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二十六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
卷之二十七 宪祖章皇帝寔录
卷二十八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二十七 宪祖章皇帝寔录 癸卯绍治三年 清道光二 十三年 春正月甲辰朔 帝御九龙冠黄袍玉带率群臣诣 慈寿宫庆贺礼成更常服御勤政殿百官盛服趋拜 赏飞龙金银钱有差因 语侍臣曰朕即政以来每以民事为重昨宵岁序之 交夜静气平风调云霁定是佳年吉兆朕心深为 慰之 帝御文明殿召皇亲建安公定远公大臣武春谨张 登桂等 赐御书忠字各一又谓阁臣曰勤者人君之盛德朕 常以此自箴今春试笔大书勤字一可于文明殿 座右悬挂以便儆省 辛亥 帝亲诣 孝思殿行禫祭礼 礼成释禅服 御吉服回宫 壬子行升祔礼去年 礼部奏言大祥之后闲月而禫禫而祔礼也 请即于开正禫后诹吉行升祔礼 制曰可礼臣乃上仪注且请换造 龙凤 圣位改题金书 帝以礼典隆重再交廷臣阅覆及奏上 帝再三披览亲自裁定谕之曰礼尊于庙而亲于殿 庙则专书庙号徽号以致其尊殿则兼书祖考字 面以致其亲尊尊亲亲礼之则也今礼臣所议殿 与庙同揆之情文固未尽合若廷臣所议 孝思殿圣位 恭书皇考皇妣 继书庙号徽号 亲亲之义诚所宜然而 于 奉先殿明成殿圣位 但书庙 号徽号 则依原议尚属不一朕 心诚所未安夫礼缘情制而以义起兹钦定 奉先殿正案 明成殿圣位均恭书 皇祖考皇祖妣继书 庙号徽号 奉先殿左案孝思殿圣位均恭书 皇考皇妣继书 庙号徽号庶乎斟酌适宜于理为允又廷臣部臣所 议是日 神辇出庆宁门外朕升辇后随此乃臣子忧爱起见 然朕心殊有未安回忆前者躬聆训政绕侍承欢 引御马而前导掖銮舆而步趋舞彩称觞此何日 也今则弓剑难攀羹墙在念光阴瞬转今昔俄分 孺慕至情不能自已至日朕当一路步随以伸敬 意卿等不得以情固请馀依部议行之又派署后 军都统府都统宁乐男阮进林协办大学士 领户部尚书何维藩都察院副都御史兼摄 右尊卿尊室帛署龙武营统制黄登慎充董 理大臣六部都察院各遴所属随派凡陈设 进止事宜预先捡办俾得整暇先以日期布 告中外 诏曰帝王之孝莫天于享亲升祔之礼所以追荣祖 考对越焄蒿斯为孝道之备至者也奉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临御天下二十一年文谟武烈昭 宣海宇深仁厚泽溥博纮埏抚盈成之运而兼开 创之功以述者之明而兼作者之圣神功圣德寔 于我 皇祖有光宜升祔庙殿合祀同尊以符典礼朕嗣服 以来缅怀先泽悲恫在念夙夜㷀㷀今谅暗之制 倏已将周经命有司稽查典礼大祥之后中月而 禫禫而祔爰蠲吉以开春正月初二日朕亲诣祗 告 孝思殿并命官分诣祗告 南郊坛 列庙 奉先殿 社稷坛初五日以事奏知 慈寿宫初八日恭行 禅祭大礼初九日恭迎 皇考圣祖仁皇帝神主升祔 世庙圣位升祔 奉先殿 皇妣仁皇后神主圣位同升岁辰禋祀永垂万世以 表予一人孝奉之虔用慰尔臣庶尊亲之念所有 合行事宜著有司各敬谨预辨至日 帝御九龙冠黄袍玉带诣 孝思殿行一献礼奉 圣祖仁皇帝 仁皇后神主升辇出庆宁官门外大乐作卤簿仪仗 黄案龙亭各按次徐行历皇城左边经大街 