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八 厚斋先生集
卷之十九
作者:金干
1766年
卷之二十

箚记

小学

敬身

圣模

模。说文法也。徐曰以木为规模也。或作橅。通作摹。

贤范

范。本笵字。说文法也。通俗文规模曰笵。以土曰型。以金曰镕。以木曰模。以竹曰笵。广韵式也。

毋不敬。安民哉。

朱子曰君子修身。其要在此三者。而其效足以安民。

敖不可长

敖。说文倨也。广韵慢也。又矜慢在心之名。通作骜。

乐不可极

马氏曰乐者。人情之所不免也。荡而无节则悖天理而穷人欲。故圣人立中礼以防之。而不得放焉。此所以不可极也。

狎而敬之

狎。割甲切。说文犬可习也。兽之可习者惟犬甚也。增韵亲近也。又翫熟也。

分无求多

分。在问韵。符问切。别也均也。左传救患分灾。

疑事毋质

质。韵会正也。少仪毋身质言语。注谓言语之际。疑则阙之。不可自我质正。恐有失误也。

人心之所以为主。而胜私复礼之机。

按心为人一身主宰。故心为之主则可以胜私欲而复天理。所谓四勿者。是主心之胜私复礼之机也。机。弩牙。发动所由也。

出门如见大宾

问出门使民之时如此可也。未出门使民之时如之何。程子曰此俨若思时也。有诸中而后见于外。观出门使民之时其敬如此。则前乎此敬可知矣。非因出门使民然后有此敬也。

居处上声

处。作上声则在语韵。说文止也。本作处得几而止也。诗爰居爰处注。居者定居。处者暂止。

蛮貊

蛮。说文南蛮蛇种。貊。说文北方国豕种。

逾节则招辱

按不能谨慎。逾越礼节。则必招耻辱焉。论语有子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注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

不留聦明。以行其义。

乐记本注曰不留。不接不设。如论语四勿之谓。如此则百体从令而义之与比矣。此一节。乃学者修身之要法。

管敬仲名夷吾

按史仲字夷吾。李白注管仲字夷吾。颖上人。姬姓之后。管严之子。与此名夷吾者不同。

右明心术之要

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方氏曰容体欲其可度。故曰正。颜色欲其可观。故曰齐。辞令欲其可从。故曰顺。

毋侧听

蓝田吕氏曰君子言动视听。无所不在于敬。头容欲直故毋侧听。声容欲静故毋噭应。目容欲端故毋淫视。气容欲肃故毋怠荒。足容欲重故游毋倨。立如齐故毋跛。坐如尸故毋箕。正其衣冠故敛发毋髢。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

噭。说文吼也。广韵深声。

髢。韵会发也。发。周礼注次第发长短为之。

户外有二屦。言不闻则不入。

曲礼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注侍长者之坐于堂。故不敢以屦升。若长者在室。屦得上堂。不得入室。户外有二屦是也。

入户奉扃

按集解说比陈注较顺可从。

由席角而升坐

正义隅犹角也。既不踖席。当两手拈裳之前。徐徐自席之下角从下而升。当己位而就坐也。

齐遫

遫。韵会蹙遫也。郑云犹蹙蹙也。严陵方氏曰齐则不舒。遫则不迟。

齐如夔夔齐栗之齐

书大禹谟注。齐。庄敬也。栗。战栗也。夔夔。庄敬战栗之容也。

足容重色容庄。

郑松江澈曰九容。理也非气也。栗谷先生曰九容非理也。发动乃气也。郑愚伏曰运奔执捉者气也。必重必恭者理也。所谓有物必有则也。

坐如尸立如齐

永嘉周氏曰其心肃者其貌必庄。其意诚者其体必敬。必庄必敬然后可以为尸。故君子之坐如之。必庄必敬然后可以为齐。故君子之立如之。当是时也。其心寂然而无一物。有孚颙若而无他虑。是心圣人之心也。此学者入德之要。不可不思也。

