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九 厚斋先生集
卷之二十
作者:金干
1766年
卷之二十一

箚记

小学

嘉言

极力营办

营。韵会度也。办。韵会具也。

罗仲素

先生幼颖悟。不为言语文字之学。闻龟山先生得伊洛之学。往师之。谥文质。

病卧于床。委之庸医。比之不慈不孝。

沙溪先生曰诸家注恐不然。愚意病卧于床。非谓父母与子也。乃己身病卧于床也。吾之身即父母之遗体。疾病。死生所系。而委之于庸医之手。用药或差。致误其身。比之不孝。事亲者尤不可不知医术也。礼注朱子曰下不足以传后。故比于不慈。上不足以奉先。故比于不孝也。后考二程粹言。病卧上有身字。

豺獭

豺。说文狼属。狗声食羊。捕兽祭天。尔雅狗足长尾。白颊色黄。獭。说文兽名。如小狗。水居食鱼。

庙必有主

伊川先生曰作主用栗。取法于时日月辰。趺方四寸象岁之四时。高尺有二寸。象十二月。身博三十分。象月之日。厚十二分。象日之辰。剡上五分为圆首。寸之下勒前为颔而判之。一居前二居后。陷中以书爵姓名行行第。合之植于趺。窍其旁以通中。如身厚三之一。居二分之上。粉涂其前。以书属称。旁题主祀之名。司马温公曰府君夫人。共为一椟。

朔必荐新

程子曰尝新必荐享后方可。数则渎。必因告朔而荐。少仪未尝。不食新注。尝谓荐新于寝庙。丘氏仪节殽菜之类随宜。

时祭用仲月

家礼时祭用仲月。前旬卜日。注择仲月三旬各一日。或丁或亥。

冬至祭始祖

始祖祭。朱子曰惟继始祖之宗得祭。程子曰此厥初生民之祖也。冬至。一阳之始。故象其类而祭之。朱子曰或谓受姓之祖。如蔡氏则蔡叔之类。或谓厥初生民之祖。如盘古之类。

立春祭先祖

先祖祭。朱子曰继始祖高祖之宗得祭。继始祖之宗则自初祖以下。继高祖之宗则自先祖以下。补注曰大宗之家。其第二世以下祖亲尽。及小宗之家高祖亲尽。所谓先祖也。程子曰初祖以下高祖以上之祖也。立春。生物之始。故象其类而祭之。

季秋祭祢

朱子曰继祢之宗以上。皆得祭。惟支子不祭。程子曰季秋。成物之始。始诗注作时亦象其类而祭之。

忌日迁主

沙溪先生曰忌者。含恤而不及他事之谓。非祭名也。朱子曰古无忌祭。近日诸先生方考及此。

事死之礼。当厚于奉生者。

按此所以反结上文厚于奉养。而薄于先祖之意。

已加巾帽

按家礼始加冠巾。再加帽子。

覃恩

覃。徒南切。说文延也。广韵及也深广也。

襁褓

襁。韵会负儿衣也。论语子路篇襁负其子注。襁。织缕为之。以约小儿于背者。褓。韵会本作褓。说文小儿衣也。李奇曰齐人名小儿被为褓。

年十五以上

朱子曰男子年十五至二十皆可冠。

疏食水饮

集解疏食谓以麤米为饭。水饮谓不食酱酪也。酪说文乳酱

累土墼涂之

考证墼。磗之未烧者。涂。以泥涂之。士丧注涂之。为火备。

堂中少西

司马温公曰周人殡于西阶之上。今堂室异制。或狭少。故但于堂中少西而已。檀弓殡于西阶上则犹宾之也。注孝子不忍死其亲。亦犹在西阶。以为宾客也。

放诞

诞。韵会妄为大言也。荀子曰易言曰诞。

令进二溢米

丧大记子大夫公子众士食粥。朝一溢米。暮一溢米。间传既殡食粥。朝一溢米。暮一溢米。注一溢。二十四分升之一也。沙溪先生曰丧服歠粥。朝一溢米夕一溢米注。二十四两曰溢。为米一升二十四分升之一。盖一升之外。又有二十四分升之一。与小学不同。然其曰二十四两为溢者。以今之称量之则为米二升有馀矣。米数太多。小学注恐得之。然太少亦可疑。

脯鲊

鲊。在马韵侧下切。说文藏鱼也。南方谓之䰼。北方谓之鲊。以盐米酿鱼为菹。本草鲊。

襥。韵会本作幞。逢玉切。帕也。

蒸肫

豚。韵会通作肫。晋王济传。蒸肫甚美。

䩄然

䩄。国语范蠡曰虽䩄然人面。实禽兽也。诗注䩄。姡也。

素食

素。韵会空也。霍光传注。菜食无肉曰素食。

羸惫

惫。步拜切。说文通作败。

丧次

次韵会位次也。周礼大次小次注。若今更衣处。

斩衰寝苫枕块

沙溪先生曰谚解释以服斩衰。又寝苫云云。非是。温公书仪。历举斩衰齐衰大功。而自重至轻差等言之。朱子删入此编。只举重丧曰斩衰。今当云于斩衰之丧。寝苫云云。而母丧在其中也。