路尊人府京外臣僚及贵乡贵县京县诸耆 目各于沿途设案香迎凡三十八所 帝步随 通计五百四十 二丈成四里馀 至显临门外躬捧 神主奉安于 世庙左案行大飨礼乐九奏舞八佾如 五飨仪奉安 圣位于 奉先殿左案先是连日霖雨命侍郞黄济美诣城隍 庙祈晴 帝亦于禁中密祷至日天日开晴礼成 帝喜谓天学士张登桂曰此是 皇考在天之灵非人力所能及也赏黄济美金钱一 枚纪录一次复命备礼赛谢自皇子皇亲文 武臣工至兵丁工匠赏赐有差 赏钦命恭题大臣张登桂武春谨及预题郞中 黎伯挺侍读阮辉炤主事潘伯彦等金银纱 匹纪录有差 恭题各银二十雨纱三匹富寿 小金钱一枚纪录二次预题各 飞龙大小银钱 一枚纪录一次 普赏京外诸衙及畿民银五百两交户礼二部 酌量分给礼臣奏言畿民香迎有参知休致 黄交演预焉 帝曰演为国老臣非耆目可比特赏银十两 戊午 奉先殿圣诞节 帝躬诣行礼 元宵节 帝奉 慈驾临幸坤泰宫高明中正殿行上寿礼既乃亲掖 安舆幸御园玉掖池观飞灯放火树 慈旨嘉悦赏览者久之 乘云飞灯自明命年闲始创 用薄纸粘布周围无隙以细 小铜线为釭将草纸浸膏油少许加龙脑香 撮捻干曝积釭中然之火气炎上笼中风生 自然飞空腾光闪烁明 达重霄称为禁城不夜 己未 帝御太和殿受贺颁恩诏于中外 诏曰朕惟圣人制礼因情而为之节文王者享亲格 庙以致其孝敬是以商歌烈祖归美思成周颂文 王遹追显德皆所以昭来孝而垂懿典者也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乾元健运恒道久成纯一德于敬 天法 祖勤政爱民穆丕猷于制治保邦立经陈纪 郊 庙朝廷礼乐大备东西南北声教覃敷武功著于剿 平江汉之声灵震叠文治垂诸政要周官之法度 彰明巍乎有成焕乎有文兼千古百王之盛美述 之谓明作之谓圣为天下后世之式型丕庥哉二 十一年治化之隆增光前烈用贻于千万禩太平 之业诞保受民旷简牒之希闻普寰瀛而共仰朕 纂承丕绪寅畏一心上下绍庭感深恩于罔极夙 夜基命思继序以不忘自谅暗至服阕致爱致悫 惟单厥心必敬必诚一循乎礼今者式稽彝典载 举隆仪以本月初九日奉 皇考圣祖仁皇帝神主升祔 世庙圣位升祔 奉先殿 皇妣仁皇后神主圣位同升九霄之陟降如临殷祀 之昭明协吉其日春阳转媚天色开晴朕祗奉 灵光虔恭对越以至百执骏奔罔不祗肃极情文之 备至庆钜典之告成寔仰赖 昊眷垂慈 圣灵锡祜之所致也朕心不胜欣慰寅感之至高厚 配天配地齐悠久以无疆肃雍在庙在宫永显承 于无斁同尊合敬允孚亿兆之欢心行庆施恩用 表厖鸿之福祉所有推恩各条胪列干左 一皇子 已封爵 并皇亲公国公郡公京外文武三品以上名下无 带降者赏加一级一京外诸衙以至畿民设案者 礼部汇列候奉赏赐一京外官员因公罣误革留 及降五级以上者改为降四级降二三四级者各 开复一级降一级者并行开复一绍治二年十二 月底以前京外官员因公罣误罚俸处分者并行 豁免一在京文员自四品以上亲子等各五品亲 子一名在外文员三品以上亲子等名四品亲子 一名诸文员不拘存没其亲子年十五以上如有 情愿八监读书者由部题明监臣核寔准补学生 给与廪像以资肄业永为例一诸省楝兵原例有 月钱五陌米一方著照在伍寔数自正月至六月 各给足钱一缗一绍治二年冬诸辖田禾损伤照 户部原议蠲减有差一诸辖各站各赏自正月至 六月钱粮有差一绍治三年诸地方人丁身税清 化省及承天府蜀免十分之五又安蠲免十分之 四馀诸省十分之三一在外现已齐集之各色正 