不旁狎。不道旧故。

朱子曰旁。泛及也。泛与人狎习。不恭敬也。不道旧故。既非今日所急。且或扬人宿过。以取憎恶。如陈胜宾客言胜故情。为胜所杀之类。

毋报往

按丧服小记报葬者报虞。注报读为赴。急疾之义也。义与此报字同。

犹云其就义若渴则其去义若热

按此即庄子列御寇篇文。

毋渎神

渎。韵会通作黩。慁也。

王制诸侯上大夫。卿。下大夫五人。

王制诸侯之上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注有上中下之大夫。而独言下大夫者。对卿而言也。按卿即上大夫。此外又有下大夫五人。

居官者为上士。庶人在官者。

按上士以上。是卿大夫也。然则注居官者。当幷与卿大夫言。而今只自上士以下言之者何也。盖经言与大人言则所谓大人。即卿大夫也。故于此不言卿大夫。而只言上士至庶人而已。

疾风迅雷。衣服冠而坐。

金华应氏曰雷霆之怒。天地怒气之所形。虽中夜幽暗之时。必盛服而兴。所以敬其变。

授立不跪。授坐不立。

严陵方氏曰授立不跪者。为烦尊者之俯也。授坐不立者。为烦尊者之仰也。少仪言授立不跪。授坐不立。则不特授尊者即然。虽授卑者亦然。

躏轹

躏。韵会本作蹸。良刃切。说文轹也。广韵车践也。

征为事。角为民。宫为君。羽为物。

乐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注宫属土。弦用八十一丝为最多。而声至浊。于五声独尊。故为君象。商属金。弦用七十二丝。声次浊。故次于君而为臣象。角属木。弦用六十四丝。声半清半浊。居五声之中。故次于臣而为民象。征属火。弦用五十四丝。其声清。有民而后有事。故为事象。羽属水。弦用四十八丝为最少。而声至清。有事而后用物。故为物象。此其大小之次也。

不言商者。或以西方肃杀之音。故遗之欤。

按周礼祭祀之乐不用商。注曰此乐无商者。祭尚柔。商坚刚也。与此同义。

趋以采齐。行以肆夏。

周礼春官。乐师教乐仪。行以肆夏。趋以采齐。注肆夏采齐。皆乐名。或曰皆逸诗。谓行步以肆夏为节。趋疾于步则以采齐为节。郑玄谓行者谓于太庙之中。趋谓于朝廷。尔雅堂上谓之行。门外谓之趋。安成刘氏曰采齐或谓小雅楚茨也。诗周颂时迈章注或曰此诗即所谓肆夏。以其篇中有肆于时夏之语而命之也。

锵。韵会本作玱。千羊反说文玉声也。诗八鸾锵锵。

鸾和

鸾。韵会通作銮。卢丸切。说文人君乘车。四马镳八銮铃。象鸾鸟声。和则敬也。崔豹古今注。五路衡上金雀者。朱鸟也。故谓朱鸟鸾也。口衔铃。谓之銮。又谓之和。诗和鸾雝雝。注和在轼。鸾在镳。

镳。说文马衔也。

进退周旋必中礼

礼记本注吕氏曰礼射者必先比耦。故一耦有上耦下耦。皆执弓而挟矢。其进也当阶及阶。当物及物皆揖。其退也亦如之。其行有左右。其升降有先后。其射皆舍发。其取矢于楅也。始进揖。当楅揖。取矢揖。既搢挟揖。退与将进者揖。其取矢也。有横弓郤手兼弣顺羽拾取之节焉。卒射而饮。胜者袒决遂执张弓。不胜者袭。说决拾加弛弓。升饮。相揖如初。则进退周旋。必中礼可见矣。

可以观德行

吕氏曰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所存乎内者敬。则所以形乎外者庄矣。内外交修。则发乎事者中矣。射一艺也。而必有乐于礼义。久于恭敬。用志不分之心。然后可以得之。则其为德行可知矣。