无故不入中门

家礼各归丧次。注曰非时见乎母也。不及中门。

陈寿

蜀汉陈式之子。巴西安汉人。作三国志。师事同郡谯周。

天堂

按天堂。如云天上之堂。尊贵者所居也。

地狱

佛经有刀山,铁网,火城铜柱,铁床,镬汤,炉炭,刀兵屠裂,剥皮,拔舌,钉身,犂耕,斧斫,寒冰,淤泥地狱等名。

十王

十王。一秦广。二所江。三宋帝。四五官。五阎罗。六变成。七泰山。八平等。九都市。十转轮。

碓舂

碓。都内切。广韵杵臼。增韵舂具。桓谭新论。宓牺制杵臼之利。后世加巧。借身践碓而利十倍。

碾磨

碾。女箭切。旧作辗转。轮治谷也。

符章。即书符拜章之术。

按书符拜章。言书咒符拜祷章。皆祈神要福之术也。纲目隋炀帝多猜忌。滕王伦等忧惧。呼术者章醮求福。按所谓章醮。即拜章之事也。

与同僚

与。说文党与也。广韵善也。增韵待也。

名本中

一作大中

安礼。字立之。

河间人。沙溪先生曰字当作名。

媪。牙婆也

牙。交易互市之谓。婆。老女也。牙婆。即今市上老女之主人卖买者也。

不赀

赀。通作訾韵会量也。汉盖宽饶传。用不赀之躯。货殖传家亦不訾。皆言无訾量可以比之也。

狡猾

狡。说文小狗也。广韵狂也健也。方言小儿多诈。谓之狡猾。

涂。韵会圬也。如豫让涂厕之涂。

押字

押。乙甲切。说文署也。徐曰今人言文字押署。是也。按今着押。皆用草书为之。俗所谓슈례。是也。

挑取也

挑。韵会拨也取也。说文挠也。

旧判

按判。似是彼此是非判断之辞。如今决立案之类也。

旧署

署。广韵书也。又表识也。

妾媵

媵。释文古者诸侯娶夫人则同姓二国媵之。诗序因谓从嫁之女为媵。公羊传诸侯一娶九女。二国媵之。媵特送婚之名。释名侄娣曰媵。媵承也。

不肖

肖。说文骨肉相似也。人言不似其先。故曰不肖。广韵似也法也象也。师古曰庸妄之人。谓之不肖。言其状貌无所相似也。

节量亲厚之恩

按亲厚。即兄弟也。

分门割户

按分门割户。言相与岐贰也。

抵此

抵。纸韵掌氏切。至也。

至若仇敌

按仇敌。如上文柳开所谓贼仇也。敌是敌国。

宴饮以落之

杂记注庾蔚之云落谓与宾客燕会。以酒食浇落之。即欢乐之义也。

圭角

按圭方而角触。无圭角。谓无方而不触忤也。

拍肩

拍。匹陌切。说文拊也。广韵打也。

举将。举主也

按古人以主试者。谓之座主。则想是以主荐者为举主也。东汉郑弘。少为乡啬夫。太守第五伦行春见而奇之。召署督邮。举孝廉。后至元和元年。弘为太尉时。举将第五伦为司空。班次在下。每正朔朝见。弘曲躬而自卑。帝问知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间。由此以为故事。魏景元元年傅玄举将仆射陈公薨。以谘时贤。光禄郑小同云宜准礼而以情义断之。服吊服加麻可也。三月除之。

置义田宅

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郭。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详见钱公辅所记。

衣缣一疋

缣。说文幷丝缯也。广韵绢也。

庖廪

庖。说文厨也。取烹炰之义。玉藻君子远庖厨注。方氏曰庖。宰杀之所。厨。烹饪之所。廪。说文作imghjFile:MO 0426A A155 356D 010 24.gif。象屋形中有户牖。以防蒸热也。礼记月令注。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右广明伦

孙思邈

京兆华原人。通百家。善言老庄。独孤信异之曰圣童也。兼通阴阳推步医药。居太白山。隋文帝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唐太宗召至京师。时年已老。欲官之不受。竟称疾还山。