额弁兵赏钱各一缗馀例有应点之各色杂兵赏 钱各五陌一绍治元年正月二十日昧爽以前军 流诸罪名闲有犯事在赦前而到查在赦后著遵 前谕并行 宽免放释 於戏苹格有庙周易所以隆报本之诚 锡福庶民皇范所以广叙伦之教予一人茂隆孝 治尔万姓长赖恩庥布告迩遐咸孚视听 普赏未封皇子皇弟并太长公主长公主皇女 皇妹钱三千缗 壬戌 帝初御干成殿先是以皇福殿为谅暗所仍于便殿 召对臣工裁决庶务每遇礼节礼臣屡请御 殿均不准至是始御干成正殿闲日御勤政 殿听政百官朝待如旧制因 谕中外曰自古帝王承祧继体必宅中图大以承天 庥稽诸史册即钧台以享诸侯登明堂以朝群后 即其义也朕仰遵成命祗绍鸿图翼室三年皇皇 如一日也今国礼既从吉朕亲御正殿用合居正 体元之义而㯹臣民望云就日之忱是日庆贺礼 成皇子皇亲以至文自五品武百协管以上 并诸地方来京会班及新蒙外补之督抚布 按领兵与新请之袭爵公侯驸马等员各赐 宴筵一次再赏赉金银磬锦荷包有差 颁给 圣制诗文天机预兆诗集 谕曰自古虞歌周雅后世奉为彝章天球河图历代 传为至宝此皆道在两闲垂于悠久也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神授多能天纵至圣蕴之为道德 发之为文章溯自明命丁亥至于戊戌诗有初二 三四五诸集庚辰迄于庚寅文有初集经已刊刻 颁行惟自己亥至庚子诗五百七十三篇辛卯至 庚子文二百四十七篇与夫天机预兆诗二百篇 皆所以阐造化之微发天下之赜也朕景仰 圣谟感怀 手泽嗣服云初首先恭捡敬上为 圣制诗六集 圣制交二集跋文附于集后并命剞劂寿诸棃枣绍 治元年告竣装潢成帙恭进 几筵再奉置几案日夕恭瞻兹升祔礼成追想如天 之功德曷罄形容仰瞻倬汉之文章长留轨范当 与四海准之百世传之共垂永久其自皇子皇亲 在廷臣工及来京会班诸大员南北诸直省国子 监学政堂赏给各一部 召皇子皇弟于文明殿命题赋诗 帝以所学皆有进益赏讲官黎登瀛等纯录银钱有 差复 谕登瀛曰卿宜诱掖熏陶俾德与年俱长以慰朕友 爱至情毋得以格外恩施气扬自得怠惰随生殊 非朕责成至意其凛省之 戊辰大阅 帝御五凤楼见其步伐精娴纪律严明深嘉之赏赐 各有差 谓侍臣曰师律以严为主君道以宽为本忆昔戊戌 春我 皇考御午门楼大阅六师有上驷院该队范文定者 捧护镫几撞触御马立命锦衣卫曳出斩之三军 莫不失色余方陪侍仍即跪前叩请幸赖 圣恩垂慈文定得免死乃知宽严迭用畏爱兼施 大圣人作为高出寻常万万今慎守成规诘戎肄武 追思前日之事涕泗其曷已哉 庚午 锡封皇二子为福绥公册文曰朕惟自古开国承家 必隆藩屏王者分茅胙土益厚本支故分土载于 周书而班爵垂于礼记皆所以广至恩而存大义 者也朕仰遵 成训敷贲〇 前庥式明义教之方是懋燕贻之典咨尔皇二子知 能早达端厚性成遵 严训于家庭诗书励志笃友心于兄弟礼义饬躬修 进及辰金玉夙期于令器爵命为贵丝纶诞沛于 隆施是用封尔为福绥公锡之册印尔其敬以自 修谦而受益为臣为子广求古道以自持有家有 邦永藉荫庥于弗替钦哉 是日晋封皇子安丰亭侯洪保为安丰公 加赏兼摄尊人府右尊正寿春公绵定宁顺公 绵宜富平公绵安递年俸钱各五百缗米各 三百方 封皇弟绵宁为从化郡公绵宋为河清郡公绵 宫为山定郡公绵寮为葵州郡公绵家为广 边郡公绵寯为和盛郡公绵宗为新安郡公 绵宋年少颖悟 圣祖仁皇帝素所眷顾 帝亦友爱焉 晋封襄国公绵宝为襄安公宁国公绵宓为广 