼可 复苏太平可立致者逐款陈明尽言无隐循复按 款陈明再下廷议多摘駮之及奏上 帝曰魏克循前折既不是后折亦浮泛今廷臣议上 可取者惟宽试场日期摘补监院吏役诸琐细事 至若选举如何可以博收淹贯阅选如何可以办 别稠稀和买如何可使公私两得兵丁如何可使 技艺咸精刑狱如何皆得其平工役如何可使保 固凡关要等事均未能有所建明而于通儒可充 学职者既不能明指其人有违人臣以人事君之 义却欲增加品秩多给兵役裁省训教修饰垣墙 如此拟议摭拾套语将得通儒而用之乎殊为无 见之甚廷臣摘駮宜矣准依议行且朝廷广开言 路不忍以言罪人克循意欲有所施展故其言多 激切虽未免迂阔之病亦免其深究 赐皇幼弟幼妹岁俸 皇弟绵窟照从十一岁至 十七岁俸例皇妹贞瑞庄 祥福祥照从十一岁 至二十岁俸例给予 铸绍治六分制钱八万缗初命武库督工设场 铸造绍治白铅制钱五万缗至是复命继工 鼓铸 造瑞舼一艘龙七龙八二艘 北圻诸省久啬雨命祷之寻以得雨报 准内务府嗣凡片请制办物项进丙者由侍卫 所恭录遵办朱本仍于谨信司奉守 有盗库铜藏匿河干铜匠阮交谅适来为弁兵 拏解 帝疑其冤命刑部鞫问盗者乃库吏阮清禄也谅果 无辜得释 帝以刑部审谳公平赏堂官潘伯达等纪录二次部 属阮仲元尊室鋠纪录一次 京城多患盗召提督尊室恭京尹杜高迈责以 缉盗安民复传旨诸府第及诸衙各于所属 兵役加心稽核毋使漏棍混冒统管等员饬 属严行巡哨 命刻暹刀 年前所收获者令 明刻战功事迹 藏于武库以垂武 功 户部奏言银价日就昻贵聚隆铜公本请照现 价给发 帝念朝廷以宽厚待民欲使之赖此赢馀乐于输纳 命照明命十八年价给之 每银十两值 钱五十贯 修理干成坤泰二宫赏董理武交解以下银钱 有差 安津祠成初海东郡王晍通化郡王晪 二王皆 兴祖孝康皇帝 之子 顺安公曦 世祖高皇帝 之子 合祀展亲前祠明命二十一年 敕于安津 社 名 建专祠名安津祠会国孝未卒工至是 祠成乃命移祀之岁以春秋致祭 祠五闲二 厦正中海 东郡王左通化郡王右顺安公今又以襄 阳郡王皞安边郡王旻合祀改名亲勋祠 辛丑白气消钦天监奏言此白气一条自初见 后二三夜渐渐淡散浃辰后没不复见 帝曰 上苍锡鉴 祖 考垂庥转灾为祥寔惟邦家之福也朕何能焉书曰 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我君臣各宜慎之勉之 承天治平南义等省寻以沴气退减八奏群臣 因请诹吉御殿听政许之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二十八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