右明威仪之则

寿考维祺。介尔景福。

考。说文老也。介。左传助也。介助尔大福。按介训与本注不同。

筮日

筮。广韵决也。龟曰卜。蓍曰筮。

缁布冠

郊特牲曰冠义始冠之缁布之冠也。大古冠布。斋则缁之。注冠礼三加。先加缁布冠。是大古斋时之冠也。缁布为之。不用笄。用𫠆以围发际而结于项中。因缀之以固冠。此冠后世不复用。而初冠暂用之。不忘古也。玉藻始冠缁布冠。自诸侯下达。冠而弊之可也。注冠礼初加缁布冠。诸侯以下通用。存古故用之。非时王之制也。故既用即弊弃之。论语子曰麻冕礼也。注麻冕。缁布冠也。以三十升布为之。端章甫小注章甫。缁布冠也。夏曰毋追。牟堆商曰章甫。周曰委貌。以漆布为之。按以此数说观之。所谓缁布冠。与家礼所谓缁冠。其名既异。其制又不同。而后人浑作一物。至于丧礼备要亦以缁布冠为缁冠。未知其故也。

冻黎

黎或作梨。韵会老也。方言眉黎耋鲐老也。东齐曰眉。燕代之北曰黎。郭曰面色似冻黎也。通作犂。书曰播弃犂老。

皮弁

士冠礼皮弁服。注君视朝之服。白鹿皮为之。象上古也。自天子至士共用之。古文弁字象形。其制上锐若合手然。

爵弁

士冠礼韦质爵饰。郑氏曰爵饰。黑多赤少是矣。天子诸侯大夫吉凶亦用之。宰夫饔人之徒亦服。

父母存。冠衣不纯素。

纯。朱闰切。缘也。正义礼具父母大父母存。冠衣纯以缋。若有父母无大父母则纯以青。

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

礼深衣。具父母衣纯以青。如孤子衣纯以素。注吕氏曰三十以下无父者。可以称孤。若三十之上。有为人父之道。不言孤也。正义谓当室。谓适子也。既少孤。故虽除服犹自素也。然深衣云孤子衣纯以素则适庶悉然。岂惟当室。但适子内理蒸尝。外交宗族。代亲既备。嫌或不同。故特明之。按此与本注吕氏说不同。