宁公二公秉性温恭学问日进去年 御驾北巡襄国公左右扈侍惟谨 帝嘉之故有是命 加太长公主岁俸 平泰平兴保禄保顺太长公 主四人各加俸仝年支足钱 六百缗米 三百方 锡封皇亲诸公亲子各一人为亭侯 建安公昊 子良垣为 福泽亭侯定远公昞子静基为沛泽亭侯延 庆公晋子延域为慕泽亭侯奠磐公普子信 坚有疾及常信安庆慈山 诸公子以年少皆未得预 加赐皇弟绵富岁俸绵富前以驰马毙人不得 预皇子列寻以悔改得复皇子位号给之半 俸至是准预朝参赐常朝冠服一副加赐全 俸与未封皇弟同 建静观院 在禁城 左后 以掌卫胡文留等董其事 建先朝贤妃吴氏祠妃在 先朝位列一阶 帝闻其卒辍朝三日命官治其丧加赐钱三千缗建 祠祀之富平公绵安妃出也自初丧至卒哭 遇亲台章疏免其画题 命大理寺少卿张好合安河道监察御史阮琳 清理山西刑狱刑部奏言向例大省监囚不 得过一百五十今山西省配囚及拘监待案 多至三百请摘出配囚解交南定俟解馀未 处各案请派京官会同查结照理发落以清 滞狱乃命好合等行既至奏言现监囚犯多 为匪怵诱情有可原复 谕凡所干却案不拘已结未结死罪者姑留监禁责 令委亲拏犯赎罪军流徒及留监各项囚准发交 军次差派逃者限六月投首 命吏兵二部会汇京外官员私罪革降名册量 与开复 追复陈文道管奇原衔道海安护督陈文忠父 也初为管奇以罪免及卒 帝念追随日久故追复之 署羽林营统制黎文讨卒 帝以讨久充宿卫恩准寔授照品给恤再赐钱三百 缗宋锦二枝 河静布政阮同科免同科在莅叠降多级吏部 以事声明落其职从部效力以署刑部参知 陈玉琳调署河静巡抚兼领布政印篆 以兵部右侍郞阮登蕴陞授顺庆巡抚以署抚 尊寿德病故也 以前锋营右卫副卫尉黎巍调补安江副领兵 官神机威武卫副卫尉黎章补授管奇陞署 前锋右卫副卫尉 授阮廷宾为兴安巡抚武允恭为清化布政使 张文琬为定祥布政使尊室贵为守护副使 尊室铪为庆和按察使阮文达为广平按察 使范辉为北宁按察使丁文铭为兴化按察 使阮世碰为吏部郞中阮有持为户部郎中 黎思睿为礼部郞中邓金鉴为兵部郞中阮 仲元为刑部郞中潘静为内务府郞中尊室 德为典仪司郞中武名驰为吏科掌印给事 中武仲平为户科掌印给事中陈善为兵科 掌印给事中枚克敏为刑科掌印给事中 以署南义巡抚范惟贞调署刑部左参知兴化 布政魏克循陞署南义巡抚户部郞中办理 部务范世忠陞署兴化布政使护理巡抚关 防宁平布政阮文贰陞署宁平巡抚谅山布 政黎长名陞署谅平巡抚署承天府尹范璝 补授兵部右侍郞广义按察杜高迈陞署承 天府尹又安按察胡祐陞署户部左侍郞署 工科掌印给事中阮德懽补授太仆寺少卿 陞署又安按察使边和按察尊室瀞陞署吏 部右侍郞礼科掌印给事中潘文敞陞署边 和按察使原署广治按察潘辉泳公除调署 广义按察使泳寻以目疾恳请留贯调养 帝以泳稍形怠惰改补翰林院侍读充史馆编修以 刑科掌印给事中枚克敏为广义按察使 以兵部右侍郞充办阁务陈玉瑶陞署礼部右 参知翰林院侍读学士阮伯仪陞署吏部左 侍郞内务府郞中黎伯挺改授翰林院侍读 学士均充办内阁事务 以署龙武营统制黄登慎为羽林营右翊统制 锦衣掌卫权掌前锋营印篆恩骑尉胡文留 陞署前锋营统制锦衣掌卫权掌虎威营印 篆黄文厚陞署虎威营统制骁勇将杨台寔 授锦衣卫掌卫事专管肃直各队安江领兵 尊室议陞署掌卫仍领伊省领兵官龙武营 印篆交羽林左翊统制阮仲并兼掌 调补雄锐营后卫副卫尉阮化为上驷院轻骑 卫副卫尉以羽林营左翊右一卫署卫尉范 