朱仁轨

唐亳州永城人。弟敬则亦好学重气节。累官平章。与三从昆弟居四十年。赀产无异。为时所重。

徒骋葩藻

葩。说文华也。藻。陆佃曰藻水草有文者。出乎水而不能出水。以澡自洁。按葩藻。谓文词之华而有文也。言徒为驰骋于华彩之词。而无德行事业之实也。

护疾

按护疾。如云讳疾。

腔子

腔。说文肉空也。骨体曰腔。

旷荡

旷。韵会远也阔也。师古曰空也。荡。韵会广远之意。又流荡也。

规矩

规。说文有法度也。会意字统曰丈夫识用。必合规矩。故字从夫。又曰正圆之器也。矩。本作榘。从木从矢。其中正也。增韵正方之器也。

知道

语录아다

克己复礼

朱子曰先圣说克己复礼。寻常讲说。于礼字每不快意。必训作理字然后已。今乃知其精微缜密。非常情所及耳。退溪曰颜子本问仁。而夫子告之以礼者如何。仁者心之德。礼者理之节。心不存。理何以中节。理不中节。心何以得全乎。故夫子既答之以礼。而至问其目则不过就视听言动上说。欲学者先制于外。以安其内也。此圣人之言所以精微缜密处。栗谷曰仁者。本心之全德。礼者。天理之节文。己者。一身之私欲也。人莫不具此本心。而其所以未仁者。由有私欲间之也。欲去私欲。须是整理身心。一遵乎礼。然后己可克而礼可复矣。义礼智均是天理。而独举礼者。礼是检束身心底物事。视听言动。悉循天则。动容周旋。皆中节文。则心德斯全。而义智在其中矣。按左传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注志书也。言古书有云。今以此观之。所谓克己复礼。必是夫子以前圣贤之言也。

操之有要。视为之则。

庆源辅氏曰人之视最在先。遇不当视者。才起一念要视他。便是非礼。故当以是为操心之则。

本乎天性

问。视箴何以特说心。听箴何以特说性。朱子曰互换说也得。然谚云开眼便错视。所以就心上说。人有秉彝。本乎天性。道本自在这里。却因杂得外面言语来诱之。听所以就性上说。

发禁躁妄

朱子曰言箴上四句。是说身上最紧切处。须是不躁妄。方始静专。自家这心自做主不成。如何去接物。下云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四句。是说谨言底道理。下四句。却说四项病痛。

吉凶荣辱

按吉荣即出好也。凶辱即兴戎也。

支离

支。韵会分也。离。孟子知其所离注。叛去也。所谓支离。似是分而叛去之意也。士直曰支只是烦多之意。

诚之于思。守之于为。

朱子曰思是动之微。为是动之著。这个是该动之精粗。盖思于内不可不诚。为于外不可不守。

造次克念。战兢自持。

蔡氏曰造次克念。以诚于思言。战兢自持。以守于为言。

习之既久。与气质之性俱成。则贤亦圣矣。

按所谓贤亦圣者。似失程子本旨。盖所谓造次克念战兢自持者。即是习之之事也。习之既久则习与性混成。而我亦与圣贤同归于一云矣。今陈注就圣贤二字上分而言之。以为贤者与圣同归则恐非是。沙溪辨疑中亦有此说。宋龟峯曰习与性成之性。乃本然之性也。栗谷曰当寻文字来处。伊川此言。实本于玆。乃不义习与性成之文。此亦可谓本然之性乎。又曰习与性成。谓积习成功则若出于天性。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者也。按朱子于性相近习相远注曰。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由此观之。伊尹所谓玆乃不义习与性成。即习于恶则恶之谓也。此所谓习与性成圣贤同归。即习于善则善之谓也。然则其为气质之性似无疑矣。

无德以将之

将。广韵助也。增韵持也挟也偕也。士直曰训持为是。酒诰所谓德将无醉。此其出处也。

燕游之乐

韵会宴。合饮也。本作燕。诗以燕嘉宾。通作䜩。又通作宴。

点检

语录ᄉᆞᆯ피다。又샹고ᄒᆞ여ᄎᆞᆯ호다。

一切世味

切。在霁韵者七计切。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记一切蒲秩如真。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宜。如以刀切物。苟取齐整。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在屑韵者千结切。苟且曰一切。犹曰一时之权宜也。