绀緅

绀。释名含也。谓青而含赤色也。緅。韵会青赤也。绀似齐服之色。緅似丧服之饰。故不以饰也。

觽。在齐韵者玄圭切。说文角锐耑。可以解结。在支韵者翾规切。礼记小鑴注。以象骨为之。

右明衣服之制

不泽手

按集注张子说。与本注汗泽之说有异。而较似平顺。恐当从。

毋放饭

按孟子放饭。朱子注所谓大饭者。比此注放肆无节。其说似胜。恐当从。

毋咤食

咤。说文喷也叱怒也。毋咤食。疏云咤谓于口中作声。似嫌主人之食也。

母啮骨

正义毋啮骨者。一则有声。二则嫌主人食不足。以骨致饱。故庾云为无肉之嫌。三则啮之口唇可憎。故不啮也。按似嫌主人之食者较好。士直曰此泛论饮食之节。则主人二字恐衍。

贵其匕之便

匕。韵会作匙。说文匕也。所以用取饭。

毋嚃羹

嚃。托合切。韵会大歠也。郑注嚃为不嚼菜。正义人若不嚼菜。含而歠呑之。其欲速而多。又有声不敬。伤廉也。

毋絮羹

疏云就食器中调足盐梅。是嫌主人食味恶也。郑注毋絮羹毋歠醢。皆嫌其详于味也。

羹之有菜者宜用挟

按挟即箸也

殽胾

胾。侧史切。曲礼左殽右胾。注肉带骨曰殽。纯肉切曰胾。

脯修

曲礼以脯修置。疏曰脯训始。始作即成也。修亦脯。修训治。治之乃成。又薄析曰脯。捶而施姜桂曰腶修。

小饭而亟音击

少仪本文。亟音棘。

无哕噎之患

噎一结切。说文饭窒也。广韵食塞也。增韵食窒气不通也。

精凿也

凿。韵会本作糳。通作凿。仕朔切说文粝米不精也米一斛。舂为九斗曰凿。广韵精米也。

聂而切之

少仪牛与鱼羊之腥。聂而切之为脍。注聂而切割也之者。先聂而大脔而后报切之为脍也。聂。韵会本作䐑。直涉切通作聂。说文薄切肉也。

不得其酱不食

酱。说文醢也。醢肉酱也。按古礼所食肉。必各有所宜之酱。如内则所谓鱼脍用芥酱。濡鱼用卵酱之类。若鱼脍不得芥酱。濡鱼不得卵酱则便止不食。盖不为苟得而必食之也。

豢豕

豢。韵会以谷养圈豕也。

一献之礼。宾主百拜。

乐记本疏曰今乡饮酒之礼是一献。无百拜。此云百拜喩多也。

右明饮食之节

稽古

摭往行

摭。说文拾也。

周太王子

太王。即古公亶父也。公叔鉏之子。王季之父也。

淫哇

哇。或作䵷。师古曰䵷淫声。非正曲也。

孟轲之母

孟子之父激公宜。一云彦璞娶仉氏仉音蒋女。生孟子。三岁而父宜卒。

嬉戏

嬉。博雅戏也。增韵游也。

俎豆

俎。说文礼俎也。礼器注以机盛牲体者。

踊跃者。擗踊之谓。

按踊跃。乃筑埋者踊跃也。注说恐误。

鲤趋而过庭

孔子年二十生鲤。时适鲁昭公遗以鲤鱼。孔子荣君之赐故名之。

右立教

所居成聚

聚。说文落曰聚。汉书音义。大曰乡。小曰聚。

舜摄政时年五十

按舜典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注舜生三十年。尧方召用。历试三年。居摄二十八年。通三十一年。乃即帝位。以此推之。摄政十七年。即舜之五十时也。

内竖

周礼天官内竖掌内外之通令。注使童竖通内外之命。

复膳

膳。说文具食也。言备具此食也。庖人和味必加善。故从善。周礼掌王之饮食膳羞。注膳牲肉也。

膳宰

周礼冢宰。疏宰者调和膳羞之名。增韵烹也屠也。

跬步

跬。在纸韵犬蕊切。说文半步也。

缵大王王季之緖

缵。说文继也。緖。说文丝端也。增韵基緖统系也。

既葬反而亡焉

檀弓曰反哭之吊也。哀之至也。反而亡焉。失之矣。于是为甚。

婴儿

婴。释名始生曰婴。婴匈前也。投之婴前乳养。故曰婴。增韵婴孩也。说文颈饰也。从女賏。賏贝连也。胡人连贝饰颈曰婴。女子之饰也。

斑斓

斓。韵会离闲切。色不纯也。

跌仆

跌。方言蹶也。师古曰足失据也。

不亏其体。不辱其身。

马氏曰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所以不亏其体。立身扬名于后世。所以不辱其身。昔曾子启手足而后释渊冰之惧。乐正子春门人也。安得以不忧乎。

亟称之

亟。寘韵去吏切。广韵数也。孟子亟问亟馈鼎肉。仲尼亟称于水。皆数意也。

伯兪

汉时梁人。

严临下而不毁伤

按严厉者或至于毁伤。惟曾子虽严于临下而无所毁伤也。

少连大连

杂记本文少连上。有孔子曰字。

高子皋以为难

严陵方氏曰君子于此。固不以为是。亦不可以为非。特以为难而已。

皇皇然如有求而不得。望望然如有从而不及。如不及其反而息。

礼记问丧皇皇然注。皇皇犹彷徨之意。檀弓如有求而不得注。如有所失而求觅之不得也。问丧望望然注。望望瞻望之意。又曰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又曰徼幸其复反也。

箕子

箕子名胥靡

自说于民

说。说文悦也。徐曰说之亦使悦也。

佯狂为奴

周礼秋官司厉掌盗贼之任器货贿。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舂稿。注郑司农云谓坐为盗贼而为奴者。输于罪隶舂人稿人之官也。由是观之。今之奴婢。古之罪人也。故论语曰箕子为之奴。罪隶之奴也。