文辉调署雄锐营后卫卫尉 命署神机营统制阮久德权领宁太总督关防 山西省臣陈有礼裴辅丰潘显达尊室谭有罪 免以署宁太总督阮登楷调署山兴宣总督 署户部左侍郞胡祐为山西布政使宣光按 察阮德新为山西按察使又安副领兵潘松 为领兵官署宁平领兵阮仲滔为副领兵先 是山西逸匪闲石等久为民害原省臣阮公 焕梁国光武栐等以纵奸讳盗获罪陈有礼 尊室谭等各权领印篆又增设副领兵以阮 有耀为之既而有礼亲行缉捕无状去冬劫 发七所辅丰显达亦莫展半筹 帝以礼等劣懦无能皆革职交议有礼尊室谭发安 江效赎辅丰显达从部效力耀从省差派复 摘南定海阳募兵各一卫隶从阮登楷剿捕 谕之曰今匪伙常于民闲窃发非如前日出没林莽 者比则缉捕之机已有可乘又新调劲旅将勇兵 精各当茂展猷为分道扑灭以宁地面 富浪沙国人依嚟曰歌等船抵沱㶞汛称伊国 道长道徒 名端名望名二 名觅名路等 五名前者误犯条 禁自罹于罪伊国长委来恳恩宽宥南义署 抚魏克循以闻 帝曰彼等前敢混迹民闲以左道惑众罪不可赦姑 念伊等化外人未详禁令伊国长既委人哀请察 有恭顺恳诚亦可量施宽典开释放回用示朝廷 好生之仁柔远之义 帝以安江地接腊蛮去年谕令确探虏情久未报再 谕总督阮公闲领抚阮公著确访以闻闲等奏称暹 目丕雅质知已回望阁丕雅刍肥甫登换居 镇西兵才数千馀以头目则刍肥甫登不及 丕雅质知以兵数则不及前之十一若以大 兵直抵镇西机有可乘惟剿之非难而抚之 为难若抚未得宜则剿亦徒劳而无益盖土 人昏昧多疑我兵初来则凭险旅拒彼势竆 蹙即空土逃遁久留绥辑未必来归再请撤 回则空行空返徒损威望且镇西地势广漠 干涸辰候师行未便七月以后潦降水盛陆 路不通我舟师轻快可以纵横往来到此则 他栖居山阜力屈技竆不得不相率归命因 而招抚始有其机耳况腊蛮经被暹虏征索 百端已不堪命曾厌暹暴而思我朝廷之宽 早晚亦相反噬因而乘之则海东海西可以 耿次收复矣 帝谕之曰服蛮之要剿抚而已夫彼地干涸之候我 师进往尚可水陆相济若潦降水湍溯流而上既 觉迟难况我能以快船来往则彼必以小舟伏于 丛苇乱草闲宁能竭泽以求鱼乎且用兵之道贵 在知己知彼先机料敌毫发不差方为完算如彼 兵微将弱机有可乘即当以我新来兵直进镇西 𢭏其巢穴使蛮民明知暹虏之不可恃愈加震慑 因而遴委名俺茶龙等及诸土目之向顺者随机 设置分行招抚彼必畏怀归命此策之得也若腊 蛮果厌暹之暴而思我之宽则须严我边防按兵 不动以观其势俟他反噬望救我以仁义之师直 临其境彼必归顺可不剿而自平又为策之上也 第兵难遥度凡事期可底行兹参赞尊室弼赞理 林维浃现抵安江会同商办要须熟思确访动合 机宜如现在边防已无外患利于先剿者则不可 坐失事机或可待观其变者亦不可贪功而妄动 当如何熟加筹料以收成功仍将商办机宜速由 马递八奏候旨至如近日海疆边报已属无事其 吴文佳师船姑留嘉定不必驶往河仙转滋劳顿 已而尊室弼等商同诸督抚折奏蛮民向来 心尚怀疑虽暹虏百端索扰亦必甘心俯从 况辰当干涸兵行不便请俟四五月闲雨降 辰候水陆分道进攻因而招抚大兵仍于镇 西驻扎剿办惟彼林莽多岐而现兵希少请 增弁兵一万及期分派 帝谴之曰彼蛮不静自取灭亡近来凡有投归并加 抚恤何曾戮杀一丁虽名俺茶龙等亦各放回招 诱则朝廷恩施何等旷荡彼亦有人心岂不知感 而乃甘心从暹虐乎腊蛮怯懦固不待言至如暹 虏累次败衄素慑我兵威年前沙孙支贞 二地 名 之 战阮公闲等尚能以少制众日下现在精壮至二 