富贵相

按富贵相。即衣服饮食居室华盛之类。

身都将相

都。韵会摠也居也。

别无调度

按调度。即经营区画之意也。

求觅人物

按此言求觅人之物

问讯干求

讯。说文问也。广韵告也。

不可翻看

按翻。披阅之意。

生硬

硬。广韵坚牢也。增韵强也。

卑以自牧

丘氏曰牧。养也。

甚生气质

按集注甚生。犹非常云者。与陈注不同。

文字辈

按辈犹类也。以其所言者非一。故曰辈。

课程

课。苦卧切。试也。广韵第也。增韵计也。程。说文品也。荀子程者物之准注。度量之摠名。广韵期也式也限也。

典籍

典。说文五帝之书也。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籍。说文簿书也。

狼藉

藉。在陌韵者秦昔切。草不编狼藉也。离披杂乱貌。在祃韵者慈夜切。释义与陌韵同。

部秩

部。韵会属也。部之言簿也。分簿之也。太玄曰分部诸县。或为四或为二。秩。广韵次也。又序也。

今之入人

按入。即陷入之意也。

右广敬身

善行

巾袜

沙溪先生曰谚解巾谓头巾。袜谓足巾。愚意巾袜。是一物足巾也。或曰巾字多用于着头。谚解恐是。

茶肆酒肆

肆。周礼司市掌以陈肆辨物。郑玄曰肆。谓陈物处。韵会曰市鬻之舍。

焦先生千之伯强

丹徒人。欧阳修勉之弃科举学而全意经术。为无锡令。

张昷之

铸侄。进士及第。蔡齐荐其才可用。累荐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善吏事。所至有声。以光禄卿致仕。

申国夫人姊也

姊。蒋兕切。说文女兄也。尔雅男子谓女子先生者曰姊。

锅。韵会𨰠。温器。𨰠。卢戈切。说文温器。广韵小釜也。

阳城

性孝友。敏而好学。于书无所不读。及第进士。乃隐中条山柳谷之北。后德宗召为谏议大夫。言裴延龄不可为相。迁司业。

国子司业

朱子曰古人居丧废业。业者簨簴上一片板。废业谓不作乐耳。周礼有司业者。谓司乐也。

刮劘

刮。古刹切。说文摩切。广韵刮。削劘。眉波切。广韵削也。增韵剀也切也。

非独只理会此。都是本原。

按此谓治事斋。非独以只理会治民治兵为事。如头容直手容恭之类亦是事也。而为其本原。

周旋礼乐

按周旋礼乐。言周旋于礼乐也。

王制曰论定然后官之

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注论。谓考评其行艺之详也。

看详学制

按看详。似是看审详定之意也。纲目宋哲宗元祐元年五月。命程颐等修定学制。太学自蔡确起大狱。博士诸生禁不相见。教谕无所施。御史中丞刘挚以为言。至是命程颐,孙觉,顾临。同太学长贰。看详修定条制。

镌解额。以去利诱。

程子本文。自元丰后设利诱之法。增国学解额至五百人。来者奔凑。舍父母之养。忘骨肉之爱。往来道路。旅寓他土。人心日渝。士风日薄。今欲量留一百人馀。四百人分在州郡解额窄处。自然士人各安乡土。养其孝爱之心。息其奔趋流浪之志。风俗亦当稍厚。

举而措之

措。增韵安著施布也。

右实立教

江革

汉时人。母终庐墓不除服。后举孝廉。迁谏议大夫。

薛包

东汉安帝时人。少有至行。帝闻其名。令公车特征。至拜侍中。包以死自乞。有诏赐告归。加礼如毛义。

弟及其子也

沙溪先生曰恐是弟之子。

王祥

性至孝。尝为徐州别驾。率兵讨寇。州郡清净。政化大行。晋初拜太保。进公爵。

王裒

裒少有志操。母存日畏雷。母没后每雷。辄至墓曰裒在此。

父仪

仪字民表。修之子。志性正直。不畏权势。

裒晋人

按当曰魏人。今曰晋人。恐失春秋之义。

魏嘉平

魏主曹芳年号。

王延

早丧母。继母遇之不慈。盛冬母欲鱼。延缘汾水叩冰而哭。忽有巨鱼跃出。取以供食。于是母悟。抚延如己出。官至尚书左丞。靳准作乱。以为左光禄大夫。延骂不受。准遂杀之。

柳玭

仲郢子。僖宗时为御史大夫。直清有父风。述家训以戒子孙。

崔山南昆弟子孙之盛

琯。颋之子。宋申锡被谗下秘狱叵测。琯请付外庭治之。天下称贤。以尚书左丞为荆南节度使。徙东都留守。终山南西道节度使。性方介。有公台之望。兄弟八人皆有才。世以拟荀氏八龙。弟璪刑部尚书。玙河中节度使封博陵伯食邑五百户。珙岭南节度使。瑨兵部侍郞。球尚书郞。璀湖南观察使。玙子澹进士同平章事。璀子沆同平章事。

庾黔娄

黔娄少好学。性至孝。仕南齐。终散骑常侍。

父易

易字幼简。新野人。性恬静。以文学自娱。南齐临淄王表荐之。饷麦百斛不受。建武中征为司空主簿不就。易之第三子肩吾。肩吾之子信。

何子平

庐江灊人。少有志行。事母至孝。宋文帝时为吴郡海虞令。得禄惟以供母。不及妻孥。人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闻者惭而退。