七窍

医书上智七窍。中智五窍。下智三窍。常人二窍。愚人一窍。下愚一窍而甚小。

不咈

咈。说文违也。通作拂。

天下宗周

宗。汉书颜注尊也。又主也。

伯夷叔齐

史记孤竹君。是殷汤所封。姓墨台。夷,齐谥也。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齐名智字公达。父名初字子朝。孤竹城在辽西令支县。

不食周粟

按粟。禄也。不食周粟。言不食周家之禄也。程子曰不食其粟。只是不食其禄。非饿而不食也。

采薇而食之

陆玑曰薇。山菜。茎叶皆似小豆。蔓生。味如小豆藿。可作羹。本草薇회초미。生山坡原野中。人多采取煮食之。

辚辚果伯玉也

辚。韵会车声也。本文果伯玉下。公反之。以戏夫人曰非也。夫人酌觞再拜贺公。公曰子何以贺寡人。夫人曰始妾独以卫为有蘧伯玉尔。今卫复有与之齐者。是君有二臣也。国多贤臣。国之福也。妾是以贺。公惊曰善哉。遂语其实焉。

墁溷厕

墁。在翰韵者涂具也。广韵所以涂饰墙。在寒韵者作镘。说文铁圬也。通作墁。孟子毁瓦画墁。

漆身为癞。呑炭为哑。

慈湖王氏曰漆有毒。人近之。患疮肿若癞然。癞。说文恶疾也。战国策曰让行乞。其妻曰貌不似吾夫。何其音似吾夫也。让遂呑炭以变其音。沙溪曰呑炭者。呑炭火而灼烂其舌。变其声音也。

委质为臣

质。在寘韵者陟利切。物相赘也。在质韵者职日切。左传策名委质。犹委身也。以此观之。质字恐当作入声读。

倚闾而望

闾。说文里门也。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闾侣也。二十五家相群侣也。尔雅巷门谓之闾。

冀缺耨

耨。乃豆切。孟子深耕易耨。纂文曰耨如铲。平木铁器柄长三尺刃广二寸。以剌地除草。字诂云头长六寸柄六尺。以芸田也。

馌之

馌。说文饷田。疑辄切。诗豳风馌彼南亩。

䦱门

䦱。在纸韵者羽委切。说文辟门也。在佳韵者空娲切。门不正开也。

之死。矢靡他。

诗注之至。矢誓。靡无也。

不径不窦

家语致思篇曰。季羔为卫士师。刖人之足。俄而有蒯聩之乱。季羔逃之。走郭门。刖者守门焉。谓季羔曰彼有缺。季羔曰君子不逾。不逾缺又曰彼有窦。季羔曰君子不隧。不从穴出又曰于此有室。季羔乃入焉。既而追者罢。季羔将去。谓刖者曰。吾不能亏主之法而亲刖子之足。今吾在难。正子报怨之时。而逃我者三何哉。刖者曰断足固吾之罪。昔公之治臣以法。临当论刑。君愀然不悦。岂私臣哉。天生君子。其道固然。此臣之所以悦君也。孔子闻之曰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公以行之。其子羔乎。按以朱子无事时可也之说观之。子羽之不径可也。子皋之不径不可。子曰柴也愚。此亦恐失之愚也。

白圭之玷

圭。古作珪。韵会瑞玉以封诸侯。上圆下方。玷。韵会玉病也。增韵缺也。

缊枲音洗麻也音宁絮也

礼记玉藻缊为袍注。缊旧絮也。衣用旧絮谓之袍。缊。韵会枲也。增韵絮也。广韵乱麻也。郑玄云衣有著之名。赵氏曰枲著。杂用枲麻以著袍也。

郑子臧出奔宋

僖公七年秋。盟于甯毋。郑伯使太子华听命于会。言于齐侯。泄氏孔氏子人氏三族实违君命。三族郑大夫君若去之。我以郑为内臣。君亦无所不利焉。以郑事齐如封内臣。盖子华欲乘间以篡国也。齐侯将许之。管仲曰君以礼与信属诸侯。而以奸终之。无乃不乎。子父不奸之谓礼。子不犯父命守命共时之谓信。守君命共时事违此二者。奸莫大焉。君其勿许。郑必受盟。夫子华既为太子。而求介于大国。以弱其国。亦必不免。齐侯辞焉。子华由是得罪于郑。十六年冬十一月乙卯。郑杀子华。二十四年。郑子华之弟子臧出奔宋。