万馀何攻不克而乃谓现兵希少为此怯语乎且 阮公闲等前奏既云现在镇西虏兵无几新来暹 目又非质知之比直前𢭏破殊易为力今复依阿 尊室弼林维浃作为此言是何前后之相反邪岂 此番意见系出于参赞赞理等而公闲公著不有 预谋不然人臣对君之言何至如此抵牾夫行兵 之道巧迟不如拙速近来边防已无外患如机在 可乘即以新来生力之兵临之何难一鼓𢭏破今 许久迟回无所事事却俟至四五月雨降方可进 攻又请增兵方能前进又不免道途疲困将何以 待敌乎况兵行必有粮随夏天雨降之期水陆运 饷尤为不便看来总属虚谈一无中窾令人悬盼 不解所谓徒增快怏不乐耳所请增派弁兵著不 准行今边鄙底宁久留亦无所事准尊室弼林维 浃即将各省军寔速行稽核事清各回京供职原 派弁兵撤回兵伍其边防事务准由督抚等员随 宜妥办以固边圉惟嘉定之西宁与原镇西之南 宁相接寔为关要地头可屯重兵以资镇压因而 招诱土民用为他日徐图之策准定边总督黎文 富量派戍兵及省兵千馀提督吴文佳带领驻防 西宁建堡屯田以为久留计荼龙壬于并彼等家 眷 名俺罗坚 先已病毙 亦准文佳带领随往择地安插令他 招诱西宁及南宁南泰土民俟有事状奏闻奖录 土目土民如有投首不论前此有无从匪并与宽 免使之胥相报告渐次回头仍先于此等处招民 立邑辟地直抵闾安则见效虽迟而可保万全无 碍矣至如镇西剿抚机宜俟后徐议末晚河仙安 江二省汉土民前因土匪惊散亦给一年限著省 臣加心招抚还复如故 河仙氏万沱长垒成赏督办专办员弁兵丁有 差 河仙省臣奏言赤毛商船六艘载鸦片如暹暹 人火其船籍没洋货赤毛耻之谋再举以释 憾暹人惧运石塡北楠海口以扼来路 帝谓机密院臣曰赤毛一骄子也前以鸦片故惹事 广东经三四年清人没柰他何今蕞尔暹蛮构衅 他必不休了此事虽得之传闻然以理度之谅非 子虚可传谕省臣加心确访以悉边情 缓南圻六省阅选一次 谕之曰南圻各辖乃龙兴之地大定以后涵养安佚 至今四十馀年民人闾井相安固已日臻蕃聚近 来西陲有事傕拨征调不免动烦民力今边境敉 宁当使吾民共享息肩之乐本年六月选期准停 其命官开场省官自行照办饬修选簿 丙本留省 备照甲乙 二本与通归册 发递由部核办 俟绍治八年戊申再依例行谕未 到嘉定边和定祥三省臣黎文富黎文真潘 文敞张文琬高有翼等先自开场阅选传 旨切责之 缓北圻是年捡阅军政北圻各省例以三年一 次派出文武天臣往捡阅 帝以去年北巡已亲临阅命姑停一次 改定亲兵宿直章程初锦衣金吾弁兵日常宿 直五百人 锦衣三百人 金吾二百人 遇有巡幸百里之外 临期请旨京城之外越日驻跸者增足八百 以充扈侍至是 帝以亲兵分班为数较少准常直日三百巡幸五百 兵仗由掌领该管随数酌给 清商风难船泊广南大压汛二百馀人命给之 米 人米 一方 听随便回国 南定奏言自梧桐江口至霞烂海口塡塞请包 筑堤条以御咸水卫农功许之 增立安江省清人帮籍安江省泊僚茶糯二册 在丰 盛县 清人居者百馀户省臣奏请别立帮号 在泊僚册号潮洲第十五 帮在茶糯册号第十六帮 各设帮长税例以 来年起科 帝幸利农河即日还宫改神符行宫为利农行宫 改宣光省安宁府为襄安府 帝以安宁有承天社名乃安宁伯阮玉諠采地故改 之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二十七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