朱寿昌

母卒涕泣丧明。有白乌集其墓上。后为司农少卿。

拊其弟妹

抚。斐父切。通作拊。说文安也。

太子洗马

前志云太子太傅少傅属官有先马。如淳曰前驱也。或作洗。后汉书太子出则当直者前驱。尊威仪也。

武安侯田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拜谒。蚡不为礼。黯见蚡。未尝拜。揖之。

按以朝廷事体观之。黯之此事。可谓傲然不恭。有违礼貌。而朱子犹采入于小学何也。无乃田蚡以富贵骄人。而黯独不为之屈。故取之耶。果尔则后世三公如有以富贵骄人者。虽揖之亦可耶。士直曰古者大夫士相见。皆有拜。而大夫见士则不出迎。于其入也。一拜。其退也送再拜。汉时去古未远。想此礼犹未全亡。中二千石拜谒。而田蚡不为礼。则是蚡生贵甚自失礼耳。汲黯之不拜而揖之者。似将以均其礼而折之耳。且朱子之采入小学。盖欲见黯戆直倔强之终始而已。未必有意于此等节目。以为后法也。未知如何。后世则贵贱相接。礼貌尤严截。三公之见客不拜久矣。今或有挟贵骄人者则不见可也。违俗行揖。恐非得宜。

踞厕视之

王氏曰厕音侧。谓床边厕也。或云溷厕。非也。胡氏曰亦犹文帝临厕。谓山岸也。仲冯曰古者见大臣则御坐为起。然则踞厕者轻之也。士直曰踞厕。谓临高垂下也。

高允

渤海蓨人。汉太傅褒之后。少有奇度。崔宏异之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仕魏累官中书令。爵咸阳公。虽宠贵。家贫自如。武帝尝幸其第。惟草屋数间。布被缊袍。厨中盐菜而已。帝曰古人清贫。岂有此耶。加光禄大夫。卒年九十八。

崔浩以史事被收

纲目魏武使浩允等共撰国记曰务从实录。著作令史闵湛,郗标性巧佞。劝浩刊所撰国事于石。以彰直笔。允闻之。谓著作郞宗钦曰湛,标所营分寸之间。恐为崔门万世之祸。吾徒亦无噍类矣。浩竟刊石立于郊坛东。书魏之先世事皆详悉。列于交衢。北人无不忿恚。相与谮浩。以为暴扬国恶。魏主大怒。使有司按浩。六月诏诛浩夷其族。元魏拓拔氏来自北荒。其先交犬而生。浩撰国史。录其事。浩字伯渊。宏之子。博极群书。明识天文。

李君行

兴国县人。志识警拔。治平中第进士。仕为洪州司理参军。性孝。丁父忧。终丧足不至私室。历官至蕲州。不许子弟贯开封籍。其后三子连中进士第。浑及浑子存皆有时望。

贯开封户籍

贯。韵会本贯。乡籍也。

崔玄𬀩

唐博陵安平人。少以学行称。叔父秘书少监行功器之。举明经。累荐凤阁平章事。为人清正寡欲。后以诛二张功拜中书令。贬卒于道。谥文献。

姨兄

说文妻之姊妹同出为姨。诗卫风硕人邢侯之姨注。妻之姊妹曰姨。沙溪曰栗谷以父之姨释之。恐不如以母之姊妹释之为顺也。

辛玄驭

武后时。为屯田郞中。

确论

确。韵会坚也。

刘器之

司马温公门人。与温公同年生。谥忠定。

谒张观参政

张字思正。宋绛州人。官资政殿学士。趣多恬旷。持廉白。仁宗尝飞白书清字赐之。以赏其节。按名臣言行录曰安世初登第。与二同年谒李若谷参政云云。此与谒张观参政不同。夫小学与名臣录皆是朱子所编次。而两处采录若是不同。未知谒李谒张。何者为是。