服之不衷

衷。韵会善也。左传本注适也。

朝其母

朝。韵会觐君之总称。又朝见曰朝。

僮。说文童奴也。僮幼也。今文僮幼字作童。童仆字作僮。相承失也。

未之闻邪

按未之闻。谓未闻古事。即下文语汝以下所陈者是也。盖责文伯以僮子备官。而于此等古事。无所闻也。

玄𬘘

𬘘。说文冕冠塞耳者。诗葛覃注。𬘘。织五采如绦状。用悬瑱。正义注𬘘用彩线织之。天子诸侯五色。臣三色。以悬瑱当耳。瑱塞耳也。天子以玉诸侯以石。

纮𫄧

纮说文冠卷也。一曰缨无緌者。从下仰属于冠。○𫄧。礼记玉藻前后邃延注。邃深也。延冕上覆也。玄表而𫄸里。前后邃延者。言前后各有十二旒。垂而深邃。延在其上也。疏延用十二升布。染黄覆冕上。马氏曰冕之为物。后方而前圆。后仰而前俛。有延在上。有旒在下。视之则延长。察之则深邃。

素积

积韵会本作𫌀。通作积。襞𫌀衣间踧也。礼记郊特牲三王共皮弁素积。注以素为裳而辟积其要中。严陵方氏曰素积以素为裳。言裳则衣可知。裳必叠幅。故谓之积。通典注素积以十五升布为之。

右敬身

庄姜美而无子

诗卫风硕人篇言庄姜之美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其娣戴妫生桓公

左传本文美而无子下曰。又娶于陈曰厉妫。厉谥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云云。以本文观之。所谓其娣。乃厉妫之娣。非庄姜之娣也。妫陈姓

嬖人之子

左传本注。贱而得幸曰嬖。

四者之来

左传本注。四者皆自外至。故曰来。

能眕者鲜矣

左传本注。不能自安自重也。说文眕。目有所限而止也。

其后州吁弑桓公。为石碏所诛。

隐公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州吁未能和其民。厚之子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朝觐天子。得其宠命。乃可安也。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请莅于卫。请卫人自临讨之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

刘康公

建安熊氏曰刘采邑名。康公定王同母弟也。

受唇于社

唇。说文社肉。本作脤。盛以蜃。故谓之唇。韵会古人多以蜃为器。非特盛祭肉也。周礼地官掌蜃注。蜃大蛤也。祭祀共蜃器之蜃注。蜃之器。以蜃饰因名焉。郑司农云蜃可以白器令色白。

宜于社

宜。祭名。王制宜于社注。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于社。令诛罚得宜也。

以定命也

按凡动作礼义威仪之间。皆有一定不易之理。循其一定不易之理而无所违失变迁者。是所谓定命也。顺其命则事事循理而必有福庆。逆其命则事事悖理而必取祸败。此必然之理也。

祀有执膰

膰。说文宗庙祭祀肉也。通作燔。公羊传腥曰脤。熟曰膰。

果以篡夺得国

昭公元年冬。楚公子围将聘于郑。未出境。闻王有疾而还。十一月己酉。公子围至。入问王疾。缢而弑之。自立而改名虔。是为灵王。遂杀其二子幕及平夏。皆王之子右尹子干出奔晋。宫厩尹子晢出奔郑。