且道

且道。语录아ᄆᆞ나니ᄅᆞ라。

甚事

甚事。语录甚므슴。

刘彝注下三条同

刘彝字执中。怀安人。幼介特。从胡瑗学。善治水。第进士。为胊山令。恤孤寡平赋役。抑奸猾。终都水丞。著七经中义百七十卷。明善集,居阳集各三十卷。

钱藻

钱藻字醇老。吴越王元瓘五代孙。自和州徙家姑苏。从学胡瑗。举进士。累官至翰林侍读学士封仁和伯。于书无所不读。为文闳放隽伟。为人清谨寡欲。

孙觉

孙觉字莘老。高邮人。举进士。累官吏部侍郞。

钱公辅

钱公辅字君倚。武进人。少从胡瑗学。举进士。英宗即位。陈治平十议。后谪滁州团练使。神宗立。复入知制诰。

其子舜从

好问字舜徒之弟

鲍宣

渤海高城人。好学明经。举孝廉为郞。累官谏大夫。董贤用事。抗论不已。哀帝以名儒优容之。拜司隶校尉。寻以罪下廷尉。大学诸生千馀人守阙上疏。乃减罪。王莾秉政。宣遇害。

资贿

贿。说文财也。广韵赠送也。

爽被诛。曹氏尽死。

纲目魏主芳嘉平元年春正月。司马懿杀曹爽夷其族。曹爽骄奢无度。饮食衣服。拟于乘舆。又私取先帝才人以为伎乐。弟羲泣谏不听。又兄弟数俱出游。司农桓范曰摠万机典禁兵。不宜并出。若有闭城门。谁复内人者。爽曰谁敢尔耶。是月魏主芳谒高平陵。爽与弟羲,训,彦皆从。懿与师昭谋。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召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大仆王观行中领军事据羲营。奏曰太尉臣济等皆以爽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与军宿卫。奏皇太后。令臣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罢爽,羲,训吏兵。以侯就第。敢有稽留车驾。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屯洛水浮桥。伺察非常。爽得奏迫窘。不知所为。懿使爽所亲信说爽宜早自归罪。惟免官而已。爽乃通懿。奏请下诏免己官。奉驾还宫。爽兄弟归家。懿发吏卒围之。收爽,羲等。俱夷三族。

略涉书史

按水行曰涉。言略知书史。如涉水而不致详也。

剽掠村落

落。韵会居也。人所聚居。故谓村落。退溪曰韵会洛通作落。又篱落之落。本作格音洛。通作落。虎落。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按村落似是村闾聚居连落之意也。

丁役

唐志男子二十为丁

缪肜

召陵人

苏琼

琼。长乐人。仕北齐守南清河。郡多盗贼。及琼至。奸盗止息。琼性谨。不发私书。郡人赵颖五月中献瓜一双。琼置梁上竟不割。

乞外

外。谓出外也。

分异

分异。谓分产异居也。

王览

孝友恭恪名。亚于祥。仕至太中大夫。孙导封始兴公。

邓攸乃弃其子

攸至江东。元帝以为中庶子。迁吴郡太守。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惟饮吴水而已。后称疾去郡。例有送迎钱数百万。攸不受一钱。百姓牵攸船不得去。少停夜发。吴人歌之曰𬘘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挽不留。谢令推不去。官至吏部尚书。系其子于树而去。遂得流俗名。○沙溪先生曰小学中如失节之王祥,范质。不忠之李𪟝。亦取而录之。是不以人废其言行之善也。第如邓攸弃儿则行人之所不忍为。古人所谓事之不近人情者。而亦见收入。必有所以而不敢知耳。尤斋先生曰先生编次小学。与刘子澄相议勘定。其与子澄书欲去邓攸事者。极其丁宁。而今于小学书存而不删。未知其故也。

庾衮

鄢陵人。事亲以孝称。察孝廉举秀才。清白异行。皆不降志。世号之为异行。父在常戒衮以酒。后每醉辄自责曰汝废先人之戒。何以为人。乃于墓前自戒二十。

杨播

弘农人。本字元休。魏孝文改以延庆。母王氏文明太后之姑。赐爵华阴州子。

朝暮参问

参。觐也。

辄因使次

使次。犹便次。

牛弘

本姓尞。父允后魏侍中。赐姓牛。弘性宽裕。好学博闻。隋初为秘书监。请开献书之路。修五礼立明堂。帝善之。

叔射杀牛

亲属记。妇称夫之弟为叔。

与其兄伯康

按宋司马池。举进士。官至天章阁。长子旦字伯康。以父任为秘书省校书郞。次子光。宝元初进士。累官端明殿学士。赠太师封温国公。光子康。举明经。累官司谏。直集贤院。以此观之。所谓其兄伯康。即是旦也。吴注所谓名康字伯康者。非是。

晁以道

文元公迥玄孙。少日激昂。刻意经术。慕司马文正为人。自号景迂。登进士。元符中以党籍不许入国门。后终于徽猷阁待制。公博极群书。通六经。尤精于易传。所著有客语等书行于世。朱子曰晁以道后来亦附梁师成。有人以诗嘲之曰早赴朱张饭。随赓蔡子诗。此回休倔强。凡事且从宜。

石奋

奋。河内温人。景帝朝为九卿。

过宫门阙

阙。说文门观也。徐曰中央阙而为道。故谓之阙。古今注宫门曰阙。崔豹注云人臣至此则思其所阙。

质行

质。韵会实也。广韵朴也信也正也。

小子庆

庆为太仆御史。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

中裙厕牏

中裙。师古曰近身小汗衫也。牏。韵会本作㢏。行圊。博雅。圂厕也。释名行清。即粪槽也。言秽污常当清除之。受粪函也。孟康曰厕中受粪函。东南人凿木空中如槽。谓之牏。按吴注恐误。

加赐黄金

沙溪先生曰致仕者例赐之外。又加赐二十斤。或曰既许以致仕。复加以此也。

宜从丈人所

颜氏曰宜从丈人所。出毋泄我言也。

庞公

居岘山南。后携妻子隐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子焕晋泰康中拜牂牁太守。

陶渊明

在晋名渊明。在宋名潜。世号靖节先生。侃曾孙。少好高尚。博学善属文。自号五柳先生。知彭泽县。会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见乡里小儿。即解印去。赋归去来辞。及宋受禅。屡征不起。

崔孝芬兄弟

孝芬字恭梓。挺长子。早有才识。博学好文章。魏孝文召见。甚嗟赏之。迁司空。后仪同三司兼吏部尚书。善谈论。爱好后进。终日忻然。商确古今。弟孝直字叔广。眉目疏朗。早有志尚。官散骑常侍。尔朱兆入。去职归里。卒于家。弟孝政字季让。十岁父挺亡。号哭不绝。见者悲惨。志尚贞立。博学经史。位太尉汝南王参军。

叔振

振。即挺之弟也。

什物

什。是执切。史记什器注。什数也。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汉书注师古曰古者师行。二五为什。食器之数必共之。故曰什物什具。今人通谓生生之具为什物。

董生行

行。歌行。古乐府长歌行短歌行。此其义也。

下瑞无时期

时一本作休

柳公绰

公绰。华原人。性孝友。平生不读非圣之书。为山南东道节度使。累迁检校左仆射。

仲郢

仲郢方严简素。累官侍御史京兆河南尹。子璞,珪,璧皆谨守家法。

公权

公权博观经术。元和初进士。仕为侍书学士。穆宗尝问书法。对曰心正则笔正。帝悟其笔谏。文宗朝累官学士承旨。以太子太保致仕。

缬文绢

纲目注。缯之染色者为彩。撮彩以线结之而染色。既染则解其结处。凡结处皆元色。馀则入染。其色斑斓。谓之缬。

共一牢

牢。周礼充人繋于牢。注闲也。必有闲者。防禽兽触啮。

李相

昉父超。晋集贤殿学士。昉举进士。累官中书侍郞平章事。以司空致仕。卒谥文正。

宗谔

宗谔。昉第三子。七岁能文章。累官翰林学士。为人风流儒雅。内行淳至。事继母以孝闻。与弟宗谅友爱。所著有文集及内外制。次子昭述进士。官尚书右丞。从子昭遘能文。官工部郞中。兄宗讷能属文善书。官太常博士。宗讷之子昭迥进士。官屯田员外郞昭远太子中舍。

右实明伦。问实明伦何以无朋友一条。朱子曰当时编类。偶无此尔。李氏以包孝肃尹京一章。为实朋友之交。

第五伦

少介然有义行。郡尹鲜于褒见而异之。署为吏。后为乡啬夫。数年褒荐之于京尹阎兴以为主簿。领长安市。市无阿枉。建武中举孝廉。光武召见甚异之。问以政事。戏谓伦曰闻卿为吏篣妇公。不过从兄饭。宁有之耶。对曰臣三娶妻皆无父。少遭饥乱。实不敢妄过人食。帝大笑。拜会稽太守。躬自斩刍养马。妻执炊爨。受俸裁留一月粮。馀皆贱贸。与民之贫羸者。五年坐法征。老少攀车叩马。号呼相随。章帝时擢为司空。

刘宽

弘农华阴人。司徒崎之子。性度宽仁。桓帝时守南阳。吏人有过。蒲鞭示辱。嘉平中拜太尉。后封遂乡侯。

张湛

光武时拜光禄勋。数谏诤。后为太子太傅。

杨震

震。明经博览。年五十始仕。安帝时拜太尉。居官清白。或劝殖产业。震曰使后称清白吏子孙。不亦可乎。

茂才

汉避光武名秀。称秀才为茂才。

尻。丘刀切。增韵脊梁尽处。

跖。说文足下也。徐曰足底也。通作跖。今俗号脚掌曰足跖。

蒲博之具

蒱。韵会摴蒱戏也。博物志老子入胡作。今人掷之为戏。

鞭扑

扑。普木切。说文小击也。亦作扑。

王勃

勃字子安。通之孙。福畴之子。为壅州司功参军。勃六岁能文章。麟德初对策高第。授朝散郞。后以罪废。福畴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父。道出洪州。作滕王阁序。勔,勮,助皆第进士。著才名。

杨炯

中童科。授校书郞。年十一待制弘文馆。武后朝。与宋之问分直艺馆。终盈川令。

卢照邻

卢照邻字果之。幽州人。高宗时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四人。以文章齐名。

骆宾王

骆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初为赵王府属。历武功主簿。武后时数上疏言事。除临海丞。怏怏不得志。弃官去。徐敬业讨乱。署宾王为府属。为敬业传檄天下。斥武后罪。后读但嘻笑。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瞿然曰谁为之哉。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业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