其后亦复被弑而不能终也。

昭公十三年夏四月。楚公子比子干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干谿。

右通论○士直曰通论所论。不出于敬之一字。

嘉言

述嘉言

述。广韵修也撰也。凡终人之事。纂人之言。皆曰述。

童稚

稚。说文幼禾晩种后熟者。增韵大凡人物幼少。皆曰稚。

黄香扇枕

按后汉书黄香本传。漏扇枕一事。未知其故也。

藜藿

藜。说文草也。徐曰今落帚。初生可食。尔雅藜之科。大为树可为帚。尔雅翼藜菜也。蒸为茹。又可为杖。原宪杖藜应门。俗名댑ᄡᆞ리。○藿。说文菽之少者。诗食我场藿注。豆叶。用以铏羹。

积粟万锺

锺六斛四升

经学念书

沙溪先生曰近思录及小学诸家注。皆以学经读书释之。恐不然。奇高峯以六经之学。所当念之书解之。于文义似通。郑愚伏曰经学谓之学经固误。念书谓之所当念之书。必欲与经学为对语。亦恐不是。念书只是读书之意。今华语谓读为念。谓诵为背念。如云口念书而心驰他。亦谓读书而心不在。

亦自丧志

书曰翫物丧志。

古诗三百篇

诗三百十一篇。谓之三百者。举大数也。

朱子曰尝疑曲礼衣毋拨。皆古人教小儿之语。

按衣毋拨足毋蹶。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皆押韵作句。似是古者初学韵语之类。故朱子疑以为古人教小儿之语也。

下愚

程子曰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也自弃也。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而进也。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圣人以其自绝于善。故谓之下愚。

不迁不贰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我为孩童

孩。说文本作咳。小儿笑声。史扁鹊传咳婴之儿。古文作孩。今孩儿字盖从古也。孟子孩提之童注。二三岁间。知孩笑可提抱者。

援在交趾

史交趾在南奥之地。自汉中国取之。置交州剌史。后叛。马援平之。

龙伯高

官至仙都长

鹄。说文鸿鹄也。师古曰水鸟。

鹜。说文舒凫也。方氏曰以为人所畜。不善飞。舒而不疾。故曰舒凫。俗谓之鸭。曲礼疏野鸭曰凫。家鸭曰鹜。

论当世而解颐

按人不知学。懵然无识。故听人论当世事。不能相与可否。惟解其口傍而笑耳。此形容其不学无知之状。叔涵曰所谓论当世。盖是妄论是非。解颐即所以非笑当世也。听人云云。恐出言外也。按叔涵说亦好。但只把作非笑当世之意。则恐少不学无识之意。况解颐只是笑意。初无非字意。未知如何。

厮养何殊

韦昭曰析薪为厮。炊烹为养。韵会厮养马者。苏林曰厮取薪者。广韵役也。按所谓厮养何殊者。言与贱隶无知之人无异也。

曲糱

曲。说文酒母也。徐曰酒主于曲。故曰酒母。糱。说文牙米也。

昂昂

增韵举也又高也。

籧篨戚施

籧篨。说文粗竹席也。曹氏曰竹席之为用。常仰而不能俯。诗籧篨不鲜。传曰籧篨不能俯者。释训曰口柔也。注曰籧篨本疾名。晋语曰籧篨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口柔者必仰观人之颜色而为辞。似不能俯之人。因名口柔者为籧篨。

总括

括。说文絜也。广韵结也。增韵包括也。

芝兰

芝。说文神草。服之为神仙。有青赤黄白黑紫六色。如鹿角如伞盖。皆坚实有香。叩之有声。

蛇蝎

蝎。韵会毒虫。诗卷发为虿注。长尾为虿。短尾为蝎。

吾义所安。小官有所不屑。

熊氏曰亦不屑于就以自卑。惟义之适而已。沙溪先生曰不屑。犹不洁也。小官如抱关击柝之类。此犹可为。而然于义不就之为安则亦不屑也。

希文范文正公

名仲淹

古灵陈先生

先生少孤。能自立。出游乡校。与陈烈,周希孟,郑穆为友。相与倡道于海滨。闻者皆笑而惊。指为迂阔。先生不为变。时称四先生。

邻保相助

保。增韵依也守也。礼记月令四鄙八保注。保与堡同。小城也。

无学赌博

赌。韵会博奕取财也。

右广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