裴行俭

贞观中举明经。仕为长安令。高宗时累迁吏部侍郞。典选有知人之明。后拜礼部尚书。卒谥曰献。

孔戡

唐宪宗时人。进士及第。补大理评事。佐昭义军卢从史。偃蹇不轨。戡极谏之。不从。遂以疾归洛。卒赠司勋员外郞。

皆许纳拜

沙溪先生曰韵会纳。入也。柳公使诸子入拜于幕宾也。愚伏曰朱子上黄端明书曰请纳再拜之礼于尚书端明台座。据此则纳非受义。乃献字之义。

不度僧道

按度。度牒也。僧道。僧人及道士也。韩文论佛骨表曰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

赃吏

赃。韵会吏受赇。

贳。说文贷也。广韵恕也。

帑藏

帑。韵会金币所藏也。藏。韵会物所蓄曰藏。士直曰藏如字。盖对食储而言也。

货一钗

货。韵会可以交易曰货。又货者化也。变化反易之物。郑康成曰金玉曰货。

榷茶

榷。在效韵者音较。扛也。韦昭曰以木渡水曰榷。谓禁民酤酿。独官开置道路。设木为榷。独取利也。徐曰此即今所谓木彴桥也。彴。韵会横木渡水也。在觉韵者音角。水上横木。所以渡看。释义与效韵同。

涯,𫗧皆为宦者仇士良所杀。

文宗太和九年十一月。仇士良杀李训,郑注,舒元舆及王涯,贾𫗧等。时宦官益横。上不能堪。李训,郑注揣知上意。数以微言动上。上意其可谋大事。遂密以诚告之。训,注遂以诛宦官为己任。以郑注为凤翔帅。注与李训谋。至镇选壮士数百为亲兵。奏请入护王守澄葬。仍请内臣尽集送之。因令亲兵杀之。使无遗类。约既定。训与其党谋。如此事成则注专有其功。乃以郭行馀镇邠宁。王璠镇河东。使多募壮士为部曲。以罗立言知京兆府事。韩约为金吾卫大将军。及与御史中丞李孝本谋。幷注去之。宰相惟舒元舆与其谋。他人莫知也。及是日。上御紫宸殿。百官班定。韩约奏左金吾厅事后石榴夜有甘露。上顾仇士良帅诸宦者往视之。士良等至。韩约变色流汗。士良怪之。俄风吹幕起。执兵者甚众。士良等惊走。诣上吿变。训呼金吾卫士上殿。宦者即举软舆迎上。决殿后罘罳。疾趋北出。罗立言帅京兆逻卒三百。李孝本帅御史台从人二百。皆登殿纵击宦者。死伤者十馀人。训知事不济。走马而出。王涯,贾𫗧,舒元舆还中书。士良等命左右神策兵五百人露刃▦讨。贼杀金吾吏卒千六百馀人。擒舒元舆,王涯,王璠,罗立言等系两军。涯年七十馀。不胜苦自诬服。李训为人所杀。传其首。引涯,璠,立言,𫗧,元舆,孝本腰斩于独柳之下。亲属皆死。孩稚无遗。百姓怨涯榷茶。或诟骂或投瓦石击之。

王文正公

自少颖悟。善为文辞。累官右仆射平章事集贤殿太学士。封沂国公。资质端厚。在朝进止皆有常处。正色危言。进退士人。莫有知者。尝曰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当。

必尽其方

按韵会方道也。尽其方。言尽其所为之道也。

管宁

朱虚人。美须眉。与邴原相友。汉末避乱至辽东。后浮海还郡。魏初累征不起。吟咏诗书。不改其乐。卒年八十四。

声伎

伎通作技。巧也。广韵方术也。

泥塑

塑。韵会埏土象物也。

掣肘

春秋时鲁使宓子贱为单父令。子贱借善书者于君。子贱使二人从旁引其肘。书丑则怒之。欲好书则又引之。书者辞归以告。鲁君曰子贱苦吾扰之。不得施善政。命毋征发单父。未几化大行。

李文靖公

炳之子。太宗时进士。上尝称其风范端凝。真宗时拜相。焚封妃之诏。夺西夏之谋。不用浮薄。不市私恩。日取水旱盗贼奏闻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则留意于土木祷祀矣。王旦初以为细事。后果验。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

张文节公

幼笃学。中进士。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俭约如寒士。

器用甆漆

按甆。陶器也。漆。漆器也。

汪信民

性孝友。家贫好学。试礼部第一。分教长沙。卒年四十。生平深厚不伐。赒亲友之急。解衣推食无难色。所著有青溪类稿,论语直解。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按此言非必为咬得菜根然后方可做得百事。只是言能咬得菜根而不变其所守则可以做得百事云尔。真西山论菜云百姓不可一日有菜色。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昨非庵郑瑄曰正缘士大夫不知此味。若自一命至公卿。皆得咬菜根之人。则必知职分所在。百姓何愁菜色。

右实敬身